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8

酉二、别离行(分二科)  戌一、结前生后

于前所举能随顺修无常五行,已辩变异、灭坏二行。云何复由别离行故观无常性?

十种行,变易行、灭坏行,这二种行已经解释过了。现在是第二「别离行」。因为变易和灭坏这二个行合在一科里面说,所以现在别离行算是第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于前所举能随顺修无常五行,已辩变异、灭坏二行」,十行里边的前五行,都是属于无常观的,这五行里边已经说明了变易行、灭坏行,这是结束前文。「云何复由别离行故观无常性?」这是生后,生起后文。怎么样又由别离的观行,所以修「观无常性」?别离行也是无常性。这是生起后文,这是一个问话。

 

戌二、标释二种(分二科)  亥一、标

谓依内外二种别离,应知诸行是无常性。

这下边第二科「标释二种」,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怎么叫做别离行观无常性?「谓依内外二种别离」,有内别离、有外别离,就根据这二种别离的相貌去观察去。「应知诸行是无常性」,应该知道这些有为法都是有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这是标,下边解「释」,分二科。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依内

依内别离无常性者,谓如有一先为他主,非奴非使,能自受用,能驱役他作诸事业,彼于后时,退失主性非奴使性,转得他奴及所使性,于主性等,名为别离无常之性。

第一科「依内」。「依内别离无常性者」,就是依据「内」就是我们的生命体,它也有别离、无常的性格,也有这种性质的事情,这是标,下边解释。「谓如有一先为他主」,譬如有一个人,他以前是为这一个团体的主人。什么叫做「主」?「非奴非使」,他不是奴仆,不是人使用的人,不是。「能自受用」,他能自主的受用一切事情,不需要给别人批准的。「能驱役他作诸事业」,能驱使别的人,做各式各样的事情,这几句话是形容这个「主」的相貌。「彼于后时,退失主性」,那个人,经过了多少时间,到后来的时候,退失了主的性格,「主」,这个自在力失掉了。这个「主性」,就是非奴非使叫做「主性」。「转得他奴及所使性」,转变成是别人的奴仆了,别人的使用者,这么样一个性格的人。「于主性等,名为别离无常之性」,他那个自在力,对那自在力来说就叫做「别离无常之性」,「别离无常」这叫做无常之性。所以在我们出家人,做佛教会长也好,你做一个寺庙的住持也好,你要想到有别离无常的,要想到这件事。

 

天二、依外

依外别离无常性者,谓现前有资生财宝,先未变异,未为别离无常灭坏。后时为王盗贼非爱及共财等之所劫夺,或由恶作,加行失坏。

「依外别离无常性者」,这是第二科,依据外边的事情,也有「别离无常性」。什么呢?「谓现前有资生财宝」,就是当前,就是现在,不是过去,就是现在当前,他有「资生」,资养生命的财富很多。「先未变异」,他有这么多的财宝,在以前的时候,是没有变化,一直他拥有,他拥有这个财宝。「未为别离无常灭坏」,他没有被这个「别离无常」所破坏,他一直拥有财宝。

「后时为王盗贼非爱及共财等之所劫夺」,经过多少时间,后来的时候,或者为「王」,为国家,被政府,政府有这个特权,把你的财富没收了;或者是为「盗贼」强盗,或者是小偷,或者是「非爱」就是有仇恨的人。「及共财等」,就是和你共有财产的那个人,这个所有权不是你一个人,是还有多少人共同拥有这个财富,那些共财者思想有点转变,就把你踢出去了,他们拥有这个财富,为王所劫夺,「为盗贼非爱及共财等之所劫夺」,那么你这财富没有了,财富同你分离了。

「或由恶作」,就是你造了一个严重的罪过的事情,这个就是过去世,你过去世,你有什么严重的罪过,有这种罪业。「加行失坏」,「加行」是现在,现在你拥有这么多的财富,你要管理它,或者以财生财,或者是怎么怎么样管理,你这个行动上你有错误,于是乎把财富丢掉了,赔了,赔本了。看这个小字:

 

《披寻记》一一○一页:

或由恶作加行失坏者:此中恶作,谓宿所作业。加行、谓现非理作业方便。由二差别,说彼失坏。如前于食知量中已说此义。(陵本二十三卷九页)

「或由恶作加行失坏者:此中恶作,谓宿所作业」,过去世、以前所造的罪业。「加行谓现」就是现在,「非理作业」不合道理的行动、方法。「由二差别,说彼失坏」,就是「为王盗贼非爱及共财等之所劫夺」,这是一种。「或由恶作加行」,这又是一种。由这二种差别,「说彼失坏」,说彼把财富失坏了,不属于你的了,你失掉了所有权了,这叫做「别离无常」。「如前于食知量中已说此义。(陵本二十三卷九页)」。

 

或方便求而不能得。

或者是我想要,我没有财富,我用我的智慧,用我的能力我去求这个财富,「而不能得」,得不到;或者失掉了以后,我还想办法求回来,恢复回来。「不能得」,就是财富同你分离了。

 

亥三、结

如是等类,应知是名由别离行知无常性。

前面这么多的不同,这么多的原因,应知道「是由别离行知无常性」,有内有外的不同,外又有这三种不同,这是「别离性」。

 

酉三、法性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复由法性行故观无常性?

这是第三科,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法性行故观无常性」呢?下面第二科解释。

 

戌二、释

谓即所有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于现在世犹未合会,于未来世当有法性。如实通达如是诸行,于未来世当有法性。

「谓即所有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于现在世犹未合会」,这三种无常,在现在这个时期又没有和你碰到一起,你还没有倒霉。「于未来世当有法性」,现在没有,但是「未来世」就是将来世,还是有这种事情的,有这个「法性」。因为这些财富的这种事情是这种性格,它就是不会永久的。「如实通达如是诸行,于未来世当有法性」,就是你修无常观的佛教徒,你应该真实的明白这件事,「如是诸行」就是这么多的财富,于未来世会有「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的,这样会有的。这是解释,下面第三科结束。

 

戌三、结

如是等类,名为通达法性无常。

你的财富不会永久的,你要知道,知道这件事。

 

《披寻记》一一○一页:

于未来世当有法性者:谓未来世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定当得有终不超越如是法性故。

「于未来世当有法性者:谓未来世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定当得有」,一定会有,这三种无常一定会有的。「终不超越如是法性故」,无常就是「法性」,所以这些有为法,它不会超越这个无常的法性的,一定是要无常的。

这是第三科说完了,下面第四科「合会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酉四、合会行(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复由合会行故观无常性?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戌二、释

谓即如是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于现在世合会现前。如实通达如是诸行,于现在世现前合会。

「谓即如是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于现在世合会现前」,萍水相逢和你遇到,遇到在一起去,你就是有这种事情了。「如实通达如是诸行,于现在世现前合会」,你要真实的,不是迷迷糊糊的,你不认真的思惟,不是!你要真实的通达,这些有为法于现在世,现前了,和你碰到一起去了,你也就会遭遇到这些「别离无常、灭坏无常、变异无常」的。第三科「结」。

 

戌三、结

如是等类,名为通达合会无常。

 

