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几天我还讲一个故事,我现在再讲一遍。这个故事可能是在春秋时代,佛法还没有来到中国来,就是秦国和晋国作战,这个秦先发动军队侵略晋国,晋国就派魏颗做将军和秦国的军队作战。作战的时候,这个魏颗常常打胜仗,秦国的军队打不过这个晋国的军队,秦国的政府就派出一位将军叫杜回,这个人厉害,他一来了以后,魏颗常常打败仗,心里面很忧愁,正在夜间忧愁的时候,就打一个盹,就是做个梦了。做个梦就看见一个老翁说:青草坡,青草坡,青草坡。说这么一句话,他一醒是个梦,梦,他就明白这件事了,那么第二天他又领着兵出战的时候,打了几个回合就败退,向青草坡跑,到那儿去了的时候,当然这个杜回是追来了,但是这个魏颗就看见那个地方有个老翁,结草为扣,这个草长得长,这个草结成扣,这个杜回赶来的时候,走到那里就被绊倒了,起来了再走,又被绊倒了,这个时候魏颗还有他的弟弟两个人一上去就把他抓住了,然后就把他杀掉了,杀掉了,这场战争就是胜利了。心情欢喜了,就收兵回去了,夜间这回睡着觉了,又做梦,做梦又梦见这个老翁来了,这个老翁说:你知道我是谁吗?这个老翁向魏颗说:你知道我是谁吗?不知道,不知道你是谁。这个老翁说:我就是你改嫁的那个女人的父亲,说这么一句话。这个话什么意思呢?就是魏颗的父亲是魏武子,魏武子是晋国的功臣,他是有个大老婆,又娶个小老婆,这个小老婆没有生孩子。这时候魏武子就有病了,一有病的时候,就对魏颗说:你这个小母亲年纪轻,我若死了,就把她改嫁好了。他这么说,等到后来病重的时候,就对魏颗说:不要改嫁,让她随我去。随我去,那就是陪葬了,就把活人和死人埋在一块儿,是这样意思。等到这个魏武子死了,魏颗就把她改嫁了,并没有陪葬。现在这个老人说:我就是改嫁的这个女人的父亲,这时候他就明白了。那么这个人怎么回事情?那按佛法来看,就是那个年轻的女人的父亲,就是死了做鬼了,就是这么回事。
这个故事里面看出来三件事,看出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父母爱儿女,生死无异。父母在的时候对儿女的爱是这样,死了以后还是爱儿女的,还是爱他的儿女。所以他能够把他的女儿改嫁了,没有陪葬,就是没有杀死她,他的父亲做鬼知道这件事,心里很感谢,所以你现在打不过秦国的将军,你有困难了,我来帮助你一下,就来酬谢你,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看见这一件事,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生死不异,这是一个消息。第二个消息,人死了没有断灭,这个生命没有结束。所以这个女人的父亲死了做鬼了,死了以后还有生命的存在,当然按佛法来说不一定做鬼,也可能做人,也可能做天,也可能做畜生了,可能下地狱,就是还是继续有生命的。所以我们的思想行为有后患,就是在这里。为什么这个人做鬼,为什么下地狱,就是你的思想行为有问题,这是第二个消息。就是人死了没有断灭,还继续有生命;父母爱儿女,生死无异,这是两个消息。第三个消息,你对他的儿女好,他是感谢你,你若对他的儿女不好,会怎么样?一样,他也来酬谢酬谢你,也来酬谢你啊,也来酬谢的。所以有的人说是着魔了,静坐的时候着魔了,其实不是,你不静坐也会着魔,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有恩,他也会对你好;有怨,你对他不好,他就是要报复,就是有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说你若用功修行,有人说:你修行,你静坐会着魔。你不要相信这句话!着不着魔是另外有原因的,你还是应该修行,你若不修行,你永久是不能得解脱的。所以从这个故事上,我们还是要长远地看,远一点看,不要只顾眼前。
所以要「舍凡人法」,凡夫这个事情不庄严,凡夫的事情都是丑陋的、不庄严。虽然凡夫与凡夫认为这没有什么,但是用佛法的智慧来看是有问题的,要弃舍这件事。这上面说「不舍凡人法」,实在是舍了凡人法,但是观察这个法是空无所有的,就是舍即是没有舍,是这么回事。我们若说是「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我们继续做凡夫,起烦恼去造种种罪,那你自己找苦头吃了,自己找苦头,这是不对的。我心里面还有个故事,我看不要讲,再有机会再讲,还往下面讲。
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
