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三经
解说
净土是一个庄严清净的世界,是一个无苦无秽的妙土。西方净土,是净土三经及中国净土宗所着力宣扬的一个极乐世界,它是一块毫无苦疾杂染、唯有法性之乐的清净乐土。西方净土是怎样的一个极乐世界?何以是一个极乐世界?又如何才能追寻到这样一个极乐世界?净土三经所含的内容足以回答这些问题。
综括净土三经,它展示出这样一幅极乐世界的概貌:在众生居住的尘俗世界以西的十万亿佛刹,有一个世界名叫极乐。极乐国土的教主叫阿弥陀。该佛本是国王,出家後名叫法藏,对佛发愿,愿修成佛後,现出一个极乐净土。这极乐净土,实际上是展示给人们的一种宗教修行境界。在这极乐净土,除阿弥陀佛为教主外,还有两大菩萨,他们分别是阿弥陀佛的左右脇侍。左脇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脇侍为大势至菩萨。观世音是专主救苦救难、济度众生的大慈大悲菩萨,大势至则智慧高照、威力无边。他们三者合称「阿弥陀三尊」或「西方圣」。西方三圣,以大慈大悲的心愿,以平等诚实的心态,召唤一切寻求精神解脱、出离现世苦难的众生,并教示他们往生极乐净土的最佳途径。
《无量寿经》主要解释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由来。经中讲到,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他听佛说法之後,发愿修行,便抛弃了王位,出家当了沙门,起名叫法藏。法藏比丘发了二十四个愿(其他译本或四十八愿或三十六愿),这二十四个愿可分为三类:㈠摄法身愿,㈡摄净土愿,㈢摄众生愿。
所谓摄法身愿,是指在这些愿中,法藏比丘发誓如果自己能成佛,一定要庄严佛身,例如要寿命无量、光明无量等等。所谓摄净土愿,是指在这些愿中,法藏比丘发誓如果自己能成佛,一定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美妙乐土,例如在这片乐土中,所有的宫殿楼观、池水花树都用无量杂宝及百千种香合成: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美妙奇特等等。所谓摄众生愿,是指法藏比丘发誓:如果我能成佛,那么所有的人,只要他表示:上述二十四愿,只要有一愿不实现,就永不成佛。
法藏比丘後来果真成了佛,也就是阿弥陀佛,他发的愿自然也都一一实现。他自己成了寿命无量、光明无边、愿力无穷的佛,建立起了一个无有众苦、充满诸乐的美妙净土。无论什么人,凡是听闻、持念他的名号而起信仰、发誓往生到他净土来的,他便能够把他们全部接引到这极乐世界来继续完成佛道。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由来和为什么人只要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字就可以往生到西方净土的原因。
这部经典申明显蕴含了「功德回向」思想。法藏比丘积累了无量功德,成了佛,於是便可以把他积累的功德回向给那些信奉他、念诵他的名字的人,使他们都得到解脱,免受众苦。这正体现了「他力救拔」、「自度度人」的大乘精神。在现代生活中,这种精神更能启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也能启发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心,并以个人修养的完善,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另外,这部经典中所含的「佛性平等」思想,也正是大乘佛教「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精神的发扬。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面对一切众生,无论圣凡贤愚,凡是听闻、持念他的名号,而起信发愿并努力修行的,他都平等无欺地接引他们往生极乐净土。此中所展示的大乘佛理,首先是主张人在进取、超升的过程中一切机会均等,人在往生净土之前,虽有钝利智愚之别,但一旦经过各自努力,都有可能成为平等佛子。这样的思想,会进一步启发人们平等竞争、积极进取,努力向人生的最高境界奋进。
作为一种宗教理想,这种平等思想实际上是对现实不平等、「爱有差等」的反抗,这样思想正是张扬了人们对平等、和平的渴求。《观无量寿佛经》一开始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印度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有一个太子,名叫阿闍世。他听从了他人的教唆,把自己的父王抓起来,幽禁在七重室中,想饿死他,自己夺取王位。阿闍世的母亲韦提希夫人为了拯救频婆娑罗王,澡浴清净後,用酥蜜调和面粉,抹在身上,借探视之机,偷偷地送给国王。过了一些日子,阿闍世见父亲还没有饿死,很奇怪。一追查,才知道是母亲每天偷偷地送食物去给父亲吃。阿闍世大怒,拔出宝剑要去杀母亲。这时手下大臣劝阻道:「自古以来,杀掉自己的父亲而夺取王位这样的事屡见不鲜,不足为怪,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杀母亲的。如果您要杀害自己的母亲,那我们就不再跟随您了。」阿闍世听後,打消了杀母的念头,但他下令把母亲也关起来,不让她再去送饭。
