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胜鬘经 11 一依章
 
{返回 胜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64

11一依章

译文

「世尊!清净的智慧,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度向涅槃彼岸的智慧。这清净的智慧,虽然称作清净的智慧,但是与那灭尽一切苦、契合彻底涅槃的灭谛相比,它却达不到灭谛境界,至于四依智就更达不到灭谛境界了。什么缘故呢?因为要使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三乘初发业的修行者,不致愚昧无知于法的真实义,但对于四依的真意义,当来一定能觉,一定能得。为了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三乘初发业的修行者,使他们不愚于法,所以世尊才说四依智。世尊!这四依智,不过是世间范畴。世尊!唯有这一归依,才是一切归依最高无上依,才是对超出世间的至上无比的真义理的归依,即归依听说的灭谛。

原典

一依①章第十一「世尊!净智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波罗蜜。此净智者,虽日净智,于彼灭谛,尚非境界,况四依智②!何以故?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于彼义当觉当得。为彼故,世尊说四依。世尊!此四依者,是世间法。世尊!一依者,一切依上,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所谓灭谛。

注释

①一依:唯一归依灭谛义如来真实法身。此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二乘的智慧(四依智)通达不了灭谛境界,强调要成就无上佛唯有依如来真实法身即如来藏。

②四依智:四依,又作四入流,是小乘修行逐渐趋向涅槃的四个阶段,由于它们也属于一般向善的人众、天众所依,所以称为四依。四依:㈠为贤者,即修行未入圣位。㈡为须陀洹及斯陀含,须陀洹Srotaapanna,意为入流即能入圣道之流(圣道能流向涅槃故称为流),是声闻乘的初果,断三界的见惑;斯陀含Sakdagami,译为一来,意即当在欲界受生一度,是声闻乘的二果,断欲界前六品思惑。㈢为阿那含Aagami译为不来,意即不再来欲界受生,是声闻乘的三果,断欲界后三品思惑。㈣为阿罗汉,断尽一切见思二惑。


{返回 胜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胜鬘经 12 颠倒真实章
下一篇:胜鬘经 10 一谛章
 长部4经 犬杖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四九)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6集
 因明正理门论本·1卷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3 卷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
 法句经 29 广衍品
 佛说菩萨逝经(白话文参考)
 贤愚经白话 金财因缘品第九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9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般若正见[栏目:能海大师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三)[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弘法寺规约[栏目:丛林规约]
 中观总义 第十二课 离一多因[栏目:中观总义讲解·圆春法师]
 禅宗诗歌境界 结语[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法显大师对当今佛教的启迪[栏目:学诚法师]
 佛教中医慈济院缘起[栏目:太虚法师]
 香炉日暮[栏目:禅是一枝花]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五讲[栏目:智敏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