「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这个「辟支佛」,这是见佛特别多,听佛说法听的也特别多,修四念处,栽培善根也特别多,但是还没得圣道。可是善根、福德、智慧特别多,出在无佛世之世,他一点小因缘他就能警觉,他就能得圣道了,是这样子,那就叫做「辟支佛法」。这个辟支佛法也是你宿世见佛多、闻法多、修四念处多,也就是学习般若波罗蜜,所以你到无佛的时候,得了辟支佛道,也就是得了圣道,超过阿罗汉的智慧的,也是般若波罗蜜,所以你成就了辟支佛法,但是你用般若波罗蜜观察都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是「不与辟支佛法」。
「阿罗汉法」,阿罗汉翻个无着,就是出在有佛、有佛法的世间,学习佛法有出离心,感觉到人生是苦,他对于世间上之苦,有强烈的厌离心,他有厌离心不爱着世间上的事情,所以他就是出了家修学圣道,修学圣道就有成就了,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了阿罗汉果,得了阿罗汉果以后,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和一切法不着,所以叫做无着,翻个无着。这个无着是无着,若是用我们凡夫的分别心去观察,就是没有人情,无着这句话就是没有人情。什么叫做人情?就是执着,就是执着的意思。现在说阿罗汉他把所有的爱烦恼、见烦恼都去掉了,他心里面对于一切法都不执着了,他不执着了,所以叫做无着。虽然是不讲人情,我们也不要认为这个人是冷冷冰冰的,不是的,你有求于他,他还会帮你忙的,他也能帮你忙。
我在这里讲一个阿罗汉的故事给你听,我现在心里面有两个阿罗汉的故事,讲那一个呢?好,我讲这个。就是佛在世的时候,有个毕陵伽婆蹉阿罗汉,这阿罗汉和我们现在的出家人的生活不一样,都是托钵乞食的,托钵乞食,他常常到这一家去乞食。这一家有个小孩子很小,大概两、三岁左右吧。这个毕陵伽婆蹉阿罗汉一来,这个小孩子大概是和阿罗汉有缘吧,他就抱着这个阿罗汉的腿,就是这样子,当然彼此间也是有印象了。可是这一次这个毕陵伽婆蹉到这一家乞食的时候,不看见这个小孩子,看不见,他的母亲在那里哭,毕陵伽婆蹉说:你哭什么呢?说是阿阇梨,称他为阿阇梨。说是您以前来都有个小孩,抱住您,现在看不见,就是丢了,不知那儿去了,到那里也找不到,找不到了。这是父母对儿女有爱,一丢了,心里很难过。哎呀!阿阇梨您慈悲,看怎么办法能找到他。毕陵伽婆蹉这个阿罗汉,当然他也没有说到各地方走一走,没有,当时就坐在这里,眼睛一闭,立刻就知道了,一伸手就拿过来了。这就是证明阿罗汉很厉害,这真是有神通,不是说谎话,他真是有神通的。这表示阿罗汉,你有求于他,他还能帮你忙的。虽然是无着,他没有人情,但是他也能帮你忙,还有这件事的,还是有慈悲心的。他这个帮忙这件事,不是用爱心来帮忙,他是用慈悲心来帮忙,这个和凡夫的心情的想法不一样。「阿罗汉法」。
「学法」,学法是什么呢?就是初果、二果、三果,这三种圣人叫做「学法」,就是他还没有到无学,阿罗汉、辟支佛是无学了。这个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这三种圣人他叫做学,因为他的功德还没有圆满,还要继续地学。我们通常说修学,学习,然后修行。这个学和修有点不一样,表诠的意义不一样,这里说的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这个「学」,就是修,就是修行,这个和我们的原来的想法不一样的。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意思呢,初果名之为学,二果、三果也名为学;初果以前就是外凡和内凡的这两种佛教徒,不名为学,在经论上不说他是学。按我们的想法,你得初果圣人,是由外凡、内凡的学习而来,应该是学,为什么不称之为学,不给你这个名字,不称你为学,这什么原因呢?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是佛教徒,你请他去,说你要去听经闻法,喔!我不去,我不愿意学。说我出了家,到佛学院学,不!我不要学,我也不想做大法师,学什么,我不要学。
