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70.问曰:问者、答者,俱言无所有,云何分别知是问、是答?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0

270.问曰:问者、答者,俱言无所有,云何分别知是问、是答?

答曰:所言法虽一而心异,问者以著心问,答者以无著心答。须菩提意谓:无所有中不应发心,须菩提为听者著心故作是问。诸法空中,不见菩萨发心者,不见众生可利益者,不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于无所有法中作难者:若一切法无所有性,菩萨见何利故发心?须菩提于菩萨、众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不疑,但问无所有法。佛答:正以无所有空故能发心,若无所有空,菩萨、众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皆空无所有,云何起难?若众生、菩萨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无所有空者,可有是难。如先说,毕竟空于诸法无所障碍,何妨发心?佛还以无所有空,破须菩提所问。亦复自说因缘:须菩提!著心者难得解脱,是人从无始生死中来,以一切烦恼故深著诸法,闻有亦著,闻空亦著,得失亦著,如是众生难可勉出。是故菩萨发无上道心,自以相好严身,得梵音声,有大威德,知众生三世心根本,以种种神通力,因缘譬喻,为说无所有法,空解脱门,引导其心。众生见如是希有事,即时其心柔软。信佛受法。是故经说,著有者难得解脱;有所得者,无道、无果、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八十七}页673下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71.问曰:名相有何差别?
下一篇:269.问曰:知、见有何差别?
 118.问曰:般若波罗蜜是菩萨事,何以言,欲得三乘者,皆当习学?..
 121.问曰:若尔者,何以不常诵般若,令阿修罗恶心不生?何故乃使两阵相..
 119.问曰:阎浮提人多贪利福德,何以不供养般若波罗蜜?
 36.云何布施生般若波罗蜜?
 342.问曰:若菩萨修是三十七品,云何不取涅槃?
 399.问曰:如一身中,头为最上,何以故先从足下放光?
 385.释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无有异体;何以故佛在世时,有作五逆罪人..
 35.云何布施生禅波罗蜜?
 334.问曰:何以不说入法位菩萨随顺佛生?
 45.问曰:此布施福因何增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说话 (贝弗丽)[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二〇〇八年戒七体会(释传悟 沙弥尼)[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第三篇 障碍及解决之道 Part Thr..[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放下嫉妒心[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讲解《心经》[栏目:佛教与科学]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十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选粹[栏目:妙莲法师]
 年轻的梦想—圣严法师与李钟桂的对话 塑造有希望的人生[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佛教入门 二十九·菩萨乘及六度[栏目:佛教入门]
 佛教文学观 一、佛教文学的起源 二 佛经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栏目:佛教与文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