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当然我们是人的色受想行识,我们不是天上人的色受想行识,也不是三恶道的那个色受想行识,也不是,业力不同,所以色受想行识的果报也不一样。不一样,但成就了以后,生、生灭,这个因缘出现了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但是有时间性,你活两百岁,两百岁到了就死掉,叫做灭。现在说无生无灭,就是它是因缘有的,它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毕竟空,毕竟空里面无色受想行识的生,那无生也就无灭,所以叫做无生无灭。这个法也是空,但是如幻如化的色受想行识还是有,只是没有自性,只是它没有自性。
我们那天讲了,但是我们若不常修止观,讲是讲了,和没讲差不多。什么叫无生、什么叫做空?还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不过我想今天讲一段,明天就要毕业了,但是我还重复一下:就是自性空、自性有,什么叫做自性空呢?因为这件事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因缘有,要因缘有,它自己不会有,所以叫做自性空,它自己没有,一定依赖因缘,它这件事才能出现。我们若是常常的你若思惟这件事呢,一定会承认这件事,说这个房子是因缘造成的嘛,如果没有因缘这个地方就没有这房子,没有这个建筑物;我们人的身体也是要靠因缘有,没有因缘这身体就是没有嘛,所以没有因缘就没有这个所生法,叫做自性空;没有因缘也有这件事这叫自性有。那我们在事实上观察他是自性空,自性空那个地方,是没有色受想行识的出现的,是没有的,所以没有生,在那个自性空那个地方也没有法,被消灭了,没有这件事,所以无生无灭。所以法也是空的。这个地方这句话呢,还是总说的;下边,无垢无净是分别说的。分别所说的。「垢」,譬如说是我们人间的人,我们人间的人,就是「垢」;天上的人就清净。我讲一个故事好不好?我讲得太多了那就是明天不能毕业,我还是讲,没有毕业,毕业不毕业不管,我们要讲还是讲。
有一个国王,当然他有第一夫人还有第二夫人,我们说这个第一夫人叫有相夫人,有无的有,无相的那个相。这个国王非常的尊重他的第一夫人,这第一夫人可能是特别有智慧,不但是她的体相庄严,她还是有智慧,所以这国王很尊重她、恭敬她,有这个味道。但是有一天,这个有相夫人,不是在大众里头,在私人的地方,她要求国王弹琴,他的国家的法律国王不可以弹琴的,但是她在私人的地方她就要求他弹琴。因为这个国王对他这个夫人特别尊重,所以不能拒绝,所以也就弹琴,这个相夫人就在那里跳舞,她跳舞就是一举手,一舞一开始的时候,那这个国王这个琴就丢下来不弹了,忽然间这个面目也是不是欢喜的样子,但是有相夫人也就不舞了。那么就问怎么回事啊?怎么忽然间这个态度有变化呢,怎么回事呢?不能说!是有事情,但是不能说。那么这个有相夫人就一次又一次的请求,那么最后他说了。他说:你这个手一扬起来时候,死相现前。这是一个很悲痛的事情,死相现前。
说是这个国王,有这种知识就是会相,就是死相现前,若详细的说你的生命不能超过七天。那这可见这个相法很微细啊,知道她的命不能超过七天。那么这时候,那个有相夫人说:我听见一个比丘尼告诉我,出家一天就可以生天,何况是七天呢,那我就出家好了。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国王说:不可以,不可以出家!不出家要死了不出家要死这怎么办呢?她说:那么要求出家六天,不可以,五天、四天最后要求出家一天,那可以!到了第六天的时候就出家了。到了庙上去,这个比丘尼并没有给她落发,给她受八关斋戒。受八关斋戒其中有一条晚间不能吃饭,不能吃饭的,吃非时浆,吃了非时浆,吃下去呀,这个非时浆是凉性的,是凉性的东西,到了腹部里面去呢,这个肠子就是绞结,大概那个肠子和肠子就是缠在一起,这个肚子就痛,第二天就死了,第二天就是第七天的早晨就死了。喔!我还忘了,刚才说她对国王要求我要出家,要出家去,最后同意一天的时候,到第六天要出家的时候,国王提出个条件来,说若是出家一天就能生天的话,若果真是这样子,你来通知我一声,你从天上来同我谈谈话,说:好!那么也就答应了。
