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间佛教的修持(智海法师)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1

人间佛教的修持

智海法师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以佛为我们的模范而学。佛是怎样修学而成的,我们也这样照着学。学佛,是离不了修持的。持是受持,是“择善而固执之”的意思。修是熏修,是依著受持的佛法去学习。照中文的训释,如修身、修理等,修有改正的意思。依佛法,修是熏发义;由于学习,能熏发现在与未来的善根,叫作修。人间佛教行者应如何修持呢?

    1.修行是有着一定的次第的。

    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而“这一论题的核心,就是人·菩萨·佛——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在《人间佛教要略》中,印顺对此次第作出了说明,而着力强调第一次第即人菩萨行。  他认为,如泛说学佛,而不从佛的因行——菩萨道著力做起,怎能达成目标?等于要作一毕业生,必定要一级一级学习起,次第升进,才能得到毕业。学佛也是这样。菩萨道所经历的过程,可略分三个阶段,即凡夫菩萨、贤圣菩萨、佛菩萨。第三阶段的菩萨,是证得大乘甚深功德,与佛相近似的八地以上菩萨。第二阶段的菩萨,是已发菩提心,已登菩萨位,从贤人圣,修大悲智行,上求下化——这即是三贤到八地的阶位。第一阶位,是新学菩萨,是凡夫身初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其菩萨心行的根抵薄弱,可能还会退失,是在修学信心的阶段。《仁王经》称此为十善菩萨,也即是十信菩萨。一旦菩提心成就,就可进入不退菩提心的贤位。以人间凡夫的立场,发心学菩萨行,略有两点特征:一是具烦恼身:凡夫是离不了烦恼的,这不能装成圣人模样,开口证陪,闭口解脱,要老老实实地觉得自已有种种烦恼,发心依佛法去调御他、降伏他。凡依人身而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务要不夸高大,木眩神奇。依人身学菩萨行,应该循序渐进。起正知见,薄烦恼障,久积福德。久之,自会水到渠成,转染成净。二是悲心增上,初学发菩萨乙的,必有宏伟超迈的气概。菩萨以利他为重,如还是一般人那样的急于了生死,对利他事业漠不关心,那无论他的信心怎样坚固,行持怎样精进,决非菩萨种姓。经上说:“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萨是故初发心。”应以这样的圣训时常激励自己,向菩萨道前进。

    2.修学人间佛教———人菩萨行,以三心为基本。

    在《华雨集·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中,印顺对此有详尽的说明。三心是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见。发(愿)菩提心就是以成佛为理想为目标,立下自己要成佛的大志愿。发大菩提心。先要信解佛陀的崇高伟大,智慧的深彻(智德)、悲心的广大(悲德),心地的究竟清净(断德)。深信佛法有彻底解脱的正道,所以志愿修菩萨行成佛,以净化世间、解脱众生的苦恼。发大悲心是菩萨行的根本。佛这是以解脱众生生死苦迫为最高理想的。悲心要从人类、众生的相互依存,到自他平等、自他体空去理解修习。空性见是佛法的特质。空性是缘起的空性。一切依缘起,都是相对的,故是无常。缘起无常,所以是苦——不安稳而永不彻底的。无常故苦,所以无我。无我即无我所,就是空。在大乘空相应经中,缘起即空性,空性即缘起,空性是真如等的异名,不能解说为“无”的。在菩萨行中,无我我所空,正如缘起而不著相,是极重要的。没有“无所得为方便”,处处取著,怎么能成就菩萨的大行!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见——三者是修菩萨行所必备的。切勿高推圣境,要从切近处学习起!

    从学佛的立场说,一切活门都可说是菩萨的修学历程。适应众生的修学方法千差万别,然其实质可以用三句义来统摄而会归于一道。这就是学佛的三大心要,或统摄一切学佛法门的三大纲要。印顺《学佛三要》专论此三道要。这“学佛三要”就是《大般若经》所说:“—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或名无上菩提,学者心心念念与无上菩提相应,这就是菩提(信)愿——愿菩提心的别名。大悲是见众生的苦痛而想度脱他。“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所以,大(慈)悲心,实在是菩萨行的心中之心!无所得是般若慧,不住一切相的真空见。孕育于悲愿中而成长的空慧,不是沉空滞寂,是善巧的大方便。有了这,才能成就慈悲行,才能成就无上菩提果。所以,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是菩萨道的真实内容,是菩萨所以为菩萨的真实功德!

