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8)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6

午四、应修法随法行(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菩萨法随法行?

这是「如是学」这一大科里面分七科,第一科「应多胜解」,第二科「应求正法」,第三科「应说正法」,这三科都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四科「应修法随法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菩萨法随法行?」声闻种性的人,他们来到佛法里面,也是要修法随法行的。现在是说菩萨,菩萨怎么样法随法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未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思,正修。

就是我们应该注意,菩萨在「法随法行」简略的说是有五种不同,那五种呢?「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思,正修」,就是这五种。

「如所求」,前面所说的「应求正法」,所求得的佛法,那就是说的五明。第一种就是内明…。

「如所受法」,你在求的时候,你有一点忍耐的功夫,你不怕辛苦,你肯努力,最后你是求到了佛法,那就是「如所受法」,领纳在心,就是佛法不在你的心外面,你领纳在你心里面了。「如所求法,如所受法」。

你求得了佛法以后,「身语意业无倒随转」,身业无倒随转,语业无倒随转,意业无倒随转。你这三业随顺佛法所教导的,你去修行,这样的意思。这个「倒」就是颠倒,就是烦恼,常乐我净四种颠倒。声闻乘的教法里面,说颠倒就是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

现在大乘佛法里面,你执着有遍计所执那就是颠倒。你执着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真实的,这个就是语言文字所安立的一切法,就是通过名言所表达的、所诠显的这一切事情。通过名言这就须要第六识,因为前五识没有名言。我们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前五识是没有名字的,一通过名字呢?就是第六识。第六识通过名言这一切法,这一切法是由假名安立的。说假名安立,当然是这么回事,但这句话等于说你内心分别,你有名句,名言,你心里就分别的时候,就是这一切法,就有了一切法了。因为没有名言,你心里面不能分别,要有名言心里才能有分别。

如果我们第六识不动,我们眼睛看见灯了的时候,眼睛他不知道这是灯,眼睛没有这个…不会说这句话的。所有的一切境界,前五识只是一个明了性而已,但它没有名言,第六识才有名言。

这一切法的时候呢?我们心里面分别的时候,实在这就叫做「唯心所现」,就是这一句话。在《解深密经》上分了两类,依他起叫做自相安立,遍计所执是名言,假名安立,假名安立、自相安立。就是你心不动,我心里面没有名言的时候,但这里也有灯,也有高山,有大海,这里有什么、什么,都有,这叫「自相安立」。现在我们通过名言,通过内心的分别,哦!这是灯,这是蛇,这是树,这是好,这是坏的,由名言安立这一切法呢?这都是假的,都是空的,是没有那么回事,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认为是有,是真的!叫做颠倒,是名为颠倒。

这个我们学习小乘佛法呢?啊!这是无常变化。高山看着很好,大地震一来,高山变成平地了,高山变成大海了。看着是大海,大地震来了,这地方变成高山了。你看着这个人,可能年纪很轻,很好,忽然间变老了,这无常!世间是无常,高山是无常的,人的身体也是无常,无常就是苦,就是空,无我,这我感觉还容易懂,还容易明白的。

若是说这个《中观论》说一切因缘生法都是自性空,就难了一点。这个无有少法可得,这难一点。

现在唯识上就不同意小乘佛法,也不同意中观。他说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这毕竟空呢?就是难懂了一点,不太容易懂喔。但是不容易懂是我们的智慧的问题,不是这理论上有问题,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是对的。佛菩萨这样讲,这样对我们开示的是决定无疑,是真实不虚,是这么回事。但是我们智慧有问题呀!不懂。这是唯心所现?怎么是唯心所现呢?也不容易,这句话就不容易懂。这「唯心所现」、「假名安立的一切法」,其实这几句话是一个意思,是无差别的。

但是佛菩萨也明白,知道众生听见这句话不容易懂,不明白。但佛菩萨:你要思惟,多思惟。你思惟,经行的时候思惟,在寂静处思惟,然后静坐时候也可以思惟,思惟的时候呢?他就逐渐的、逐渐的开智慧,是的,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就是真实,哦!是毕竟空。这个方法也是很厉害,我感觉到厉害,立刻就是得无生法忍,可以有这种立竿见影的成效,有这种效力。

当然就是你要通过思惟,不然的话你可能你不懂,不明白这意思。说是我懂了,还是要思惟,还要专精思惟。等到思惟这个时候,你内心里面忍可这件事,是的,是空的,这时候就是离无生法忍不远了,不会很远。你不要因为暂时的…我不懂,不懂就没有办法用,就用不上,你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就放弃了。你若放弃了,那就这件事没有了。那你就得用小乘佛法。你若用《中观论》的方法也可以,用小乘佛法也可以。走那条路,也能得圣道,也是可以。

所以唯识和中观,这是两个微妙的佛法,不排斥小乘佛法,不排斥。你可以用…唯识也可以得无生法忍,中观也得无生法忍。这个不合适,用《阿含经》的道理也可以,也是可以。如果是《阿含经》,你这条路也不能走的话,那不行,那就是…你只好修世间善法,佛法你的因缘不够了,你须要再栽培。

所以这个「身语意业无倒随转」,不颠倒,就是不随这个名言去执着是真实有,执着这是假的,是空的。「倒随转」,就是我们凡夫一般的人,没有学习过佛法的人,这个「倒」,烦恼有力量,你要随着他转。他叫你怎么的、你就怎么的。叫你贪、你就贪,叫你瞋、你就得瞋,你不可以违抗他的命令的,叫做「随转」,随顺他活动。「无倒随转」,现在不是。

你「如所求」,应该还是有个「法」,「如所求法」,「如所受法」,你求了佛法了,你在学习大乘佛法的时候求了佛法,你有了信心的时候,你也就这样做,这样子的修行。你的身业、语业、意业,主要是意业,你的心里面这个第六意识「无倒随转」,没有烦恼来向你下命令,你的烦恼不能向你下命令;你学习佛法的这个闻思的智慧向你下命令。你用智慧,你听智慧的命令的时候,烦恼就不活动了,你就不随烦恼活动。你的意业能够这样子没有无倒随转,身业语业也随着你无倒随转。身业无倒随转,语业无倒随转,意业无倒随转,这三个。

