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 26 尘垢品
 
{返回 法句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00
  26尘垢品
  译文
  鹿垢品的大意是公开分别清(行)与浊(行)的不同,学习(佛法)应当与白无瑕,不要做出一些污辱之事。
  活著时没做一件好事,死後就会堕入恶道(之中);(生命)迅速地向地狱靠近,一旦堕入地狱就只有受苦受刑。 ㈠
  应当追求智慧,以正确的意(念)安定昼(心):除去污垢勿要污染,可以远离诸种苦相。㈡
  智慧之人渐次地修行,安稳徐缓精进助善;洗除心(念)中污垢,犹如工匠锻链金子一样(使之纯净)。㈢
  恶(念)生於心中,结果还是自坏其身:犹如白铁生銹,反而自己吞食自身。(四)
  不诵(佛经)便是言语污垢(不净),不勤劳(持家)便是家庭污垢(不净)不严格守戒便是身处污垢之中,放纵自己行为便是众多污垢事件之一。(五)
  怪吝便是惠施(品德)之污垢,不善之行便是(人的)品行之污垢:当今之世及後来之世,恶法总为恒常的污垢。 ㈥
  污垢之中的污垢,没有超过痴(意)之污垢了:学习(佛法)应当舍弃恶(念),比丘是没有(任何)污垢的人。(七)
  苟且(偷生)就会没有廉耻,就像鸟儿长了张长嘴(随意诋毁他人);强作(欢)颜忍受屈辱,(这样的人生)可以称之为污秽的人生。(八)
  廉正有耻即使(清)苦,(但於)道义而言则清清白白:避开屈辱不生虚妄(之言),(这样的人生)便可称之为乾净的人生。(九)
  愚合之人喜欢杀生,没有一点诚实品德:不去施与却要妄取,喜欢骚扰他人之妇。(十)
  放纵心意违犯戒律,迷惑於酒(醉)之中:这等人世世代代,都在自我挖掘毁灭生命之根本。(十一)
  人们若能觉悟这种道理,不当再去以恶为念:愚合就十分靠近非法之境,久而久之就自然焚烧毁灭。(十二)
  假如相信布施(行为),是要宣扬自己的名誉:贪婪之人(就会)虚饰其行,并不能够进入清净安定之境。(十三)
  斩断一切欲念,截断妄意之根源,尽夜持守一心,必然进入禅定(的意念)。(十四)
  粘著於欲望便是尘世心态,顺从世俗之习便会生出烦恼:不被世俗所染不为世俗之行,(心意)清净从而远离愚闇。(十五)
  看见人们相互攻伐,常常应当自我反省:意根烦恼就会自我侵伐,烦恼除尽就没有世俗污垢。(十六)
  (即使是)火也比不上淫欲(之火)躁热,再快的速度比不上怒意(迅速地引发)出横祸:所有的罗网比不上痴意之细密,爱意流淌的速度甚於流淌的河流。(十七)
  (心灵)虚空门外就没有(送往迎来)的大车印痕,沙门之辈(心中)就会除却各种妄念:庸凡众生都以恶(行)为乐,只有佛清净没有污秽。(十八)
  (心灵)虚空门外就没有(送往迎来)的大车印痕,沙门之辈(心中)就会除却各种妄念:世间一切都是无常不定,佛已破除了对我之所有的执著。 (十九)
  原典
  尘垢品第二十六十有九章
  尘垢品者,公别①清浊;学当洁白,无行汙辱②。
  生③无善行,死堕恶道;往疾无问④,到无资用。㈠
  当求智慧,以然意定;去垢勿污,可离苦形⑤。 ㈡
  慧人以渐⑥,安徐精进,洗除心垢,如工链金。 ㈢
  恶生於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四)
  不诵为言垢,不勤为家垢,不严为色垢⑦,放逸为事垢。(五)
  悭为惠施垢,不善为行垢,今世亦⑧後世,恶法为常垢。 ㈥
  垢中之垢,莫甚於痴;学当舍恶,比丘无垢。(七)
  苟⑨生无耻,如鸟长喙;强颜耐辱,名曰秽生。(八)
  廉耻虽苦,义取清白,避辱不妄,名日洁生(九)
  愚人好杀,信无诚实,不与而取,好犯人妇。(十)
  逞心犯戒,迷惑於酒;斯人世世,自掘身本。(十一)
  人如觉是⑩,不当念恶;愚近非法,久自烧没。(十二)
  若信布施,欲扬名誉;贪人虚筛,非入净定。(十三)
  一切断欲,截意根源,尽夜守一,必入定意!(十四)
  著欲为尘⑾,从染垄漏⑿;不染不行,净而离愚。(十五)
  见彼自侵⒀,常内自省;行漏自欺,漏尽无垢。(十六)
  火莫熟於侄,捷莫疑⒁於怒;网莫密於痴⒂,爱流駚⒃於河。(十七)
  虚空无辙迹,沙门无外意;众人尽乐恶⒄,唯佛净无秽。(十八)
  虚空无辙迹,沙门无外意;世间皆无常,佛无我所有⒅。(十九)
  注释
  ①公别,《中华大藏经》,宋本《法句经》均写作分别。依文意当作「分别」。
  ②汙辱:即污辱、污秽耻辱。
  ③生:活著的时候。
  ④往疾无间:无间,指犯有五逆罪者,其所作之业导致无间地狱之苦果。堕入地狱称为无间业。
  ⑤苦形:苦态,如老苦、病苦、离别苦、爱不得苦等等形态,简称苦形。
  ⑥渐:慢慢地浸染、熏陶。
  ⑦色垢:指身体处於污秽之中。
  ⑧亦:和;连词。
  ⑨苟:苟且。
  ⑩觉是:对这些有所醒悟。是,这些,指上文所说的道理。
  ⑾著欲为尘:执著於欲望便是尘俗生活。
  ⑿从染尘漏:顺从世俗的各种影响便会有尘世之烦恼。
  ⒀自侵:各自互相残害。与「自寇」意相同。《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⒁疑,《中华大藏经》,宋本《法句经》均写作疾。今依「疾」,全句意通。捷莫疾於怒,意谓愤怒情绪来势敏捷,速度最快,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这种心理变化的速度。
  ⒂痴:是意识高度密集,集中关注某一对象,故以纲喻。
  ⒃駃:「快」之异体字。
  ⒄乐恶:以恶为乐。
  ⒅我所有:全称「我所有之观念」,简称我所有。即是我之所有,我之所属意。佛教把自身看著我,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而我与我所则被认为是与一切世俗分别的基本分别,所以为破除的对象。

{返回 法句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 27 奉持品
下一篇:法句经 25 忿怒品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二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七六)
 杂阿含经卷第三(七九)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一三)
 释量论略解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六○)
 杂阿含经卷第八(一九二)
 百喻经 65 五百欢喜丸喻
 中部69经 枸哩亚尼经
 “中国与日本的佛教逻辑”及“西藏与蒙古的佛教逻辑”(彻尔巴茨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门骊珠集 第六篇 石头至曹洞的禅师 石头希迁[栏目:禅门骊珠集]
 人和人之间[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二‧饮酒戒[栏目:慧僧法师]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授记品第十一[栏目:慈法法师]
 十七届:在传灯法会上的开示(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三论宗简介[栏目:三论宗简介]
 精进佛七开示(五) 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栏目:学诚法师]
 恶趣的痛苦离我们并不遥远[栏目:达真堪布]
 一八○ 难施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A 1267经~1269经:此三经是佛陀应天人之请而阐述佛法。[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