    菩萨学行的三要,是不可顾此失彼的。然初学时,不妨从一门(或二门)而来。有的好为哲学、心理学、论理学等学理的探讨,接触到佛法、认识佛法的正确深奥,因而发心学佛,这是从智慧门入。有的好为社会福利事业、乐于为善,与佛教的人事相接近,赞仰佛法的慈悲,因而发心学佛,这是从慈悲门入。有的宗仰三宝功德的不可思议,或由于佛菩萨的感应,因而发心学佛,这是从信愿门入。由众生根性而言,大概是贪行人从慈悲门入,嗔行人从智慧门入,痴行人从信愿门入。

    进入佛门后,若想升阶登堂,学菩萨正行,必须三事齐修。《大涅槃经》与《大毗婆沙论》都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可见信与智—定要双修。不能偏失。大乘中有智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也只是增上(着重)而已。女贿智无悲,有悲无智,根本不成菩萨行。信、智、悲三者能互相助成、互相推进,逐渐引导行人进入更高阶段。等到深入佛法的究竟堂奥,三者是无二无别的一味圆满,无所偏,也无所缺少,这或者名为大菩提,或者名为大涅槃,即是究竟成佛。

    真能表达佛教的真谛、成为人间的无上法门的,惟有大乘菩萨行——信愿、慈悲、智慧的总和。三事不可偏缺。然在修学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进修次第;从重此而进向重彼,次第进修到完成的学程。菩萨道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二道一一般若道、方便道。凡夫初学菩萨行,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才进入菩萨的学程,这是重于信愿的。发心以后,进入修行阶段,以利他为主,修集一切福德智慧,这  是重于慈悲的。等到福智资粮具足,悲慧平等,这才能智证平等法性,那是重在般若(无生法忍)了。上面是菩萨般若道的进修历程——发心、修行、证得。般若的证人空性,在菩萨道的进修中。即是方便道的发心。这是胜义菩提心,信智合一,名为“证净”。此后,菩萨着重于度脱众生,庄严国土;着重于不离智慧的慈悲大行。到圆满时,究竟证得无上菩提——一切智智。这是万便道的进修历程——发心、修行、智证。二道共五位,是菩萨进修的必然程序,学菩萨行应当深切记取。

    这三要是一切法门之精要。印顺在《人间佛教要略·修持心要》中引经上所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对此加以阐发。愿与精进依信心为基础。智慧可以摄定,深智是离不了定的。依定修慧,定是慧的基础。有了智慧,一切善巧方便,都可逐渐成就。悲是利他的动力。如损己利人的布施。节己利众的持戒。制己恕他的安忍,都是悲心的表现。依人乘行而学菩萨道,此三法即摄得六度四摄一切法门。

    信、智、悲三弦如学习成就,就是菩萨事业的主要内溶。信(愿)能庄严净七这或是往生他方净十,或是庆严创造净土,如法藏比丘。智能清净自心。悟真理时,断一切烦恼。得了正智,  自然能身、口、意三业清净,举措如法。悲能成熟有情,即是实施救济事业。既使人类享受丰富自由的生活。更重在激发人类向上的善心,循正道而得乐果。这些都是菩萨悲心悲行的成就。所以,由人菩萨而发心的大众应把握这三者为修持心要。。

    3.新学菩萨著重以十善业为菩萨道的基石。

    十善如依三心而修,就是“十善菩萨行”了。印顺的《从人到成佛之路》中对十善有详细的说明。十善就是对治十忍的十种善行。不杀生就是爱护生命。不偷盗是不要非法得财,进而能施合。不邪淫是不要非礼。不妄语是不说谎。不两舌是不挑拨是非、破坏他人和合。不恶口是不说粗话骂人、讥讽人。绮语是说得好听,而能引起杀、盗、淫、妄种种罪恶,就是诲盗、诲杀、诲淫的邪说,或者毫无意义、浪费时间。不贪是应得多少就得多少,知足、少欲,不是自己的不要妄想据为已有。不嗅限是有慈心、不斗争。不邪见是学佛要有正见,要相信善恶因果、前生后世、生死轮回、圣人境界(即阿罗汉、菩萨、佛能了生死)。不要起邪知邪见,以为人死了就完了。

