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种性品第一
丙十二、菩萨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独觉地。云何菩萨地?
这是第十二科菩萨地,分二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如是已说独觉地」,这一句话呢?是结束前面的文,这个声闻地、独觉地已经宣说过了。「云何菩萨地」,这句话呢?是生起后文,这个菩萨地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呢?等于是一个问话。
丁二、广辨一一(分二科) 戊一、普摄学果(分三科) 己一、标释品类(分二科)
庚一、总标(分二科) 辛一、嗢柁南
下面第二科「广辨一一」,这是详细地说明菩萨地的内容了。这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普摄学果」,这是把菩萨地里面所学的成就,全面地把它说明。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释品类」。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嗢柁南曰:初持次相分,增上意乐住,生摄受地行,建立最为后。
这是里面一共有十段,用这四句话把它标出来,看下面第二科是「长行」。
辛二、长行
有十法具摄大乘菩萨道及果。
这个本论的作者,把菩萨地的内容分成十段来说明它,也就是用这十种法,具足地该摄了全面的大乘菩萨道的内容了。「菩萨道」,这个「道」就是因,说它的因,和说它的果,完全包括在这十法里面。
何等为十?
哪十种呢?你同时看这嗢柁南的颂:
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者增上意乐,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摄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
第一个是持,第二者是相,三者是分,四者是增上意乐,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摄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建立是最后边的,分这么十大段。这是「总标」。下边第二科是「别释」,就是一样一样地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初持摄」。分二科,第一科是「总释持」的名字。分四科,第一科是「出体」。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庚二、别释(分三科) 辛一、初持摄(分二科) 壬一、总释持名(分四科) 癸一、出体 (分二科) 子一、征
云何名持?
第一段是「持」,什么叫做「持」呢?「持」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子二、释
谓诸菩萨自乘种性最初发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为持。
这个是「出体」,说出来「持」它的体性。「谓诸菩萨」就是说发无上菩提心的这些人,「自乘」就是他所学习的佛法,因为佛法分三乘:声闻乘、独觉乘,或者一菩萨乘。这个菩萨乘,或者说是一佛乘。菩萨乘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他本身所学习的佛法。这个「乘」这个字,说个白话就是「车」的意思,「车」是能够运行的,就是从凡夫地运行到无上菩提,它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叫做「车」,所以叫做「乘」。这个声闻乘、独觉乘,也是「车」,就是它能运到「无余涅槃」那里去。那么都是能够解脱生死大苦,得「涅槃」的,所以叫做「乘」。
「种性」,这个种性,说个白话就是因的意思,「种」也是因,「性」也是因的意思。就是你最初你能够「发无上菩提心」,是因为在你内心里面,有「因」的关系。这个用原来的话呢,就是「种性」,就是有因。而这个「因」呢?在前面声闻地曾经提过:就是本来具足的,不是因修,创造而有,本来就有这种「因」。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呢?他一定是在他内心里面有这样的种性,有这样的「因」的。「最初发心」,他有这样的「因」,遇见佛法的时候,他才能够发无上菩提心,这是第二义。
「及一切菩提分法」,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是愿。由愿而导行,愿能导行,就是他能够修行六波罗蜜,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菩提」,就是无上菩提,「分」就是因,无上菩提是果。无上菩提果的因,说三十七道品也可以,说六波罗蜜也可以。你发心了以后,有了愿就会有这样的修行。这一共是指三法:一个是「种性」,一个是「发心」,一个是「菩提分法」,这三法,这就叫做「持」,「是名为持」。这个「持」,「持」的内容就是这三法,这是「出体」。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它的道理。
癸二、释貌(分二科) 子一、征
何以故?
「何以故」?什么原因这三法名之为「持」呢?先是「征」,「何以故」是「征」。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种性持」,先说这个「种性」是「持」的道理。
子二、释(分三科) 丑一、种性持
以诸菩萨自乘种性为依止故,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势力,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说彼自乘种性,为诸菩萨堪任性持。
这是解释,解释这个「种性持」的道理。「以诸菩萨自乘种性」,这个「种性」为什么名之为「持」呢?因为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自乘种性」就是他一佛乘的种性,我们习惯上的说话,就是佛性,就是这个菩萨是有佛性的,是这样意思。因为他有佛性。这个我们通常说是有佛性,和这里说有佛性,有一点差别。通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是说真如为佛性。「真如为佛性」这句话,这个真如理是无为法,是无生无灭的,离一切相的,是佛智慧所相应的境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指无为的理性名为佛性。
现在这里说佛性,不是指无为,是有为的。有为法不同于无为法的地方,就是有生有灭,它有剎那生灭的不同。那么这个有为的佛性、有生灭的佛性,不是由闻熏习而有,是它本来就是有的,这样的叫「自乘种性」。
「为依止故」,就是它有这种能力,它能作依止。这个「作依止」,为谁作依止呢?就是为愿,为发菩提心做依止。你为什么能发菩提心呢?当然是我们遇见佛菩萨了,佛菩萨为我们说法,我们心里面受到感动,应该发无上菩提心,发大悲心救度众生!但是,本论的理由呢,又多加上一个理由,就是因为在你内心里面有佛性,所以你能够发菩提心。所以这个你内心里的佛性,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依止处;如果没有佛性,是不能发无上菩提心的。
