沙门果经
(Sàma¤¤aphala-suttaü)
玛欣德尊者讲于广东六祖寺
2009.12.21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贤友、法师、居士大德们:
晚上好!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如何透过修习入出息念培养定力,直到证得初禅。当一位禅修者证得初禅时,犹如经典中描述的:“他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
初禅的乐属于禅那之乐,是纯心的乐,唯有超越对诸欲的追求才能成就,所以它是超越一切欲界、一切由感官所带来的乐。对于没有证得禅那的人,这种乐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想象出来的,必须是禅修者按照适当、正确的方法,在证得禅那时内心所体验。
由于这种乐已经超越了一般人所追求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等很粗的、刺激感官的欲乐,以及透过出家而免除债务、责任之乐,甚至比持戒清净而没有过失之乐、守护根门而没有缺点之乐更加超越、殊胜,所以佛陀说:如果一位出家人透过培养定力证得初禅,这种初禅之乐是这位出家人在今生就可以体验到的,而且比之前的乐更加殊胜、更加超越。
除了这种乐之外,还有没有更高的乐呢?有!佛陀继续说:
“再者,大王,比库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
比初禅的乐更加殊胜、更加超越的是第二禅之乐。想要证得第二禅的禅修者必须以初禅为基础,在初禅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第二禅。但想要达到第二禅的禅修者,不能够在拥有初禅之后,就急急忙忙去证第二禅,还必须先把初禅练习稳固、稳定,才可修习第二禅。
如何在初禅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第二禅?一位禅修者透过特定的业处,例如专注呼吸。当呼吸变得很微细时,把心安住于微息。随着定力提升,他将能够依次在业处这个地方,体验到遍作相、取相和似相,透过把心投入似相而证得初禅。犹如在《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ïgaha)中说:“确实是透过专注于似相而转起近行定与安止定。”如果修行的是入出息念,必须要透过专注似相才能生起近行定以及安止定。
一位禅修者在证得初禅的时候,如果他的似相是以光明的方式呈现出来,那时犹如其心完全投入在光明里,并且融入光明中,他的心除了似相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的所缘。禅那心属于纯意门心路过程,那时,他不会感觉“我的眼睛看到什么”、“我的耳朵听到什么”或“我的身体触到什么”,他的心只是犹如被光明吸进去一样,完全融入光明当中。
刚开始的时候,他应该练习长时间安住在似相上,他可以作意愿他的心能够安住于似相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乃至更久。
当禅修者可以安住于初禅并且有能力辨识初禅的五禅支之后,他还必须要练习初禅的五种自在。哪五自在呢?他们分别是:
1. 转向自在:随心所欲地将心转向于诸禅支。
2. 入定自在:随心所欲地进入初禅。
3. 住定自在(或决意自在):随心所欲地住于定中多长时间。
4. 出定自在:随心所欲地按预定时间出定。
5. 省察自在:随心所欲地省察诸禅支。
在实修中,如何练习初禅的五自在呢?在刚开始时,禅修者应经常练习把心投入似相中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练习五自在时,可以先决定自己想要入定多久,例如三个小时。当他作了端正其身、结跏趺坐等身心的准备工作后,闭上眼睛,专注呼吸几次,甚至有些禅修者一闭上眼睛,似相即现起于业处,于是他下一个决心:“让我住于定中三个小时。” 犹如给心下一道命令,决意后即把心投入到似相中。