「正思,正修」,这两个加起来是五个。

「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如果你没有求,没有学习佛法,那这件事办不到,不可能自然的无倒随转。你心里面若有佛法的时候,你又肯努力的修行,那就「无倒随转」。

这段文是「标」,菩萨的五种法随法行,这标出来。下面是第三科解释,解释是分三科,第一科是「如法随转」。

 

未三、释(分三科) 申一、如法随转

若佛世尊于彼诸法,制身语意令不造作。

解释这个随转,这个「如法随转」,这个「如法」这两个字呢?也就是如所求法,如所受法叫「如法随转」。

现在说「若佛世尊」,是假设佛,我们有善根能遇见佛法,遇见佛所宣说的正法,佛怎么样宣说正法呢?「于彼诸法,制身语意」,就对于世间上这缘起一切法,这缘起一切法呢?「制身语意,令不造作」,这件事是有罪过的事情,你若这样做,你有罪过,你会到三恶道去,佛就是「制」,就是不听、不许可你,制伏你的身语意「令不造作」,叫你的身语意不要做这种事,你不要做这种事。那么这个地方应该包括戒律在里面,就是戒定慧这个戒,戒这件事,当然也包括到所有的懈怠,放逸,你不要去做这些事情。

 

于此诸法,开身语意令其造作

这是又一种,一切法是缘起的。善也是缘起,恶也是缘起,世间法是缘起,出世间法也是缘起,但是这里面有的有过失,有的有功德,有功德的这一切法呢?也是缘起法。

「开身语意」,「开」者,允许你,允许你的身语意令其造作,你自己要有智慧。不是说佛对你下命令,不是!你要自己下命令,你自己用智慧,向你自己下命令,我要做这件事,这是「令其造作」。

这是两个意思,一个是遮止,一个是开许,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呢?前一句「制身语意,令不造作」,应该就是戒律。下面「于此诸法,开身语意,令其造作」,那就是定慧了,你要学习定,你要学习慧,学习智慧。

 

即于如是二种法中,身语意业,无倒远离,无倒修证。

就是对于前面这两句话这两种、八种,「身语意业无倒远离」,你的身业,你的语业,你的意业,以意业为主,「无倒远离」,你远离不造作罪过的事情,你远离那就是对了,就是没有烦恼,令你没有烦恼,你若去作这件事,令你苦恼。「无倒远离」。

「无倒修证」,这第二句话,「于此诸法,开身语意,令其造作」,你肯依教奉行,就能这样的修,能这样的证,你就没有烦恼,你就得解脱,就得圣道了。所以应该说就是「戒定慧」,也就包括闻思修也在内。

所以这句话这里面一共分三科,第一科是「如法随转」,这一科。第二科是「于法正思」,第三科「于法正修」,这是三科,三科应该说第一科主要应该说是戒,但是也包括下面两科在内,这是等于就是总说的,下面两科就是别说的。说那「修证」应该包括「于法正思」,「于法正修」,这一科应该是有总说的意思。

 

是名菩萨于诸法中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法随法行。

这一句话就把这一段文结束了。前面「标」里说「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思正修」。这是「标」,下面就是解释这句话,解释这句话这是总说的。

 

《披寻记》一二八一页:

云何菩萨法随法行等者:无性释云:所证名法,道名随法,今不依之。世亲释云:法随法行者,如教行故,今依彼义,应更分别:谓一切学处名法,随顺学法名随法。〈声闻地〉中」说三胜学及与十种随顺学法,应如彼释。此略有五,思修为二,故成五种。

「云何菩萨法随法行等者:无性释云:」这无性是个人名。解释《摄大乘论》的这个人。称他为菩萨。这个无性菩萨呢?在这个《印度佛教史》上看,他是个在家居士,原来是个在家居士,但是他的《摄大乘论释》也解释的很好。所以玄奘大师把他翻译成汉文来。

「所证名法,道名随法」,他解释「法随法行」怎么讲呢?「所证」,你所证悟的涅槃,那不生不灭的,离一切相的,究竟法无我的境界,叫做「法」,就是涅槃。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个皈依法,叫做法,「所证名法」。「道名随法」,这个八正道、四念处,就叫做随法。「随顺彼故」,为什么八正道名之为「随法」呢?「随顺」的,它随顺涅槃的。你学习八正道,他就随顺,由凡夫地就入圣地,逐渐的就到涅槃那去了,他有这个随顺的力量,所以叫做随顺法。

这个「八正道」我们也简单说一下。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个。

我看见有一本书上,也就是昨天我看见的书上,这本书是一个英国人写的。在一九一二年那个时候,他做过香港大学校长,后来英国政府派他到日本,驻日本大使,这个人。他在日本做大使的时候,他写这本书。他说这个八正道最后是正定,正定是最重要的。这句话也说也是对,但是应该再加以解释的。如果说正定是最重要的,那我们很容易误会戒定慧,定是最重要的,也可以这么解释,但实在不可以这么说。

他那个八正道前面「正见」,正见是什么?正见是无我的智慧,是无漏的,无我的智慧,是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无我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能证悟了第一义谛的那个无分别的智慧,叫正见。但是这种人,其实这就是初果。得了初果以后,他有了正见了,这是出世间的正见,正见然后呢?他功德没有圆满嘛,还有很多的不足的地方,还要继续修行,所以还要有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

这个正思惟就是后得智,正见就是根本智,正思惟是后得智。他觉悟的根本智,证悟第一义谛是属于无分别境界。他若为人说法的时候,无分别不能说法,要有正思惟、这个后得智。后得智可以安立名言,用名言来向你表示这个第一义谛是什么情形?你怎么样才能证悟第一义谛?才能向你开示,这就是正思惟。

正语、正业、正命,这三种是属于戒。正语,说话呢?说些佛法的语言,而不会说妄语、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不会说这些,这些有罪过的语言,有过失的语言不会说,「正语」。

「正业」,正业是什么呢?我们在〈声闻地〉上已经学习过。其实我们…比如说我在佛学院读过,我也不是说我是大法师,也没这种想法,但是你到什么地方去的时候,有人说:法师来请你讲开示。我就讲八正道也很好,讲这很好!但是这个正业怎么讲?这正见怎么讲?你若不用过功的话,你可能还未必讲的那么合适。而这正业这地方,可是容易讲错。我看见很…好像我在说别人不对!很多的地方都容易说错。

