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二、闻法(分二科) 亥一、标
菩萨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师所,无杂染心,无散乱心,听闻正法。
「何所求」这一科里面,「云何求」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释」,「释」里面第一科是「求法」,现在第二科是「闻法」。
「菩萨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师所」,前面是「求法」,有这多的功德,那么这闻法、这求法的人,「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师所」,到「法师」,说法师的地方,没有杂染心,没有散乱心,听法师说法。这是「标」,下面再解释,解释这「无杂染心,无散乱心」这两句话的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无杂染心」,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无杂染心(分三科) 地一、征
云何菩萨无杂染心,听闻正法?
没有杂染心听闻正法怎么解释呢?这是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标列
谓听法时,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其心远离怯弱杂染。由六种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
「谓听法时,其心远离贡高杂染」,这个听法的时候,这位听法者,他的内心里面远离贡高的杂染,其心远离轻慢的杂染。贡高和轻慢含义有点不同,「贡高」是在自己这一方面说,感觉自己的程度很高。这个「轻慢」呢?是轻慢说法师,对于说法的人,加以轻视,这就叫做「杂染心」,其心远离贡高,轻慢的杂染。
「其心远离怯弱杂染」,听法的人有贡高,感觉自己程度很高,叫「贡高」。「怯弱」呢?就感觉自己的很不及格,我学习这个法门程度是不够的,叫做「怯弱」,这也是杂染。现在说远离这种过失。
「由六种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这三种杂染怎么样的远离呢?由六种相,由四种相,由一种相,就可以远离了,就没有这个过失了。这是标列出来远离杂染的情况。下面再加以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由六相」,「由六种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这句话。
玄二、随释(分三科) 黄一、由六相
谓听法时,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不为损害,不为随顺,不求过失。由此六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
「谓听法时,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不为损害,不为随顺,不求过失」,这是六种相,「由此六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
《披寻记》一二七四页:
谓听法时应时而听等者:坐卑座等是名为时。以谦下心坐于卑座,具足威仪,随其所能,听闻正法,起恭敬相,是名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他说法时,应正了知,不障碍彼,多有所作,是名不为损害。为欲启悟,先未解义,而兴请问,是名不为随顺。若不悟解,或复沈疑,终不讥诮,是名不求过失,义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谓听法时应时而听等者」,这六句话,怎么叫做「应时而听」呢?「坐卑座等是名为时」,你听法的时候,你坐下来的那个座位是矮、是个低的座位,你不要坐高座,比说法师座位高,那就不是应时而听了。就是坐一个矮的,低的座位,这叫做「时」,「应时而听」。
「以谦下心坐于卑座,具足威仪,随其所能,听闻正法」,「以谦下心」,「谦」者,虚也,以谦虚的心情,坐在一个卑的座位上面,「具足威仪」,坐有坐相,就是很可恭敬的一种相,威仪相。「随其所能」,随自己所能的,这种很威仪的一种坐,坐在那里的姿态。「听闻正法,起恭敬相」,现出来一种恭敬法的相貌,「是名应时而听」。应时而听是这样意思哦。
「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他说法时应正了知」,「不为障彼」,也把这下面这一句,也加上了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这也是叫做殷重而听,也就叫做恭敬而听。这「殷重」就是尊重的意思。心里面表示法的恭敬,对法师的恭敬,这就叫做「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这样的意思。下面解释这个「不为损害」。
他说法的时候,「应正了知,不障碍彼,多有所作,是名不为损害」,在说法的时候,「应正了知」,你应该恭敬的注意他在说什么?你要一心不乱的去知,注意地去知他说什么?
「不障碍彼,多有所作」,这「不障碍彼」,是说你「多有所作」,就叫做「障碍彼」,或者是你特别的现出一些动作来影响说法的人,或者影响其他听法的人,那就有点障碍的问题,说「不障碍彼,多有所作」是「名不为损害」,这是「不为损害」这句话就这样解释了。
「为欲启悟,先未解义,而兴请问,是名不为随顺」,这个「不为损害」,就是不要现出来一些行动,妨碍说法的人的精神心理,这是不为损害。「不为随顺」是什么意思呢?「为欲启悟,先未解义」,来这里听法,他的目的是想要「启悟」,就是心里面所不知道的,被这个无明烦恼所蒙蔽,能够开启,「启」者,开也,能够从无明里面开发出来智慧,叫做「启悟」。开发什么智慧呢?「先未解义」,我以前不明白的道理,我现在能够明白,那就叫做「启悟」。「而兴请问」,如果你讲的佛法,我没能够明白,可以请问,可以请问,是名叫做「不为随顺」。这可见这个「随顺」的意思,就是你有所没有听明白,你也不请问,就是默然的,这就叫做「随顺」。现在是说我听不懂,我要请问,那么这就叫做「不为随顺」,这也叫做「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也有这个意思。
「若不悟解,或复沈疑,终不讥诮,是名不求过失」,「若不悟解」,若是请问了,法师回答了,我还没有明白,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复沈疑」,这个「沈」当做滞碍的意思,虽然经过了解答的解释,我心里面还是有…没能够开解的疑惑,心里面还有滞碍,「终不讥诮」,不会经过那么久的时间的问答的解释也没有明白,不会去呵责这位法师,不会这样子,是名叫做「不求过失」。「义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我们看那个尤其是读这个经上,读《般若经》,《大般若经》,或者读《大般涅槃经》,读这个《法华经》,都会感觉到佛在说法的时候,听法的人还是可以请问的。若读这个《大般涅槃经》,看那个迦叶菩萨请问佛,那是很厉害的。有这个事情的。所以这里面说的这个意思,和经上是相合的。
黄二、由四相
又听法时,恭敬正法,恭敬说法补特伽罗,不轻正法,不轻说法补特伽罗,由此四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
「又听法时,恭敬正法,恭敬说法补特伽罗」,前面是由六相,远离这个贡高心,贡高的杂染,下面是「由四相,其心远离轻慢的杂染」。
「又听法时,恭敬正法」,听法的时候,心里面对于所听的正法,有恭敬心。
