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9

丑二、方便善巧 (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

「别辨其相」分四科,第一科「善修事业」,这一科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二科「方便善巧」。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菩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要有很多的方法和智慧,才能够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但是究竟什么叫做菩萨的方便善巧呢?这是征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种类」,又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寅二、释 (分二科)   卯一、举种类 (分四科)   辰一、标

当知如是方便善巧略有十种。

这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应该知道菩萨所具有的,这样的方便善巧,简要的说有十种不同。这就是种类,有这么多的差别。下面第二科是「征」。

 

辰二、征

何等为十?

这十种方便善巧是什么呢?下面第三科列出来。

 

辰三、列

一者、憎背圣教有情,除其恚恼方便善巧。

就是世界里面的众生,相信佛法的还是少数的,很多的众生对于佛法是不置可否的,只有一少部分「憎背圣教」,就是他憎恨、不高兴佛法,这样的有情怎么办法使令他相信佛法呢?要「除其恚恼」,先要除灭他内心对于佛法的憎恨,这一方面的「方便善巧」,这是一种。

 

二者、处中有情,令其趣入方便善巧。

「处中」,就是对于佛法并不憎背、并不恚恼,但是也不相信佛法,他是处在中间的这样的人。菩萨能有方便善巧「令其趣入」,能教化他,使令他相信佛法。这个「趣入」,说个白话,就是能来到佛法里面。那是什么情形呢?就是对于佛法有了信心,就叫做「趣入」。这样的「方便善巧」,这是一类。

 

三者、已趣入者,令其成熟方便善巧。

这是第三种。已经相信佛法的人,使令他在佛法里面栽培的善根能达到成熟的阶段。这个「成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在佛法里面栽培的信、戒、闻、舍、慧,这样的善根达到可以得圣道的程度了,那就叫做「成熟」。能这样教化众生的方法,那就叫做「方便善巧」,这又是一类。

 

四者、已成熟者,令得解脱方便善巧。

第四种。说这一类的众生在佛法里面的修学,他已经达到可以得圣道了,可以由凡入圣,达到这个程度。达到这个程度,也不是他自己能得圣道的,还需要佛菩萨方便善巧来教化他,他才能得圣道。得圣道,就叫做「得解脱」。

这个「解脱」就是对系缚说的,我们在生死里流转的众生,有种种的烦恼,还有各式各样的贪瞋痴的烦恼。这个烦恼是什么呢?就是内心的分别。你这个时候心里面有贪心,这个时候心里面有瞋心,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的时候,你的心就被烦恼所系缚住了。这个只要是众生,心里面都是有烦恼的,但是烦恼有的时候活动,有的时候不活动。不活动的时候,就好像没有烦恼似的。这个烦恼不活动的人,如果你若注意烦恼正在活动的人,你才知道烦恼的相貌,你才知道。那个时候,他的那个明了性的心,那个灵明的心被烦恼系缚住了,被这个贪心或者瞋心困扰住了,他不能解脱。这个我们烦恼没有活动的时候,心情比较平和,好像没有烦恼一样,但是烦恼的种子,烦恼的潜在的力量还是在你心里面的,你心里面还是有烦恼的。

现在说「令得解脱」,就是烦恼的种子也不系缚你了,你能修学戒定慧把内心里面的烦恼种子也消灭了,那个时候就永远也不会再有烦恼了,那就是圣人,所以「令得解脱方便善巧」。

这个我们已经相信佛法的人,用功修行才知道什么是烦恼、什么是烦恼的系缚的情况,才知道。有的时候,若是这一位佛教徒他肯努力地修学戒定慧呢,能使令烦恼不活动,烦恼就好像没有烦恼似的。如果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死掉了,因为这个人是有修行的人,他不会到三恶道去,有可能再来人间,也可能到天上去,也可能会到佛世界去。如果来到人间的话,做人呢,他生来就是一个品德很高尚的人,他生来就是这样子。生来这样子,因为前生在佛法里面栽培过,所以今生还容易相信佛教,他还能够学习佛法,也应该能够修学圣道的。修学圣道,如果他若学习经论的话,他有可能继续地修学戒定慧。但是若不学习经论,那可能会有其它的问题。

现在这里面告诉我们一件事,就是你的善根成熟,接近得圣道的时候,你还是不能自己自然地得解脱,还需要佛菩萨的方便善巧来度化你,你才能够得圣道的。所以这第四个「已成熟者,令得解脱方便善巧」。

 

五者、于诸世间一切异论方便善巧。

一共是十种善巧,现在说到第五个。「于诸世间一切异论」,这个佛法在世间,佛菩萨的大智慧也会发表很多的方便善巧的论议,但是非佛教徒他也会有各式各样的论,那就是「异论」,和佛法的议论不一样,那叫做「异论」。这些异论,佛菩萨也有方便善巧,这个方便善巧是什么呢?佛菩萨也通达众生不同于佛法的异论,也通达,叫做「方便善巧」,通达这个世间的异论。

 

六者、于诸菩萨净戒律仪受持毁犯,能正观察方便善巧。

这第六种。「于诸菩萨」,就是佛为菩萨所制定的毗奈耶,这个「净戒律仪」,能够使令你的身口意清净,不毁犯这个清净的律仪,这叫「净戒律仪」,所规定的。但是这个是属于菩萨的。这个佛法的戒律,有优婆塞戒、优婆夷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现在是说菩萨的净戒律仪,通于四众弟子,也通于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就是通于七众弟子的,那就是菩萨戒。

这样的菩萨戒「受持毁犯」,怎么叫做受持菩萨的净戒律仪?怎么叫做毁犯菩萨的净戒律仪?「能正观察」,这一位佛教徒对于佛为我们开示的菩萨净戒律仪,能够努力的学习。「能正观察」,能够努力地去学习,就通达了受持、毁犯的差别,这也叫做方便善巧。你要通达,要经过学习。

 

七者、于诸正愿方便善巧。

第七种「于诸正愿方便善巧」,这个「愿」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希望做医生,我希望发无上菩提心,我希望做律师,我希望做建筑师,各式各样的希望。但是现在这里说的「愿」,是「正」,就是符合佛法的道理的愿;发无上菩提心、修学圣道,这都是正愿。「于诸正愿方便善巧」,他也有智慧通达这件事,通达正愿的。