你若看看这些《阿毗达磨论》,看《阿含经》,注意看,这个正业是什么意思?正业是正知的意思。是正知的意思。就是你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意分别法的时候,你的身体在行住坐卧的时候,你到聚落去了,你从聚落又回来啦!这一切时,你心里面要正知而住,这叫正业。这正业这个境界很深。

假若我们说是我要修行,我要打禅七,我随着打禅七,按今天我们中国佛教徒这也是很常有的事情。但是我们说修行,说你就按正业来修行的话。我早晨起来的时候,我就时常照顾我这一念心,看这一念心叫他清净,从早上起来开始,一直到晚间睡觉,这中间是多少个小时内,老是保护这一念心叫他清净,是名为正知。我感觉这事情不容易的,不容易,这叫正知。

那么这就是正见、正思惟,这是属于慧。正语、正业、正命,这正命也不容易,也不是容易做的事情。就是你生命的存在一定要有些因缘,支持你的生命的存在,支持生命的存在是什么?就是钱、就是财。这些财能维护你生命的存在,这些财来的是合法来的,不是违法,合法来的。你用合法来的财维持你的生命,叫正命,这不容易。

在《大毗婆沙论》上说出一件事来,我以前说过。比如说现在有个大居士来啦,他要同你见面。见面的时候,我要刮个「胡子」,把衣服穿的好一点和他见面,是名为邪命。唉呀!《大毗婆沙论》说是大阿罗汉,说有居士来拜见阿罗汉,阿罗汉要见那居士,也把衣服整理、整理,是名为邪命。这就微细呀!微细的。说是你若有所求,达到这个程度,你若有所求的时候就有问题。

这我也想到一些事,当然我们出家人自己不生产,那么你这个财从什么地方来?当然就是居士的布施来。从居士布施来,那么如果你在这个地方,你有忧虑、你若有点问题,是名为邪命。这不是容易的事。

正语、正业、正命、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个精进是通于戒定慧,如果单独的把它放在定也可以。因为你修定,非要精进不可。修定,我早晨静坐两小时,我晚间静坐两小时,中间我没有静坐,这样不行,你不能得定的,是要精进的。所以这正精进也可以说他指禅定说的,也是可以,但是他通于戒定慧。正念和正定是一回事,那么这是定。前面是一个慧,一个戒,后面是一个定,戒定慧合起来,是名八正道。

这样说这前面有了正见的这些圣人,这是圣人,他的正见是在定里面,这时候的定叫做正定。那个定不只是定,不是说没有慧,也没有戒,单独有个定,不是这样意思。也不是说没有慧,有戒、有定,是名为正定,不是。就是那个正定那个地方,是有慧、有正见的慧、正思惟的慧,也有戒律在那里,叫道共戒了,这时候这个定是八正道里面的定,而不是世间上的那个定,不是的。世间得定,那不是佛教徒修的,是外道他得的定,那个定是邪知邪见的定,不能和佛法并论的,不能这样说的。

所以这个地方呢?这里面分两个意思,一个「制身语意,令不造作」,一个是「开许身语意,令其造作」,也包括戒定慧,包括戒定慧,是名「菩萨于诸法中,身语意业无倒随转」,这个叫做法随法行,这个法随法行是这样意思。

无性菩萨的解释:「所证名法,道名随法」那么就是戒定慧。什么叫做「随法」?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是随顺涅槃的,他不违背涅槃,你若能这样修行呢?他就能领导你到涅槃那里去,导向涅槃,所以叫做随法,「道名随法」。「随顺彼故」,因为这个法是随顺涅槃的。这是无性菩萨的解释,叫做法随法行,就是这么讲。其实这个讲法,在《阿毗达磨论》也这么讲。

「今不依者」,现在这个《披寻记》作者说:无性菩萨的解释虽然很好,但是我不同意,我这里的法随法行我不那么讲。韩清净他就说:我不照你那个讲法。

「世亲释云」,《摄大乘论》有世亲菩萨的解释。解释这个「法随法行」怎么解释呢?「法随法行者,如教行故」,这个「法」是教法,无性菩萨说那个法是涅槃,现在世亲菩萨他不说他是涅槃,是教法,就是现在语言文字的经论,经律论这个法。

那么这个「随法呢」?「如教行故」,随顺圣教,随顺佛所说的经律论去修行去,叫「法随法行」,这么讲。

这样讲呢?就是这个法,依教法算是法,我们容易懂,也是对。教法也是法,涅槃也是法,这两个法呢?涅槃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只是听到一个名字而已,究竟是什么叫做「一切法毕竟空,不生不灭,离一切相」?我们只是念这句话就是,那里是什么味道?我们不知道,不知道。现在若是教法呢?哦!这语言文字的佛法,我们可以学习,你随顺教法、随顺佛的教法去修行的,这叫做法随法行。这世亲菩萨这么解释。

「今依彼义」,现在《披寻记》作者说:我们今天我们随顺世亲菩萨的解释,按照他的意思来解释这个法随法行,这样讲。「应更分别」,我们说随顺世亲菩萨的解释,但是这件事还是要讲一讲,要再多说几句。

「谓一切学处名法」,那个法随法行那个「法」究竟指什么说呢?「一切学处」,一切学处,当然就是戒律是学处。「律」是学处,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经论也是学处,我们应该…这一切学处叫做法,这是教法。

「随顺学法名随法」,我们不懈怠,我不怕辛苦,我也不怕冷,我们就是学习这经律论。今天也学,明天也学,我们并不是学三天,就是依此…常随佛学,常常的学习佛法,这叫做随法。这就是:「今依彼义,应更分别:谓一切学处名法,随顺学法名随法。」就学习这个经律论,语言文字的佛法,那么随顺这样修行,学习就是随顺,随顺就是学习,这样意思。

「〈声闻地〉中」,现在是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里面说到,「云何菩萨法随法行」?这个「法随法行」,韩清净居士这么解释,就是学习一切的教法,这就叫做「法随法行」。「〈声闻地〉中说三胜学及与十种随顺学法,应如彼释」,这在〈声闻地〉,现在这是〈菩萨地〉、前面是〈声闻地〉。〈声闻地〉里面说「三胜学」,就是戒定慧,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戒定慧是我们应该学的。是经和论这是智慧,还有律就是戒律,但是这里面也有定,戒定慧,学习这三种学。

「及十种随顺学法」,〈声闻地〉那三胜学的后面又说出来十种随顺涅槃的学法。那十种我是把他抄下来了,那十种?第一个是不净想,第二个是无常想,三、无常苦想,四是苦无我想,五、厌逆食想,六、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七、光明想,八、离欲想,九、灭想,十、死想。这是在(二十八卷)那里说的。这样叫做法随法行,是这样意思。「及与十种随顺学法,应如彼释」,就是这里面说法随法行,应该像〈声闻地〉里,那个意思来解释,这是韩清净居士是这个意思。

「此略有五」,这个说菩萨的法随法行有五种。那五种呢?谓「身语意业为三」,身业是一,语业是一,意业是一,是三个。「思修为二」,正思、正修是两个,两个加三个「故成五种」,菩萨的法随法行是有五种不同。这是第一段「如法随转」。

 

申二、于法正思(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萨于法正思?