那么这个时候出家一天吃非时浆的时候肚子痛,第二天早晨就死掉了。死掉了她果真是生到兜率天,兜率天去。生到兜率天去呀,天上的这不是胎生是化生,就是忽然间这个身体就出现了,那个这一段文上说的很清楚,像人间的八岁的孩子那么大,忽然间出现了身体的时候,就那么大,但是很快的就是变成了个大人。变成大人她自己呀,这个天人新来的这个天人,她自己就想我来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这是天,不是人间,这是天,我前一生是什么?她这么回想自己,喔!前生是一个国王的夫人,名字叫做有相,有相夫人。我什么因缘我会到这里来呢?喔!我出家了受八关斋戒,就是以是因缘来到天上。这么想到这里呢,也立刻想到同国王有约,就是生到天上以后要回到人间通知他一声。那好!那天上的人那是有神通的,她就从天上,天上的人那个力量非常大的,要比我们现在飞机还快的,我们的飞机没有他那么快,因为天上距离我们还是很远的。她很快的就来到皇宫这里来,到这来的时候她天上的人身体有光明,放大光明,那么国王就立刻就知道怎么会有这样的境界,他也就出来看看,这一看呢,说:你是谁啊?我是有相夫人,因为和你有约所以来通知你。那么这个时候这国王那么请你下来坐嘛,这有相夫人说:不可以,不可以!我现在看你的身体非常的臭秽,不可以亲近的呀!这是我们人间的人和人间的人,大家都正常的生活,可能不感觉臭秽,这天上人就不同,感觉我们臭秽,就是不可以不可以来坐的。这上面说,就是「垢」,那么天上的人就比我们清净;但是若是我们说,说是在改变一个情形来说呢,若得了圣道以后那个人的身体要比我们清净,虽然这个人他也是父母所生的身体,但是得了圣道以后,这身体比我们清净,那是又一种情形了。若是得了圣道以后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他死掉了这个身体,他又得到一个清净的身体,那是更清净了,那是无漏业所造成的身体,我们现在是有漏业,这天上的人也是有漏业,对比起来,我们是「垢」,他是清净,是这样情形。
这个「垢」、「净」也是因缘生法。「垢」也有生也有灭,这个「净」也有生灭,这个「净」有什么生灭?有剎那剎那的生灭,是那样子的。现在说他也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就是自性空,自性空就是「无垢」;清净的这个生命体也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也是无自性的,无自性也就是自性空,所以叫做「无净」,所以「无垢无净法故」。
「无作无起」,这个无作无起,就是解释前面这个「无生无灭法故、无垢无净法故」解释这句话的,为什么这个生灭是无生灭,垢净是无垢净呢?这「无作无起」。就是「作」是因缘,因缘能造作一切事情,能成就一切事情;这个「起」呢,做这件事成功就现起了,这个所生法就现起了,所以那个「作」是因缘;「起」是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就是无自性的,所以是「无作」,无自性就是自性空,所以也「无起」,因为「无作无起」所以「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是这样的意思。
这下面说到「不入、不出、不增、不损、不取、不舍」,这个地方是约愿,「不入、不出」,这个入和出,是愿;这个增、损,是行;取、舍,是约果。愿、行、果说的。什么叫做愿呢?就是入、出,若是不相信宗教不相信佛法的人呢,那是又一回事,我们相信佛法的人呢,我们有更高的意愿。我们感觉我们现在我都不满意,在人间我不欢喜这些人,我愿意到阿弥陀佛国去,你看我们佛教徒就不同了,愿意生到天上去,我愿意到阿ㄘㄨˋ佛国去,总是有更高的想法,和非佛教徒不一样了;或者说是我愿意做圣人,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这都是佛教徒会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有入、有出,就是从那不如意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到如意的地方去叫做「入」,就是这样意思。但是现在说还是用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呢,入不可得、出也是不可得。入、出,可以这么讲。