申二、结

彼于如是内外诸行五无常性,由五种行,如其所应作意修习多修习故,获得决定。

这是第二科,结束这一段。「彼于如是」,就是那个修行人,那位禅师对于这个,这个是什么?指「内外诸行」五种无常性。「由五种行」,由这五种观行,在奢摩他里面去观察,「如其所应作意修习多修习故」,「如其所应」,这个是变异无常,是这样修观; 是灭坏无常,这样修观;别离无常,这样修观;「修习」而要「多修习故,获得决定」,就在你的思想里边,在你的智慧上,就决定知道是无常的,这样子。就是这五种无常,到此做一个结论。

 

未二、苦行摄(分三科)  申一、标

如是由证成道理及修增上故,于无常行得决定已;从此无间趣入苦行。

这是第二个:苦行。前边是五个无常行,说完了。现在第六个是苦行,属于这一面的。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由证成道理」,前面这一大段文,由佛的圣言量来证成是无常的,由现见知道是无常的,叫「证成道理」。「及修增上故」,及在奢摩他里修无常观的力量的关系,「于无常行得决定」,决定知道是无常的,不会执着还有一百年,不会这么想的。「得决定已;从此无间趣入苦行」,就从这里开始,没有第三法来加在里面,你就进入到苦的观行了。这是标。

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别释三行」。分三科,第一科解释「不可爱行」。分两科,第一科「释」。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别释三行(分三科) 

戌一、不可爱行(分二科)  亥一、释

作是思惟,如是诸行皆是无常。是无常故,决定应是有生法性。如是诸行,既是生法,即有生苦。既有生苦,当知亦有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作是思惟,如是诸行皆是无常」,你在奢摩他里作这样的无常观行的思惟:「如是诸行皆是无常」,就肯定的知道这一切有为法是不长久的。「是无常故,决定应是有生法性」,因为他是不是永久的,就决定知道他应该「是有生法性」。这因缘生法,原来是没有的,现在因缘和合了,就出现了。叫「有生法性」,他有生。如果无为法,就是无生,无生无灭。这有为法,就是现在没有,他会有的,因缘和合他就有了。

「如是诸行,既是生法」,这些内外,这些有为法,既然是因缘所生法,「即有生苦」,他若生,他就有苦。因为你若不生,就没有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这些事情。所以这个生是众苦之本了。「既有生苦,当知亦有老病死苦」,你生了以后,就有老、有病、有死的苦,老苦、病苦、死苦;还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生苦乃至到求不得苦是七苦。这是由无常故,就知道这个诸行还有七种苦恼。

 

亥二、结

如是且由不可爱行,趣入苦行。

这是第二科,结束这一段文。前面这个修这么多的无常行,就会有这么多的苦。而这些苦是不可爱的。老也不是可爱的,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都不是可爱的事情。你这样观行,这样观,「趣入苦行」,你就由无常行进入到苦的观行了。怎么样观察苦?就是这样观察。前边这个苦行,观察完了。现在「结缚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戌二、结缚行(分三科) 亥一、标

如是复于有漏有取,能顺乐受一切蕴中。由结缚行,趣入苦行。

「如是复于有漏有取,能顺乐受一切蕴中」,这个前边这一段文,「如是」。「复于有漏有取」,这个「有漏有取」后边有解释。总而言之,他就是五蕴,五蕴是有漏的、是有取的。「能顺乐受」这个时候,你的色受想行识,「能顺乐受」,能随顺引发乐的觉受。你这时候这五蕴有这种事情。「一切蕴中」,这个乐受不会离开你的五蕴的,另外有乐受。一切的乐受,都在你的色受想行识里面。

「由结缚行,趣入苦行」,这时候有这种可能,也就是出现了这种因缘,能顺于乐受的这一切境界。那么这种境界。「由结缚行,趣入苦行」,就是由你内心里面有烦恼,烦恼是结,是缚。「由结缚行」,烦恼也是行,也是心法。这个烦恼,「趣入苦行」,就绑住你进入到苦恼的境界去了,你不能不去的。你的烦恼把你绑住,把你绑票,你不去也得要去,到苦恼里面去。而这个「顺乐受」,实在是你自己愿意去的。愿意去,在佛菩萨来看,就是你的爱烦恼,你爱烦恼把你绑住了,把你送到苦恼的地方去了。就是你欢喜的那个境界去了。你的爱烦恼,把你绑住,送到你欢喜的地方去。若在佛来看呢,就把你送到苦恼里面去了。你自己不认为是苦,认为是快乐,是这么回事。这是标。下面是「征」。

 

亥二、征

所以者何?

怎么叫做「由结缚行,趣入苦行」呢?

 

亥三、释

以于爱等结处,生爱等结。于贪等缚处,生贪等缚。便能招集生老病死,愁悲忧苦。一切扰恼,纯大苦蕴。

「以于爱等结处,生爱等结」,这个「爱等结」,就是爱结。一共有九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还有疑结、嫉结、悭结,这九种结。这九种结,它的生起,一定有一个因缘的,叫做「处」。「爱等结处」,就是引发这些烦恼的一个所缘缘的境界。这个所缘缘境界出现的时候呢,「生爱等结」,爱烦恼的所缘缘就生出爱烦恼了。乃至嫉妒、悭吝的烦恼的因缘,就生出来嫉妒、悭吝等的烦恼。

「于贪等缚处,生贪等缚」,这个「贪等」就是贪瞋痴,也是有个所缘缘的境界。这些都是系缚,这烦恼系缚着你。你不贪,不可能是不贪的,就是把你绑住了。「生贪等缚」,那个所缘缘的境界,引生你内心的贪瞋痴的系缚。这个「爱等结」,九结和「贪等缚」,他们的关系,应该是轻重之别。九结是比较轻的,贪瞋痴是重的。就是由轻而重,由小而大。这个烦恼是这样子。

「便能招集生老病死,愁悲忧苦」,你有了「贪等缚」,有九结、有三种缚,结果就能使令你「招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忧苦」愁思、愁虑、悲伤、忧郁,很多的痛苦。这个「生老病死」是生理上的苦恼。这个「愁悲忧苦」是你心理上的苦恼,身心的苦恼。「一切扰恼,纯大苦蕴」,这是总说的。生理上的苦恼、心理上的苦恼,总合起来,就是「纯大苦蕴」,就是你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切的扰恼,都在里边了。一切扰乱你,令你苦恼的事情,都在这里头。这件事,这些东西,就是由于你有九结、有三缚所引起的、现出来的。这是这个结缚行能令你生出苦恼。

 

《披寻记》一一○二页:

以于爱等结处等者:结有九种: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缚有三种:谓贪瞋痴。当知此中,能和合苦,故名为结。令于善行不随所欲,故名为缚。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八卷六页)由是说能招集生老病死愁悲忧苦,一切扰恼,纯大苦蕴。

「以于爱等结处等者:结有九种: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这九种烦恼。「缚有三种:谓贪瞋痴。当知此中,能和合苦,故名为结。」这个结字怎么讲?就是能令你有苦恼,你的烦恼令你有苦恼。你有爱、恚、慢、无明这么多的结,他这个结,令你有苦恼。你放纵这个烦恼,结果烦恼就给你苦恼,给你受苦,这叫做「结」。「令于善行不随所欲,故名为缚」,这个贪等缚,缚是系缚,把你绑住了,这什么意思呢?「令于善行不随所欲」,使令你对于有功德的活动,你不能够随所欲为。你想要做功德,不行!它障碍你,「故名为缚」。你的贪瞋痴障碍你作不成。「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八卷六页)由是说能招集生老病死愁悲忧苦,一切扰恼,纯大苦蕴」,这样意思。