    十善菩萨依这十种善行去修学,可说是人人能学。如说不会做,那—定是自己看轻自己。佛法说,人要有健全的人格,就得从五戒、十善做起。故十善便是人生正行。

    有的人因误解而生疑难:行十善,与人天乘有什·么差别?印顺在《人间佛教要略,论题核心中说明了这二者之间的不同。人间佛教是菩萨道。具足正信正见,以慈悲利他为先。学发菩提心,胜解一切法——身心、自他、依正,都是辗转的缘起法;了知自他相依而性相毕竟空。依据即空而有的缘起慧,引起平等普利一切的利他悲愿。广行十善,积集资粮。这与人乘法著重于偏狭的家庭,为自己的人大福报而修持,是根本不同的。初学发菩提心者,了知世间是缘起的: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互为六亲眷属。一切人类于自己都展转依存、有恩有德,所以修不杀不盗等十善行。即此人间正行化成悲智相应的菩萨法门,与自私的人天果报完全不同。这样的人间佛教,是大乘道,是从人间正行去修集菩萨行的大乘道;所以菩萨法不碍人生正行,而人生正行即是菩萨法门。

    一切佛菩萨,都由此道修学而成。。修学这样的人本大乘法,如是久修利根,不离此人间正行,  自会超证直入。如一般初学的,循此修学,保证能不失人身,不碍大乘,这是唯一有利而没有险曲的大道。

    4.念佛、吃素(放生)、诵经等是菩萨行的方便。

    这些是中国佛教徒一般所修的活门。在《学佛三要》中,印顺阐明了它们的作用与意义。念佛的意义与力用,主要在策发信愿。念佛是念佛功德,念佛相好,念佛实相,念佛的清净世界。扩而充之,如礼佛、赞佛、供养佛,于佛前忏悔,随喜佛的功德,劝请佛说法及住世,都是广义的念佛法门。《智度论》说:有菩萨以信(愿)精进入佛法,乐集佛功德。这是大乘中的信增上菩萨,为此别开易行道。然易行道也就是难行道(智、悲)的方便。所以《十住毗婆沙论》说:初学者修念佛、忏悔、劝请等法,心得清净,信心增长,从此能修智慧、慈悲等深法。念佛为心念——缘佛功德而专念不合,是策发信愿的妙方便。像一般的口头念佛,那是方便的方便了。

    吃素是中国佛教的传统美德。不食肉,是为大乘佛教一——《楞伽经》、《涅槃经》、《央掘摩罗经》等所特别主张的。不食肉的意义与力用主要为长养慈悲。如说:“食肉断大悲种”。菩萨行以慈悲为本,所以大乘法中主张不食肉。消极的不食肉,积极的放生,实为长养悲心的方便行。

    诵经,不求甚解的蓦直诵下去,也是修行方便,主要是引生智慧的前方便。如初学的熟读熟背,可成为进求义解——闻慧的方便。

    这些初方便是为了增长大乘的情愿、慈悲、智慧而修学。然修学者,若以诵经为功德,反轻视义理研究,就失去慧学方便的作用。素食放生者于现实人间种种苦迫,若不能本着慈悲而起来救护,就是本末颠倒,没能长养慈悲。念佛能培养信心,但不应流于迷信、或急求自了。由于不求智慧、慈悲薄弱、偏于信仰,弄得善巧的方便法门,都不能尽到方便的功用。这真是中国佛教的悲哀,衰落的根源!学佛学菩萨行,必须从这些妙方便中认清目的。我们是为了策发信愿而念佛,为长养慈悲而吃素,为引生智慧而诵经。这样,才能尽到初方便的力用,奠定菩萨学的初基。无边的深广法门,应从此迈步而向前直进!

    5.普入世间,广行佛事。

    印顺在《人间佛教要略》中批评了离世才能修行的错误见解:说起修持,有人总以为要摆脱—切事务,这是与大乘行不相应的修行。凡是学习自利利他的,培养福德智慧的,都是修行,决无离弃世间善行的道理。