对于这个说法的补特伽罗呢?对于说法的人呢,也应该有恭敬心。
「不轻正法」,对于所听的正法不轻视。这个「正法」二个字,前面文曾经有解释过,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记住,就是佛说的十二分教,就叫做正法。就是语言文字的这个佛法,这样子叫做正法,那么这个「正」,是指佛说的,就是佛所宣说的妙法,就叫做「正法」。或者说这个正字就是那个圣者的意思。圣贤的圣,换一个字来说,就是「正」,圣者,正也。那么就圣人所说的法,就叫做「正法」,他就是能契合第一义谛,能随顺第一义谛,而不是蒙敝、障碍第一义谛的,所以叫做「正法」。
「不轻说法补特伽罗」,这个不轻视正法,也不轻视说法的人,这就是这么四句话。「由此四相,其心远离轻慢的杂染心」。
《披寻记》一二七四页:
又听法时,恭敬正法等者:谓依正法当获无上大果胜利,是故于此正法,深生恭敬。于说法师,胜者,恭敬随顺,于等、于劣,恭敬法故,亦不轻懱,是名恭敬说法补特伽罗。又于正法,不作是言:此非绮饰文字章句,所有文句悉皆粗浅故,是名不轻正法。于说法师,不作是言:彼于我所种姓卑劣等故,是名不轻说法补特伽罗,义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四卷四页)
「又听法时,恭敬正法等者:谓依正法,当获无上大果胜利,是故于此正法,深生恭敬」。我们若能够学习佛说的正法呢,我们将来能得到无上大菩提果,这是最殊胜的利益,是故对于正法呢,深深地生起恭敬心。这个语言文字的佛法,它虽然不是不生不灭的第一义谛,但是从这里开始,就能引发出来大智慧,能得无上菩提,所以对于语言文字的佛法,应该生恭敬心,不应该轻视。
「于说法师,胜者,恭敬随顺」,这下面说恭敬法师,对于宣说佛法的这个人,有几种不同,一种最理想的就是圣者,就是有胜德的人,对于这样的有殊胜功德的人,应该要恭敬随顺,对他应该要恭敬,随顺他的教导。
「于等、于劣,恭敬法故,亦不轻懱」,这个说法的人,可能他的程度和听法的人是相等的,也可能还不如听法的人,叫「劣」,他仍然是在那里宣说佛法,但是他的程度是不及格的。「恭敬法故」,那么听法的人,怎么个态度呢?因为对于法,所宣说的法,有恭敬心的缘故,所以也对于说法的人,「亦不轻懱」,也不轻视他,「是名恭敬说法补特伽罗」。
「又于正法,不作是言:此非绮饰文字章句,所有文句悉皆粗浅故,是名不轻正法」。「又于正法,不作是言」,对于这个语言文字的佛法,你对于这样的佛法,你不要发出来这样的语言,什么呢?「此非绮饰文字」,这个文句,就是说法发出来的言句,或者是经论上的这个文句,你不要说:这个文句不是很美好,不是很庄严的文句。「所有文句悉皆粗浅故」,他用的那个字,用的都很肤浅,你不要这样讲话,「是名叫做不轻正法」。所以这样说这个正法,就是指语言文字的佛法,你对于这个佛法,你不要呵斥它。
「于说法师,不作是言」,前面是对于法,你不应该这样的说话。若对于说法师呢?你不要这样说,「彼于我所种姓卑劣等故」,这个法师他是乡村的孩子,那他这个种姓都是很平常的人,还不如我呢!我的父亲是国务总理,这样子。「彼于我所种姓卑劣等故,是名不轻说法补特伽罗义」,不要这样轻视他。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四卷四页)
这是四相,远离这个轻慢心,轻慢的杂染。下面是远离一相。
黄三、由一相
又听法时,不自轻懱,由此一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
「又听法时,不自轻懱」,这个听法的时候,不要轻视自己,不要轻视法、也不要轻视说法的师、也不要轻视自己。「由此一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这一相就是远离怯弱的杂染。
《披寻记》一二七五页:
又听法时,不自轻懱等者:如〈摄异门分〉说:不自轻者,不作是言,我于解法无有力能,于其所证无怯劣故。(陵本八十四卷四页)
「又听法时,不自轻懱等者:如〈摄异门分〉说:不自轻者,不作是言,我于解法无有力能,于其所证无怯劣故」。「不作是言」,你不要这样说。「我于解法,无有力能」,对于佛的正法的理解力,我没有这种能力,我没有能力能听懂这样的佛法。「于其所证无怯劣故」,对于圣人所证悟的那个第一义谛,心里面不怯弱,你能,我也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不要说我不能,不要这么说。那么这是「(陵本八十四卷四页)」上说的话。
地三、结
菩萨如是无杂染心,听闻正法。
这是结束这一段。菩萨这样子就是没有杂染心听闻正法,是这样意思。
这个我们从经论上来看这件事,在佛法里面有些出家人,特别的笨,怎么样学习也学不来。经论上是说到这件事,就是特别地…我们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周利盘陀伽这个人。就是他的哥哥是阿罗汉,他哥哥先出家,是出家以后得阿罗汉的,是三藏法师,通达经律论一位大阿罗汉,那么叫他弟弟也来出家。他哥哥亲自教他弟弟,教了三个月都学不好,一点都学不来。然后他哥哥就把他驱逐了,你不能出家了。后来佛从外面回来了,他在山门口那里哭、那个周利盘陀伽。
那么佛说:你哭什么呢?他说:我哥哥叫我来出家,出家了三个月学习佛法,一点都学不来,学到前头忘了后头,学到后头忘了前头,就是学不来。佛说:他是阿罗汉,我是三大阿僧祇劫成的佛,他说话不算数,你来,我来教你。佛就教他,佛教他:守口摄身心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佛这样教他呢?他还是学不来的。学不来,佛就叫他:这个大众僧有从外面过来的时候,你给他擦鞋。这个鞋子上有土给他擦鞋,做这件事,然后呢?再听佛说法就开悟了,就得阿罗汉道了。
那么得了阿罗汉道。曾经也是…还有一件事,就是那个波斯匿王,请大众僧到皇宫去应供,预先声明是周利盘陀伽不请,说:太笨了,不请他。那么佛这时候说,佛就对大众宣布。对周利盘陀伽跟他说:今天请我们去应供的事,说国王说明了是不请你,但是怎么办法呢?今天这个钵由你来…就是佛这个钵你来捧着,你一同来。
来,这时候,当然这个时候这个周利盘陀伽现在是阿罗汉,不是以前的笨人了,当然他也明白这个意思。到时候,佛率领大众僧就去了。到了皇宫,大家就是进去了,但是到了周利盘陀伽这个时候呢?守门的人不准他进去,他说:一来你太笨了,所以你不可以进去。因为国王说了不请你,你不可以进来。当然他就不勉强的,就在外面。
佛率领大众僧到屋子里面,进去以后,大家都入座了,先要…这个人就来倒水,佛及大众僧都是拿着钵,要倒水。佛这时候手里面没有钵,没有钵,就看着外面有人,这个胳臂就伸进来了,拿着钵送到佛本人这里来。这个波斯匿王说:这怎么回事?这是谁呀?佛说:这就是你不请他、这个周利盘陀伽,这是他。哎呀!这怎么可以?赶快就把他给请进来。那当然这时候这就不能不请了。那么这时候问他说:怎么会这样呢?说:他现在已经得阿罗汉了,得阿罗汉了。
那么就是…说他这么笨的人,怎么得阿罗汉道的?说是这个周利盘陀伽这个人,他是前…遇见佛的,是那一位佛?他也收了很多弟子,收了很多弟子的。那么他是三藏法师的,但是他呢?吝法。他学了很多的佛法,能宣扬佛法的,但是他把这个法吝啬,不轻易教人,你怎么请他,他不轻易教你,所以他吝法的关系,后来得的果报,一直的很笨,到现在还是这样笨,学习佛法不容易学得会。但是他跟佛学习佛法,给人家擦鞋干什么的,就是灭除消除业障了。消除业障了,这时后再学习佛法得阿罗汉道。
这个笨这件事,当然是不那么理想,但是他是有个原因的,有原因呢?就是业障。业障你要想办法多忏悔,消除业障,那就不可思议。所以这上面说「其心远离怯弱」,你不要因为:我不行,不是,人都是可以的,「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这道理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菩萨如是无杂染心,听闻正法」,下面第二科。
天二、无散乱心(分三科) 地一、征
云何菩萨无散乱听闻正法?