「为建立故」,这个「建立」是什么呢?就是你内心的佛性呢,它能建立无上菩提愿。无上菩提愿是所建立的;你内心的佛性是能建立的。要论依止呢,你内心的佛性是所依止;发无上菩提愿是能依止的。这个「能」、「所」有一点不同,是这样子。
「有所堪任,有大势力」,这个菩萨自乘的种性,你内心的佛性,「有所堪任,有大势力」堪者,能也,就是有这种能力,有很大的力量。实在来说呢,堪任就是大势力,大势力就是堪任。就是没有表示出来的时候叫做堪任;表示出来叫做大势力。你内心里面的佛是有大力量的。什么是大力量呢?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他若是这个力量发作出来,能使令你证悟,能够有使令你成就无上的正等菩提,就是一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作用。
「是故说彼自乘种性,为诸菩萨堪任性持」,因为这位菩萨内心的佛性能作依止、能建立、有大力量、有大势力、能证无上菩提,所以就说这佛性,是诸菩萨的堪任性持。是诸菩萨发无上菩提心、得无上菩提的堪任性,有这种能力。这个「持」,在这里说,堪任性就叫作持;这个持,就是堪任性,就是有这个能力叫做持。这个木匠,以前落后的地方,木匠有这个绳墨,这个绳墨拉出去,就能有一个直线出来,使令这个木匠用斧子、用什么,能做出来这个工具,教它直而不偏。这个绳墨拉出去有这个作用。这个作用,就叫做持。就能保持你做出来这件事是端正的,有这个任持的作用。说内心里面有佛性,这佛性就能保持住,你能发无上菩提心,发无上菩提愿,能得无上菩提,能有这种作用,所以叫做持。说明白一点,就是有这种能力,叫做持。但是这个「持」这个字呢?有一个「制伏」的「制」这个字的意思,「制度」的「制」。有这个「制」的涵意,就是你这个佛性,你内心里面这个无漏的佛性,能够推动你发无上菩提愿,有因缘的时候,能够使令你发无上菩提心,能够修六波罗蜜,能得无上菩提,有这个作用,叫做持,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二三页:
云何名持等者:持,谓任持,谓大菩提为自种性最初发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所任持故。体虽不同,而义是一。由随彼体等量不坏,是持义故。
「云何名持等者:持,谓任持」。这个「任持」怎么讲呢?就是这个人做这件事,他有能力尽他的责任,有能力担负这个重任,也就是能力的意思,叫「任持」。「谓大菩提为自种性」就是无上菩提是你的种性,你有无上菩提的种性,就是有无上菩提因。「最初发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所任持故」,就是你内心里有佛性,就是你能够做这件事,能任持这件事。「谓大菩提为自种性」,就是你内心里有大菩提的种性;「最初发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的修行,这两件事,你有这个能力。
「体虽不同,而义是一」,你的心意识里面有佛性,这个佛性和发菩提愿和修一切菩提分法,这三件事不是一样的,「体虽不同」。虽然不同「而义是一」,但是有相通的意思。「由随彼体等量不坏,是持义故」。「由随彼体」,随顺彼佛性的那个体质的那个体性,他那个等量不会坏的。你修行也好、你不修行也好,你这个佛性是永久也不坏的。而能由佛性的力量发了无上菩提愿;由无上菩提愿的力量,能修六波罗蜜;乃至得无上菩提,都是不可破坏的,这就叫持,这个持的意思是这样意思。所以这三种都是持:种性持,发心持,菩提分都是持,但这一段文先说种性持。
丑二、发心持
以诸菩萨最初发心为所依止,为建立故,于施、戒、忍、精进、静虑、慧,于六波罗蜜多,于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于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学,是故说彼最初发心,为诸菩萨行加行持。
这是第二科「发心持」。「以诸菩萨最初发心」,因为诸多的菩萨摩诃萨「最初发心」,就是最初开始遇见佛,发无上菩提心了。此菩提心为所依止,就能够建立施、戒、忍、精进、静虑、慧,六波罗蜜多。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这菩提心为依止,就能够去建立、就去实践这六波罗蜜。一方面也是自利;一方面也是利益一切众生。像刚才讲的意思是一样:就是无上菩提心是所依止;六波罗蜜是能依止。无上菩提心这个发心是「能」建立;六波罗蜜是「所」建立的、就是所成就的。
《披寻记》一一二三页:
于施、戒、忍、精进、静虑、慧等者:谓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又能灭尽忿怒怨雠,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又此六种于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善根最为殊胜,能到彼岸,是故通称波罗蜜多。义如摄大乘论说。(摄大乘论二卷二十四页)又此六种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资粮有二:谓福及智。福摄三种波罗蜜多:一、施波罗蜜多,二、戒波罗蜜多,三、忍波罗蜜多。智,唯一种波罗蜜多,谓慧波罗蜜多。精进、静虑波罗蜜多,应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义如下说。(陵本三十六卷五页)如是当知施等体虽是一,望义不同,是故此中差别宣说。
「于施、戒、忍、精进、静虑、慧等者」:这是六波罗蜜。「谓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这地方解释这六波罗蜜就是「谓能破裂悭吝」,就是我们心里面有这个悭吝的过失,现在发无上菩提心修施波罗蜜的时候,这个施能破掉内心的悭吝,悭吝是因,贫穷是果。「及能引得广大财位」,你有了这个布施的因,将来得果报的时候就会有广大的财位,那就是大的福德。资粮也是因的意思,就是它能为无上菩提作因。「福德资粮,故名为施」。
「又能息灭恶戒恶趣」,这就说到戒波罗蜜。戒波罗蜜能破除去恶戒。恶戒就是十种恶法,就是犯戒,就变成恶戒了。恶趣是恶戒的果报,就是到三恶道去受苦了。「及能取得善趣、等持」你能够持戒清净、安住净戒的时候,你就能「取得善趣」,你将来能够成就人天的「善趣」,就是安乐的果报。「等持」就是你若能持戒清净呢,也能够为修学禅定的基础。「等持」就是禅定。三摩地翻作等持。「故名为戒」,这个戒就是这样的意思。
「又能灭尽忿怒怨雠,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什么叫做忍波罗蜜呢?就是「灭尽忿怒」,就是遇见不如意的事情,心就忿怒;现在你若修忍波罗蜜的时候,就是心里面不忿怒,心里面不动,这是灭除了忿怒,也就是灭除了怨仇。因为你忿怒的时候,你会没有理性,就会有恶行发出来,就会结怨于人;现在你心里面不忿怒,是有理智的,你就不会犯错误,就没有怨仇了。「及能善住自他安隐」,因为你心里面不愤怒,你的身口意是和平的,是自己心里面也安忍自在,对方也没有恐怖,也安忍自在了。这个忍波罗蜜的好处就是「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这个「精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位菩萨,他能够远离所有懈怠,不放纵身口意,不去做各种有罪过、不善的事情。「及能出生无量善法」,因为你精进,就能创造出来很多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是有利益、有功德的事情,使令功德不断的增长,这就叫做「精进」。