他一闭上眼睛似相很快呈现,决意后即把心投入似相并进入初禅,这称为“入定自在”。之后随他的决意住在定中三个小时,在这三个小时当中,他的心不会由于禅支太弱而退出来或者落入有分,这称为“住定自在”。等突然生起一个念头“现在时间到了”,然后很快地把心转向于“有分”的诸禅支,这称为“转向自在”。可以很轻易地省察到寻、伺、喜、乐、一境性,这称为“省察自在”。再睁开眼睛看时间,正好是三个小时,这称为“出定自在”。如果如上所述,就表明他已经练习了五自在。(贴字幕可贴入如下内容:很快地可以入定,即入定自在;可以随意愿住在定中三个小时,即住定自在;出定时时间正好是三个小时,即出定自在;心可以很快地转向于诸禅支,即转向自在;可以很轻易或很明显地省察到五种禅支,即省察自在。)
当禅修者练习了初禅的五自在之后,在此基础上,他可以继续修习第二禅。如果一位禅修者还没有练习五自在就匆忙上第二禅,就犹如佛陀在《增支部·母山牛经》中讲到的那只愚蠢的母山牛一样:有一只母山牛想要爬到山顶上去喝水、吃鲜嫩的草,由于心太急,在前脚还没站稳时就提起了后脚,结果不仅不能爬到山上去喝水、吃草,反而滚了下来。如果一位禅修者初禅还没有稳定,还没有练习初禅的五自在,就想匆忙上第二禅,他不仅不能成就第二禅,而且连初禅也会退失。
这个比喻也可以用在修行上,修行也是一个次第一个次第、一步一步来的。不要在下面的根基还不稳时就急急忙忙往上跑,这样不仅不能成就更上的层次,连下面的都会退失。所以,想要成就第二禅的禅修者,必须先成就初禅的五自在。
为什么必须省察禅支呢?因为要证得更高的禅那是透过舍离或去除禅支而成就的,如果一位禅修者不能省察到禅支,将很难证得更高的禅那。除非他糊里糊涂地觉得“不喜欢这个”就去掉,但他糊里糊涂地上到更高的禅那,上到哪个禅那自己也不清楚,确实有这样一类禅修者。这类禅修者不是很清晰地修行,而是糊里糊涂地修行。所以,修行无论是修定,还是修观,都应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依照止观的次第——道次第。
一位禅修者如果想要证得第二禅,他应先进入初禅,例如一个小时,出定后查五禅支。查到五禅支之后,如此思惟:“由于初禅接近敌对的五盖,而且还有寻与伺两个粗的禅支,所以其禅支弱,它不如第二禅那样寂静、殊胜。”这样省察之后,他把心再投入似相约五至十分钟,出定后再去查禅支。这时他会发现五禅支中的寻与伺非常粗劣,喜、乐、一境性显得很微细。
为什么说寻、伺很粗,而喜、乐、一境性很细呢?因为寻是心投入到似相,伺是心持续思惟似相,它们给禅修者的体验是动感很强。喜是内心的那一种喜悦,乐是体验到很殊胜的快乐,一境性是心很专注。因此,寻和伺对比起这三个禅支,显得很粗劣。
这时,禅修者看到寻和伺是很粗的,心自然会不喜欢,于是他决心:“让我去掉寻与伺,进入第二禅。”他下了决心之后,再把心投入似相。第一次只是尝试证入第二禅,当他专注似相半小时或一小时再查禅支,这时他会发现已经查不到寻、伺,只有喜、乐、一境性。如果这时让禅修者描述:是喜欢之前的那种有五禅支的体验,还是现在的这种体验?禅修者会说:“现在这种是更殊胜的。”因为没有寻与伺的搅动,他会体验到一种更加微妙的喜与乐。
当禅修者成就了第二禅,就犹如佛陀所说:
“比库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
“寻、伺寂止”:第二禅已经止息、舍离了寻与伺。由于这两种禅支是动的,所以拥有第二禅体验的禅修者回想起初禅时,他体会到初禅还有寻和伺的搅动,而第二禅是更加微妙的。
“内洁净”:内心洁净。
“心专一性”:内心专注、专一。
“无寻、无伺”:第二禅已经没有了寻、伺。
“定生喜、乐”:从与第二禅相应的定力生起很强烈的喜与很微妙的乐。
虽然初禅也有喜与乐,但是由于有更粗的寻与伺,他体验到初禅的喜与乐不如第二禅那么明显。而第二禅由于没有了粗的寻与伺,喜会显得很强烈,乐也显得很殊胜。
“成就并住于第二禅”:证得并安住于第二禅。
初禅是透过舍离五支、成就五支而达成,第二禅是通过舍离两支、具足三支而成就。
初禅舍离的五支为:欲贪、瞋恚、昏沉睡眠、掉举追悔、疑。