第二科「无散乱心」,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没有散乱心听闻正法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地二、标
谓由五相。
「谓由五相。一者、求悟解心,听闻正法。」我们没得圣道的人,心里面不修禅的人、不修止观的人,难免就是有各式各样的分别,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可是这样子,若是有一些不如理的作意,就会引起问题,对于修学圣道有障碍,是这样子。现在佛,这是弥勒菩萨,弥勒佛。弥勒菩萨开示要「无杂乱心,听闻正法」,要没有散乱心,听闻正法。
这个无散乱心「由五相」,有五个相貌。
地三、列
一者、求悟解心,听闻正法。
第一个是「求悟解心,听闻正法」,你听闻正法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是希求明白什么是佛法,你有这么一个动机,我来学习佛法。你有这么一个动机,你就不容易散乱。
二者、专一趣心,听闻正法。
第二个呢?在听法的时候,你心要专一。「专一」的,专注一境,不要去分别其他的事情。这个「趣」就当作境界讲,专注意这一个境界,就是这个说法的这个事,「听闻正法」,那他也就会不散乱。
三者、聆音属耳,听闻正法。
第三个呢?这个「聆」就是听。你听见这个说法的音声的,要把你的耳根和这个音声、和这个法音、和这个法语,要连结起来。这个耳根、耳识,耳根发耳识,同时也有意识,和这个法因,要连结起来,不要分开,要这样才可以。
四者、扫涤其心,听闻正法。
「涤」,就是用水洗一洗。那么心里面有些污垢,用法水洗一洗。现在这里面就是把这心里面障碍听法的这些散乱的境界都扫除去,这样子听闻正法。
五者、摄一切心,听闻正法
这个一切时,听法是有一段时候,一切时也有种种的境界,但是你完全的把自己的心专一起来,这样子听闻正法。
《披寻记》一二七五页:
谓由五相等者:〈摄异门分〉说:奉教心者,无恼乱心,唯欲求解故。心一趣者,为欲领解文句差别故。属耳听者,为欲了知音韵差别故。修治意者,为欲悟入甚深义故。于一切心无不系念者,为欲无间领解音韵文句义故。无不了知、无不通达而空过者,(陵本八十四卷四页)此中五相,文虽少别,然义无异,如次配释应知。
「谓由五相等者:〈摄异门分〉说:奉教心者,无恼乱心,唯欲求解故」。这个《披寻记》的作者,引本论的〈摄异门分〉的文来解释这一段。「奉教心者」,这个「奉教」就是依教奉行的心情,来听闻正法。「无恼乱心」,这个时候没有其他的烦恼来扰乱自己。「唯欲求解故」,你内心,我只希望明白什么是佛法?所以心里就不散乱了。
「心一趣者,为欲领解文句差别故」,这「心一趣」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为欲」就是我想要「领解文句差别故」,前一句,后一句,每一句有不同的意义,我都能够明白,那就叫做「心一趣」。
「属耳而听」,这是「心一趣者」。前面这个是「求悟解心,听闻正法」,就是这个「奉教心」听闻正法,这个意思。这个第二句「专一趣心,听闻正法」也就是这个第二句、「心一趣者,为欲领解文句差别故」。
「属耳听者」这是第三句。「为欲了知音韵差别故」,这个佛法的道理,假藉音声把他表达出来。我们读书,那就是白纸上的一种字,这个字是黑色的,我们接触黑色的字,黑色的字在色声香味触属于色、属于色尘,用眼睛看的。现在听法师说法是音声。音声呢?就是「音韵」,它有音阶,音里面有屈曲相。这个佛法的真义?凭这样的音声表达出来,你若离开这个音声,这个意思没办法懂的,你不能明白什么是佛法的。虽然你在听法的时候,「为欲了知音韵的差别故」,那么「属耳听」,你「属耳」,你一定要注意才可以。这是一个。
「修治意者,为欲悟入甚深义故」。那么就是这个「扫涤其心,听闻正法」。「修治意者,为欲悟入甚深义故」,「悟入甚深义」,才能令心清净,你才能够心得清净。不悟入甚深义,你心不能得清净。
这个地方呢?读这个…当然你读这些大乘的经典都有这个意思,但是若是不说这句话呢?还是不容易懂。就是在《显扬圣教论》上说到这句话,你若不见第一义谛,不能断烦恼的。这不见第一义谛这句话,我们这么听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就是了。可是其中还是有事情。
比如说这个人欢喜静坐,欢喜静坐他得到了了四禅八定,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到了四禅,禅定里面最好的就是色界四禅,得到色界四禅的时候,或者是你又能得到无色界的四空定,得到这个定的时候,你心清净了吧?他得到这样高深的禅定,你心清净了吗?要用这句话来讲呢?他心还不清净。因为什么?你没能见第一义谛。
所以我们凡夫说起来就是很可怜了,我们看见一个人,感觉这个人了不起,但是这个人见、没见第一义谛?不知道。说这个人有神通,这个人见第一义谛了吗?不知道。这个人有神通,这句话也还是有问题,我们凭什么能辨别这个人是有神通?你凭什么能知道这件事?我们听别人讲,或者我看见有一点奇异、有一点特别的神奇的事情,就是有神通?也不一定的,其实这不一定的。所以我们没有学习佛法,我们的这个鉴别的能力太低了。究竟有、没有神通?也不能鉴别。他得、没得圣道?你不能鉴别。他是、不是见第一义谛了?我们都不能鉴别。不能鉴别,不能知道。
当然这经论上说,《显扬圣教论》上这句话说的,你若不深入第一义谛,你不能断烦恼的,你不能。这可见这鉴别,得了禅定也没见第一义谛。禅定是定,你非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能见第一义谛的。没有般若智慧,不见第一义谛;不见第一义谛,就不能得涅槃;就不能够断烦恼的。
所以这上面说「扫涤其心,听闻正法」。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深一点呢?那就是要明白什么是第一义谛,你要有这样的愿望。你要有这样的愿望,你听法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恳切,他就不容易散乱,不容易散乱。若说「扫涤其心」浅一点说?就是不要打妄想,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要想,专心的听闻正法。
这上面「修治意者,为欲悟入甚深义故」,你若能悟入甚深义,当然就是第一义谛;悟入第一义谛,才能修治你的心,才能管理你这个心,能把这心管住。不然的话你管不住你的心的。
