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7)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2

巳二、明所见(分二科)    午一、于死生时

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

「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这是说佛的十种智力,现在是第九科「死生智力」。「死生智力」分两科,第一科「出能见」,第二科「明所见」,就是现在念的文。能见,前面说过了,就是指天眼通说的。这一科「明所见」是天眼所见的境界。分两科,第一科「于死生时」。

「诸有情类临欲终没」,有情类就是有色、受、想、行、识生命体的众生,类就是各式各样的众生。「临欲终没」,就是接近要死亡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叫做「死时」,就是死亡的时候。「住在中有,名为生时」,这个死亡的时候就是这个色、受、想、行、识结束了。生时指什么说的呢?就是住在中有的时候,这个中有我们是讲过了,就是前一个生命结束,后一个生命开始的时候。开始的时候,这个开始还不是正式开始,就是后一个生命开始之前,有一个准备的阶段,那叫做中有,那个时候也是有生命的。所以若是后一个生命,就是正式地开始了;假设的话,后一个生命正式开始了,叫做生时。前一个生命结束了,在这两个生命的中间,也有一个生命,所以叫做中有。「住在中有」,这个中有也是有色、受、想、行、识,也是五种都具足的,五蕴具足的。在《大毗婆沙论》里面说的很详细的,就是这个中有虽然不是生命正式开始,但是它和后一个生命相似。譬如说后一个生命是老鼠,这个中有就像老鼠那样子;如果后一个生命是人,那个中有就像人那样子,但是比人小一点,所以叫做中有,在两个生命中间也有生命。等正式生命,若拿人来说,就是一个中有去投胎以后,已经投胎了,这个中有就结束了。投胎了,那是正式的生命的开始。

「住在中有,名为生时」,就是前一个生命结束了,后一个生命出现的时候,就是中有,这就叫做生时。这个若拿人来说呢,都是胎生,那么中有是怎么生?中有是化生,就是它这个业力,也就是心力,就是无而忽有;没有,就忽然间就出现了,所以它是化生。住在中有的这个时候,这叫做生时,就是生命现起的时候。这一段文是「明所见」,就是天眼所见。这个生命死亡的时候,我们肉眼也看不大清楚,医生可能会去量一量,也可能是说对了,也可能说的不对。这个生命的现起,人是不知道的,这就是要天眼,都是天眼所见。若是我们能得到天眼呢,我们也就会知道这件事,就是人死了没有断灭,它又有新的生命出现的。这件事当然是得天眼的人才能知道,得天眼呢,就是一定要有色界四禅。得到色界四禅以后,你再修神通,成功了,你才有天眼通,也可以有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可以有。所以先要得禅定,得了禅定以后再修行,才能得神通。若是根本没有得禅定,那就没有神通这件事。所以这上面说「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这个若是常常学习经论的事情,当然若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你当然可以回答;这个死时间是在什么时候?生是在什么时候?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不学习经论,这个事不知道,或者听人讲也可以。

 

午二、于中有相(分三科)    未一、恶色好色别

趣黑暗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黑羺光及阴暗夜;故名恶色。趣明白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及婆罗[病-丙+尼]斯极鲜白衣;故名好色。

「趣黑暗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黑羺光及阴暗夜;故名恶色」,前面是第一科「于死生时」,这是第二科「于中有相」,中有的这个时候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恶色好色别」,有恶色、有好色的差别。

什么是恶色呢?就是「趣黑闇者」,在中有的这个时候,如果是恶色的时候,就是感觉没有光明,不看见光,是黑暗的境界。这个黑暗的境界里边「由二种相」,由两种相貌现起这一类的情形。就是「意生中有」,这个中有实在是业力变现的。说是你能够受持五戒十善,那么你就可以做人,也可能生天,那就是你的业力的变现,而业力不能离开心独立;不能离开了心,另外有业力独立的地方,所以还是心。所以叫「意生」,就是你心变现的。这个事情就是很怪,就是你若做恶业的时候……这个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我这个心它就这样虚妄分别。为什么会这样虚妄分别?行缘识,就是这个业力,业力叫你这个心这样分别。本来也没有猛火,但是心里面就看见有猛火了,它心就这样分别有猛火。为什么这样子?行缘识。

「意生中有,如黑羺光」,这个羺是羊,这个羊是指蒙古的羊,蒙古的羊是黑色的羊,那个黑色里边有个黑色的光,所以叫做「黑羺光」。就是这个「意生中有」这个中有,就像那个黑色的羊似的,这就是做恶业所变现了。「及阴暗夜」,就是阴暗的夜,不见有月光,也不看见有星光,星宿的光明,就是阴暗,天很暗的。这由这两种相:一个黑羺光的相,一个阴暗夜的相,这就叫做「恶色」,这就是恶业变现的境界。

