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8

申二、诸行皆苦 (分三科) 酉一、标

又诸菩萨,观无常行相续转时,能为三种苦所依止。

这是第二法印「诸行皆苦」,分三科:第一科「标」。

「又诸菩萨,观无常行」:观一切有为法都是有变化的,变化的有为法是「相续转时」,相续不断的现前。我们看山河大地,高山相续不断的现前,它是有变化,但是没有断,相续的现前。我们自己的生命体,也相续的现前,死了也还是相续的。生存的时候,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是相似的;但是死了以后,一剎那死了,一剎那又现前了。前一剎那、后一剎那不相似,就算是我们还做人,已经活了二百岁了,是个老翁的样子。下一剎那又做人的话那是一个小孩子了,还是不相似。生存时,前一剎那、后一剎那是相似的;死亡的时候,还是相

续现前,但是不相似了。总之是相续的,相续现前时,「能为三种苦所依止」。相续现前时,是无常的境界,它是令我们满意的东西吗?不是。有三种痛苦,依止此相续相现前,在相续无常的境界,现出来三种苦恼。那三种呢?下面列出来。

 

酉二、列

一者、行苦。二者、坏苦。三者、苦苦。

「行苦」:是也不感觉苦恼,也不感觉快乐,但是这时候的相续转,就是色受想行识相续的现前。「行」:是流动的意思,它不是一个安闲的境界,是有变动的,但是是相续的。这时候在内心里是不苦也不乐的。但是有为法相续转里,它里面储藏着「坏苦」和「苦苦」的能力在行苦里。行苦里有坏苦的能力,也有苦苦的能力,所以它随时就变成坏苦了,随时也可能变成苦苦,是这样的境界。就像我们驾的车,里边有很大的毛病,但是现在还可以正常的在公路上运行,就譬喻是这么一个境界,随时它的毛病会爆发了。忽然间就停火了,就可能会这样子,所以叫做「行苦」。

「二者、坏苦」:如意的境界被破坏了,这时心里痛苦。如意的境界存在的时候,我们不感觉痛苦,但是它随时会被破坏,破坏了的时候,如意的境界没有了,心里面苦恼。另外,如意的境界存在时,怕它失掉了,要保护它,也很辛苦。

「三者、苦苦」:是不如意的境界出现了,使令心里痛苦。感觉痛苦是一个苦,为什么说二个苦呢?就是能令你苦有因缘,那因缘也是苦,所生的也是苦,所以是二个苦。「又诸菩萨观无常行相续转时」有这三种苦,所以凡夫境界是不可爱的,若得涅槃就没有这回事了。

 

酉三、结

如是菩萨,如实了知一切诸行皆悉是苦。

我们若不学习佛法,苦苦我们知道,坏苦不大明白,我们追求如意的事就是追求坯苦,不知道行苦是苦。行苦明白的说,譬如天上的境界,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么高深禅定的境界也都属于行苦的范围,并不是令人真实满意的地方。我们相信了佛法以后,若能认真的学习经论,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如是观,那也就会对苦苦、坏苦、行苦认识。

 

申三、诸法无我 (分四科)  酉一、标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二无我性。

下面第三个法印「诸法无我」。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如实了知」,应该说圣人,在凡夫的佛教徒,资粮位有时也可能会知道,有时也会迷惑、不知道;加行位迷惑的时候较少,也能认识到这件事,但是还不是真实,要入圣位以后才能如实的了知。了知什么呢?「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二无我性」:这些因缘生法就是有为法,与有为法相反的就是无为法。有为法和无为法就包括了一切法,一切法就分这么二类,这二类法里有什么事呢?「二无我性」:有为法也是无我,无为法也是无我。「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主宰。我可以控制它,你说一切诸行皆是苦,我可以控制它叫它不苦。

凡夫多数是这样子,我们平常人也不是太明显的有这种思想,社会上智慧高的人,能力强的人是有这种想法:我要改革,我要革命,我偏要叫它如意。但是现在佛法说:不行,「二无我性」不能主宰的。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

 

酉二、列

一者、补特伽罗无我性。二者、法无我性。

「补特伽罗」翻成数取趣,就是他没有知足的时候,数数的去得果报。得到一个果报以后,这果报又失掉了,再得果报。得到果报它不会永久的,失掉了又再去得果报,数数的得果报,就在这境界上执着有我,执着有个主宰的力量。现在佛法说「无我」,不能主宰的。

不能主宰,可以分成二部分:你的思想发生行动的时候,有多少自由,我欢喜做这个事我就做;我不欢喜做,我就不做,你可能有这种自由。但得果报时没有自由了,你欢喜是这样,不欢喜也是这样,受果报时,一点也不能主宰。这是「补特伽罗无我性」。

  「二者、法无我性」,补特伽罗是约众生说,现在约一切法来说。约色受想行识来说;约色声香味触法来说;约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一切法来说,都是没有主宰性的。这是标出来二种无我的名称,下面第三科解释,又分二科,第一科「补特伽罗无我性」:

 

酉三、释 (分二科) 戌一、补特伽罗无我性

于诸法中补特伽罗无我性者:谓非即有法,是真实有补特伽罗;亦非离有法,别有真实补特伽罗。

于诸法中补特伽罗无我性者」:就是在色受想行识里,执着有个补特伽罗的我,这个「我」是没有的,什么道理呢?「谓非即有法,是真实有补特伽罗」。「无我」分二个意思:非即有法,是真实有补特伽罗;「有法」指色受想行识说,即色受想行识是真实的补特伽罗我,不是这样子,这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亦非离有法,别有真实补特伽罗」:也不是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真实不可破坏的「我」。也不是,也没有。离开了身体另外没有我,在身体这里也没有我。分这二个解释。  

 

《披寻记》一五二五页:

「谓非即有法等者:<有寻有伺地>说:若即于蕴施设我者」也就是前面「即有法是真实有补特伽罗」这句话。「若即于蕴」:若是你的思想执着色受想行识里可以安立一个我,「是我与蕴无有差别」:这样说「我」,这个我和色受想行识的蕴是没有差别的,因为你就是在色受想行识上说有我,所以这个我和色受想行识无差别。「而计有我谛实常住,不应道理!」,但是你执着我是谛实,谛实就是真实,不是虚妄的,是常住的。真实的含意是永久存在的,不可破坏的。执着「我」是这样子,与色受想行识的诸蕴就有差别了。色受想行识诸蕴不是真实的,它是可破坏的,很明白的它是有老病死,不健康,也会死掉的,不是常住的。所以在那上面执着有常住的我,这是不合道理。

所以应该说,即色受想行识我,这件事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和我的定义不符合。「又说:若蕴外余处者」:就是〈有寻有伺地〉又说,「若蕴外余处」,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之外,在其他的地方有个我,这个我不在色受想行识这里,在另外的地方。「汝所计我,应是无为,不应道理!」:这样说你执着的「我」应是无为法,不是有为法了。无为法没有生老病死,我们的身体有生老病死,也有贪瞋痴的烦恼,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业障,很多的痛苦。现在离开色受想行识,另外有我是无为的,就没有这个境界了。这样执着有我,那是不合道理。因为那样就没有老病死吗?不可能是这样,没有贪瞋痴的烦恼吗?所以是不合道理。

「若不属蕴者,我一切时应无染污。」:要是你执着这个我不系属于五蕴之内,那这个我在一切的时间,都应该是没有染污的。因为系属于蕴,色受想行识和我是相系属的,有关系的,若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我,离开我也没有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里的苦乐都和我有直接关系,那就是互相系属了。现在说不系属于色受想行识,「我一切时应无染污」它没有贪瞋痴的烦恼,因为色受想行识里有很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常常有病,它和色受想行识没有关联,那我是没有病的,那就没有病苦,也没有烦恼,一切时应无染污。那真是那样吗?你感觉你很清净吗?这是不合道理。

「又我与身不应相属,此不应理!」:若是你说这个我不在身体里,是在其他地方像虚空似的,那就和身体不相系属。譬如说身体被人打死了,「我」不在这里,在别的地方不受影响,是那样的吗?所以又我与身不应相系,这也是不合道理。「(陵本六卷十一页)」这段文是在那里引来的。「由彼所破,应知此所说义。」:由于那一段文破斥「有我论」的道理,应知这里所说的道理,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这段文先说的是补特伽罗无我。

 

戌二、法无我性

于诸法中法无我性者:谓于一切言说事中,一切言说自性诸法,都无所有。

「于诸法中法无我性者」:解释什么叫做「法无我」。「谓于一切言说事中,一切言说自性诸法,都无所有。」:这叫做法无我。于诸法中什么叫做法无我呢?「谓于一切言说事中」:就是语言,有各式各样的名句,读书多的人名句多,读书少的人名句少一点。但是不管读书多,读书少,多少都是学习了语言的。「言说事中」:言说所表达的一切事,在这里「一切言说自性诸法,都无所有。」:众生││尤其是人、天这二类,是长于言说的。长于言说在文字上只是说言说,但是言说一定和我们的思想有直接关系。心里不思想是不能说话的,所以言说自性也就包含了思想、思惟分别的自性也在内的。这些自性都无所有,都是没有的,心里面所想的都是无自性的。心里所想的也就是语言所说的,所说的这些事都是没有这回事的,都是没有的。

这样讲「无我性」就和中论说的有一点不一样。中论是说一切法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都是无自性,都是毕竟空的。这句话说的也是很好,但是和唯识说的法无我性就是有点不同。但这地方可也有特别美好殊胜之处,心一动就是假的,说出来的话都是假的,听别人说的话也都是假的,都是空无所有的,常常这样观,就会减少烦恼,烦恼受影响了;我们的烦恼就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心里一想是这样、是那样,我们就出了烦恼了,但是这样告诉自己心里想的都是假的,为什么起烦恼呢?起烦恼那不是搞错了吗?这样子说,叫做无我性。