初禅具足的五支为:寻、伺、喜、乐、一境性。
第二禅舍离的两支为:寻、伺。
第二禅具足的三支为:喜、乐、一境性。
当禅修者成就了第二禅,他将能体验到:
“他此身乃被定生之喜、乐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定生之喜、乐所遍满。”
“此身”和“其身”:都是指他的业生身(色身)。
“定生之喜、乐”:由第二禅的定力、内心的平静而成就的喜、乐。初禅称为“离生喜、乐”,由于远离五盖而产生喜与乐。第二禅称为“定生喜、乐”,又比初禅的乐更加殊胜。
这一段的意思是:
他的色身被由定而产生的喜、乐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他的色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这种由定而产生的喜、乐所遍满。
佛陀接着说:
“大王,犹如有湖水从深泉涌出,”
就像在一个很幽静的山顶上,有一个很深的湖,在湖底下有泉水涌出。该湖:
“既无从东方流入之水,又无从南方流入之水,无从西方流入之水,无从北方流入之水,天也没有时时提供足够的雨水。但从其湖底有清凉的泉水涌出,使该湖被清凉之水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该湖没有任何一处不被清凉之水所遍满。同样的,大王,比库此身乃被定生之喜、乐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定生之喜、乐所遍满。大王,这也是比前面的现见沙门果更超越、更殊胜的现见的沙门果。”
佛陀在此用山顶上的深湖来比喻。这深湖里面的水并不是其它的水,而是从湖底涌出来的清凉的泉水,遍布整个湖。以此来比喻禅修者成就了第二禅之后,其乐遍布其全身,就犹如这样的感觉。而这一种在今生就可以达到、成就、体验到的沙门果(出家的成果),是比之前的初禅之乐更加超越、更加殊胜的。
除了这种今生即可以体验到的沙门果之外,还有没有更加超越、更加殊胜的成果呢?有!佛陀接着说:
“再者,大王,比库离喜并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
佛陀继续谈到可以透过成就第三禅来达成更高的沙门果。
如何成就第三禅呢?必须以初禅、第二禅为基础,在第二禅的基础上成就第三禅。就像成就第二禅那样,当禅修者成就第二禅的五自在之后,他依次证入初禅、第二禅,在第二禅住定大约一个小时出定并省察到喜、乐、一境性三个禅支之后,如此思惟:“第二禅接近敌对的寻与伺,而且还有喜的激动;喜是粗的,所以禅支也弱,它不如第三禅那么殊胜、寂静。”如此思惟之后,他再把心投入似相大约五到十分钟,然后再查第二禅的三个禅支。他将发现其中的喜禅支是很粗的,相比起乐(身心更具有渗透性的乐)和一境性(内心平静的定力),这种粗的感觉被禅修者体验为内心的激动。于是他决定:“去掉喜禅支,进入第三禅。”他把心再投入似相,练习进入第三禅。
如果他可以进入第三禅,当他出定后回想:“是刚才舍离喜的定力更加殊胜、美妙,还是之前的第二禅更加殊胜、美妙?”他会说:“去除了喜的定力更加殊胜。”为什么呢?因为第二禅还有更粗的喜在激荡着,第三禅连喜都没有了,只有很纯粹的乐,这种乐被称为“最上乐”或者“至上乐”。当然,这里的乐是指世间乐,而不是指出世间的乐。在世间上最高的乐是第三禅的乐,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乐是指受心所中的乐,到了第四禅连乐受也没有了,只有纯粹的、平静的舍受,所以,从乐受上来说,第三禅的乐连喜悦的心都被平息了,只有纯粹的内心的乐。
当禅修者可以进入第三禅之后,他应该练习长时间把心安住于第三禅,例如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乃至更久,使第三禅更加稳固、持久。成就了第三禅的禅修者将能体验到佛陀所说的:
“离喜并住于舍。”
“离喜”:舍离了喜禅支。
“住于舍”的“舍”:指内心的中舍、平等,在第三禅当中,就连被称为最上之乐,内心中舍也不会偏于一边。