不「增」、不「损」,这个「增、损」是约行说,就是我们有这样的愿,我们就会有这样的行动,我们有愿,你没有行动,怎么能满愿呢?我愿意到阿弥陀佛国去,那我一定要修这个念佛法门,不管你是根据大本的《无量寿经》去修行的法门;或者是根据小本的《阿弥陀经》修这个净土法门;或者是根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根据这个法门去修净土法门,都是要在这一念心上要多用功;或者修止观这件事情,就是有增、有损,使令这清净心逐渐逐渐增长,这个不清净心渐渐的损减,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所以有增、有损,是这样子。你这个道力要逐渐的增长,这个障碍的因缘逐渐逐渐损减,要有这件事。譬如说我们做别的事情也是一样,你在学校读书,你的成绩也是一天一天增长的,你那个无知,不管是你学物理你是学什么,你那个无知逐渐逐渐减少,智慧逐渐增长,都是有损、有增的。但是我们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呢,就从观一切法─因缘生法都是因缘有、都是自性空,所以增也是不可得的,损也是不可得的;增也不可得,不感觉到有增的问题,也不感觉到有「损减」的问题,就是不增、不损。
不「取」不「舍」,就是你这件事成功了,那么就是果,我们成功了有果现前,那叫做「取」;不成功的事情,那些不如理的事情我都不要了,这叫「舍」。现在也观察它也是自性空的,所以不取。所舍的、所弃舍的也都是自性空的,无法可舍,不取、也不舍。成就圣道的人,他有这样的智慧,没有高慢心,他所成就的这些圣道,他观察他自性空,和那些人都是平等的,和那些没有修行的人都是平等的,都是「不入、不出、不增、不损、不取、不舍」没有高慢心。若是我们用功修行,我有修行,你们都没有修行,那就知道你程度可有问题啊。所以佛法这一件事就是不得了,有成就还没有高慢心,这和社会上的人完全不一样,这个地方完全不同,不一样。
「无作无起法故、不入不出法故、不增不损法故、不取不舍法故,以俗法故,非第一义」,说是有生无相,无相是对有相,由有相而无相,由生而灭、由垢而净、由作而起、由入而出、由增而损;或者是由增损达到不增不损,这样讲达到一个极点的时候就不增不损,或者是有取有舍,这都是约世俗谛来讲;约因缘生法来说的话,约因缘生法的时候,你肯这样做呢,你肯这样努力呢,你就会通达无相法,也通达无生无灭法、通达无垢无净法、通达无作无起、不入不出、不增不损、不取不舍法,会通达的。「非第一义」不是约第一义说的,是这个意思。这个「第一」:第一,就是最殊胜的,其他的一切事情都不能超过它,它能超越其他的,所以玄奘法师的翻译就是胜义,不翻做第一义,翻做胜义。现在我们读这个经是鸠摩罗什法师翻的,他翻个第一义,但是玄奘法师翻个胜,也是和第一义是一样。
「何以故」,说这是按照世俗法说,无相法故、无生无灭这么讲,那怎么样才叫做「第一义」呢?「是般若波罗蜜非此、非彼,非高、非下,非等、非不等,非相、非无相,非世间、非出世间,非有漏、非无漏,非有为、非无为,非善、非不善,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这是约第一义说。
前面第一个「非此、非彼」,譬如说我们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就是「此」;到那个无我相、人相、众生相,那就是「彼」。现在说此也不可得、彼也不可得,「非此非彼」。下面这一句话也是通于下面「无生无灭」,生灭是此、无生无灭就是彼;「垢净」是此、「无垢无净」就是彼;或者是「垢」是此,「净」是彼;这个「无作无起」、「不入不出」都这样解释。所以「非此非彼、非高非下」,譬如说是有相,我们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是凡夫;你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那就是圣人,那就是高,那就是高。「无生无灭」:「生灭」那就是相,「无生灭」就是高了;或者说是「垢」就是下、「净」就是高;「无垢无净」那就是「非高非下」,「无作无起、不入不出」都是这么说。
「非等、非不等」,譬如说「有生有灭」就是不等,「无生无灭」就是等,现在「非等也非不等」,「相」和「无相」这都是约世俗法说的,「非相、非不相」那么就是约第一义谛说的。「非世间、非出世间」,也是一样,你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是世间;你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超越世间了,这是约世俗法说。约第一义说呢,「非世间、非出世间」是这样的意思。
说「非有漏、非无漏」:有漏,是凡夫境界,譬如说,垢那就是「有漏」,净那就是「无漏」,说是有垢有净是世俗法,无垢无净是第一义谛我们这么讲,但是这上说「非有漏、非无漏」,超越了这个境界。