在唯识的书上是说:「彼无故此无」,言说所表达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能表达的语言也没有了。也就是能分别的识也是没有着落了,自然也不要分别了,所以这时候就变成圆成实了。

 

酉四、结

如是菩萨,如实了知一切诸法皆无有我。

菩萨能这样如实的了知,这是要经过长时期止观的陶炼、止观的熏习。不断的锻炼,不断的观察思惟,你的智慧会增长,智慧增长到一个程度时,就真实的见到诸法无我义了。

昨天和一个居士谈话,他认为人是猴子变的。我说:猴子是人变的。最初他同意,他说这个说法好。后来我说,也可能人是猴子变的,但是也可能猴子是人变的,二方面互相变,也可能是这样。怎么说呢?我说人死了,他造了罪业就变成猴子了,而猴子死了也可能变成人的,他说你这说法不科学。后来说话又说到别的话就过去了,而我的心情,佛法说的是最科学。佛法怎么科学?因为佛有天眼通,看见人死了变成猴子,看见猴子死了变成人,这是非常科学,非常真实的。说是这个人眼睛盲了,为什么盲呢?因为他的父母那天喝酒了,所以生的孩子就变成盲了。

有一回有人写陶渊明的一篇文章,他很善于写文章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归去来词〉写的真是好。但是他的儿子统统都是笨孩子,不聪明,为什么?陶渊明欢喜喝酒,这样的道理不科学。医生、生理学家认为这样。按佛法来讲是业力为主,这样的说法是非常真实的,因为这是佛的天眼通所见的。

现在说「如实了知,一切诸法皆无有我」,是经长时期的止观熏习,成就了无分别智,见到这个道理了。这是非常真实的,不是推论的。

「无我义」解释完了,但我现在又有妄想:《金刚经》告诉我们的修行的方法就是修「无我观」,从开始就说无我观,到最后还是无我观,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得圣道。读《楞伽经》还是告诉你修无我观,当然也是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也是修无我观而后得涅槃。《金刚经》上没有说看话头,《解深密经》也没有说看话头,就是直接告诉你这样修行,这样修行成功了最后就是这样子。作如是观,就这样得圣道,都是这样修行。那我们也就这样学习,静坐时修止,静坐时也就是修无我观,就好嘛。但是前面要修「不净观」,这是助道因缘,因为我们有贪心,想修无我观不容易成就。它障碍你,要把欲破了,然后修无我观,很容易就成就了。

我提倡这件事的时候,也有一位法师,这位法师现在不在这里,(他说)现在末法时代还可以得圣道吗?提出这句话来。我的回答:没有正法、末法的分别,就在乎你自己努力不努力。佛在世时,随佛出家的也没有完全得圣道,那是正法时代吧!现在是末法时代也一样,你要肯努力就可以得圣道,若不努力不行。现在有个情形是,障道的因缘比佛在世时多,其中很明显就是有电话,佛在世时没有电话。也没有飞机,所以那时候的事情比较少,障道的因缘少。现在不是,障道的事情多,事情多就会困难,但是你若有决心不通电话,也就等于没电话,也是可以。你可以看《高僧传》,古代的高僧传,那个人能有成就,就是有特别的原因的,就是他能放下。而我们现在的人,一方面也是资讯特别方便,使令你容易有分别,障道的因缘多就困难。

 

申四、涅槃寂静 (分二科)   酉一、标相 (分二科)   戌一、于真实

又诸菩萨观一切行,先因永断,后无余灭,其余毕竟不起不生;说名涅槃。当知涅槃,其体寂静。一切众苦,毕竟息故;一切烦恼,究竟灭故。

这里是第四科、涅槃寂静,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于真实。「又诸菩萨观一切行,先因永断」,观一切行主要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样的有漏法,这个有漏法是个果报,是我们得的果报,「先因永断」果报不是原来的,是以前有个因,有因是什么?就是你的惑、业,就是苦谛、集谛一个惑、一个业,一个爱烦恼、一个见烦恼加上业,这个业,你能修学戒定慧,修无我观,把爱烦恼、见烦恼都断了就不会再造业,就是先因永断,这个「永断」,表示里面有定也有慧才能永断,如果你只有定没有慧,那是暂时的,不能永断。

我们用功修行你要检查你的方法,是定还是慧,如果只是定不够力量,一定还要有慧。你现在用它做尺,做一面镜子,照一照现在各地方主持禅七的方法,他有定有慧嘛?他有没有慧?有没有定?《瑜伽师地论》前面的<声闻地>,已经说的很明白,现在就可以修慧。修慧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他能帮助你止成就,你修止有困难的时候可以修观,修观能帮助止成就,这是一个好处。第二、你在行住坐卧遇见什么不如意事情,随时用如理作意可以调解,可以舒解,你若不修你就不熟悉,不熟悉的时候,你虽然修止有一点相应,照样的贪瞋痴会起来,不要说你止没有成就,贪瞋痴会起来,你止成就了贪瞋痴都会起来。

