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百喻经 68 共相怨害喻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07

68共相怨害喻

译文

曾有一人,与他人结了怨,愁忧不乐。有人问道:「你什么事儿这么愁苦憔悴?」他随即答道:「有人毁谤我,我无力还击。不知有什么方法可以报复他,就愁成这个样子了。」这人说道:「只有毘陀罗咒可以害他,但有一个过患,还来不及害他,却反而先害了自己。』他听罢,便大欢喜:「希望教会我。虽是要害及自身,只要能损害他,就行。」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出于怨恨的缘故,想觅求毘陀罗咒来害别人,终竟还没有害成,先被这怨恨害了自己,堕于畜生饿鬼之涂中。就如那个害人反先害己的愚人,没有什么差别。

原典

昔有一人,共他相瞋,愁忧不乐。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足以愁耳。」有人语言:「唯有毘陀罗咒①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反自害己。」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瞋恚故,欲求毘陀罗咒用恼于彼,竟未害他,先为瞋恚反自恼害,堕于畜生饿鬼,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注释

①毘陀罗咒:毘陀罗,梵文Vetala意为起尸鬼。先觅求一个全身死人,用咒语让他站起来,将刀放在他手中,叫他去杀人。要先办好一只羊,一棵芭蕉树。若是杀不了那个人的话,便回过来杀这羊、这树。否则的话,就回过来杀作咒术的人。

源流

《经律异相》卷四十四引《譬喻经》:昔有一人于市卖毘耶鬼。欲买鬼者问索几许。鬼主言:「二百两金。」曰:「此鬼有何奇异,乃索尔所金耶?」曰:「此鬼甚巧,无物不为,计一日作,当百人。唯有一病,宜先防护之。」问:「为何等病?」曰:「此鬼欲使作时,昼夜使之,莫令停息。若无作者,便还害主。」主人顾金将归,令作田种,作田种竟,便使木作,木作竞,复使治地,作屋,舂磨,炊爨,初不宁息。数年之中,乃致大富。主人有事,当行作客,忘不处分。而鬼复欲作,无有次第,取主人儿内釜中,燃火煮之。比主人还,子以烂熟。伤切懊恼,知复何言。(《大正藏》第五十三册第二三一至二三二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坌人,尘不污彼,还坌于身。(《大正藏》第十七册第七二二页)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喻经 69 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下一篇:百喻经 67 夫妇食饼共为要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七一)
 中国汉传因明之人物
 佛经概说 四、百喻经 4 煮黑石蜜浆喻
 出三藏记集 11 法句经序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九二)
 楞伽经 现证品第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五四)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三七)
 杂阿含经卷第二(三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遍胜利 - 业果不虚——杀生之果报[栏目:普遍胜利·普巴扎西仁波切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九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释本学上师讲述持六字明得感应事迹[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我想这里把二元对立的美与不美破掉了,这种“既不是美也不是..[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一心称名[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三八八 鼻豚本生谭[栏目:第六篇]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七十五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修行人如何走路[栏目:梭巴仁波切]
 自力与他力之融合[栏目:温金玉教授]
 法空恩师讲《广论》53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