「趣明白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前面说是趣黑暗,这个是趣明白。趣就是向前进,向前进的这个境界是明白的。「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现出来这样的种类的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就像没有云雾,只是有月光明,这个夜。「及婆罗〔病-丙+尼〕斯极鲜白衣」,这个婆罗〔病-丙+尼〕就是鹿野苑,那个地方产的那个极鲜白的衣服,「故名好色」。这样子就是,「晴明夜」,就这个大环境是有光明的,它本身的这个意生身,这个中有,实在是鲜白的,不是黑羺光,不是那个,「故名好色」。这是恶色和好色的差别。下面第二科是「下劣胜妙别」。

 

未二、下劣胜妙别    

诸恶色者,说名为劣;诸好色者,说名为妙。

就是前面说这个「恶色」就是黑暗的境界,那是最下劣的。「好色」,美好的颜色,也就是晴明夜极鲜白的衣服的相貌,这是好色,这是「说名为妙」。这个「妙」,就是叫做好色的意思。那么这是说大概的分这么两类:一个恶色,一个好色的差别;就是一个善,一个恶的境界。下面第三科恶趣、善趣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总标能往」。

 

未三、恶趣善趣别(分二科)    申一、总标能往 

诸下劣者,名往恶趣;诸胜妙者,名往善趣。

「诸下劣者,名往恶趣」,就是造恶业,下劣的这个中阴身,这个中有,现出那种行相来,那就表示是到三恶道去了,「名往恶趣」。「诸胜妙者,名往善趣」,在中有的时候是个晴明夜鲜白的行相,这个中有本身是个鲜白的行相,那就表示这个有情是到善趣去了,到人或者天的境界去了。这是佛的天眼通能见到这个境界的。

 

申二、别释其相(分二科)  酉一、恶趣摄(分二科)  戌一、辨种种(分二科)

亥一、若由此生(分二科)  天一、明作业(分二科) 地一、由坏戒

所有坏戒,及彼等起,说名成就诸身语意三种恶行。

这下面是第二科「别释其相」。前面第一科「总标能往」,第一科总标能往的有善、有恶的不同,现在别释它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说「恶趣摄」。又分两科,第一科「辨种种」。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若由此生」。又分两科,第一科「明作业」。又分两科,第一科「由坏戒」。

「所有坏戒,及彼等起」,这个中有他在生前的时候,也可能是在人间,那么他没有做好事,他坏戒,他坏了他的品德,他做杀盗淫妄的事情,做了很多。他有很大的自在力,他要做恶事,没有人能障碍,所以就坏了戒。「及彼等起」,及彼坏戒的时候,所现起各式各样的罪过。这个「等」这个字,是各式各样差别,各式各样的情形,叫做等。各式各样的罪过的事情的现起,「说名成就诸身语意三种恶行」,这就是详细地说出来这个坏戒的事情。就是他成就了,或者是身恶行,或者语恶行,或者意恶行,这三种有罪过的活动。

 

《披寻记》一六四八页:

所有坏戒及彼等起等者:所受先坏,是名坏戒。由贪瞋痴为因缘故,能起身语不善业思,名彼等起。成就十种不善业道,名身语意三种恶行。

「所有坏戒及彼等起等者:所受先坏,是名坏戒」,就是他以前他受过三归五戒,不是在中阴的时候,是在中阴之前,他坏了这个戒,破了戒。「由贪瞋痴为因缘故」,为什么会坏戒呢?就是因为贪心,就是因为瞋心,因为愚痴心,因为烦恼来的。因为心里面有贪、心里面有瞋、有愚痴为因缘故,所以会破戒了。所以「能起身语不善业思」,思这个字就是有目的的,内心里面有目的,想要做这件事。这样内心有目的的意愿,发动在身语上,这时候这个罪过的事情就出现了,「名彼等起」。「成就十种不善业道,名身语意三种恶行」,就是这个身三、口四、意三,加起来就是十种,但是这是属于不善业道,有罪过的事情。

这个我们出了家的人,出了家的人,但是初出家不能说就是圣人嘛!不是圣人的现象,就是心里面有贪瞋痴,就是这样子。但是出了家以后,如果你不学习戒定慧,说我学习戒了,学习戒,也可能你能制止你三业的不清净吧!如果能制止也好。但是佛教我们,你学习了戒,持戒清净,同时也要学习定,同时也要学习慧。用这个戒、定、慧来制伏内心的贪瞋痴,能制伏杀、盗、淫、妄,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你心里面没有贪、瞋、痴,就不会再去做十不善业道,就不会做这些恶事。如果说我就是到佛学院去学学佛法,是我师父叫我来的,不是我本意这么样。说是我师父不叫我来,我偏要来,我欢喜学习,我只是学习而已,但是我不想静坐,我不想修学止观。不修学止观,你的贪瞋痴能制伏否?能调伏吗?我看不能,这个贪瞋痴没有办法调伏。没有办法调伏,也可能有惭愧心稍好一点,但是情形严重了,惭愧心就没有了,那么你的贪、瞋、痴就发动在身语上,就做了很多罪过的事情。但是你若福报大呢,没有人能够障碍你,你还是可以做很多恶事。