 

八者、于声闻乘方便善巧。九者、于独觉乘方便善巧。十者、于其大乘方便善巧。

后面这八、九、十是属于三乘圣道。前面这个「于诸正愿」,正愿这里面主要的是说,感觉到人生是苦,在生死里面流转不是好事,想要出离生死苦。出离生死苦,你建立了这样的意愿,那就叫做正愿。但是这件事有三种不同:第一种是声闻乘的方便善巧,就是他没有大悲心,但是自己愿意出离生死得涅槃,这也是有信、解、行、证的不同。声闻的这样的方便善巧,肯努力地去学习、也肯努力地去修行。

「九者、于独觉乘方便善巧」,这是另有一种人,他也是学习声闻乘的佛法,但是他有高慢心,他的意愿想要在没有佛、没有佛法的世间得圣道。「我不需要有老师教导我,我自然地就得圣道了,无师自悟」,这是一个高慢的态度。但是这种人最初也是能遇见很多的佛,听佛说法栽培善根,他的福德、智慧高过了声闻乘,他栽培善根栽培得非常的殊胜,所以能够出无佛世、无师自悟。这又是一类的佛教徒。

「十者、于其大乘方便善巧」,这第十种。这位是高过声闻乘、也高过独觉乘,他有大慈悲心愿意普度众生齐成佛道的,这种人。那他是属于大乘。

这个「乘」其实就是车的意思,这个车能够运输,能够从甲地运到乙地,从这个地方运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叫做大乘。这个声闻乘、独觉乘也都有运转的意思,都是从生死的地方、从苦恼的地方,运到没有苦恼的涅槃那里去。但是这个大乘,不但自己到无上菩提,还度化一切众生到涅槃、到无上菩提那里去,他运载的人多,所以就是大车了。

这里面的意思,就是他的大悲心特别的强,声闻和独觉这两类的人,他的大悲心不是那么强,所以有大小的不同。

 

辰四、指

如是一切方便善巧,如前即此菩萨地中,随彼彼处已广分别,如应当知。

这是第四科,是「指」。「如是一切方便善巧」,像前面说的一共有十种方便善巧,这十种方便善巧里面的意义应该加以解释的。「如前即此菩萨地中」,就是如前面的文已经讲过了。究竟是那一段文呢?「即此菩萨地中」,现在的文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属于〈菩萨地〉,〈菩萨地〉前面是〈声闻地〉。「即此菩萨地」,就是从三十五卷开始,一直到现在这里,都是〈菩萨地〉,一共到五十卷,现在是四十七卷。「随彼彼处」,随顺那段文的意义,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已广分别」,已经详细地解释了这十种方便。「如应当知」,如其所应,你已经学习过了,你应该知道的。

 

《披寻记》一五五六页:

「随彼彼处已广分别如应当知者:此中前四方便善巧,如前〈菩提分品〉说有六种成熟有情方便应知。(陵本四十五卷五页)又说善知诸论。(陵本四十四卷十七页)即此第五方便善巧。又〈戒品〉说菩萨戒波罗密多。(陵本四十卷一页)即此第六方便善巧。又〈菩提分品〉中说:菩萨所修正愿。(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页)即此第七方便善巧。〈功德品〉说乘施设建立。(陵本四十六卷十四页)即此后三方便善巧。」

「随彼彼处已广分别如应当知者:此中前四方便善巧,如前〈菩提分品〉说」,这十种善巧里面,前面的四种善巧,「如前〈菩提分品〉」,在那一品里面已经讲说了。那里说「有六种成熟有情方便应知」,那个六种里面就有这四种。「(陵本四十五卷五页)」,在那地方说的。

「又说善知诸论。(陵本四十四卷十七页)」那个地方说。「即此第五方便善巧」,这里是第五,第五个「于诸世间一切异论方便善巧」,在那个地方已经讲过了。

「又〈戒品〉说菩萨戒波罗密多。(陵本四十卷一页)」,说到这个戒波罗密多的受持、或者毁犯的差别。「即此第六方便善巧」。

「又〈菩提分品〉中说:菩萨所修正愿。(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页)」,那里已经说了,这个菩萨正愿是怎么回事。「即此第七方便善巧」。

「〈功德品〉说乘施设建立。(陵本四十六卷十四页)即此后三方便善巧」。这个指出来这十种善巧在前面的文里面,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已经说过了。

 

卯二、明作业 (分三科)  辰一、标

如是十种菩萨所有方便善巧,能作五事。

这是第二科「明作业」,说明这十种善巧的作用,它有什么好处呢?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十种菩萨所有方便善巧,能作五」种「事」情,这是标出来。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由前四种善巧」。

 

辰二、释 (分五科)  巳一、由前四种善巧

谓由前四种方便善巧,令诸菩萨能正安立所化有情于自义利。

谓由前面十种善巧的前面四种方便善巧,「令诸菩萨能正安立所化有情」,那四种方便善巧的方法能令诸菩萨,很多的菩萨用这个方法教化众生的时候。「能正安立所化有情于自义利」,就是教化所化的众生于「自义利」这个地方有成就,不是他义利。

这个「自义利」和「他义利」有什么不同呢?「他义利」,那个人的利益,那个人的利益是与佛法相对的;就是在烦恼里面活动所成就的事情,叫做「他义利」。这个烦恼所活动的情况,如果明白一点说呢,我们凡夫的情形,有的时候我们烦恼的活动造作了伤害人的事情,那么就到三恶道去得到一些义利。若是有的时候,我们凡夫还是烦恼,但是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那就在人间、天上得到一些义利。这两方面的义利,都叫做「他义利」,不是自义利。