“念与正知”:“念”指正念,“正知”指心的明了、清清楚楚。
为什么在第三禅中要特别提出念与正知呢?就像一头喝惯牛奶的小牛犊,在把它与母牛分开时,只要稍不注意,小牛还会跑到母牛身边。同样,第三禅的乐虽然已经舍离了喜,但若不以念与正知去守护,乐又会不知不觉地跑去跟喜相应。只有透过念与正知的力量,才不至于让心黏著于第三禅极微妙的乐。因此,佛陀特别提出了在第三禅时的念与正知。
“以身受乐”:是指虽然进入第三禅的人并没有“我要享受第三禅很微妙的乐”这种想要受乐的意欲、意愿,但他的身(指名身:心与心所)自然而然与乐受相应,感受到很微妙的第三禅之乐。
“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
这里的“圣者们所说”:是指第三禅是佛陀等诸圣者们所宣说、开示、分别、明了、说明以及赞叹的。
“舍、具念、乐住”:在第三禅,他的心对于即使称为最上微妙之乐也不会偏向,已经舍离了喜,透过防止喜的生起而显现的念称为“念”,他的心完全地安住于由圣者们所赞叹、所安住的妙乐当中。
“成就并住于第三禅”:成就、达到、证得第三禅。
“他此身乃被离喜之乐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离喜之乐所遍满。
大王,犹如在青莲花池、红莲花池或白莲花池中,有一些青莲花、红莲花或白莲花在于水中,长于水中,没长出水面,泡在水中养育,从其顶部到根部皆被清凉之水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没有任何的青莲花、红莲花或白莲花不被清凉之水所遍满。同样的,大王,比库此身乃被离喜之乐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离喜之乐所遍满。大王,这也是比前面的现见沙门果更超越、更殊胜的现见的沙门果。”
佛陀用长在莲花池中的莲花来比喻第三禅之乐。一朵还在水中生长的莲花,整株都被清凉的水所浸润。同样的,当禅修者成就了第三禅,其业生身也被离喜之乐所浸润、所充满。
第三禅之乐又比第二禅的乐更加殊胜。初禅是离生喜乐;第二禅是定生喜乐;第三禅叫离喜妙乐,已经舍离了喜的、很纯粹的乐是第三禅之乐。第三禅是透过舍离一支、成就或具足两支来达成的。舍离一支为舍离喜,成就两支为乐与一境性。所以第三禅有两个禅支:乐与一境性。
禅修者体验到第三禅的离喜妙乐,这种乐又比之前的初禅、第二禅的乐更加超越、更加殊胜。
那还有没有比这更加超越、更加殊胜的现见、今生可以证得、达成、体验到的沙门果呢?有!佛陀继续说:
“再者,大王,比库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
在这里,佛陀指出第四禅乃比之前更加殊胜的沙门果。
如何成就第四禅呢?他必须先熟练第三禅的五自在,在此基础上成就第四禅。他先依次进入初禅到第三禅,在第三禅住定大概一个小时出定并省察到乐、一境性两个禅支之后,如此思惟:“第三禅接近敌对的喜,同时乐禅支是粗的,所以禅支也弱,它不如第四禅那么寂静、殊胜。”如此思惟后再把心投入似相大概五到十分钟,然后再查第三禅的两个禅支。这时他将发现乐变得很粗,还有一丝动,于是决定把乐平息下来,进入更寂静、平静的第四禅。
如果他可以进入第四禅,当他出定后回想:“是平息了乐受的定境殊胜,还是之前的第三禅更殊胜?”他会觉得平息了乐受,只有舍受的定力更加殊胜、微妙。为什么呢?因为第三禅的受是乐受,第四禅的受是舍受,相比起第三禅的乐受,舍受更加寂静、平静,连乐都没有了,内心只有完全的平静和专注。所以,第四禅还是有两个禅支:舍、一境性。
当禅修者可以进入第四禅之后,他应练习长时间把心安住于第四禅,例如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乃至更久,使第四禅更加稳固、坚固、持久。成就第四禅的禅修者将能体验到确实犹如佛陀所描述的:
“舍断乐与舍断苦”:这里的“乐”指身受的乐,“苦”指身受的苦,在第四禅中已经没有身受的乐和苦。
“先前的喜、忧已灭没”:“喜”指心的乐受,“忧”指心的苦受。身心的苦受与乐受,在之前的阶段已经完全地舍离,没有了。
