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列二力(分二科)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唯分别力
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者:谓于住时,思惟过去未来境界,而生于彼。
这是第四科,约二增上力辨。分两科,第一科是列二力,列二力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现在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唯分别力。
「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者」:这个恶不善法,「唯由分别力生」,不是境界上的力量,这是什么意思呢?「谓于住时」:就是这个人在静坐的时候,「思惟过去未来」的「境界,而生于彼」:这个时候引起这些恶不善法的事情。
黄二、俱由二力
由思惟力生,亦境界力者:谓于行时,缘现在境界,而生于彼。当于尔时,决定亦有非理分别。
这是第二科,俱由二力。这个恶不善法,由思惟力生起的,也是境界的力量。
「谓于行时,缘现在境界,而生于彼」:这是说这个人没有静坐,他的前五识也在活动的时候,「缘现在境界」:他在攀缘出现在眼前的境界,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这样子去分别的时候,「而生于彼」恶不善法。「当于尔时,决定亦有非理分别」:前五识接触到前五尘的时候,他内心里边有恶不善法,他是决定有不如理作意的关系。
地二、配二名(分二科) 玄一、策励
当知此中恶不善法,唯由分别力生,非境界力者: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断,是名策励。
前面是列二力,现在是配二名。分两科,第一科是策励。
「当知此中恶不善法,唯由分别力生」起,不是所缘境的力量。「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断,是名策励」。「彼若未生」:彼这个不善法没有生起,或者是「彼若未生」而能够使令它就不生,那当然这个人一定是有正念;他有正念,恶不善法没有生起,就能使令它不生起。「生已能断」:如果是一时失掉了正念,生起了恶不善法,他也有能力断除去这恶不善法。这样的情形,「是名策励」:这就是这个人他内心里面有正念,能够策励自己,所以会有这样的力量。这是配这个策励。
玄二、发勤精进
若由分别力生,亦境界力者: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断,是名发勤精进。
这第二段,发勤精进。「若由分别力生,亦境界力」引起,这样的情形,「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断」的话,「是名发勤精进」。那就是这个人他能够策励,同时他还能够发勤精进,他的正念是更有力量了,所以能够这样子。
戌二、于一切善法(分二科) 亥一、生欲(分二科) 天一、为令生
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生欲者:谓于未得未现在前所有善法,为欲令得令现在前,发心希愿。发起猛利求获得欲、求现前欲,而现在前。是名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生欲。
前边这一段文,是说对治恶不善法的策励和发勤精进。这以下的文是第二科,于一切善法的用功的情形。这个文说得非常得明白,用功修行的人就是这样的,恶法怎么样、善法怎么样。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生欲。分两科,第一科为令生。
「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生欲者」:前边曾经说过,没有生起的一切善法是什么呢?就是对治烦恼的这些正念。对治烦恼的一切正念,实在来说还是戒定慧,主要就是戒定慧;但是现在说的是四正勤。前边一开始是说四念住,那里已经说怎么样学习四念住;四念住说完了,就说四正勤。四正勤还是四念住,就是精进地修四念住就叫做四正勤。现在这里是于一切善法,第一科是生欲,现在是为令生。
