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为什么会懈怠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3

人为什么会懈怠

人为什么会懈怠?你对这个工作没兴趣了,当然就会懈怠。如果那个工作你很有兴趣,不要人督促,你日夜都不间断!譬如在学校里念书,那个课本念了,不容易理解,你念了没有味道,就懈怠不想读了。你看小说,叫你不要看,晚上还要偷偷地看,看到天亮还不疲倦,为什么?你觉得那个有兴趣。懈怠与精进,这两个是对立的。凡是合你的兴趣,你把疲倦给忘了,自然就精进。如果这个东西你不理解,你就觉得很乏味,就没法子精进。

因此我们学佛,对这法门必须培养兴趣,兴趣从哪里培养?理解,真正理解就有兴趣了。所以,没有兴趣,提不起佛号,都是对它缺乏理解,对它认识不清。真的认识清了,像古来那些祖师大德,人家是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不疲不厌,他那十万声怎么念的?兴趣念的。假如我们累了,没有精神,几句佛号一念,精神就恢复了,那是真正明了佛号这里面的意思,所以愈念愈欢喜。经典也是如此,佛经是一遍有一遍的味道,遍遍都有悟处,这里头的意思没有止境,你要是真正入门,在这里面看出味道来,真正是法喜充满,你怎么会懈怠?

我们为什么会退转?学佛,特别要注意的就是闻法。修行为什么会退转?就是不闻法。不闻法就容易退转,为什么?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

不要说是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就是讲这一生,从我们懂事到现在,我们六根所接触外面的境界,都是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我们不知不觉就被烦恼薰习。烦恼习气太重,我们一般讲业障太重,自己修行这一点功夫敌不过习气,所以,决定会退转。但是你要有恒心,要有毅力,要把这个世间一切的缘看淡!无论是人,无论是事,无论是物,要看淡;一年比一年淡薄,那就是我们有进步。

如果你很用功,每天读经、念佛,但是你对于世缘还是看得那么重,还是那样的分别、执着,那你是毫无功夫!你的经是白听了,你的佛也是白念了,只是跟佛法结一点缘而已,这一生不得受用。这样的情形,我们知道,我们在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如是。如果过去生中修学功夫得力,我们早就往生,怎么还会跑到这儿来?过去错了,希望这一次不要错了,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天天听经、天天闻法,用这个来薰习。

真修行人对一切人事物都要看淡,与一切人决定不计较!跟一切人接触,看到别人善,知道要向他学习;看到别人不善,绝对不会去宣扬,一定是自己回过头来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所以,善人、恶人、顺境、逆境,对修行人来讲都有好处,没有坏处。会修行的人,所有的环境都是道场,所有的人都是佛菩萨,都是老师,他不是在正面教我,就是在负面教我。会学的人,天天有进步;不会用心的人,顺逆都是障碍。

我们这个世间,闻佛法的时间太短,听不到佛法的时间太长,所以容易退转。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环境里面,你要是随顺烦恼习气,你要是不能够转环境,你就会被环境所转;被环境所转,你就很难有成就!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诵经为何难消业障
下一篇:四种出家
 一味追求物质享受,那是祸
 苦跟乐都是果报
 搞贪嗔痴慢,这哪里会开悟
 和平的根
 身体有疾病是心态不好
 一句弥陀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决不能欠债结怨
 念圣贤书
 修密宗的基础上同时修念佛法门可以吗
 有了钱,什么疾病都来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祈祷文殊增长智慧[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念佛的修法[栏目:林钰堂博士]
 不要忘了愿[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0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畜生也能往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了解真实本性[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释本学上师讲述持六字明得感应事迹[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二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佛教缘起哲学统观(胡晓光)[栏目:佛教与哲学]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贾曾)[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