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9)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7

戌九、清净爱语(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菩萨清净爱语?

爱语是「四摄法」之一,「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布施略去了,因为在六波罗蜜里边,布施波罗蜜已经说过了,所以一开始就说爱语,爱语有九科,现在是第九科清净爱语,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清净爱语?」下面第二科是标。

 

亥二、标

当知此语,有二十种。

有二十种爱语,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指。

 

亥三、指

谓二十种宣说正法,应知如前力种性品。

爱语有二十种不同,那二十种呢?下面指,「谓二十种宣说正法」菩萨为众生说法有二十种不同,这都叫做爱语。我们通常的思想,因为你说的话,对我有爱意,那就叫做爱语,现在这里说,是为你宣说、赞扬佛法的语言叫做爱语,一共有二十种不同。「应知如前力种性品」,前面力种性品说:菩萨说法有二十种相,现在这里说爱语有二十种,就和那里是一样的。

 

看《披寻记》:「当知此语有二十种等者:力种性品说菩萨说正法相,略有二十。如彼应知。」你去看那一段文就知道了,(陵本三十八卷十七页)。

 

酉二、利行(分二科)

戌一、总标(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菩萨利行?

爱语这一段说完了,现在第二段说利行,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什么叫做菩萨利行呢?这四摄法第一种是布施,就是用财布施给他,这样做呢!菩萨就和众生建立一个友谊关系,有良好的友谊,然后再为他宣扬正法,这是爱语。宣扬佛法之后,第三个行动是利行,就是劝他随顺佛法修学圣道,叫做利行。就是你真实的能成就对你自己有利益的功德,这里面的意思就是得圣道,不是世间上如意的事情,世间上如意的事情也可以包括在内,但是菩萨为你说法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得圣道、得涅槃、得无上菩提。你这样的修行能令你彻底的得到利益,那叫做利行。这个菩萨的利行,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指共相。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指共相

谓此利行,广如爱语,应知其相。

这里面说到利行的大意,详细说明的话,就和爱语说的一样,应知其相,他的相貌和爱语都相通的。这是指共相,就是爱语的相貌和利行的相貌是一样的,譬如为你宣说「六波罗蜜」,这是爱语,利行也还是让你学习「六波罗蜜」他们的相貌彼此是共通的,下面第二科说别相。

 

天二、说别相

于利行中余差别义,我今当说。谓诸菩萨由一切品差别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饶益有情;故名利行。

现在说这个差别义,「于利行中余差别义」,前面说利行的相貌和爱语是一样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和爱语是不同的,于利行中其余不同于爱语的那个异相,「我今当说」,弥勒菩萨他现在说。「谓诸菩萨由一切品差别爱语」,由一切品差别的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饶益有情;故名利行」。

 

看《披寻记》的解释,「由一切品差别爱语者:前说爱语,略为二种」前面说爱语,简要的说:有两种不同,「一、随世仪轨语」,随顺世间上有礼貌的人,所说的语言,那么这叫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教语」,这爱里面有一种是不同于世间的,是随顺佛的正法,随顺佛的教导的语言,那是出世间的,胜义这一方面的语言,就是分这两类,是名叫做一切品。品者;类也,随顺仪轨语是一类,顺正法教语又是一类。「即于此中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名一切品差别」,这品里面还是有差别的。随世仪轨语里面也有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顺正法教的佛法的语言,也有这三类,所以叫做品类中各有差别。「由一切品差别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这位菩萨随顺众生的根性,也随顺佛法的胜义,就「彼彼趣义利行」,一样一样的,但总结来说其大义,不管是说那一种行,在佛法里面都是趣义利行,都是向前进步会得到涅槃,会得到第一义谛的那种修行,那就叫做利行。「饶益有情」,菩萨这样为众生说法来利益众生这叫做利行,这样等于是解释这利行的名,「利行」这是一个名,那是什么义呢?就是这样意思,能令众生成就圣道,那叫做利行。

 

戌二、别辨(分九科)

亥一、自性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自性利行?

前面这一段是总标,下面第二段是别辨,分九科;第一科是自性利行,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自性利行」,这是征,下面那第二科就是解释。

 

