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伽经 源流
 
{返回 楞伽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480

源流 

  据有关史料记载,此《楞伽经》原有大、中、小三部。大部者有十万颂之多,如《天皇三宝录》称:在于阗南遮俱盘国中,具有《楞伽》等十本大经,各十万颂;中部者,有三万六千颂,如中土之诸梵本皆称有三万六千偈;小部者,有二说:唐法藏之《入楞伽心玄义》说「小本千颂有余」(详见大正三十九·页四百三十);宋宝臣之《注大乘入楞伽经》称「略本四千颂」(详见《注大乘入楞伽经》卷一。大正三十·页四百三十四)。中土所译之四本,均取自小部。
  此经在唐代之前,似尚未引起佛教的特别注意,因此对它之注疏、诠释和研究不多见。但自唐之後,研究者日多,注疏、诠释此经的著述有十几部,现先把对此经之注疏及与此经有关的著述罗列於下:
  1《入楞伽心玄义》(一卷)唐·法藏撰 《大正藏》第三十九册
  2《注大乘入楞伽经》(十卷)宋·宝臣注 《大正藏》第三十九册
  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明·宗泐、如圮同注 《大正藏》第三十九册
  4《楞伽经注》(卷二及卷五,残缺)唐·智俨注 《续藏经》第一编,第九十一套,第二册
  5《楞伽师资记》(一卷)唐·净觉集
  6《楞伽经集注》(四卷)宋·正受集记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六套,第四册
  7《楞伽经纂》(四卷)宋·杨彦国纂 《续藏经》第一编,第九十一套,第二册
  8《楞伽经通义》(六卷)宋·善月述《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五套,第三册
  9 《楞伽经玄义》(一卷)明·智旭撰述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套,第一册
  10《楞伽经义疏》(九卷)明·智旭疏义
  11《楞伽经合辙》(八卷)明·通润述 《续藏径》第一编,第二十六套,第五册
  12《观楞伽经记》(八卷)明·德清笔记
  13《楞伽补遗》(一卷)明·德清撰
  14《楞伽经宗通》(八卷)明·曾凤仪宗通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六套,第三册、第四册
  15《楞伽经参订疏》 (八卷)明·广莫参订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七套,第一册
  16《楞伽经精解评林》(一卷)明·焦竑纂 《续藏经》第一编,第九十一套,第二册
  17《愣伽经心印》(一卷)净挺著 《续藏径》第一编,第五十九套,第二册
  18《楞伽经心印》(八卷)清·函是疏 《续藏经》第一编,第二十七套,第一册、第二册
  此外,还一些散见於各种论著中对《楞伽经》某一思想的论述和阐释,如有关法相唯识的理论,散见於《唯识论》之中,这些於此不一一列举。
  在笔者所读过的《楞伽径》诸注疏、论著中,就义理而言,阐释较深入、透彻的,当推唐法藏所撰之《楞伽心玄义》。此《玄义》通过「教起所因」、「藏部所摄」、「显教差别」 、「教所被机」、「能诠教体」、 「所诠宗趣」、「释经题目」、「部类传译」、「义理分齐」、「随文解释」等「十门」,对《楞伽经》之思想旨趣、教义特色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剖析和较为深刻、准确的概括和归纳,对於人们之理解《楞伽经》颇有助益;另外,宋宗泐、如玘同注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及宋宝臣的《注大乘入楞伽经》,虽然有些解释与经文原意不尽相符,但援据该博,诠释细密,对于阅读此经也多有帮助。
 


{返回 楞伽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伽经 解说
下一篇:楞伽经 偈颂品第十之一
 儿童佛学课本
 大乘大义章 题解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八九)
 中部113经 善人经
 唐高僧传 1 道宣序
 那先比丘经 第六问 什么叫做慈悲?
 华严原人论 源流
 中部26经 陷阱堆经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八○)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62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金刚经》释义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栏目:法界法师]
 编后记[栏目: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依止上师有哪几个阶段?[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皈依问答(八):静坐十分钟,思维导师佛陀的功德与恩德,并记录自己的感受。[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密宗近代东传史的回顾与展望[栏目:陈士东居士]
 断恶修善 回归平安[栏目:仁焕法师]
 万事皆空[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1735 六十华严经疏卷 16-20[栏目:06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知恩.感恩.报恩[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