「于一切心无不系念者」,这个〈摄异门分〉还有这一句话,「于一切心无不系念者,为欲无间领解音韵文句义故」,「为欲无间」就是不间断的,在时间上一剎那、一剎那的,心里面都不间断的听闻正法。这样子对于这个说法的法音,音韵的差别文句,每一点、每一句、每一句、每一字,你都能听到了,这样就叫「摄一切心,听闻正法」。「无不系念」,就是这个念,都系在…把它绑在所缘境这里。我们的心和所缘境用什么办法,叫它不分开呢?就是要用这个念。这个「念」,忆念这个所缘境,这个心就和所缘境不分开,这叫做「系念」。
「于一切心无不系念者,为欲无间领解音韵文句义故,无不了知、无不通达而空过者」,这个法音一句、一句,你都能了知。你能了知它的音韵,能通达音韵所表达的道理,你心就是没有空过。因为你一想…有妄想,在思惟其他的事情,这个法音有一段没听到就空过了。现在呢?「无不了知,无不通达而空过者」,没有这件事。
这一段文是「(陵本八十四卷四页)」上说。「此中五相,文虽少别」这个《瑜伽师地论》本论上这个五相的文句,和那个〈摄异门分〉的那个五相的文,稍稍有点不同,「然义无异」,但是它所诠的义是无差别的,「如次配释应知」。
酉三、结
菩萨如是求闻正法
这是结束这一段,菩萨求法的时候应该这样子。应该是没有杂染心,没有散乱心。
申三、何故求(分三科) 酉一、征
菩萨何故求闻正法?
这是第三科「何故求」。第一科是「何所求」,第二科是「云何求」,第三科是「何故求」。现在是第三科「何故求」,分三科,第一科是「征」。「菩萨何故求闻正法?」因为什么要求闻正法呢?这是「征」。第二科是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内明」。
酉二、释(分五科) 戌一、内明
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开示,利悟于他。
「谓诸菩萨,求内明时」,这个「内」是对外说的。对外来说,我们内里面就是佛法。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呢?「为正修行,法随法行」,就是为了这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这个法随法行。
这个「法随法行」我是讲过,我是讲过。这个第一个「法」就是涅槃,就是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这个三乘圣人所证悟的大般涅槃,涅槃是「法」。「随法」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就是八圣道。这个「法」,它不是涅槃,但是你若这样的学习,它就能随顺到涅槃那里去,它有这个功能,所以叫「随法」。如果你想要得涅槃,你修这个八正道,这样慢慢、慢慢就到涅槃那里去了,这叫做「法随法行」。这第一个「法」就说你的愿望、你的目的。第二个「随法」呢?就是得涅槃的道。第三个字是「行」,你这样修行八正道就能得涅槃。这句话「法随法行」,它的重点就是指八正道说的,就是修行八正道,想要得涅槃故,我求正法的目的是这样的原因。
当然我们现在学习佛法的人,可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我不想得涅槃,我没有这个目的,那我的目的是什么呢?「为广开示,利悟于他」,我就想广博的为一切众生宣扬佛法,开示他们,让他们相信佛法,叫他们修学圣道,我自己我不想得涅槃。我看有可能是有这种人,我自己不想得涅槃。但是这件事呢?若能够发诚心,发这个真诚心学习佛法,能够广开示「利悟于他」也好,也是好事,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若能够加上修行「法随法行」是更好。
但这件事有一点什么不同呢?我们若是…这个佛法是分三种,佛、法、僧这个法是分三种的,一个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就是教法。第二个呢?就是八正道、修行,也是法。第三个是大般涅槃,是涅槃。教、行、理三经,教行理这个理就是大般涅槃,也是果,所以也可以说教行理果。什么叫做佛法?教、行、理、果。或者说不把这个「果」字、这个字包含在理里面,那就是教行理这三种是佛法,这三种是佛法。
我们如果不想要得涅槃,我只是学习了佛法以后,我的才华很高,我可以讲解佛法,我也可以写文章,这样弘扬佛法,这样也是好;但是如果你要加上「法随法行」呢?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呢?我只是为人讲解佛法,你不修行八正道的时候,你就在闻思修三种智慧上,你是在闻慧和思慧之间、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之间。若是你修学八正道,你一定要有修慧,闻、思、修,由闻思而后有修,这个时候有什么不同呢?就是你对于佛法的认识更深刻。因为你若不修八正道,这表示你可能不静坐,你可能没有静坐,不静坐,不想要得圣道,不想要得涅槃,那你就不用修行,就是不静坐。不静坐,你就没有修慧,你只有闻慧,可能会有点思慧。这样这三种智慧,修慧是胜过闻思的,胜过闻思。你对佛法的认识,就是也就胜过了只有闻思智慧的人,这是不同的。所以若是你这两个目的都有的话,你的闻思修的智慧都具足了,也可能会得圣道,得无生法忍了,那你就是圣人了。
所以,前面说是听法的人,也可能他的程度很高,你说法,你只是有闻慧,或者有点思慧,但听法的人有修慧,有思慧,有闻慧。有思慧,有修慧,你祇是有闻慧,你就不如他,所以你就劣了,你就有这个问题。那样子你讲的佛法,你不如有修慧的人更高明,他的智慧要比你高明的,会有这个问题。
所以是「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那当然你就是闻思修三种智慧都具足的,得没圣道还不一定,也可能没得圣道、也可能得圣道。然后你再有大悲心,「为广开示,利悟于他」,你有广大的智慧,你能开示佛法的真理,能利益开悟一切众生,可以这样子。
现在说是为什么我要学习佛法呢?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自利,一个是利益众生,这样意思。这表示什么?不是为名闻利养,不是为名闻利养而学习佛法的,有这个味道。这是第一,这是「内明」,下面第二科是「因明」。
戌二、因明
若诸菩萨求《因明》时,为欲如实了知外道所造因论是恶言说,为欲降伏他诸异论,为欲于此真实圣教未净信者,令其净信,已净信者倍令增广。