天二、释

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

「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谓诸菩萨,不只是一位菩萨,由彼所说的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这个爱语究竟是说什么语呢?「为诸有情示现正理」,为你开示佛法的胜义,那就叫做爱语。这个「示」是出,出入的出,这个「现」,是显现的意思。这个出是在外边,没有出的时候是在里边,这表示佛法的胜义,就在一切因缘所生法的事里边,现在菩萨将它说出来,就叫做「示」,所以叫做开示。「现」是显现,佛菩萨没有给你讲的时候,它隐藏在里边,现在把它显现在外边,这个示现就是开示的意思,也就是显现的意思,将隐藏在里面的真理把它显现出来,他是用爱语的方式为你讲解。「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前面的「为诸有情示现正理」,这是说我们佛教徒,在佛法里边用功修行,是修行什么?就是你能随顺胜义就叫做修行。就是有人骂你,在胜义谛上说:这骂不可得,那么你心里就不动了,这就叫做正理,就是你随顺正理了。这下面说:「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这是大智慧境界,菩萨是大智慧,能随顺众生的根性说相应之理,这就叫契机。契机而又契理,前面「示现正理」叫契理,「随其所应」叫契机,「于诸所学随义利行」于你所学习的佛法,前面为你说爱语,就是劝你学习佛法。「随义利行」,所学的告诉你「六波罗蜜」,告诉你「三十七道品」,你随顺法语的义去修行,就能得到利;或是这样随顺学习,就能得到出世间的义利。「法随法行」,这上面说「随其所应于诸所学」,这是闻所成慧,「随义利行」,是思所成慧,你要常思惟,对于所学的佛法,才能认识的深刻才能熟悉,你若不思惟就忘记了。说这只是一句话,但是义你拿不到,要思惟才能拿到那个义。「法随法行」,这就是修慧,所学是「闻慧」,随义利行是「思慧」,法随法行是「修慧」,就是闻思修。「法随法行」我们前面讲过,这个法,或说它是涅槃也可以,说它是第一义谛叫做法。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归依法是什么?那个「法」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离言相的,「离言相」这个事我们很难办到,离言说相我们不行啊!与我们的思想有距离,所以怎么辨法,才能达到那里去呢?「随法」就是告诉你「八正道」,告诉你「六波罗蜜」。这个是有文字相,有语言相,你从这里可以思惟,它不是第一义谛,但是随顺第一义谛,你这样学习用功修行,就能引导你到第一义谛那里去,所以叫做「随」,它不是逆;违逆的。「法随法行」,你按照随顺第一义谛的这些修行法门去做,这样的修行,就叫做「利行」,就是闻思修得无生法忍的意思。

「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是名略说利行自性。」就是这样闻思修的行门,这些修行的法门,「安住悲心」菩萨为众生宣扬这样的法门的时候,不是用名利的心去宣扬,是用悲心,感觉众生苦,这样的修行可以解脱大苦,用这样的悲心,菩萨的心安住在悲这地方,「无爱染心」,没有其他的染污心,更无所求,度众生无众生可度,无相,没有这个染污心。「劝导调伏」,规劝这个众生,引导他,向这个方向来,不要向染污的地方去。「调伏」众生可能会接受,但是也可能不接受,说出种种反对的理由,菩萨有大智慧能调伏他不接受的心情。「安处建立」,安处就是有信心了,信心建立了,有了信心就肯学习、肯修行了。但是在虚妄分别里面,他没有戒定慧啊!没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啊!但是现在从这里建立起来了,由无而有,建立了圣道。 

 

天三、结

是名略说利行自性。

「是名略说利行自性」,简单的说其要义,利行的自性就是这样,利行它本身的相貌是这样,不同于其他法门的,所以叫做「自」。

 

看《披寻记》:「为诸有情示现正理等者:〈声闻地〉说随顺学法略有十种。」现在这是〈菩萨地〉,他常引〈声闻地〉,可见〈声闻地〉还是很重要。这〈声闻地〉那一大段文里面说:「随顺学法」,不是违背而是随顺佛陀慈悲的教法,随顺这教法「略有十种」,这十种是随顺教法,你学习佛法一共有十样随顺。「谓能对治十种违逆学法应知。」这十种学法是什么呢?就是能够对治,有十种违逆学法的事情,违背学习佛法的障碍因缘,这些障碍因缘是不顺于学习佛法的,而现在这十种学法,能对治,能消灭那十种违逆学法,那就叫做十种随顺学法。(陵本二十八卷四页),那十种随顺学法在二十八卷四页那里。「是名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是针对那十种说的。「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闻思修,是名于诸所学法随法行。」,这个利行不只是指意业,是包括身、口、意三业的,这身口意三业都是随顺于法的,「无倒随转」,没有错误,随顺佛法而行,叫做随转。再明白一点说,就是闻思修,就是对于佛法有闻思修,这就叫做「随义利行、法随法行」,「是名于诸所学,法随法行」,就是这么意思。「菩萨为诸有情于彼彼行随其所应示现四种真实道理」,菩萨为诸有情于彼彼的行「随其所应」,这彼彼的行,就是彼彼众生的心行。行者;心也,每一个众生的心行、思想也不一样的,菩萨能够善巧方便的随顺彼彼行,「随其所应」,随彼心行所相应的示现四种真实道理,来开示这四种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是名示现正理。」这示现正理这么讲,《瑜伽师地论》常常提到这四种道理。

 

亥二、一切利行(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利行?

前面这一段是说利行的自性、自性的利行,是第一科。第二科一切利行,分两科;第一科征。「云何菩萨一切利行」,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标列种类(分二科)