我头多少个月,有一个人向我说,因为这个人常到我们的佛学院上课,他遇见他这个相识的佛教徒,他就赞叹要学习佛法好,听听《瑜伽师地论》的道理,会增长智慧,你好好用功学一学,不,不,我不学,为什么不学呢?你不学就不知道,不是,你说错了。他说悉达多太子出家的时候,他那里学什么了,他向谁学了,他就是六年苦行嘛,然后到菩提树下,然后成佛,他向那一个佛学了,没有学,所以我们不用学。不学就不学嘛,还说出个理由来的,还认为是对的。其实这种情形,佛教徒,我看不愿意学的是居多数,欢喜学的还是少数,我感觉还是那样,不愿意学的人是多数。不愿意学,我的同学里边,在佛学院读书的有一些同学,一翻开书,没有读几行就头疼。当然你去看,其实他的学问比我都好,读书比我多,头脑也比我好,但是他真实一用功,头疼。所以我们的老法师请他做监院,请他做知客,请他做书记,为大众僧服务,也是很重要,没有人服务也不可以嘛,也是对的。这还算是头疼的关系,所以不能学,这还好。有的头并不疼,他也不学,这就是不对了,这是不对的。
那么现在说这个学法,是指初果、二果、三果圣人说的,你在前面凡位的时候,佛不给你「学」的名字,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凡夫,有的人虽然是佛教徒,他不学,当然不能给他学的名字;就是学,他是学了,小小的学就好了,就不再深入地学了,这个他就不学了。这样的人也是,你小小的学一点,你想修四念处修不来,为人讲解佛法也未必讲得那么圆满,这样的人佛不同意给他「学」的名字,不能给你学的名字,这是一样。说是我一直地愿意学,我学了这部经,学了那部经,一直学,我还不但是学,还修行。但是死了以后,第二生可能就是还俗了,头一生是出家,肯努力地学,还修行,第二生就还俗了,也可能还是信佛,也可能不信佛,就不学了。所以这个凡夫这个时期这个学靠不住的事情,佛就不给他学的名字。
若是圣人那不是,圣人他一定是学的,他若得了初果以后,他一定是继续地学习佛法,这一生死掉了,第二生还是学习佛法,他不会不学的。他成就了无漏的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以后,这个智慧是不失掉的。你头一生修学圣道成就了,你死掉了第二生这个智慧还是有,它不失掉,所以他还继续地学习佛法,继续地修学圣道,所以名之为学,就是他若得了圣道以后,今生学,他来生一直还是学,一直到阿罗汉果才是无学。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今生学,来生都不容易学。这个出家人,前一生是出家人,但是在出家的这个寺庙里面为大众僧服务,他学了一点,也不是十分那么样的圆满,为大众僧服务修了很多的福,第二生就是富贵中人了,富贵中人的时候,为富贵所迷,不能再出家了,就是还俗了,头一生出家,第二生还俗了。但是这种人他若学习佛法,他若是学习得很多,来生有可能信佛,因为前生学习过佛法,今生遇见佛法,还有一点欢喜心的。如果在前一生你虽然是出了家,只是看一个话头,你没有学习佛法,也可能是有多少福德,为大众僧做依止,有可能他没有什么过失,第二生可能又做人了,做人也是个大福德人,大福德人他若遇见佛法不一定有信心,因为这个人头一生就是离文字相,我不学习这文字,文字是着魔,我不要,这都是戏论,他就是坐在那里念佛是谁?我说这话好像是有过失了,但是我这么想就是这样,第二生遇见佛法没有信心,但是他有大福德,结果是有了权利了,有可能毁灭佛教,佛教都是鸦片。当然这是我的虚妄分别,希望我说错了,我希望我说的是错的。
所以凡夫学习佛靠不住的,只有入了圣位才是靠得住的,才能靠得住。你今生学习佛法有一点兴趣,有欢喜心,继续学,继续学,就算是没有得圣道,你对于佛法有欢喜心,来生还有欢喜心,来生再遇见佛法有欢喜心,这个信心有可能又起来,不至于毁灭佛法。有了大福德有权利的时候,还可能信佛,那也可能又出家了,也有可能。所以若不相信佛法、不阅读经论、不闻思修,只是在佛法里面做了很多的福德,来生是危险的。因为你前生就没有在佛法上生欢喜心嘛,第二生就有困难,就有问题。所以我们佛教徒你要想一想。
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
这一段文是约人说的,当然人里面也是有法的。这个「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这是约大乘佛法与凡人法对论的,诸佛法是清净的法,凡人法是染污法。我们昨天说过,诸佛法就是一切种智,佛成就了一切种智名之为佛。应该说般若波罗蜜与诸佛法,你学习般若波罗蜜圆满了,就成就一切种智,这个时候就名之为佛的。但是说是「不与诸佛法」,就是佛的般若波罗蜜,观察一切种智是无所有的,所以没有与诸佛法。成佛之后,是弃舍了凡夫的染污法;但是佛的般若波罗蜜,观察凡夫的染污法,是毕竟空的,没有凡夫法可得,所以也没有凡夫法可弃舍。这两句话是约大乘佛法与凡夫法对论。「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这是约二乘法与凡夫法对论,道理也是一样。