「若诸菩萨求因明时,为欲如实了知外道所造因论是恶言说」,这个「《因明》」就是有这样的书,书的名字叫做《因明》,里面就是说这个你宣扬佛法的时候,是要有一定的方法,那它上说就是「宗、因、喻」这个方法。
「宗」就是你现在要讲这一段话,你现在要为这样的大众里面说这样的佛法,你这一段的佛法主要的道理是什么?你自已先要决定、「宗」。然后说出个理由来,成立你这个宗旨,这个宗旨要成立。然后再说一个譬喻,说个譬喻来显示这个真理的道理。就是把你所宣扬的佛法,把它很圆满的、很稳定的表达出来,不可动摇的。任何人有什么样的辩论,难问你,不可动摇,《因明》就是这个意思。
若诸菩萨修《因明》的时候,「为欲如实了知外道所造因论」,就是能够真实地明白「外道」,佛法以外的这些宗教的人士,他们所说出来的道理,他们也可以说是有「宗、因、喻」,也可以这样子。他们说的那个道理「是恶言说」,都是有罪过的言论,你要有这样的智慧认识他,要这样才可以,那是有过失的言论。
「为欲降伏他诸异论」,你学习这个《因明》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认识外道所说的这些宗、因、喻,都是有过失的。第二个「降伏他诸异论」,你的智慧,用佛法的智慧,能降伏外道的这些不同的言论,要降伏他。
这个事情是那么回事,佛法是宣说这个正法,是圣人所说的法,叫正法。佛法的圣人:第一个佛,第二个大菩萨,还有辟支佛,阿罗汉,都是圣人。他们是经过努力的修行,证悟了以后,得了圣道以后,然后为众生宣说佛法,所以这个法是正法,是大智慧境界;外道完全都是凡夫。外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外道,通通都是凡夫。那么其中有点不同呢?有可能是有禅定,他们有可能有禅定,所以也有可能有神通,超过一般的社会大众。所以他们也可以写出了很多的书,说明了很多的道理,超过一般的凡夫境界的,但是他还是凡夫类的,他还有我,有我见,有这样的邪知邪见,还有我慢,高慢心,还有无明,各式各样的烦恼,使令他心不清净,他的智慧不高明。所以有禅定,禅定也就高过一般人的智慧的,所以他也会说出来种种的事情。这样的境界,只有佛菩萨,圣人能降伏他。我们佛陀的弟子,可能也有得圣道的,也有没得圣道的,但是你学习的是佛法,这是圣人的智慧,这是能降伏外道,智慧是能降伏外道的。
所以「为欲降伏他诸异论」,所以你要这个《因明论》这个书也应该学习,也应该学习,「为欲降伏他诸异论」。
「为欲于此真实圣教未净信者,令其净信」,「为欲降伏他诸异论」,第一句「为欲如实了知外道所造因论是恶言说,为欲降伏他诸异论」,这是指对外道说的,因为佛教在这个世界上流传…就是找佛教的麻烦,就是其它的宗教。
我最近也是看见了这个基督教的文宣、杂志,这些东西,就是挑佛教的毛病,老是说佛教这个、那个不对的事情。也有些佛教徒转变了信仰,去相信了上帝,相信耶稣了,于是基督教的人利用这件事大作宣传,就是说佛教这个、这个怎么、怎么不对。
那么在佛教里多少年以后,可能很多年了,然后又跑到基督教去,回头来也说佛教这个、这个、那个不对的事情,那么基督教就利用这些事来宣传,说佛教怎么怎么不对,这些事情。
这些事情,我感觉都很肤浅,本来那些基督教的人士,他们说佛教这个、那个,也说得很肤浅。佛教徒背叛了佛教去相信上帝了,回头来说佛教这个、那个不对,我认为也都是很肤浅。去降伏他,同他辩论这件事是很容易的,但是你也要学习佛法,你非要深入地学习佛法才可以,你不深入学习不行,说不清楚。
也有的都…他自己学习佛法,跟一位大德?不要说名字,学习了十年,然后到另外一位大德那里说:我现在学习了…我跟某某大德有神通种种的…,学习了十年佛法,我现在想要独立的弘扬佛法可不可以?那位大德说:可以。他就弘扬了,也是很兴盛的,结果他说出一句话来,一个报纸上的总编辑就驳他。他说什么话呢?他说是: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他说出这么一句话,说:佛教和其它宗教一样,都是劝人为善的。他在宣扬佛法的时候说出这么一句话,那个报纸总编辑把这句话抓住了,写一方块文来驳他这句话。
那这就看出来,这个人虽然学习了十年的佛法,他还没能明白什么是佛法,他还是没有明白。这就是你对佛法…你学习多少年当然是有关系,你学习时间短,可能就有点问题,你若学习时间久,可能会好一点,又不一定,这是人智慧的问题。你对佛法学习的差、不及格,你若发心弘扬佛法,你发心很难得,肯弘扬佛法是很难得,但是你学习的不够,不但没有弘扬佛法,反倒污染了佛法,可能会有这种事情,就有这个问题。
所以这上面说「为欲于此真实圣教未净信者,令其净信」。你学习得不够,什么叫做佛教?你还说不清楚。所以说「真实圣教」这句话,力量很重。这「未净信者,令其净信」,他还没能够相信佛法,你能教导他,使令他相信佛法,这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你若学习这个《因明论》呢?就对于你这件事有帮助。
这个「净信」这句话,还是有点不容易解释什么叫做净信。你相信了佛法以后,你的思想行为就逐渐的清净,就清净起来,由染污而转为清净,你若相信了佛法的话。为什么呢?佛法是讲因果的,你若相信了的话,哎呀!这件事有罪过,不敢作。你若做将来会有恶报,你逐渐…这件事不敢作,这句话也不敢说,那么你的思想行为就逐渐的清净,这叫做「净信」。如果说是我相信佛法,但是你的思想行为不清净,就表示你还没相信,表示你的信心还不够,所以叫做「信」。加个「净」字,这是真实对于佛法有信心了,这个意思。
所以「为欲于此真实圣教」,没有引发出来,没有建立净信的人,令其净信。
「已净信者,倍令增广」,已经对于佛法有了清净的信心的人呢?你再去教化他呢?使令他更进一步的「倍」,加倍的增长广大,你就进步了,你对于佛法做种种的功德,都逐渐、逐渐地成就了。这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逐渐的都成就了。
所以为什么要…「若诸菩萨求因明时」,为什么这菩萨要学习这部书呢?学习这《因明》这部书呢?目的就是这样,目的是为了这件事。
戌三、声明
若诸菩萨求声明时,为令信乐典语众生,于菩萨身深生敬信。
这是第三科「声明」。这菩萨要学习佛法,同时还要学习《因明》,还要学习声明,学习声明。这个「声明」是什么呢?就是文学。文学,就是中国的文学、英文的文学、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文学,也要学习这个文学。