玄一、二种

当知此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

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种类,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二种,第二科是三种,现在第一科是二种。「当知此行,略有两种」,这个利行有两种不同,「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没有成熟的有情,能成熟的利行,这个成熟在前面的〈声闻地〉里边说的非常详细。就是这个众生有善知识的引导,他能在佛法里面栽培,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善根,栽培是栽培了,但是还没有成熟。怎么叫做成熟?怎么叫做没有成熟?就是不能得果报,你是栽培信戒闻舍慧了,但是不能得圣道,这就叫做未成熟。怎么叫做成熟?就是能得圣道了,叫做成熟。像那苹果它是长出来了,但是你现在不能吃,就是没成熟,可以吃了,那就是成熟了。众生在佛法里面是栽培一点善根,他到佛寺里面来,烧一枝香,向菩萨低头表示一点恭敬的意思,那就是栽培善根了,「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菩萨劝导他,劝他采取行动,使令善根成熟,那这件事就很难说,说是一定是个大法师为他宣扬佛法吗?那不一定!可能菩萨给他做儿,然后有病了,怎么治也治不好,到佛菩萨那儿去求一求,这样就栽培善根了,这个事情是很不可思议。成熟这件事,也不是一下就成熟了,是一点一点慢慢的成熟,可见这成熟的利行,按照我们说:他要读经,明白第一义谛,然后用功修学止观叫做利行,也不一定!也不一定是这样子。他用其他的因缘,使令他以前的栽培进一步的活动,使令那力量增长了,这也叫做利行,各式各样的情形。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第二种;这个众生他已经成熟了,他的善根很强,他这一生能得圣道,但是现在还不能得,要菩萨去给他善巧方便的教导,他才能得解脱。可见这个得解脱,从开始栽培善根,后来善根成熟得解脱,完全要靠佛、菩萨的教导,从这里看出一件事,说我不学习佛法,我就闭上眼睛在那里,可以开悟,这句话有问题!「已成熟有情,令解脱」,菩萨用善巧方便教导他,他才能得解脱。

 

玄二、三种

即此利行,复由三门。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

「即此利行,复由三门」,我们初开始来到佛法里面的人,和那些在佛中有成就的人,就从对佛、菩萨问讯,这件事来看,不一样!我看仁俊老法师向佛、菩萨问讯的时候,看出来不一样,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他对佛、菩萨的恭敬心强。这就是心,不是外相,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心要细致一点,不论是拜佛也好,向佛问讯也好,心要特别注意。譬如说我们,早粥、午斋念供的时候,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但是这个心要特别诚恳,要诚恳,不一样,完全都不一样的,有差别的。昨天智玄法师提出来的问题,那段文我就照那文顺一顺,好像意思还不太明白,但是讲出那个故事呢!就明白了。昨天回去我又把五台山志文殊菩萨灵验记,按出处:《三宝感应要略录、第二文殊化身为贫女感应》,把它又找出来看看那段文,我的大意没有说错,但是我说的不完全。是一个贫女,那个贫女先把自己的头发割下来,供养这个法会,然后她向那个主事的出家人说:「我有事情要走,你要先分给我,我那一份」,四方有来者都有份,都给你饭菜,一人一份,她要求先给她,主事僧就给她了,但是她还带领了两个小孩,连她本人就是三份,那么主事人就给了她三份,但是她还说:「我的狗也要一份」,也就给了,她又说:「我肚子里有小孩也要一份」,这出家人就火了,肚子里的小孩还没生出来,他能吃饭嘛!把他闹的起烦恼了,这时候,这个贫女说出了几句话:「苦瓠连根苦 甜瓜彻蒂甜 是我超三界 却被阿师嫌」,三界无着处,没有执着,我现在这种境界是不值得执着的,你为什么要讥嫌我。这女人就说这句话,说完这句话,这个女人就飞到虚空里,一看是文殊菩萨。这个意思就是我们要注意,我们要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也不要用肉眼来看事情,不能用肉眼看,啊!你这个人不讲道理,不要这样看。这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不能离开这个,要「恣其所求」都能够为他说悦意语,你要用凡夫心看,那就瞋心来了,这个是「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道理是一样的。这个贫女的表现是令你得解脱的境界,但是凡夫用肉眼看,就变成烦恼境界了,从件事能看出什么事呢?就是我们常常要训练自己的心,常常与道相应,常常与法相应,要常训练它,不管遇见什么境界,你心不动,能与道相应,要常常这样子。当然文殊菩萨是因你们发心举办这个大法会,很难得啊!菩萨也来参加,同时也考验考验你,你光修福不行,这时候是大智慧境界,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上面说:「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当然我们按照次第说,种、熟、脱,开始栽培善根,然后令善根成熟,然后令解脱,种、熟、脱,分三个阶段。而每一个境界也都是种、熟、脱,种的境界也是解脱的境界,就看你的智慧。 

「即此利行、复由三门」,这第二科,前面是分两类「第一个是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第二个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三种。「即此利行,复由三门」,又有三门的不同,「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不是将来是现在,现法也就是现在,现在你就能得到义利,这样的劝导利行。如果我们浅白一点说,譬如说:我劝你把《金刚经》背起来,那是现在可以做到的,不一定等到来生,现在可以做到的,劝导利行。如果说这个人根性利,现在能得无生法忍,那菩萨为他说法的时候,也就是现法利劝导利行,可以这么说,现在就能成就法利,但是由佛、菩萨来劝导他,你这样做,你就能成就。「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现在你做不到,但是现在可以栽培,将来你能得到法利,这个目的,菩萨为你说法,来劝导你的时候,菩萨心里有这样的观察,劝导你这样修行,将来能得到法利,不是现在,这就不同了。有现法、后法的不同,这个「后」就是将来,也就是你现在这个生命以后。「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这是现法利、后法利劝导你,如果说你得圣道,从初欢喜地到第十地,那也不是一次能成功的,也属于现法也属于后法。当然有的众生他的善根的栽培,现在要栽培,将来也要栽培,那么这是三门利行的不同。