现在菩萨用这四种方便善巧教化众生的时候,使令众生「于自义利」有成就,就是在圣道,出离世间得圣道的义利有成就,就是这样意思。这个出离世间的烦恼的境界,那就是三乘圣道:就是声闻乘、独觉乘、和大乘(或者说是一佛乘),在这里面有成就。这里面有成就,是完全是没有烦恼的,有清净的大智慧,永久的安乐自在的。当然这件事,我感觉还是少数人,少数人愿意学习这件事。在佛教徒里面,多数还是欢喜「我内心里有烦恼,你不要管,你不要管我这件事。我心里有烦恼,我做一些善事,这就很好。你不要改变我的思想」,这样的佛教徒比较多。我们若欢喜学习佛法,学习四念处,断除去我们内心的贪瞋痴,欢喜做这件事的人不多。就是出家人都算在内,不欢喜修四念处,你叫我参话头还可以,你叫我修四念处我不欢喜,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就是这样子。

但是在这一段文呢,已经分类了,就是「由前四种方便善巧」,这四种方便善巧当然也是佛陀开示我们的一种方法,所以它能「令诸菩萨能正安立」,这也还是要有程度的菩萨,他能用这个方便善巧「安立所化有情」。这个「安立」,或者是这样说,就是使令他进步到这个程度,叫做「安立」。就是能够依据佛菩萨的教导,叫做「正」。「安立所化有情」,就是提高所化众生的程度,达到什么地方了呢?「于自义利」,使令他成就三乘圣道,就是这样意思。「令诸菩萨能正安立所化有情」,用这个方法教化这个所化有情。「安立」,或者说教化的意思也可以。教化所教化的众生,使令他们修学三乘圣道,叫做「自义利」。

这个「义利」这两个字,如果纯在善法中说,烦恼的活动是例外的,纯在善法中说呢,现在得到的利益叫做义,将来得到的利益叫做利;一个现,一个未,这样分别。或者说,这个义是世间的利益,这个利是出世间的利益。我们修学圣道的人,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是圣人的境界,不可能这样子。就是先成就世间的利益,再进一步成就出世间的利益。若是举一个例子来说呢,我们常常的修学戒定慧的话呢,这个人的身口意,他内心的思想就不会那么粗暴,就比较调柔,他的贪心轻微了,瞋心也轻微了。我不修学圣道的时候,我的烦恼很厉害。我常常的静坐修止观的时候,心情调柔了。但是这个时候不是圣人的境界,因为你内心里面你还有烦恼的,只是没有发作就是了,所以这个是属于世间的利益。但是你继续地修学戒定慧的时候,你这个定慧的功夫高深了,能消灭内心潜在的烦恼,这个时候就是圣人了,那个时候就是出世间的利益了。所以按时间上说,有现、有未的不同。或者说有世间、出世间的不同。或者说:你得到福德,叫做义;得到大智慧,得到般若的时候叫做利,或者这么分别。

 

巳二、由第五种善巧

由于世间一切异论方便善巧,令诸菩萨善能摧伏一切异论。

这是第二科,由第五种方便善巧。「由于世间一切异论方便善巧」,由于这位菩萨他不但是学习佛法,他也学习了世间的一切异论方便善巧。但是我们从经论上看,佛教徒,或者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应该是得无生法忍以后学习世间的异论,不是一开始就学习世间的异论。或者说是有大智慧的人,他虽然没得圣道,但是智慧很高,他的记忆力也特别好,他的一天有两分的时间修学圣道,一分的时间学习世间的异论。学习世间不同于佛法思想的这些书论,做什么呢?「令诸菩萨善能摧伏一切异论」,你这样学习的结果,有这样的好处:诸菩萨善能够摧伏一切异论,摧伏一切邪知邪见的思想,使令他们改邪归正,有这样的好处。

 

巳三、由第六种善巧

由于菩萨净戒律仪受持毁犯能正观察方便善巧,令诸菩萨不犯所犯。犯已速疾如法悔除;于善清净菩萨所受净戒律仪,能善修莹。

这是第三科,由第六种方便善巧。「由于菩萨净戒律仪受持毁犯能正观察」,由于这位菩萨他不只是学习定慧,同时他也学习戒,所以对于菩萨的净戒律仪受持、毁犯「能正观察」,能够学习的很圆满,他能善巧的观察,有这样的方便善巧的智慧。「令诸菩萨不犯所犯」,你学习了菩萨的律仪的时候呢,你就得到一种好处,就是「不犯所犯」,不会违犯所犯的菩萨戒,就不会犯戒了。「犯已速疾」,或者说他一时的失掉了正念,犯了这条戒,但是他会很快的「如法悔除」,就是依据律法里面的规定,能够忏悔,除灭所犯的罪过。

「于善清净菩萨所受净戒律仪,能善修莹」,对于善清净的菩萨所受净戒,这个「善清净」是说菩萨所受的净戒律仪的功能,你能受持菩萨的戒法呢,能使令你心清净、口清净、身清净,它有这个作用。这个所受净戒律仪,「能善修莹」,你有这个能力能很好的使令它清净无染,清净、没有染污。

 

《披寻记》一五五七页:

「于善清净等者:善净意乐,名善清净。此说菩萨堪能受戒自性功德,由此堪受菩萨所受净戒律仪。今说由彼方便善巧令戒清净,名善修莹。」

「于善清净等者:善净意乐,名善清净」,这个「意乐」就是你的意愿,你内心里边所希望什么。我们没得圣道的人、也不修学圣道的人,我们内心的意愿多数是染污的。若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修学圣道的人,但是没得无生法忍,你还不能够那么样的完美。那么现在你学习佛法,常常修学戒定慧呢,就是「善净意乐」,善者能也,能清净你的意愿。清净的意愿,我们一般的说,你最初的时候你建立一个意愿,那是一种情形。其实这个「善净意乐」是说我们的内心与境界接触,就最初的一剎那,要叫它清净,那叫做善净意愿。我现在看见一个大莲花,你心里面受到这个大莲花的影响,你心里面怎么样反应?我看见一个毒蛇的时候,你心里面怎么反应?

