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6

丑五、能解甚深义理密意 (分四科)   寅一、标

当知菩萨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亦五依处。

一共是五科,第一科哀愍,第二科爱语,第三科是勇猛,第四科是舒手惠施,现在是第五科,能解甚深义理密意,分四科,第一科是标。「当知菩萨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亦五依处」。当知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能通达甚深义理的密意,就是甚深义理不容易理解的叫密意,「亦五依处」,也有五种依止处。由这五种处,你能解甚深义理密意,这个意思。第一科是标出来,第二科是征。

 

寅二、征

何等为五?

何等为五?第三科是列,分五科,第一科于契经。

 

寅三、列 (分五科)   卯一、于契经

谓于如来所说契经,随顺甚深甚深显现空性相应缘性缘起,应知是名第一依处。

这个第一个依止处,你在这里学习,你就能够通达甚深义理密意,是那里呢?就是契经,就是佛所宣说的修多罗;它能够契理又能契机,这样的法门,这样的契经里边,它宣说的什么道理呢?是「随顺甚深甚深显现空性相应缘性缘起」,就是宣说缘起法门。佛陀的大智慧,能随顺这个法门,为我们宣说这个甚深的义理的,这个地方说有两种甚深。「显现空性相应缘性缘起」,就是从这样的文字,从这样的缘起的法门,可以显现出来「空性相应」的法门,这个空性,也就是我空和法空。显现出来,表达出来这个空性,于空性相应的缘性缘起,空性就是我空和法空,这样的道理是于缘性缘起相应的。

这个缘性缘起,我们前面的文是讲过的,讲过的,可能也不容易记得住。这个缘起就是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个十二缘起。缘性呢,就是缘起里边有这样的缘性,这个缘的体性,缘的体性就是四种缘,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这四缘叫做缘性。这缘起里面有这四种缘,这四种缘是缘起的体性,它就是要有因缘、等无间缘,还有所缘缘,还有增上缘,这四种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所以十二缘起里边的内容就是这四种缘,这样的缘起呢,是和空性相应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从这样的缘起你就会悟入我空和法空的甚深义,这样意思。「应知是名第一依处」,讲解这样空性相应缘起的契经,是通达甚深义理密意的第一依止处,你要学习这样的经论,你才能明白这个道理,你不学习这个经论,你怎么能够明白呢?当然这个明白呢,就是文字上的明白。

 

《披寻记》一五五二页:

「随顺甚深甚深显现等者:甚深有二:一、空性甚深,二、缘起甚深。空性甚深者:谓空自相非定有无,是名甚深空性相应。缘起甚深者:谓缘起支虽实无常苦空无我,而有常我等相相似显现。〈有寻有伺地〉广辨应知。(陵本十卷十六页)是名甚深显现缘性缘起。」

「随顺甚深甚深显现等者」,是牒出来这一段文的文句。「甚深有二」,这一节文里面,有两个甚深的文句,那表示什么呢?

「一、空性甚深」,第一个就是空性,这个我空的道理和法空的道理,是很深微的。

「二、缘起甚深」,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缘起,它的道理也是很深的。

世间上的道理,就是凡夫的肉眼所见的,也不能离开缘起甚深的道理。但是你看见了,你不懂,你不能知道,那个复杂的关系里边有缘起的道理,不容易明白。这唯有佛的智慧,才观察出来了,它有个前后的次第。就说出来,无明缘行,这是个次第,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佛的智慧说出来这么一个次第,这不是一般人能明白的。

一般人说宇宙是很广大的,人是很渺小的,但是佛法的道理说呢,万法心为本,那就是掉转过来了,我们的心是一切法的根本,这是佛的大智慧所开示的真理。这个是「缘起甚深」,由这个缘起,你要能够仔细的去思惟观察呢,你才能通达空性。这里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就是第一义空了。

我刚才这样讲呢,就是佛智慧的通达,所以叫做甚深,不是一般的凡夫虚妄分别所能知,所以叫做甚深。但是现在这个《披寻记》的作者,他的解释,「空性甚深者:谓空自相非定有无,是名甚深」。「谓空自相」,这个空和缘起,缘起有缘起的相貌,空有空的相貌,所以那个相貌,唯独它自己有,所以叫空的自相。空的自相,「非定有无」,也不是决定有,也不是决定无,「是名甚深空性相应」,用这个非定有无来诠释空性的甚深。若读这个《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解释,他说甚深呢,他就是说圣人所知,叫做甚深,我们凡夫从文字上也能了解,佛菩萨为我们开示了,就是有了语言文字,我们凡夫从语言文字上也可以明白这个空性的道理,这个道理呢,是虚妄分别心所了知的,那个不算深,要经过闻、思、修,成就了清净的无分别智所证悟的,叫做深。龙树菩萨是这么样解释深。

现在这个《披寻记》的作者,他说空性非定有无,叫做甚深空性相应。这个非定有,就是我们所看的,这个唯识,它把一切法分为三类: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执性,凡夫的虚妄分别的这一切境界,也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空无所有的,这个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那么第二个法性就是依他起,第三个是圆成实。现在说空性,甚深空性相应这个空性的甚深呢,是指这个圆成实说甚深的,但是你要明白圆成实的寂灭相,你先要空掉了遍计执。

我们执着的这一切法是空无所有的,无有少法可得,我们这个虚妄分别心,所分别的一切境界是无所有的。你若常常这样作如是观的话,这个能分别的心也就不起了,这个心若不动了呢,依他起也就不现了,这个时候,这个寂灭相的圆成实现前了,那叫做甚深。这个圆成实是离一切相的,这是不能说有,非定有,但是我们凡夫呢,虚妄分别的时候,依他起就现前了,所以非定无。圣人证悟了圆成实的时候,他也会现出来清净的依他起,所以也是非定无。就是佛菩萨他证悟了离文字相的圆成实,但是为了觉悟众生安立种种名字,我们就从种种文字上也可以作种种的思惟观察,这就是非定有也非定无,「是名甚深空性相应」。