 

地二、随释三种(分三科)

玄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分三科)

黄一、明劝导

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

现在第二科随释三种,分三科;第一是于现法利劝导利行,分两科;第一科明劝导。「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前面是标出来,下面解释:「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这是一种,「谓正劝导」,菩萨 这样开示你、劝导你,开示什么?「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用法、业、德,去发财,增长世间的财富,世间的财富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呢?以「法」要用法,法是什么?就是专业知识,我做医生,学医就是个专业知识,或者是学会计、学建筑,各式各样的工巧,这法是专业知识。「业」就是你学好了以后,去从事,经营这件事,这是法和业去取得财富,菩萨让你发财的时候,不只是让你有法有业而还要有「德」,你做这件事的时候,要随顺道德,的轨范,不能说我随便的欺骗人,不可以。这样子没有过失,发财是发财没有过失,佛教徒应该是这样,非佛教徒就不一定了,因为你有法有业,而且还有品德的轨范,「招集守护」你就招集了很多的财,你就拿到了很多的财富,拿到了很多的财富呢!还要能守护不失掉,这个财不会被人欺骗失掉了,也不会被土匪抢去了而失掉,能守护。「增长」,而且财富继续的增长,就是财富越来越多起来。「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你要知道你若发财,就是现在能得到,这样可以发财,「劝导利行」。

 

黄二、释现乐

由此能令从他获得广大名称,及现法乐;由资具乐,摄受安住。

这是第二科,释现乐,现法乐。什么乐呢?「由此能令」,由于你能够合法的发财,而且有道德的轨范,能令你「从他获得广大名称」,你不但是得到了财,还有广大的名称,大家都赞叹你这个人了不起,「广大名称」。「及现法乐」也得到现在的快乐,「由资具乐,摄受安住」,当然这个乐,也是禅定三昧乐,不需要外界的因缘,不需要。但是现在不是得禅定乐,所以要有资具,为了身体健康要吃饭,令你心情快乐;或者是你写书法,写的非常好心情快乐,你弹音乐弹的非常好也心情快乐,这些欲乐的事情,因为这些资具的增上缘,使令你心情快乐。「摄受安住」,因为你有很多的财富,也有很健康的身体,你就摄受了种种的资具,心情得安乐住,这下边解释。

 

《披寻记》:「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者」,《披寻记》作者解释,「如理寻伺,是名以法」,这句话这么解释也好。「由自勤劬,是名以业」,你如理寻伺,就有这种知识了,然后你不怕辛苦、勤劳「是名以业」,这个业是勤劳这样做。「由工巧智,是名以德」,这就是你有专业知识的智慧,那叫做德。「由是方便于彼财位能令获得,是名招集」,「能善防护」不失掉,「是名守护」,「能令广大,是名增长」,这样解释。

 

玄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分二科)

黄一、明劝导

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当知是名于后法利劝导利行。

「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者」,前面第一科解释完了,第二科于后法利劝导利行,分两科;第一科明劝导。「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这就和前面不同了,那是世间的财富,这是出世间的圣道,这位菩萨劝导这位众生啊!「弃舍财位」,世间的财位不要了。「清净出家」,有圣道的意愿因此而出家,清净的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出了家以后,自己不生产,就得要接受佛陀的安排,行乞求行,向人乞食,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要向人乞求这样做。「以自存活」,这样才能生存。「当知是名于后法利劝导利行」,出家修学圣道这是后法利,不是说你现在得圣道。

 

黄二、释后乐

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后法安乐,不必获得现法安乐。

这是第二科,释后乐「由此」,由于你现在出了家自己不生产,向人乞求生活,你就有剩余的时间修学圣道,而且要认真的修学圣道。「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后法安乐」,你第二生呢!就能得到涅槃,能得到第一义谛,你前一生呢!栽培善根,第二生就出家栽培善根,第三生得圣道,三生得圣道就是这意思。「不必获得现法安乐」,不决定是这一生出家就得圣道,这是不一定的。 

 

玄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分二科)

黄一、明劝导

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渐次修行,趣向离欲;当知是名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

这是第三科,第一明劝导,「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令在家者或出家者」,菩萨的大慈悲、大智慧,他能够善巧的劝导你,令在家的人「渐次修行、趣向离欲」,出家的人也,「渐次修行、趣向离欲」。这是说你这一生用功的修学圣道,你第二生,后法能得圣道,你若不用功修行,后法还是不能得涅槃,不能得圣道。现在是说第三种,在家者或出家者,就是接受菩萨劝导的人,劝他们怎么样用功修行呢?渐次修行,趣向离欲。《瑜伽师地论》它有一个特别的相貌。什么叫「特别相貌」?它就老老实实的说「渐次」,就是慢慢地,你就成功了,他是这么说,不说那么高。

「渐次修行,趣向离欲」,没有说「一下子就离欲」,没那么说。要渐次地修行,向于离欲。向于「离欲」这句话就是得了初禅,就是得初禅叫离欲。这未到地定和欲界定都不能离欲。要「渐次」由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这时候离欲了。就是这样「渐次修行,趣向离欲」。