下面第二科「于法正思」,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于法正思?」分三科。若看这文的意思呢?前面说;「云何菩萨法随法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前面的三种都说完了,这一段「如法随转」,就是说到身语意业的法随法行,这是三种。现在这底下就是第四种,就是「于法正思」。怎么叫做「于法正思」呢?前面《披寻记》的作者他的意思是说〈声闻地〉有十种随顺,也就是法随法行。但这里面又说到正思。这是「征」,下面就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相」,标列出来这个「正思」的相貌,于法正思的相貌。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标列相

谓诸菩萨独居闲静,随所闻法,乐欲思惟,乐欲称量,乐欲观察,先当远离不思议处,思惟彼法。

「谓诸菩萨独居闲静」,这是先说你在什么地方「于法正思」?就是你要单独的住在闲静处,那个地方没有吵闹,没有声音。说是你若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到闲静的地方去,只好你自己去了,「独居闲静」,他们、别人不去嘛!但是你为了要修学圣道,没有人去,我自己去,是这个意思。但是若有人同伴也是可以。但是同伴呢?你住一个房,他住一个房,每人都…佛陀对于男众,一个人住一个寮房,这是我们的戒律上说,男众一个人住一个寮房,那也就是独居闲静。但是女众,佛陀说不可以一个人住,最起码要两个人以上才可以。这是男众是独居闲静。

「随所闻法,乐欲思惟」,你在闲静的地方的时候,你这时候于法正思惟。「随所闻法」,随顺你所学习的佛法。你以前发心你求法,你求来的佛法,你求的这个佛法。当然这是〈菩萨地〉应该指大乘佛法说;那韩清净居士说应该照〈声闻地〉说,与这个〈菩萨地〉的意思应该有点事情了,有点距离。但是若按〈声闻地〉的法随法行,当然也是很好,也是很殊胜的。

「乐欲思惟」,比如说是,「一切诸法自性本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就是经上就是说这样话,你就这样思惟,按着这个话来思惟。说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的,是毕竟空的,你要思惟,心里面思惟的。「乐欲」是欢喜,我欢喜这样去想。

这个思惟呢?应该是有法有义,你怎么思惟?就是要「有法有义」,「法」就是文句,就是白纸黑字,这是法,文句是法。法里面有所开示的,所诠显的道理,用法来诠义,你就去思惟这个法、思惟这个义,应该这样思惟。你不能没有法,没有办法思惟。你不可以离文字相,这就是要有文字。要有文字,而不是一般的文字,是佛所开示的,就是你以前所学习的法,你依据这个文字去思惟。这上面是说有「乐欲思惟」,你要欢喜,如果你不欢喜,勉强的那没有用,不能勉强的。一定要自己欢喜才可以。那就表示你发无上菩提心了,才可以。

「乐欲称量,乐欲观察」,其实那个思惟,和称量,和观察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是相同的,那就要一句,就是乐欲思惟一句就够了,为什么还说下面还两句?那应该还是不同,同而不同。那怎么样不同呢?我在想应该是「乐欲思惟」这句话是总说的;「乐欲称量,乐欲观察」是别说的,有总、别的不同。

这「乐欲称量」呢?这个「称量」就是比如这有一袋的米,称一称,量一量,它有二十磅,称量他是轻重。现在你是用你的心思惟,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就是称量了。你初开始的思惟观察,初开始的思惟,叫做「称量」。

「乐欲观察」,就是深一步了,深刻了。深刻到了什么程度呢?别人跟你说话没听见。你心里面在思惟的时候,别人若同你说话,我没听见,你并不是有禅定。就是心里专注,专注不散乱,达到这个程度,能够达到这个程度。

我们在静坐的时候,你愿意静坐一个半钟头,静坐两个钟头,人家一打引磬你听见了,你还没有到「观察」的程度,没有呀,就是有点不同的。这个修行的境界有些不一样的,大家都在那坐着,不一样,彼此不一样的,彼此不一样的。

所以这「乐欲称量」,就是你初开始的时候,初开始也已经很高的程度了,因为你学习了这深奥的佛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经过多少年了,吃了多少苦头,你都不退转,我要学习。学通了的时候,然后你在闲居静处要思惟,思惟这是空的,是假的。这初开始的时候,叫做「称量」。后来你就深刻了,你的心里面入于诸法毕竟空里面去了,这时候叫做「观察」。思惟、观察,要这样做。

你看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我们就知道反省我们自己,我们就是缺少这件事。我们学习了佛法以后,说我自己拿本来读,我不到佛学院去,我自己拿本读,也可以呀。但是本子一合起来,心里就打妄想啦:我到ALBUQUERQUE买个糖去吃。就想别的事,就不再想这本子里面的这个法义。我明天买飞机票,我要到纽约去看看,就是想别的事情,就是不再正思惟,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缺点,就是这样子,不再思惟。但是我们一看这个《瑜伽师地论》,特别的提出来正思惟,特别的要做这样的思惟。这是「乐欲思惟,乐欲称量,乐欲观察」,可是这里面还有点事情,应该说出来,什么事情呢?