「非有为、非无为」,就是「有为」和「无为」是相对的,对有为说无为;对无为说有为,现在是有为不可得、无为也是不可得,是「非有为、非无为」。
「非善、非不善」:我们修出世间的圣道是「善」,世间上的事情都是有漏法,都有取相都有烦恼,是「不善」。现在说善也不可得、不善也不可得。
「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就是有时间性的,你是过去得阿罗汉、这个人是现在得阿罗汉、那个人是未来得阿罗汉,这些都是有时间性的,现在说「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这是第一义了。「何以故?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不取声闻、辟支佛法,亦不舍凡人法」,这个前文我们曾经讲过,所以得到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于一切法不取不舍。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知一切众生心,亦不得众生、乃至知者见者,亦不得是菩萨,不得色、不得受想行识,不得眼乃至意,不得色乃至法,不得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不得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得诸佛法,不得佛。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为得法故出。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性无所有不可得,所用法不可得,处亦不可得。佛告释提桓因:如是如是,憍尸迦!如汝所说,菩萨摩诃萨长夜行般若波罗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得,何况菩萨及菩萨法。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知一切众生心,亦不得众生」,下边是第二科「叹行般若人」,前边第一科是赞叹般若,前面是赞叹般若的功德广大,这下面是赞叹修行般若法的人,赞叹这个人是这样。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的时候,「知一切众生心」,当然这是可以约两个意思解释:一个是他用般若波罗蜜观察一切众生的心都是不可得,那么这叫做「知一切众生心」,这是这么讲;或者说呢,菩萨学习般若波罗蜜有了神通,有了他心通,知道你心里怎么分别,那也叫「知众生心」。但是在这里不像是这个意思,就是般若波罗蜜观一切众生的分别心是毕竟空寂的,这叫做「知众生心」。「亦不得众生」,「知一切众生心」观众生心不可得,这是法空;「亦不得众生」这是我空,这样意思。
「乃至知者见者」,这个「不得众生」,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那个众生,「乃至知者见者」还是那个我,这一共有十六个名字,这底下说出了三个,这个众生、知者见者,其他的都略去了。「知者」谁是我?就是知者。念佛是谁?念佛就是你的心念佛嘛,谁能念佛呢。我是谁呢?知者,就是我心里面那个明了性是我,这样执着。「见者」,我能见此见彼见这一切事情,这样执着,能见的是我,就是这个意思。谁是我?众生是我,是这个意思。现在这说「知一切众生心」这是法空;「不得众生,乃至知者见者」这是我空,菩萨修这两种空观。「亦不得是菩萨,不得色、不得受想行识」:「不得菩萨」,就是我空;「不得色受想行识」那就是法空。
「不得眼乃至意」,不得眼耳鼻舌身意;「不得色乃至法」,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不得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这眼见色的时候,看见这个色看见这个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的这些境界,内心里面有觉受,有感觉,有感觉到满意或感觉到不满意,所以有喜受、有乐受、或者是苦受,各式各样的觉受。「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眼触」,是约眼根、眼识所受;这「意触因缘生受」,这是内心的,通过前五识而第六意识起分别,这时候生受,也都是因缘生法,都是自性空的。我们不修止观的人呢,我们的分别心就停留在这里,「眼触因缘生受、意触因缘生受」我们的心就在这里分别。若是修止观的人呢,就是眼「不得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这些受都是毕竟空寂的,心就超越了这个虚妄的境界,安住在第一义谛这里,就是这样子。
