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问存在这种可能性吗?到天界看看天界的三藏,这样就不用考古学家来研究了。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95

尊敬的尊者您好,请问存在这种可能性吗?就是圣者通过宿命通,看看第一次圣典结集的三藏或者到天界看看天界的三藏,这样就不用考古学家来研究了,这样就可以解决现在佛教界对于各种三藏的疑问了。 

尊者:我们可以这么样说,现在透过宿命通是不可能看到第一次结集的三藏了,为什么呢?我们想想,参加第一次结集的都是谁?
学员:都是阿拉汉。
尊者:他们现在全部都入灭了,你怎么去看?还有无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没有用文字记载,直到当时佛灭五百年之后,在斯里兰卡举行的第四次结集,才把历代口口相传的经典刻写在棕榈叶上。棕榈叶的巴利文叫Tàla¬Patta,Tàla¬Patta的Pa后来读成贝,其实是棕榈叶,刻写在棕榈叶上,所以在斯里兰卡的历史叫做《岛史》里面讲到:因为那些有智慧的大长老看到了未来将会发生的危险,就是将会发生后来经典被人篡改,所以他们把一直以来口口相传的经典刻在棕榈叶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文字记载的经典。以前一直都是口口相传的,例如在东晋的时候,法显法师到了印度,他看到当时的律藏还是惟有口传,没有写本的,印度人有个习惯:印度人要学一样东西都是去亲近老师,通过老师背,弟子。印度人有个习惯,他很轻视文字写的东西,他很注重的是口口相传的东西。这种传统到佛陀入灭五百年一直都保持着,到五百年开始有写本,但是在传统上还是经常要背经典,乃至到现在的缅甸也是,那些出家人一到寺庙里面,一天到晚就是背背背,在背经典,还是很注重背,所以正是因为如此,从1953年一直到现在,缅甸出了9位能够背熟三藏的三藏法师。我想天界也没有写本的三藏吧,所以现在要确定还是很难去确定。但毕竟,们只要知道圣典的结集,结集巴利文叫做Sa gīti,Sa gīti有一种意思就是在一起背诵的意思,所以任何一次结集都是通过背诵来的,乃至到第六次结集,1954年到1956年在缅甸的第六次结集,还是背诵出来的。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陀在六年苦行中,没有修四禅八定吗?
下一篇:无色界的梵天人,没有心所依处,请问他们心的依处是哪里?
 在南传经典中,除佛陀本生故事外,教授修菩萨道的经典有几部?
 为什么伤害一个圣者比伤害一个凡夫果报更重。
 我受了五戒后,由于工作中的应酬,免不了要喝酒,我不知道要怎么办..
 天眼通的光极强,它能辨识名法、色法吗?
 连续参加几期禅修,业退的太快了,有没有承受不了的说法?
 阿拉汉进入涅槃与佛陀进入涅槃有没有什么区别?
 佛教不认为有灵魂,那菩萨在轮回中到底是什么“名色”在流转?
 作为一位佛教徒,热衷于买社会福利奖券是属于慈善行为还是赌博行为?..
 种下恶因,但不让诸缘成熟,是不是可以避免遭受恶的果报呢?
 目前除了人类有佛法,其它界里也有佛法在传播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之在色[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诚则潜通佛智(印光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Chapter 3 - A Parable[栏目:The Wonderful Dharma Lotus Flower Sutra]
 本尊阿弥陀佛 第六章 正报庄严[栏目:清净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0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禅与人生(慧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岁月枯思[栏目:超然法师·岁月枯思]
 慈悲情怀[栏目:拈花说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