「缘起甚深者:谓缘起支虽实无常苦空无我,而有常我等相相似显现」,解释这个缘起它为什么说甚深呢?「谓缘起支」就是十二缘起,有十二支,「虽实无常苦空无我」,虽然这十二支,这一切法,它是剎那剎那的变异,是无常的。「苦」就是坏苦、苦苦、行苦。「空无我」就是即色、受、想、行、识也是无我,离开色、受、想、行、识也是没有我。离开色、受、想、行、识没有我,叫做无我,即色、受、想、行、识没有我,叫做空,这样的分别出来四种观行,无常、苦、空、无我。

「而有常我等相相似显现」,我们作这四种观,无常、苦、空、无我四种观,但是从无始劫来,一切法就是这样显现,它相续不断的显现出来,也有常的意思。说是无我,但是又有相似的我性显现,所以「而有常我等相相似显现」,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但又相似的有作者有受者,所以这就叫做缘起甚深,这么讲。「〈有寻有伺地〉广辨应知」,前面这个解释,韩清净居士认为,不是他要这么解释,是在〈有寻有伺地〉有这么解释的,(在陵本十卷十六页),「是名甚深显现缘性缘起」,这么解释。这个文的大意就是,「当知菩萨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你要学习经论,你才能知道这个甚深密意的,你不学习经论,闭上眼睛坐在那里,你能知道吗?

 

卯二、于毗奈耶

于毗奈耶毁犯善巧,还净善巧:当知是名第二依处。

一共五种依处,现在还有第二个依处,第二个依处是什么呢?是毗奈耶,「于毗奈耶毁犯善巧」,就是佛所制定的律,你毁犯了,这件事你能善巧的通达,什么叫做持,什么叫做犯,什么叫做清净,什么叫做不清净,你能善巧的通达,这是一个智慧。「还净善巧」,说毁犯了以后,我还知道怎么样能恢复清净,恢复我的戒,持戒清净这件事,这样的也是善巧的智慧。还净,也能善巧通达的智慧,毁犯,你也通达怎么叫做毁犯,开、遮、持、犯你能通达。「当知是名第二依处」,这是第二种依处,你能通达甚深缘起的依处,你要能够知道持戒,你要能持戒,你才能得清净,你才能悟入法性的,如果你若是毁犯而不能还净,你不能持戒清净呢,你想通达甚深法性,还是不行的,也有困难。

《披寻记》一五五二页:

「于毗奈耶毁犯善巧等者:谓于毁犯还净能正了知,是名善巧。」

「于毗奈耶毁犯善巧等者:谓于毁犯还净」这两件事,「能正了知,是名善巧」。这是第二,下面第三,于摩怛理迦。

 

卯三、于摩怛理迦

于摩怛理迦施设建立无倒法相:当知是名第三依处。

「于摩怛理迦」,翻到中国话,翻个「智母」,母是能生的意思,能令你开智慧,那就是论藏,前面契经是经,第二就是律,第三就是论,论里边善巧施设的文字,是建立不颠倒的法相,就刚才说的三自性,「是名第三依处」,你若能通达这个道理,你就会有通达甚深密意的智慧了。

 

卯四、于密言义

能正显除意趣难解诸法相义。当知是名第四依处。

这是第四科,能正「显」意趣难解诸法相义,能「除」意趣难解诸法相义」,「能正」,没有错误的,正就是无倒,能够不颠倒的显示出来「意趣难解诸法相义」,诸法相的意趣不容易明白,但是能显示出来叫你明白,这个「能正除」就是意趣难解的诸法相,你有疑问,能除灭你的疑问,「当知是名第四依处」。

 

《披寻记》一五五二页:

「能正显除意趣难解诸法相义者:一切如来密意言义,是名意趣难解诸法相义。即于此义能正显了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随所生起一切疑惑。义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二十五页)」

「能正显除意趣难解诸法相义者:一切如来密意言义,是名意趣难解」,一切佛陀的有深义的言义,言是能诠,义是所诠,这个能诠所诠里边有深密的道理,是名叫做意趣难解,它那个文句里边的意,不容易明白,这叫做意趣难解,「诸法相义」,诸法相的义,它是意趣难解,连在一起解释,这么解释,「意趣难解诸法相义」,应该说是有两个意思。我们举个例子,譬如说是「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个《金刚经》这一段文,这一段文就是说这个人,他已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他也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了,就是得圣道了。

但是后边又说到佛,「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那是什么意思呢?所以那个世亲菩萨、无著菩萨,这些大德的解释,下面是作证的意思,证明,就是你能够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你就证悟第一义谛了。那「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可如来说」,这话也还是无我相、无法相的意思,但他说这一段文的用意,就是引证的意思,说你安心这样修行是对的,佛也是这样的,佛也是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这一句话也是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的,是引证的意思。那么这是前后的意就连结起来了。

这后边说,「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否?」其实这个地方也是引证,就是那段文的意趣和前文的关系,是作证意思,但这个事情呢就是不容易明白,所以「意趣难解」。这是「意趣难解」的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什么叫做无我?什么叫做无我相、无法相?它本身的意,你也不容易明白。刚才说了,那要得到清净的无分别智慧,才能证悟那个道理,所以这个「意趣难解」有这两个意思。「能正显除意趣难解诸法相义。当知是名第四依处」,依止此处,可以建立,能够如实的证知法性的甚深密意。「能正显除意趣难解诸法相义者:一切如来密意言义,是名意趣难解诸法相义」。即于此义能正显了能正除遣所化众生随所生起一切疑惑。亦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二十五页)」

 