「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什么叫做「静虑」呢?就是消除内心的散动,使令它心里面不散乱。散乱是一种过失,你若修学禅定,使令内心不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就是明静而住。就是要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就成就了色、无色界的四禅八定,就能内心安住,故名叫做「静虑」。
「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不断的学习佛法,他就会有智慧,这个智慧是什么呢?就是「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从他内心里面,能破除去种种的邪知邪见。邪知邪见也是见,正知正见也是见,但是这里面除遣的这些见,指邪知邪见的。这个「趣」在本论的前面有解释,有众多的,不是一种,很多的!很多的邪知邪见。这个邪知邪见,我们散乱心的人,因为有愚痴故,会有邪知邪见;若进一步得到禅定的人,也是会建立了很多的邪知邪见。得了四禅八定之后,因为有了禅定,他内心里面的智慧比一般人高,但是没有佛法的智慧,他会发出来很多的邪知邪见来,那也叫做「见趣」,都叫做诸邪恶慧,是不合乎道理的、有罪过的那种智慧。你学习了佛法,从佛菩萨这里面学习了的智慧,能破除去这些邪恶的智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还有一种功德,就是能够真实的,不是虚妄的「能品别」,就是一类一类的,就是知道,你能认识、你能鉴别这是善;这是恶。这是世间法;这是出世间法。这是有漏的;这是无漏的。这是究竟的;这是不究竟的。能真实的鉴别,知道这一切法的相貌,「故名为慧」,这叫做「慧」。
「又此六种于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善根最为殊胜,能到彼岸,是故通称波罗蜜多」。这前边是解释六波罗蜜的一个相貌,这下边又赞叹它的殊胜。「又此六种」波罗蜜多,「于诸世间」:于诸世间上的善法,就是他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也没有声闻缘觉的菩提心;但是他若有好心肠,也会做好事,这是世间。还有这个出世间的声闻独觉,这两种佛弟子,他也会做一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施等善根」,世间的人有好心肠,也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会做这种事情。佛弟子的声闻、缘觉也会做施等诸善根;但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也会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功德。这么多的人都会做这种功德,而菩萨做的这六波罗蜜是最为殊胜,是最殊胜的。其他的人做的六波罗蜜不能和菩萨做的六波罗蜜相比的,都不如菩萨殊胜。「能到彼岸」,他能够到无上菩提的彼岸,就是能够究竟圆满的境界,为其他的人所不能及的,「是故通称波罗蜜多」,所以说布施也是波罗蜜多,乃至般若也是波罗蜜多。这个声闻、缘觉的佛教徒,他修学六波罗蜜能达到涅槃的彼岸,不能到无上菩提的彼岸。世间人修的六波罗蜜也是有功德,但是连涅槃的彼岸都不能到,何况无上菩提!但是也是有功德的。这里头赞叹菩萨修的六波罗蜜多是最殊胜的,所以通称波罗蜜多。
「义如摄大乘论说」。这里边的差别的道理在《摄大乘论》里边有详细的解释,在《摄大乘论》的(二卷二十四页),那里有解释了,可以去读那个文。其实前面这一段就是《摄大乘论》上的话。
「又此六种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说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还不是圣人,他还是凡位的菩萨。虽然是凡位,但是他能够有无上菩提愿,修这六波罗蜜多,他就能为无上菩提的真实的资粮,就是它的因,就是他有能力逐渐地引导你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有这样的功德。
「资粮有二」,这无上菩提的资粮、无上菩提的因缘有两种:「谓福及智」,一个福德,一个智慧,这两种。这个智慧是指内心上的事情,就是我们的身口意是以心为主。心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就是智慧,主要是智慧。由智慧做个领导者,领导自己做这件事、做那件事。那么这个事情做的怎么样?就看你的智慧。那么福呢?是智慧所做的这些事情以后的成就,能令你感觉到满意、就是可爱的。用世间人的这个言词来说,就是所有遇见的一切一切都感觉到满意,那就叫做福。就是一个福,一个智。
「福摄三种波罗蜜多:一、施波罗蜜多,二、戒波罗蜜多,三、忍波罗蜜多」。这三种波罗蜜多都是属于福的一类的。这个施波罗蜜多能得大财富,将来的果报得大财富。戒波罗蜜多,使令你能得到尊贵的身体,不会得到三恶道众生的身体。人天的身体,这也是一种福。这个忍波罗蜜多,忍波罗蜜多就是能使令你这个身体端正,就是超过了一般人,而且不会做恶事,所以没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这就是叫忍波罗蜜多。
「智,唯一种波罗蜜多」。这个智慧的资粮,在六波罗蜜多里面,只有一种是属于智的。什么呢?「谓慧波罗蜜多。」就是最后的般若波罗蜜多,是慧。
「精进、静虑波罗蜜多,应知通二分」,这六波罗蜜多,还有一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没有提到,它是属于那一分呢?应知道通于二分的。就是福分和智分;精进也属于福,也属于慧,静虑也有福,也是有慧的。「义如下说」。它的这个道理像下文说的,就是三十六卷五页。我们现在这里是三十五卷。
「如是当知施等体虽然是一,望义不同,是故此中差别宣说」。前面说的这六波罗蜜多的情形「施等体虽是一」,这个「施」:你做的也是施,他做的也是施,菩萨做的也是施,声闻缘觉也是施,乃至外道、乃至一般的人所做的施都是施。但是「望义不同」,就是望那个智慧不同,那个施就有差别了。比如说:都是持戒,但是你内心的智慧不同,那个戒也随着就不同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这样子。这「差别宣说」都是不一样的。
于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学,是故说彼最初发心,为诸菩萨行(注:「行」ㄏㄥˋ )加行持。