「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生欲者:谓于未得未现在前所有善法,为欲令得令现在前,发心希愿。」就是这个修行人他自己对于那个没有成就的,叫「未得」;「未现在前」:没有出现在眼前。已经成就了,也可能未现在前。这个「得」和「现在前」还是不一样。「所有善法」:所成就的善法。这是两类,一个是没成就、一个成就而没现在前,这一切的定慧的这一切善法。「为欲令得令现在前,发心希愿」:先要发出来这样的愿力,你要有这样的希望心,我希望我成就清净的定慧、我希望得到禅定、希望得到无漏的智慧、希望得成圣道,先要建立这样的愿,这叫做「发心希愿」。
「发起猛利求获得欲」:在没有成就圣道之前,就是凡夫;凡夫就是有虚妄分别心的这种人。这个虚妄分别心里面有种种烦恼;现在想要修学圣道,就从这个虚妄分别心里面建立「猛利」的,就是强烈、有力量的「求获得欲」,希求得到圣道的这样的欲、这样的愿。「求现前欲」:希望得到圣道、圣道又能现前,这样的欲。
譬如说,这一生这个人修学圣道得到了一些成就,但是这个人死掉了。死掉了,第二生没有堕落三恶道,又再来人间的时候,前生修学的这些功德不现在前,就和一般人一样。一样,但是他若是渐渐长大了,遇见三宝的时候,他以前的善根就逐渐地就会现前。这个现前是前生修成就的,但是你前生修行那个身体,色受想行识坏了,又重新得到一个身体的时候,你成就的善根就隐没了。隐没了,第二生来到三宝这里来的时候,还要有三宝作因缘,前生修成的善根逐渐地现前。这个现前是前生修成就的现前,是这样意思。有的没有成就,你栽培了善根了,但是还没有成就,那就…现在要开始栽培就比较更难一点,你前一生已经栽培的善根现在现前就比较容易。所以这是两件事:一个是没得,就是没成就的希望成就;已成就的希望能现前,这两件事。
现在这个时候,这个没得圣道的人,前生虽然是有多少修行,多数人都有隔阴之迷,前生修行自己不知道,栽培什么善根都不知道。不知道,这个时候,你要发起「猛利」的「求获得欲」,就是没有成就的善根希望成就;「求现前欲」,我以前栽培的善根现在能现前,这是两个欲。「而现在前」:不管是求获得的、求现前的,我都能够现前。「是名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生欲」。这句话是这样的意思。
这是第一段生欲,下面第二段为欲令住等,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已生善法。
所以有的人静坐,他静坐的时间不是很久,但是他就成就了。唉呀!我坐了很久也没有成就,这个问题就在这里,就是他前生有栽培。那么我坐了很久还没有成就,我不愿意静坐,那你永久也不成就!这个静坐不相应的人,你一定要有欲,要发生希愿,我决定要成就!要发这个愿,这样子你慢慢地也还是有希望会成就的。如果你若是静坐困难,说我腰疼、我这个脊骨有问题,那我就不静坐;不静坐,永久也不成就!永久也不能成就。这个静坐这件事,不要说是有大的成就,小小地有一点成就,譬如说九心住,前边内住、等住那个是没有力量,是太差了;后边一点,调顺、寂静、最极寂静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有烦恼的时候,这个苦恼的境界现前了,但是你这个静坐的…你成就的一点的功夫,你把正念一提起来,因为你每天静坐,这种调顺、寂静、最极寂静的境界一现前了,这个烦恼立刻没有了!立刻没有了,你心里面就比较安乐自在,就会自在。这是常常静坐的人一个很明显的,就是一点小小的可以安慰的事情。说是我不静坐,已经打板了,要止静了,我在那里走来走去,我不去静坐;不静坐,你永久地苦恼!你的苦恼事情来了,你没办法调伏的!你不能调伏的。因为你这个正念你没有养成嘛!你没有经过训练把这个功夫养成,不能养成就是没有办法调伏,没有办法调伏的。
我看见弘一律师的《戒相表记》,当然那是灵芝律师这些大德的法语。就是有了烦恼的时候,我要念经、或者是念佛、或者念陀罗尼,当然这个也是个办法。但是若是成就禅定,那又不一样!那就是不假藉外力,你本身就有这个力量,能抵抗烦恼。这还是小小的境界。若是你能够欲界定的等持成就了,到了未到地定,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个力量是更大了,他就自在。所以不愿意静坐的同学,你要改变、改变你的想法,还是发心静坐。
