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后记
 
{返回 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428

3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后记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为本会前学长韩清净居士最后宏着。此论性相该摄,义解精详,万象包罗,为大乘佛法敦理渊海。公元七世纪间,玄奘三藏即为求取此论而西行游学,归国后便宣译此论与十支论等,并盛行弘讲,传制疏记,形成中土大乘法相学派。但自中唐以后,义学渐衰,千余年来讲习式微,传钞刊印亦有讹略。清净居上有鉴于此,因发弘愿,详加校订,撰成《瑜伽论科句》四十万言;并又融会本论前后文义,综考所有有关论着疏释撰成《瑜伽论披寻记》七十万言,以阐发《瑜伽》大论奥义。本会前理事朱芾煌居上,于兹撰业襄助实多。书成后,韩、朱两居上后先逝世,本会马一崇居上又就遗着《科句》、《披寻记》加以会编,并准备刊印,马君又于去年逝世。同人以此书刊印不容再缓,因用打字刷印百部行世。义学益明,法流广布,一切见闻同沾利益。是为记。公元一九五九年七月三日三时学会谨识。


{返回 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缀言
下一篇:2 瑜伽师地论叙·绪言
 舍利弗问经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四)
 那先比丘经 第五问 什么是余善事呢?
 《正理经》简读之十四
 无碍解道 论母
 佛性论 彰现佛性之体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九九)
 《正理门论》探微(姚南强)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七八)
 百喻经 54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三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取于社会用于社会[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要求自己存善念、行善举,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伤害你,如何取舍?比如当有人举刀要砍向..[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八颠倒[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修行人的手眼[栏目:首愚法师]
 不学蛇行法[栏目: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