但是照理说,我们发心出家呢,应该有这个意愿,就是我不想要做凡夫,我想要做圣人,但是怎么样去不做凡夫,做圣人,这个方法怎么办呢?方法就是要学习经律论。学习经律论,你若不静坐,没有用,你不能够调伏自己,一定要静坐,不管谁做你师父。你就是拜佛为师,你还是自己要修学戒定慧。不能说我拜佛做我师父,我不用修学戒定慧,不行。你不修学戒定慧,一样是随顺因果去安排你的前途,不管是拜谁做师父,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其中有一样事情我在想呢,初开始要有愿,要有圣道的愿,我希望得圣道,我不愿意做凡夫。不愿意做凡夫,这也是个愿;我想要做圣人,这也是个愿,一定要有愿。如果说我没有愿的话,没有愿的时候,到佛学院学习也可以,不学习也可以。学习,我不修行也可以,因为我不想得圣道嘛!那这是另一回事。

若有愿的时候呢,会有什么表示呢?会爱惜光阴,感觉到光阴很宝贵,日常生活的事情过得去就好了。譬如说是佛在世的时候,这个比丘,比丘尼也好,大家都是乞食,托钵乞食,你向人家要一碗饭吃,其实就是向人要饭吃。要饭吃,人家给什么就好了,就是这件事就应付过去就好了。要爱惜时间,要多静坐,要学习静坐,就是这么回事。如果把时间都浪费到其他不重要的事情上,那么你静坐的时间就被占去了,没有时间静坐了,那件事你心里面不痛吗?你心里不痛啊?心里应该是感觉痛啊!为什么感觉痛?你如果戒定慧不成就,你中阴身出现的时候,你能够保证你不到三恶道去啊?这个颠倒迷惑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能保证你持戒清净啊?能保证这件事吗?我看不能保证的!我们,尤其是年轻的出家,你的时间很多,这个宝贵的时间就在你手里头,你若空过了,空过就完了,这一生就完了,将来怎么样不知道,不知道的。所以要发心这句话怎么讲?就是要发愿,我决定要修学戒定慧,要发愿,有愿而后才能有行,有行而后能得果;愿、行、果,就是这样子。

现在经上这是说,这不是说凡夫,是说佛,佛这个天眼能看见这个境界。「所有坏戒,及彼等起,说名成就诸身语意三种恶行」,这是说佛能看见这个境界。「所受先坏,是名坏戒。由贪瞋痴为因缘故,能起身语不善业思」,这个思就是内心里面有目的,要采取行动,就是这个力量叫做思。由这个思发动了身语,就造成了十恶业道,「名彼等起」。「成就十种不善业道,名身语意三种恶行」。这是「由坏戒」,下面第二科「由坏见」。分两科,第一科「标二种」。

 

地二、由坏见(分二科)     玄一、标二种

有二邪见。谓坏见者所成邪见,诽谤一切;及住彼意,异品类者,所成邪见,诽谤贤圣。如是皆名,谤贤圣者。

「有二邪见。谓坏见者所成邪见,诽谤一切;及住彼意」,有两种邪见,就是他内心里面,现在不是说他表现在身语的行动,是说他思想里面有问题。「谓坏见者」,就是破坏了自己的正见,他成就了邪知见。这个邪知见是什么呢?「诽谤一切」,就是诽谤一切善法的因果的道理。你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相信这个事情。「及住彼意」,他有了这样的邪知邪见,就是安住在那里不变动,你告诉他你这个思想是错误的,他不承认的,这是一种邪见。「异品类者,所成邪见」,和这个又不同,另一类所成的邪知邪见,「诽谤贤圣」,不承认有贤圣的差别,不承认有这回事。「如是皆名,谤贤圣者」,这两种邪见都是毁谤贤圣人的。

 

《披寻记》一六四九页:

有二邪见等者:此说邪见业道有二差别,如有一类大乘恶取空者,名坏见者所成邪见。又如外道空见论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广说乃至世间无有真阿罗汉,名住彼意异品类者所成邪见。如是二种差别应知。