 

戌三、不安隐行(分三科) 亥一、标

如是复于有漏、有取,顺非苦乐一切蕴中,由不安隐行,趣入苦行。

前面结缚行,是能顺乐受一切蕴中,由结缚行趣入苦行,这是顺乐受。现在第三科是「不安隐行」,分三科,第一科「标」。

「如是复于有漏、有取」,前面说是由结缚行引入坏苦,引众生在世间上受苦不是这一种的,如是前面结缚行是这样子。「复于有漏」,还是在你这个色、受、想、行、识里边。「顺非苦乐一切蕴中」,你的受、想、行、识有时候顺乐受,有时候顺苦受;这个时候顺非苦乐,你这个时候就是这样子的「一切蕴中」。「由不安隐行」,你这个时候是非苦非乐,这个就叫做不安隐行。「趣入苦行」,也引你到苦恼的地方去。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征」。

 

亥二、征

所以者何?

所以然是什么呢?为什么顺非苦乐,由不安隐行,趣入苦行呢?这是征。第三科解「释」。

 

亥三、释

有漏、有取,顺非苦乐一切诸蕴。粗重俱行苦乐种子之所随逐,苦苦、坏苦不解脱故,一切皆是无常灭法。

「有漏、有取,顺非苦乐一切诸蕴」,你的色、受、想、行、识是有漏,是有取的。这个时候有漏、有取,当然通于乐受、通于苦受。而现在呢,是顺于非苦乐。这个时候你的感觉也不苦也不乐,在我们欲界的人也有这种感觉,但是这个地方,如果到了色界四禅就是非苦非乐。由不安隐「顺非苦乐一切蕴中」。「由不安隐行,趣入苦行」就是你在奢摩他里面修这不安隐行,那就感觉到苦了,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征,「所以者何?」下面第三科解释。「有漏、有取,顺非苦乐一切诸蕴」,这「有漏、有取」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指你顺于非苦非乐的一切诸蕴的觉受,这一切诸蕴这时候是非苦非乐,这非苦非乐里面是有漏、有取的、是有烦恼的。

「粗重俱行苦乐种子之所随逐,苦苦、坏苦不解脱故,一切皆是无常灭法」,顺非苦乐一切的色受想行识里面,里面有「粗重俱行」,有粗重和它同时俱生俱灭。是什么呢?就是「苦乐种子之所随逐」,就是令你苦恼的种子,种子就是功能,这种功能能令你苦恼,这是苦种子;这种功能能令你轻安,得轻安乐,得广大喜乐;这种种子之所随逐,你现在色、受、想、行、识里边,现在是不苦不乐,但是它里边有「粗重俱行的苦乐种子之所随逐」,随逐你,在你的色、受、想、行、识里面随逐你。「苦苦、坏苦不解脱故」,那个苦种子能令你受苦苦;乐种子能令你受坏苦,这二种苦你并没有解脱,你现在虽然是不苦不乐,但是并没有解脱苦乐,没有解脱这二种苦,这二种苦没解脱故,由「一切皆是无常灭法」,解脱、不解脱,总而言之你都是生灭变化。看这个《披寻记》解释这个有漏、有取。

 

《披寻记》一一○二页:

有漏、有取顺非苦乐一切诸蕴等者:佛世尊说:略五取蕴皆名为苦。义显诸蕴是行苦性。以此诸蕴从后有业烦恼所生。是故说言有漏、有取。与不苦不乐受相应俱有,是故说言顺非苦乐,此粗重性遍行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是故说言粗重俱行。若于不苦不乐受中,不能了知一切唯苦,于其所生苦受、乐受生不舍思,起不舍行,故为苦乐种子之所随逐,由是说言苦苦、坏苦,不得解脱,依此义故,佛世尊说。应观不苦不乐受性,是无常有坏灭法。谓已灭者,即是无常,其未灭者,是灭坏法。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页十五页)。

「有漏、有取顺非苦乐」,它有漏、它有取,而它本身是顺非苦乐,能令你随顺,感觉到不苦也不乐。「一切诸蕴等者:佛世尊说:略五取蕴皆名为苦」,略说你的色、受、想、行、识都叫做苦,你有色也是「苦」,受想行识都是苦。「义显诸蕴是行苦性」,这一句话「顺非苦乐一切诸蕴」,这表示这个时候呢,这色、受、想、行、识是行苦,在三苦里面不是坏苦,也不是苦苦。「以此诸蕴从后有业烦恼所生」,因为你这个色、受、想、行、识诸蕴。「从后有业」,从现在的生命体这叫做自体有,这个生命之后,还有生命,那个诸蕴呢,从后有业烦恼生起,后有业,一个业,一个烦恼。「后有业」,就是将来生命的因,能得将来生命的因,就是后有业,不但是业还有烦恼,烦恼所生,能令你的五蕴生起来。「是故说言有漏、有取。与不苦不乐受相应俱有,是故说言顺非苦乐」,所以这么说。「此粗重性遍行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这个粗重性,苦乐受的种子就是粗重性,「遍行一切」,它普遍地活动在一切苦受之中,乐受之中也是有的。「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是故说言粗重俱行」,是这样的意思。

「若于不苦不乐受中,不能了知一切唯苦」,说是这个禅师,他于不苦不乐受中,不能明白一切皆是苦!乐受也是苦,苦受也是苦,不苦不乐受也是苦,不能了知一切皆是苦。「于其所生苦受、乐受生不舍思」对他苦乐受的种子生出来的苦受和乐受,「生不舍思」就引出来一种执着的思惟,不舍就是「执着」,舍就是「无着」。「若于不苦不乐受中,不能了知一切唯苦」,「于其所生苦受、乐受生不舍思」,若舍就是无着的意思,不舍就是有执着的意思。「起不舍行」就是生起来不能弃舍,这个苦受、乐受不能弃舍的;你弃掉了乐受,谁愿意弃乐受?愿意弃苦受,而不愿意弃乐受,但苦受、乐受是不相离的,你有乐受你就有苦,所以「生不舍思」,不能弃舍。

这个「舍思」,思心所就是业,就是行动。你行动的时候,你身体的行动和口上的语言是由思心所表现出来的。「起不舍行」,你心里面也不舍思,你行动上也不舍行,就是不能够不执着的。「故为苦乐种子之所随逐」,你心里面有执着的这种思惟,所以你就会为苦乐种子之所随逐,如果你不受一切法,就是生不舍思,起不舍行,你能够有无着、无住的这种大智慧,就不为苦乐种子之所随逐了。「由是说言苦苦、坏苦,不得解脱,依此义故,佛世尊说。应观不苦不乐受性,是无常有坏灭法。谓已灭者,即是无常,其未灭者,是灭坏法」,现在虽然没有灭坏,将来会灭坏的。

 