所以先因永断这个「永」,表示一定要有慧,不然的话不行,暂时的调伏可以,但不能永久的断除。「先因永断」由戒定慧具足的因缘,把爱烦恼、见烦恼断灭了「后无余灭」,我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还在,眼见色、耳闻声一切都正常,但是以后就没有了,色受想行识没有了,苦恼的果报,这个寿命结束了,再也没有有漏的色受想行识现起,「先因永断」的时候是有余涅槃,「后无余灭」是无余涅槃,有漏法没有剩余完全消灭了。「其余毕竟不起不生」,这是以后,先因永断是你修学圣道成功了,到有余涅槃,等到后来你寿命到了,色受想行识一剎那灭了,再一剎那入于不生不灭,就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识灭了。「其余毕竟不起不生」,其余一切的有漏的事情,完全不生不灭了,不生也就不灭,不会再现起来。其余毕竟不现起,而没有现行起种子也是没有的,所以不生不起现行,也没有种子,「说名涅槃」这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如的境界,「当知涅槃」这就是涅槃。                     

世间上的人没有修佛学法,也能知道坏苦,也能知道苦苦,不知道行苦。知道苦苦或者知道坏苦但是无可奈何,还继续要走这条路,他不能够修学圣道,只有佛教徒因为学习经论,能知道行苦、苦苦、坏苦,而后又能修无我观,修无我观能「先因永断、后无余灭,其余毕竟不起不生;说名涅槃」,能得涅槃,只有佛教徒能这样子,非佛教徒不行,「当知涅槃、其体寂静。一切众苦,毕竟息故;一切烦恼,究竟灭故」。前面是解释涅槃不生不灭的名称,下面是说涅槃的体性,我们应当知道涅槃的体性是寂静的,就是真如理,就是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

天台智者大师在这个地方分成两种,一个是根据《阿含经》,我们能先因永断、后无余灭,入于不起不生说名涅槃,这时候把爱烦恼、见烦恼断了他也是「其体寂静。一切众苦,毕竟息故」,第二个是根据《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解深密经》、《楞伽经》修我空观、法空观也是「先因永断、后无余灭、其体寂静、一切众苦、毕竟息故;一切烦恼究竟灭故」,也是这样子。但这是利根人,或者说是大乘佛教徒,这个时候不生不灭的涅槃的体性是寂静的,因为什么寂静呢?因为什么不寂静呢?就是有苦恼有烦恼的时候,就不寂静。你心里有烦恼你也不寂静,心里有苦恼的时候你也不寂静,现在因为你修学戒定慧,断除色受想行识的苦恼,「一切众苦毕竟息故」,究竟息灭了,所以真如理性上没有戏论,一切烦恼究竟息灭了,所以才寂静。这时候说的寂静,不是说我们修奢摩他心里面有点相应的寂静,那不是真的,因为你那个烦恼还在里面还没能断,那不能算,这时候烦恼究竟灭了,一切生死苦完全息灭了,所以它体是寂静的,这个标题是「于真实」,你修学圣道成功了的相貌。

 

戌二、于胜解

如是未得清净增上意乐菩萨,未见圣谛诸声闻乘,虽于涅槃发起胜解,如是说言涅槃寂静;而于涅槃,未如实解,未能如实正智见转。然彼亦有如理作意。

这「于胜解」就是修因的时候。「如是未得清净增上意乐菩萨」前面说涅槃其体寂静,为什么寂静呢?众苦毕竟息,烦恼究竟灭,这时候是究竟的寂静了,这个寂静的涅槃,成功了的人是这样子,「未得清净增上意乐的菩萨」,他还没成功,清净增上意乐的菩萨就是初欢喜地的菩萨,大乘佛教徒。清净增上就是他的无分别智,也就是戒定慧特别有力量,清净增上的境界现前了心里面欢喜,意乐也就是特别欢喜,他也有慈悲心所以叫做意乐,这样的菩萨,未得清净增上意乐的菩萨还在凡位,那就是在加行位的菩萨。

「未见圣谛诸声闻乘」,应该是向下念,「如是未得清净增上意乐菩萨」,是指大乘佛教徒。「未见圣谛诸声闻乘」,就是发出离心,他也修学「四念处」,也修学戒定慧,但是还没能见到诸法无我义,未见补特伽罗无我性,还没现前。这样的诸声闻乘的佛教徒,这是两种人,一个是大乘佛教徒,一个是小乘佛教徒,「虽于涅槃发起胜解」他们虽然对于我空真如,法空真如那就是涅槃,「发起胜解」他们在资粮位,进一步加行位的时候,「发起胜解」他能够努力,这个「发起」很不容易,就是不懈怠,努力的发起,有力量的认识,有力量的智慧。什么叫做有力量的智慧?就是深入的观诸法实相,深入的观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那叫做胜解,就是有力量的智慧,智慧有力量能观我空、法空,这叫做胜解。 