「有二邪见等者:此说邪见业道有二差别」,哪两种呢?「如有一类大乘恶取空者」,有一类他是在大乘佛法里面学习大乘佛法,大乘恶趣空者。大乘佛法说一切法空,但是那是善取空,而这个是恶取空。这个说一切法空,不管是《中观》说一切法空也好,《唯识》说一切法空也好,都是承认有因果的,这个因果是有,而一切法都是空的,空、有是不相妨碍的。现在这个恶取空者只取着一切法空,破坏因果的成立,那么这就变成邪见了。这是一类大乘佛教徒,他还承认他是佛教徒,但是他的思想是这样子,认为一切法都是空的,空的就没有善恶因果了。「名坏见者」,这是破坏了正见的人,所成的邪知邪见。

「又如外道空见论者」,这个他不是佛教徒,他是外道空见论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就是现起这样的思想,他又「立如是论」,成立这样的言论。见是在心里面说,论是在发表成言论这一方面说的。「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广说乃至世间无有真阿罗汉,名住彼意异品类者所成邪见」,这里说的很详细。「无有施与」,他不承认有做功德的事情;这个「施与」,就是贫苦的人,对他有所帮助,叫做施与。这个「爱养」,就是彼此间有感情,相爱的人;我爱我的父母,我爱我的兄弟姊妹,我对他有所布施,有所供给,叫做爱养。这个「祠祀」,是说有德行的人,有德行的人不要说是他在世的人,他死掉的时候,人都还是祭祀他、恭敬他、礼拜他,那叫做祠祀。现在这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的外道的空见论者,他否定这一切。你做这个施与、爱养、祠祀的这些功德,都是白做了,没有用的,就是没有这个善恶因果的问题,不承认有这件事。

「广说乃至世间无有真阿罗汉」,他这个外道的空见论者,如果再详细说呢,乃至世间没有真阿罗汉。这个外道的空见论者,他认为他自己就是阿罗汉,这个当然也有的人就是邪知邪见,胡说八道,破坏善法,有这种人。也有的外道,他也用功修行,也静坐的;静坐,他也有一点特殊的境界现前的时候,他就认为他是阿罗汉。认为是阿罗汉,但是实在不能够入涅槃,因为他没有能断爱烦恼,也没有能断见烦恼,烦恼还在。临命终的时候,这个中有就出现了,还是要流转生死的,那么他就认为这就是没有阿罗汉。若有阿罗汉,应该入无余涅槃嘛,哪有中有的这件事呢?所以广说乃至世间没有真实的阿罗汉。「名住彼意异品类者」,就是这样的人是安住在这种邪知邪见的「异品」,不同于有正知正见的人,所以他所成的邪见是这样子。「如是二种差别应知」,有这两种邪知邪见应知。

 

玄二、显等起   

由邪见故,计着邪因及以邪果;由此为缘,造作邪业。造邪业故,所有法受,或现受乐,于当来世受苦异熟;或现受苦,于当来世受苦异熟,是故复说起诸邪见业法受因。

「由邪见故,计着邪因及以邪果」,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标出来这两种邪知邪见,这里边「显等起」,显示他们现出来的过失。

「由邪见故」,由于这个人他有这样的邪知见的思想,「计着邪因及以邪果」,他就执着那个邪恶的事情能得涅槃,能生天。「及以邪果」,说是你持牛狗戒能生天,有这样的事情。他自己当然也没有能够学习佛法,他心里面有多少境界,他就认为得阿罗汉了,就是这样子。认为是得了四禅八定了,实在不是,所以这是「计着邪因及以邪果」。

「由此为缘,造作邪业」,由于他内心里面有这个邪见为因缘,所以造了很多错误的有罪过的事情。「造邪业故,所有法受,或现受乐,于当来世受苦异熟」,他造了很多有罪过的事情,那么他做什么事情,当然这件事在心里面有所动作的时候,他就会有一个结果的。「所有法受」,就是你所造的业,所出现的事情,在你心里面有感觉的。这个「法受」,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有受,有接受这个出现的境界,实在就是心受。「或现受乐」,或者这个时候他出现乐受。这个他前生也是造了很多的福业,他今生虽然做了罪过的事情,前生的福业还能得乐果,所以还能有乐受。但是你现在造了很多罪过的事情,「于当来世受苦异熟」,一定有苦的果报现前了。

「或现受苦,于当来世受苦异熟」,或者是你现在就受苦报,受了苦的果报,于当来世又受苦的果报,或者是这样子。「是故复说起诸邪见业法受因」,所以这里面又说,这个众生起诸邪见,邪见的行动就是业,他将来一定要受苦。现在是做了邪见的业,是因,将来会受苦果的。

 

《披寻记》一六四九页:

起诸邪见业法受因者:谓起邪见造作邪业及现法受,能为当来苦异熟因故。

「起诸邪见业法受因者:谓起邪见造作邪业」,起邪见的时候是意,「造作邪业」,那就是由这样的见有了行动,所以叫做邪业。「及现法受」,那就是果了。「能为当来苦异熟因故」,你现在的邪见、邪业和现法受是将来受苦果的因,这样解释,「是故复说起诸邪见、业、法受因」。

 

天二、结因缘   

彼虽成就其余所有种种善法;而但由此往于恶趣。是故说言由此因缘。

「彼虽成就其余所有种种善法;而但由此往于恶趣」,这是第二科「结因缘」,第一科是「明作业」,现在第二科是结束他的因缘。

「彼虽成就其余所有种种善法」,这个有邪知邪见的人,他也不是完全都是罪过的事情,他也会做一些是有功德的事情。虽然成就其余的所有种种善法的功德,「而但由此往于恶趣」,但由于他现在他的邪见、邪业、邪法受,就会到三恶道去的,「是故说言由此因缘」,所以佛就说由此因缘要到三恶道去。这下面第二科是「若得生已受苦恼等」,前面第一科是「若由此生」。现在是第二科「若得生已受苦恼等」。分两科,第一科「明得生缘」。分两科,第一科「名身坏」。

 

亥二、若得生已受苦恼等(分二科)  天一、明得生缘(分二科)   

地一、名身坏   

名色二种,更互乖离;故名身坏。

临命终的时候,名、色这两种。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五蕴,受、想、行、识是心法,心法不是地、水、火、风,也不是青、黄、赤、白,但是有名字,有受想行识的名,这就是心法。另外,有地水火风,这就是色法。这个名和色两种乖离了,它不和合了。乘离了就四大分散,那就是要死亡了,故名叫「身坏」。

 

地二、名极死

一切死中,如是死者,最极下劣;故名极死。

这第二科名叫极死。这个一切的死亡之中,「如是死者」,这样死的人是最极下劣的,所以叫做「极死」。若是成就善业的人,他死亡的时候虽然也有苦,但是比较安乐。若是你的罪业成熟,要到三恶道去,死亡的时候就苦,非常的苦恼,所以叫极死。

 

《披寻记》一六四九页:

一切死中等者:谓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名一切死。即于此中不善心死者:将命终时,见乱色相,极重苦受逼迫于身,是故说名最极下劣。义如〈意地〉中说。(陵本一卷十四页)

「一切死中等者:谓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死」,死亡的时候有这三种差别:死的时候心情是善的,或者是不善,或者是无记的,有这三种不同。「名一切死」,就是各式各样的死亡,但是分这三类的差别。

「即于此中不善心死者:将命终时,见乱色相」,就是看见一个混乱的、动乱的行相。「极重苦受逼迫于身」,极重大的苦恼的觉受逼迫他的身体。「是故说名最极下劣。义如〈意地〉中说」,这个道理在第二地〈意地〉中说了。若是我们肯努力地坐禅的话,你心里面得定了,那死亡的时候心里面是寂静住的,是非常自在的,没有这些苦恼的问题。所以应该发心多静坐,对自己有极大的好处的。

 

天三、明受诸苦(分三科)    地一、标体性   

为欲开示那落迦想,是故说言堕险恶趣。为欲开示自性体事,是故复须说那落迦。

「为欲开示那落迦想,是故说言堕险恶趣」,下面第二科是「明受诸苦」,前面第一科「明得生缘」,现在说受诸苦。分三科,第一科「标体性」。

「为欲开示那落迦想,是故说言堕险恶趣」,佛陀为开示我们那落迦想,这个地狱;「落迦想」翻个苦器,就是地狱,你要生恐怖想。「是故说言堕险恶趣」,你有这个罪业,就是要到险恶趣去。「为欲开示自性体事,是故复须说那落迦」,佛陀为欲开示我们自性体事。这个「自性体事」,就是那件事情它特别有的体相,叫自性体事;不共于他法,所以叫做自性。「是故复须说那落迦」的事情。下面第二科「释名字」。

 

地二、释名字   

由非法行,不平等行,往趣于彼;故名为险。于此趣中,触诸苦触,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受诸苦恼,平等出现;故名恶趣。堕下分故;大深坑故;难救拔故;甚可悲故;极下贱故;以大绮言常悲怨故;说名为堕。

「由非法行,不平等行,往趣于彼;故名为险」,「由非法行」,由不合道理的行为,就是邪知邪见的行为,这个业力;邪知邪见的这个非法行,就是不平等行,不合道理的这种行为。由这个业力,往趣于彼那落迦中,「故名为险」,险者恶也。