“不苦不乐”:第四禅没有苦、忧、喜、乐,内心只有平静。
“舍、念、清净”:这时的受是舍受,内心很平等,由舍而生的念与清净,称为“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正因如此,第四禅也称为“舍、念、清净”。
虽然第四禅不能用“乐”来形容,但由于内心更加沉稳、平静,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第四禅又比第三禅的离喜妙乐更超越、更殊胜。
佛陀继续说:
“他此身乃被清净、洁净之心所遍满而坐着,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清净、洁净之心所遍满。
大王,犹如有人用白布披着头而坐着,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白布所遍满。同样的,大王,比库此身乃被清净、洁净之心所遍满而坐着,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清净、洁净之心所遍满。”
这个比喻是指一个刚洗完热水澡的人用白色很干净的布裹头坐着,这整块白布都被他的身体散发出来的热能所遍布、渗透。在此比喻当禅修者证得第四禅时,乐已经没有了,只有内心的很洁净、很清净。这种很洁净、很清净之心充满全身,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这种很清净的心所遍满着。
有了第四禅体验的禅修者会觉得第四禅比第三禅更微妙,这种微妙是从禅修者心的体验或从专注的所缘上说的。以入出息念为例:
在初禅中,似相很光明、很晃耀;到了第二禅,似相同样是很光明、很晃耀,禅修者体验到更加稳固;到了第三禅,似相也是很光明、很晃耀、很稳固,禅修者会感觉光和心已经完全融在一起,分不出什么是心、什么是光;到了第四禅,禅修者体验到的似相好像有一种生命力或者很晶莹剔透,更加内在、内省。这是从似相上说的。
从初禅到第四禅,心面对的所缘都很殊胜,内心的体验更是如此。初禅很快乐,有很强的喜、乐,但由于心还要不断地投入似相,于是感觉到心还有搅动,只有初禅体验的人,不一定能够细细分别;但有了第二禅的体验后,他会发现初禅是粗的;当有了第三禅体验后,他会发现第二禅是粗的;而当有了第四禅体验之后,他会发现连第三禅的乐都很粗劣。心越往上越寂静、越微妙、越殊胜,所以第四禅的体验也比之前的更殊胜。
佛陀接着说:
“大王,这也是比前面的现见沙门果更超越、更殊胜的现见的沙门果。”
到此,佛陀已经解释了色界的四种禅那。成就这些禅那并不是透过改变所缘,而是透过舍离禅支来达成。
当禅修者成就入出息念的初、二、三、四禅后,他可以继续转修其它业处培养定力。在四十种业处中,能成就初禅到第四禅的有十一种,入出息念只是其中一种。他可以透过专注地的遍相修地遍,再把地的遍相扩大到一切处,成就初、二、三、四禅。或者修习水遍、风遍、火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之后再修习光明遍、限定虚空遍。透过这十一种业处,亦可次第成就色界的四种禅那。
这是通过转换所缘达成从初禅到第四禅的方法。
此后,他还可以透过十遍中的前九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及光明遍)证得四种无色界定。如何成就无色界定?无色界定不能透过修入出息念或者修慈、悲、喜、舍证得,必须透过遍业处来成就。虽然佛陀在这部经里没有讲到四种无色界定,但是想成就后面更殊胜的沙门果,必须先成就四种无色界定。特别是想成就神通的禅修者,如果没有无色界定是不可能成就的。
佛陀谈到第四禅时,有时也包括四种无色界定。例如佛陀解释八支圣道的正定时,虽然只讲到四种色界定,而没有讲四种无色界定。何解?当知在第四禅中,也包括四种无色界定。因为第四禅的禅支是舍、一境性,四种无色界定的禅支也是舍、一境性,它们的禅支是一样的,所以依禅支来分,无色界定也包括在第四禅中。
色界定是透过舍离禅支而成就,无色界定则是透过转换所缘来成就。在此简单地讲解如何依地遍的第四禅来成就四种无色界定。
