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90

宙二、摄善法戒摄

应知即是无量净戒,摄受无量菩萨所学故。

前面是说律仪戒摄,这一段是摄善法戒摄。「应知即是无量净戒」,这个「即是」就是前面的律仪戒,摄善法戒是什么呢?即是无量的摄律仪净戒。如果能善学无量律仪戒就能够「摄受无量菩萨所学故」。「摄受」也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无量的菩萨所应学习的功德,那么这就叫做摄善法戒。这个摄善法戒的内容在下面有解释。

 

宙三、饶益有情戒摄

应知即是饶益一切有情净戒,现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故。

这是第三科「饶益有情戒摄」。什么是饶益有情戒呢?「应知即是饶益一切有情净戒」,也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就是饶益有情净戒。因为这两种戒,它是能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的。「现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故」,这个不是说过去,也不是说未来,你现在能够修学律仪戒、摄善法戒,当前就能够作一切有情的利益、一切有情的安乐,所以就是饶益有情戒。

 

宇二、无量大功德藏

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胜利净戒,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是名菩萨自性戒。

下面是第二科「无量大功德藏」。前面是三种戒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无量大功德藏」。「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胜利净戒,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是名菩萨自性戒」。「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这个无量大功德藏,戒是无量大功德的宝藏,「即是能获大果」即是前面三聚净戒是因,将来能获得大果胜利,所以就叫做无量大功德藏。这个无量大果胜利是什么呢?这下面解释。

「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这个「摄受无上正等菩提果故」,就是菩萨修学三聚净戒,在因地的时候,能够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果。这个「无上」,就是它是最高的了,没有再比它更高上的。这个「正等菩提果」,就是正菩提果、等菩提果。这个「正」就是根本智,「等」就是后得智。这个佛的无上菩提果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其中这个清净的智慧最为殊胜,所以但说菩提。

「摄受无上正等菩提果故」,在因地的时候,你能修学三聚净戒,它就有堪能性成就无上菩提。这个「随与」,不只是无上菩提,同时还能够与无上菩提相随顺的,还能够给你很多的果,就是无量无边的三昧、无量无边的陀罗尼、无量无边的神通道力,所以叫做「随与」,所以叫做无量大功德藏。

玄三、结

是名菩萨自性戒。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

 

地二、一切戒(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戒?

前面这个「自性戒」已经讲完了,下边就是讲第二科「一切戒」。「一切戒」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一切戒?」怎么叫做菩萨的一切戒呢?前面说「自性戒」,只是说一个大意;下面「一切戒」就是把菩萨戒再详细地说明里边的事情,所以叫做一切戒。这是第一科「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种类」,分两科,第一科标列「二种」。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标列种类(分二科)

宇一、二种

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

「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不同:「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就是在家的佛教徒所受的菩萨戒,这是一部份;第二种是出家的菩萨戒,这是第二个部份。总合起来,名之叫做一切戒。

这个比丘戒、比丘尼戒、优婆塞、优婆夷戒,这些戒只是尽形寿,尽形寿就结束了。这个菩萨戒是尽未来际的,这个生命体结束了,你的戒还没有失掉,还继续延续下去。延续下去,这个菩萨有可能会生到天上去,也可能生到无色界天、色界天、欲界天,也可能是再来人间,那么他原来的菩萨戒也是随着去了,没有结束。那么没结束,如果来到人间和欲界天,那么就是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他没有再出家,他前一生可能是出家的菩萨,第二生他没有出家,他做在家人。做在家人他有可能,如果是在人间,或者欲界天,他有可能来到佛法里边受菩萨戒;再受菩萨戒,那么就是从他正受。也可能没有受,就是法尔得到的菩萨戒,就是前一生带来的菩萨戒,所以这里边有一个法尔得的菩萨戒,一个从他正受的菩萨戒。若是法尔得的菩萨戒,那是属于在家;若是他又来到佛法里边来,出家了,那就是在人间,那就有从他正受的菩萨戒了,那么分这两种不同。当然也有可能这个菩萨到三恶道去了,到三恶道去,他的菩萨戒还在,那么还是位菩萨,「是名一切戒」。这是标列两种菩萨戒。下面是「三种」。

 

宇二、三种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又即依此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这二分净戒。两分净戒里边也有三种不同,略说有三种不同:「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说这三种不同。这三种都是菩萨戒,菩萨戒分这么三种。