卯五、于无碍解

于一切法法义释辞品类差别。当知是名第五依处。

这是第五个依处,这个科的名字叫做,「于无碍解」,这一科的题目是「能解甚深义理密意」,有五个依处,现在这第五个依处,于无碍解,「于一切法法义释辞」,说这位菩萨,对于一切法…,什么叫做一切法?就是法、义、释辞、品类差别」,这四样。法就是能诠的,义就是所诠的,有法也有义,有义也有法。这个「释辞」就是法义的释辞,你讲解这个法,你也要有一些文句的言辞,你说明法所诠的义,也要有释辞,也要有言句文辞。「品类差别」,品类差别就是第四种,就是你利用种种的言辞,把它表示出来那个法义的品类差别,那就是辩无碍解,法是法无碍解,义是义无碍解,释辞呢就是辞无碍解,这个品类差别是辩说无碍解。于这些「法、义、释辞、品类差别」,你能够无碍解,「当知是名第五依处」。

 

寅四、结

由此依处、由此所缘。菩萨能解甚深义理密意而转。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由此依处」,由这五种依处,「由此所缘」,为你所缘,所观察思惟的,前面是契经,第一是契经,第二是毗奈耶,第三是摩恒理迦,这些经、律、论,「能正显除意趣难解诸法相义」是第四依处,「于一切法法义释辞品类差别」这是第五依处。「由此依处,由此所缘」,这五处是建立,「如实了知,甚深甚深,空性缘起」的智慧,那个密意意趣,由此依处,才能建立起来,「由此所缘」,此五种依处也是菩萨所观察的。「菩萨能解甚深义理密意而转」,菩萨能够通达甚深义理的密意,他这个智慧就现前了叫做转,这是「由此依处,由此所缘」而成立的。「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子三、果利 (分二科)   丑一、释 (分四科)   寅一、哀愍 (分二科)  

卯一、释 (分二科)    辰一、正辨相

菩萨哀愍于诸有情,最初能断怨害嫌恨。菩萨哀愍,普于一切利有情事皆能修作,心无怯劣。于此加行,尝无厌倦,多住哀愍,能摄无罪现法乐住,及饶益他。

这是第三科,是果利,前面一个是自性,二是依处,三是果利,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哀愍,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辨相,辨别这个果利的相貌。

「菩萨哀愍于诸有情」,「菩萨哀愍」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菩萨于诸有情,「最初能断怨害嫌恨」,菩萨于这个有情有哀愍心,这是一开始呢,你能够对众生有哀愍心,你就能够断灭了「怨害嫌恨」的心情,以前不是佛教徒,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曾经随顺烦恼的活动,造成很多的仇恨,现在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于诸众生有哀愍心,那就能断除去这个怨害嫌恨,以前彼此间有怨,有恨,造了一些罪业,现在不是,现在「菩萨哀愍」,对于这些有情生哀愍心。

「普于一切利有情事皆能修作,心无怯劣」,菩萨这个哀愍心是很广大的,是普于一切利有情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众生有所利益,利益意乐、安乐意乐。「皆能修作,心无怯劣」,对于众生有利益的事情,菩萨都能做到,不是说白话的,「心无怯劣」,做这件事当然不是容易,但是菩萨心情勇猛,不会有恐怖的。「于此加行,尝无厌倦」,对于饶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采取行动时候,「尝无厌倦」,他心情从没有厌倦过,从没有说辛苦,「多住哀愍,能摄无罪现法乐住,及饶益他」,菩萨那个心里面,常是安住在哀愍心上,「能摄无罪现法乐住」,能够成就没有过失的现法乐住,那就是色界四禅了,「及饶益他」,就利益一切众生。

 

《披寻记》一五五二页:

「多住哀愍者:此说四无量定应知。」

「多住哀愍」这一句话怎么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菩萨有四无量定应知,这个四无量就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不是散乱心的思惟分别,是在色界四禅里面,在初禅里面修慈、悲、喜、舍,或者在第四禅里面修慈、悲、喜、舍,所以这样子说呢 「多住哀愍」你就是在色界四禅里面了。「能摄无罪现法乐住」,能够成就没有过失的现法乐住,「及饶益他」,就是入了这个四无量心三昧,就能饶益众生的。

 

辰二、引教说

又如世尊所说修慈所得胜利,谓于现身毒药刀杖不加害等。如是一切菩萨哀愍,皆当了知。

这是引教说,佛陀怎么说的?「又如世尊所说修慈所得胜利」,这引教就是引佛说为证,「又如世尊所说修慈所得」,你修这个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会得到「胜利」,得到殊胜的利益。什么殊胜利益呢?「谓于现身毒药刀杖不加害等」,如果你在禅定里边,修过慈、悲、喜、舍来利益众生,那你就会得到一种好处,「谓于现身毒药刀杖不加害等」,就是现在,不是过去,不是未来,这个人的身体,毒药刀杖不能加害,不能用毒药刀杖来加害这个菩萨,没有这个能力的,「谓于现身毒药刀杖不加害等」。「如是一切菩萨哀愍,皆当了知」。

 

卯二、结

是名菩萨哀愍果利。

「是名菩萨哀愍果利」,对一切众生有哀愍心的菩萨,能有这样的功德。

 

《披寻记》一五五三页:

「如是一切菩萨哀愍者:前举修慈,此例修悲喜舍,是名一切菩萨哀愍」。

这是前面说,「如是一切菩萨哀愍者:前举修慈」,前面举修慈的例子。「此例修悲」。用这个慈三昧作例,而修慈悲心,增长慈悲心,「此例修悲喜舍」,前面说是修慈,举这个慈,「又如世尊所说修慈所得胜利,谓于现身毒药刀杖不加害等」,这显示的是修慈,现在这上,「前举修慈,此例修悲」,用它为例,修悲无量心,修悲、修喜、修舍,修这三个无量三昧呢,就会有这样的功德。

 