「若诸菩萨求声明时」,就是他还要学习文学,这个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令信乐典语众生」,因为世界上众生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他要和你谈话的时候,感觉你这个人说话土里土气,他对你没信心。说你这个大法师,你的佛法学得很多,很有心得,但是你说话的时候土气,他就不信了,你不能教化他的。他一听你说话这样子,他就和你…他不愿意听你说话了。所以这「典语」就是说话不土气,说的这文句都很典雅,很美好的,美好的文句。
「若诸菩萨求声明时,为令信乐典语众生」,就是说话的文句非常的美好,他听生欢喜,这样的要度化这种人。就「于菩萨身深生敬信」,这个菩萨说话不简单,一听出来就知道是很有学问,就是对这个菩萨…。其实什么是佛法?还不知道呢!但是对你就有恭敬了,「深生敬信」,有这件事,的确是有这件事。
为欲悟入诂训言音文句差别。
这就是学习了这个声明、学习这个文学,就能帮助你的语言不土气。说的话、说出来的这言句非常的庄严、非常的美好,这是一个目的。
「为欲悟入诂训言音」,「悟入」就是你能够理解里面的事情。「诂训」是什么意思?这个「诂」就是古代的言语文句,古代的文句。
比如我们现在读这《易经》、《诗经》、《春秋》或者读这个司马迁的《史记》,那都是古文,这叫做「诂」。
「训」就是解释。解释古代的这些经书,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古代的语言,使令现代的人能听得懂,能明白,叫做「诂训」,这个意思。
这个「悟入」你若能够理解古代的这个古书,现在说是古文,现代的文句语体文,是这样的意思。
「言音文句」,「言音」就是说话,「文句」就是书本子。「差别」,他的不同。古代的文句是什么话,现代的文句是什么,这个「差别」能明白,那这也属于声明里的一义。你要学习这文学呢?就是这件事你也能够悟入了。
于一义中,种种品类,殊音随说。
这是在一个道理里面可以用各式各样的文句、各式各样的语言来宣说他、解释他,这个是不同。比如说用古代的文句,古文这句话怎么讲?若用现代的文句怎么讲?但是就是用现代的文句也可以各式各样的文句来解释这一句话,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属于文学的范围内了,这都属于声明。
戌四、医方明
若诸菩萨求医明时,为息众生种种疾病,为欲饶益一切大众。
这是第四「医方明」。「若诸菩萨求医明时」,菩萨也要学习医。「明」实在就是智慧,「医」也是一种智慧。
这个菩萨也要学习医这件事,目的是什么呢?「为息众生种种疾病」,就是为了治疗众生各式各样的病,使令他病能够痊愈了,恢复健康了,为了这件事。「为欲饶益一切大众」,就是想要利益一切大众。谁没有病呢?菩萨能治病,就能利益一切众生,目的是这样子。下面五科「工业明」。
戌五、工业明
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业智处,为少功力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
这是第五科,「若诸菩萨求诸世间工业智处」,这个工业、这个「工」,就是巧妙的意思,很巧妙的。就是能造出一个车来,造出一个车、古代的车;造出个船来,人能在水面上走,造出个船来;在路面上走,可以作出个车来,这都是工业;能造出房子来,这都属于工业,各式各样的工业。现在的工业是更多,能造出飞机来,能造出电话,造出钟表来,各式各样的工业的事情,这是一个智慧的地方。
菩萨学习这么多的工业做什么呢?「为少功力多集珍财」,目的是这样子。菩萨也要求财,就是用了很少的功夫,用了很少的力量,能集聚很多的财富,目的是这样的意思。集聚财富干什么呢?「为欲利益诸众生故」,用这个财富来利益众生。
《披寻记》一二七六页:
为少功力多集珍财者:〈施品〉中说,又诸菩萨,若现无有可施财物,先所串习彼彼世间工巧业处,作意现前,少用功力,多集财宝,施诸众生。(陵本三十九卷十一页)此应准释。
「为少功力多集珍财者:〈施品〉中说,现在是〈菩萨地〉,下面有个〈施品〉。〈施品〉里面说。「又诸菩萨,若现无有可施财物」,菩萨他现在没有可以布施的财物。众生有所求于他,他没有财物能满人愿,那怎么办呢?
「先所串习彼彼世间工巧业处」,菩萨以前,他能够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世间的各式各样的工巧业处,他能够…比如说做生意那也是工业。工业、工商都是工业。
「作意现前,少用功力,多集财宝」,「作意现前」,他把这心做出来一个计划。这个「作意」,实在就是个计划,把这计划做成功了,就是「作意现前」。「少用功力,多集财宝」,能够这样。「施诸众生」,布施给众生「(陵本三十九卷十一页)此应准释。」
为发众生甚希奇想,为以巧智平等分布,饶益摄受无量众生。
「为发众生甚希奇想」,菩萨有这种大智慧,这工业明、工巧明的,能发出来众生的「甚希奇想」,看见菩萨的智慧不得了,能做出非常巧妙的事情来。
「为以巧智平等分布,饶益摄受无量众生」,菩萨有巧妙的智慧,集聚了财宝,又有巧妙的智慧,把所集聚的财富,平等的分布给众生,来饶益众生。
「摄受无量众生」,这「摄受」,就是用佛法来利益众生,你这样做了以后就能接引众生来到佛教里面来,对于佛法有净信了,这叫做「摄受无量众生」。
《披寻记》一二七六页:
为以巧智平等分布等者:〈施品〉中说:又无量众同集来乞,如实了知持戒犯戒,随其长幼以次而坐,从上至下周旋往返,穷诸施物分布与之。(陵本三十九卷八页)
「为以巧智平等分布等者:〈施品〉中说:又无量众同集来乞,如实了知」,「无量」的,很多的众生,同时的集会到菩萨这里来,向菩萨有所求。
「菩萨如实了知,持戒犯戒」,菩萨知道来的这么多人,这个人是持戒的,这个人是犯戒的,菩萨都知道。「随其长幼」,随着他们这个是年纪大的,是年纪轻的,「以次而坐」,按照次第坐下来。「从上至下周旋往返」,菩萨按照次第周旋往返。「穷诸施物分布与之」,他由工巧业所得来的财富,就布施给来的众生。「(陵本三十九卷八页)」。
酉三、结
菩萨求此一切五明,为令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速得圆满,非不于此一切明处次第修学,能得无障一切智智。
「菩萨求此一切五明,为令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速得圆满。」这是总说,结束这一段。
「菩萨求此一切五明」,菩萨他是久远以来栽培福德、智慧资粮,身体也和一般人不一样。他的身体不一样,他的智慧也和一般人不一样,他就是「求此五明」,所以他求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一共是五明,求五明做什么?