禅修者取地遍的遍相为所缘,依次证入初、二、三、四禅,这些色界禅那的所缘“地的遍相”是色法,从第四禅出定后思惟色法的种种过患:由于身体是色法,因此我们会有头疼、耳痛、手疼、肚子痛等各种各样的痛和疾病;由于有了色法,人与人之间有战争、争吵,会遭受砍头、砍手、砍脚、刑罚等;再者,色法是很粗劣的。如此思惟后,再思惟第四禅的过患:“此第四禅是以我所厌恶的色法为所缘,且接近敌对的第三禅,它不如空无边处那么寂静。” 于是除去地遍,只作意于原先地遍所触及的空间,心中默念“无边的虚空、无边的虚空……”,如此证得“空无边处定”。对于不善巧的禅修者,也可以去寻找地遍遍相里的空隙,如同寻找皮肤上的毛孔一样。看到空隙之后,再把空隙扩大,乃至无边无际。此时,地的遍相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无边的虚空。将心安住于空无边处,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贴字幕者可把以上红字贴为下文:抱着舍离色法的意愿,再注意地遍的遍相。由于地遍是透过地的遍一切处来成就,这时他可以用去除地的遍相的方法去除地的遍相,剩下无边的虚空。之前地的遍相是遍满一切处的,把地的遍相抽离,剩下的就是无边的虚空了。于是,他再专注无边的虚空,心中思惟“无边的虚空、无边的虚空……”或者“空无边、空无边……”,如此证得“空无边处定”。)
成就并熟练空无边处定的五自在后,可以继续成就识无边处定。识无边处的“识”是指空无边处定的定心(禅那心)。想成就识无边处定的禅修者,他不再专注无边的虚空,而是专注遍满虚空的心来成就。(不需贴入以下红色内容:他应从空无边处定出定,作意:“空无边处定接近敌对的第四禅,它不如识无边处定那么殊胜。”于是取遍满无边虚空的心,专注为“识、识、识……”或“无边的识、无边的识……”,从而证得“识无边处定”。
证得识无边处定之后,想要修无所有处定的禅修者应从识无边处定出定,作意:“识无边处定接近敌对的空无边处定,不如无所有处定那么寂静。”于是专注于空无边处定心的不存在,心中默念“空、空、空……”或“无所有、无所有……”,从而成就“无所有处定”。)
想成就无所有处定的禅修者,在成就识无边处定之后,再注意空无边处定定心的没有,而成就无所有处定。
想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的禅修者,专注于无所有处定定心的“此心很寂静,此心很微妙”(etaü santaü, etaü paõãtaü)来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是简略的方法,具体的修法唯有成就遍业处的第四禅之后,再次第地修习。
当禅修者成就四禅八定后,在拥有定力的基础上可引导心去修观,或者练习神通。练习神通的方法将在下一节课讲。在此,简单地讲一讲如何让拥有定力的心转修观的方法。
在经中,佛陀这么说:
“当他的心如此得定、清净、洁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与不动时,则引导其心转向于智见。”
佛陀在此教导:如果一位禅修者想培养观智——这里的“智见”(¤àõadassana)指“观智”(vipassanà¤àõa),先要让心具有八种素质——得定、清净、洁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不动,之后则可以引导其心来修观。
“他的心如此”:“他”指已经证得第四禅的禅修者。“心”指色界的心、证得禅那的心。“如此”指次第地证得初、二、三、四禅。
“得定”:已经拥有第四禅的定力。
“清净”:在第四禅中,由于舍、念而清净,称为“清净”。
“洁净”:其心那时很光明、洁白。
“无秽”:由于已破除了乐等诸缘而离贪(离种种贪),没有贪等的垢秽。
“离诸随烦恼”:由于其心已经没有贪、瞋等种种的烦恼污染。
“柔软”:他的心已得到自在。
“适合作业”: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任何的事情。