韦提希夫人被幽禁在深宫中,泪如雨下。她向释迦牟尼佛祈祷,乞求得到救助。这时,释迦牟尼佛正在王舍城灵惊山,他听到了韦提希夫人的祈祷,便大显神通,一下来到韦提希夫人身边。韦提希夫人见到释迦,拜倒在地,痛哭不已,说:「也不知是前世造了什么恶业,我生了这么一个儿子,我再也不想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希望能生到清净乐土去。」
於是佛就为她显现西方极乐世界并宣说三福、十六观的往生净土的修行方法。
这三福是:
㈠世福(孝亲、敬师、戒杀、修十善业)。
㈡戒福(受持三归、众戒并护威仪) 。
㈢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诵大乘经并劝他修行)。
这种福业,也称净业正因,是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
这十六观是:
㈠日想观,又作日观、日想。正坐西向,谛观於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开目闭目皆令明了。
㈡水想观,或作水观、水想。初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再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㈢地想观,又叫地观、琉璃地观、地想。观想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一一宝各有五百色光等。
㈣宝树观,观极乐国土有七重行树,七宝花叶无不具足,一一化叶作异宝色,又一一树上有七重网。
㈤宝池观,又称八功德水想、池观。观想极乐世界有八功德水,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摩尼水流注其间演妙法。又有百宝色之鸟,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㈥总观,又称宝楼观。作此观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种观法。观想其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中无量诸天作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不鼓自鸣。
㈦华座观,又作华座想。观佛及二菩萨的华座。
㈧像观,又作像想观、佛菩萨像观。是观想一阎浮檀金色佛像坐彼华上,又观音、势至二菩萨像侍於其左右,各放金光。
㈨遍观一切色身想,又叫真身观、佛观、佛身观。指观想无量寿佛的真身,作此想即可见一切诸佛。
㈩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又称观音观、观世音观。观想弥陀的脇侍观世音菩萨。
⑾观大势至色身相,又称势至观、大势至观。观想另一脇侍大势至菩萨。
⑿普观想,又称自往生观、普往生观。观自生於极乐,於莲花中结跏趺坐。莲花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乃至佛菩萨满虚空。
⒀杂观想,又称杂观。观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现大身满虚空。即杂观真佛、大身、小身等。
⒁上辈观,也称上辈生想。往生净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辈,三辈又分上、中、下三品,总为九品。上辈观就是观上辈众生自发三心,修慈心不杀行等,临终蒙圣众迎接,及往生後得种种胜益之相。
⒂中辈观,即中辈生观。观中辈众生受持五戒八戒、修孝养父母之行等,乃感得圣众迎接而往生等相。
⒃下辈观,也称下辈生想。即观下辈众生虽造作恶业,然临终遇善知识,而知称念弥陀名号,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种种利益之相。
《阿弥陀经》是说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给比丘们讲了这么一件事。说是在西方很远很远的地方,另有一个世界,名字叫「极乐」,那个世界中有一尊佛,也正在说法。这尊佛的名字叫「阿弥陀」。