若是我们只是修奢摩他的止,那你还够不上胜解,这个字你还不及格,要深入的观察色受想行识,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也不可得。「如是说言涅槃寂静;而于涅槃,未如实解」,说这样程度的人,他深入的观察色受想行识不可得,他也可以向人讲解,涅槃是寂静的。我不可得,这个不可得的境界,没有爱烦恼,没有见烦恼,也没有色受想行识可得,那当然这就是寂静,但这是一个言说,说涅槃寂静,「而于涅槃,未如实解」,对于那个真实的,圣人所证悟的不生不灭,还没能真实现前,他那无分别智还没成就,未如实的解悟,「未能如实正智见转」,他没能真实的无分别智慧现前,那个正智见还没有现前,「转」就是现前。「然彼亦有如理作意」,说是你拿圣人来说呢!他是不及格,但是他本身还是有一点成就,就是如理作意。能随顺我空真如、法空真如的真理去观察思惟,他这个作意是有的,那也就是胜解,他有胜解。那么这是说两种:大乘佛教徒、小乘佛教徒,在加行位所有的胜解,并不真实的得圣道。前面第一科是标相,下面第二科是举喻,分两科,第一科是车喻,第二科是药喻。

 

酉二、举喻 (分二科)   戌一、车喻 (分二科)  亥一、举事 (分三科)

天一、第一时

譬如王子或长者子,生育已来,未出王宫长者内室;王及长者,各为幼童假作种种诸戏乐具,鹿车、牛车、马车、象车,而赐与之。尔时王子及长者子,用为嬉戏,欢娱游佚,即于如是假所造作鹿牛马象,发起真实鹿想、牛想、马想、象想。

车喻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事,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时。

「譬如王子或长者子」,王子是譬喻大乘佛教徒,长者子是譬喻小乘佛教徒,「生育已来」就是降生以后,出了娘胎以后,但是这是个譬喻,法上来说是什么意思?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了,大乘佛教徒发无上菩提心了,小乘佛教徒发出离心了,这叫做「生育已来」。「未出王宫长者内室」这个王子和长者子虽然是生育了,但是还没有出王宫,也没有出长者的内室,这话什么意思?就是没有了脱生死,你是发无上菩提心了,你是发出离心了,但是你还没有了脱生死,还不是圣人。

「王及长者,各为幼童假作种种诸戏乐具,鹿车、牛车、马车、象车,而赐与之」,这是幼童,王子的父亲,就是国王和那个长者,「各为幼童」每个人为那个小孩子,「假作种种诸戏乐具」,为他们做玩具,什么玩具?就是「鹿车、牛车、马车、象车,而赐与之」给他们。这法上应该怎么解释呢?这「幼童」就是,你发无上菩提心那一念好心,发出离心那一念好心,「假作种种诸戏乐具」,就是方便安立种种言说的佛法,用语言文字的佛法为你讲解,这是涅槃,这是有余涅槃,这是无余涅槃,这是无住涅槃,这是自性涅槃,这四种车就是表示四种涅槃。这四种涅槃就是语言文字安立的涅槃,语言文字这么讲,你发了无上菩提心,告诉你:一切法本性空是自性涅槃,你若修学圣道成功了是有余涅槃,等到有漏的色受想行识没有了,就是无余涅槃,发大悲心是无住涅槃,这个语言文字的佛法这么讲,「而赐与之」是为他这么讲说。「尔时王子及长者子,用为嬉戏,欢娱游佚,即于如是假所造作鹿牛马象,发起真实鹿想、牛想、马想、象想」,前面是说,佛菩萨为这些佛教徒说法,是这样意思。下边这地方就说听法的人,「尔时王子及长者子」,这两类佛教徒,「用为嬉戏,欢娱游佚」,就是在学习言说的佛法经、律、论,「即于如是假所造作鹿牛马象,发起真实鹿想、牛想、马想、象想」,认为是真实的这句话怎么讲呢?当然从文字上的学习,但这只是文字,并不是真实是涅槃,但是他们由资粮位到加行位,修止观的时候,观察色受想行识我不可得。譬如从十二缘起来说,你观察的时候,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这是什么境界?那就不只是文字上的事情,就有一点接近涅槃的境界,但不是涅槃,修行人在这个有灭则生灭的时候,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如果观大乘佛法,一切言说自性都是毕竟空的,一切因缘说法都是自性空的,一下子到第一义谛了,那这时候他心里想,这就是涅槃,实在还不是。所以这时候发起,真实鹿想、牛想、马想、象想,就是他很容易会这样子观想,由这样的观想,还不是,还没能得无生法忍、得初果,还没能得初欢喜地。

 

天二、 第二时

后于一时,王及长者,各知其子渐已长大,诸根成熟,赞说真实鹿、牛、马、象。尔时王子及长者子,闻父赞说,作是念言:今者父王及父长者,将非赞说我等所有鹿牛马象四种车耶?