我们说第一义谛是无相的,怎么能够安住呢?你这么说是对的呀,但是初开始修止观的人,你不可以要求这么讲,初开始修止观的人,就是把自己的心从这个虚妄的境界迁移到、搬家了,迁移到离一切相的境界,就是在这里住,你就可能逐渐的逐渐的心清净了。你若说那个地方不可以住,那么到那去住呢?那么你怎么能进步?不容易进步了,所以不要要求那么圆满。所以初开始出家的人,你也应该这么想,你就要求他是圣人,也不应该这么想,他就是逐渐逐渐的进步,就是这样子。这个《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一件事,出家人他就是专心的修学圣道,其他的在家居士对他要有慈悲心,来护持他,这慈悲两个字包含了很多的意思,就是不要要求太圆满,他初开始修行,还有一点你要原谅这件事,应该是这么意思。
所以这上面说「不得眼处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不得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得四念处」,初开始修四念处的法门,在身受心法这里用功修行,但是四念处也是不可得的,是这样意思。那么这个就是般若波罗蜜,大乘佛教的般若波罗蜜,用这般若波罗蜜的时候,四念处不可得。如果南传佛教呢,那他还是有四念处的,没有般若法门,「乃至十八不共法」也是不可得的,这是佛境界。
「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但是佛观察这无上的智慧也是不可得。「不得诸佛法,不得佛」:「不得诸佛法」,这一句话总说的,前面「十八不共法,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别说的。「不得诸佛法」是总说的,这是约法说的。下面说「不得佛」,我不可得。
「何以故」为什么这样子呢?「般若波罗蜜不为得法故出。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性无所有不可得」,我们因为学习般若法门,我们才能够成就圣道、成就声闻道、辟支佛道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有所成就;但是般若波罗蜜观察所成就的都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有成就的即是无所成就,所得的即是无所得,不为这件事出现,观察般若也是不可得的,是这样意思。「何以故」,什么理由这么讲话呢?「般若波罗蜜性无所有不可得」,因为般若波罗蜜它的体性也是因缘有的,所以它是自性空的,无所得。「所用法不可得」,所用般若波罗蜜不能单独的做事情,它要其他的众多的因缘,也还是要吃饭的,穿衣服要有房子住要有地方,要有人护持这件事,这些事情呢「所用法都是不可得」。「处亦不可得」,你在什么地方用功也不管,观察那个地方也是毕竟空寂的。
「佛告释提桓因言:如是如是」,其实释提桓因是得了圣道的人,所以他会说出来这么多的佛法,说出佛法,当然我们可能对他没有信心,「你释提桓因你有这个智慧会说这个佛法,你说的是佛法吗?」「佛告释提桓因:如是如是」,你说的是对的,没有说错。「憍尸迦!如汝所说,菩萨摩诃萨长夜行般若波罗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得」,这个大菩萨,他长夜行般若波罗蜜。「长夜」是有点意思,就是他不是在佛的世界就是在凡夫的世界,在凡夫世界修学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但不是短时间,是长时间修行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得」,最后成功了,得成无上菩提,但是无上菩提不可得。「何况菩萨及菩萨法」,佛法都不可得,何况菩萨和菩萨的法呢?也是毕竟空寂,无有少法可得,他的心不住在一切法上。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但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余波罗蜜耶?