「当知是名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这就叫做于现法后法利劝导你用功修行。这善根的栽培也是逐渐地,逐渐地栽培善根而后才能得解脱。这不是一生的事情。

 

黄二、释俱利

由此能令于现法中得身轻安,得心轻安,安乐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净天,或无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这是第二科,释俱利,现法利、后法利。「由此能令于现法中」,由于你渐次地修行,修学戒、定、慧,能令你于现法中「得身轻安、得心轻安」。这文的次第是先说身轻安、后说心轻安。在三十二卷后边那段文,说得轻安乐的次第,是先得心轻安,后得身轻安。怎么得心轻安呢?是我们心里有烦恼,有烦恼主要是欲,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粗重,就没有堪能得禅定,那就叫做「心粗重」。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没有堪能得禅定。而这样有欲的心在身体里面,这身体也受它影响,也就没有堪能性去得禅定,那叫故「身粗重」。现在你修不净观,在未到地定修七种作意,就是修不净观,把这个欲下了逐客令了,把这个欲驱遣出去了。心没有欲的时候,由欲而有的粗重也随着没有了。心里面的粗重没有了、心就轻安;在得心轻安之初,头上有重的感觉,然后心轻安现前。得心轻安之后,身体有风大充满,于是乎身的轻安乐来了。如是先得心轻安、而后得身轻安,「安乐而住」。

「安乐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净天」,有二种可能:一、安乐而住,还是未至定,于后法当生欲界清净天;二、安乐而住,若指色界、无色界禅定而言,于后法中当生色界、无色界清净天。

「或无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或者此人于奢么他中,修四念处成功了,就得「无余依涅槃界」,就是把色受想行识都息灭了,就是没有剩余的有漏法,就在不生不灭那地方安住,所以叫「而般涅槃」。那个「般」中国话是个「入」。「而般涅槃」,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小乘佛法就是阿罗汉、大乘佛法就是无生法忍了。

 

《披寻记》p1456——

「令在家者至般涅槃者:谓受近事律仪,名在家者。」就是你禀受亲近承事三宝的律仪,就是五戒,受持五戒的律仪。「名在家者」,这时候你还不能离欲,所以叫「在家者」。「由是律仪渐令修离恶行远离诸欲」,由于你有五戒的律仪,「渐令」、你常常受持五戒,同时也要修四念处。佛在世的时候,佛为在家居士传授这五戒,同时也劝在家居士修四念处的。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要受出家的律仪,他也是修四念处,在家居士也是修四念处的。「渐令修离恶行」,杀、盗、淫、妄,这是恶事,你现在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就离恶行。「渐令修离恶行、远离诸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这样子、你逐渐地进步,也能够远离一切的欲、也能离欲。有的在家居士受持五戒,修学四念处,后来出家做比丘了、做比丘尼了,所以他会向前进步,也能远离诸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这句话就这么意思。「此增上力于现法中不造诸恶」,因为你听佛说的增上的教法的力量,你于现法中,你受了戒、就不造诸恶。「于后法中当生欲界清净天果」,你若没得禅定、那你就是生到欲界,后法中当生欲界的清净天果,「天」要比我们人间清净。人间的人能做种种恶事,所以他是不清净。天上的人、他们修十善法,唯独地居天还有点问题,空居天都是修十善法的,「清净天果」。「若受苾刍律仪,名出家者。由是律仪渐令修离恶行及离欲行」,出家的戒,一方面离恶、一方面也能离欲,这就和在家居士不同了。「依世间道及出世道而趣离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受出家律仪的比丘、比丘尼,「依世间道」,你初开始修禅定还没有断惑所以这个禅定是世间道,不是出世间道。「及出世道」,你修四念处,这是出世道。就是你先修世间道的禅定,后来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所以就是「世间道及出世间道」。「而趣离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这样子也就能慢慢地离三界欲了。「依世间道而离欲者,于现法中得安乐住」,你若是依世间道修学禅定,得到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的时候就离欲了,那是于现法中得安乐住。「于后法中当生色无色界诸清净天」,这个得了禅定的人,他死掉以后,到后法中就生到色界天、或者无色界天去了,当生「诸清净天」。「依出世道而离欲者,于后法中当于无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若是你在成就的奢摩他中,修出世道的四念住,远离了三界欲,就能入无余涅槃,不生色界、无色界清净天国。

这是第二科「一切利行」讲完了。

 

亥三、难行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难行利行?

第三科、「难行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三种。

三种不同。分三科,三个解释。第一科,于无善因有情所。

 

天三、释(分三科) 地一、于无善因有情所

若诸菩萨,于先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难行利行。何以故?彼诸有情,难劝导故。

「若诸菩萨,于先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什么样的众生都会遇见到。就是遇见这个众生、他以前没有栽培殊胜的善根之因,没有栽培过。这样的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难行利行」,菩萨对这没有善根的众生,能劝导他修学圣道,这是第一个难行利行,这是不容易。「何以故?」什么原因他是难行利行呢?「彼诸有情难劝导故」,这样的众生,你很不容易劝导他、令他修学圣道的,因为没有善根,这是难。但是菩萨难行能行,所以叫「第一难行」。

 

