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慧远(334~416)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4

Huiyuan

慧远(334~416)

东晋僧人。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东部)人。俗姓贾。幼随舅父游学许洛。综博《六经》,尤善老庄之学。成年后从道安出家。24岁时登坛讲说,颇负盛名。东晋太元三年(378),前秦军陷襄阳,道安为前秦所留。慧远率弟子数十人下荆州,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匡庐清静,遂不复他往。始住庐山龙泉精舍,后住江州刺史醒伊所造东林寺,影不出山,迹不入市。时四方道俗,磨然从风,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续之、新蔡毕颖之、南阳宗炳等,均系一时之秀,咸辞弃世荣,相从游止,因而有东林十八高贤的传说。

慧远遁迹庐山,孜孜 道,务在弘法。他 对佛学的贡献有五个方面 :①毗昙。晋太元十六年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南游庐山,慧远迎请译《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并为两论作序,标举宗旨,推重提倡,遂于南方毗昙学之端绪;②中观。东晋隆安五年(401)龟兹沙门鸠摩罗什抵长安。大弘“三论”,慧远乃致书通好,并问大乘大义,往返多次,罗什一一作答,现存18章,名曰《大乘大义章》。罗什译《大智度论》100卷。慧远以此论文繁义隐,不便初学,乃删繁就简,约为20卷;并为作序,以利初学;③净土。元兴元年(402)与刘遗民、周续之、张秀硕等123人,于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以来生生西方弥陀净土为期,为提倡以观想为内容之念佛法门。昙鸾以一,虽由观想而转重称名,形成净土一宗,而后人仍以慧远为净土宗之始祖;④禅法。江南素阙禅法,慧远曾遣弟子往西域求禅经。义熙六至七年(410~411)佛陀跋陀罗在长安与鸠摩罗什不和,南来庐山。慧远致书姚兴及罗什门下众僧,进行调解;并请其译出《达磨多罗禅经》2卷,自此禅法得以流行江南各地;⑤律学。先是罽宾律师弗若多罗在长安译《十诵律》,未竟而卒。后闻昙摩流支携此经来华,乃致书请求补译,由是《十诵律》乃得全体。

慧远之学,内外兼综,于儒精《周易》、《毛诗》、“三礼”,于道则擅《庄子》、《老子》,于佛则宗“般若”。著述见于著录的有《大智度论要力量》20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3卷,《法性论》2卷,文集10卷,现仅存《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改名《大乘大义章》,其余都已散佚,惟《出三藏记集》、《弘明集》、《广弘明集》、《广弘明集》、《高僧传》收录其部分论、序、赞、书等,此中以《沙门不敬王者论》影响较大。(田光烈)


{返回 汉传佛教人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吉藏(549~623)
下一篇:惠能(638~713)
 慧远(334~416)
 宗密(780~841)
 实叉难陀(Siksananda 652~710)
 弘一(1880~1942)
 昙鸾(476~542)
 惠果(?~805)
 草堂
 欧阳竟无(1871~1943)
 虚云(?~1959)
 湛然(711-78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的成果[栏目:太虚法师]
 佛法概要·第四章 五大菩萨[栏目:明旸法师]
 空棺只鞋 祖师何在 Only One Shoe in an Empty Coffin: Where ..[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止观禅修之方便行与调身之宜[栏目:智中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6 不偷盗的利益之不忧损害[栏目:宽见法师]
 与心对话 第一章 走在生命河中 8 改变命运就像烧火[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坐于沙发或卧于床榻是否可以修法?[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 5 四摄法 [栏目:宽见法师]
 回归生命本真[栏目:法云法师文集]
 学佛的最终皈依处[栏目:开愿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