「于此趣中,触诸苦触」,就是在地狱趣里面,你到地狱里边接触到很多苦恼的触受。「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受诸苦恼,平等出现」,这个长时,不是短时间,各式各样很猛利地、不间断地受诸苦恼。这个苦恼是长时期的,还是各式各样的,还是非常猛利的,还是不间断的。「平等出现」,不会说有的时候轻一点,有的时候重一点,是不平等。现在不是,一切时都是猛利无间受诸苦恼,所以叫平等出现,故名叫做恶趣。

「堕下分故;大深坑故;难救拔故」,堕落那个极下劣的地方去,那个地方是个大深坑,深坑是什么意思?就是「难救拔故」,不容易把你救出来的。「甚可悲故」,这种境界很可悲痛的。「极下贱故;以大绮言常悲怨故」,就是在那里受苦的人,他没有办法心安下来,会说出来很大的污秽的语言,他心里面很苦恼,常常怨恨,「常悲怨故,说名为堕」。

 

地三、明说意   

由能发起上品厌离,是故唯说堕那落迦。

这是第三科「明说意」。佛为什么说这种事情呢?这个意在什么地方呢?「由能发起上品厌离」,由于这样子去宣说这件事,能发起上品的厌离心,轻轻的厌离是下品,这个上品的厌离就是会有力量了。「是故唯说堕那落迦」,所以佛陀在这个地方只是说堕那落迦,没有说饿鬼、说畜生,这样是警觉我们的意思。

 

《披寻记》一六四九页:

以大绮言常悲怨故者:谓由苦所逼恼常发言音哀吟悲冤,名常悲怨。如是言音不能引义,故名绮言。

「以大绮言常悲怨故者:谓由苦所逼恼常发言音哀吟悲冤」,由苦所逼,由地狱里面那个苦痛逼恼这个人,所以他常发出来很多的言音;那个言音是很悲哀的,哀吟。「悲冤」,这又不懂得因果的道理,「哎呀!我怎么可以受这个苦呢?」「名常悲怨」。

「如是言音不能引义,故名绮言」,他在受苦的时候,发出来这样的言音,不能够引发出来什么对他有利益的事情,所以叫做绮言。

 

戌二、结略义   

当知此中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诸苦恼,若受苦已复起所余自业所作种种众苦,如是一切由此诸想之所显示。

「当知此中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诸苦恼」,这下面第二科「结略义」。当知这一段文里面,前面第一科「若由此生」,「若得生已」是第二科,「受诸苦恼」。「若受苦已复起所余自业所作种种众苦」,这是你受了很多的苦,还没有完,你又现起来所余的,其余的也是自己造的业,由业力变作了很多的众苦,还是要继续受苦的。「如是一切由此诸想之所显示」,就是地狱众生,这么多的苦恼,「如是一切由此诸想」可以显示出来。由这么多的名想可以显示出来众生地狱的苦恼。

 

《披寻记》一六五○页:

若由此生等者:前说邪见业及法受,名由此生。堕险恶趣,受苦异熟,名得生已受诸苦恼。于恶趣中触诸苦触,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受诸苦恼平等出现,名受苦已复起所余自业所作种种众苦。如是一切黑品因果等相,皆由前说诸差别名之所显示。

「若由此生等者:前说邪见业及法受,名由此生」,这个邪见,我们若不学习佛法,我们会有正见吗?我看没有正见。所以要学习佛法,由经律论上能建立正见,我们才能灭除邪见的呀!「由此生等者:前说邪见业及法受,名由此生.。堕险恶趣,受苦异熟,名得生已受诸苦恼。于恶趣中触诸苦触,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受诸苦恼平等出现,名受苦已复起所余自业所作种种众苦。如是一切黑品因果等相,皆由前说诸差别名之所显示」。

 

酉二、善趣摄(分二科)    戌一、例相违   

与上相违,随其所应一切白品,皆当了知。

前面是说恶趣的事情,现在第二科是「善趣摄」。分两科,第一科是「例相违」。

「与上相违」,如果一个人他的思想和前面的文所说的事情是相违反的,那就不是恶法了。「随其所应一切白品」修学的善法,「皆当了知」,那你就会明白了。这是「例相违」,下面第二科是辨它的差别。

 

戌二、辨差别

此差别者,善行为先所有诸趣,名为善趣。受极乐故,名乐世界。

「此差别者,善行为先」,和前面不同的,就是你有好心肠,这是最重要的。这个「行」,你有好心,也有好的行为,这是最重要的。「所有诸趣,名为善趣」,由于你有善业,你招感的果报,那就是善的,叫做善趣,就是到安乐的地方去了。「受极乐故,名乐世界」,到那个地方,你所遭遇到的事情都是极快乐的,所以那个地方不是苦恼的世界,是乐世界。这是第九「死生智力」说完了。下面第十科「漏尽智力」。分三科,第一科「出所能治」。