地二、于极放逸有情所

若诸菩萨于有善因现前耽着广大财位众具圆满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着转故。

第二科,于极放逸的有情所。「若诸菩萨」对于「有善根因」,栽培过信、戒、闻、舍、慧的善根的人,这个人「现前耽着广大财位」,这个众生前一生、或者前多少生在佛法里面栽培,他可能修过大庙、也供佛及僧、护持佛法的事情,今生的福报非常大。他是有善根的人,但是现前的境界「耽着广大财位」,他爱着广大的财富的境界。「众具圆满」众多的资生具他都有,他有居住的大宝楼阁、他还有很好的汽车、父母也是高贵的人、兄弟姊妹都是高贵的人、朋友也是高贵的人,「众具圆满」。这样的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难行利行」。在这样的众生这里,菩萨能教导他相信佛法修学圣道,这是不容易。「何以故?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着转故。」那个众生虽然有善根,但是他有广大的极放逸的境界,「迹」就是境界。在那个环境里面放逸、贪着五欲。「极放逸处,耽着转故」,他在那特别放逸的地方,他非常爱着这个境界,你让他放下、修学圣道,这不容易。

 

地三、于着邪见有情所

若诸菩萨于诸外道着本异道邪见邪行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三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痴执故;于正法律,憎背执故。

这是第三科,于着邪见有情所。「若诸菩萨」对于很多的「外道」,「着本异道」他执着原来那不同于佛法的道,有邪知邪见。「邪见」是在第六意识来说,「邪行」就通于三业。就是他的思想也是邪、他的行动也是邪。在这样的诸有情所「能行利行」,菩萨能教导他修学圣道,这是难。「是名第三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痴执故」,那个众生对于他自己原来信仰的宗教,特别愚痴执着,你叫他放下是不容易。「于正法律,憎背执故」,对于佛陀的正法律,他是「憎」、憎恶,「背」、违背佛的正法,他这个执着是很厉害的,所以你劝他、教导他修学圣道,是不容易。

这是三种难行利行。

 

亥四、一切门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门利行?

第四科、一切门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四种。

标出数目来。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

「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于信圆满殷勤教导」,菩萨能殷勤的教导、能劝导他对佛法有圆满的信心,这是一个门。这「门」有出生的意思,能生出来种种善法,能生善叫「门」。「乃至建立」,能劝导他对于佛法有圆满的信心,最后是建立了、果然对佛法有信心了。

「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他可能对佛法有信心,但是他戒不能受持,犯了戒。「于戒圆满」,菩萨内心希望他能够持戒圆满清净,而殷勤地劝导,乃至到最后成功了,这个众生能圆满具足持戒清净。

「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是第三种。「恶慧有情」、就是邪知邪见,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他的慧很恶邪,这样的众生。菩萨希望他能成就圆满的智慧、殷勤地劝导他,最后他成就圆满的智慧了。由此而有功德。

「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他悭吝、他所有的财富,你让他布施出来可不容易,菩萨能殷勤的劝导他,他就能成就舍的圆满功德。最后是成就了,乃至建立。

这信、戒、慧、舍,就叫做一切门利行。

 

亥五、善士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善士利行?

这是第五科。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五种。

五种利行。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谓诸菩萨,于真实义,劝导有情;于应时宜,劝导有情;

菩萨能劝导有情,怎么劝导呢?「于真实义」,就是佛法的第一义谛,用这样高深的胜义来劝导众生,能教化他。这是一种善士利行。「于应时宜,劝导有情」就不是第一义谛,随顺这时是合适的,这样为你说法是合适的,这样劝导有情。

 

《披寻记》p1457——

「于真实义劝导有情等者:谓若宣说超胜四种圣谛相应言论,是名于真实义劝导有情。」苦、集、灭、道,苦不可得、集不可得、灭也不可得、道也不可得,这叫做超越四圣谛,这是般若波罗蜜的境界,这叫做胜义。「又若宣说初时所作无倒言论」,若这位菩萨为众生宣说佛法的时候,是「初时」,初开始信佛时,所作的无倒的言论。是什么?是「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这是初开始菩萨为众生说法,是说这样的佛法的。「于诸欲中能广开示过患出离清净品性」。施、戒、升天之论。「于诸欲中」,施是满足众生的欲,戒是劝众生离欲了,「于诸欲中能广开示过患」,开示诸欲是有很多的罪过,能让他离欲「出离清净品性」,欲是有过患的,所以应该离欲。这个众生随顺菩萨的教导,就能从欲里面出来,使令他心里没有欲,「清净的品性」就是得色界四禅了。「是名于应时宜劝导有情」。就是施论、戒论、升天之论。就是不能修学圣道的众生,劝他修学施,来满足世间的欲。若是戒论、升天之论,那就是从世间的欲里出来,往生到色界天以上,就是离欲了、得了禅定的欲。这样说,世间的欲乐是一种,色界的禅定叫三昧乐。初开始劝导众生多行布施,是得世间的欲乐,然后又劝导众生修学禅定,弃舍欲乐得三昧乐。这两种乐都是属于世间。就是他不能修学圣道,菩萨这样教化众生。

 