天二、为欲令住等(分二科) 地一、释(分二科) 玄一、已生善法
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生欲者:谓已获得已现在前所有善法,是名已生善法。
这是第二科,为欲令住等。分两科,第一科释,又分两科,第一科已生善法。
「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生欲者」:「于其已生一切善法」,这位修行人,对于他自己,不怕辛苦、也不怕腰疼、也不怕腿疼,「已」经「生」起的「善法」,这个善法生起了,「为欲令住」:就是想要这个善法叫它安住。叫它安住,我这一支香坐得不错,第二支香没有了,就是不住!现在是令它成就的善法能安住、安住不动;「令不忘失」:这个正念一提起来就现前,而不会失掉的,「令不忘失」。当然是还没有那么理想,所以要继续努力,「令修圆满」:自己要约束自己,自己勉励自己,自己勉强自己,要继续努力地修,使令你成就的功德叫它圆满。那么这个在定的方面来说,要得到色界四禅才算圆满。所以这个「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这是三个阶段。「生欲者」:你要有这样的愿,我希望我的善法能住、能不忘失、能够圆满,你要生欲。这句话等于是标的意思,下面这句话等于解释。
「谓已获得已现在前所有善法,是名已生善法。」这下面就是解释前面那句话,「谓已获得」:就是你这位修行人已经成就了,这个善法已经现在前了。已经成就的所有善法,已经现前的所有善法,「是名已生善法」。这已生善法有这么两种,一个是已成就的、一个已经现前,「是名已生善法」。
玄二、生欲差别(分三科) 黄一、为欲令住
于此善法,已得不失、已得不退,依是说言为欲令住。
前面是解释已生善法,现在第二科是生欲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为欲令住。
「于此善法,已得不失」:你成就的善法已经成就了,而不失掉,不失掉。就是你正念一现前,这善法就出来了,那叫做「不失」。「已得不退」:这个时候成就善法,这个善法不退掉。这也不容易,就是有一点烦恼…你成就了一点功德,随时有了什么烦恼的时候,或者有一场病,这善法没有了、失掉了;你正念现前,它也不现前。你有如理作意,我在想怎么样地安住在那儿静坐,那个善法失掉了,它不成就,那就是退了。现在是说不退,「已得不失、已得不退,依是说言为欲令住」,这个「住」是这样意思。
黄二、令不忘失
于此善法,明了现前、无暗钝性,依是说言令不忘失。
这是第二科令不忘失。「于此善法明了现前」:现前的时候,是很分明地现前,不是暗钝的,「无暗钝性」:不是不明了,是现前了吗?自己都迷迷糊糊地,叫做「暗」;这个「钝」,就是太慢,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它才现前,就是「钝」。现在这个明了现前,没有这个暗钝性,「依是说言令不忘失」。
黄三、令修圆满
于此善法已得现前,数数修习成满究竟,依是说言令修圆满。
下面第三科,令修圆满。
「于此善法已得现前,数数修习成满究竟,依是说言令修圆满。」不要说是欲界定,就是未到地定,就是得了禅的时候,你不常常入定的时候,都容易失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样的功夫是很高深、很坚固了,但是还有可能会失掉的。现在这里说呢,「于此善法已得」,而又能「现前」。这个时候,你还要努力地、「数数」地「修习」: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去修习。「成满究竟」:使令这个功夫达到圆满的境界,达到究竟的境界。就是初禅,也是一大段的事情。这个边际定啊,这个边际定,每一个禅都有边际定,就是圆满的意思;你成就初禅,但是没能达到圆满的时候,就是没能到边际,那就是还要继续努力地修习,令它到了究竟的时候,叫「成满究竟」。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是这样子。所以同样是得到初禅,但是不一定是相同的,就是因为你没有「成满究竟」。「依是说言令修圆满」。