这个声闻戒,菩萨戒是大乘佛法的戒,若是声闻人的戒也有三种不同:就是别解脱戒,静虑的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有无漏的律仪,也分这三种。这个别解脱戒,因为持戒就把这一切的染污都排除出去了,这是粗显的。第二种静虑律仪,那就是要得到四禅八定,得了四禅八定,那么能使令这个戒更微细地清净了,但是烦恼的种子还在。若无漏的律仪,就是得了圣道以后,断灭了烦恼的种子,那是圣人了,分这么三种。

这个菩萨戒也分这么三种,但是菩萨和声闻人不同,就是他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的菩萨他做两件事:一个是成熟自己的善根而得解脱,一个是成熟众生的善根也得解脱。成熟自己的善根这一方面,一定要做两件事:一个是远离一切恶法,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恶法,就是摄律仪戒;成就一切善根,那就是摄善法戒了。若是有大悲心,那就是要饶益有情,令一切众生也成熟善根,那就是饶益有情戒了。所以从这方面说,也是有这三种不同。三种不同,也就是三个种类。

这是「标列种类」,下边第二科广辨这三种净戒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戒相」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三戒」,分三科,第一科「明戒」的「安立」,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律仪戒」。

我们若不分别,只是说菩萨戒分三种: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讲完了。但是若是去细分别,这里边的确还是有问题。现在先说这个律仪戒。

 

黄二、广辨差别(分三科)

宇一、戒相差别(分二科)

宙一、别释三戒(分三科)

洪一、明戒安立(分三科)

荒一、律仪戒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

「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菩萨的律仪戒究竟指什么说的呢?谓诸菩萨所受的七众别解脱律仪,就是菩萨的律仪戒。这句话就简单地这样解释了。

这个七众是什么呢?「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这五种人都是出家人。「近事男戒、近事女戒」,这两种人是在家的佛教徒。这个「正学戒」就是受了沙弥尼戒的这位出家人,进一步学六法,要经过两年,那叫做正学戒。古的翻译叫做学法,学法女;新的翻译叫做正学,正学女。这是佛教徒总说起来就是有这七种不同,其中有近事男、近事女,还有个近住,近住男、近住女,就是受八关斋戒的,他又不同于这七种。所以加上了受八关斋戒的男女居士,应该是八种,但是这里边列出来七种,那么受八关斋戒的这个修行人,就是包括在近事男、近事女里边,应该是这么说。

「如是七种」,有这七种的佛教徒。「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前五种是属于出家,后两种是属于在家。他们的依止有在家、出家的不同。这个「依止」,也是指我们的生命体说的,叫做依止。因为你不管是做恶事也好,你做善事也好,你修学出世间的圣道也好,你行菩萨道也好,都是要靠你这个身体的,所以这个身体叫做依止。这个依止有在家、出家的不同。「如应当知」,这七种佛教徒里边,随其所应,应该知道有在家、出家的不同,「是名菩萨律仪戒」。

这个地方,这七众,七种佛教徒所受的律仪戒和菩萨所受的律仪戒,也可以说是相同的,但是动机不同。这七种佛教徒,只是指小乘佛法中的佛教徒,菩萨也可以说有这七种不同,这是属于大乘佛教的佛教徒。这大小乘其中不同的地方,就是发心的不同,发菩提心有不同。七众弟子发的声闻菩提心,大乘佛教的七种佛教徒是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发心有不同,所受的戒是一样。譬如说近事男、近事女受的五戒是无差别,大乘小乘无差别,但是发无上菩提心与发声闻菩提心不一样,乃至比丘也是这样子,这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如果说是你若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如果你的出离心,这声闻菩提心也没有发,那就是有所不足了。现在这里说「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就是菩萨的律仪戒,戒的相貌是无差别,但是动机不同,应该是这么说。

 

看这个《披寻记》:

「律仪戒者至如应当知者:律仪即是尸罗异名」,这个尸罗是印度话,那么这个律仪是中国话,但是它的内容的含意是无差别的。「由此尸罗清净善法是防护性,是息除相,是远离体,故名律仪」,这个尸罗翻到中国话就是戒,为什么说尸罗的清净善法就是律仪呢?「由此尸罗清净善法是防护性」,这个防护实在就是保护,保护内心的清净,叫它不要污染,这叫做「防护性」。就是这个戒有保护你内心清净的作用,所以叫做「防护性」。「是息除相」,这个息除相,目的受了这样的戒,这律仪戒是保护内心的清净,但是你的止观没有修成功,你有可能还是要染污。若染污的时候,因为自己观察自己,自己反省自己,要保护内心的清净,如果有污染,要立刻地把这个污染清除去,所以是「息除相」。「是远离体」,就是心里面已经染污了,马上地保护它清净,要排除去这些染污。「是远离体」,就是心里面没有染污的时候,就是一切染污法没有现前的时候,要保护内心,叫它不生起,叫这个染污法不现前,那叫做「远离体」。因为这个尸罗有这样的作用,所以「故名律仪」,所以就是律仪的意思。说什么叫做律仪?有防护性,有息除相,有远离体,所以叫做律仪,是这样意思。「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二卷十四页)」,这几句话就在陵本二十二卷十四页,那里面说的。

「别别弃舍种种恶故;名别解脱」,现在这下面解释别解脱。前面说「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这个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是什么意思呢?「别别弃舍种种恶故」。这个「别别」就是一条一条的,一样一样的。譬如说杀戒,这个罪过把它解脱了。盗戒,把这个盗的罪过解脱了。沙弥十戒就是十条,比丘二百五十戒,就是一条一条地解脱一切染污,使令身口意清净,叫做「别别弃舍种种恶故」,所以叫做「别解脱」。

「七众戒中初五种戒,出家分摄。后二种戒,在家分戒」,其中前五种,那是属于出家这一部份的;后二种戒,是在家分摄。「此七种戒建立道理,抉择分中广释应知」,现在是〈本地分〉,在〈抉择分〉也就是「陵本五十三卷五页」,那里说明了为什么要建立七种戒法,也说出这个道理。那里面说佛所化的众生有三种不同,哪三种呢?第一种也就是第一类的众生,他能远离一切罪恶,也能离欲,有两种远离。第二种众生,他能远离恶法,但是不能离欲。第三种众生,也不能远离恶法,也不能离欲,分这三种不同。第一种又能远离恶法,又能离欲,所以就是建立了出家的戒。第二种能远离恶法,而不能离欲,那就是在家居士的戒。第三种他不能远离恶法,也不能远离欲,那就是受八关斋戒了。受八关斋戒,就是一昼夜,他可以离恶法,也离欲了,但是只是一昼夜;过了一昼夜以后,又恢复原状了,所以受八关斋戒的,算是第三类的众生。就是佛因众生的种类不同,所以建立七种戒法,也就是连八关斋戒算在内。这是在「抉择分中广释应知(陵本五十三卷五页)」。

「复次当知菩萨律仪戒,能令菩萨安住其心。由与他共,简非不共;说即是言」,这是解释这个「即是」,「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就是解释这个「即是」。「当知菩萨律仪戒」,菩萨所受的律仪戒,「能令菩萨安住其心」,能使令菩萨他的身口意远离染污法,使令内心安住在清净的净戒上,「安住其心」。「由与他共」,因为菩萨所受的律仪戒是与非菩萨的七众的律仪戒是共同的,是一样的。「简非不共」,简别不是不共,是共同的这种律仪戒,所以「说即是言」,即是七众的律仪戒,即是七众所受的别解脱戒。当然这是指戒相来说,若指内心说是不一样的。菩萨发了大悲心和声闻菩提心的七众弟子不一样。

「又随所应说菩萨共,非定非遍非次第受。随文应知」,「又随所应说菩萨共」,就是随其所应说菩萨是共于七众弟子,就是指这个戒相来说是相共的;若是内心来说,那是不共的。「非定」,不是决定的。比如说:他原来是个比丘,他是比丘受了比丘戒,那么他若受菩萨戒的时候,那这个比丘戒就是菩萨的律仪戒。但是他有时候又退了,把比丘戒退了,那么变成个沙弥,菩萨沙弥,那么这是不是决定的,不是决定是共的。「非遍」,就是不是普遍的。这个菩萨,他有时候他是一个在家菩萨,五戒的优婆塞,菩萨优婆塞、菩萨优婆夷,他就不是菩萨沙弥,也不是菩萨比丘,也不是菩萨比丘尼,所以不是普遍的,只是其中的一类。那他是菩萨比丘,他不是菩萨沙弥,所以不能说普遍。「非次第受」,也不是决定你先受了菩萨沙弥戒、菩萨优婆塞戒,就决定要受菩萨比丘戒,也不是的,不是决定这样次第的。这个「次第」,就是由浅而深,也不是决定的。因为他若停留在菩萨优婆塞,前面的菩萨,后来的菩萨沙弥,菩萨比丘,他没有受这条戒,那么就停留在在家居士的菩萨身份了,所以不是决定这个次第的。「随文应知」,应该是明白这个意思。