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
前面所说的都是属于有为法。这个「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不为增减、聚散、损益、垢净故出」,这也是有为法。「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这也都是有为法。这以下就是有为法与无为法合起来说,由有为而无为,合起来说。合起来说,我们读这个《大智度论》龙树菩萨的解释,他说这个因缘生法,有生有灭的变化,叫做有为。因缘所做的叫做有为。无为法就是没有生住异灭变化的,就叫做无为法。对有为而说无为,若是有为法是空了,无为法也不可得了,那《大智度论》上这么解释。这样解释,无为法也是不可得的,所以不与无为法。
无为法这个地方,我们读《金刚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所有的圣人,都是证悟了无为法才成就的。这样说,你学习般若波罗蜜,证悟了无为法,那也就等于说由般若波罗蜜的力量,你才证悟无为法,那也就等于说由般若波罗蜜给你一个无为法,也可以这样说;但是无为法也是不可得的,所以是不与无为法。也不舍有为性,「不舍有为性」这句话,其实就是舍有为性。舍有为性这个话是这样说,就是一切圣人在他本位上说,他的清净的无分别智慧所证悟的就是无为,他不住于有为的境界的。因为有为的境界有种种差别相,但是无分别的智慧是无差别相的,所以是弃舍了有为性,但是他没有这个分别心,没有这个舍有为性的分别心,所以说「不舍有为性」。
不与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
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前面几品,说到十八空,一共有十八个空。这个十八个空就是说明无为法的,详细地发挥无为法,就有十八种差别。譬如说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一共有十八空。实在来说,空与空是无差别,但是所空的对象有差别,就立出来十八种。所以这里说十八种空,就是扩大了前面的无为性的意思。
不与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
这个「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是有为法。有为法里面有两种:一种是有漏的、一种是无漏的。我们凡夫的惑业苦,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法都是有漏法,都是有烦恼的染污的有漏法。这个四念处、四正勤这三十七道品,乃至六波罗蜜,乃至到佛的一切种智,这是无漏法,但也是属于有为,虽然是有为而是无漏的,它能对治一切有漏法,使令你得圣道,得三乘圣道,得无上菩提的。这些法也是由学习般若波罗蜜就会成就了,成就了,当然也是观察它也是毕竟空的,所以「不与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
不舍凡人法。
这句话是简略了,前面说:「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它是不与、不舍两个相对的,底下「不与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舍凡人法;「不与四念处」,不舍凡人法;不与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乃至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这个地方有简略的意思。
前面这一段是舍利弗尊者难问释提桓因的,在般若波罗蜜那个清净无分别的智慧里面,一切法皆是无相的,是不可以取、也不可以舍的,你为什么要取呢?是这样的意思。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是!如是!