现在这里是说,你若常常地修学戒定慧呢,「善净意乐」,就是最初的一剎那就让它清净。这不容易!所以是「善净意乐,名善清净」,你时时的使令你内心里面的举心动念让它清净,能与圣道相应,这叫做「善清净」。

「此说菩萨堪能受戒自性功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菩萨堪能」,堪者能也,你受了菩萨戒的时候,「自性功德」,就是你自心的功德,你自心要有清净的功德,你内心清净。这个只要是出家的佛教徒,我看比丘也是一样,和菩萨一样,要保护内心的清净。但是在佛法里面用这个字的时候,有一点差别:佛法里面说比丘是指学习小乘佛法的人,说菩萨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但是菩萨里面也有比丘,菩萨比丘。现在这里说,这个菩萨比丘,「此说菩萨堪能受戒自性功德」,就是你内心里面的功德,你表现于外的以内心为根本。我外面表现的很清净、很如法,但是你内心也是这样子吗?但是现在菩萨戒里面是说,你内心一定要清净。「堪能受戒自性功德」,你自心里面的功德。

「由此堪受菩萨所受净戒律仪」,由于你能够善清净,善净意乐,你就可以受菩萨所受的净戒律仪。

「今说由彼方便善巧令戒清净,名善修莹」,现在这里的文的大意,是说「由彼方便善巧」,那就是你受了菩萨戒,也还是常常的要修止观。这时候就是戒能增上定,定能增上慧,但是慧也能增上定,定也能增上戒,它是互相帮助的,不是一方面的,互相都有帮助。「由彼方便善巧令戒清净」,就使令你所受的菩萨戒清净没有染污,所以叫做「善修莹」。「莹」,也就是清净的意思。

 

巳四、由第七种善巧

由于正愿方便善巧,令诸菩萨能证当来一切所爱事义圆满。

这是第四科,由第七种善巧。「由于正愿方便善巧」,由于这位菩萨他有智慧,他建立了正愿,就是在佛法里面发无上菩提心、能够修学佛法、修止观这些事情。「令诸菩萨能证当来」,由于你有正愿,所以使「令诸菩萨能证当来」,这个证就是成就,能够成就,不是现在,是将来。「一切所爱事义圆满」,一切所爱乐的事情都能够圆满的成就。「事义圆满」是果。这个愿,愿能导行,你有这样的意愿,你就会向前进去修学圣道,修学圣道就属于行。由行而得果,就叫做「所爱事义圆满」,那就是愿、行、果。这个行、果要有愿的领导,你才能成就的,所以先应该有正愿。

 

《披寻记》一五五七页:

「能证当来所受一切事义圆满者:谓自证得无上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是名一切所爱事义圆满。」

这是说这位菩萨不断地精进修学圣道,他「自证得无上菩提」,他自己成就了一切种智。成就一切种智之后,「能作有情一切义利」,他才能够成办一切众生的圣道的义利。我们说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能够有力量自己修学圣道,也有力量教化众生了。那么初得无生法忍就是初地,然后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都是菩萨,超过第十地之上就是佛了。现在这文上说,你成佛以后你才有能力去教化一切众生得圣道的,唯有佛能圆满的教化一切众生的。这就叫做「一切所爱事义圆满」。

 

巳五、由后三种善巧

由于三乘方便善巧,令诸菩萨于诸有情,随其种性根及胜解,说相称法、说顺正理。

这是第五科「由后三种善巧」。「由于三乘方便善巧」,由于这位菩萨对于三种佛法都能方便善巧的学习,有这样的智慧。「令诸菩萨于诸有情」,这样子就能使令诸菩萨对于一切众生「随其种性根及胜解」,他为众生宣扬佛法的时候,能随顺那个众生的种性、随顺众生的根性、随顺众生的胜解,为他宣说佛法。

这个「随其种性」,是说众生心里面有这样的无漏的善根。不管你相信佛法、不相信佛法,你内心里面本来就有这种善根,那叫做「种性」。说这个人的种性是声闻乘,这个人的种性是辟支佛乘,这个人的种性是成佛的种性,有三种不同。这个「根」呢,就是你接触了佛法以后,你在佛法里面栽培的善根;信、戒、闻、舍、慧,或者是信、进、念、定、慧,那这就是善根。这个「种性」,你还没有修行以前,你就具足的。「根」,是你相信佛法以后,已经栽培成就的功德。这个「种性」和「根」有点不同。

「及胜解」,这个「胜解」是什么呢?这个「胜解」可以作两种解释:就是你原来你还没有相信佛法,但是你对于这件事,你有特别的知识。就是他这个人是个医生,他对于医生的事情,这个众生有什么病,应该用什么药来治疗,那他对于这件事有特别的知识,那就叫「胜解」。说你对于或者医药,或者是对于法律,或者对于建筑,各式各样的知识,那也叫做「胜解」。那么这是一种解释。其次是对于佛法,你在佛法里面你有胜解,或者你在小乘佛法里面有胜解,或者是在大乘佛法里有胜解。在佛法里面也有各式各样的法门,你对某一种法门有胜解,某一种法门没有胜解,这是也是各式各样的差别的。

现在这位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这位菩萨对于声闻乘、辟支佛乘、或者是大乘,他都是学习到圆满的程度了,所以为众生说法的时候能够「说相称法」,与你的种性、与你的善根、与你的胜解相适合,能相应的佛法,「说相称法」。

「说顺正理」,众生的种性和根性和胜解是各式各样的,菩萨为他宣扬的佛法也不一样,但是其中有一样就是「说顺正理」,为他宣说的佛法一定是合乎佛法的真理的,和佛法的正理是相契合的,不会违背佛法的。为什么这位菩萨能达到这个程度呢?就是因为他对于三乘佛法都能够有方便善巧的智慧,通达无碍的关系。

 

辰三、结

是名十种方便善巧,令诸菩萨能作五事。

这是总结前面这一段文。这十种方便善巧,如果菩萨能够通达无碍的话,就使令诸菩萨能够成办这五种事情。

 

由此五事,能令菩萨现法当来一切事义,皆得究竟。

若能做这五事呢,「由此五事」,能令菩萨现法一切事义皆得究竟、能令菩萨当来一切事义皆得究竟,就是这样意思。「现法」,就是现在的,你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你就能够有这种能力令一切事义皆得究竟。或者是将来,当来就是将来,将来这一切事义皆得究竟。这就是看这位菩萨的善根,他的六波罗蜜的功德的深浅,功夫的深浅了。

丑三、饶益于他 (分三科)   寅一、征

云何菩萨饶益于他?

