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境随心转,不是心随境转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1525

境随心转,不是心随境转

佛法跟你讲真实的事——外面的境界是境随心转,不是心随境转。佛给我们这个指点,实在来说,真正是莫大的恩惠。心随境转,苦不堪言;境随心转,就得自在。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学什么?要学会转境界。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心转境界的第一个明显现象是:相貌、体质都变得更好。

佛在《楞严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佛这个话是真的,所以学佛最要紧的就是要学会转境界,不要被境界转。顺境,要放下贪爱;逆境,要放下嗔恚,不管外面的境界变化多大,时刻要保持心平气和。处逆境,随恶缘,无嗔恚,业障就消了;处顺境,随善缘,无贪痴,福慧就现前。

遇到境缘,起了七情五欲,这是造业。顺境善缘起贪恋,决定堕落;逆境恶缘不嗔恚,福慧才会增长。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物质环境)缘(人事环境)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境缘里面没有好坏,好坏都是我们自己的用心。无论顺境或逆境,都是增上缘。会用心的人,顺逆都是方便,都帮我们成就;不会用心的人,顺逆都是障碍。任何一个境界都是好境界,都在成就我们的智慧,你能这样去面对一切人事境缘,那就能心平气和。一切善恶好丑都是从自己心生的,不会用心,自己障碍自己;反过来说,自己成就自己。一定要觉悟,一切的境缘是自作自受,这是事实真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一切人事物,接触就是缘,要与一切众生结善缘,决不结恶缘。人际关系,不外是报恩、报怨、讨债或还债。学佛的人,要把家亲眷属转为法眷属,帮助他学佛,帮助他超越六道,帮助他往生净土。在一切境缘之中,要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是绝对不动摇念佛这个信念,绝对不叫念佛的功夫被环境打断。如果这一生要有成就,必须要放下万缘;不但世间一切境缘要放下,出世间法(佛法)也要放下。

在一切境缘当中,修心清净、平等、慈悲,这样才是西方极乐世界所欢迎的人物,你有愿往生,佛才能够来接引你。我们念佛人,二六时中、一切境缘当中,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慈悲,不被境缘所动摇。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一心称名,求愿往生,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下一篇:在社会上去磨练
 觉悟人生一场梦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统统要修
 万缘放下,念佛才老实
 这三种心决定帮助我们往生
 现在学佛的人,迷信的多
 声声佛号,莲花放光
 修布施
 功夫用在转念头
 心有千千结
 这才是真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60.邪淫有十罪,何等为十?[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心灵环保[栏目:人间世]
 冬之舞[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印光大师说故事 51、四僧转世 竟不信佛[栏目:灵岩故事]
 藏医心理学[栏目:藏医文化]
 法句经要义 第六品 智者品 从黑暗到光明 智者自净其心[栏目:法句经要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八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释常慧)[栏目:佛教与教育]
 想放生,买的鱼,可是在途中倒死了,这是放生还是杀生?[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浅说诸法缘起无生(果慧)[栏目:般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