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念贪恋恩怨那就是魔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3

一念贪恋恩怨那就是魔

「《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难作对。魔之军众」,这军众就是群众,「称为魔军」,这是解释这个魔。魔有,一点都不假,通常我们讲妖魔鬼怪。在什么地方?就在我们周边,就是我们周边常常接近的这些人物,你怎么知道?你们想想看,释迦牟尼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子女跟父母四种缘,你想想看这四种缘什么性质?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尤其是亲情难断,头一个魔障是亲情,你不能自在,你不能得清净心,你常常有惦记,常常挂念着,把佛全部忘掉了。应该要挂念佛,要惦记佛,你怎么惦记你的家人,就完了,惦记家人搞六道轮回。搞什么?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就搞这个。你对它非常亲热,对阿弥陀佛很生疏,那是外人,没放在心上,所以你不能往生。阿弥陀佛天天希望你到极乐世界去,你也有这个意思,可是你搞错了,你执着这个亲情。亲情就是第一个大魔,因为它与我们修往生净土做障碍,它来为难、来作对,它就是不让你去。总而言之要认识。

我们喜欢的人是魔,我们讨厌的人也是魔。讨厌的是什么?叫你生瞋恨心,瞋恨心就叫你堕地狱,你看他把你往地狱拉。你喜爱的人,生欢喜心,贪恋,他把你往饿鬼道拉。贪瞋痴是饿鬼、畜生、地狱。他不是把你往好的地方拉,他把你往坏的地方拉。所以这桩事情只有真正学佛的人,他才明了,他才有很高的警惕。这个念头起来,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才起来,立刻就换成阿弥陀佛。古大德这两句话好,「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是什么?一句佛号提起来,觉悟;一念贪恋恩怨那就是魔,不管什么人,总得要知道。所以我常常劝导同学,有一个好办法,把所有的人都把他转成阿弥陀佛,亲人是阿弥陀佛,冤家也是阿弥陀佛,见到都是阿弥陀佛,不生贪恋,不生瞋恚,这个方法好。这个方法要用熟,要什么?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功夫就得力。功夫一得力,生死自在。现在这个世间因果报应好快!太明显,只要我们稍稍冷静一点观察,你就都看到了。心浮气躁的人看不到,心地稍微清净都看到,果报就在眼前,真的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根除多梦和疑心重
下一篇:如何在投资股票中修清净心
 生活再苦,只要觉悟,就得大乐
 念佛的心常维持几天又退转,该如何保持真心长久不退?
 佛法是无神论,为何《华严演义》提到每个人身边有两个神,一个是同生,另一..
 生活过的太舒服,决定会堕落
 工作繁忙,如何修持才有把握往生
 福德天天增长,冤家债主不敢干扰你
 一家饱暖千家怨
 求愿往生就是无上菩提心
 今生不能往生,那就太辜负自己了
 四种邪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精进修行成圣贤[栏目:传喜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5[栏目: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济群法师]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组织及其内容 第三节 本书的表解说明[栏目:圣严法师]
 “钟声”散论(文剑钢)[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信仰的意义[栏目:雪漠]
 学佛拓展心灵世界[栏目:传喜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八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八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四宗要义讲记 第七章 总结和告诫[栏目:法尊法师]
 从信仰到智慧[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