那么这是说这个律仪戒。下面第二科「摄善法戒」,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荒二、摄善法戒(分四科)

日一、标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

这下边就是说菩萨的摄善法戒,它的内容是什么呢?说这个意思。菩萨的摄善法戒「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他发了无上菩提心了,他最初应该是,或者是近事男、近事女、乃至比丘、比丘尼,原来是这样身份。后来发了无上菩提心的时候,那么他也就是受了律仪戒了。受了律仪戒以后,这是约时间说,「所有一切为大菩提」,这个菩萨受了律仪戒以后。我们读的这个《瑜伽菩萨戒本》,是有玄奘法师翻译的,还有昙无谶翻译的。那样的戒本也就看出来那就是菩萨的律仪戒,同时里边也有摄善法戒。现在只是说受了律仪戒以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这是说菩萨内心的动机,他为什么要修这样的善法?他为什么要做这件利益众生的事情?他是为大菩提而做的,为了自己得无上菩提,为了众生得无上菩提,为了众生得三乘圣道,他有这样的愿,所以叫做一切的善法是为了得大菩提而发动的,这是说菩萨的动机是这样子。所以我们佛教徒做一切善法的时候,和社会一般的大众做善法,内心里面是不一样的;表面上都是做善事,但是内心的动机和社会上的一般人不一样。现在说受了菩萨戒的人,他的动机是为大菩提。

「由身语意积集诸善」,他内心里面为得无上菩提,那么他来做这些善事的时候,怎么做呢?就是由身语意来做,由菩萨他的身体,或者是由语言,但是决定是要有意。「积集诸善」,就是这个因缘出现的时候,他去做了一些善法,继续地有因缘,又继续地做种种的善法,这个善法越来越多,所以叫「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这个由身语意积集的一切的善法,这就是菩萨的摄善法戒。这是「标」,实在也就是总说的。

 

看这个《披寻记》:

「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至名为摄善法戒者」,这个有的地方又有一个不同的说法:这个菩萨他可能原来是声闻的佛教徒,他有七众别解脱的律仪;但是也有的菩萨,他没有去受七众的别解脱戒,他就是修十善法,那也是菩萨的律仪戒,有的地方也曾经这样说。那么现在这是说:七众的律仪,就是菩萨的律仪戒。

「由前已说是防护性:是止息相,是远离体,故名律仪」,所以这个戒就叫做律仪戒。「当知菩萨三种净戒,皆由初律仪戒之所摄持令其和合」,这地方又简别了一下,当知道菩萨这三种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净戒。「皆由初律仪戒之所摄持」,都是由于第一种摄律仪戒的保护,那么才使令这个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功德会和合起来,会成就的,这可见摄律仪戒是非常的重要。

「若能于此精勤守护,亦能精勤守护余二」,若是你能够对于摄律仪戒,这个别解脱戒,你能够精进地守护不违犯,也就能精勤的守护其他的两种,就是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能够成就了。「若有于此不能守护」,假设你对于摄善法,对于这个别解脱戒、摄律仪戒,你不能够守护,「亦于余二」也就「不能守护」,也就违犯了。「是故若有毁律仪戒」,若是破坏了律仪戒,「名毁一切菩萨律仪」。「如抉择分说」,这是抉择分这么说的,「(陵本七十五卷三页)」。「由是道理,于律仪戒受已防护,能为余二作所依止」,其余的两种戒,以摄律仪戒为基础的。

「此为先故,余二方得圆满修习」,此律仪戒是最重要的,所以余两种戒才能够圆满的修习。「今依此义,故说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诸善名为摄善法戒」,原来这句话有这样的味道,有这样的意义的。「实则菩萨三种净戒同时正受」,这个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在受戒的时候是同时受的,并没有先后的不同。「下自当说」,下面的文会说到这里。