地二、结
于此善法发心希愿,发起猛利求坚住欲、求不忘欲、求修满欲,而现在前,是名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生欲。
这是第二科是结,结束这一段文。
「于此善法发心希愿」:你要发出来这样的愿望。这句话是总说,下面别说。「发起猛利」的「求坚住欲」:「猛利」,力量特别强,求你成就的善法能够坚住,也要有这样的欲。「求不忘欲」,不忘失的欲。「求修满的欲」,要有这样的欲。「而现在前」这么多的欲你要令它在你心里面现前,这样的欲。「是名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生欲」。先要有这样的愿望。
亥二、策励发勤精进(分三科) 天一、已得未得辨(分二科) 地一、策励
策励者:为于已得令现前故。
这下面是第二科,策励发勤精进。前面是说生欲,现在是第二科策励发勤精进。又分二科 第一科已得未得辨。分两科,第一科是策励。
「策励者:为于已得令现前故。」这叫做「策励」。「已得令」它「现前」,只要策励一点就能成就。
地二、发勤精进
发勤精进者,为于未得令其得故。
这第二科。发勤精进这句话和策励不一样。「为于未得令其得故」这个是难一点,你要策励、要精进地努力修行,才能够成就的。
这是第一科已得未得辨,下面是第二科住等三欲辨,分两科,第一科是策励。
天二、住等三欲辨(分二科) 地一、策励
又策励者,于已生善为欲令住、令不忘故。
这「已生」的「善」,已经成就的善,「为欲令住、令不忘故」,这叫做「策励」。
地二、发勤精进
发勤精进者,令修满故。
「发勤精进」是什么意思呢?「令修满故」:使令那个善法,令它更增长、广大、圆满,那叫做发勤精进。这是第二科。
天三、下中上品辨(分二科) 地一、策励
又于下品中品善法,未生令生,生已令住、令不忘失,是名策励。
下面第三科,下中上品辨,分两科,第一科是策励。
又这位修行人对于他自己成就的下品的善法、中品的善法,「未生令生」:没有现起的、没有成就的,令它生,「未生令生、生已令住、令不忘失,是名」叫做「策励」。
地二、发勤精进
于上品善法,未生令生,生已乃至令修圆满,是名发勤精进。
「于上品」的「善法」,这是第二科,「未生令生,生已乃至令修圆满,是名发勤精进」。这是第二科。
酉三、辨策持心(分二科) 戌一、策心(分二科) 亥一、释
言策心者:谓若心于修奢摩他一境性中,精勤方便,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令不生。广说乃至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由是因缘,其心于内极略下劣、或恐下劣。观见是已,尔时随取一种净妙举相,殷勤策励庆悦其心。
这是第三科,辨这个策心和持心的含义。前面是把生欲、策励、发勤精进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辨这个策心和持心的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策心;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
「言策心者」:怎么讲呢?「谓若心于修奢摩他一境性中,精勤方便」:谓这位修行人他的内心对于修奢摩他,什么叫做「奢摩他」呢?就是心住一境,对于这件事,「精勤方便」: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地去努力地修,要有这样的行动。这个「方便」就是行动。而这个行动是特别精进的,一次又一次地这样用功。「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令不生」:没生的叫它不生,这个心里面还感觉到清净,没有恶法生起;没有恶不善法的现起,你不要认为,喔,我成功了、我成了圣道了,不是那么回事儿!你这个烦恼的种子没有断,随时有因缘它会有恶不善法现起的。所以现在修奢摩他的时候,你还要继续努力地修行,叫你的心清净,令这个恶不善法,它没有生、叫它永远也不要生起!
