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菩萨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78

佛、菩萨

一、佛

「佛陀」的意义

  「佛陀」 是梵文,简称为「佛」,意译「觉者」。众生需要经由长期的修习才可得到这最高的果位。
  「佛陀」的意义有下列三种:
  一、正觉:能够如实地明白一切事物的性质和相状;把烦恼除去,脱离生死的束缚,不再轮回。
  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纵然修了善业,生到天道去,但将来福报尽了,仍须再受生死,而佛果己经超过了人、天这二道。
  二、正等觉:佛除了自己觉悟,更能够宣讲种种法门,等地教化众生,永不厌倦。
  阿罗汉、辟支佛只求解脱自己的生死束缚;佛陀的利他精神和他们的自利精神相比,佛陀的慈悲和愿力便伟大得多了。
  三、无上正等觉、佛自己觉悟,又能使众生觉悟。这两种智慧和功,行都达到最圆满的境界。
  菩萨虽然也有正觉、正等觉,梵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众生皆成佛

  释尊在成道时曾说:「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说一切众生都都有佛性,都可成佛,只是他们在无始以来,被烦恼缠缚,障蔽了佛性,不断地起惑造业,于是招致生死轮回的苦果。
  我们若能不断修行,达至内心清静、智慧焕发,这样,佛性便显现了;当达到圆满境界,便称为佛。

二、菩萨

「菩萨」的意义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译觉,「萨埵」意译「有情」。它的意义有二:从自利方面来说,菩萨是己觉悟的众生;从利他方面说,菩萨要使众生觉悟。所以菩萨是既觉悟,又能教化众生的人。

修行的方法

  要成为菩萨,必须先发菩提心,即发出坚定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其次就是实践六度和四摄的法门,藉以屐行上述成佛的誓言。

修行的阶段

  在菩萨修行的过程中,根据智慧和功行的深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地前菩萨:「地」就是阶段。菩萨由「初见道」至成佛共分十个阶段,称为十地。
  初地前的菩萨,在发菩提心之后,积集福德,修习禅定,并在禅定中观察真理,以增进智慧。
  因为功行尚浅,未入初地,故称为「地前菩萨」」。
  二、地上菩萨:当地前菩萨功行成熟时,福德增进了,在禅定中洞察真理,便登上第一阶段―初地,即己入「圣人」的境界。菩萨登地后,再努力修行,渐次证得其后的九地,到了十地圆满,便成为佛。由登初地至成佛之前,统称为「地上菩萨」。

节录自 香港佛教联合会 佛学课本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罗汉、辟支佛
下一篇:佛教常识简介
 五蕴无我
 业报与轮回
 遗教的结集
 古代信徒事略
 皈依三宝
 大乘和小乘
 四摄
 大乘的般若思想
 因缘果报
 阿罗汉、辟支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得失心不重 自然得自在——悟果法师专访[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三)[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怎样理解佛与众生是一体,以及我与众生是一体。[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一四 第十三佛 毘耶达西品[栏目:佛种姓经]
 人格性[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吃素与学佛[栏目:惟觉法师]
 心色二法是一非异[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