这是第二时,前面是第一时还在凡位,「后于一时」这个修行人,不管是大乘佛教徒、小乘佛教徒继续用功修行的时候,「王及长者」,那这就是大乘佛教徒所看见的佛,小乘佛教徒所看见的佛「各知其子渐已长大」,各知道他的弟子,渐已长大是什么呢?就是他的信进念定慧,他在修四念处,都是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就是他的信进念定慧,渐渐长大了,比以前殊胜了。「诸根成熟」,信进念定慧,各式各样的善根比以前成熟了,成熟就是有得圣道的堪能性了,叫做成熟,但是还没得。

「赞说真实鹿、牛、马、象」,这时佛给弟子赞叹,就是说《般若经》,说《般若经》,就是「赞说真实鹿、牛、马、象」真实的涅槃的境界,你现在修止观,那还是影像的境界,「尔时王子及长者子,闻父赞说,作是念言」,这个时候大乘佛教徒、小乘佛教徒,听佛赞说般若波罗蜜的境界,「作是念言」心里面就这样想了,「今者父王及父长者,将非赞说我等所有鹿牛马象四种车耶」,是不是赞叹我们现在修止观的时候,止相应的境界,观相应的境界呢?是这样意思,这是心里面想,不是吧?是嘛?心里面犹豫的境界。

 

天三、第三时

复于后时,王及长者知子转大,从内宫室引出外游,示其真实鹿、牛、马、象。时彼见已;内自发生如实慧解,此为实义鹿车、牛车、马车、象车。父于长夜,尝为我等赞说斯事;然唯我等以无智故,于不如实唯彼相似、唯彼影像。发起真实鹿等胜解。由是因缘,于先胜解,追起羞愧。

这是第三时,「复于后时」,就是他继续用功修行的时候,「王及长者」,就是佛陀知道他的弟子,善根又增长广大了,「从内宫室引出外游」,就是从生死的境界到第一义谛了,从房子出来到第一义空这里来了,小乘也是真如,大乘也是真如,「引出外游」就是见第一义谛了。「示其真实鹿、牛、马、象」,这时候佛陀为他开示,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得,就是说《般若经》,这是真实的。

「时彼见已;内自发生如实慧解」,这个时候他的弟子,无分别智出现了,「内自发生」就是他自已常修止观,这一天早晨他到禅堂去静坐,一下子无分别智就出来了,「内自发生如实慧解」,就见第一义谛了。「此为实义鹿车、牛车、马车、象车」,这是真实是涅槃的境界,「父于长夜,尝为我等赞说斯事」,就是弟子得了无生法忍,得了初果须陀洹以后,称佛为父,佛陀在长夜,我们在有生死的时候,在我们没得圣道的时候,「尝为我等赞说斯事」,赞叹涅槃的境界。「然唯我等以无智故」,我们只是没有智慧,「于不如实唯彼相似、唯彼影像」,对于那不是真实的只是相似的,那件事的影像,「发起真实鹿等胜解」,我们认为这就是涅槃。这人不用功的不要说,用功的有点相应的时候,唉呀!我得无生法忍了吧?就会有这个问题,所以是于影像等「发起真实鹿等胜解」,认为这是涅槃了。

「由是因缘,于先胜解,追起羞愧」,由于现在真实证入第一义谛了,所以对于过去在加行位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胜解,「追起羞愧」回头想实在很惭愧,那时候还是一个相似影像的境界,怎么能说是第一义谛呢!发惭愧心,前面是举譬喻,下面第二科是合法。

 

亥二、合法 (分三科)  天一、于初所说

如是宫室,喻于生死其所生育诸幼童子,喻未证得清净增上意乐菩萨,及未见谛诸声闻乘。父,喻诸佛及已证入大地菩萨。先为假作鹿牛等车,喻为宣说涅槃粗相。

合法分三科,第一科于初所说,初开始所说的。「如是宫室」那个幼童没能出王宫,也没能出长者室,那是譬喻:还在生死的境界没得圣道。「其所生育诸幼童子,喻未证得清净增上意乐菩萨」只是发了无上菩提心而已,但还没得无生法忍,「及未见谛诸声闻乘」,也就是在资粮位和加行位的声闻乘弟子。「父,喻诸佛及已证入大地菩萨」,国王和长者是他的父亲,那是譬喻诸佛,及证入大地的法身菩萨,「先为假作鹿牛等车」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喻为宣说涅槃粗相」就是譬喻:佛为弟子宣说涅槃,就是宣说苦集灭道,那个粗相,什么叫粗相?就是言语所表达的涅槃境界,那就叫粗相,要得无分别智证入不生不灭那是微细的,这是于初所说,第二科是于次所说。

 