前面是说「方便善巧」,是第二科。现在是第三科「饶益于他」,就是很多很多的功德利益一切众生,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菩萨饶益于他?」菩萨发无上菩提心,这个大悲心非常的勇猛,他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那怎么样利益一切众生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寅二、释

谓诸菩萨依四摄事,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菩萨利益一切众生是有方法的,就是「依四摄事」,他就是学习,这个「依」可以当学习讲,就是学习这四种事来引导众生。这个「摄」是个引导,用这四种事来引导众生学习佛法,所以叫「四摄事」。这样就可以饶益于他了。哪四种事呢?「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事。

这个「布施」,这里主要是指财的布施,也包括法的布施。用财的布施来饶益众生的时候,和众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感情。「爱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后,就可以为他宣说佛法;宣说佛法,叫做「爱语」。「利行」,宣说佛法的爱语呢,使令众生相信了佛法、通达了佛法。这个「利行」呢,就劝导众生去修学佛法,修学圣道,叫做「利行」,这个就是有利益的行动。我们若做世间的善法,我们也会得到利益。我们造一个医院,或者造一个学校,或者做种种的慈善事业,但是你若没发菩提心的时候,不名之为「利行」。因为你做这个功德也能得到好的果报,或者是得人间的富贵,或者是到天上去享天福,但是这件事是无常的。或者是你做了一万年的皇帝,我今生做了一百年的皇帝,然后再又做一百年的皇帝,或者再又做一千年的皇帝,总而言之你这个功德使令你享受一万年的人间的富贵。这一万年,这时间一剎那一剎那的,终究有一天就结束了,再就没有了,就结束了,等于零了。这世间的善法的功德就是这样子。但是你若学习佛法栽培的善根不是这样,在佛法里栽培善根,修学戒定慧,修学圣道,你得到利益是永久无穷无尽的,所以叫做「利行」。这是说菩萨用财布施与众生建立了友谊关系,然后为他说爱语,讲解佛法,然后劝他修学圣道,这叫「利行」。

「同事」,菩萨叫你修学圣道,菩萨自己也修学圣道。不是我叫你修行,我不修行,不是那样。用这四个方法来引导众生。

 

能与一分有情利益;能与一分有情安乐;能与一分所化有情利益安乐。是名略说菩萨所有饶益于他。

「能与一分有情利益」,菩萨用这四种方法教化众生的时候,不是完全如意的,有的众生接受菩萨的教化,有的众生不接受。这个接受这一方面是怎么情形呢?有的众生他的理智高一点,那么菩萨能给他作利益的事情。这什么叫做「利益」?就是改变你的思想,就是令你有智慧通达什么是善、通达什么是恶,通达什么是世间的善法、什么是出世间的善法,他接受了这样的教导。他从这么以后,他就不做那些有损害的事情,于人有损的事情不敢做,那就是菩萨与一分有情的利益。这样子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第二种呢,「能与一分有情安乐」,这一类的众生他没有智慧,他只能你给他钱他能接受,你给他智慧他不接受。你为他讲解佛法、讲经论,「我不听,你给我钞票我可以接受」,这就叫做「能与一分有情安乐」。能令他生活上的问题得到解决,他这个事接受。但是他的思想还是贪瞋痴的活动,「你不可以管我这个事情。你为我造房子,这我可以同意;你给我买个汽车,这可以。你要改善我的思想,你不要搞这个事情。我不愿意听经闻法,我不搞这个事情」。所以「能与一分有情利益」,这是有智慧的众生,有智慧的众生能够接受佛法的思想;「能与一分有情安乐」,这一类的众生他不接受佛法,你讲佛法他不听,你给他世间的利益他同意的。

「能与一分所化有情利益安乐」,这一类众生不同,这个菩萨所教化的有情,你给他利益他也接受,给他安乐他也接受。这三种人,三种人不同。

「是名略说菩萨所有饶益于他」,前面是说菩萨用这四种方法教化众生的时候,情形就是这样子,菩萨能这样利益众生,这是简略的说这样子。

 

寅三、指

广说如前自他利品,应知其相。

这里是略说,若「广说」,详细的解说,前面有个〈自他利品〉,那里面说的比较详细,「应知其相」。

 

《披寻记》一五五七页:

「能与一分有情利益等者:此中初二有情,但言一分,不言所化,当知此说不住种性有情。与下一分所化有情有别。前说所调伏界无量当知此名所化有情于彼一切授与善法。名与利益。授与饶益,名与安乐。」

「能与一分有情利益等者:此中初二有情,但言一分」,前面这是三种有情,第一个一分有情利益,第二个一分有情安乐。「初二有情,但言一分,不言所化」,只是说一分有情怎么怎么地,没有说是菩萨所化,没有这句字样。「当知此说不住种性有情」,这两个有情,你应该知道是说这个众生他心里面没有种性的,就是没有出世间圣道的善根的人,是这样子。「与下一分所化有情有别」,下面那个「能与一分所化有情」,这上有一个所化的文句,是有差别的。「前说所调伏界无量,当知此名所化有情」,前面有五无量,五种无量里面有一个所调伏界无量,你应该知道那就是这里说的所化有情,是所教化的众生,那个是有善根的人。

「于彼一切授与善法,名与利益。授与饶益,名与安乐」,这地方解释什么叫做利益,什么叫做安乐。「于彼一切授与善法」,对于那么多的众生,能给他善法。你不要做恶事,你要修学善法,那么这就是「授与善法」。若是给你三皈五戒、又要修学十善法,那就叫「授与善法」。授与善法,叫做利益,你得到利益。

「授与饶益,名与安乐」,给你一些生活所需的,冬天冷了我给你一点棉衣服,你饿了我给你面包,那叫做饶益,这叫做安乐。

 

丑四、无倒回向 (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菩萨无倒回向?