「又非菩萨具自种性自发大心,要先别受余乘律仪,然后方许受余二戒」,这是简别。不是「菩萨具自种性」,菩萨有菩萨的种性,自己发了无上菩提心,「要先别受余乘」先别受声闻乘的律仪,「然后方许受余二戒」不是这样子,不是这个意思的。「又律仪戒菩萨所受虽与余共,然不得名声闻独觉律仪」,又这个「律仪戒菩萨所受虽与余共」,菩萨所受的律仪戒和声闻七众弟子所受的是一样的。「然不得名声闻独觉律仪」,可是不可以说这位菩萨他不名为菩萨,他是声闻独觉的戒,不是,不可以这么说。因为他发无上菩提心,他是属于菩萨律仪,还不是相同的,这就是不共的意思了,「唯名菩萨律仪戒」。

 

日二、征

此复云何?

前是这是标出来什么是摄善法戒,就是说出来一个大义。「此复云何?」这样的摄善法戒的内容,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积集诸善」,分三科,第一科是「引摄」。这个「善」,他不是自然有的,要你自己努力创造才成就的,所以叫做「引摄」。要引发出来,你要努力创造才能成就,所以叫做「引摄」。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所引」。

 

日三、释(分二科)

月一、积集诸善(分三科)

盈一、引摄(分三科)

昃一、自所引

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

这是「自所引」,你要靠你自己的努力才能创造出来这样的摄善法戒。这下面详细说出来究竟什么是摄善法戒。

「谓诸菩萨依戒住戒」,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受了菩萨戒;受了菩萨戒,他的心就是以戒为依止处,这个心是他安住的地方,叫做「依戒」。下面说「住戒」,就是不失掉,不违犯这个戒法,就是持戒清净的意思。这个「依戒住戒」之后,「于闻、于思、于修止观」,要努力地做这件事。「于闻」,就是去学习佛法。「于思」,学习了文字的佛法之后,内心还要专精思惟。「于修止观」,有闻思的基础之后,还要坐禅的,要修止观的。在什么地方修止观呢?「于乐(ㄌㄜˋ)独处」,或者是「乐(ㄧㄠˋ)独处」,就是欢喜独自一人在一个地方住。「精勤修学」,就是努力地去修学止观。这就是菩萨的摄善法戒。

 

看这个《披寻记》:

「依戒住戒至精勤修学者:此显积集诸善之因依止律仪戒,安住律仪戒,是名依戒住戒」。这个「依戒住戒至精勤修学者:此显积集诸善之因」,这里面显示出来菩萨修学善法的一个因,一个根本的因。什么是根本之因呢?就是「依止律仪戒,安住律仪戒,是名依戒住戒」,就是你修学闻思修以戒为因,以戒为根本,是这个意思。「即是前说受律仪戒后言义」,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于善说法深生敬重常乐听闻,无有劳倦」,先解释这个闻。对于这个善说法这件事,「深生敬重」深深地生起来恭敬心。「常乐听闻」,常是欢喜去学习佛法,听闻佛法的。「无有劳倦」,他不会说:「我辛苦了,我要告假!」没有这回事,无有劳倦。「亦无厌足」,也没有满足的时候。「是名于闻精勤修学」,这个于闻精勤修学、于思精勤修学、于修止观也是精勤修学,应该这么念这个文。

「随所闻法乐欲思惟,乐欲称量,乐欲观察」,随所闻的法,随顺你的因缘,你听闻的是《佛遗教经》,你听闻的是《阿含经》,或者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随所闻法乐欲思惟」,听闻了以后,自己欢喜思惟其义。那么这个「乐欲思惟」,思惟这个尽所有性;「乐欲称量」,称量这个如所有性,可以这么说。「乐欲观察」,就是进一步深入地去观察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乃至广说有八种相」,前面的〈力种性品〉说到这件事有八个相貌。「是名于思精勤修学」,这是说于思精进修学的相貌。