前面,赞叹般若波罗蜜的殊胜,那我们佛教徒学习佛法,那就修行般若波罗蜜就对了,就好了吧?不修行六波罗蜜吗?「不行余波罗蜜耶」,余五波罗蜜吗?我们只是学习般若波罗蜜吗?就提出这个问题。下面第二科,是有人提出这个疑问,所以叫释疑,现在佛解释这个疑惑。
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菩萨尽行六波罗蜜法,以无所得故行檀波罗蜜,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财物。行尸罗波罗蜜,不得戒,不得持戒人,不得破戒人。乃至行般若波罗蜜,不得智慧,不得智慧人,不得无智慧人。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檀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持戒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尸罗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忍辱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羼提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精进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毗梨耶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禅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观诸法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般若波罗蜜。一切法以无所得故,所谓色乃至一切种智。
「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菩萨尽行六波罗蜜法」,不只是行般若波罗蜜,其余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和合起来,也是一样的要用功修行的,这样讲的意思。这个《大智度论》说个譬喻,譬如说我们做的菜加上一点酱、加上一点盐,我们吃这味道就合乎口味;如果我们没有菜、单独吃盐,那味道就不好了。说是你不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你单学习般若波罗蜜也是不对的,所以应该是和前五波罗蜜和合起来,那个时候那味道才好,应该这样修行,这样意思。所以「佛告释提桓因言」「菩萨尽行六波罗蜜法」。「以无所得故」,这尽行六波罗蜜的时候,那怎么样有般若波罗蜜在里边呢?就是「无所得」,就是无所得,这底下讲这个无所得的道理。「行檀波罗蜜,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财物」,这就叫做般若波罗蜜,你修行这个布施波罗蜜得时候,不得施者,观察自己是施主,观察自己,我不可得,那么谁布施,这个布施者不可得,那叫「不得施者」,也应该修我空观;「不得受者」,接受你布施的人,你观察他也是我不可得;「不得财物」,你布施你是用财物布施,这财物你观察它是因缘生法也是毕竟空的,那就也是不可得,这就叫做般若波罗蜜,也叫做檀波罗蜜。
「行尸罗波罗蜜」的时候,「尸罗」翻个戒。「不得戒」,这个戒法是佛陀所制订的,也是因缘有也是自性空的,「不得戒」。「不得持戒人」,是我空;「不得破戒人」,也是我空的,所以若是有般若波罗蜜和一切法和合起来的时候会这样做观。「乃至行般若波罗蜜,不得智慧」,我们修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智慧,但是观察这个般若的智慧也是不可得的。「不得智慧人」,这就是我空观;「不得无智慧人」,也是我空观。「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我们修布施的时候,要有般若的智慧做个领导者,智慧的领导者所以叫「明导」。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明导,那就不是佛法了,就是世间的功德,不是出世间的功德。「能具足檀波罗蜜」,有般若波罗蜜做智慧的指导者呢,那就叫做「檀波罗蜜」;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明导,那只是「檀」,而不是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行持戒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尸罗波罗蜜」,他都能观察这一切法心里面无所得,无所得就不取着了,不取着就与第一义相应了,这样意思。
「菩萨摩诃萨行忍辱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羼提波罗蜜」,你这样子观察、思惟的时候,你心里面能够不动,心不动;如果你没有般若波罗蜜的观察,你就瞋恨心会起来,那就不叫忍辱波罗蜜了。
「菩萨摩诃萨行精进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毗梨耶波罗蜜」,你努力的用功修行,也观察这一切都是毕竟空寂的,那就是精进波罗蜜了。
「菩萨摩诃萨行禅那时」,就是修禅定的时候,「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禅波罗蜜」,你修禅定你用般若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观察这一念心不可得,谁修禅定啊?什么叫做禅定?是毕竟空寂的,所以也就不会有执着心,也不会起增上慢的这些问题,「能具足禅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观察诸法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般若波罗蜜」,观察前五波罗蜜和其他的一切法的时候,心里面都是在无所得中,不取着的境界里面活动「能具足般若波罗蜜」。「一切法以无所得故,所谓色乃至一切种智」,这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法,都是毕竟空寂的,心里面不取着。
