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百喻经 88 猕猴把豆喻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97

88猕猴把豆喻

译文

曾有一只猕猴,手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下手中豆,想找到失落的那一粒豆。那一粒豆没找到,先前舍下的,都被鸡鸭吃光了。

凡夫出家也有相类似的情形,初先破毁了一戒,却不加以忏悔,因不忏悔的缘故,便放逸了,破毁就滋蔓开来,一切戒律都舍弃了,就像那只猕猴一样,失了一粒豆,便舍弃了一把。

原典

昔有一猕猴,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手中豆,欲觅其一。未得一豆,先所舍者,鸡鸭食尽。

凡夫出家亦复如是,初毁一戒而不能悔,以不悔故,放逸滋蔓,一切都舍,如彼猕猴,失其一豆,一切都弃。

源流

《旧杂譬喻经》卷上:昔有妇人,富有金银,与男子交通,尽取金银衣物相遂俱去。到一急水河边,男子语言:「汝持财物来,我先度之,当还迎汝。」男子度已,便走不还。妇人独住水边,忧苦无人可救。唯见一野狐,捕得一鹰,复见河鱼,舍鹰拾鱼。鱼既不得,复失本鹰。妇语狐曰:「汝何太痴,贪捕其两,不得其一。」狐言:「我痴尚可,汝痴剧我也。」(《大正藏》第四册第五一四页)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喻经 89 得金鼠狼喻
下一篇:百喻经 87 劫盗分财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四)
 杂阿含经选辑 II
 那先比丘经 第四十三问 第七梵天距娑婆世间多远?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五)
 法句经 3 多闻品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八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二七)
 因明义断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三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一[栏目:永本法师]
 性空法师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我已经很努力地观修四厌离法了,可在修法过程中还是有懈怠和拖延的现象,该如何调整?[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心经广义 第二章 破诸相 第四节 四圣谛空[栏目:冯达庵居士]
 无字药丸[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为了赶时间,我经常一边提着放生的动物飞奔,一边念仪轨,而袋子都没打开,我很担心它们听不到,怎么办?[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兴来一纸说东坡[栏目:印良法师]
 禅的讲话 第七章 理性与道德之归一 悲智不二论[栏目:悟光法师]
 用心学佛修行[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334.问曰:何以不说入法位菩萨随顺佛生?[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