酉二、别配三苦(分二科) 戌一、坏苦

如是行者,于能随顺乐受诸行及乐受中,由结缚行,趣入坏苦。

前面是别释三行:不可爱行、结缚行、不安隐行,现在底下「别配三苦」。就是以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配三苦。分三科,第一科是「坏苦」。

「如是行者,于能随顺乐受诸行,及乐受中,由结缚行,趣入坏苦」,前面这一段文说的是这位修行人,于能「随顺乐受诸行及乐受中」,这个诸行能随顺乐受,那也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这些。「及乐受中」,乐受中就是你随顺乐受,乐受现前了,你的心在乐受里面。「由结缚行,趣入坏苦」,为什么人会这样子呢?「由结缚行」,就是内心有烦恼,内心里有烦恼才能随顺乐受诸行及于乐受中,就是「由结缚行,趣入坏苦」,这乐受是坏苦。

 

戌二、苦苦

于能随顺苦受诸行,及苦受中,由不可爱行,趣入苦苦。

能随顺苦受的诸行,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遇见了色声香味触法诸行。「及苦受中,由不可爱行,趣入苦苦」,前面那个不可爱行,趣入到苦苦。

 

戌三、行苦

于能随顺不苦不乐受诸行,及不苦不乐受中,由不安隐行,趣入行苦。

能顺不苦不乐受的诸行,也还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这些法。「及不苦不乐受中」,就是你能随顺不苦不乐受中,由不安隐行,趣入苦行,你观察是不安隐,就是那里面有苦受种子、有乐受种子,它一现行了,就令你有所变动。那就叫做不安隐行增上力故。

 

酉三、结说三受

如是由结缚行、不可爱行、不安隐行增上力故;于三受中作如是说:诸所有受,皆悉是苦。

「于三受中,作如是说」,由这三种受。「诸所有受,皆悉是苦」,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不苦不乐受也是苦。

 

申三、结

如是名为由无常行,作意为先,趣入苦行。

前面这一大段就是由无常行,就是十种无常行。「作意为先」,你在奢摩他里面这样作意,去观察。「为先」,就是以它为领导者,为主要的一部份。「趣入苦行」,进一步去观察一切法,色受想行识是苦。

 

《披寻记》一一○三页:

诸所有受皆悉是苦者:摄异门分说,谓诸乐受,变坏故苦。一切苦受,生住故苦。非苦乐受,体是无常,灭坏法故,说之为苦,乃至广说,(陵本八十三卷十五页)其义应知。

「诸所有受皆悉是苦者:摄异门分说,谓诸乐受,变坏故苦」,这是乐受,乐受不变坏的时候,人感觉快乐嘛,它若是变坏的时候,你就感觉苦恼了。所以「谓诸乐受,变坏故苦」。「一切苦受,生住故苦」,一切苦受生的时候,你就感觉到苦,一切苦受存在的时候,你也感觉到苦,「生住故苦」。「非苦乐受,体是无常」,这时候你的内心不感觉到苦,也不感觉到乐,但是这个「非苦乐受」它不是永久的。「灭坏法故」,因为它是一定要灭坏的,是属于这种法故。「故说之为苦」,所以说是苦,「乃至广说」。

 

未三、空行摄(分二科)  申一、释(分二科) 酉一、举有所得

复作是念:我于今者,唯有诸根,唯有境界,唯有从彼所生诸受,唯有其心。唯有假名我我所法,唯有其见,唯有假立此中可得。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复作是念」,这个禅师在奢摩他里面,心里面还这样的念:「我于今者」,我现在,「唯有诸根」,唯独有眼耳鼻舌身意诸根。「唯有境界」,唯有眼耳鼻舌身意所缘虑的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唯有从彼所生诸受」,唯有从六根引发六识去触对色声香味触的境界,心里面就会有受。或者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唯有其心」,这个时候唯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六识是他的心。这个「唯有诸根,唯有境界,唯有从彼所生诸受,唯有其心」,这是因缘所生法。

「唯有假名」,这是在这个有这么多的东西,就是十八界,诸受。「唯有假名我我所法」,这个时候这个众生,一定是执着有我我所的。可是这个时候应该观察我我所是假名字,但有名无实,不是真实有我我所法。「唯有其见」,这个时候唯有从六根六尘六识这假名我我所法中就会有诸见:有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好多见。「唯有假立此中可得」,这些诸见都是方便安立的。「此中可得」,可以得到安立的,不是有真实,是不可得的。「唯有假立此中可得」。

「除此,更无若过若增」,就是我们的生命体就是这么多,你若把这么多生命体的内容除掉了呢,「更没有若过」,或者超过这个数目还有多少,或者是「若增」,或者是有增加多少,这样意思。「除此更无若过若增」。前面是「有所得」,下面第二科「无所得」。

 

酉二、明无所得

如是唯有诸蕴可得。于诸蕴中,无有常恒、坚住、主宰,或说为我,或说有情。或复于此说为生者、老者、病者,及以死者。或复说彼能造诸业,能受种种果及异熟。由是诸行皆悉是空,无有我故。

「如是唯有诸蕴可得」,前面这一段文的观察,你就会知道只有色受想行识可得。「于诸蕴中,无有常恒、坚住、主宰,或说为我,或说有情」,在色受想行识诸蕴里面没有「常恒坚住」,坚固地存在;「无有常恒」,不是有永久性的,无有坚住的;「无有主宰」,也没有说有一个东西是有主宰力量,就是没有我了。「或说为我」,这个境界无有常恒坚住主宰,那么这里面就只是有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而已。那么这样子在里边这个情形,「或说为我」,或说这就是我,我就是这样子。「或说有情」或说这是有情,这个有情有常恒坚住主宰的作用,这个叫有情,这个叫做我。现在说修无我观,就是没有这个我。

「或复于此说为生者、老者、病者,及以死者」,或者说于此色受想行识里边,「说为生者」这个中阴身去投胎去,一剎那间色受想行识现前就是「生」,叫做「生者」。而这个生者的意思就是它是色受想行识所生之法的主体者,它是能生的。「老者」身体疲劳了是老了,衰老了,但是心里面有色受想行识这个我的。「病者」说这个时候病痛了。「及以死者」。

「或复说彼能造诸业,能受种种果及异熟。由是诸行皆悉是空,无有我故」,上面说到「无所得性」,「或复说彼能造诸业」,说这个我能造诸业。「能受种种果及异熟。由是诸行皆悉是空」,从这看,这么多,六根也好、六境也好、六识也好,乃至诸受也好,乃至我我所也好,这些诸法。「或复说彼能造诸业」就是作者。「能受种种果及异熟」,这个「种种果」是现在所受的果报,「异熟」是将来受的果报。「由是诸行皆悉是空」由这样说法皆悉是空,什么理由说它是空?「无有我故」,这里面没有我,生老病死里面没有我,死亡里面也没有我。

 

申二、结

如是名为由无所得行趣入空行。

这空性就是无我,不可得也是无我,由无我行趣入空性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三页:

由是诸行皆悉是空者:唯依诸蕴假说我等有种种相,当知此种种相唯是诸行,除此别无我等自相可得,是故说言皆悉是空。

「由是诸行皆悉是空者,唯依诸蕴假说我等有种种相」,有这么多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很多相。「当知此种种相唯是诸行,除此别无我等自相可得,是故说言皆悉是空」。这下边是第四科「无我行」。前边是说的「空行」,这是说「无我行」。

