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奉行十善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47
奉行十善
 
 
十善的意义
 
  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只是独善其身,实在并不足够,还要进一步秉承佛陀慈悲的精神,积极行善,以达到利益社会人群的目的。因此既能受持五戒,便应进而奉行十善。
 
十善的内容
 
  十善可以分为身、语、意三大类,现在说明如下:
 
  甲、身三善
  〈一〉不杀生  除了不直接或间接杀生之外,还应该尽力保护所有的生命。
  〈二〉不偷盗  除了不贪财、不盗窃之外,还应该积极救济贫困,孝养父母,供养三宝。
  〈三〉不邪淫  除了节制过份的情欲之外,应该多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多看题材健康的书籍和电影,以培养高尚的品格。
  能够实践身三善,自然会爱护众生,成为一个行为端正,可以信赖的正人君子。
 
  乙、语四善
  〈一〉不妄言  除了免说谎及作夸大的言词以外,还应该把自己的学问知识乃至佛教的道理为人宣讲。
  〈二〉不绮语  即是不说无意义、戏弄别人的话;而要说恰当、赞赏和鼓励别人的话。
  〈三〉不两舌  即是不挑拨离间,也不搬弄是非,不揭发别人的私隐;而要化解仇怨,多说弥补感情的话。
  〈四〉不恶口  即是不诅咒别人,也不用恶毒的话去骂人。说话的语气要温和,劝导别人要婉转。能够实践语四善的人,自然会说话出自真诚,使人乐于信赖,得到裨益。
 
  丙、意三善
  〈一〉不贪  即是不贪非份的财物,甚至对名、利也不贪恋,培养乐善好施的性格。
  〈二〉不嗔  即是心中不动怒,不怀恨别人,进一步对人要宽恕,要有慈悲心。
  〈三〉不痴  即是心不愚昧,不为事物的外表所迷惑而起颠倒错觉。待人处事,要有冷静的头脑。能够实践意三善的人,自然会大公无私,有容人之量,懂得分别是非邪正。
 
 
十善和十恶
  实践十善的人,现生固然得人尊敬,来生更得人、天乐果;行十恶的人,现生令人憎厌,将来还要堕入三恶道受苦。总之,行十善,对人、对己、对今生、对来生都有益处。
 
节录自 香港佛教联合会 佛学课本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像的起源
下一篇:受持五戒
 中国佛教历代概况
 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
 简捷易行的净土法门
 僧伽的制度
 《般若波罗多心经》
 佛教的传入
 十二因缘
 基本的实践方法
 六祖坛经行由品〈节录〉
 大乘的般若思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栏目:佛学基础]
 用真心的爱,了世间的缘[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云何不忆彼见(胜观),亦非胜观?[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相应40经 解析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无量寿经》之道场宝树[栏目:大安法师]
 曾打死的蛇附在儿子身上如何化解?[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不要让傲慢心和嗔恨心障碍我们成就[栏目:达真堪布]
 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惟因老和尚传 8[栏目:惟因法师]
 常达~山居诗[栏目:禅诗三百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