辰十、漏尽智力(分三科)    巳一、出所能治

一切诸漏所有随眠,无余永断;逮得能治胜无漏心、胜无漏慧,是其最胜增上心摄、增上慧摄。由漏尽故,说名无漏心慧解脱。

「一切诸漏所有随眠,无余永断」,这个前面「死生智力」这里有善趣、有恶趣,这个境界在佛的天眼通是看得明明白白的。现在是说第十;这个十种智力,现在第十「漏尽智力」。分三科,第一科「出所能治」。

「一切诸漏所有随眠,无余永断」,这个「漏」就是烦恼,很多很多的烦恼。这个烦恼分两种:一个是现行的烦恼,一个是种子的烦恼。种子的烦恼叫做随眠。无论什么样的现行的烦恼,它都是有随眠的种子的。有的时候烦恼是不活动,但是烦恼的种子潜伏在那里。这个我们用功修行,譬如说我们修禅定,长时期地修禅定,长时期地念佛,或者长时期地做种种功德,我们有可能我们的三业表现出来的相貌是清净的,身口意、眼耳鼻舌身意不感觉到有烦恼。不感觉到有烦恼,你不要认为你就是圣人,那个烦恼是在心里面,潜伏在那里,还是在的,一点不缺少的。「一切诸漏所有随眠」,所有的种子还在那里,那要怎么样才能够「无余永断」呢?「无余永断」,一点不剩余,没有剩余,不但没有烦恼的现行,烦恼的种子也都消灭了,叫无余永断。

「逮得能治胜无漏心、胜无漏慧」,这个「逮得」就是获得,获得了能对治烦恼的。「胜」,就是有力量的无漏心,没有烦恼的清净心。这是两件事,一个是心,还有一个是慧。「胜无漏慧」,有大力量的、没有烦恼的智慧,这是两种。这个心是王,无漏慧是心所法,心和慧是分开的。

我们上一堂课的时候,说到这个真常心,说到《起信论》的真常心。《起信论》说到真如那个地方,这个真如有识知义,这个第一义谛上面有识知义,就是有明了性,第一义有明了性,明了性就是心。心和真如是一个体性,那么真如是不生不灭,是常住的,那个心也就是常住的,所以叫常住真心。《楞严经》也是这么说。现在说我们学习唯识,唯识它不这么说。心是心,慧是慧,说胜义谛是胜义谛,不是统一的。另外,这个《起信论》上还有说一句话,「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这是说这个智慧和真如也是统一的,那么真如是本有的,这个大智慧光明也是本有的了;就是你不需要修行,你也有大智慧光明义,它是这样意思。我想我们初学习佛法的时候,佛说我们这是个臭皮囊,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臭的。忽然间说我们的臭皮囊里面有真常心,有大智慧光明,那就是无上菩提嘛!真如上有大智慧光明义,就是无上菩提。我们心里可能会感觉欢喜,我们这个臭皮囊里头有宝,我们心情可是这样子,可能会有欢喜的感觉。但是现在这里说呢,在唯识上不是;唯识上说,你要再发心修行,你才能成就这个胜无漏慧。但是唯识上也说一件事,你可能有这个种子,就是这个人是声闻种性,这个人是辟支佛种性,这个人是佛种性,你有这个种子。种子不是现行,你需要用功修行,使令种子现行了,才可以得圣道。这个说法和《起信论》的不一样。

现在这里说「一切诸漏所有随眠,无余永断」,那就是你在佛法里面肯努力修行,有这样的成就,就是「逮得」,就是成就了,成就能对治烦恼随眠的胜无漏心,能对治烦恼的随眠的胜无漏慧。有这个慧出现的时候,就把这个烦恼消灭了。「是其最胜增上心摄」,这样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啊?是那最有力量的增上心摄,「增上心」是什么?就是定。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增上慧摄」,这个胜无漏心、胜无漏慧就是「增上心摄、增上慧摄」,就是殊胜的定慧。这个殊胜的定慧是由修来的,不修没有这回事。「由漏尽故,说名无漏心慧解脱」,由于前面这个烦恼的现行、烦恼的随眠被消除了,「由漏尽故」,这个时候就说你叫做无漏心、有无漏的慧,有无漏的心解脱、有无漏的慧解脱,这个时候你心里面有智慧和有清净心。这是「出所能治」,标出来能对治的。下面「明自内证」。这个出能治是无漏的戒定慧,所治的就是一切烦恼随眠。这下面第二科「明自内证」。

 