释迦牟尼佛解释说,为什么那个世界名叫极乐呢?那是因为生活在那个世界中的一切众生都永享幸福,没有任何一点痛苦。然後释迦牟尼佛详细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况。他说:在那片国土上,有七宝池,池中充满八功德水,池底全都是金沙布地,池的四周是用金、银、琉璃等砌成的阶梯。池中长满了各色莲花,每朵莲花都大如车轮。到处都是亭台楼阁,它们都装饰着金、银、琉璃、玻璃、碑磲、珍珠、玛瑙等七宝。在那极乐世界中,空中经常奏响着美妙的天乐,地上永远布满了灿烂的黄金。每天到了一定的时刻,天上还会纷纷扬扬地飘下无数曼陀罗花。许多美丽的奇禽异岛生活在这里,它们婉转美妙地鸣唱着。人们听了它们的歌唱,便不由地赞颂佛、法、僧三宝。这儿还长着无数宝树,每当微风吹动,宝树便发出微妙的声音,就像千百种乐器同时奏响了动听的音符。释迦牟尼佛解释说,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的那尊佛叫做一阿弥陀」呢?因为这尊佛能发出无限量的光明,照亮十方世界,又因为这尊佛及生活在他的佛国中的人的寿命都无量无边。所以,「阿弥陀」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或「无量寿」。
而後,释迦牟尼佛强调说:如果有什么人,他听说了有关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虔诚地专心持念阿弥陀佛这一名字,那么,等他临终时,阿弥陀佛会带领贤圣们出现在他面前,并接引他到西方极乐世界,让他永远生活在幸福之中。如果有什么人发愿,死後愿往生到阿弥陀佛国中,那么他一定能成就正果。
《阿弥陀经》等所代表的净土信仰向人们开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解脱道路:只要发愿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只要一心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字,就能往生於西方极乐世界。这种看法,比起「自力拯救」的途径,无疑是一个令人羡慕、神往的简易功夫。阿弥陀信仰产生後,在尘世间困顿忙碌的想寻得精神安宁的人们,即刻对它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阿弥陀信仰在中土也愈演愈盛。
净土三经所描绘的极乐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宗教修行的境界。这种境界对於一个宗教徒说其意义自是勿庸置疑的。当然,净土信仰的意义下仅限於此,它对於世俗社会和现实生活也是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因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的恶化与人际关系的冷漠,都使人的精神生活笼罩着迷障和阴影。现代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情势下,人们的内心生活存有着莫名的不安和驿动,他们在追寻精神的安祥宁静,也寻求精神内守、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良方。西方净上信仰所展示的极乐世界给现代人以有益的启示。弥陀净土实质上是佛教为追求解脱的人们成就的一个理想国,也是佛教创始人所倡导的一种最高修行境界。这样的国土佛境虽然离现实生活很远很远,拿现实来衡量可谓不可思议,但这样的净国却离人的心智很近很近,人们的精神力量可以使自身的神识一下子飞升到极乐境界。这样的境界就是一个人在现实世界的漩涡中苦苦争斗、苦苦追求并无所着落时,通过精神内守、操存涵养而得来的一种家园的感觉,这样的家园说什么也是温馨、欢乐、美好、庄严的。
净土三经从宗教的角度描绘了人类精神家园的处处风光,并指示通向处处风光的条条道路。当净土宗人及一切信众在现世的苦难、不平与不安中,想求得精神的慰籍,追问精神家园的消息、追寻来自精神家园温柔的关怀时,净土三经中的大义,就会像声声亲切的乡音,阵阵悠扬的牧笛,把人引向宁静的故乡,引向精神的童年。引向人类生存的应然。
《观无量寿经》所基於的宗教情感是真诚的,十六观所代表的宗教修行经验也是独到的。
《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以独特的形式设计精神家园的景观、表达精神超升的意愿、透露宗教情怀下对人生的爱抚等等,都使众生对净上的信力更为加强。
当我们带着走向未来的情怀完善自己的人格、营造精神的乐园时,净土信仰中往生彼岸的努力可以启发我们加强修养,丰富心灵。
当我们在修养、生活过程中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实现人生价值时,我们可以凭藉自力和他力的合力,凭藉着人类和平进步的大愿,更好地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行进。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被繁琐的纷争、支离的分析、冗长的空谈、拘谨的思忖所困扰时,净土三经也许能启发我们找到超脱和抛弃一切不合理名相的易行大道。诚如是,将不枉净土三经一片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