在此,“柔软”和“适合作业”可以连在一起讲。就像一个金匠或者金匠的学徒想打造金器或者装饰品,一块生金是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打造的,必须把这块金先加热,通过加热使其变得很柔软,以后就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想打造金项链就打造金项链,想打造金戒指就打金戒指,想打造金耳环就打造金耳环。同样的,一位禅修者得定的心是很柔软的,他想让心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又譬如一个泥匠、雕塑家想塑造人像,或者想制造器皿,如果面对着一块很硬的泥块,他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塑造东西的。这时,他应先把泥打湿,然后不断地摔打,直到这块泥很堪任、很柔软,他想要做瓶子就做瓶子,做缸子就做缸子,想要做佛像就做佛像。同样,当一个人的心很僵硬的时候,想要做什么都不可能。拥有定力的心是很柔软的,在拥有柔软自在的前提下把心导向于想要做的事,想做什么都可以达成,这称为“柔软”和“适合作业”。
“住立不动”:其心已经安住于清净;“不动”:不动摇。他的心不容易动摇、晃动,可以达成专注。
又可以这样说:
第四禅的定力,称为“得定”。
由于远离诸盖(五盖等),称为“清净”。
由于超越寻、伺等,称为“洁净”。
由于没有证得禅那的种种障碍(欲贪、瞋恚等),称为“无秽”。
已离诸贪欲等心的随烦恼,称为“离诸随烦恼”。
心得自在,称为“柔软”。
心可以很清楚地取名色法为所缘,称为“适合作业”,即他可以很容易地把心转向于观智。
他轻易地完成培养观智,其心处于微妙的状态,称为“安住不动”。
“引导其心转向于智见”即这时他培养定力、出定之后,再去取名色法为所缘来成就观智。
“他如此了知:‘此身有形色,由四大种所成,由父母所生,由饭面所长养,是无常、破坏、破碎、变坏、破灭之法。且我此识依于此,执着于此。’”
“此身有形色……破灭之法。”:取色法为目标。
“且我此识依于此”:取名法及色法为目标。
这句话可以分为九句:
“此身有形色”:身(色身)。
“由四大种所成”: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所造。
“由父母所生”:色身必须以父母为所缘,在结生时执取由父精母血所凝成的色法,让结生识住立。
“由饭面所长养”:心执取这一堆肉身后,还必须透过食物等来滋养才能够成长。
这些都是“无常、破坏、破碎、变坏、破灭之法”。
前面的六句指生时:1.此身有形色;2.四大种所成;3.父母所生;4.饭面所长养;5.无常;6.破坏。后面的三句指灭时:7.破碎;8.变坏;9.破灭。这句话是指身体(色身)是生灭的,如此观照其生灭。
“且我此识依于此”:“识”特指修观的心。由于修观的心必须依靠包括心所依处在内的色身,“我此识依于此”是指我的心必须依赖这个身体。
“系着于此”:心不能够离开身体而独存。
在五蕴世间里,包括色界和欲界的所有心都不能离开色法而单独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在五蕴世间,心的生起、存在必须要有依处。眼识依眼净色,耳识依耳净色,鼻识依鼻净色,舌识依舌净色,身识依身净色,此五识必须依靠五种根门(五种色法)而生起,意识必须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尽管一位禅修者证得无色界定,但只要他是在五蕴世间,无色界定的定心还是要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除非他修到无色界定,死后投生无色界梵天,那时才没有依处色。色界或欲界的有情,一切心的活动都要依赖色法而生起。
心不仅依色法而生起,还取色法为目标(所缘)。我们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触到的冷、暖、硬、软、痛、舒服等,都是色法。