这个文上,就是这样子讲解,但是你若用功的时候,你若是不厌其烦地,思惟一切法是因缘有,毕竟空的,要这样思惟才可以,不是念这一遍就是修行了。
憍尸迦!譬如阎浮提诸树,种种叶、种种华、种种果、种种色,其阴无差别。
「憍尸迦!譬如阎浮提诸树」,下面这第二科是譬喻。「譬如阎浮提诸树,种种叶、种种华、种种果、种种色,其阴无差别」,这个树、叶、花、果,太阳一照的时候他会出来一个影,这个影呢是无差别的,都是遮住光,遮蔽了光明现出一个影来,都是这样的意思,所以是无差别的,这是个譬喻。
诸波罗蜜入般若波罗蜜中,至萨婆若,无差别亦如是,以无所得故。
「亦如是以无所得故」,就是我们心用功修行的时候,不管是遇见什么境界都观察他是因缘有是自性空的,心里无所得,在这样的道理上一切法是无差别的。下面第三科「天主领解称叹」。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大功德成就。世尊!般若波罗蜜一切功德成就。世尊!般若波罗蜜无量功德成就,无边功德成就,无等功德成就。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大功德成就」,这前面赞叹般若波罗蜜「大功德成就」,使令一切法都能向于第一义谛,使令我们所有的烦恼都不现起了,灭一切烦恼「般若波罗蜜大功德成就」。「世尊!般若波罗蜜一切功德成就」,这个「大功德成就」,能得圣道,能令你由凡而圣,所以是「大功德」。「世尊!般若波罗蜜一切功德成就」,这是布施也变成了第一义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切一切的境界都变成第一义谛了,所以是「一切功德成就」。「世尊!般若波罗蜜无量功德成就,无边功德成就,无等功德成就」,这是总相的再说般若波罗蜜成就了很多很多的功德。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如般若波罗蜜所说正忆念。复有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其福何所为多?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如般若波罗蜜所说正忆念」,这下面是举这个经卷施他,用般若波罗蜜的经卷布施给他人。「格量自受持正忆念」,和自己用功修行来对比,是那一个功德大,是这样意思。这里分四科,第一科是「天主举般若自行施他为问」,这是第一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写这「般若波罗蜜经卷」,按现在说就是印刷,印刷很多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的经卷。「恭敬」,对于这件事就是要恭敬,对他有恭敬心,「供养、尊重、赞叹」这样子。用什么供养呢?「华香乃至旛盖,如般若波罗蜜所说正忆念」,这前面是自己做这件事,同时也修止观叫「正忆念」。「复有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其福何所为多」,这两个人得到的福德,那个得的多呢?这样子说,这下面第二科,就是佛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从反面回答的。
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我还问汝,随汝意报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诸佛舍利,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若复有人分舍利如芥子许与他人,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其福何所为多?
「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我还问汝,随汝意报我」,我问你,随你意来回答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诸佛舍利,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的供养这个舍利;「若复有人分舍利如芥子许」,很少的那么一点,「与他人,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其福何所为多」,那个人得的多呢?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如我从佛闻法中义,有善男子、善女人自供养舍利乃至旛盖,若复有人分舍利如芥子许与他人,令供养,其福甚多。世尊!佛见是福利众生故,入金刚三昧中,碎金刚身,作末舍利。何以故?有人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乃至尽苦。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如我从佛闻法中义」,听佛所说的法的道理,「有善男子、善女人自供养舍利乃至旛盖」的供养,「若复有人分舍利如芥子许与他人,令供养,其福甚多」,你自己供养舍利是有功德的,但是分舍利给别人供养,福德是更多了,这个意思,你就是有慈悲心。说我不给你,我不可以叫你有功德,我的功德,就是我自己有功德,你们都不要有功德,你若有这样的心,你的功德就少了,所以你能护持他人功德是大的。
「世尊!佛见是福利众生故,入金刚三昧中,碎金刚身」,佛看见舍利对众生有大利益,所以佛就入了金刚三昧中把佛的金刚身,把定的力量、三昧的力量使令它碎了,碎得一粒一粒的,「作末舍利」,作这微细的舍利。「何以故?有人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乃至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