「为令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菩萨的根本的愿力,是希望成就无上佛道、得无上菩提的,这个无上菩提主要是大智慧。菩萨成就的功德,佛所成就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其中的功德中最重要的是大智慧,其他的一切功德都不能比大智慧重要。这个大智慧的资粮,「资粮」就是因,有了因而后才能得到大智慧的果。「速得圆满」,菩萨若能成就了五明,以五明来度化众生,就能够完成了,就是成就了无上菩提的因,就是大智的资粮。「速得圆满」,这个资粮就很快的就圆满了,就是具足了,具足了这个资粮而就得无上菩提了。
「非不于此一切明处次第修学,能得无障一切智智」。这个「非」字先不念,「不于此一切明处次第修学,能得无障一切智智」,没有这一回事情。「非不」,不是「不于此一切明处」的「次第修学」,你没有修学这五种明,你能得无障一切智智,没有这回事情。这「无障」,这是赞叹一切智智,一切智智是无障碍的,无论什么事情对佛来说都是无障碍的。
这「一切智智」就是一切种智。一切智里面又有一层智慧,所以叫作一切智智。这个「一切智智」是通达一切法空的意思,在一切法毕竟空里面,也还不妨碍一切法的缘起有。通达一切法空而又能通达一切法缘起有,所以是二重的智慧,所以叫「一切智智」。这一切智智是无障碍的境界,你能成就了这一切种智,那就是佛了,「得一切种智名之为佛」。你若修学五明,资粮圆满了,能得无障碍的一切种智;你若不修学这五明处,你是不能得无上菩提的,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二七六页:
能得无障一切智智者:前说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又说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能得如彼诸所有智,名得无障一切智智。
「能得无障一切智智者:前说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前面的文,就是在〈菩提品〉说的,前说所知障断,当然烦恼障也断了。「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一切所知」,能知的是智慧,所知的就是第一义谛和世俗谛,这个所知是这两种。「无碍无障」,对于第一义谛也无障碍,对于世俗谛也无障碍,所以「无碍无障智」。
「又说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又说于一切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前面解释过。「一切事」,有为事、无为事。「一切品」,上中下品,有染污的、有清净的,各式各样的品类差别。「一切时」,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这些种种的差别,佛菩萨的智慧都是无障碍的,「无障碍转」,这叫做一切智。「能得如彼诸所有智,名得无障一切智智」,你能成就这个智慧,叫做无障碍一切智智。
未三、总结三求
如是已说一切菩萨正所应求,如是而求,为此义求。
这是「总结三求」,前面说是有三种求,到这里结束这段文。前面这三大段文就是已经宣说了一切菩萨正所应求的,如是而求的,为此义求的,都说完了。
下面是第三科「应说正法」,这「应说正法」第一科,就是…「所学处」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如是学」,这个「如是学」分七科,第一科「应多胜解」,第二科就是「应求正法」,这二科都说完了,现在是第三科「应说正法」。「应说正法」里面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总结」。
午三、应说正法(分三科) 未一、总征
菩萨为他说正法时,当何所说?云何而说?何义故说?
「菩萨为他说正法时,当何所说?」菩萨发大悲心,为众生宣扬正法的时候,应当说什么呢?你为众生宣说什么呢?这是一个「总征」,就是总问。
下面第二科「别释」分三科,第一科「明所说」。
「当何所说?云何而说?」怎么样说?「何义故说?」为什么道理、为什么原因要为众生说法?分三个问,这是「总征」。下面「别释」,第一科「明所说」。
未二、别释(分三科) 申一、明所说
谓诸菩萨正所应求,即是所说。
你问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当何所说?为众生说什么?「正所应求,即是所说」,菩萨你是求无上菩提的,求大般涅槃的,那个无上菩提、大般涅槃就是你为众生所说的佛法,也就是说这个。说你所求的,你求这个也为众生说这个,并不是另外有所说的,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所为说」
申二、所为说
为此义求,即为此义而为他说。
「云何而说?」第二个问题。「为此义求」,你求的就是无上菩提和大般涅槃,这是你所求的义,「即为此义而为他说」,就是为了这个无上菩提和大般涅槃,也就是这样子为众生宣说,就是这样说,下面第三科「如是说」,分两科,第一科「标列」。
申三、如是说(分二科) 酉一、标列
依二种相,应为他说。一者、依随顺说,应为他说。二者、依清净说,应为他说。
「依二种相,应为他说」,这个「依二种相」,有两个相貌,你应该符合这两个相貌,为众生宣说佛法。
那两个相貌?「一者、依随顺说,应为他说。二者、依清净说,应为他说」。这就是总标这两种。这是「标列」,第一个是「随顺说」,你不可以不随顺,要随顺说,应该这样子为众生说法。第二个是「依清净说」,应该这样子为众生说法。这个是「标列」,下面解释这两句话,解释这两句话。那个「随释」,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分二科,第一科是「依随顺说」,分三科,第一科「征」。
酉二、随释(分二科) 戌一、别辨相(分二科) 亥一、依随顺说(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依随顺说,应为他说?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十五段,第一科是「以时」。
天二、释(分十五科) 地一、以时
谓诸菩萨应当安住如法威仪而为他说,非不安住如法威仪。不为无病处高座者,而说正法;不为坐者,立说正法;不应居后为前行者,而说正法;不为覆头,而说正法。如《别解脱经》广说应知。
「谓诸菩萨应当安住如法威仪而为他说」,现在这个「随顺」实在就是什么呢?就是随顺佛所教导的,佛叫你这样子为众生说法,你应该随顺佛的教导,应该这么说法,这样意思。现在第一科「以时」。
「谓诸菩萨应当安住如法」的「威仪」,合乎佛法的威仪,为众生说法。
「非不安住如法威仪」,你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不可以「不安住如法威仪」,不可以这样子,要安住如法的威仪。这是…这等于是标,下面解释。怎么叫作安住如法的威仪,为众生说法呢?