这个字就这么念吧。「于一切菩提分法」,你最初发了无上菩提愿了,这句话也就是重新把前面这一段文再简要的说一说。前面是:于诸菩萨最初发心为所依止,为建立故,于施、戒、忍、精进、静虑、慧六波罗蜜多,有福德资粮、是智慧资粮。这底下又重说:就是你发了菩提愿的时候呢,于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学。因为这个愿,你想要得无上菩提,你要不断的要修菩提分才可以,所以「能勤修学」。它就是这个愿,有这个力量能推动你不懈怠、精进地去修这菩提分。「是故说彼最初发心」,最初菩提「为诸菩萨行加行持」,就是有这个能力叫你不断地努力。「加行」就是不断的努力修行,所以叫做「加行持」。这叫「发心持」,这个发心叫做「加行持」,就是令你去努力的修行。
丑三、觉分持
以诸菩萨一切所行菩提分法为所依止,为建立故,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说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为所圆满大菩提持。
这是第三叫「觉分持」。「觉」就是菩提,菩提分持。「以诸菩萨一切所行菩提分法」,一切时、一切处,所修行的六波罗蜜或者三十七道品,你能这样用功修行呢,它就是依止处、所依止处,它就是能建立。为谁的依止处呢?为「圆满无上菩提」,就是「无上菩提」以一切菩提分法为依止处,这个所行的菩提分法是能建立无上菩提,能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说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是所圆满大菩提持」,这个叫做「觉分持」,所以你能修这个菩提分法,它就有能力使令你圆满无上菩提。
这是第二科「释义」;第一科「出体」,第二科「释义」,现在是第三科「遮简」。分两科,第一科「简无种性」。
癸三、遮简(分二科) 子一、简无种性
住无种性补特伽罗,无种性故,虽有发心及行加行为所依止,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
前面是说有种性,就是有佛性的菩萨是这样;若是安住无种性,没有佛性的人呢,没有佛性的补特伽罗呢?「无种性故」,他的内心里面不具足这样的佛性,不具足无漏的、有为的佛性,不具足这个。「虽有发心」,虽然他有的时候,也可能遇见佛菩萨、遇见善知识的教授教诫,他也可能发心了。「及行加行」,去努力的修六波罗蜜,「为所依止」,这样说,有种性持,有发心持,有这两种持「为所依止」,「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这个人是这样子,他没有种性持。没有种性持,但是他发心了,那么就是有「发心持」和「菩提分持」有这个持,「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但是他还是不能,他不能够得无上菩提的。
由此道理,虽未发心,未修菩萨所行加行,若有种性,当知望彼而得名持。
由于这个道理,就是虽然那位菩萨,他还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也没有修菩萨所行的加行,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就不可能努力的修六波罗蜜,没有这个。「若有种性」,但是他内心里面有佛性,「当知望彼而得名持」,「望」就是「对望」、「对比」没有佛性的那个人,就可以名之为「持」了,就是他有这个能力。有佛性的人,虽然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没有修六波罗蜜,但是他有这个能力;若是没有佛性的人,说是他也发心修六波罗蜜,但是不能得无上菩提。这两个人对比,那个有佛性的人,就可以名之为「种性持」了,就是有「持」了,这就是「简无种性」。就是无种性的人,把他简别出去,不算在内。
子二、简不发心
又住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发心,不修菩萨所行加行。
这是第二科「简不发心」。又有一种情形,安住种性的人,若不发无上菩提心,也不修菩萨所行的加行,也不努力的修六波罗蜜、修菩提分法。
虽有堪任,而不速证无上菩提;与此相违,当知速证。
虽然他内心里面有佛性,有这种功能,但是不能速证无上菩提。他有佛性而没发心,还不行。「与此相违,当知速证」,与这个不同的话呢,他有佛性,他又能发菩提心,又能修六波罗蜜,那就会很快得无上菩提了。这是把这不发心,把它挑简出去。
下面是第四科「异名」。
癸四、异名
又此种性,已说名持,亦名为助,亦名为因,亦名为依,亦名阶级,亦名前导,亦名舍宅。如说种性,最初发心所行加行,应知亦尔。
「又此种性,已说名持」,说是菩萨内心里面有佛性,这个佛性前面已经说了,佛性是什么?也叫做「持」,就是有这种功能。「亦名为助」,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助」,就是你有佛性,你这个佛性能帮助你得无上菩提,所以叫做「助」。「亦名为因」,就是这个佛性,也叫做因,就是依此为因,得无上菩提。「亦名为依」,这个「依」,实在那个「因」那个字,你查查字典,「因」就是「依」,就是以此为依而得无上菩提,就是这样子,就是要靠这个才可以得无上菩提。「亦名阶级」,阶级就是像台阶一阶一阶的,人的身分也有级别的不同;现在这个佛性,也有这个意思。这个佛性,现在是还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你只有佛性而已;当然发无上菩提心了,你这个佛性又晋了一级;发了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你这个佛性又晋一级,就是也叫做阶级。「亦名前导」,前导就是:你有了佛性,它就能够在前面引导你,逐渐的得到无上菩提了。「亦名舍宅」,这个佛性也叫舍宅,就是你未来所得的果,都在那里隐藏着。你将来得到很多很多的功德,都在那里藏着,所以叫「舍宅」。
「如说种性,最初发心所行加行,应知亦尔」,种性又名为「持」,又名为「助」,又名为「因」,又名为「依」,又名为「阶级」,又名为「前导」,又名为「舍宅」。这时候发无上菩提心也可以给这么些名字。你能够修行六波罗蜜,努力的修行,「加行」的「加」这个字,实在就是努力的意思。这个「愿」和「行」两个也可以给它这个名字,也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说名「持」,说名为「助」,名为「因」,名为「依」、「阶级」、「前导」、「舍宅」,也可以给这个名字,所以叫做「应知亦尔」,也是这样子。
壬二、别显持义(分三科) 癸一、种性持(即种性品)(分六科)
子一、安住种类别(分二科) 丑一、标二种类
云何种性?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
这是第二科「别显持义」。前面是「总释持名」,就是解释这个「持」这个字的意义。现在「别显持义」,一样一样的显示出来这个「持」的意义。分三科,第一科是「种性持」,也就是种性品。分六科,第一科是「安住种类别」。分两科,第一科「标二种类」。
「云何种性」,怎么叫做种性呢?「谓略有二种」的「种性」:「一、本性住种性」,就是你的「性」者,心也,就是我们原来的这个心,没有经过戒定慧的修行,原来的那个心意识里面,也有无漏的佛性的种子,就是安住。「住」者,有也,你的本性里面有无漏的佛性,这是一种。「二、习所成种性」,由学习,由熏习,由努力修行成就的佛性。有这么两种,这是「标二种类」。下面第二科解释这两个种类的意义,又分两科,第一科先「辨义」。又分两科,第一科「本性住种性」。
丑二、释二义意(分二科) 寅一、辨义(分二科) 卯一、本性住种性
