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成败在遇缘不同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3

修行成败在遇缘不同

佛法教导我们,要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认识自己,明了自己的生活环境。这个道理,在《华严经》中尤其说得清楚透彻。古大德说《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 轮,一切经论皆是《华严》眷属,《华严》枝叶。佛法的根本,就是人生的根本,也是我们自己的根本。诸佛菩萨觉悟,悟的是这件事情;众生迷惑,迷的也是这件事情,而这件事本身没有迷悟,迷悟在人。

迷与悟的果报不相同,为什么不相同?因为所有一切境界,都是从迷悟变现出来的。实际上,这些境界原本都没有,《华严经》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将虚空法界宇宙万有的根源说出来了。宇宙从哪里来的?万法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万事万物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谁的心?自己的心。‘唯识所变’,谁的识?自己的识。‘心’是讲真心,‘识’是讲妄心,妄心与真心是一个心。说真、说妄,就是觉与迷;觉了,心是真心;迷了,心是妄心。心没有迷悟、没有真妄,真妄从迷悟而来。觉悟的人,称作佛、菩萨;迷惑的人,称作众生、凡夫。事实真相没有迷悟,也没有佛、菩萨,经上常讲‘无佛无众生’,这是就事实真相而说的。

可是迷了之后,妄想、分别、执着就像罗网一样,重重无尽,自心所现的法相,随着妄想、执着,就产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佛经讲的十法界,所以十法界是从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原本没有,它是从心想生。十法界里障碍多,理有碍,事有碍,理事有碍,事事都有障碍,六根接触外面境界都是障碍。觉悟之后,就没有障碍。《华严经》里的法身大士,都是彻底觉悟之人,他们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觉悟之后,虚空法界是一个无障碍的法界,无障碍的生活就是幸福美满自在的生活。

佛说一切众生本具‘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佛华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禅宗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们本来应当过佛华严的生活,但现在变得这么可怜,变成一个生死凡夫,堕落在六道里,永远不能出头。《无量寿经》上,世尊说阿阇王子这班人,过去生中曾亲近四百亿佛,还出不了六道轮回。他们如此,我们也不例外。诸佛菩萨慈悲教导我们,绝不只在这一生,我们是生生世世接受佛菩萨的教诲,亲近诸佛可能比他们还多,何以未能出离?佛菩萨所讲的意思,我们没有真懂,没有依教修行,这才堕落。如果真的听懂了,依教奉行,早就作佛、作菩萨了。因此,想到这些地方,才知道自己愚痴,才体会到诸佛菩萨的慈悲。

修行之成败,正如善导大师所说:‘总在遇缘不同。’如果缘殊胜,遇到好的善知识、好的同参道友、好的修学环境,这一生就很可能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我们虽生在末法时期,但所遇到的缘可说是相当殊胜,三个条件都具足。

我遇到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他们都有师承,都是真善知识。再者,同参道友的人数虽然不多,在道业上互相切磋琢磨,也有了增长与进步。而修学场所会殊胜,原因就是每个人都很认真修学,依教奉行。

道场兴旺要靠长期讲经,大家才能建立共识。经必须天天听,三天不听经就会胡思乱想,造轮回业,因此讲经是一天都不能松懈。然后进一步劝大家念佛,念佛才能精进不懈, 越念越欢喜。

希望同修们无论在何处,都能天天上网听经闻法,认真努力修学,建立共识。自行化他,化解灾难,以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的目的。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小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亲情的天性流露
下一篇:如何建立和合僧团
 你一个人好了,一家都好
 心里常常有佛,外面什么事都好
 如何建立和合僧团
 抵住财色名利的诱惑
 不学佛的老人苦
 万缘放下,念佛才老实
 现在学佛的人,迷信的多
 十方善款是否可以让个人拿用
 修布施
 淫欲不断,不能脱离轮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心出家难(释仁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睡时在床上看呼息,头脑清楚跟打坐时一样,也算是禅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云何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说:“成立无为法无自性...”[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三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真正的境界跟受用就是在与人间万法的接触中[栏目:体方法师]
 悲悲欢欢说人生[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勇往直前到非洲的和尚[栏目:慧礼法师]
 相应39经 沙门婆罗门经第三[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成就是来自于禅堂,不是来自于禅师[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为考生祈愿文[栏目:家庭·伦理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