「广说乃至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由是因缘,其心于内极略下劣、或恐下劣。观见是已,尔时随取一种净妙举相。」这个「广说」,就是前面那个四正勤。「由是因缘」:你这样努力地修的关系,你也就辛苦了。「其心于内极略下劣」:有的时候你的内心「极略」,那个「略」就是对于境界的明了性,就几几乎是没有了,就是没有力量;「下劣」就是没有力量。这个时候,就是惛沈了、或者是睡眠了,这个时候。「或恐下劣」:或者你这个时候并没有惛沈睡眠,但是你感觉到,哎呀,恐怕要惛沈、要睡眠,「或恐下劣」。
「观见是已」:你自己察觉有这件事,有可能会这样子,那时候怎么样办法呢?「尔时随取一种净妙举相,殷勤策励庆悦其心」:这个时候,随你内心的欢喜,你取得一种净妙的形相,用这个净妙的形相来发动你的心,叫你那个心…这个,修止观的时候这个心分二部分:一个是明分、一个是静分。「明」、「静」:光明的明,这个明了性是一部分,寂静又是一分。现在这个「极略下劣」:就是这个明的这一部分太低了,这个度数太低了,几几乎没有了,那么这个时候要用这个静妙相来发动这个心,来加强这个明的这一部分的力量,加强它,加强它就能破除去这惛沈睡眠了。
「殷勤策励」:这个时候要殷勤策励,就是要特别得微细地,来策励自己的心。因为这个时候,「极略下劣」的时候,你不特别加强、你不殷勤策励,很难破除去这个惛沈睡眠,所以用这个净妙相,要特别周遍地(「殷勤」有周遍的意思),策励你的心,使令自己生欢喜心。生欢喜心,惛沈睡眠就驱除了。
亥二、结
是名策心。
这个「策」是这样意思。这样意思,就是你修奢摩他的时候,修到疲劳的时候,心就会「下」,「极略下劣」,那么你就得要用「策」的方法,来发动这个明分,叫它加强。这是一个方法。「是名策心」,就是结束这一段。
戌二、持心(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持心?
前面这个策心解释完了。这是第二科持心,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持心呢?这个「策」的意思明白了,现在这个持心是什么意思呢?分三科,第一科征。「云何持心?」第二科是解释。
亥二、释
谓修举时,其心掉动、或恐掉动。观见是已,尔时还复于内略摄其心,修奢摩他。
「谓修举」的「时」候,就是修这个静妙相来发动这个明分,加强明分的时候,过了头了,这个「心」举得太过了的时候,就变成了「掉动」了。变成掉动的时候,就不符合明静的这个相应的境界了,就是不相应了。「或恐掉动」:或者这个时候没有掉动,但是你心里面感觉到恐怕要掉动。
「观见是已,尔时还复于内略摄其心」:这时候又恢复来,还要「略摄其心」,用这个「略」来「摄」这个心,叫它不要掉动,这样子。「修奢摩他」:就修奢摩他的止了。这个「略」,有的时候也是形容有过失的事情,就是惛沈睡眠叫做「略」。现在这里是说明这个奢摩他的相貌,奢摩他也叫做「略」,「略摄其心」。用这个奢摩他的力量把这个心的掉动的力量改善过来,叫它不掉动。
亥三、结
是名持心。
是这样意思。这个策心、持心,彼此是相反的。
申二、异名(分二科) 酉一、正胜(分二科) 戌一、标
如是四种,亦名正胜。
这是第二科,异名。前边说这个四正断的体义,四正断是这样意思,它的体相的意义已经说完了;现在第二科说它不同的名称。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胜。正胜这是不同的名字。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如是四种」:前面这个四正断这四种,也名之叫做「正胜」。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于黑品法。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于黑品法
谓于黑品诸法,其未生者为令不生,其已生者为令断灭;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二正胜。
二正胜是这样的意思。解释里面先说于黑品法。
「谓于黑品诸法」:就是这个恶不善法,就叫做黑品诸法。其「未生者为令不生,其已生者」就要把它断灭了它。「生欲、策励」:你要发出这样的愿,还要策励自己、勉励自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二正胜」:这是两种正胜;没生的为令不生,已生的为令断灭,这二方面你都是很有力量,有策、有持,是名正胜。这是于黑品法,下面第二科于白品法。
亥二、于白品法
于白品诸法,其未生者为欲令生。
于「白品」,就是善法,就是对治恶法的正念;正念实在也就是止观,也就是策心、持心、止、举、舍这些事情,就是不惛沈、也不散乱,这些事情。「于白品诸法,其未生者为欲令生」。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页:
其未生者为欲令生等者:此下疑有脱文。应言其已生者,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令倍修习、令其增长、令其广大,于此一切,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即如前黑品广说应知。