「不为无病处高座者,而说正法」,你不要为那个没有病的人,他在高座上坐,为他说法。说那个人没有病,他若有病,那不在此例。他没有病,他在高座上,你在一个矮座上,你为他说法,这不可以这样做,不可以这样子。
「不为坐者,立说正法」,说那个人、听法的那个人坐着,你站在那里为他说法,这不可以,这样子就不叫作随顺而说。就是「不为坐者,立为说法」。
「不应居后为前行者,而说正法」,就是大家在那走路,那个听法的人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走,你就不应该为前面那个人说法,不可以这样子。
「不为覆头,而说正法」,说那个人这头用一块什么东西覆住,遮住了,你为他说法,「不为覆头」而为说法,这是不可以,不可以这样的。
「如《别解脱经》广说应知」,这些事情在那个戒律上,「《别解脱经》」就是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广说应知」,说得很多了,说得很多、很多了。
《披寻记》一二七七页:
应当安住如法威仪等者:二十相中,此以时摄,如〈摄异门分〉说:应时而说者,若了知彼,愿乐欲闻及堪闻者,方可为说。坐卑座等,是名为时。(陵本八十四卷二页)
「应当安住如法威仪等者:二十相中,此以时摄」,为众生说法有二十个相貌,现在这一段呢?就是二十相里面的一个「以时摄」,以时摄法的那一段所摄的。
「如〈摄异门分〉说:应时而说者,若了知彼,愿乐欲闻及堪闻者,方可为说」,你要知道那个人他欢喜听闻佛法。「及甚闻」,(注:「甚」字《瑜伽师地论》为「堪」字。)「及堪闻」,很愿意听闻佛法,「方可为说」,才可以给他说的。
这个「坐卑座等,是名为时」,怎么叫作「时」呢?那个人坐在矮座上不是坐高座,那么你可以为他说法。「(陵本八十四卷二页)」。
何以故?诸佛菩萨敬重法故。
就是前面说「要安住如法威仪为人说法」、「不为无病,处高座者而说正法,不为坐者立说正法,不应居后为前行者而为说法,不为覆头而说正法」,为什么要这样子呢?「诸佛菩萨敬重法故」,佛菩萨他对于所说的正法有恭敬心,所以他说的时候,你不符合这个威仪的时候,他不说。这是对于法的尊重的意思,意思在这里。
地二、重法
又于正法生尊重时,令他于法起极珍贵,恭敬听闻而不轻毁。
这是第二「重法」。「又于正法生尊重时」,这个菩萨、佛菩萨,对于正法有恭敬心的时候。「令他于法」,也使令听法的人,对于法也生起极珍贵的想法,对这个法,对法有恭敬心。「恭敬听闻而不轻毁」,这个法是特别尊重的,在听的时候也恭敬,恭敬地听,不轻毁佛法。
前面这个「以时」,是说法的人自己要尊重法;这个第二个「重法」,是要令听法的人也要重法。菩萨说法应该是这样子,这样说法。
地三、次第
又为一切说一切法,无间而说。
这个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为一切人说一切佛法的时候,「无间而说」,不间断,相续不断地为众生说法。
《披寻记》一二七七页:
又为一切说一切法等者:二十相中此次第摄。次第宣说无间断故。
「又为一切说一切法等者:二十相中此次第摄」,这个说法要有一个次第的。「次第宣说无间断故」,就是你要说法的时候,分成几个段落,一段、一段地相续的次第的讲解佛法,要这样子,要这样讲。
地四、相续
又于正法不生悭吝,不作师拳。
这是第四「相续」。「又于正法」,你所学习的这个正法,你不生「悭吝」心,吝惜不愿意给人讲。
「不作师拳」,这个「师拳」是什么意呢?这个「师拳」,比如说是学习这个工夫,学习这个拳术,这个老师呢?这一招保密。「拳」,把它握起来,握起来抓在里面不放,不放你就不知道是什么?这一招不告诉你,叫作「师拳」。说现在为人讲解佛法也是,不可以吝惜,这一部份佛法要保密,不能给你讲。
「又于正法不生悭吝」,你不要生悭吝心,就是全面地,全数地,尽已所知地这样讲解,「不作师拳」,不要作这种吝惜佛法,悭吝的行为,作这种事,那么这也叫作「相续」,就是你这一段不保密,也相续地把它讲解出来。
《披寻记》一二七七页:
又于正法不生悭吝等者:二十相中此相续摄,相续为说,恒作义利故。
「又于正法不生悭吝等者:二十相中此相续摄,相续为说,恒作义利故。」一段、一段地不保密,给你讲解出来。「恒作义利故」,常是这样利益众生的。
这下面第五科「随顺」。
地五、随顺
又于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标,如其文句次第而释,如其次第分别其义。
「又于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标」,这个正法,又对于所宣说的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标」,当然有能诠显正法的文句,有所诠显的道理。有能诠、有所诠。这个所诠的道理,依附于文句里面。所以你所宣说的这个文句要有个次第,前后的次第,把它标示出来。
「如其文句次第而释」,标出来,按照那个次第,前后的次第,这样解释去。
「如其次第分别其义」,你所标示出来的这个意思,按照次第解释它里面的道理,不要错乱,是有前后的次第的,不可以错乱。
《披寻记》一二七七页:
又于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标等者:二十相中此随顺摄。于文句义,平等润洽,互相随顺故。如〈三摩呬多地〉中说。(陵本十三卷十二页)
「又于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标等者:二十相中此随顺摄。于文句义,平等润洽,互相随顺故。」「文句义,平等润洽」,这个文句能诠显义、能显义,因为义而生出来文句,它们不是孤立的。因为你这个义特别美妙,所以文句也是美妙的。这个文句的美妙也庄严了义理的美妙,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叫作「润洽」。这个「润」者,益也,文句的庄严,也就庄严了义理;义理的微妙,也就庄严了文句,所以叫作「润」。
这个「洽」就是互相合,这个文句和义理是正洽好,很合的。不是说文句是一回事,义理又是一回事,不相合,不相合说起来的时候,就有矛盾了,自己不能自圆其说了。
现在这上说呢?「于文句义,平等润洽,互相随顺故」,所以叫作随顺,是这样意思。「如〈三摩呬多地〉中说。(陵本十三卷十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