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67.问曰:若持戒是禅定因缘,禅定是智慧因缘,八圣道中何以慧在前,戒在中,定在后?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2

67.问曰:若持戒是禅定因缘,禅定是智慧因缘,八圣道中何以慧在前,戒在中,定在后?

答曰:行路之法,应先以眼见道而后行,行时当精勤;精勤行时,常念如导师所教,念已一心进路,不顺非道。正见亦如是,先以正智慧,观五受众皆苦,是名苦;苦从爱等诸结使和合生,是名集;爱等结使灭,是名涅槃;如是等观八分,名为道,是名正见。行者是时心定知世间虚妄可舍,涅槃实法可取,决定是事,是名正见。知见是事,心力未大,未能发行;思惟筹量,发动正见令得力,是名正思惟。智慧既发,欲以言宣故,次正语、正业、正命戒。行时精进不懈,不令住色无色定中,是名正方便。用是正见观四谛,常念不忘:念一切烦恼是贼,应当舍,正见等是我真伴,应当随,是名正念。于四谛中摄心不散,不令向色无色定中,一心向涅槃,是名正定。——正见分别好丑利益为事;正思惟发动正见为事;正语等持是智慧诸功德,不令散失;正方便驱策令速进不息;正念七事所应行者,忆而不忘;正定令心清净,不浊不乱,令正见七分得成。如无风房中灯,则照明了了。如是无漏戒在八圣道中,亦为智者所赞。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页226上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68.问曰:如佛结戒,比丘三衣不应少,是诸比丘何以破尸罗波罗蜜,作檀波罗蜜?
下一篇:66.问曰:沙弥十戒,便得受具足戒;比丘尼法中,何以有式叉摩那,然后得受具足戒?
 314.问曰:诸贤圣智慧,皆缘四谛生,何以但说灭谛?
 351.问曰:菩萨神通力有所作,何以名游戏?
 7.云何名为生忍?
 207.问曰:此中何以但说二空名为法?
 93.问曰: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入、四无量心、诸定三昧,如是等种种定..
 340.问曰:菩萨清净,行大慈悲,云何说世俗诸杂染法?
 145.问曰:何以故佛说慈爱报生梵天上?
 400.问曰:佛能度龙、鬼、神等堕余道中生者,何以独言天人师?..
 347.问曰:一切众生皆知生因缘是苦,菩萨有何奇特?
 196.问曰:诸天所赞法甚深,一切世间所不能信,何用说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三章 “业”与轮回[栏目:陈兵教授]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五下 十 不明真相的虚惊[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印度早期佛塔信仰形成与流变(湛如)[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4.相似相续与连续[栏目:赵跃辰居士]
 如实观照[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麻醉 兴奋[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请问日常生活要如何修行达到禅定的境界?[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五讲[栏目:毗钵舍那讲记]
 占察善恶业报经 8[栏目:梦参法师]
 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 第七章 真正受持正法,完全投入[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