寅二、爱语 (分二科) 卯一、释 (分二科)  辰一、现法摄 (分二科)   巳一、能断语过

菩萨爱语,于现法中断语四过。所谓妄语、离间、粗恶、及以绮语。

这是第二科是爱语,前面的哀愍说完了,现在说这个爱语,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辰一、现法摄,又分两科,第一科能断语过。「菩萨爱语」,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对于一切众生都欢喜说爱语,「于现法中断语四过」,他修爱语,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于现在,现在这五蕴身中,他能断灭语言的四种过失,那四种呢?「所谓妄语、离间、粗恶、及以绮语」,一共是四种,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呢,不要有这四种过失。

 

巳二、能益自他

由此爱语,于现法中能自摄受,能摄受他,安隐而转。

第二科,能益自他,第一科能断语过,第二科能益自他。「由此爱语,于现法中能自摄受」,由于这位菩萨有这样爱语的功德,「于现法中能自摄受,能摄受他」,这个爱语就是为众生,出不善处,安立善处的法语,当然也可说佛说的一切经论,这都是佛菩萨的爱语,「于现法中能自摄受」,你不要说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你常能说爱语的话,不必到来生,就是现法中,就是现在的生命体里面,「能自摄受」,你能自己保护你自己,「能摄受他」也能保护其他的人。「安隐而转」,得到了爱语的保护以后,是什么样的情形呢?就是「安隐而转」,就是身和心都很安隐的这样生存下去,如果你若不说爱语,你说了妄语了,说离间语、说粗恶语,说绮语的时候,你心就不安,被你欺骗的人还没来找你,但是你心就不安了。所以「由此爱语,于现法中能自摄受,能摄受他」,怎么叫做能自摄受呢?就是你得到安隐而住。摄受其实就是保护的意思。

 

辰二、后法摄

菩萨爱语,于当来世,其言敦肃,言必信用。

第二科是后法摄,前面于现法中是现在,这个呢是指后法,就是将来。「于当来世,其言敦肃」,因为你现在不说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你将来世呢 ,「其言敦肃」,你说话的时候有威力,而特别清净,令人恭敬,「其言敦肃」。「言必信用」,你将来的时候,你一说话别人就相信,就照你说的话去做,「用」就是施行的意思,就是照你的说法去做那件事。

 

卯二、结

是名菩萨爱语果利。

「是名菩萨爱语果利」,爱语果利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五五三页:

「能自摄受等者:不为自害摄受饶益,是名能自摄受。不为他害而为饶益,是名能摄受他。不受彼不善业所生身心忧苦,是名安隐而转。」

「能自摄受等者:不为自害摄受饶益,是名能自摄受」,「能自摄受」这句话怎么讲呢?「不为自害,摄受饶益」,因为你不说这个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的关系,「不为自害」,不会给自己造成伤害的,不但是这样子,而且还能摄受饶益,还能引来了很多利益的事情,「是名能自摄受」,能自摄受就是这么意思。「不为他害,而为饶益」,也会利益别人的,「是名能摄受他」。「不受彼不善业,所生身心忧苦,是名安隐而转」,说这位菩萨他因为断语四过的关系,他不会接受罪业的所生起身心忧苦,心忧身苦都灭除了,「是名安隐而转」。

 

寅三、勇猛 (分二科)   卯一、释 (分二科)   辰一、现法摄

菩萨勇猛,于现法中能离一切懒惰懈怠,心常欢喜;能受菩萨净戒律仪,受已终无毁犯退屈;能正堪忍,摄受自他。

这个是第三是勇猛,「菩萨勇猛,于现法中」,菩萨的那个大悲心里面也有勇猛的意愿的,什么叫做勇猛呢?就是「于现法中能离一切懒惰懈怠」,现法就是现在,依这个生命体说的就叫做现法,「能离一切懒惰懈怠」,有勇猛的话呢,勇猛精进,那个懒惰懈怠就没有了,不懒惰、不懈怠。「心常欢喜」,你精进用功,你就会有成就,心情就欢喜的。「能受菩萨净戒律仪」,这个人有资格可以受菩萨戒的,「受已终无毁犯退屈」,他受完了以后,他不会再犯戒的,就退回来了,他不会的。「能正堪忍」,他能正确的堪忍受菩萨净戒的。「摄受自他」,受了菩萨的时候,当然是行菩萨道,所以他也能够饶益,摄受是饶益,饶益自己、饶益他人。

 

辰二、后法摄

于当来世一切菩萨所起事业,禀性坚固,凡所造修若未成办,终无懈退。

「于当来世一切菩萨所起事业,禀性坚固」,他若做什么事情,坚定不移。「凡所造修若未成办,终无懈退」,这位菩萨受了菩萨戒的话,他办他所计划的事情,要做这个功德,做那个功德。「若末成办,终无懈退」,若是这个计划造的功德还没有圆满,他不会懈怠退回来的,不会退,「终无懈退」。

 

卯二、结

是名菩萨勇猛果利。

「是名菩萨勇猛果利」,第二科,这个菩萨勇猛说这个果利。

 

寅四、后二种 (分二科)   卯一、指

当知菩萨舒手惠施,能解甚深义理密意,所得果利如威力品,惠施威力、般若威力,差别应知。

这是第四科,后二种,分二科,第一科、指。「当知菩萨舒手惠施」,菩萨能伸手把自己的东西惠舍给其他的人,「能解甚深义理密意,所得果利」,菩萨若能这样做呢,你就会得到这个功德,能通达「甚深义理密意」,这是你所得的果上的利益。「如威力品,惠施威力、般若威力,差别应知」,如那〈威力品〉里面说惠施的威力,般若的威力,它们的不一样。

 

   卯二、结

是名菩萨舒手惠施,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二种果利

第二科是结,「是名菩萨舒手惠施,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二种果利」。

 

 

《披寻记》一五五三页:

「如〈威力品〉惠施威力等者:〈威力品〉说布施四相,般若四相,是名差别应知。」

「如〈威力品〉惠施威力等者」,什么威力呢?「〈威力品〉说「布施四相,般若四相,是名差别应知」,布施有四种威力,般若也有四种威力。布施的四种相貌,「谓诸菩萨修行惠施,能断悭吝」,这是第一个相貌,「施所对治,是名第一」,这个悭吝也是布施波罗蜜所对治的,就没有悭吝了,这是一种威力,一种相貌。

「即此惠施,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你这个布施,能为你得无上菩提的因缘。「亦及能作布施摄事」,这个布施波罗蜜,「亦及能作布施摄事」,依此引导众生来信佛来,能有这功德。「能作布施摄事,成熟有情」的「善根,是名」叫「第二」。

「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布施时候有三时的喜悦,「施先意悦」,在布施之先呢,你内心就快乐。「施时心净」,在布施的时候,心里面没有悭吝、没有高慢、没有一切烦恼,所以心里面清净。「施已无悔」,布施完了的时候而不会后悔,不会这样子。「于三时中,心常欢喜」,施先、施后、施中这三时中,你心里面常常的欢喜快乐。「以自饶益」你常常欢喜就利益自己了。

「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种种疾病」,你这个布施还有一种功德呢,你是常常饶益他人,「能除他饥渴」,别人的饥渴能除去,寒热也能除去,那么就是现在一般的布施有这种能力,「种种疾病,所欲匮乏,怖畏众苦,以饶益他,是名第三」,这是第三个威力。这个布施,心常欢喜,利益自己,也能够破除他人的饥渴寒热,种种疾病,那当然是,做了个医院,大家来那治病,把病治好了,「以饶益他」,能利益他人。这是第三个威力。

「于当来世,在在生处,恒常富乐,得大禄位。得大财宝」,「亦当来世」,你现在能够行布施,于将来世呢「在在生处」,不管生在什么地方,「恒常富乐」,常是很丰富的,很快乐的。「得大禄位」,做了首相了,你得了很多的财富,「得大财宝,得大朋党,得大眷属」,是名叫做第四。

「般若四相者:谓诸菩萨具足妙慧」,你成就般若的智慧,「能断无明,慧所对治,是名第一」。你能够熄灭了无明的干扰,那无明是慧所灭除的,是名叫做第一,这是第一相,般若的第一相。

「即此般若,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你在佛法里面成就闻、思、修的智慧的时候,你这个智慧能做无上菩提的资粮,就是因。

「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这个般若是菩提的资粮,你有了般若呢,你能以布施、能够爱语、能够利行、同事,能够摄事成熟众生的善根。

「于所知事如义觉了,能引广大清净欢喜,以自饶益」,前面是般若的四相,解释第一、第二,现在解释第三。于所知道的事情,如义的觉了,如其本义而能够明达,能够觉悟。「能引广大清净欢喜」,你对于所知道的事情,你都能够知道了,就能够引发出来广大清净的欢喜心,这样的清净的欢喜心对自己有利益的,所以「以自饶益」。「普为有情,称理说法」,你有智慧呢,你能为一切众生宣说佛法。「令其获得现法当来,利益安乐、以饶益他」,是名叫第三。

「由是因缘,摄诸善根、能正所作;于当来世、能证二障离系」,由于你前面,有这么多的智慧的功德,「摄诸善根」,你就能栽培了很多的善根,「能正所作」,能够调整你所做的事情,不做错误的事情,「于当来世能证二障离系」,将来你能够证悟了...,烦恼障、所知障都熄灭了,没有烦恼的系缚,「及所知障离系」也能成就。「是名第四。是名般若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是名法威力。」

这上面说,「当知菩萨舒手惠施,能解甚深义理密意」所得的果利。如〈威力品〉惠施威力、般若的威力,它们的不同的相貌,就知道了。「是名菩萨舒手惠施,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二种果利」。「如〈威力品〉惠施威力等者:〈威力品〉说布施四相,般若四相」,就是六波罗蜜四相那一段文,「是名差别应知」。

 

丑二、结

是名菩萨五相果利。

 

子四、次第 (分三科)   丑一、征

云何五相如是次第?

「云何五相如是次第?」这下面是第四科,说它的次第。因为这五相里面都有五转加以解释的,现在解释到第四科,次第,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五相如是次第?」这五种相的前后次第,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哀愍。

 

丑二、释 (分四科)   寅一、哀愍

谓诸菩萨先修哀愍摄受有情,于彼顾念,欲作饶益。

「谓诸菩萨先修哀愍摄受有情」,谓诸菩萨一开始行菩萨道的时候,先要修哀愍心,用哀愍心来摄受有情,摄受就是引导,引导有情在佛法里面栽培善根,用哀愍心来引导他们。「于彼顾念,欲作饶益」,这个哀愍心,修哀愍怎么修呢?,就是对于那个众生能够顾念,能够注意他们的情况来照顾他们,照顾他们,就理解了他们的情形。「欲作饶益」,想要作一些利益他们的事情,这是先修哀愍。

 

寅二、爱语

次修爱语,为彼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宣说正理摄受教诲。

这是第二科,次修爱语,怎么修呢?「为彼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为了利益彼有情,「出不善处」,使令他们从有过失的地方解脱出来,「安立善处」,就是居住在有功德的地方。「宣说正理摄受教诲」,怎么样能令众生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呢?「宣说正理」,菩萨用慈悲心为众生讲解佛法的因果的真理,「摄受教诲」,用佛的正法来引导他们,教他们不要做恶事,引导他们学习善法,教诲他们不要做恶事,这是叫做爱语。

 