本性住种性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
就是说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六处,就是他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这六处,这六处里边,有这个殊胜的成佛的功能,这就叫做「本性住种性」。就是这个六处里面有「殊胜」,那个殊胜。「有如是相」,就是有这样的佛性的相貌、体相。
从无始世辗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
「从无始世辗转传来」就是从无始以来,你找不到第一天的,所以就是向前推,一直地总是有。「辗转传来」,有的时候在做人,有的时候做天,有的时候到地狱去了,辗转地传到现在。「法尔所得」,就是自然地就有这样的佛性,「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这就叫做本性住种性。就是不是你创造有的,本来就有这种佛性的。
《披寻记》一一二五页:
六处殊胜等者:声闻地说: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从无始世辗转传来法尔所得。又说: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分位六处殊胜,乃至广说。是故当言,堕一相续。(陵本二十一卷二页)其义应知。
「六处殊胜等者:声闻地说:」我们现在是菩萨地,在菩萨地前面、独觉地前面有声闻地,那一段文里面说:「附在所依,有如是相」,这个本性住种性,这个佛性,它是附在你所依的,所依的什么,就是色、受、想、行、识。我们不管是做善事好,是做恶事也好,都是靠这个色、受、想、行、识,才能做的,也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里边有佛性的这件事。「六处所摄」,它就是属于眼、耳、鼻、舌、身、意六处,「从无始世辗转传来」,从无始世,辗转地传到现在,「法尔所得」,自然地就得到这件事。
「又说: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前面这个声闻地的文里面又说,「如是种子」,就是这个佛性,「非于六处有别异相」,不是和六处对比起来,另外有一个佛性,「有别异相」,不是的,不是那样意思。就是譬如说这里有一堆人都向前走,每一个人有自己的身体,那就是有别异相。现在我们色、受、想、行、识里面这个佛性,它和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没有别异相,不能分开说:这是佛性,这个是眼、耳、鼻、舌、身、意,不能这么分别的。
「即于如是种类分位六处殊胜,乃至广说」非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就是我们这个身体,这个「种类」,我们现在譬如在「天」,这是一个种类;在人间,也是一个种类;在地狱、恶鬼、畜生也是种类。「分位」,「分」是时分、时间。「位」呢,就是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就是「位」。就是我们这生命体,有的时候是「天」,有时候是「人」,有的时候是小孩,有的时候是大人,这样子就是叫做「分位」。就这么多的情形里面,总而言之,你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就是那里边有一个殊胜的功能,就是佛性。「乃至广说」,中间就是略去了,那个文就是「从无始世辗转传来」那一段文、「法尔所得,有如是种性、种子、界」这些名字、「是故当言,堕一相续」。所以说,就是你所具有的佛性,就是和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在一起,它不是另有一差别的体相的。「其义应知」,在二十一卷二页上有这段文。这是说的「本性住种性」,下面是第二科「习所成种性」。
卯二、习所成种性
习所成种性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性。
「谓先串习」,就是你过去世的时候,「串习」就是不断地这样学习,连续不断地学习叫做串习。学习什么呢?学习佛法,学习戒定慧、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蜜这些事情。所栽培的善根,这样得到的,所成就的佛性,「是名习所成种性」。这个「习所成种性」是这样的意思,就是由你自己在佛法里边的努力所成就的佛性。你比如发无上菩提心,那么这就是佛性;你由无上菩提心领导你修六波罗蜜,这也是佛性,都是成佛的因,就是这样子。「是名习所成种性」,这是「辨义」,把佛性的义说完了。下边是第二,又说意,这是两个「意」。
寅二、明意
此中义意,二种皆取。
就是这一句话,这里边所说的佛性,在二种佛性里边,是那一个佛性呢?是「二种皆取」,这「本性住种性,习所成种性」,都是包括在内的,不是偏于一种的,那么这叫做「意」。
子二、名字分位别(分二科) 丑一、释名字
又此种性亦名种子,亦名为界,亦名为性。又此种性未习成果,说名为细,未有果故。已习成果,说名为粗,与果俱故。
这是第二科「名字分位别」。前面是「安住种性别」,现在说「名字分位别」。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名字。
「又此种性亦名种子,亦名为界,亦名为性。」这是名字上的不同。说「种性」,这是一个名字,说「种子」,又一个名字。「亦名为界,亦名为性」,也是名字不同。但是里面的含意是一样的,都是种子的意思。就是有这样的功能,能令你遇见因缘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蜜,得无上菩提。
「又此种性未习成果,说名为细。」这下面是解释分位,就是在时间上说呢,有不同的情形。「又此种性未习成果,说名为细」,又你内心里面具足的这个佛性,你没有遇见佛法的时候,没有遇见佛、没有遇见佛法的时候,你就是没有熏习发出功能来,这个时候呢,就叫做「细」,就是很微细的。「未有果故」,没有熏习成果。你若发无上菩提心呢,那就知道:哦,你有佛性,所以发无上菩提心了!那么就很明显地知道:你是有佛性的了!现在你没有遇见这样因缘,没发无上菩提心,就没有表现出来它的果,所以叫作「细」。
「已习成果,说名为粗」你遇见佛了,遇见佛法了,你熏习过,你又发无上菩提心,又能修六波罗蜜了,那个时候就是很明显的了,「与果俱故」,那就说明为「粗」。「与果」,这个「与果俱故」,这个有果的时候,同时也有那个种子,这个种子和果是同时存在的。这个时候,因为果是表现于外了,所以就很明显地知道这件事,所以就叫作粗显。这样说呢,这叫作「分位」,就是在时间上有不同的。不同的阶段呢,就有不同的相貌,所以有粗细之别。
子三、自他胜劣别(分二科) 丑一、由种性(分二科) 寅一、标自最胜
若诸菩萨成就种性,尚过一切声闻独觉,何况其余一切有情。当知种性,无上最胜。
这是第三科「自他胜劣别」。第一科是「安住种类别」,第二科「名字分位别」,现在第三科「自他胜劣别」。分二科,第一科「由种性」。分二科,第一科「标自最胜」。
「若诸菩萨成就种性」,他的内心里面哪,不经过努力、栽培,他本来就有佛的种性,就有佛性。这样的人哪,「尚过一切声闻独觉,」尚且能超过声闻独觉,何况其余的一切有情呢!「当知种性,无上最胜」当知有佛性的人哪,是最高尚的、最殊胜的。那么这是「标自最胜」。下面第二科,「释其所以」,分三科,第一科「征」。
寅二、释其所以(分三科) 卯一、征
何以故?