 

未四、无我行摄(分二科) 申一、释

复作是念:所有诸行,与其自相及无常相苦相相应。彼亦一切从缘生故,不得自在,不自在故皆非是我。

「复作是念」,这位禅师他在奢摩他里他这样作念:「所有诸行,与其自相及无常相苦相相应」,所有的这一切法,当然在这里面单说有漏的、有为的有漏法。「与其自相及无常相苦相相应」,「自相」就是不遍于他法的,在别的法上没有这件事,只有你有你自己的性格,其他的人没有,那就叫做「自相」。「及无常相」,所有的有为法都有变异相,都有无常相,像前面说的。「苦相相应」,就是生老病死苦,苦相相应。「彼亦一切从缘生故」,这时候这些自相、共相、苦相相应的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叫做空行,现在说「彼亦一切从缘生故」,这色受想行识每一法都是因缘有的。「不得自在」,它就不能独自地存在,不可以。「不自在故皆非是我」,所以这一切诸行都不是我。

 

申二、结

如是名为由不自在行入无我行。

你现在观察不自在,你就通达无我义了,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巳二、觉了诸谛(分三科)  午一、现不现见别(分二科)  未一、于现见蕴(分二科)

申一、释(分四科)        酉一、苦谛相(分三科)     戌一、标

如是行者,以其十行摄于四行,复以四行了苦谛相。

这是第二科觉了四谛,前面观察十行这一大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观察四谛。分三科,第一科是现不现见别。「如是行者」,前边修十种行的这位禅师。「以其十行摄于四行」,它一共有十种观行就含摄了佛陀说的这四种行。「复以十行所摄的四行去了苦谛相」,去明白苦的相貌。

 

戌二、配(分四科) 亥一、无常行

谓无常行五行所摄:一、变异行,二、灭坏行,三、别离行,四、法性行,五、合会行。

这底下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标,下面第二科是「配」。分四科,亥一「无常行」。「谓无常行」,前面以十行摄于四行,复以四行了苦谛相,这下边解释。「谓无常行五行所摄」,这无常行,苦谛用无常去观察,这个无常行是什么呢?「五行所摄」,用五种观行都属于无常行,那五种行呢?「一、变异行,二、灭坏行,三、别离行,四、法性行,五、合会行」,这前面解释过了。

 

亥二、苦行

苦行三行所摄:一、结缚行,二、不可爱行,三、不安隐行。

这是第二科,第二科是「苦行」。前面是无常行,包含了五种行,下面说到苦行,它包含了三种行所摄。「一、结缚行,二、不可爱行,三、不安隐行」,这三行属于苦行。

 

亥三、空行

空行一行所摄:谓无所得行。

第三科是「空行」,空的观行,在奢摩他里修如是观,名为空行。「空行一行所摄」,苦行是三行所摄,无常行是五行所摄,苦行三行所摄,加起来就是八行。那么,第三空行是一个观行所摄。「谓无所得行」,在空行里面无所得行、觅我不可得、无所得行,无所得行就叫空行。

 

亥四、无我行

无我行一行所摄:谓不自在行。

「无我行一行所摄」,无我行在十行里面来说呢,能摄到一个行。「谓不自在行」,就叫做「无我行」。

 

戌三、结

彼由十行悟入四行。

彼由这个十种观行悟入到四行,就是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这第二科集谛相。前面苦谛相解释完了,苦谛这一段很长。下边是说「集谛相」,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酉二、集谛相(分二科) 戌一、标

复由四行,于苦谛相正觉了已,次复观察如是苦谛,何因何集何起何缘,由断彼故,苦亦随断。如是即以集谛四行,了集谛相。

「复由四行于苦谛相正觉了已」,「复由四行于苦谛相」,就是前面说的这个四行: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于苦谛相正觉了已,次复观察如是苦谛,何因何集何起何缘,由断彼故,苦亦随断。如是即以集谛四行,了集谛相」,这个苦行观察完了,苦谛观察完了,次复观察如是苦谛,这个苦谛什么因,何因而有?何所集成,「何起」怎么样会生起苦呢?「何缘」,什么缘的力量使令你有苦?这是标。「次复观察如是苦谛何因何集何起何缘」,什么因缘、什么集、什么起、什么缘,而有如是苦谛呢?「由断彼故,苦亦随断」由于断了因集起缘,苦也就没有了,「苦亦随断」。「如是即以集谛四行,了集谛相」,这是标。

下边解「释」,分三科,第一科「第一义」。一共有三种解释,这是第一义的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因。

 

戌二、释(分三科)  亥一、第一义(分四科) 天一、名因

谓了知爱能引苦故,说名为因。

就是这个禅师在奢摩他里面修毗钵舍那观,他就了知到爱能引苦故,知道这苦是从什么地方来呢?是由爱来的。有爱就会有苦,「爱能引苦」。所以爱是苦的因,「说名为因」。

这个爱能引苦:譬如说是,我们看那个殡仪馆那里,很多人死了,我心里不动,没有关系,看见和没看见一样。但是,若是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我的父亲、我的母亲若死,那可不行,心里边痛。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有爱。你对于你的父母兄弟姊妹有爱,所以你心里苦。其他的人哪,他有病、他倒霉、他死,你无动于衷,就是你对他没有爱。如果那个人是我的好朋友,他若是倒霉了,我也是苦,因为我对他有爱。所以「爱能引苦」。这是一回事。断了爱的……阿罗汉没有爱了,阿罗汉没有苦。但是阿罗汉有智慧,有智慧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怎么做,怎么做。就是不用爱来处理事情,用智慧来处理事情。用智慧处理事情的时候没有苦,用爱来处理事情就会引起苦、引起问题,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事情。爱能引苦,爱所以是苦的因。

 

天二、名集

既引苦已,复能招集令其生故,说名为集。

这是解释这个「集」,什么叫做「集」。「既引苦已」,这个爱,你有了爱的时候,就能令你有苦恼。你的心里面有爱一动,就熏习了一个力量。你常常有爱在活动呢,这个力量就愈来愈多。愈来愈多,这个力量,它是苦因,但是它还没有力量去把苦引出来,它不能。所以「复能招集」,你继续爱呢,就使令爱所栽培的、所种植的苦因力量加强了,它就能招集,把苦能集来、集聚来,是这个意思。「既引苦已,复能招集,令其生故」,能令这个苦出现,「说名为集」,能令苦出现的这个力量,叫做「集」。而这个集是谁?就是这个爱,爱继续爱的时候就是集了。

 

天三、名起

既生苦已,令彼起故,说名为起。

「既生苦已,令彼起故」,既然你不断的爱所熏成的力量能令苦生起,这时候叫做「生」,这时候这个爱叫做生。「令彼起故」,使令这个苦现出来了。前边是「生苦」能令苦生,苦还是没生,只是有力量叫它生,现在「令彼起故」,就是令苦现出来了。「说名为起」,这叫做起。

 