「先当远离不思议处」,有些不应该思惟的你不要去想,你若想那件事就糟糕,令你颠倒迷惑,你不要思惟,得「远离这不思议」地方,你这个地方不要去思惟。「思惟彼法」,你要思惟就是「名义自性差别」,我们在〈真实义品〉里学过了,就是思惟名言诸法都是毕竟空的,都是没有体性的,思惟这地方。

 

《披寻记》一二八一页:

云何菩萨于法正思等者:〈思所成地〉说:清净思有九种相。(陵本十六卷一页)今于此中说由八种,开合不同,次第亦异,随应当知。

「云何菩萨于法正思等者:〈思所成地〉说:清净思有九种相貌。」在「(陵本十六卷一页)今于此中说由八种,开合不同」,其实也是一样,内容是一样的,不过有开、有合的不同,「次第」也不一样。「随应当知」,你对照就知道了。

这里说「远离不思议处」是什么?你不要思惟我,不要思惟有我。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不要思惟有我,不要思惟。你不要思惟有情都是有我的,一切众生的事情你不要思惟。你不要思惟有情的世间,无情的世间是常、是无常这件事,你不要加以多思惟。你若思惟有问题,会有问题,这下文有讲。

 

恒常思惟,无间加行,殷重加行,而无慢缓。

前面这一段,这是第一段。一共有八段,这是第一段。下面是恒常思惟。这第一段只是说,你「乐欲思惟,乐欲称量,乐欲观察」,不要思惟那不应该思惟的地方。这第二段,第二段说「恒常思惟」,你要长时期的思惟,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无间加行」,不要间断。就是昼三时,夜三时,除了夜间的中夜以外,其余时间一直要思惟,这样「无间加行」。这个「加行」,就是努力的意思。「殷重加行」,「殷重」是什么意思?殷重就是恭敬这件事,尊重这件事,你不要懈怠。

「而无慢缓」,若是你「慢」,对于这件事没有恭敬心,你「缓」,就是今天我思惟,明天又不思惟了,你这样子有断,有间断,那就「缓」,那就是不殷重了。所以又要无间的加行,又要殷重的加行,就没有慢缓了。这是三种思惟,要恒常地思惟,要不间断地思惟,要恭敬地尊重这件事,这样思惟。

 

《披寻记》一二八一页:

恒常思惟至而无慢缓者:此摄〈思所成地〉坚固思惟,安住思惟,相续思惟,三相应知。

  「恒常思惟至而无缓者:此摄〈思所成地〉」那九种思惟里面的「坚固思惟」,和「安住思惟」,和「相续思惟」这三种相貌。

「坚固思惟」应该说是殷重的加行的思惟,就是坚固思惟。「安住思惟」应该就是无间加行的思惟。「相续思惟」应该是恒常的思惟,应该这么解释。现在是「标列相」,下面会一样一样解释。

 

是诸菩萨勇猛精进思惟法时,于其少分以理观察而随悟入。

这是第三段,这么多的菩萨,勇猛精进的。「勇猛」呢?就是不怕苦,我不怕辛苦,叫勇猛。「精进」,就是不懈怠,一直的这样做。精进思惟法的时候「于其少分以理观察而随悟入」,在佛法里面有一少分以理观察,你有这个智慧能够根据这个真理去思惟观察,你有这个智慧的,这一部分的佛法,你的智慧及格,你就这样去观察,「而随悟入」,因为你的智慧能达到这里,所以你思惟的时候就悟入了,叫作契入里面去,能契入。这是一个情形。

 

于其少分,但深信解。

是在佛法里面,另外有「于其少分」,另外一少分呢?「但深信解」,你可以只是有坚定的信心就够了。因为你智慧不行,你只能用你的信心去相信它,去了解它,你不能用智慧去思惟它,不行,你智慧不够,那你就只是信就好了,你不能的事情你不要做,「但深信解」。

 

凡所思惟,但依其义,不依其文。

前面「于其少分」,「勇猛精进思惟法时,于其少分以理观察而随悟入」,这是第三断。「于其少分,但深信解」,这是第四段。「凡所思惟,但依其义,不依其文」,你思惟的时候,一定要有文、要有义。「文」就是法,文句要有文,因为这个道理它不能够独立的,它不能离开了言句就显示出来道理,不能。要假藉文句显示出来道理的,所以以一定有文、要有义。虽然这二种,你要依义,不要依文,你要重视这个义,你不要去执着那个文。

这初开始的人,初开始用功的人,你要有一点躲避的意思。因为我们初开始修行,智慧不够,智慧不够,所以告诉你稍微躲避一点。那大菩萨「不垢不净」,在「垢」的地方和在「净」的地方无差别,但是凡夫可以吗?凡夫不行。这个染污的境界也是第一义缔,清境的境界也是第一义谛,但是凡夫你说是第一义谛,你就在染污的地方活动,可以吗?不可以,要到清净才可以。圣人就没有这个问题,圣人不垢不净,垢也不可得,净也不可得,无差别相。圣人可以,凡夫不可以。所以修行初开始的时候,你要有所偏,你不能像大菩萨那样圆融无碍,这是办不到的事情。所以「但依其义,不依其文」,你不要重视那个文句,不要这件事。

 

如实了知,默说大说。

这是第六段「如实了知,默说大说」,这句话不容易,也是不容易做到。

 

《披寻记》一二八一页:

如实了知,默说大说者:于声闻乘不了义说,是名默说。于大乘了义宣说,是名大说。

「如实了知,默说大说。于声闻乘不了义说,是名默说」。声闻乘他说的道理,这个「义」没有完全讲出来,叫做「默说」。「默说」,这个「默」,就是有一段道理没有讲出来了,有一段道理讲出来了,所以这又是「默」,又是「说」。

那么「于大乘了义」的「宣说」,大乘佛法包括了小乘佛法在内,所以完全面地讲出来了,叫做「大说」。大乘佛法是广大,包括小乘佛法在内,而小乘佛法里面不包括大乘。所以小乘叫做「默说」。现在要「如实了知,默说大说」,你要能够一点没有错误的,要理解这是小乘佛法,这是大乘佛法,你要明白,你要明白这件事的。这都是圣道,都能令你得圣道的。

 

正能悟入最初思惟,既悟入已,数数作意,令得坚固。

「能正悟入最初思惟」,这是第七段。「正能悟入最初思惟」,这个「最初思惟」,又是什么思惟?一般的情形,佛教徒一般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叫做资粮位,资粮位就是外凡。就是一般我对于佛法有点信心,实在什么是佛法也不太懂,我须要去学习。这个时候是准备的时候,资粮位,等到准备好了,进一步叫加行位。这加行位这个时候开始用功修行了,这个时候的思惟叫做「最初思惟」。