寅三、勇猛

次修勇猛,于已趣入诸有情类。若诸有情起诸邪行,种种烦恼变异事中,皆能堪忍。为不弃舍安住种种正行邪行诸有情故。

「次修勇猛」,第三科修勇猛,「于已趣入诸有情类」,对于已经相信佛法的有情,「若诸有情起诸邪行」,他相信佛法了,但是他还是可以做恶事,「若诸有情起诸邪行」,就是这些有罪过的事情,「种种烦恼变异事中」,各式各样的烦恼,这个烦恼又去做各式各样的恶事,今天做这个恶事,明天做那个恶事,有变异的。「皆能堪忍」,菩萨引导他们来到佛法里面来,结果相信佛法也还做种种恶事,这个菩萨心里面能堪忍这件事,他不会说:「我不度众生了」,他不会这样子。「为不弃舍安住种种正行邪行诸有情故」,这个勇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菩萨这个大悲心很勇猛,他不弃舍「安住种种正行的众生」,他们来到佛法里面做种种功德,菩萨不会弃舍他们。「邪行诸有情故」,就是那个「为不弃舍」贯下来,就是菩萨这个勇猛心,就是不弃舍「种种邪行诸有情」,不弃舍他们,所以继续的要教导他们的。

 

寅四、后二

是诸菩萨修勇猛已;一类有情,以财摄受,能令成熟;一类有情,以法摄受,能令成熟;一类有情,以财以法二种摄受,能令成熟。是故菩萨次后修习舒手惠施,能解甚深义理密意:

「是诸菩萨修勇猛已;一类有情,以财摄受」。第四科后二种,是诸菩萨修这个勇猛心以后,一类的有情,一部份的有情以财摄受,菩萨能用财去继续引导他们栽培善根,「能令成熟」,让他们栽培善根,使令善根栽培的越来越成熟。「一类有情,以法摄受」,另一类的有情以般若法门来引导他们,「能令成熟」,般若法门很迅速的就得无生法忍了,所以能令成熟。「一类有情,以财以法二种摄受」,有一类的有情呢,也用财摄受,也用法摄受,用这两种来引导他,「能令成熟」,能令他的善根成熟了。「是故菩萨次后修习舒手惠施」,所以这些诸菩萨以后所修习的叫「舒手惠施」来引导众生,「能解甚深义理密意」,菩萨这样做呢,菩萨自己能通达甚深的义理密意。

 

《披寻记》一五五四页:

「起诸邪行等者:谓如暴恶毁犯净戒,是名起诸邪行。如是邪行当知种种烦恼变异所作令改本性,由是菩萨深生怜愍,故能堪忍。为不弃舍彼有情故。由彼有情于佛圣教已正趣入,说名安住种种正行。然于一时烦恼所媚暂起毁犯,复名邪行。」

「起诸邪行等者:谓如暴恶毁犯净戒,是名起诸邪行」,就是有的众生性格非常的暴恶,他就毁犯了戒法了,毁犯净戒,「是名起诸邪行」,这就是众生起诸邪行。「如是邪行,当知种种烦恼变异所作」,这个邪行做种种恶事,是由你内心的种种烦恼的变异所作,「令改本性,由是菩萨深生怜愍」,菩萨能够发慈悲心叫他们改变这种恶行,由是菩萨深深的生出怜愍心,「故能堪忍」,所以他们相信佛法还做恶事,菩萨心情也就接受这件事,而不会不发慈悲心弃舍他了,不会有这个事,所以叫做「故能堪忍」。「为不弃舍彼有情故。由彼有情于佛圣教先已趣入」,以前,由于菩萨的教导,他们已经相信佛法了,「说名安住种种正行」,是这个意思。「然于一时烦恼所媚暂起毁犯,复名邪行」,说是这个众生他能行种种正行,他不会做放逸过失的,可是以后又一段时间呢,这个烦恼又严重了,被烦恼所蛊惑,「暂起毁犯」,暂时的又会做很多恶事了。「复名邪行」,这邪行这么讲。

 

丑三、结

当知是名菩萨五相前后次第。

这是第三科结。

 

子五、相摄 (分二科)   丑一、问

问:菩萨五相,六到彼岸,何到彼岸?摄何等相?

这是第五,相摄,分两科,第一科是问:菩萨这五种相,五种功德,六种到彼岸的功德,「何到彼岸?摄何等相?」那一个到彼岸?赅摄那一个相貌呢?这是问。

 

丑二、答

答:菩萨哀愍,当知静虑到彼岸摄;

菩萨修学哀愍心的时候,在六波罗蜜里面是属于第五,静虑波罗蜜多所摄的,那个哀愍心是静虑所摄的。

 

《披寻记》一五五四页:

菩萨哀愍当知静虑到彼岸摄者:由四无量,名为哀愍,故说静虑到彼岸摄。

「菩萨哀愍当知静虑到彼岸摄者:由四无量,名为哀愍」,那个哀愍不是一般的,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叫做哀愍,「故说静虑到彼岸摄」,所以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论文,「当知静虑到彼岸摄」,就是在初禅里边,二禅、三禅、四禅里边修四无量心的,所以是属于四静虑所摄。

菩萨爱语,尸罗般若到彼岸摄;

前边说这个哀愍,是属于静虑所摄,现在说这个爱语是那一个波罗蜜所摄?是「尸罗、般若到彼岸摄」,这个爱语是尸罗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所摄。

 

《披寻记》一五五四页:

「菩萨爱语尸罗般若到彼岸摄者:依慰喻语,若庆悦语,故说尸罗到彼岸摄。依胜益语,故说般若到彼岸摄。」

「菩萨爱语尸罗般若到彼岸摄者:依慰喻语,若庆悦语,故说尸罗到彼岸摄」,菩萨为众生说慰喻语,说庆悦语,这两种语言,「故说尸罗到彼岸摄」,这是属于戒律的了。「依胜益语,故说般若到彼岸摄」,如果菩萨为众生说这个殊胜的利益的语言,那就是出世间的圣道的语言了,故说是般若到彼岸所摄。