天四、名缘

复于当来诸苦种子能摄受故,次第招引诸苦集故,说名为缘。

第四科是缘。「复于当来诸苦种子能摄受故」,「复于当来」,这个苦现出来以后,就是生老死现出来了。「复于当来诸苦种子能摄受故」,现出来以后,又怎么的呢?你这个爱,又继续在那里,能摄受苦的种子,来种植苦的种子,继续这样做。这个摄受苦的种子,就是能成就苦的力量,栽培苦的力量。「次第招引诸苦集故」,以后你栽培了苦的种子,叫做集。由这个种子引苦现起,就叫做苦。这个时候就叫做缘。这样说呢,这个缘,是指未来的苦,爱能令当来也有苦,叫做缘。前面是因、集、起,是指由过去到现在;这个缘就是由现在到未来,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四页:

谓了知爱能引苦故,至说名为缘者:谓爱能植众苦种子,是名为因。既植种已,复能相续润彼令生,是名为集。种既润已,令于五趣差别生起,是名为起。既生起已,复与当来诸苦为引发缘,是名为缘。

「谓了知爱能引苦故,至说名为缘者:谓爱能植众苦种子,是名为因。」这个《披寻记》这个解释比较分明一点。「爱能植众苦」,我们的爱着心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初开始活动的时候呢,「能植众苦种子」,能种植令你苦恼的功能性。这功能性原来是没有的,你的爱一活动,就有了,有了种子;这个种子将来能令你苦,「是名为因」。「既植种已,复能相续润彼令生」,既然栽培了苦的种子以后,你还继续地爱,继续地爱,这个爱的力量,滋润那个种子,叫它生苦,「是名为集」。

「种既润已,令于五趣差别生起,是名为起。」这样说呢,头一开始,「谓爱能植众苦种子」,实在就是无明缘行。无明缘行的结果,就有了识、名色、六入、触、受的种子。「既植种已,复能相续润彼令生」,就是十二缘起的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了。你继续地爱,这个力量能滋润你以前栽培的那个种子,叫它力量强大,它就有力量令苦生起,「是名为集」。「种既润已,令于五趣差别生起,是名为起」:这个种子既然被爱滋润了以后,「令于五趣」这个种子力量更大了,更大到什么程度呢?「令于五趣」,使令你在这个五种趣中:天、人、地狱、饿鬼、畜牲,这五种趣里边,「差别生起」:不同的果报就现起了。你做善,这个爱有多少拘束,不是太无限度的爱,是有限度的爱,就是有点道德的,那么就在人天中得果报;如果是没有道德,无限度的爱的话呢,那就跑三恶道去了。相续令生,「五趣差别生起,是名为起」。

「既生起已,复与当来诸苦为引发缘」,「既生起已」,就是你果报一现起了以后,现起了以后又怎么的呢?你还继续爱,继续爱呢,你这一爱,又给将来的「诸苦」,什么是苦,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是苦,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是苦。能为将来的眼耳鼻舌身意诸苦为引发缘,又引苦。就是这样子没完,不断地引发诸苦,「是名为缘」。

前面那个苦谛,用无常、苦、空、无我这四种观行观察苦谛。现在观察集谛,用因、集、起、缘这四个,来观察这个集谛,是这样子。这是第一种解释。

 

亥二、第二义

复有差别:谓了知爱是取因故;复能招集即以其取为因有故;复能生起有为上首,当来生故;又能引发以生为缘,老病死等诸苦法故;随其所应,当知说明因集起缘。

「复有差别」,复有不同的解释。「谓了知爱是取因故;复能招集即以其取为因有故」,「谓了知爱是取因故」,这按十二因缘来说,这爱烦恼是取烦恼的前方便,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爱烦恼是取的前方便,因爱而有取,所以爱是取的一个因。这就叫做因,这因就这么讲。

「复能招集即以其取为因有故」,「复能招集」,这个爱,若继续地爱呢,到取的时候,这十二因缘里边的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这四个取。这四个取,实在也就是爱。所以你这个爱,再继续活动、广大地活动,发展起来了。「复能招集」,就能招出这集来。什么叫做集呢?「即以其取为因有故」,就因为你这个取的烦恼的力量为因,而有了爱缘取的「有」,十二缘起的那个「有」。就是把那个栽培的种子,因为爱取的滋润,它的力量强大了,能有苦恼,能使令你有苦恼现前,这叫做有。这个有就是业力。

「复能生起有为上首,当来生故」:到了「有」的时候,你的爱没有完,还是要爱的,所以「又能生起有为上首当来生故」。这个「有」,就是强大的业力,以它为导首,「当来生故」:将来的生命就现出来了。是这个意思,那么这叫做「起」。

「又能引发以生为缘,老病死等诸苦法故」:你这个「有」,使令你的生命现起了呢,但是没有到此为止,又能够引发出来苦恼的事情。什么呢?「以生为缘」,因为你生命体现出来以后,就会有老病死等诸苦现起,「诸苦法故」,这就叫做「缘」。「以生为缘,老病死等诸苦法故」,这叫做「缘」。这老病死以生为缘,实在就是以爱为缘;以爱为缘,就有老病死的问题了。「随其所应,当知说明因集起缘」,由前面这段文你就应该知道,什么叫做因、什么叫做集、什么叫做起、什么叫做缘。看这《披寻记》解释很清楚。

 

《披寻记》一一○四页:

随其所应当知说名因集起缘者:此中差别,谓爱望于取支,说名为因。望于有支,说名为集。望于生支,说名为起。望老死支,说名为缘。

「随其所应当知说名因集起缘者:此中差别,谓爱望于取支,说名为因。」这个爱为取的因。这样说,取也还是爱,但是这个爱特别重、特别强大起来,还是多方面的爱,这时候。「望于有支,说名为集」:这个爱对有支来说,叫做集,就是能令你苦恼现起。「望于生支,说名为起」:这个十二缘起的那个生支,就叫做起。就是你这个色受想行识现起了,你旧的色受想行识一剎那间灭了,新的色受想行识一剎那生起了,这就叫做生。而这个生,就是这个生支,对爱来说,就叫生支。望于生支,说名为起,这时候爱叫做起。「望老死支,说名为缘」:这个爱,对老病死来说呢,就叫做缘。就是,以爱为缘而有老病死了,是这么意思。

 

亥三、第三义(分二科) 天一、释(分二科) 地一、因

复有差别,谓正了知烦恼随眠,附属所依。爱随眠等,是当来世后有生因。

这是第三个道理的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因。

复有不同的意义,谓正了知,就是这位禅师在奢摩他里面,很正确明白了一件事,什么呢?「烦恼随眠」,就是我们在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色声香味触的时候,这烦恼动了、贪瞋痴动了。动了没有白动,就是在阿赖耶识里面造成烦恼种子,这叫做随眠。「眠」就是睡觉,这是比喻,就是人出来活动,然后活动一个时期,疲倦了又去睡觉去了。说我们这个烦恼活动去,烦恼有时候活动、活动,它不能一直活动,它有时候休息了,活动叫现行,休息的时候叫做随眠,随眠其实就是烦恼的种子,烦恼的功能在那里。这个烦恼随眠是所有的烦恼,各式各样烦恼都有随眠。「附属所依」,这个烦恼种子它在什么地方住呢?「附属所依」,就是附属你的所依的阿赖耶识里面,不过小乘佛教没有明显的说阿赖耶识,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就依附在那里住,叫做「附属所依」。