比如说是你是大乘佛教徒,你是唯识学者,也还是主要是观察破这个遍计执,观察这个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是「最初思惟」,最初就是思惟这个,你最初就是思惟这个。这个「正能悟入最初思惟」,就是加行位到后面了,到后面的时候,就能悟入最初思惟,哦!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就悟入了里面与这个义相应了。

「既悟入已,数数作意,令得坚固」,既悟入以后,你事情就毕业了?没有!你还要继续地作意思惟,「令得坚固」,使令你这个智慧坚固。

什么叫「坚固」呢?现在比如说是一切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所以现在忽然间来了老虎,你心里面,心里就老虎来了,你心里面怕,就是你这个假名安立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这种智慧不坚固,你不坚固!因为那件事来了的时候,你的智慧就没有了。没有老虎的时候呢?心里平静的时候,这经上说: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不生不灭的,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又好像相应了似的,等到老虎来的时候,忘了,所以这是不坚固,那么这可见什么叫做「坚固」?你就明白了。老虎来了的时候,你这正念不失掉,就是「坚固」。当然这个时候,应该是暖顶忍世第一,你应该是到了忍位了,到了忍位了。

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是这只是念这文句而已,贪瞋痴照样活动,这是不行。你这样的闻所成慧一点作用没有,一点作用没有。那怎么办呢?你要去思惟,先居静处,这个地方没有老虎,也没有那个熊,就是这些东西统统…也没有毒蛇,什么也没有,就是看见是一棵树,有流水,又有同梵行者在这儿住,这时候心里面平静,今天思惟,明天思惟,长期思惟「令得坚固」,使令你这个智慧是坚固。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这个智慧能坚固。你常常这样作意的时候,这个智慧他就坚固了,就有力量了。「坚固」就是不可破坏了。这个时候,你看见老虎的时候,心里面没事,没事情;你看见毒蛇的时候,没有事,没有事情。因为什么没事?你这个智慧坚固了。

我们看见经论上就说老实话,这都真实话,完全说真实话,不是只是唱高调,不是。我一下我就是佛了!不是这种说法,这实实在在的。这表示你最初的时候,一点道力没有。你说你明白了,你明白时…你就是糊涂的时候,你要不断地努力,到最后叫它「坚固」,那时候就是有圣人的气氛,你不是平常人了,所以「数数作意令其坚固」。这是第八段。

 

《披寻记》一二八一页:

正能悟入最初思惟等者:此中二相,〈思所成地〉第九相摄应知。

「正能悟入最初思惟等者:此中二相」,这是二个相貌,「正能悟入最初思惟」,这是一个相貌;「既悟入已,数数作意令得坚固」这是一个相貌,这二个相貌。

「〈思所成地〉第九相摄应知」,在〈思所成地〉一共有九个相貌,这里说了二个相貌。这二个相貌合起来,就是〈思所成地〉里面的第九个相貌。这个对照一下就知道了。

这前面是标列它的相貌,标出来「于法正思」的相貌,下面第二科「显胜利」,也就是解释那个相貌。你若能这样的思惟呢?你就会成就了殊胜的功德,你没有白辛苦,你会成就了一种利益,有殊胜的利益。分八科,第一科是「由远离不思议」。

 

戌二、显胜利(分八科) 亥一、由远离不思议

是诸菩萨,由能远离不应思议而思惟故,其心不堕迷闷错乱。

这把前面第一段说的话解释一下。这「诸菩萨由能远离」,因为告诉你了:你不要思惟这个事情,这个「我」,说这个我,你不要思惟有我,这个我怎么回事?不要思惟。不要思惟这世界是常、是无常,你不要思惟这些事。不要说我们平常人,就是得了禅定的那些外道,大智慧,都是不是平常人,也是有智慧人,都不行,他都是不能思惟,都是落入到邪知邪见里面去。

所以我们感觉到有了禅定,这是不得了的事情。看谁得禅定?佛教徒可以。外道有禅定,还是有问题的。所以你若不读经论的时候,说有一个出家人或者是在家居士,得了四禅八定了,我们心里面就…这怎么回事儿?不知道。你敢说他是不对吗?不敢说。他说出一句话来,说出个道理来,他说的错了吗?你都不敢说话,不能置一言,你不敢说。

但是我们若学习经论的时候,佛菩萨告诉我们了。你虽然有了禅定,但你说话我听听,我们不随便被他迷惑的,不会有这种事情,这还不说我们有修行,我们只是学学文字的佛法,就能有这样作用。但是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有这个程度吗?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没有这个程度,没有这个程度。

这是佛菩萨告诉我们说「其心不堕迷闷错乱」,这个地方你不要思惟我,你不要思惟有情的这个「我」的事情,也不要思惟这世界,器世间世界上那些常、无常的事情,你不要思惟。

 

亥二、由恒常等思惟

由能恒常无间殷重加行无缓而思惟故,先未知义,得正了知,得正决了。

这第二科「由恒常等思惟」,这和前面文是一致的。「由能恒常无间殷重」,由于你能发心,你能放得下,你能放得下。我这地方我有不如意,你能把这不如意放下,我那地方有如意的事情,它不能引诱我去的,我一定在这里修学圣道,这叫放得下。放得下是分二部份,一个不如意的事情不能动摇你;如意的事情也不动摇你,你要放得下,你才能办到。「恒常无间殷重加行」,你才能在一个寂静的地方,闲居静处恒常思惟,能不间断地思惟,能殷重地加行思惟,无间加行,殷重加行,你才能办得到。

我看那个《禅师语录》上,有一件事。这洞山禅师,他母亲给他写封信来,就是怎么样想念他,那文字他母亲有这个学问,那这个我就不明白,文字也很好。要他回家里看看母亲,他就不回去。这洞山禅师就是不动,他就不回去看他母亲。这若在我们人情上说,哎呀!这母亲,离开母亲有很多年了,母亲来了封信,叫他回去,他就不回去。可是看那文章上看出来,他另外还有个哥哥,还有个弟弟,照顾他老母亲的,也有这个事。但是就是虽然还是有哥哥、有弟弟照顾他老母亲,他母亲若是来信,请你回去,你不回去吗?这洞山禅师就是不动,不回去,这是特别,不是平常人能办得到的事情。