“大王!犹如琉璃宝珠,美丽、天然,具有八面,经过精雕细琢,晶莹、透明、无瑕、具足一切品质,有条青色、或黄色、或红色、或白色、或淡黄色之线穿过其中。若具眼之人把它放在手中即能观察:‘琉璃宝珠美丽、天然,具有八面,经过精雕细琢,晶莹、透明、无瑕、具足一切品质,有条青色、或黄色、或红色、或白色、或淡黄色之线穿过其中。’
同样的,大王,比库之心如此得定、清净、洁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与不动时,则引导其心转向于智见。他如此了知:‘此身有形色,由四大种所成,由父母所生,由饭面所长养,是无常、破坏、破碎、变坏、破灭之法。且我此识依于此,执着于此。’大王,这也是比前面的现见沙门果更超越、更殊胜的现见的沙门果。”
在此,佛陀用“青色、或黄色、或红色、或白色、或淡黄色之线”来比喻心以及观智,用“宝珠”来比喻色身,用“线穿过宝珠”来比喻其观智能够透过色身而观察色身、了解色身。以比喻来说明观智可以观照色身,又以比喻把心倾向于观智之后,清晰地了知处、五法,一切心与心所,或只以观智,取色身为目标来观照。
在此,为什么佛陀说观智又比之前的禅那更加超越、更加殊胜呢?因为禅那之乐属于世间之乐,若禅修者只安住于禅那之乐,他就不可能有更高的出世间成就,唯有透过修观智(培养智慧)才能达到更高的成就。
在佛陀的教法中,培养定力跟外道培养定力是不同的。外道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禅定,所以古印度有些修定外道可以住定很长时间,7天乃至更久,他们的定力很强,甚至比很多佛教禅修者的定力还要强。而在佛教中,定只是一个次第、一个过程、一个工具。戒、定、慧,慧是根本,有慧才能解脱,定只是产生慧的足处(原因)。佛教并不是以修定为最终目标,修定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如果一个人耽著于定力,他就不可能证悟更高、更殊胜的智见(智慧)。所以佛陀在经典中说:“当他的心如此得定、清净、洁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与不动时,则引导其心转向于智见。”
虽然修定不是佛教的最终目标,但修定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因为,当佛陀讲到修行的次第时,都是讲戒、定、慧。正如在《相应部·定经》(Samàdhisuttaü)里面,佛陀这样说:
ßSamàdhiü, bhikkhave, bhàvetha. Samà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àbhåtaü pajànàti.û
“诸比库,应修习定!诸比库,拥有定力的比库能如实了知。”
“如实了知”是指能够如实地、不掺假地、不靠想象、不靠推理地照见、观察、现见到一切名色法、一切诸行法、一切因缘和合之法的智慧。它建立在定力的基础上,所以《清净道论》说:“智慧的近因(padaññhàna, 直接的原因或足处)是定力”。
培养强有力的定力后,禅修者的心是柔软的、适合作业的,以此来清晰地、清楚地照见诸行法、因缘造作之法,再观照因缘造作之法的无常、苦、无我。如此来培养观智,透过观智来断除烦恼。所以,禅修者培养定力是一个过程,此过程以培养观智为更高的目标。因此佛陀说观智比成就定力更殊胜。
从感受上来说,修禅那是很舒服的,在修观智时,观照到一切的诸行法只是生灭、只是坏灭,而没有所谓的乐受,不会再去取乐于诸行法以及极其快速的生灭之法。
但若想成就殊胜智见,必须要经过观智。因为在培养定力的基础上再把心导向于观智,所以佛陀把观智放在定力之后,是比由定力所培养出来的现见的沙门果更加殊胜的。
同样的,佛陀在这里也强调了观智也是在今生要培养的,而且在今生可以成就的。
如何修习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以及观智就简单讲到这里。下一节课将继续讲如何在成就定力后培养神通的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