这底下释提桓因回答舍利弗尊者的问题。就说:「如是!如是!」释提桓因同意舍利弗尊者的见解,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是,是不取不舍。在般若波罗蜜中,也没有般若波罗蜜可取,也没有舍利可舍的,没有这个差别的,你说得对,是的。
舍利弗!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能修般若波罗蜜。
这底下释提桓因又发挥这个道理,就说了。他先称呼大德舍利弗,说:「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假设有这么一位佛教徒,他能够真实的证悟了般若波罗蜜,是「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你能证悟这个不取、不舍的这个道理的时候。「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假设你能真实明白这件事的话。看这个文「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这个「知」,就是应该还不是达到圣人的境界,应该在闻思修这个阶段内,在外凡到内凡的这个阶段。这个时候他所通达的般若波罗蜜,是不与、也不舍,不取也不舍的话,那么这个人呢,「是菩萨摩诃萨」,前面说是人,这底下说菩萨摩诃萨,是一回事。说这一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能行般若波罗蜜,实在这个意思就是他是能取到般若波罗蜜了,有这个意思。
这个「能行般若波罗蜜,能修般若波罗蜜」,这个能行、能修都是他能取这个般若波罗蜜了,他是能拿到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了。但是这个能拿到,怎么叫能拿到了般若波罗蜜的法门了呢?就是能行、能修的意思。这个行和修,我们通常用这个字的时候,可以当做一个字来用,就是你能修行般若法门了。你从闻思修这样用功的时候,在禅定里边修这个般若法门了,那么就叫能行、能修。如果是相同的话,那就是重复了;所以既然是又说行、又说修,应该有个差别的意思。差别的意思,就是这个「能行」就是在内凡位的时候,他能行般若波罗蜜;这个「能修」般若波罗蜜就是入圣位以后,能修般若波罗蜜了。又能行、又能修,这个人就是拿到般若波罗蜜了,这个人也就是不取亦不舍,不与亦不舍了,他就达到这个程度了。
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
这里又再加以解释。就是你能行般若波罗蜜、你能修般若波罗蜜,怎么叫做修行般若波罗蜜呢?是这样的意思。「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你在禅定里面修般若法门的时候,你这个智慧是不在二法相上活动的。譬如说是我们这个分别心,我们不修行的人,我们的心是在二法相上活动,不是取就是舍、不是爱就是恨,总是二。不是我、就是你,就是有这些二的行相。有了二的行相的时候,当然就是有种种的烦恼,有种种的罪过,有种种的苦恼。现在为了解脱凡夫的这种境界,修学般若法门的时候,当然不应该是旧家风,应该是不行二法相,就是不在二法相上活动,无有取、亦无有舍;亦无有垢、亦无有净;亦无有损、亦无有益,没有这些分别相。没有这些分别相,实在就是空相的意思,观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那么你这个分别心就不活动了,就与诸法实相相应了,就不行二法相了。
「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这个很明白的说出来,这个「不二法相」,就是无差别相,那就是般若波罗蜜的相貌。如果你的心,虽然没有爱憎,没有凡夫的这种分别,但是你还是有二法相的话,那你还是戏论境界,不是向于圣道的修行,所以不二相是般若波罗蜜的相貌,当然生灭也是在内,生与灭是相对的,也是二相,此中也没有生灭、也没有取舍,没有这些二法相。
「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不二法相,禅波罗蜜也是无所得的,其中也是没有差别相。这个精进般若波罗蜜也是不二法相,忍波罗蜜、戒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都是不二相。说是我有一样利益人的东西送给人,那么这个般若波罗蜜这个修行人来观察,也没有财物送给别人,也没有人接受你的施舍的,都是不二相,都是无所得相,就是这样观察,所以檀波罗蜜也是不二相。这个释提桓因这样子解释,同意了舍利弗尊者的无取无舍的这个见地。
尔时,佛赞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憍尸迦!如汝所说,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
这底下是第四科,第四段,佛赞叹释提桓因的说法。尔时释迦牟尼佛就赞叹释提桓因说:「善哉!善哉!」你说的非常得合道理。「憍尸迦!如汝所说」的「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是的,你说得对了。
憍尸迦!若人欲得法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
这底下说一个譬喻,若是一个人他想要在法性上观察有差别相可得的话,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的二相,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是这样子。这个「法性」,就是诸法空相,这一切法本性毕竟空,这就叫做法性;一切法的空性,就是叫做法性。色法也是自性空的,受想行识也是毕竟空的,乃至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那叫做法性。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都有二相,都有差别相,但是这些差别相的法性上是无差别相的,色的空相与受想行识的空相是无差别的。你若在无差别上想要得到差别,是不可能的事情。说是:「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你若在法性上得二相,那也就等于是在般若波罗蜜上得二相,是不可能的。
何以故?憍尸迦!法性,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乃至檀波罗蜜亦如是。
也是无差别相。
若人欲得实际、不可思议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
前面是说法性,这底下说实际。这个法性这个字和实际来说,这个实际这个字和法性是相等,它的含义是无差别的,但是也有一点差别。有一点差别是什么呢?就是它纯是在圣人的无分别智的所缘境,才叫做实际,那是真实的境界。这个法性,你没有得圣道,在凡夫的境界,一切法也是毕竟空寂的,所以这个法性通于凡夫的境界;这个实际唯独是形容圣人证悟的境界,这个地方有点差别,但是它本体上还是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