我看那禅师,上面还有说到一件事情,他的儿子,是结过婚出家的。在一个深山里面修行,也不是他一个人。他的儿子来看他,这都不容易,这儿子肯来看父亲,这不容易,这件事情很难得。来了,来了他的父亲拿这个竹条打他儿子,把他儿子打跑了。那个同梵行者说:唉呀!你儿子是很好了,你看不容易,家里一定也有很多事情,但是他不忘你,来看你,为什么打他呢?他说:因为你若不打他,他还要来看你。一来看呢,心里有分别,心里面就想到家里的事情,就打闲岔了。他想到这里,他想到这个修行的事情,你来看我妨碍我的修行,他在这里注意,他不在人情上想。我认为这件事也不是平常人能办得到的,你儿子来看你,你打他,不容易的。所以说是恒常的,无间殷重加行无缓而思惟,也是不容易做的事情,不容易的。

「先未知义,得正了知」。因为你能够常思惟,无间加行的思惟,殷重加行无缓而思惟故,「先未知义,得正了知」,你能这样放下,这样用功的时候,我以前我没有明白的道理呢?我现在「得正了知」。这个经上说「一切诸法自性本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句话,我都能背下来,但是什么道理不明白,但是你去思惟,当然不应该就是这么简单几句话。

所以有一位老法师说,说是《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到最后。佛当初说法,就这样说吗?就是这样说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为众生说法,就这样说吗?佛若这样说法,谁能听得懂?一定是很浅白的说我们才能够懂,一定是这样子嘛。但是浅白你能懂也不容易,但是你若再加以思惟就可以懂了,就可以懂了,是有这么一个基础的。如果是我完全都不看注解,我们原来也没接触过佛法,我们现在拿到《心经》,照《心经》,我们这样子,你能懂吗?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定在学习的时候,你有一个粗略的明白,明白这件事,然后你再闲居静处,专精思惟,这时候你可能会悟入,一定是这样子的。

所以说是「先未知义,得正了知」,我以前我没有…我只是文字上有多少明白,但是真实的情形,还是说不清楚!「得正了知」,你经过了恒常、无间、殷重加行无缓而思惟故,就明白,哦!是这样意思,你这就会明白。你就会明白,就是比一般的在佛学院里面再学一学,比那深刻,深刻了一点。

「得正决了」,这个「得正决了」是什么?就是你这个思惟,所得到的智慧是决定的,不可动摇的。别人说:你说的不对。你心里面不动,不会因别人说不对,你心里面,哎呀!我的不对吗?不会有这个情形,不会的。我们今天的这个…我们只是在文字上学一学,我们不能够专精思惟的时候,这大环境一转变了的时候,你的思想能站得住吗?大家四面八方的人,很多有学问的人,很多有地位的人,说你是迷信,你能够把你原来的信心能站得住吗?我看不容易,不是容易的。所以这个闻所成慧没有力量,一定要再思惟,「得正决了」,这个正决了,这个「决」字上有力量的,这就是决定不动摇。

 

先已知义,得无失坏,得不忘失。

因为你常这样思惟,所以你原来明白的道理以后,你就不会失坏,这个「失坏」这个地方有个意思,就是你认识的很深刻,别人不能破坏你。这邪知邪见来了的时候,你不失坏。人家说:「大乘非佛说。」你心不动摇,不失坏,你这正知正念,正知正见安住不动,不失坏。「得不忘失」,你这个正知正见,也不会忘掉了的,不会,不会忘掉的。所以这个恒常思惟,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无缓的思惟,就会得到这样的功德。这是第二段,下面第三段。

 

亥三、由少分观察

由于少分以理观察随悟入故,于随正理观察法中,不由他缘。

这第三段,由于少部分,不是多的,「以理观察」,你有这个智慧,听佛所说的这个道理去观察,观察呢?你就悟入这个道理,就契合了,契合这个道理,「悟入故」。「于随正理观察法中」,你随顺佛所说的正理,去观察思惟的关系,你就能「悟入」。

「不由他缘」,这「不由他缘」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个闻所成慧要假藉外面的因缘,我们要假藉佛菩萨的开导,或者是我们遇见经论了,我们从文字上去思惟,这个有所得,你有所悟,你有所理解,这是藉外缘来的,藉外缘。这个思慧和修慧不藉外缘,当然这个思慧,修慧,要以闻慧为基础,你没有闻慧的时候,那个思慧和修慧没有办法建立起来。闻慧是很浅薄的,但是还非常重要。所以「不由他缘」,你在闲居静处,专精思惟,你有所得。思惟这个道理,这是…别人是无能为力的,这个「不由他缘」,是要你自己努力才行,可是也要有闻慧的基础,不然还不行。这是第三段,下面第四段「由少分信解」。

 

亥四、由少分信解

由于少分但信解故,于极甚深自少觉慧不能达法。仰推如来,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于法不生诽谤,不自损害,远离衰患,无诸过罪。

「由于少分但信解故,于极甚深自少觉慧不能达法」,什么叫做「由于少分但信解故」呢?「于极甚深」,这个佛法里面有极甚深的道理的事情,这个甚深的道理,「自少觉慧」,我自己的智慧小,很少的,智慧很少。「不能达法」,我不能明白那甚深的道理。那甚深的法义,我没有办法明白,那么这个时候,会怎么样的情形呢?「仰推如来」这时候我把这件事推到…这是佛的境界,不是我的境界,把它推到佛那里去。「言如是法」,你心里面这样想,你也可以这样说,这种甚深的佛法是佛的智慧所行境界。「非我境界」,不是我的智慧境界,我的智慧不能够去观察思惟。这样子思惟。

「如是于法,不生诽谤」。不生诽谤。你这样对于甚深的教法,不要诽谤,不要说这非佛说,不要说这种话,你不要去谤毁,不要说「这不是佛法」,你不要这样讲。

「不自损害」,因为你不诽谤,所以也就对自己没有伤害,也是没有伤害的。「远离衰患」,将来也就不会有苦恼的事情来苦恼你。「无诸过罪」,你就没有过失,没有罪过。这就是凡夫的时候,你要自己要知道自量。这是第四科。下面第五科「由依义思惟」。

 

