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悲之智慧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5
慈悲之智慧
--慧光法师开示--
 
乔居士问:夏天到了,有时候会有蚊子来吸我的血液,我就让它吸因为我怕我不让他吸的话、他去找别的众生,别的人类众生会弄死他...并且念观音心咒,全部回向给它希望它来生永不堕恶道、早生善道、早日听闻佛法、利益众生。这样做好不好呢?我觉对他好,可是又有点觉得有些助长了他的贪心。
 
慧光法师答:
    普贤十大愿中的,「恒顺众生」愿,是随顺也是助益众生修学善法或佛法,而并非不管善恶,一切悉皆随顺。
    若一切善恶不分地随顺,这样看起来好像是慈悲,而实际上则是在伤害众生。
    所以说慈悲不可缺乏智慧。有时众生堕入恶道,它们造作恶业的习气尚存,所以使它不能超脱业力束缚。所以,学佛者不应该只看到现前少许的苦,而看不见未来更广大深远的苦。
 
    《撰集百缘经》卷第十,有这样一则有关须菩提的故事:
    世尊刚刚成道不久,便观察到诸大海的龙王有得度的因缘,便现为清净比丘的相,独自来到须弥山下,端坐禅思。
    这时空中降下一只大鹏金翅鸟王,在水中抓起一只小龙,飞回至须弥山顶啖食。此时惊吓的小龙自知必死,遥见须弥山下有静坐思惟的比丘,于是至心哀求比丘慈悲拯救;虽然如此,不到一会儿,龙即被鸟王吞食腹中,但小龙因临终时心念僧宝,而投胎到舍卫国的婆罗门家中,形貌端正妙好,很得父母的疼爱,并为他取名为「负梨」,字「须菩提」。
 
    从此故事,我们知道佛并非不慈悲,看到众生现前受苦,而不前往搭救,而是他看到对众生更深远的利益,让须菩提种下出家得度的因缘。
    因此,菩萨有时也要学习忍受见到众生当下的苦,而不立即前往搭救,因为智慧地见到对众生更殊胜的帮助。
    而有这样的忍耐力量,则来自于智慧的加持。就好像众生生病了,需要开刀一样。一般怎能接受众生已经生病受苦,又在他身上加上一刀的苦呢?因为我们知道,那一刀是必须挨的,这样病苦才能去除。一样的道理,救度众生也要有相同的智慧与慈悲。
    因此,有时我们应当要好好地想想,什么是对众生真正有益的?要知道世间不圆满,因为有时你帮了一个众生,却是同时伤害了另外一个众生。所以你念咒回向给蚊子很好,希望他们不要再堕恶道,以吸血为业,轮回受苦。
 
------------------------------------------------------------------------
◎摘自2011-06-25慧光法师随机开示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惭为上服
下一篇:诸法缘起与性空
 烦恼,只是短暂的过客
 疑为恶之源,信为道之本
 回向的意义
 一切缘起法,无常不可得
 听问正法
 慈悲·智慧·圆满
 菩萨道、深广行
 亲近善士
 性空实相,众妙之门
 念佛就是让我们还本归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心无限--《慈经》的开示[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修持「佛子行三十七颂」的开示[栏目:竹清嘉措仁波切]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4)[栏目:惟因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68[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大国师 鸠摩罗什传奇 第三章:母子出家[栏目:大国师·鸠摩罗什传奇]
 提高“逆商”,安度人生难关[栏目: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超越轮回最殊胜的力量[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The Practical Way Out of Suffering[栏目:S.N. Goenka]
 我对出家的认识[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四、什么叫做盂兰盆[栏目:慈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