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四‧不习学佛戒
 
{返回 慧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7

第廿四‧不习学佛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经律大乘法」者,是指菩萨藏。菩萨藏就都是菩萨所学的法门。「正见」,指万行之解;一切万行都由正见才能暸解,若没有正见,一解就解错了。亦即,知见不正,行必有过。「正性」,是正因之性。佛性有三:(一)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正因就是三因佛性之中的正因佛性。「正法身」,是真实的一种果报性,即是正果之性。

「邪见」,通指下文诸法。「二乘人」,堕于偏空,执于顽空。「外道」,顽执谬论,异计纷然;心外求法,不契合真如之理。

二乘人(声闻、缘觉),依照佛理逐步克证,得阿罗汉果,但耽着空理,得少为足,不愿度众生。因此,佛诃彼为「焦芽败种」。「俗典」,通指一切世务之谈。阿毗昙ABHIDHARMA,此云「分别慧」,是二乘论。「杂论」,指外道论,如《四韦陀典》。「一切书记」,亦即世俗学说。此戒尤制二乘人与外道。「断佛性」者,是诃二乘人。二乘人偏空,不志心求无上正等正觉,化城自困,焦菩提之芽。外道者,刳正觉之种。泯绝正觉种智,不能成佛。「障道因缘」,是斥外道,因其内惑正解之因,外乱正修之缘。

此戒是性遮二业。素来习小者,是遮业。一向习外道者,是性遮二业。此戒有开缘:若为教化世人、二乘、外道邪见等,而示现同彼,为接引之方便,不犯。但若专为己利而不趣无上正等正觉,犯。


{返回 慧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五‧不善知众戒
下一篇: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三‧憍慢僻说戒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九‧..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五‧..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九̷..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三‧..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六‧..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四‧..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十‧谤三..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相之3:四相中分寸的拿捏[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Do Buddhist believe in god?[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佛陇漫步[栏目:超然法师诗偈·旧体诗小集 ]
 金刚杵[栏目:解惑之智·嘎玛仁波切]
 阿含字典(4)[栏目:庄春江居士]
 一念不正,就落魔掌[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自私损己,利人己利[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人生无常 ——苏轼《焰口召请文》赏评(远尘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杂宝藏经白话 乌枭报怨缘第百二十[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三课 慈悲观(二)四无量心[栏目:基本佛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