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

前面这善士利行分两种,第一种「于真实义,劝导有情」,第二种「于应时宜,劝导有情」。这下面又说三种。

「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对于这类众生,他有出世间的善根的,菩萨能够「引摄胜妙义利」,就是能得出世间圣道的,这样来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这个众生接受了菩萨胜义的劝导以后,有的时候也可能没成功,有时失掉正念的时候,就可能有错误了,有错误菩萨要呵斥他、要教诲他的时候,「柔软劝导」,说出的话非常柔和,是呵斥他,但是很柔和,容易接受一点。「于诸有情,慈心劝导」,柔和之外还有慈心,心里面爱护众生地来劝导众生。

 

《披寻记》p1457——

「于诸有情柔软劝导等者:谓若谏举罪时言不粗犷」,若这个众生、这个修行人,他犯了错误的时候,菩萨要劝谏他、揭发他的罪过,但是说话的时候、不粗犷,叫做「名于有情柔软劝导」。「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名于有情慈心劝导。」

 

亥六、一切种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

前面是第五科,善士利行。下面是第六科,一切种利行。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当知此行」有六种不同,有七种不同,总集起来就是十三种。

这是标。下面第三科,列。分两科,第一科,六种。

 

天三、列(分二科) 地一、六种

云何六种?谓诸菩萨,若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若诸有情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若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恼;若诸有情处中住者,令入圣教;若诸有情已入圣教,正于三乘令其成熟;若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云何六种?谓诸菩萨,若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这是第一种。若这个有情应该用佛法来接引他,能接引他到佛法里面来栽培善根的,「正摄受之」,菩萨不会放弃他,就用佛法来接引他。「正摄受之」,这「摄受」应该说「接引」的意思。「若诸有情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若这个有情他做了很多恶事,贪瞋痴烦恼很盛、很勇猛的,这个众生应该用佛法来调伏他的烦恼,令他不要有烦恼,「正调伏之」菩萨就有办法很良好地去调伏他的烦恼的,这是第二种。「若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恼」,若是这个有情他不高兴佛教,他憎恶、违背佛教,一看见佛、法、僧,他远远地走了,他不接受。「除其恚恼」,除灭他的瞋恨心,他对正法不欢喜、有瞋恨心,菩萨能善巧地教导,叫他除掉这个不高兴。「若诸有情处中住者」,若这个有情,他也不是信佛,但也不是憎背圣教,在信不信之间的「处中住者」。「令入圣教」菩萨为他说法,使他相信佛法,这「入」就是「相信」叫「入」。「若诸有情已入圣教」了,「正于三乘令其成熟」,就是为他说三乘,那就是;应以何法得度者,即为说何种佛法了。佛法就是三种: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三种。令他的善根成熟。「若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脱」,他的信、戒、闻、舍、慧的善根成熟了,菩萨再为他说法教化,他就得圣道了,就解脱生死大苦了。

这是六种。下面有七种。分两科,第一科、征。

 

地二、七种(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七种?

怎么叫做七种呢?这是七种一切种利行。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善资粮守护长养。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举善资粮守护长养

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于善资粮守护长养。所谓或依下乘出离,或复依于大乘出离。如令所化于善资粮守护长养。

「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不是全部的所有的众生,是众生里面的一部分,是菩萨所应教化的有情。把这一部分的有情安处在什么地方呢?安处在「善资粮守护长养」这里。「善资粮」,资粮就是得圣道的前方便,就是「因」。「因」是什么?就是「戒」,安住净戒、修根律仪、于食知量、修觉寤瑜伽、正知而住,乃至所有的沙门庄严,这就叫做「善资粮」、圣道的资粮。其实修圣道,主要是前五种,安住净戒、修根律仪、于食知量、修觉寤瑜伽、正知而住,这五种法、我看也不容易修,但这是圣道的前方便,想要得圣道、你先要学习这五种方便,这也不容易。所以我们现在的出家人,不能得圣道,原因是:圣道的前方便都办不到。所以不容易。现在菩萨把一部分所化的众生安置在这个地方「于善资粮守护长养」,守护这五种善法,叫他继续增长。这个善资粮也有差别,「所谓或依下乘出离,或复依于大乘出离」。下乘就是声闻、缘觉,他不如无上菩提的大乘殊胜,称为下乘。「依下乘」于下乘的佛法里发出离心,先修圣道的前方便。「或复依于大乘出离」,这个人发无上菩提心,依大乘佛法出离生死苦海。同样的「善资粮守护增长」,但是有这两类不同,就是发心不同。就是一个发出离心、一个发无上菩提心,这两种发心不同。「如令所化于善资粮守护长养」。「如」,就是「像」,像前面菩萨叫所化的众生「于善资粮守护长养」,这是一种。

 

黄二、例远离等(分二科) 宇一、列四种

如是或于远离、或于心一境性、或于清净诸障、或于修习作意,正安处之。

这是第二科,例远离等。前面第一科,举善资粮守护长养。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列出四种。

「如是或于远离、或于心一境性」,这个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如是」就是把前面「资粮守护长养」这件事做好了。他进一步就开始修学圣道了,进一步「或于远离」,「远离」就是远离愦闹,要到阿兰若处住、寂静住,在那里修学圣道。「或于心一境性」,你想要得圣道,要选择一个住处,在远离处住。以后「于心一境性」,你心里要修学奢摩他、修学禅定。你前面,安住净戒、修根律仪…这五样法,你都修成功了,然后你找一个阿兰若处住,然后修禅定、心一境性。修这九心住,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这些事情。「或于清净诸障」,如果你修心一境性的时候不是那么顺,有的人善根深厚很容易就成功了、很容易他就能够寂静住。但是有的人不行,要「清净诸障」,他心里有障碍。

