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2 晋 洛阳城东寺道馨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40

洛阳城东寺道馨尼

译文
  竺道馨,俗姓杨,太山人。她志向专一,秉性严谨,待人接物,亲近无碍。受戒出家为沙弥尼时,常为众人所使役,她并无怨言,口里总是诵读佛经。及至二十岁,她诵习《法华经》、《维摩诘经》。受持具足戒以后,她精心研究探求佛理奥义,平素能蔬食苦行,不曾一日懈怠,年龄愈增,志向愈坚。
  她居住在洛阳东寺,善于清谈,宣议佛理,对《小品般若经》又非常擅长讲说。诵阅佛经时,她重在理解佛理,使内在脉络秩然贯通,而不是停留在玩味外在的辞采巧辩上。因而一州崇佛之士,都师从她、崇尚她。由于她精通佛理,并开庭宣讲,中国历史上比丘尼诵经,也就是从她开始的。
  晋废帝太和(公元三六六——三七O年)年间,有一女子叫杨令辩,她笃信黄老之术,专行道家修养法。先前人们,也大多敬重事奉她。但是道馨讲学兴盛之后,杨令辩的法术也就渐渐消歇了。杨令辩借同姓之便,与她来往频繁,暗中却深藏嫉妒之心,想伺机下毒害死她。
  后来,她果然找到了一个机会,把毒药暗地里放到了竺道馨的食物中。道馨服下毒药后,想尽方法予以医治,但全无效果。她的弟子问她去哪家而得此怪病,她答道:「我知道我得此病的缘由,善恶因缘、生死命运,都由前世命定。你们就不要再追问了。纵令对我有益的事,我都没有表白,何况今天遇到这种无益之事,又有甚么可说的呢?」于是她默然而终。

原典
  竺道馨,本姓杨,太山人也。志性专谨,与物无忤。沙弥①时,常为众使。口恒诵经。及年二十,诵《法华》②、《维摩》③。具足戒④行,后研求理味⑤,蔬食苦节,弥老弥励。
  住洛阳东寺,雅能清谈⑥,尤善《小品》⑦。贵在理通,不事辞辩。一州道学⑧,所共师宗。比丘尼诵经⑨,馨其始也。
  晋泰和中,有女人杨令辩,笃信黄老,专行服气⑩。先时人物,亦多敬事;及馨道王,其术寝亡。令辩假结同姓,数相去来,内怀妒嫉,同行毒害。
  后窃以毒药内⑾馨食中,诸治不愈。弟子问往谁家得病,答曰:「我甚知主,皆藉业缘⑿,汝无问也。设⒀道有益,我尚不说,况无益耶?」不言而终。

注释
  ①沙弥:指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而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
  ②法华:即《妙法莲华经》。
  ③维摩:《维摩诘所说经》。据宋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载,自汉至唐,共有六种译本(大正三十八.页七一五中),其中以姚秦鸠摩罗什所译名为《维摩诘所说经》流传最广。全经共十四品,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
  ④具足戒: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一般言之,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
  ⑤理味:佛理奥义。
  ⑥清谈:晋时尚清谈,谈玄说道,蔚为士人的一种风气。此处清谈似指宣讲佛理。
  ⑦小品:(佛家《般若经》有大小品之分,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此指《小品般若经》,乃与《大品般若经》所说之法,大要相同,因对大品,以其卷帙较少,故称小品。凡十卷二十九品,乃鸠摩罗什于四0八年所译。为大乘佛教最初期说般若空观的基础经典之一。
  ⑧道学:习道之士。此指崇佛之人。
  ⑨比丘尼诵经: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上,列东晋太和元年道馨尼讲经,为比丘尼讲经之始(大正五十四.页二三九中)。
  ⑩服气:也作「食气」,道家修炼法。
  ⑾内:即「纳」的古字。
  ⑿业缘:佛教术语。指善业生善果、恶业生恶果的因缘。《法华经.序品》:「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⒀设:假设,假若。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2 晋 新林寺道容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2 晋 延兴寺僧基尼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五八)
 杂宝藏经白话 天女本以莲华供养迦叶佛塔缘第四十一
 安乐集 1 卷上之二
 中观派与因明
 杂阿含经卷第四(九五)
 出三藏记集 6 阴持入经序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三六)
 唐高僧传 4 习禅
 [心经] The Heart of Prajna Paramita S..
 小缘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5.禅修过程的考验[栏目:龚隽教授]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三十三卷[栏目:净空法师]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二[栏目:智谕法师]
 35.无子息的富人 The Childless Rich Man[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爱的传承[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如何避免弘法心切,执着于外相?[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九 织女鬼事[栏目:饿鬼事经 第一 蛇品]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四[栏目:成观法师]
 五百罗汉 068、解空定空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