    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中,印顺揭示了普入世间的人菩萨行的真实形象。他认为,修人菩萨行的人间佛教,“佛法”与“初期大乘”有良好的启示。如维摩诘长者,六度利益众生外,还从事“治生”,“入治政法”,在“讲论处”宣讲正法,在“学堂”“诱开童蒙”。“淫坊”“酒肆”也去,以“示欲之过”,“能立其志”。又如善财所参访的善知识中有语言工作者、艺术工作者、建筑的数学家、医师、国王、航海师、法官等,是普入各阶层的。普入社会,以自己所知所行来教人,形成“同愿同行”的一群,同向于成佛的大道,这正是人菩萨自利利人,弘扬佛法的善巧方便。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展开人间佛教的修行与事业呢?现代的人间佛教,自利利他,当然会有更多的佛事。以慧行来说,说法以外,如日报、杂志的编发,佛书的流通,广播、电视的弘法;佛学院与佛学研究所、佛教大学的创办;利用寒暑假,作不同层次的集体进修活动;佛教学术界的联系等等。重点在于介绍佛法,祛除一般对佛法的误解,使入正确理解,而有利于佛法的深入人心。以福行来说,如救济贫穷、疾病、伤残、孤老、急难等社会福利事业的推行;以超然的立场关切人们因家庭、工作不和及社会的冲突、混乱等导致的痛苦,使大家在和谐欢乐中进步。

    6.人间佛教应防止不良副作用。

    这是印顺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中苦心强调的问题。“菩萨发心利他,要站稳自己的脚根才行!”先应要求自身在佛法中的充实,以三心而行十善为基础。否则,弘化也好、慈济也好,上焉者只是世间的善行,佛法与世学混淆,真义越来越稀薄!下焉者更是“泥菩萨过河”,反为世俗所化!

    人菩萨行——人间佛教的展开,是适合现代的,但也可能引起副作用。所以印顺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中专作有《向正确的目标迈进》一节。他说,对佛法不共一般神教的特性应该确认肯定,但大乘佛教徒容易改信异教,这应该与佛法的宽容特性有关。大乘佛教因无限的宽容性,在有利于大乘流通的要求下,种种“方便”渐渐融摄进来,终于达到“天佛一如”的境界。方便是不能没有的,但方便有时空的适应性。所以也应有初期大乘“正直合方便”的精神。现在的台湾,“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人乘佛教”,似乎渐渐兴起来,但适应时代方便的多,契合佛法如实的少,本质上还是“天佛一如”。“人间”、“人乘”的宣扬者,不也有人提倡“显密圆融”的吗?如对佛法没有见地,以搞活动为目的,那是庸俗化而已。重要的,有的以为“佛祛”是解脱道,道德意识等于还在萌芽;道德意识是菩萨道,又觉得与解脱心不能合一,这是漠视般若与大悲相应的经说。有的有不用佛教术语来宏扬佛法的构想,这一发展的倾向,似乎有一定思想,而表现出来,却又是一切神道教都是无碍的共存,还是无所不可的圆融者。有的提倡“人间佛教”,而对佛法与异教(佛与神),表现出宽容而认为可以相通的态度。—般的发展倾向,近于印度晚期佛教的“天佛一如”,近于中国晚期佛教“三教同源”的现代化。为达成个己的意愿,或许是可能成功的,但对佛洁的纯正化、现代化,不一定有前途,而反有引起印度佛教末后遭遇(被神教侵蚀而消灭)的隐忧。真正的人菩萨行,要认清佛法不共世间的特性,而适应今时今地今人的实际需要。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准提法门的人间佛教性格(普光)
下一篇:略论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贝叶堂)
 中国大乘佛教传统与人间佛教实践——以慈善事业为中心(纪华传)
 大乘人间佛教与经典文化教育(吕建福)
 如何建设人间佛教(星云大师)
 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楼宇烈)
 人间佛教的生活(星云法师)
 人间佛教发展思路的基础和路径(甘雪慧)
 从“寺庙”到“教团”——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构想及其制度实践(李向平、马兆..
 现代性视野中的人间佛教(刘成有)
 把握佛教本质是契理契机的前提”——也谈“人间佛教”(王颂)
 从“六祖革命”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建立(李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第四十七章 以何等法观如来[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如何得到长寿佛灌顶,灌顶的意义是什么?[栏目:海涛法师]
 以圆融姿态面向新挑战的佛教[栏目:严耀中教授]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1.说戒品[栏目: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相应15经 凡无常者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心想事成 1992.9.16~1999.9.30[栏目:星云日记]
 用得起来的,才是有用的[栏目:济群法师]
 今生不能往生,那就太辜负自己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二十一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衡岳善伏[栏目:禅门骊珠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