巳二、明自内证     

即此心慧二种解脱,于最后有,说名内证第六神通。由依见道及依修道,内所证故。

「即此心慧二种解脱,于最后有,说名内证第六神通」,就是你成就的增上心和增上慧,这两种解脱,就是不被烦恼所系缚的时候。心不被烦恼所系缚的时候,叫做增上心;慧没有烦恼的系缚,就是慧解脱。「于最后有,说名内证」,你成就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的时候,就是最后有,以后那个有是清净的了。原来是由惑业所感得的色受想行识,这是到最后,就是今天为止,以后完全就不是这样的有了,不是这样的生死果报了,不是臭皮囊了。「说名内证第六神通」,第六神通就是漏尽通。「由依见道及依修道,内所证故」,这个第六的漏尽通也不是一下子成就的,就是由于「依见道」,要依靠你初开始由暖、顶、忍、世第一到了见道,断除去一部份的见烦恼、一部份的爱烦恼;一个我执,一个法执。「及依修道,内所证故」,但是这件事还没有圆满,要继续地要修学戒定慧,这样子断除剩余的这一切的烦恼,最后的时候在你心里面成就了心解脱、成就了慧解脱,「内所证故」,这就是漏尽通。下面第三科「正能觉他」。前面是说你自己能觉悟。分两科,第一科「释」。

 

巳三、正能觉他(分二科)    午一、释    

既自证已,如实了知,随其所欲能为他说;是故说言于现法中自证通慧,具足开觉我生尽等诸句差别。

「既自证已,如实了知,随其所欲能为他说」,既然自己成就了心解脱、慧解脱,既自证已。「如实了知」,这时候你有大智慧,你就是真实地明白了。「随其所欲能为他说」,随自己之所欲,随众生之所欲,你能为他宣扬佛法。你成就了心解脱、慧解脱以后,你才如实地通达了佛法,通达了诸法实相,「随其所欲能为他说」。「是故说言于现法中自证通慧,具足开觉我生尽等诸句差别」,所以这文上这么说:「于现法中」,不是说过去,也不是说未来,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自证通慧」,由于你自己的努力,你成就了漏尽通的大智慧。「具足开觉我生尽等」,你是圆满地通达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个诸句的差别义。

 

午二、指

广说如后摄异门分,应知其相。

这四句的法义如后面〈摄异门分〉有解释,「应知其相」。

 

《披寻记》一六五○页:

我生尽等诸句差别者: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诸句差别。如〈摄异门分〉有二种释应知。(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

「我生尽等诸句差别者: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诸句差别。如〈摄异门分〉有二种释应知。(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那里有两种解释。

这个「我生已尽」,它那里的解释呢,这个生就指你的生命体,这就是也叫做有。这个「有」,可有点儿事情。如果得了初果的话,约小乘佛法解释,得初果的时候,你还有七番生死,一生天上一来人间,这叫做一次,这样七次就得阿罗汉道了。所以得了初果以后,只有七番生死,就是还有七生。现在说「我生已尽」就是第八生以后没有了,这是说初果,他这个第八番的生死没有了,「我生已尽」。这个「梵行已立」,这个梵行是什么?就是八圣道,正见、正思惟等,这是八圣道,这个他已经成就了,已经成就了八正道。他常常这样用功修学四念处,成就了八圣道。成就了以后,他不会再退的,不会再退失的,所以叫梵行已立。第三句是「所作已办」,「所作已办」是什么呢?就是所应该做的事情已经成就了,就是把烦恼断掉了,他的见烦恼、爱烦恼断掉了,一切的烦恼永无余故,一切的道果已经都成就了,成了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那么叫「所作已办」。最后是「不受后有」者,就是把这个七番的生死也灭掉了,所以叫做「不受后有」。这若是按小乘佛法说,这是入无余涅槃了,这是一种解释。

还有第二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我生已尽」这个意思呢,它这个「生」字有两种生:一个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生,这是一种生。第二种生是烦恼生,你内心里有烦恼,有贪瞋痴的烦恼,也叫做生。但是得了初果以后,烦恼不那么猛盛了,就微薄了,所以也可以说是「我生已尽」。这样说呢,「我生已尽」这句话就指初果和二果说的。「梵行已立」这指第三果说的,就是不还果。因为不还果,这三果是把欲界的爱完全地消灭了,只剩下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这个时候所以叫做「梵行已立」。这个第三句和第四句「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句话是指阿罗汉说的了,这样分配这四句。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6)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居士如何如理如法地护持三宝?[栏目:传喜法师]
 认清创业[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金刚经》讲解第十一讲[栏目:慧祥法师]
 善恶业报经新讲(4)[栏目:梦参法师]
 “以戒为师”及其现代社会价值[栏目:律宗文集]
 第六十四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从宗教走向教育——佛教[栏目:曾琦云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四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阿拉善南寺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烦恼分分破 真如分分现(惟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