「其未生者为欲令生等者:此下疑有脱文。」这是这个《披寻记》的作者疑惑这以下有失掉了的文句。「应言其已生者,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令倍修习、令其增长、令其广大,于此一切,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应该有这么一段文。「是即如前黑品广说应知」,就是「如前黑品广说,应知」是二正胜。这是白品的正胜,加起来就是四正胜,就是特别有力量的意思,叫做正胜。
酉二、正断(分二科) 戌一、标
如是四种,亦名正断。
前面说正胜,这是说正断。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四种」,四正胜也名为四正断。这是标出来,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于恶不善法。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配名。分两科,第一科是律仪断。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于恶不善法(分二科) 天一、配名(分二科) 地一、律仪断
一名律仪断:谓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策励,乃至广说。
就是四正胜,四正断。这个四种断,第一种就是「律仪断」。律仪断,就是安住净戒,持戒清净,由清净的戒,断除去恶不善法,那么就是身口的恶不善法;这个心里面也有一部份的恶不善法,也是由律仪断,但是不能全断。「谓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策励,乃至广说。」这就叫做律仪断,律仪断是指已生恶不善法。
地二、断断
二名断断:谓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策励乃至广说。
「二名断断」,这是第二种,第二是断断;「谓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策励乃至广说」。这恶不善法分二种:一个是已生的、一个是未生的。断已生恶不善法是律仪断;断未生恶不善法,令它永久也不生起,这属于断断。这二个断都是对治恶法说的。前边是配名,下边第二是释义;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律仪断。
天二、释义(分二科) 地一、律仪断
由于已生恶不善事,应修律仪,令其断灭,不应忍受。由是因缘,名律仪断。
由于久远以来,大家都是这样子,你也这样子,我也这样子,不感觉有什么不对。但是来到佛教里面来的时候,感觉到,喔,这是不对的事情,那么就应该把它停下来。所以「已生恶不善事,应修律仪」:就是由戒律,不可以杀盗淫妄,就把这件事停下来;「应修律仪,令其断灭,不应忍受」:不应该…这种错误…,我还是,我不要受戒,受戒多不自由!那你就是忍受这恶不善法;现在接受佛所教导的戒,就把这恶不善法不忍受、要驱逐出去,从我的身口意上驱逐这恶不善法,「不忍受」。「由是因缘,名律仪断。」这一部份的恶不善法,就是由戒律,这个增上戒,就把这恶不善法断掉了。
地二、断断
于其未生恶不善事,为欲令彼不现行断,为欲令彼不现前断。为断故断,故名断断。
现在解释断断。断断是什么呢?「于其未生」起的「恶不善事,为欲令彼不现行断」:不要现行、不要有恶不善法的现行,就是断除这个现行,这是一个断。「为欲令彼不现前断」:那就是断种子。叫它不现前,若没有种子就不现前了。你若有种子,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现前。所以这是二个断。「为断故断」:为了断现行的恶不善法,所以要断除去种子,为断现行,故断种子。所以是两个断,「故名断断」。
亥二、于一切善法(分二科) 天一、修断(分二科) 地一、配
三名修断:谓于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广说乃至策心、持心。
下面是第二科,于一切善法。前面是于恶不善法,于恶不善法是二个断:一个是律仪断、一个是断断。现在第二科于一切善法,分两科,第一科是修断,分两科,第一科是配。「三名修断」,一共四个断,现在第三个名字叫做修断,修断什么意思呢?「谓于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广说乃至策心、持心。」像前面说的这个。这是配。未生的一切善法令生,这叫做修断,这是配这个名字。下面第二科解释。
地二、释
由于善法数修数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故名修断。