「爱随眠等,是当来世后有生因」,现在从这么多的烦恼里面呢,一个有力量的烦恼,就是爱烦恼。爱烦恼的随眠种子等,是当来世后有生因。这个「后」就是当来世,当来世生命的一个因,你这个爱的随眠是将来生命现起的一个因,一个种子,一个力量。这是解释因,解释完了,下面第二科解释集起缘,分二科。

 

地二、集起缘(分二科) 玄一、标

又正了知彼所生缠,随其所应,是集起缘。

「又正了知彼所生缠」,「彼所生缠」,彼爱烦恼所现起的烦恼,「缠」是现起的烦恼。随眠是种子,种子发生作用的时候,就在我们心里面出来种种的烦恼了,叫做缠。「又正了知彼所生缠」,你要知道彼爱随眠所生的爱烦恼,就是爱烦恼现行叫做缠。「随其所应,是集起缘」,随其各种因缘适应的,那就叫做集、叫做起、叫做缘。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玄二、释

谓后有爱能招引故,即是其集。此后有爱,复能发起喜贪俱行爱。此喜贪俱行爱,复与多种彼彼喜爱为缘。

「谓后有爱能招引故」,这个烦恼种子、爱烦恼的种子一现行了呢,就有后有爱,爱烦恼种子活动出来叫后有爱,怎么叫后有爱呢?「能招引故」,能招引来以后的生命的现起。将来……我们这个生命终究有一天会死掉了的,以后还有生命,那个生命从那儿来的?就是从你的爱烦恼引出来的,是这样子。「谓后有爱能招引故,即是其集」,这就叫做集。它有这力量,后有爱能引起将来的生命体,这叫做集。

「此后有爱,复能发起喜贪俱行爱」,这个后有爱又能够发动出来一种爱,什么爱呢?「喜贪俱行爱」,就是你内心的喜、你内心的贪,这个喜不是清净的,是染污的所以叫做贪。俱行、俱行爱,就是和你所爱的境界俱生俱灭,同时活动就叫做俱行爱。这个「喜贪俱行爱」,喜贪的所缘境是你的所有权,这个所爱的境界是你的所有权,这叫做喜贪俱行爱,你自己有权力……所爱的境界同时俱生俱灭叫作俱行。

「此喜贪俱行爱,复与多种彼彼喜爱为缘」,这个喜贪俱行爱,它不会知足的,这是我的,是我我所,是我所爱的境界,不到此为止了,不是的,它还会,这个喜贪俱行爱,它还会叫你突破所有权的范围,「与多种彼彼喜爱为缘」,那些还不是我的所有权,我继续发展把它都抢过来,都属于我的,就是彼彼喜爱为缘,这就叫做缘。下面结束。

 

天二、结

如是依止爱随眠等、及三种缠,能生后有,及能发起诸爱差别,是故说名因集起缘。

「如是依止爱随眠等」,这爱的随眠没有现行,这叫做因。「及三种缠」,就是随眠种子……「及三种缠」,就是爱的随眠种子现出活动有三种烦恼。「能生后有」,能生起后来的生命。「及能发起诸爱差别」,那就是……一个后有爱、一个是喜贪俱行爱、一个是彼彼喜乐爱,这是所爱的差别。「是故说名因集起缘」。

 

《披寻记》一一○四页:

谓正了知烦恼随眠至因集起缘者:此中差别依爱、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喜乐爱。如次说名因、集、起、缘。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爱者,谓于现在自体贪着。后有爱者:谓于未来自体希求。喜贪俱行爱者:谓于已得摄受资财现前境界深生味着。彼彼喜乐爱者,谓于未得摄受资财非现境界种种追求。其义应知。

「谓正了知烦恼随眠至因集起缘者:此中差别依爱」,是爱的种子。「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喜乐爱」,是依爱的种子,现出来的行动,这三种爱。「如次说名因集起缘」,在种子的时候叫做因,那种子现行的三种爱,按照次第集、起、缘,「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爱者谓于现在自体贪着」,现在已经现前的我们的生命体,爱着这个 身体,这是一种爱。「后有爱者:谓于未来自体希求」,这是现在这生命体结束了,还希望再有一个生命体,那么叫后有爱,另外我们佛教徒因为学习佛法,知道我们这个生命不会永久存在,将来还要有生命,就会想,我希望将来的生命比现在好一点,那么这就叫做后有爱。「喜贪俱行爱者:谓于已得」,就是说你用你的智慧力量,用你的业,过去福德业力的力量的活动力,你已经成就了。「已得摄受的资财现前境界深生味着」,因为你自己的活动力量,你积聚了很多的资财、很多的欲,对这些境界深深味着,深深爱着。「彼彼喜乐爱」是什么呢?「谓于未得」到的,你没有摄受的资财,「非现境界」不现于你前面的,不是你所有,现起种种的追求。不属于我,我追求过来,还是让它属于我的,那么就叫彼彼喜乐爱。

 

戌三、结

如是行者,由四种行,了集谛相。

前面是结束这段文,这四种行,因集起缘,就明白了,什么叫做集谛相貌。

 

酉三、灭谛相(分二科) 戌一、释(分四科) 亥一、灭

于集谛相正觉了已,复正觉了如是集谛,无余息灭,故名为灭。

苦谛、集谛,解释完了,现在再解释这灭谛相。分二科,第一科是释,第一科是解释这个灭。「于集谛相正觉了已,复正觉了如是集谛,无余息灭」,你在奢摩他里面还要这样观察,观察这个集,「集谛,无余」,没有剩余的,全部都息灭了,这就叫做灭。所有的烦恼、烦恼的种子,和烦恼的现行,完全息灭了,这叫做灭。

 

《披寻记》一一○五页:

如是集谛无余息灭者:谓彼见修所断烦恼断故,下分上分诸结断故,毕竟断故,是名无余息灭。

「如是集谛无余息灭者:谓彼见修所断烦恼断故」,见道所断烦恼、修道所断的烦恼,这两种烦恼,都断掉了,这就叫做灭。这个烦恼有「下分上分诸结断故」,从另一个……从修行的次第,有见道烦恼、见道所断烦恼、修道所断烦恼。若从欲界、色界、无色界来说,五下分结就是欲界,五上分结就是色界、无色界,这两个地区,其实实在是三个地方,它们的烦恼都断掉了,那也就叫做「无余息灭」,「毕竟断故是名无余息灭」,就是连现行的烦恼、种子的烦恼全面都消灭了,这叫做「无余息灭」。

 

亥二、静

一切苦谛,无余寂静,故名为静。

这个灭谛有四个相貌:灭、静、妙、离。灭就是烦恼全面的、毕竟的息灭了。这个静字怎么讲呢?「一切苦谛」,就是你的果报,眼、耳、鼻、舌、身、意,你的色受想行识,完全息灭了,「无余」没有剩余的,完全息灭了,你内心就寂静了。你若有苦恼的时候,也就是你有烦恼的时候,你心里面不寂静的,不静的。「故名为静」,这时候,没有惑、没有业,也没有苦了,惑业苦都息灭了,所以叫做静。这是这样说,这是无余涅槃的境界,无余涅槃的境界是: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切都息灭了,叫做静。

 

《披寻记》一一○五页:

一切苦谛无余寂静者,未来苦果不更生故,现在苦果任运灭故,是名无余寂静。

「一切苦谛无余寂静者,未来苦果不更生故」,现在这个生命体,虽然断了烦恼,但是它现在还是在,也还是有老病死,但是将来的生命体,决定不再生起了。这个生命体,一剎那间灭掉了,将来不再会有这色受想行识了。「现在苦果任运灭故」,我们还存在的这个色受想行识,因为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它自然到时候寿命尽了,它就结束了,「是名无余寂静」。

 

亥三、妙

即此灭静,是第一故;是最胜故;是无上故,说名为妙。

第三科解释妙,「即此灭静」,是把烦恼完全灭掉了,把这个苦也完全息灭了,就是灭静,「是第一故」,这是第一件事。什么叫做第一呢?就是「最胜故」,这是最殊胜的境界。怎么叫做最胜的境界呢?「是无上故」,没有比它再高尚的了,在它的上面没有事情了,所以叫做最胜。因为最胜,所以叫做第一。「说名为妙」,这个「妙」字是这个意思,赞叹灭静的境界是最殊胜的。

 

亥四、离

是常住故,永出离故;说名为离。

「是常住故,永出离故」,这个灭静的境界是永久的,不会再变化的。「永出离故」,永久的出离了惑业苦了,所以叫做「离」,「离」是这个意思。

 

《披寻记》一一○五页:

即此灭静至说名为离者:分别缘处初胜法门经说: 谓于永断无罪清净安乐性中正观行相,名妙行相。及于永断常住性中正观行相,名离行相。彼说永断,即此灭静。彼说无罪清净安乐,即此第一最胜无上。如次配释应知。

「即此灭静至说名为离者:分别缘处初胜法门经说」,这有一部经,这部经上说:「谓于永断,无罪清净安乐性中」,那就是永断,当然就是永断烦恼,断了烦恼就是没有罪了,你的心就清净,就安乐,这样的体性里边,「正观行相名妙行相」,这就是妙行相。「及于永断常住性中,正观行相名离行相」,这样讲;这是初胜法门经上说的。这下面《披寻记》的作者说了:「彼说永断,即此灭静」,彼初胜法门经说那个永断,就是这里《瑜伽师地论》说的那个灭静,永断就是灭静,断除烦恼、断除苦谛,这就叫做灭静。「彼说无罪清净安乐,即此第一最胜无上」,这个「离」呢,就是「常住性中正观行相名为离」,就是这样说,「如次配释应知」。

 

戌二、结

如是行者,由四种行,了灭谛相。

这是第二科,结束这一段文。这样修行的禅师由这四种行,灭、静、妙、离,就通达了灭谛的相貌。

 

酉四、道谛相(分二科) 戌一、释

于灭谛相正觉了已,复正觉了真对治道,于所知境能通寻求义故:能实寻求义故,由于四门随转义故,一向能趣涅槃义故,所以说名道如行出。

下面第四科是道谛相,分两科,第一科释。「于灭谛相正觉了已」,什么叫做灭谛,用这四种相说的很明白,「正觉了已」。「复正觉了真对治道」,你还要继续努力,这件事还没有做完,你还要继续努力,要明白「真对治道」,不是假的、是真实的,能对治苦、集,能够得到灭谛的。

「于所知境能通寻求义故」,真实的对治道是什么呢?「于所知境能通寻求义故」,「于所知境」,就是色、受、想、行、识。「能通寻求义故」,你用苦、空、无常、无我这么观呢,就是能通于你所寻求的那个灭谛的境界,就在我们现在的色、受、想、行、识上,你修苦、空、无常、无我的观呢,就能通到涅槃那里,涅槃就是你所寻求的,你所希求的义故。「能通寻求义故」,就是道,道谛有四相:道、如、行、出,就是那个道。「能通寻求义故」,是道谛。这里边「能通」,就是所有的修行方法,道前的方便,来正式修道的这些戒定慧,所有这些法门,你这样用功修行呢,「能通寻求」。

「能实寻求义故」,能实寻求义故是什么呢?就是无我观,这个戒定是帮助智慧的,它都是助道,真实能够解决问题,到达涅槃那儿去,是无我观。「能实寻求义故」就是那个「如」,道如行出那个「如」字。这个「如」字就是由无我义,能到诸法「如」那里,就是一切法寂灭相那里。你修无我观的时候,就是完全是寂灭相了。

「由于四门随转义故」,这个就是「行」,道如行出的行,四门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四谛这是个教法,用语言文字这么讲,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道谛,这个语言文字是你得涅槃的门,如果你没有这苦集灭道就是没有门了。这是门,它不是涅槃,但是它是涅槃的门,也很重要的,你不可以废掉它的。「由于四门随转义故」,你由观察苦谛,再观察集谛、观察灭谛、观察道谛,继续不断老是这样观察,「随转义故」,所以叫做「行」,这个「行」是这样的意思。

「一向能趣涅槃义故」,那叫做「出」。能够进入到涅槃那儿去叫做「出」,就是从惑业苦出来,到涅槃那儿去了,叫做出。

 

《披寻记》一一○五页:

由于四门随转义故者:谓于四种圣谛差别随转,是名四门。如缘起圣道经说:曾见老死,见老死集,见老死灭,见于老死趣灭行迹。如是曾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曾见行集,曾见行灭。曾见于行,趣灭行迹。其义应知。

「由于四门随转义故者:谓于四种圣谛差别随转,是名四门」,你在奢摩他里面修观,就是与四圣谛不同的随转。苦谛:这时候是观察苦,先观察无常、苦、空、无我; 集谛:是观察因、集、起、缘,来观察集谛;灭谛:观察灭、静、妙、离;道谛:就是道、如、行、出。是这样子循环的观察,所以叫做「由于四门随转义故者:谓于四种圣谛差别随转,是名四门」,下面还有解释。

「如缘起圣道经说:曾见老死」,就是你在奢摩他里面看出生老死的苦恼的境界,「曾见老死」,这是已知苦谛。「见老死集」,老死从什么地方来的?从生来。生是从什么地方来?从有来。有从什么地方来?从爱、取来。这就是集谛了。「见老死灭」,「生」灭则「老死」灭,「有」灭则「生」灭,「爱取」灭则「有」灭,究竟灭了,是这样子。「见于老死趣灭行迹」,你若在奢摩他里面用毗钵舍那去见,见到这老死趣灭,向「灭」那个地方去了,是什么?就是行迹,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我们在奢摩他里面修行的正观,但是说「迹」呢,就是以前的圣人都是从这条路走过去的,所以是「迹」,经验之谈,是这个意思。

「如是曾见生、有、取」,就是老死由生,生由有来,有由取来,取由爱来,爱由受来,受缘触,触缘六处、名色、识、行,十二缘起一直向上推。「曾见行集」,行是怎么集的?无明集、无明缘行。「曾见行灭」,无明灭则行灭。「曾见于行,趣灭行迹」,还是要修四念处、八正道,这无明才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这样子。「其义应知」,这就是四门随转的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还争什么?不争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大悲观音六道成就法[栏目:蒋康祖古仁波切]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六五)[栏目:杂阿含经]
 看清楚心怎样运作,妄想就会完全停止[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无死的金刚心 第7章 琼波浪觉的梦魇[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