什么原因呢?底下说:
卯二、释
略有二种净:一、烦恼障净,二、所知障净。一切声闻独觉种性,唯能当证烦恼障净,不能当证所知障净;菩萨种性,亦能当证烦恼障净,亦能当证所知障净。
下面第二科解释。有二种清净。「一、烦恼障净,二、所知障净。」这个大概地说呢,分二种清净。我们佛教徒在佛法里面用功,有两种清净的事情:第一个就是「烦恼障清净」,就是爱见的烦恼,这是污染的;但是经过戒定慧的学习呢,就把这个污染排遣了,就是成为清净的了,心就清净了。「二、所知障净」,就是能障碍你的所知。你已经得成就阿罗汉了,爱见的烦恼清净了,但是还有很多无所知的事情。无量无边的佛法还是不明白,还有怎么样度化众生的这些事情,都还是不明白。那么这就是能障碍你所知的,那就是,也就是无知,也就是无明,也就叫做所知障。这件事呢,由亲近无量诸佛,学习无量法门,在众生世界也在学习,这个菩萨、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就算是得无生法忍了,也还要亲近佛,也还要在众生世界里学习。这样子呢,才能灭除无量无边的无知,就心得清净了。有这么两种清净。
「一切声闻独觉种性,唯能当证烦恼障净」,这个有种性的人、有佛性的人超过声闻缘觉,什么原因呢?一切声闻、一切独觉,他们这样种性的人「唯能当证烦恼障净」,他们只能够成就烦恼障清净的功德。「不能当证所知障净」,这第二种清净,他们不能成就。「菩萨种性,亦能当证烦恼障净,亦能当证所知障净」,这有佛性的菩萨,他能够成就烦恼障净,也能成就所知障净。
卯三、结
是故说言:望彼一切无上最胜。
所以说:有佛性的菩萨,对那无佛性的人来说,那有佛性的人是无上,是最殊胜的。那么这个理由是这样子。
丑二、由四事(分二科) 寅一、标列四胜
复有四事,当知菩萨胜于一切声闻、独觉。何等为四?一者、根胜。二者、行胜。三者、善巧胜。四者、果胜。
前边是由种性来说,胜过声闻缘觉;下面说又有四种事情也是胜过声闻缘独觉。分二科,第一科「标列四胜」。「复有四事」,前边哪,这一段文是由种性胜过声闻缘觉,还有四种事情,当知道菩萨成就这四种事,也超胜过一切声闻缘觉的。「何等为四?一者、根胜。二者、行胜。三者、善巧胜。四者、果胜」,这四种胜,那么这是「标列」。下面第二科「校量胜劣」,分四科,第一科「校量根」。
寅二、校量胜劣(分四科) 卯一、校量根
言根胜者:谓诸菩萨本性利根,独觉中根,声闻软根,是名根胜。
说这个人的根性特别的殊胜,怎么讲呢?「谓诸菩萨本性利根,独觉中根,声闻软根,是名根胜」,就是诸菩萨,他的本心,他的本性就是他的本心,是利根。他的智慧大,他的信进念定慧是超过其他的人的,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果报也是超过其他的人的。「独觉中根」,独觉这种根性的人呢,他栽培的功德,不如菩萨,但是超过了声闻人,所以,他的信进念定慧,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中等的。「声闻软根」这个声闻种性的人呢,他的信进念定慧,信戒闻舍慧也可以,是属于软根,就是软弱一点,不如独觉,那么他就是下品了。「是名根胜」,这就叫作菩萨的,他的善根是殊胜的。其实这个殊胜是栽培来的,就是他的愿大,心量大,所以他栽培的善根就广大。
卯二、校量行
言行胜者:谓诸菩萨亦能自利,亦能利他,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胜义利益安乐,声闻独觉唯行自利,是名行胜。
这底下说是「校量行」,行胜怎么讲呢?「谓诸菩萨亦能自利,亦能利他」,谓诸菩萨,他能够修自利行,他自己修学,世出世间的功德,所以使令他得的果报殊胜。「亦能利他」,他有大悲心哪,他不是爱着果报的功德的,他有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所以他的行、他的行为、他的德行、他的道德也特别殊胜。他是利他,是利益什么利他呢?「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利益无量众生,安乐无量众生。这个安乐是指修善的所得的果报,令众生得安乐。这个利益是什么呢?他能教导众生修诸善法;就是安乐的因,那就叫作利益。善因名利益,善果名安乐;或者说呢,现生菩萨劝导众生,现在能得到安乐,将来也能得到安乐哪,那叫作利益。现在得到的安乐,将来能得到利益。你现在修学善法,将来能得到安乐,那叫作利益,现在能得到的安乐叫作安乐。
「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胜义利益安乐」,菩萨是有慈悲心的,用慈悲心来利益众生的,叫「哀愍世间」。使令诸天、使令人获得「胜义」,殊胜的义利,什么呢?就是利益安乐。或者说教导众生得出世间的功德,那叫作利益;教导众生得世间的功德,那叫作安乐。也可以这么说。「声闻独觉唯行自利」,这个声闻独觉,他们这个大悲心不是那么殊胜,所以他只做自己利益的事情。所以没有、缺少了利益众生的功德,「唯行自利」。那就不如菩萨了,所以菩萨的道德是殊胜的,「是名行胜」。第三科是「校量善巧」。
卯三、校量善巧
善巧胜者:声闻,独觉,于蕴界处缘起处非处中,能修善巧。菩萨于此及于其余一切明处,能修善巧,是名善巧胜。
这个「善巧胜」怎么讲呢?这个声闻人和独觉呢,这两种人哪,「于蕴界处缘起处非处中,能修善巧」。能修蕴善巧,观察这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无我的,观察六处,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也是无常无我的,观察十八界,也是无常无我,那么就是叫作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观察十二缘起,也是无常、无我。观察处非处中,做善得善报,做恶得恶报,就叫做处。做善得恶报,做恶得善报,就是非处。还有其他的意思的。「能修善巧」,这声闻独觉能这样修学这种智慧,善巧就是慧。