这是第四科。前面是「饶益于他」,是第三科。现在第四科是「无倒回向」,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菩萨无倒回向?」怎么叫做菩萨无颠倒的回向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寅二、释

谓诸菩萨三门积集所有善根,即善修事业、方便善巧、饶益于他。

谓诸菩萨由这三种门,从三方面积集的善根。三种门是什么呢?就是「善修事业」,前面解释就是六波罗密。「方便善巧」,就是那十种方便善巧。「饶益于他」,就是现在这个四摄。这三种门:从善修事业积集的善根,从方便善巧积集的善根,从饶益于他积集的善根。

 

去来今世一切摄取,以淳一味妙净信心,回求无上正等菩提。

「去来今世一切摄取」,这个「去」就是过去世你善修事业、方便善巧、饶益于他;「来」是将来,将来的时候你也善修事业、方便善巧、饶益于他;「今世」就是现在,也是有这三门的积集善根。这么多的三门积集所有善根,「一切摄取」,完全的把它统一了。「以淳一味妙净信心回求无上正等菩提」,这个「淳」是精淳,没有其他的污染夹杂在里面,所以叫做「淳」。「一味」,就是全是清净的。「妙净信心」,这是不可思议清净的信心。这个「妙净信心」,这个「妙」有个好的意思,妙者好也,也就是清净的意思。这「淳一味妙」就是清净的意思,清净的信心。这个不清净的信心,不清净的信心是什么呢?就是我欢喜世间上的荣华富贵,你有这样的信心的话,在这里说就是颠倒的回向。或者我不欢喜人间,我欢喜天上的富乐,那在这里说也叫做颠倒的回向,有这个意思。

现在你没有这样染污的回向,你有这样的出世间的圣道的信心,「回求无上正等菩提」,这个回者转也,回转的意思。这个地方可以两个意思讲:一个是我做这个功德的时候,我并不停留在这里,我回转这个功德做这个用途,就是求得无上正等菩提,愿以此功德:就是善修事业的功德、方便善巧的功德、饶益于他的功德,用这个功德求得无上正等菩提,做这个事情。这个「回」,回者转也,是这么解释。

其次一个解释呢,就是和「淳一味妙净」相违反的,就是刚才说我做了很多的功德,我希望我将来做皇帝,享受人间的富贵,我做这样的回向。这样说就是不回转了。我们原来的人,我们人间的一般人的思想,就是欢喜世间的荣华富贵嘛!现在我做佛教徒,我相信了佛法,我转变这个思想,我不求人间的富贵,我希望得无上菩提,这叫做「回」,这个「回」字这么讲,回者转也,「回求无上正等菩提」。

 

终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间余果异熟;唯除无上正等菩提。

「终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间余果异熟」,「终不用此」,这个「终」,从开始到最后我的内心都是这样子,是怎么样呢?「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间余果异熟」,我不希望我用我现在做的功德,将来得人间的荣华富贵,我不做这件事,我不欢喜这样子。「终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间余果异熟」,就像我现在有很多的钱,我用这个钱去买楼去,我用这个钱去买车去,那这也就是回向。现在我不做这样的回向,我希望得无上菩提,得圣道。但是我们学习过佛法的人,但是没有毕业,我学习,学习的一知半解的情形;或者是我根本也没有学习过佛法,我的思想从来没有改变过,我们的心情是怎么样呢?我就感觉到做皇帝好,我就想要做皇帝,享受人间的富贵,或者到天上去享天福,就是欢喜这样子。

那么现在这上说「终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间余果异熟」,为什么违反了人的思想?为什么要违反这个思想,我们要得无上菩提呢?得无上菩提有什么好呢?有什么好?其实我以前是说过的,但是我现在再重复,我再说一说。为什么我们做了利益人的事情,我们用这个功德求无上菩提、求得圣道,我不愿意得人间的富贵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个得人间的富贵,也不能完全否认它一点乐没有,还是有一点乐的。那么为什么要改变呢?我不要求人间的富贵呢?为什么要这样子?求人间的富贵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还是我们的思想,我们认为人间的富贵心情快乐,我们拿到这个富贵的时候心情快乐,就是这样子。但是真实快乐吗?我看不见得快乐。你现在拿到人间的富贵,做个国王,我看若这样的心情,多数是小国王,不是大国王。大国王应该是转轮圣王,就是金轮王是大国王。当然你在人世间做功德、修学十善法很多很多,有可能做转轮圣王,这是一种。

一种情形呢,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做金轮王,这个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做转轮圣王,那这个我们不论,我们说凡夫做转轮圣王。凡夫做转轮圣王有什么事情呢?就是你内心的贪瞋痴还在,你以前做的功德也是用贪瞋痴做的,后来享受善法的果报,还是贪瞋痴;你做功德的时候也是贪瞋痴造的,你享受果报的时候还是贪瞋痴。你若有贪瞋痴的时候,你遇见的一切境界不会完全如意的,一定还有敌人,一定是有敌人的。有敌人的时候呢,你就会继续地造罪,继续地做恶事,敌人来攻击你,你一定要报复,不可能说我忍受,我不报复,不可能是这样子。你若是去杀害敌人的时候,你又造罪了;造罪,你将来还要到三恶道去的。所以你愿意得人间的富贵,就是你还有机会你会造恶,会做这个事的。

若是你想要得无上菩提、得圣道,得三乘圣道的时候,心里面没有贪瞋痴。没有贪瞋痴的时候,不管是遇见什么境界,不会做恶事。圣人和凡夫不同的地方,就是圣人无论如何不做恶事,你怎么样伤害他,而这个圣人没有烦恼,他不会做恶事,所以他永远不会去受恶果报,不会受恶报的,他永久是清净自在的。但是凡夫不是的,凡夫一不如意他就要造恶,所以他将来一定要受恶报。所以你只看见了荣华富贵是可爱的,你没有看见他还会造恶的,没有看见这件事。但是佛菩萨的大智慧看见这一点了,说:「你不要做皇帝,你不要当皇帝,你去修学圣道,你去得圣道。得圣道以后,你心里没有贪瞋痴以后,可以做皇帝。」因为做皇帝他不会做恶事嘛,所以永久不会去受恶果报。并不是说你成就圣道以后,什么事没有了,不是,你要发无上菩提心,还要度化众生的。度化众生,但是他不做恶事,所以他将来的命运永久是安乐自在的。