天二、 于次所说

次为赞说真实鹿等,喻佛菩萨自现证见真实涅槃。如其所见,于彼菩萨及声闻前,赞说涅槃真实功德。所余,喻彼既闻是已,但用随顺音声觉慧,于涅槃德长夜胜解。

「其次赞说」佛为赞叹宣说,「真实鹿等」就是宣说离言说相的涅槃境界,这是「喻佛菩萨自现证见真实涅槃」,佛菩萨自已现证的真实涅槃,那是无分别智真实见到的境界。「如其所见」,如佛菩萨自已所见,「于彼菩萨及声闻前,赞说涅槃真实功德」,这是合法。「所余,喻彼既闻是已」,其他的闻,譬喻佛的弟子听佛说是法已,「但用随顺音声觉慧,于涅槃德长夜胜解」,佛教徒初开始听佛说法的时候,随顺佛的音声而生起的觉慧,这个智慧是因闻佛说法而成就的,那初开始是闻慧,若说到胜解呢?应该有思慧、修慧了,就是随顺佛的音声去思惟观察,而得到的智慧,用这个智慧「于涅槃德长夜胜解」,就是于身受心法,也就是于色受想行识,观察他是无我无我所,观察他是自性空,这样观察还没有得圣道,所以是「长夜」,虽然是在生死里,但是有力量的智慧,能深入佛法实相的观察。下面第三科于后所说。

 

天三、于后所说

若于是时资粮成熟,渐次增长成净增上意乐菩萨。见谛声闻,于真涅槃生现证智;即于尔时,发生自内如实慧解。如是涅槃,一切声闻独觉所证,诸佛菩萨先所赞说,我等先以愚夫觉慧,于不如实唯彼相似、唯彼影像,发起真实涅槃胜解。由是因缘,于先胜解,追生羞愧。依止于后,如实胜解。

「若于是时」最初成就闻慧,或者有思慧、修慧,这里面是可以含容这么解释,这个时候「资粮成熟」,就是「因」修因的境界,如前面<声闻地>说的安住境界、修根律仪、修悎寤瑜伽、于食知量、正知而住,这些定慧的资粮。这些定慧资粮你不断的修习,达到成熟的境界,「渐次增长」还是资粮成熟这句话,逐渐的你的戒定慧的资粮增长。他这个说的非常真实,不是说我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不这么讲,他说你渐次增长,按照我们钝根人就是这样讲话,「成净增上意乐」这个时候忽然间,这一天成就了清净增上意乐菩萨,就是见第一义谛了。「见谛声闻」声闻也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就是得初果须陀洹。「于真涅槃生现证智」,知道这个道理了。

「即于尔时,发生自内如实慧解」,在这个时候从自性里面出现了如实的智慧。「如是涅槃,一切声闻独觉所证,诸佛菩萨先所赞说」声闻独觉也证入这个涅槃的境界,这个涅槃,也就是诸佛菩萨先所赞扬宣说的。「我等先以愚夫觉慧,于不如实唯彼相似」,于涅槃相似而已,似涅槃不生不灭的无我义的影像,「发起真实涅槃胜解」,这是增上慢的境界。「由是因缘,于先胜解,追生羞愧。依止于后,如实胜解」,后来真实见道得无生法忍,得初果须陀洹,这是真实的胜解,以真实胜解为依止,继续的修学圣道。

 

戌二、药喻 (分二科)  亥一、出有病者 (分二科)   天一、举喻 (分三科)

地一、不了药病

又如病者往大医所,为除病故,求随顺药。得已,常服。彼于是药,深生胜解、深生爱乐、唯见为实。由是因缘,先病除愈。复起余病,应服余药。

这前面是车喻,下面说药的譬喻,就是有病要吃药,分两科;第一科出有病者,分两科;第一科举喻,分三科;第一科不了药病。「又如病者往大医所」,又如有病的人,就是有见烦恼、爱烦恼的人,「往大医所」世间的医叫做医生,佛陀也名之为医,但是大医。能够医疗你的烦恼病,能令你得涅槃,所以是大医。「为除病故,求随顺药」,为了除身心的病故,希求随顺健康消除病苦的药,那就是请佛说法的事情。「得已,常服」得了药以后常常的服用,就是闻法以后常常的用功修行,常常的修<四念处>观,「彼于是药」,那个佛教徒对于佛所说的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的佛法,「深生胜解」,深深的生起很有力量的,闻思修的胜解。「深生爱乐」对于佛法深深的欢喜,「唯见为实」唯见佛说的法是真实的。

「由是因缘,先病除愈」由于听佛说法,又能努力的修习止观的因缘,所以以前烦恼障的爱烦恼、见烦恼的病除愈了。「复起余病,应服余药」,大概的说又有所知障的病,烦恼障的病好了,还有所知障的病就是余病「应服余药」,那应该服用大乘佛法的法药。

 

《披寻记》一五二六页:

「先病除愈等者:此中先病,喻烦恼障。此除断已」,烦恼障除断了以后,「犹有所知障在,喻如余病」,那就是余病,「应依大乘方能出离,由是喻言应服余药」,这是不了药病,就是这个病好了,还不知道有余病,下面第二科不听劝舍。

 