「菩萨于此及于其余一切明处,能修善巧,是名善巧胜」,菩萨呢于此,于此蕴、界、处、缘起、处非处能修善巧「及于其余的一切明处」,其它的明处: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内明这些地方呢,「明处」一切有智慧的境界,他也能修善巧「是名善巧胜」,这是菩萨的智慧殊胜,超过了声闻缘觉的。
卯四、校量果
言果胜者:声闻能证声闻菩提,独觉能证独觉菩提,菩萨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果胜。
「果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声闻」人他修学戒定慧,「能证声闻的菩提」,就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到这样的智慧。「独觉能证独觉菩提」,出无佛世,他也能够觉悟无常、无我的道理,得辟支佛道了。「菩萨能证无上菩萨」,就是成就一切种智,高过声闻独觉的,「是名果胜」。
子四、白法相应别(分三科) 丑一、标列六相
又诸菩萨有六波罗蜜多种性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萨。谓施波罗蜜多种性相,戒忍精进静虑慧波罗蜜多种性相。
这是第四科,第四科「白法相应别」,这个清净法相应,也是不同的。分三科,第一科「标列六相」。「又诸菩萨有六波罗蜜多种性相」,这个菩萨,他有六波罗蜜多的这个种性的相貌,六波罗蜜多的因的相貌,他有布施波罗蜜多的相貌,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的相貌。「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由于他有这样的相貌,就使令别的人知道,他真实是菩萨。这六种相貌是什么呢?谓施波罗蜜多种性的相貌、戒波罗蜜多、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慧波罗蜜多种性的相貌,这样子。这是列出来相貌,第一科是列出相貌,现在第二科「释其差别」。分六科,第一科是施种性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征」。
丑二、释其差别(分六科) 寅一、施种性相(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性相?
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性的相貌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由意乐(分二科) 巳一、惠舍摄
谓诸菩萨本性乐施,于诸现有堪所施物,恒常无间性能于他平等分布,心喜施与,意无追悔。
这里解释这个施波罗蜜的相貌。「谓诸菩萨本性乐施」,菩萨的本心欢喜布施,「于诸现有堪所施物」对于他现在所有的,能够布施的这些物品,「恒常无间性能于他平等分布」他是恒常、是不间断的常这样子能做,做这件事。「性能于他」,他的心能与他人平等的分布他所有的物,能布施。「心喜施与」,他心里欢喜做这件事。要做的时候,想要做的时候,心里欢喜;正做的时候心也清净也是欢喜;做完了的时候呢?「意无追悔」,心里面也不会后悔的。这是他这个施的相貌,他有这个施的功德的相貌。
《披寻记》一一二六页:
本性乐施至意无追悔者:施品中说:又诸菩萨施前意悦,施时心净,施后无悔。(陵本三十九卷九页)如其所应配释应知。又复此中性能于他平等分布者:谓诸菩萨行布施时,普于一切有情之类起平等心,住福田想而行惠施。终不分别怨亲中庸有德有失劣等胜品有苦有乐品类差别。
「本性乐施至意无追悔者:施品中说:」这个菩萨地下面有施品,「又诸菩萨施前意悦」,在布施之前,内心是喜悦的。「施时心净」,布施的时候呢,心里面是清净的。「施后无悔」,布施以后,心里面不后悔。(陵本三十九卷九页)这个「施时心净」,心里面清净,这里面可深可浅,是可深可浅的,现在不必说那么多了。是「如其所应配释应知」,这个文上说「心喜施与」、「意无追悔」,就是这样配合这个文。就是「心喜施与」,那就是布施之前的时候,布施的时候也是欢喜的,「意无追悔」就是布施以后的时候。用这三个时间来配合这个文。
「又复此中性能于他平等分布者」,谓诸菩萨行布施的时候,「普于一切有情之类起平等心」,对于一切有情,他心里面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的分别,平等的布施。谓诸菩萨行布施的时候呢?「普于一切有情之类起平等心,住福田想」,都是我的良福田,是这样想。「而行惠施。终不分别怨亲中庸」,不分别这个人和我有怨仇,这个人和我有亲厚的关系,那个人也不怨、也不亲、是中庸的。是「有德有失」,是这个人是有道德的,那个人是有过失的。这个人是劣而不胜等,「劣等」:劣品、等品、胜品,不这样分别。「有苦有乐品类差别」,是这个人是有苦恼,这个人是有快乐,他不分别这件事,他平等的布施。
施物虽少,而能均布。惠施广大,而非狭小。
当然这还有个问题,说是这财富无量可以布施,那他的布施东西很少怎么样呢?也能够「均布」,平均的布施。「惠施广大,而非狭小」,他做这件事是很广大的,他的心很广大,平等是广大,若是有怨亲想那就狭小了。
《披寻记》一一二六页:
施物虽少至而非狭小者:施品中说:又不狭劣而行惠施,谓财虽少,尚广心施,何况财多?(陵本三十九卷八页)
「施物虽少至而非狭小者:施品中说:又不狭劣而行惠施」,就是没有界限的,是「谓财虽少」,尚广大广心而布施,「何况财多呢」(陵本三十九卷八页)?那里面有说。
无所惠施,深怀惭耻。常好为他赞施劝施。见能施者,心怀喜悦。