这样说呢,你一点也没有吃亏啊!你若想要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你还可以做皇帝的。而我们凡夫多数不欢喜这样子,我还是愿意做皇帝,做恶就做恶嘛!但是做恶就要下地狱了。

所以这上面说:「以淳一味妙净信心,回求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间余果异熟」,这个「余果」就是得无上菩提其他的,其他的果报,「异熟」就是果报。我不愿意得其他的果报,我只愿意得无上菩提,就是这个意思。

「唯除无上正等菩提」,这个「无上菩提」是我所希求的,其他我不希求,是这个意思。这上面说无上菩提是说得非常圆满的,圆满的圣道。但是我们做种种功德,若希望得圆满的无上菩提,当然是应该这样回向。可是这个圆满的无上菩提之前,那个浅一点的圣道是你最初获得的。初得无生法忍和无上菩提不能相比,初得无生法忍那照无上菩提来说很微少了,所以应该先做种种功德加以回向的时候,应该先得无生法忍,应该是先做这样事,先成就这个功德。成就这个功德的时候,没有无上菩提那么样的圆满,但是他内心里面已经开始断了烦恼,烦恼不能做主,他的智慧做主了,所以也是最吉祥的事情,应该先得无生法忍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五五八页:

「去来今世一切摄取者:谓一切时,于彼善根摄受增长串习成性故。」

这个「去来今世一切摄取」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谓一切时」,时间只有三种: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一个是现在。所以这一切时间,「于彼善根摄受增长」,对于这个善法的成就,你不会错过机会的。栽培这个善法,「摄受」,一定是在这个机会来成就这个善根的。成就以后,不是就做一次,还要继续地做这样的善事,使令这个善根增长,力量能够广大。「串习」,就是不断地来学习这件事,一直地来栽培善根。栽培善根,最后「成性故」,成不退转性,就再不退转了。

我们凡夫的时候,你让他栽培善法,做一次就可以了,第二次不愿意做了,顶多做一次、做两次、做三次、做四次,就停下来了。现在这上面说「一切时,于彼善根摄受增长串习」,就是没有止尽的,一直地学习善法,这是这样意思。

这下面第二科「明摄一切」。前面是「别辨其相」,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明摄一切」,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所应学」。

 

子二、明摄一切 (分三科)   丑一、标所应学

世尊所有为在家分或出家分诸菩萨说所应学法,当知一切此四所摄。谓善修事业、方便善巧、饶益于他、无倒回向。

「世尊所有为在家分或出家分诸菩萨说所应学法,当知一切此四所摄」,这是弥勒菩萨称佛为「世尊」。「所有」,佛为众生说法、为菩萨说法,所有的这些佛法。为在家分的菩萨或者是出家分的菩萨,就是菩萨分两部分:一个是在家的菩萨,一个是出家的菩萨。佛为这两类的菩萨,为诸菩萨「说所应学法」,宣说所应该学的佛法。「当知一切此四所摄」,我们应该知道这么多的菩萨所学的佛法,「此四所摄」,就这四种全面的统摄了,都包括在内了。

这「四」是哪四呢?「谓善修事业、方便善巧、饶益于他、无倒回向」,就这四种。这四种包括了佛为一切菩萨所宣说的、所学习的佛法。

 

丑二、近证大果

是故如是善修事业、方便善巧、饶益于他、无倒回向,诸菩萨众亲近邻逼难得难证无上菩提。

这是第二科「近证大果」。「是故」,就是所以。「如是」,这个在出菩萨、出家的菩萨,「如是」,就是这样子。善修事业的功德、方便善巧的功德、饶益于他的功德、无倒回向的功德。「诸菩萨众亲近邻逼」,能够修学这样所学的善法的这些诸菩萨众,他这样子修行的时候,「亲近邻逼」,就是亲近无上菩提,就一直地向无上菩提那里接近,这叫亲近。你亲近这四种法,这四个门去栽培善根,常接近这四种法,与这四种法相亲近而不远离。「邻逼」,就是你这样子你的善根、你的功德越来越多、越来越多。邻者近也,逼近,逼也是近。和谁相接近呢?和「难得难证」的「无上菩提」相接近了,你就是接近要成佛了。这个「难得难证」是赞叹「无上菩提」,无上菩提的功德太高深了,你不容易得,你不容易证。这个「证」是无分别智,「得」是有分别智,从这两方面来赞叹「无上菩提」。

 

丑三、结无过增

当知过去未来现在所有菩萨,或在家分或出家分精勤修学,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曾当现证,一切皆由如是四法。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当知过去未来现在所有菩萨,或在家分或出家分」,这是第三科「结无过增」。当知道过去的所有菩萨,未来、现在所有的菩萨,这么多的菩萨里面,或者是在家分,或者是出家分。这个有的菩萨欢喜出家做比丘,有的菩萨还是优婆塞、优婆夷,表现于外的相貌有在家、出家的分别。但是这两类菩萨都是要「精勤修学,于其无上正等菩提」,「精勤」,精进勇猛而不懈怠的修学圣道,在家菩萨也是这样子,出家菩萨也是这样子。这个在家菩萨也可能是凡夫菩萨,也可能是圣位的菩萨;出家的菩萨也可能是凡夫,也可能是圣人,都是通于凡圣的。但是总而言之是「精勤修学,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曾当现证」,或者「曾」,就是过去已经证悟无上菩提,或者是当来,或者是现在证得无上菩提。「一切皆由如是四法」,不管你是「曾」,是「当」,是「现」,一切都是由这四种门而得无上菩提的。「除此,无有若过若增」,离开了这四种法,不可能还有一个第五法,或者「增」,超过了,或者再增加一点,没有了,就是这么多。

 

子三、较量胜劣 (分四科)   丑一、标

又诸菩萨或在家分或出家分,虽复同于如是四法正勤修学;而出家者于在家者甚大殊异,甚大高胜。

这是「较量胜劣」,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来对比一下,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又诸菩萨,或者是在家分,或者是出家分,「虽复同于如是四法正勤修学」,虽然一样的在这四种门这里「正勤修学」,是依佛圣教精勤的修学六波罗密。「而出家者于在家者甚大殊异」,可是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有很大的不同。「甚大高胜」,出家菩萨比较高尚,功德特别殊胜,是在家菩萨所不能及的。这是「标」,下面是「征」。

 

丑二、征

所以者何?