 

菩萨勇猛,进忍般若到彼岸摄;菩萨所有舒手惠施,当知即施到彼岸摄;菩萨所有能解甚深义理密意,静虑般若到彼岸摄。

「菩萨勇猛,进、忍、般若到彼岸摄」,菩萨的勇猛心,在六波罗蜜里面属于那一个波罗蜜呢?属于精进波罗蜜,属于忍波罗蜜,属于般若波罗蜜所摄。

「菩萨所有舒手惠施,当知即施到彼岸摄;菩萨所有能解甚深义理密意,静虑、般若到彼岸摄」,菩萨对于这个能解甚深义理密意这个功德,是属于静虑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到彼岸所摄。

 

《披寻记》一五五四页:

「菩萨勇猛进忍般若到彼岸摄者:由有力思择,故说般若到彼岸摄。余文易知。」

「菩萨勇猛,进、忍、般若,到彼岸摄者:由有力思择,故说般若到彼岸摄。余文易知」,「由有力思择」,由于你内心里面有力量的去思惟观察,「故说般若到彼岸摄」,所以属于这个般若波罗蜜多所摄的,「余文易知」。

 

癸四、总结

如是真实菩萨五相,当知一一皆有五转。所谓自性、依处、果利、次第、相摄。已广分别,应如实知。

这是第四科总结,「如是真实菩萨五相」,五种相貌,「当知一一皆有五转。所谓自性、依处、果利、次第、相摄。已广分别,应如实知」。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分品第二

 

壬二、在家出家分(即分品) (分三科)   癸一、征起

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有几种法正修学时,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是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分品第二,这个持随法,也就是依法,依法修行,依法修行止观,有这种堪能,所以叫做持,这一品叫做〈分品〉,这是第二科,在家出家分。 前边辛二是相等摄,分八科,第一科真实诸菩萨相,这一品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在家出家分,分三科,第一科是征起。「在家出家二分菩萨」,在家的菩萨,出家的菩萨这两种菩萨,「有几种法正修学时,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有几种法门是这两类菩萨努力修学的时候,能够迅速的得无上菩提呢?这是征起,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标列,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癸二、标列 (分二科)   子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二分诸菩萨,初事业善修;善巧饶益他,回向最为后。

「嗢柁南曰:二分诸菩萨,初事业善修;善巧饶益他,回向最为后」,这是嗢柁南,下面第二科是长行,加以解释,第一科标。

 

子二、长行 (分三科)    丑一、标

谓诸菩萨或在家分或出家分差别转时,略有四法,当知令此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正勤修学,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谓诸菩萨或在家分或出家分」,分这么两部份,「差别转时」,就是不同的情况显现在世间,「略有四法」,简要的说有四个法门,「当知令此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正勤修学,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丑二、征

何等为四?

怎么说这四种呢?

 

丑三、列

一者、善修事业。二者、方便善巧。三者、饶益于他。四者、无倒回向。

「一者、善修事业。二者、方便善巧。三者、饶益于他。四者、无倒回向」,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三科是随释。

 

 

癸三、随释 (分三科)  子一、别辨其相 (分四科) 丑一、善修事业 (分四科) 寅一、征

云何菩萨善修事业?

 随释也分三科,第一科是别辨其相,分四科,第一科善修事业,又分四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善修事业?」怎么叫做菩萨善巧的修作了很多的事业呢?这是征。

 

寅二、标

谓诸菩萨于六波罗蜜多决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无罪修作。

这是第二科是标,「谓诸菩萨于六波罗蜜多决定修作」,他决定来修行这六波罗蜜多。「委悉修作」,他发心决定修作,其中还有事情,「委悉修作」就是很详细的、很深入的去修六波罗蜜的。「恒常修作」,这个恒常就是不间断,常常的修六波罗蜜。「无罪修作」,修波罗蜜多的时候,没有过失,这样的修作六波罗蜜多。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施度,又分两科,辰一是辨,又分四科,第一科决定修行,又分两科,第一科征。

 

寅三、释 (分二科)  卯一、举施度 (分二科)   辰一、辨 (分四科)  

巳一、决定修作 (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决定修作?

「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决定修作?」,他决定修施波罗蜜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午二、释

谓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法,诸乞求者正现在前,有恩无恩、有德有失,无有差别,要当施与。若人非人、若诸沙门、若婆罗门、及余世间,无有如法能令施心有所倾动。

「谓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法」,这个菩萨他不需要去募捐,现在就有各式各样的可以布施的财,可以布施的法。「诸乞求者正现在前」,这一个向他求乞的人呢,正好现其面前。「有恩无恩、有德有失,无有差别,要当施与」,这下面说诸乞求者现在前的相貌,什么样的人向他乞求呢?「有恩无恩」,有的人对菩萨有恩的,也是有无恩的。「有德有失」,有的人有道德,有的人就缺少了,有过失了。「无有差别,要当施与」,这些差别不同的人,在菩萨心里面是平等的,无有差别,「要当施与」,决定布施他们这些人。

「若人、非人、若诸沙门、若婆罗门、及余世间」,这是说这个受施的人,说这个人是人间一位人补特伽罗,或者非人,不是人,可能是鬼神世界的,「若诸沙门,若婆罗门,及余世间,无有如法能令施心有所倾动」,前面说是沙门和婆罗门,这个沙门和婆罗门,应该沙门是出家人,婆罗门是在家人。「及余世间」,其他世界的世间的人,不是属于人、非人、沙门、婆罗门了,「及余世间」的人。「无有如法能令施心有所倾动」,菩萨这样布施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如法的使令菩萨的施心有所倾动,有变化的。

 

《披寻记》一五五五页:

「若人非人等者:谓生人趣得人种类,是名为人。若生余趣那落迦傍生及与鬼趣天龙药叉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迦等,是名非人。如《显扬论》说(三卷十四页)生在人中希求魔梵而修行者,是名沙门若婆罗门。若魔若梵,名余世间。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