「无所惠施,深怀惭耻」,如果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他是个穷人,没有什么物品可以惠施的,那他怎么样呢?「深怀惭耻」,他心里面感觉到很惭愧、很羞耻。「常好为他赞施劝施」,为别人赞叹这个布施好,劝人行布施。「见能施者,心怀喜悦」。这是说这个「惠舍摄」,这样子。现在第二科是「供养摄」。
巳二、供养摄
于诸尊重,耆宿、福田、应供养者,从座而起恭敬奉施。
对于那个「尊重者」,就是有道德的人,尊重者;或是得圣道的人,尊重者。「耆宿」,就是年纪很大有道德的人,年纪很大了,这都是良福田。「应供养者」,这是所应供养的,「从座而起恭敬」的「奉施」供养他。
辰二、由正行(分三科) 巳一、法施设
于其彼彼此世他世有情无罪利益事中,若请不请,如理为说。
这是第二科「由正行」,前面第一科「由意乐」,这是第二「由正行」。分三科,第一科是「法施摄」,随法的布施。
「于其彼彼」就是对于所供养的那个一位、一位的,「此世他世」在时间上说是现在世或者是未来世,「有情无罪利益」之「事」,对于有情要为他们开导,「无罪」没有过失的、而对人有利益的事情,就是所谓的善法。「若请不请如理为说」,若他来请我,或者他不请我,我都是如理的为他开示,这也不是容易事情。
《披寻记》一一二七页:
于其彼彼此世他世等者:戒品中说:谓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以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分资粮法而为宣说,乃至广说。于佛圣教怀憎嫉者,为欲令彼得清净信,证清净见,超诸恶趣,尽一切结,越一切苦,应知亦尔。(陵本四十卷九页)由是当知诸所说事,随其所应能令有情此世他世安乐,是名彼彼此世他世有情无罪利益事。若他求请或不求请,以相应文句等而为宣说,是名如理为说。
「于其彼彼此世他世等者:戒品中说:谓于乐行恶行有情」,这个欢喜做恶事的人,「为欲令断诸恶行故,以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分资粮法而为宣说」,对于这欢喜做恶事的人呢,为了使令他断诸恶行故「以相应文句」,就是与理相应的这种文句,这种语言。「助伴」,就是还有其他的语言伴随着这个与理相应的语言。「随顺清亮」,随顺那个人的心情,但是前面要与理相应。「清亮」就是说出来的话很清楚、很分明的,叫清亮。「有用」,说出来的话有实际的效用,「相称」,就是还能做的到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说了没有用,所以就是不相称了。「应顺常委分资粮」,若是有这样的情形呢?这位菩萨他就能够随顺常委分资粮,这个「常」、「委」,常是不间断叫常,「委」是详细的,说的很细致的。这个「资粮」呢?这表示菩萨自己用功修行,有加行道、有资粮道,就是在资粮的这个阶级,在这个境界里边。「而为宣说」,不是宣说到加行道,乃至到圣人的境界,那个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一般人做得到就是散散乱乱的这种境界,他心里面有很多烦恼的。为这样说法,能相契合,能契理而又契机,这样意思,「资粮而为宣说」。「乃至广说」,就是戒品广说。
「于佛圣教怀憎嫉者」,前面是说若行恶行的有情,要为他开示道理,这是你「于佛圣教怀憎嫉者」,这很明显的说这个众生对于佛法有憎恨心。「为欲令彼得清净信」,对于佛法有清净的信心。「证清净见」,使令他成就清净的智慧。「超诸恶趣」使令他超越这个三恶道的这种罪过的恶趣的事情。「尽一切结」,灭除一切烦恼;「越一切苦」能超越就是解脱一切三恶道的苦。「应知亦尔」,应该知道为这个人说法也是这样子(陵本四十卷九页)。
「由是当知诸所说事,随其所应能令有情此世他世安乐」,由前面举出来这件事,可以知道诸所说的事情「随其所应」,这个事不是容易的事情,能够契机也不容易,能够契理也不容易。能令有情此世他世都是安乐的,此世不做恶事也是安乐,此世不做恶事,将来不得恶报,所以他世也是安乐,「是名彼彼此世他世有情无罪利益」之「事」。
「若他求请或不求请,以相应文句等而为宣说,是名如理为说」,「如理为说」是这样意思。
巳二、无畏施摄
若诸有情怖于王贼及水火等,施以无畏,能于种种常极怖中,随力济拔。
这是无畏的布施摄,前面是说法施,这是说无畏布施。「若诸有情怖于王贼」,国王就是政府,贼是土匪。有王怖、有贼怖,及水火的恐怖、地震的恐怖。「施以无畏」,这个菩萨能布施他不恐怖,这也不是容易,菩萨有这种能力。「能于种种常极怖中」,各式各样常有的恐怖中,「随力济拔」,随他的力量能救护众生,这观世音菩萨是有这个本事了。
巳三、财施摄(分二科) 午一、不诳惘他
受他寄物,未尝差违。若负他债,终不抵诳。于共财所,亦无欺网。于其种种末尼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金银等宝资生具中。心迷倒者,能正开悟。尚不令他欺网于彼,况当自为
「受他寄物」,这个菩萨接受他人的委托,什么什么财物寄托在这里。「未尝差违」,还的时候呢,不会差一点的,这表示是有信用。「若负他债,终不抵诳」,若是菩萨欠人家债呢?也绝不抵赖:我不欠你钱的!不会的。还是照样不欺诳,表示菩萨有信用。
「于共财所,亦无欺网」,就是这个财富大家共有,共有这个财,也不会从中有欺骗的行为,也不会的。「于其种种末尼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金银等宝资生具中」,这些财物、财宝都是属于资生具。「心迷倒者,能正开悟」,那个人有这么多的财宝,但是他内心呢,迷惑颠倒,不能管理!不能管理!不能管理的时候,能正开悟。
「尚不令他欺网于彼,况当自为」,他不能管理了,可能要把他的财富委托另一个人管理。但是他本身迷惑颠倒,就容易受人家的欺骗了。所以这个菩萨呢,就去开悟他,开悟这两方面,令他心里面明了。「尚不令他欺网于彼」,这个菩萨还不叫那个人去欺骗那个人。「况当」,何况自己做欺骗人的事情呢?这是财布施摄,分两科,第一科不诳网他,不欺骗人,那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