「于法正修略有四相」,现在解释这个于修止观的这个地方,有四种相貌。「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钵舍那,三者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四者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于修止观精勤修学。义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十九页)」,〈力种性品〉说到这件事。我们已经学过了〈力种性品〉,陵本三十八卷十九页那上面说过了,我不知道各位同学记住没有?这第一个相貌是奢摩他,第二是毗钵舍那。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分开说,等到第三个相貌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就放在一起了,第四也是放在一起,这是它有一点差别。

「一者奢摩他」,那么第一个奢摩他,就是初开始学习静坐时候的境界,就是欲界定,就是九心住的这个境界。「二者毗钵舍那」,第二个是毗钵舍那,就是思惟法义。思惟法义这个时候,他为后边止和观放在一起说,前边两个是分开说,什么原因呢?就是你心里面寂静住的时候,你不能够去思惟法义,你一思惟法义心里面就动了,就是没有寂静住了。寂静住是寂静住,思惟法义是思惟法义,它们两个不能够同时在一起活动,是分开的,那这就是在修欲界定的时候的境界是这样子,这是第二个相貌。

「三者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把这个止观合放在一起,这就是从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了。进步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你心里面你成就了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修毗钵舍那。就是修观的时候,同时也有止,它们可以在一起,所以这个文就是把它们放在一起讲了。但是修的时候,也还是前后修;就是你也可能愿意先修观也可以,先修止也可以。先修奢摩他,就是未到地定现前了,心里面寂静住。寂静住,你这个时候有多少定力,当然你愿意一念不生明静而住,八个钟头可以,十个钟头也是可以,那么然后再修观。修观,你愿意修十分钟也可以,修二十分钟,修一个小时也可以,那么这时候它们两个是在一起的,这是在未到地定的境界。未到地定的时候,就是有轻安乐了,这是第三个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四者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这时候应该是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这个时候这个定力也很高深了,智慧也高深了,你这个法味深厚,所以心里面快乐,在用功修行的时候心情快乐,所以「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在这个未到地定,也是很快乐,但是是初浅的,那个定力还不够特别深,但是也是不错了,那么这是有这样前后的差别。这个「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初开始得色界定的时候,虽然止观是同时的,但是还不能说止观双运,要再进一步的时候,才可以说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的这个时候,就是得圣道的时候了。若声闻乘的修行人,这时候要得初果了;若是大乘菩萨呢,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就是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了,在这里得无生法忍了。

这个小乘佛教,『菩萨不深入禅定,不断烦恼』,的确经论上有这个话。大乘佛教,我们在《大智度论》上也好,现在我们学习的《瑜伽师地论》和小乘佛教有点儿不同,就是大乘菩萨自己也要深入禅定,还是要断烦恼的。这个在《大智度论》里边,龙树菩萨呵斥小乘佛教:你自己若不断烦恼,你来行菩萨道,你能受得了吗?菩萨道那么难行,你能受得了吗?若是你得无生法忍,有清净的般若的力量的时候,你这个忍力够,你能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能有这个境界。而这一段文,就是菩萨修这个摄善法戒的时候,要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要断烦恼的,有这个味道。「是名于修止观精勤修学。义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十九页)」,在那个地方有说到这里。

「若见若闻阿练若处山岩林薮边际卧具一切处所,便作是念」,这就解释下边的这句话「于乐独处,精勤修学」,解释这个「独处」。「若见若闻阿练若处」,若是这位受了三聚净戒的菩萨,他若是自己看见,或者听人家传说:某某地方,那地方冷啊,那地方高寒,是个「阿练若处」。「山岩林薮」,那是一个高山,是一个岩,岩石上面。「林薮」,这地方还有很多的树。「边际卧具」,那地方就是苦啊!你的衣食住都不如在城市的比丘那么享受,没有那么好,所以叫「边际卧具」。这样的「一切处所,便作是念」,这个菩萨他心里面这样就想了。「是处安乐出离远离」,这地方太好了!「出离远离」,能修出离道,远离人世间的污染。「常于出离及远离所,深生爱慕」,特别欢喜这个地方。「至远离处思量自义」,菩萨就到这个地方来了!到这地方来干什么呢?「思量自义」,就是思量这个圣道的道理。「不为诸恶寻思之所缠绕」,那么这个就是他义。不为这个恶寻思,这些染污的寻思所缠绕,他的心从恶寻思里边解脱出来。「是名于乐独处精勤修学」,就是这么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二)依止具德且具缘之导师的重要性[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