有什么障碍?有这「怯弱障」,静坐的时候、不是昏沉就是妄想,老师怎么劝,「哎呀!我业障重,我不行,我修不来。」怯弱,不敢承当「我能修行」,不敢这样说这句话,怯弱障。还一个「盖障」,就是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这个「盖」很多,「盖障」。「寻思障」,你一定勉强我要去静坐,但是坐的时候,心里就是不能寂静住,就是想;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国土寻思、亲里的寻思,还一个不死的寻思,「我现在年纪很轻,我何必这么早修行呢?或者是我也才华很高、我也可以去作省主席,等我老的时候再修行。」是不死寻思。心里老是想这些事,就是「寻思障」。还有一种叫「自举障」,他没有前面这些障,一下子相应一点就高慢心来了,「自举」,高起来:「你们都不行,只有我行」高慢心来了,叫做「障」,有这些障。(陵本三十一卷十二页,《披寻记》一○三○页)。

「或于清净诸障」,若有这些障怎么办呢?要清除这些障碍。你要随顺佛菩萨教导,只要肯努力就会成功。你不要说「我现在不行,我一坐那里心里就是打妄想,不能寂静住」,能改变的,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一件事决定是这样的,你若改变因缘,所生法就改变了。「清净」,把这障要清除、清净它。

「或于修习作意,正安处之」,「修习作意」就是「调练心作意」、「滋润心作意」、「生轻安作意」、「净智见作意」,〈声闻地〉说这些作意。(陵本三十一卷十七页,《披寻记》一○三六页)。修这些作意就成功了,你就能得禅定、得圣道的。「清净诸障,修习作意」,你就能得心一境性了。得心一境性,也就能得圣道了。「正安处之」,这个菩萨教化「所教化的众生」的时候,第一个让他安住在「善资粮守护长养」这里;或者是小乘佛法的出离心、或者是大乘佛法无上菩提心;然后叫他进一步的,远离、心一境性、清净诸障、修习作意,「正安处之」,就是把他安排到这个境界,叫他从这里逐渐逐渐地进步。

我们说「末法时代没有人得圣道」,这事实如此。但是说,若能得圣道,要怎么样?你要知道、要明白这个「道次第」。我是没得圣道,我若想得圣道应该怎么办?你先要「善资粮守护长养」,先做这件事,初开始应该做这件事。第二件事要「远离」。第三件事「修习静虑、心一境性」,若有困难呢?要「清净诸障、修习作意」。这样子就可以得圣道了,这么意思。

这是列出来四种;远离、心一境性、清净诸障、修习作意,这四种。加前面善资粮守护长养,就是五种。下面,明安处。

 

宇二、明安处

若有声闻独觉种性,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若有如来种性有情,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

「若有声闻独觉种性,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菩萨有道种智,所以他能观察这个人是声闻种性、是独觉种性,能观察、能看出来。菩萨「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就把他安处在这里,他是声闻种性、就安排在声闻种性、声闻乘佛法里面;独觉种性的人、就安排在独觉乘佛法里面;「若有如来种性有情,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若是这个人有佛性,那就是安排在最上乘的佛法中。这意思呢,一切众生的根性不一样。

 

《披寻记》p1458——

「安处一分所化有情等者:谓于五处如应安立,是名安处」,这安处,前面说那五种,「是名安处」。「云何五处?一、护养定资粮处」,定资粮处、就是「善资粮守护长养」,就刚才说的安住净戒、修根律仪、于食知量、修觉寤瑜伽、正知而住,那五种,这是「定资粮」。

「二、远离处」,就是第二段那第一是「远离处」。第三是「心一境性处」。第四「障清净处」。「五、修作意处」。这五种在「〈声闻地〉中别释其相」,这五种在〈声闻地〉里面有解释,(陵本三十卷五页)那里有解释。「此说于善资粮守护长养,乃至或于修习作意准彼应知」要准〈声闻地〉去解释。「然此安处唯说所化有情,为简非化,故言一分」,众生有的可教化、有的不能教化,所以可教化是一部分。「由彼非化无有种姓定不堪任故」,由于那个种性不可教化的,是他没有种性,不能堪任佛菩萨的教化,所以只好暂时不要动他,以后再说吧!

刚才说这一段,这是说修学圣道、想要得圣道的次第,你一定先准备这五种事情,然后才能得圣道的,不然是不能得圣道的。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8)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妻留下泰国佛子(鬼仔)如何处理?[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40 不要拂拭[栏目:活得快乐]
 初学佛的人应从哪一部经入门?应安住在哪一部经教?[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自我成长 - 失意得意一念间[栏目:方外看红尘]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五三)[栏目:杂阿含经]
 去世的人还能回到自己的家,怎么还会出来,我一直想不懂?[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藏传佛教如何修习忏悔法?[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佛陀不是神[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转“玛尼”经轮有什么作用?[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一种自体心理学观点的阐释(徐钧)[栏目:佛教心理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