亥五、由依义思惟

由诸菩萨思惟法时,但依其义不依文故,于佛世尊一切所说密意语言,能随悟入。

「由诸菩萨思惟法」的时候,「但依其义」,就是但重视它里面的道理,不要去执着那句文,那个文,因为你若这样子去思惟的话呢?「于佛世尊」,于一切世尊。于「一切所说」的教法,「密意」那里面,有隐密的意思在里面,表面上看不出来。「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个话里面儿有密意在里面,从文字的表面上看不出的,如果你要从表面上看呢?就容易有过失。

这就是在《解深密经》上说这个事情,它这个话呢?是说遍计执的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是毕竟空的;依他起的法不是自性空,依他起的法是有。你若是因为这一切诸法皆无自性,都是毕竟空,你按照文字来说,就把依他起的有法也都空掉了,那你就不对了,就有错误了。你若从文字上来说就有错误。所以不要重视那个文句,要重视里面的「义」,你这样去思惟呢?佛所说的这个有「密意」的语言,你就能悟入,就明了。依他起是缘起有,遍计执是毕竟空,空不妨碍有,有也不妨碍空,这样子才是圆满,这文就是这个意思。

 

亥六、由了知默说大说

由诸菩萨,普于一切默说大说得善巧故。于真实义,无物无法能倾能动。

「由诸菩萨普于一切默说大说得善巧故」,这第六科,由于诸菩萨普遍地对于佛所宣说的一切的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得善巧」,得到大智慧了,得到善巧的智慧,通达什么是小乘佛法,什么是大乘佛法。

「于真实义,无物无法,能倾、能动」,通达这两句话呢?那么你对于真实义,「真实义」就是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这个真实义,也还是最重要的就是圆成实性。

「无物无法,能倾能动」,你通达了小乘佛法得了善巧的智慧,这个善巧智慧不是说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不是这个,是得到了圣道的智慧了,得到圣人的智慧。你对小乘佛法所说的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断除去见烦恼,爱烦恼的时候,那么「无物能倾能动」,就是没有烦恼能障碍你。你通达了大乘佛法,就是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你通达了,那你就得到一切智智了。得了一切智智,「无法能倾能动」,就成了佛了,一切法对你来都没有压力,没有影响,你能通达无碍。这是说这是能得那么大的利益。这是第六科。

 

亥七、由悟入最初思想

是诸菩萨正能悟入初思惟故,能得先来所未得忍。

这是第七段。「是诸菩萨正能悟入初思惟故」,就是原来我是观察一切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最初我就这样思惟,你到现在能悟入,悟入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你能忍可这件事了。

「能得先来所未得忍」,你以前初开始这样用功修行,你心里面没有这样的忍力,没有。你现在悟入了以后,你心里面就是能有这个忍力了,能得先来所未得的忍力。

我们通常说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是初欢喜地,那是圣人,现在是说你在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得到的忍,不是那个初欢喜地的那个忍,不是。这个时候是相似的无生法忍,不是那个真实的境界,不是那个。这时候你在这个忍位,在暖位、顶位、忍位的时候,你也得到忍,是以前所没有得到的忍,没有得到的。因为这个时候你心里面有多少定,「明得三摩地,明增三摩地,入增益一分三摩地,无间三摩地」,在这个定里面,你能忍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有我空、法空的智慧。

这时候这个暖位的时候呢?这是下品的无义忍。顶位的时候,是上品的无义忍。这个忍,下品跟上品,暖位是下品,这忍是下品,就是初开始得到的那么一点功夫。顶位的时候,你这个忍就加高了,这上品的无义忍,到了暖顶忍,忍位的时候呢?这是谛顺法忍。

其实这个地方呢?这在《摄大乘论》里面,他没有…只是前面暖是下品,顶是上品,这个忍位这时候没有说下中上,这三个字都没有,只是就是谛顺法忍。当然是在下品和中品的忍的时候,暖位和顶位的时候,还有可能会退,有可能会退的;到了忍位以后就不退转了。他虽然不是圣人,但是这时候不退转。这高过前面的暖顶那个境界,高过那个境界。那么这个忍呢?是先所没得到的,你在以前没得到,你在资粮位的时候没得,这到暖顶忍世第一这时候才得到。

 

《披寻记》一二八二页:

能得先来所未得忍者:谓如胜解行住菩萨下中上忍差别而转,创初获得,名先未得。

「能得先来所未得忍者:谓如胜解行住菩萨下中上忍差别而转」,这就是那个暖顶忍世第一,分下品,中品,上品的差别而转。「创初获得,名先未得」,才开始得,以前没有得到的。当然这个就是在相似的无生法忍,而不是初欢喜地的无生法忍,不是那个。

 

亥八、由数数作意坚固

是诸菩萨,由即于此已所得忍,数数作意令坚牢故。能于其修随顺趣入。

这第八「由数数作意坚固」。说这么多的菩萨,「由即于此」,因为他就是在这里,

就是修止观了。「于此已所得忍」,就是已经得到的忍,你还要继续的努力修行,「令坚牢」,为什么还要修行呢?因为你所得到的忍还不坚固,就是暖位、顶位这个忍还不坚固,有可能会退。到了忍位,这时候才坚固,到了世第一更坚固了,一剎那间就入圣位了。

「能于其修随顺趣入」。「能于其修」呢?这里面就是你所修的这个止观,观这个第一义空,就是观这个法忍,观这个忍位的时候,就能趣入了。渐渐的深入,由下品忍能入上品忍;由上品忍又入谛顺法忍;谛顺法忍经过世第一,就到了无生法忍了,渐渐地深入,能趣入了,这是说是作意坚固。

 

酉三、结

菩萨由是八种相故,能正修行正思所摄法随法行。

结束这一段文。菩萨由这八个相貌,你能够「能正修行」,能够很清净地修行这个圣道,但是这个地方呢?是属于思所成慧这个范围内的,是超过了闻所成慧,到了思所成慧所说。在这个范围内的法随法行,你还不是圣人,还不是圣人。

这个地方是「于法正思」,是说思慧,但是思慧这个地方呢?已经关涉到修慧了,因为这个地方一定有点禅定,在禅定里面修这个思慧,就是和修慧有点涉入,不纯是思慧,也和修所成慧混杂在一起,混合在一起,有这样意味。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7)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净土常识[栏目:夏坝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