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罗汉、辟支佛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61
阿罗汉、辟支佛
 
一、 阿罗汉
 
闻声而开悟
 
  释尊成道之后,便前往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向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圣谛的道理,五人听后,从而证得了「阿罗汉果」。
  其后还有很多佛弟子成了阿罗汉,因为他们都是听了佛陀说法的音声,修行而悟道的,所以叫做「声闻」。
 
修学方法
 
  当我们明白了四圣谛的道理,确信在六道轮回中,充满着种种痛苦,决不能获得真正和永久的快乐;如果依着道谛去修行,以求自己的解脱,便可以渐次证得声闻四果,脱离三界的生死轮回。
 
初果须陀洹
 
  「须陀洹」,意译「预流果」。即初入圣者之流,这是声闻功行最浅的第一果位。而获得初果的圣者最多还在欲界的人,天趣中各受生七次便可以证阿罗汉果。
 
二果斯陀含
 
  「斯陀含」,意译「来果」。修到这果位的圣者,死后最多还在欲界的人、天趣中各受生一次,便可以证罗汉果。
 
三果阿那含
 
  「阿那含」,意译「不还果」。修到这个果位的圣,者死后便不返回欲界中受生,而在色界、无色界中证阿罗汉果。
 
四果阿罗汉
 
   阿罗汉含有三个意义:
   一、杀贼:己破除一切烦恼贼。
   二、无生:己解脱生死,不受后有。
   三、应供: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这四种不同的果位,是随着修持功行深浅而得的,有些人在一生中由证初果而渐达四果;有些人在一生中则只证到初果、二果或三果便停顿不前。
 
二、辟支佛
 
「缘觉」或「独觉」
 
  阿罗汉和辟支佛都同着重自己的解脱,而辟支佛的意义是「缘觉」或「独觉」。
 
修学的方法
 
  声闻出于佛陀在世的时候,听闻佛陀说四谛法而觉悟;辟支佛虽然未闻佛法,也能凭着宿生的智慧去独自觉悟「缘生」、「无我」的道理,而解脱证果。他们的性格爱好寂静,喜欢独处,悟道后亦不说法教化众生。
 
 
节录自 香港佛教联合会 佛学课本
 

{返回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和小乘
下一篇:佛、菩萨
 六祖坛经行由品〈节录〉
 三藏经典的结集
 简捷易行的净土法门
 开创中国特色的天台宗学说
 十二因缘
 佛陀之前的印度
 基本的实践方法
 古代高僧事略
 奉行十善
 原始的僧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一)第二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二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总持第一[栏目:布施]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章 界相应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三课 因缘果报[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明奘法师:为何苦行不是道[栏目:明奘法师]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九课 耶稣教概说[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册]
 This Life Which is Wonderful and Evanescent[栏目:Zen Buddhism]
 续清凉传卷上(张商英)[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