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布施法语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9

布施法语

△ 经中常常开示,一切烦恼归纳之即是一个贪字,贪欲为一切祸患之根本。对治贪欲要用布施,贫穷布施难,其实布施功德大小与所布施之金钱数字并无关系,要看有无菩提心。若以清净心布施,其功德无量无边;一著相即变为人天福报,是世间痴福成为三世怨。

△ 贫穷布施难,但穷人亦能随修坚固,小小布施能与性相应,即能随顺坚固一切善根。穷人无钱布施,可以出力,对于善举能助一臂之力亦算布施。

△ 培福报通常都讲布施,财施得福,法施得慧,无畏施得健康长寿。经中说:“令行种种无量施,以此愿求无上道。”何以行布施能得无上菩提大道?盖布施可以断贪爱。贪爱是烦恼之本,贪心断尽,烦恼亦断尽。

△ 布施人人可修。佛门有四众弟子,出家二众修法布施,在家二众修财施与无畏施。故弘扬佛法,在家二众更应负大部份的责任。

△ 佛法千言万语,总归一句是“看破、放下”。此四字作起来不容易,但有一方便法门,即是布施,布施即舍离生死流转。每人均愿舍生死,而每人均抓得牢牢的,此是执著不肯放下,与佛法背道而驰;不但身外之物要布施光光的,连身体也要布施给众生。大乘佛法是即世间而离世间,正放下的时候也是正提起的时候。把身体留在世间为一切众生服务的,以五欲六尘作佛事,“我见”没有了,哪里还有疲厌?哪一个受苦?身都放下了,何况身外之物!佛法说“法喜充满”,即是自在之意,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今生即能作到。

△ 世出世间一切成就,即在舍忍二字,若著了相,舍与忍均不能圆满。著相修六度即是六种有漏的善业,来生不过受人天福报,佛法与世间法即在著相与离相二者之间的分野。六度中先说布施,也有深意,因舍有遣执之功,破我之能,最与般若密切;若想修福,必须布施,离相修福,得清净福报,这种福报是自然的、是清净的、不著相的。

△ 佛法是宿命论又非宿命论,迷在境界中即受命运的支配,以业力作主宰,觉了即非宿命论。《了凡四训》在台湾流通不下五十万册,但有几人能依之而行?如照之行即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对任何东西有丝毫的贪爱,布施度即未圆满,乃至对于自己的身体亦不可执著。金刚经彻始彻终就是一个布施,菩萨布施重在离相,心不著相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眼前所有内外财一切不执著,如养儿女也是布施,身体一天勤劳亦是布施。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庞居士之沉财宝于江心,他说好事不如无事,只不过为了劝诫一般行善著相的人,示范一番而已,妙在此处。学佛即要在这个地方著眼,才能做到离相,正在修善时,亦正在离相时。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空法师谈持戒
下一篇:净空法师谈忍辱
 嗔恚对我们修行障碍最大
 净空法师谈往生净土
 念佛求生,刻不容缓
 父母应如何教导儿女
 万德洪名
 如何修福报才能修得财源滚滚
 净空法师对离婚的开示
 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现身
 要给儿女做好榜样
 讲经的卡带和CD损坏应如何处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萨戒的重戒制的理所当然,轻戒无关紧要为什么还要制这么多呢?[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05-083菩萨修行纲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五百罗汉 196、阐陀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论佛法普及当设平易近人情之方便[栏目:太虚法师]
 遍计执:错误的联想[栏目:般若]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七十三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我们所要拥抱的,是那颗圣洁、清净的菩提心[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二[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观智进程 III、见清净 1、身心辨析智[栏目:观智进程·马哈希尊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八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