地二、不听劝舍

尔时大医知先病愈,后病复生,更须余药;劝舍前药,令服余药。时彼病者愚痴无识,于前所服深生胜解,起所宜想,不肯弃舍。

「尔时大医知先病愈,后病复生」,烦恼障的病好了,所知障的病又升起,「更须余药;劝舍前药,令服余药。时彼病者愚痴无识,于前所服深生胜解」,「时彼病者愚痴」没有智慧,「于前所服的深生胜解」,这个人就是没有佛性的众生,「起所宜想,不肯弃舍」认为这个法是最合适的不肯弃舍。

 

地三、不信医言

时大良医,为其宣说前后药性;于现所病,前药匪宜,后药为胜。时有病者,虽闻是语;不生胜解,犹未深信良医所言。

「时大良医,为其宣说前后药性」,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有多少差别的,「于现所病,前药匪宜」,你现在所知障的病,用小乘佛法来对治,是不合适的,「后药为胜」,要学习大乘佛法才算是殊胜的。「时有病者,虽闻是语;不生胜解」听闻了这样的话,他心里面就不感觉兴趣,不明白,「犹未深信良医所言」,因为他也是佛教徒,佛所宣说的话,他不能说一点都不信,但是不能深信佛陀所说的话,这是小乘佛教徒,不肯回小向大。

 

天二、合法 

如是病者,喻诸凡夫、菩萨、声闻,为烦恼病之所执持。

「如是病者」前面说这个病者,指什么说的呢?「喻诸凡夫、菩萨、声闻」,指凡夫的菩萨,凡夫的声闻这两种根性的人,这两种根性的人有什么病呢?「为烦恼病之所执持」他那一念明了性的心,为爱烦恼、见烦恼所控制。

 

《披寻记》一五二六页:

「为烦恼病之所执持者:法执无明,名烦恼病」,那这是指后面的病说了,「法执无明」大乘佛法来说,唯识经论的意义,小乘佛法没有断法执,法执就是无明,不能通达第一义谛「名烦恼病」。「能碍所知,名所执持」能障碍你的一切种智,你的法执无明,能障碍你不得一切种智-「所执持」,「此中通说凡夫菩萨及不定性声闻,于大菩提性有堪能,未断彼障,故作是说」,他有佛性,但是有无明所知障。有无明所知障的时候,就是「未断彼障」他还没能修大乘的止观,没断所知障故做是说。

 

大良医者,喻诸如来。其良药等,喻为宣说若上上胜及以上极,若深深胜及以深极,若劣若胜及以胜极,法教正教教授教诫。彼虽闻已;不能悟入,不生胜解,不能修行法随法行。

「大良医者,喻诸如来。其良药等,喻为宣说若上上胜」,这个上是一句,上胜是一句,「及以上极」是一句,这是三句。「若深」是一句,「深胜」是一句,「及以深极」,这也是三句。「若劣若胜及以胜极」。这也是三句,「法教正教教授教诫」,小乘法教,大乘法教都是正教,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教授弟子、教诫弟子,「彼虽闻已;不能悟入」,那个佛教徒虽然听闻了以后,但是不能明白,「不生胜解」不能生出深入诸法实相止观的胜解,「不能修行法随法行」,他不能按照大乘佛法修法随法行。

 

《披寻记》一五二七页:

「若上上胜及以上极等者」这句话怎么解释呢?「十二分教,是名正教」,就是长行、重颂……那个十二分教,这都是佛菩萨圣者所说的正法,叫做正教。「于中方广一分」」,十二分教里边有方广一分,是「菩萨法教」,方广那一部分,是属于大乘法教说的/。「唯为菩萨发心者说」,方广那一部分的佛法,唯独为大乘根性、有佛性的菩萨,发菩提心的人,为他们宣说。

「齐至第一无数大劫望声闻乘,名上」,就是这位菩萨他还没超过第一无数大劫,第一阿僧祇劫还没超过,在这时候所听闻的佛法望声闻乘名上、名深,这个「上」和「深」这么讲。这是在第一阿僧祇劫的时候,叫上叫深,这个时候是属于「上根摄故」,当然声闻缘觉就不是上根了,「难可知故」,这是不容易明白的,所以称之为上,称之为深。

「齐至第二无数大劫、说名上胜及以深胜」,菩萨这个时候超越第一阿僧祇劫,到第二阿僧祇劫的时候,这时候听闻的法教,听闻的佛法称为上胜,「及以深胜」,这是指第二阿僧祇劫说的。

「齐至第三无数大劫,说名上极」,这个时候所听闻的佛法叫上极,「及以深极」用这个字来形容。「菩萨学处,依诸善友教授教诫」,「菩萨学处」那就是所学习的佛法。「依诸善友」随顺佛菩萨为善友,佛菩萨的教授,佛菩萨的教诫「戒定慧三」,所教授的戒定慧,所教诫的戒定慧这三个,「如次说名若劣若胜及以胜极」,若劣指戒说,若胜指定说,胜极指智慧说的,这是把前面这段文解释完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传统与创新——法鼓山建设的理念与实践(陈俊宏)[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十三 国土严净[栏目:陈义孝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