它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征」。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于摄受眷属」。

 

丑三、释 (分五科)    寅一、于摄受眷属

当知一切出家菩萨,于其父母、妻子、亲属摄受过患,皆得解脱。在家菩萨,则不如是。

你应该知道一切的已经出了家的菩萨比丘、比丘尼,「于其父母、妻子、亲属摄受」的「过患」,这个「摄受」就是爱,爱着。你在家的时候,父母爱你,你爱父母,和爱妻子还有其他的亲属,互相爱着的这个过患。「皆得解脱」,出家的菩萨没有这个事情了,没有爱着的过患,那你就很多的时间修学圣道,「皆得解脱」。

「在家菩萨,则不如是」,没有出家,还在家里面,你不能解脱这个爱着的过患。所以这一点呢,你在家菩萨不如出家菩萨。

 

寅二、于遽务忧苦

又复一切出家菩萨,于为摄受父母亲属,营农商贾事王业等种种艰辛遽务忧苦,皆得解脱。在家菩萨,则不如是。

「又复一切出家菩萨」,这是第二科「于遽务忧苦」。又复一切出家的菩萨,「于为摄受父母亲属,营农商贾事王业等种种艰辛遽务忧苦,皆得解脱」,这个出家菩萨对于……「为摄受父母」,为你供养父母,爱父母,爱亲属,你怎么样来做这件事呢?你要营农,或者是营商、贾,做生意,或者「事王」,就是在政府里做事,就是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行业,「等」。「种种艰辛遽务忧苦」,各式各样的事情很辛苦啊!「遽务」,那个事务很忙啊!你时间都不够用啊!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有忧苦,有忧愁苦恼。出家菩萨没有这件事,所以解脱了这一切的忧苦。

「在家菩萨,则不如是」,在家菩萨你一定要做这些事情;做这些事情呢,你修学圣道的时间就被占去了,所以你的功德不能和出家菩萨相比。

下面第三科「于钩锁梵行」。

 

寅三、于钩锁梵行

又复一切出家菩萨,一向能行钩锁梵行。在家菩萨,则不如是。

又复一切出家的菩萨,「一向能行钩锁梵行」,就是所有的菩萨完全都是这样的,叫做「一向」。是什么呢?「能行钩锁梵行」,他能修学圣道,圣道就是戒定慧。头一条是戒,这个戒就是这样就是清净的,这样就是犯戒了,你不可以违犯,就像一个钩、像一个锁似的把你控制住了,你一定要修学梵行。

「在家菩萨,则不如是」,在家菩萨他没有锁,他的空间是自由的,我今天愿意这样子就这样子,愿意那样就那样子,他是自由的。这样子你的圣道就有所不足了。

 

 寅四、于菩提分法

又复一切出家菩萨,普于一切菩提分法速证通慧,随所造修彼彼善法,皆能疾疾到于究竟。在家菩萨,则不如是。

「又复一切出家菩萨,普于一切菩提分法速证通慧」,这是第四科「于菩提分法」。又复一切的出家的菩萨,「普于一切菩提分法」,普遍地对于六波罗密、对于三十七道品。「菩提分」,菩提是果,分是因,由因而得果。一切的圣道的因果法,「速证通慧」,因为你出家了,你的时间很多很多都去修学圣道,所以你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你很快地就能够得神通,就能够成就般若波罗密,很快地就会成就圣道,就是这样子。「随所造修彼彼善法,皆能疾疾到于究竟」,随你内心的努力,你所「造修」,所努力的修行的,不管是哪一个法门,你欢喜华严法门,欢喜法华法门,般若法门,这一切的功德。「皆能疾疾到于究竟」,不管修学哪一个法门,你都能很快地达到圆满的境界。

「在家菩萨,则不如是」,在家菩萨,国王现在有紧急的事情要开会,你不可以不去的,国王下命令你去做这件事,你不可以不去,哪有时间修学圣道呢?「在家菩萨,则不如是」啊!下面第五科「于安住律仪」。

 

寅五、于安住律仪

又复一切出家菩萨,安住决定清净律仪,凡所发言众咸信奉。在家菩萨,则不如是。

由于一切出家菩萨「安住决定清净律仪」,他的身口意是安住在决定清净的戒法里面,你决定要清净,不可以违犯的。因为你本身有严格的戒来轨范你,你有这样的功德。「凡所发言众咸信奉」,你不管是宣扬哪一个法门,宣说佛法的时候,大众都会信奉你的法语而这样做,相信你的法语。这个「奉」,就是依据你的法语这样做,信受奉行。

「在家菩萨,则不如是」,你在家菩萨一定要开缘,说是在家菩萨你不能守这条戒,守这条戒我这十万美钞不能赚了,我一定要开缘。这也开缘,那也开缘,那「则不如是」,你说出来的话就没有这种威力了,「则不如是」。

 

《披寻记》一五五九页:

「安住决定清净律仪者:于戒波罗密多决定修作,无罪修作,是名决定及与清净。」

「安住决定清净律仪者:于戒波罗密多决定修作」,这个不能开缘的,你一定要这样受持清净的。「无罪修作」,不可以犯戒,你若犯戒就是有罪了,不可以犯罪,这样子修学圣道。「是名决定及与清净」。

 

丑四、结

如是等类无量善法,当知一切出家菩萨于在家者,甚大殊异,甚大高胜。

这是第四科结束。「如是等类」,前面说是这五类。「无量善法」,很多很多的功德。「当知一切出家菩萨于在家」菩萨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出家的菩萨的功德是高胜过在家菩萨的。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弟子已经受菩萨戒,对丈夫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看不顺眼,会起烦恼心,为什么?要如何超度两人的怨亲债主?[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教化儿童[栏目:教化]
 第十二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