「若人、非人等者:谓生人趣得人种类」,说这个人做了人的功德,他来生又生到人,生到人类中来,「得人种类」,他得的果报体和人是同一类的,「是名为人」,这叫做为人。「若生余趣那落迦、傍生及与鬼趣、天龙、药叉、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迦等,是名非人。如《显扬论》说(三卷十四页)」。「生在人中希求魔、梵而修行者」,说这个人,他是生在人间的,可是和一般人想法不同,他是希求魔梵,他希望能作魔王,他希望能作梵天王,动机是这样子,也要来修行,「是名沙门」,这个叫做沙门,「若婆罗门」。「若魔若梵,名余世间」,这些人是其他世间的众生。「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

 

巳二、委悉修作 (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委悉修作?

前面说是决定修作。「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决定修作?」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委悉修作?」就是很完备的、很详细的、很深刻的去修施波罗蜜多。

 

午二、释

谓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法,诸乞求者正现在前,一切施与,无有少物,于诸有情而不能舍。于内身命,尚能惠施;何况外物?

「谓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法」,谓诸菩萨现在有种种可布施的财,可布施的法,「诸乞求者正现在前」,这些乞求的众生,正现在菩萨面前。「一切施与」,这么多的人来乞求,菩萨每个人都布施。「无有少物,于诸有情而不能舍」,菩萨对于众生的布施,不会有一点东西「于诸有情」「我不愿意布施了」,不会的。「于内身命」对于自己内里面的生命,还能够布施给众生,何况身外之物呢!

 

 

巳三、恒常修作 (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恒常修作?

这是第三科,恒常修作,分两科,第一科征,「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恒常修作?」他不嫌麻烦吗?

 

午二、释

谓诸菩萨,于修惠施,无有厌倦;恒常无间于一切时,随有所得,即随惠施,无所吝惜。

「谓诸菩萨,于修惠施,无有厌倦」,他心里不烦,不厌烦这件事,也不感觉疲倦的。解释:「恒常无间于一切时,随有所得,即随惠施,无所吝惜」,若萨修布施波罗蜜多的时候,是无间断的,「于一切时间,随有所得,即随惠施」,他就把它放在那个布施大众的那个位子上了,他不会悭吝的。

 

巳四、无罪修作 (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罪修作?

这是第四科,无罪修作。「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罪修作?」做功德的时候,他不会造罪。这个事情,譬如说是你杀一个羊,用这个羊肉布施,那这个布施上就有罪过,有罪过的。这个事情也是,众生和佛是不能比的。凡夫没得到圣道,没有神通,布施的时候,就是一个天真的想法。就是,你有病,就看医生,譬如说你生活困难我给你钱,就要解决你生活的困难。但是生活解决了,看了医生以后,身体健康以后,于是乎他拿这个钱去造种种恶事,去伤害众生的时候,这就是有过失了,这就是「云何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罪的修作?」这就不简单了,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这是无罪修作,分两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解释。

 

午二、释

谓诸菩萨远离如前施品所说诸杂染施,修行所余无杂染施。

「谓诸菩萨远离如前施品所说诸杂染」的布施,「修行所余无杂染施」,这是前面施品说的。

 

《披寻记》一五五六页:

「远离如前施品所说诸杂染施等者:〈施品〉中说:菩萨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唯令安乐不作利益,或复于彼不作安乐不作利益,便不施与。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定作利益,不定安乐,或复于彼定作利益,定作安乐,即便施与。(陵本三十九卷十一页)是名略说菩萨应施不应施义。此说杂染及无杂染如应当知。」

「远离如前〈施品〉所说诸杂染施等者:〈施品〉中说:菩萨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唯令安乐不作利益」,这是种种「内外的施物」,内施物就是生命,外边的施物就是这一些财富的事情。「于彼众生唯令安乐」,施给他以后,能令他的生活安乐了。「不作利益」,没能对他作有利益的事情,有利益的事情,就是他能开智慧,相信因果不作恶事,那就是利益了。「或复于彼不作安乐,不作利益」,说是内外物施舍给众生,但是对于众生也没有安乐的好处,也没有利益的好处,在思想上也没能得到智慧,在生活上还是苦恼。「不作安乐,不无利益」。「便不施与」,那个菩萨就不布施他了。「若知种种内外事物,于彼众生,定作利益」,能令他在思想上开大智慧。「不定安乐」,在生活上,没有什么改善,「或复与彼,定作利益,定作安乐」,又能利益,又能安乐,「即便施与。(陵本三十九卷十一页)是名略说菩萨应施不应施义。此说杂染及无杂染如应当知」,那若是布施众生,使令他污染,他会去作恶事,就是污染了,若不污染呢,那个布施是有意义的。

 

辰二、结

如是菩萨于施波罗蜜多能善修作。

这叫做善修作施波罗蜜多。

 

卯二、例余度

如于施波罗蜜多能善修作,如是于戒忍精进静虑慧波罗蜜多,如其所应当知亦尔。

也是能这样子, 随其所应,为他修戒波罗蜜多,修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慧波罗蜜多,这样子。下面第四科,解释。

 

   寅四、结

是名菩萨由四行相,于其六种波罗蜜多。决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无罪修作。

「是名菩萨由四行相,于其六种波罗蜜多。决定修作」,四种相貌修六种波罗多,就是一个「决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无罪修作」,这样的去利益众生。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外求法 无有是处[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从鄢陵县的乾明寺发现的舍利略谈佛教的舍利信仰与宗教—略谈佛教的舍利信仰与宗教经验[栏目:李四龙教授]
 玄奘精神 第47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4)[栏目:玄奘精神]
 初级学佛者的修道次第?如何安伏身心?修学禅宗应具备什么条件?[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