「由于善法数修数习」:就是没生的一切善法,你想要生起呢,你要数修数习,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去修习,就是修止观,也就是修四念住。当然这里是〈声闻地〉,这是小乘佛教。「先所未得能令现前」:以前没有成就的,现在能令它成就、现前了。「能有所断,故名修断」:当然这个善法没有生起,能令它生起,那就是要有所断;就是把这一切障碍都断掉了,断除去了,那么这个善法就现起了,这叫做「修断」,因修而断。因为是断除去了一切障碍,这个没生的善法就现前了,像定慧的这一些善法。
天二、防护断(分二科) 地一、配
四名防护断:谓于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广说乃至策心、持心。
三是修断,现在是第二、防护断。防护断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配。什么叫做防护断呢?「谓于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广说乃至策心、持心」,像前面说的。
地二、释
由于已得已现在前诸善法中,远离放逸,修不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习圆满,防护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断,故名防护断。
第二科解释,「由于已得」的善法,「已」经「现」「前」的一切「善法」中,「远离放逸」,前面修断里面这一节文上,只是说「数修数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能令现前」,就是因修而现前;但是「能有所断」,断什么没有提。现在这个防护断里面说,「于已得已现在前诸善法中,远离放逸」,那这就是「断」。「修」这个「不放逸」:就是你这个心不要在恶不善法上活动,那就是不放逸;你若在恶不善法上活动,那就是放逸了。「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习圆满,防护已生所有善法」:「防护」:其实就是保护,保护已经现起的所有善法,这时候「能有所断」。「故名防护断」。这就是第四个断。
未二、略义(分三科) 申一、结前生后
如是广辩四正断已,复云何知此中略义。
前面是广说,广辨四正断,下面第二科是略义。分三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
「如是广辩四正断已」:像前面这一大段文是广,很广博地说明了四正断的相貌,说完了。「复云何知此中略义」,前面那一句话是结前;「复云何知此中略义」是生后。怎么知道四正断的简要的道理呢?能知道它的要义呢?前面说得很多,现在来提要,来说一说。
申二、总显所作(分二科) 酉一、标二圆满
谓为显示于黑白品舍取事中,增上意乐圆满,及加行圆满,是故宣说四种正断。
第二科总显所作,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二圆满。此中的要义是这样子,「谓为显示于黑白品」:这个四正断就表示、显示出来对于黑品的弃舍,白品的取得,这个「舍取」「黑白品」的「事中,增上意乐圆满」:就是强烈的意愿,很圆满的这样的意愿,这是一样事。这个愿非常重要,你没有这个愿,就不会有这件事,依愿导行,没有愿就不可能会去这样修行,所以这上面非常强调这个增上意乐的圆满。「及加行」的「圆满」:一个愿、一个行,这两个圆满,是标二圆满。「是故宣说四种正断」。这是标二圆满。
酉二、配应作事(分二科) 戌一、标
当知此中,由生欲故,增上意乐圆满。由自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故,加行圆满。修瑜伽师,唯有尔所正应作事。
下面第二科配应作事,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当知此中由生欲故,增上意乐圆满」:这前面已经解释过,就是,在我们这个污染的心里面,忽然间生出一枝莲花来,就是生欲。那么生出这样的清净的愿望,这个生欲就表示你增上意乐圆满了。
「由自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故,加行圆满」。这是解释第二个。由于你自己能够警策自己,能够鼓励自己,鼓励自己干什么呢?「发勤精进」:发动你的精进,就是采取行动了。「策心、持心」的方法,这样「加行」就「圆满」了,就是你用功修行这件事能够成功了。
「修瑜伽师,唯有尔所正应作事」:这修止观的人、修禅定的人,就是这么多,正应该作的事就是这么多,一个是增上意乐圆满、一个是加行圆满,就是这两件事。
戌二、释
谓为断灭所应断事、及为获得所应得事,先当生起希愿乐欲,为断诸缠,复应时时正勤修习止举舍相。
第二科是解释。「为应断灭所应断」的「事」情,「及为获得所应得」的「事」情。所应断的事情:就是一个已生恶法、一个未生恶法;所应得的事情:一个已生善、一个未生善,所应得的事情。
「先当生起希愿乐欲,为断诸缠」:先要发起希愿的乐欲,为断诸缠的烦恼。「复应时时正勤修习止举舍相」:那么这就是加行了。在用功修行止观的时候,要用止举舍这三件事来调这个止观,是这样子。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一页:
为断诸缠者:此说盖缠应知。
这个五盖是障道因缘,你修学圣道先要断这五种障碍,这里面说为断诸缠就指五盖说的,当然也还就是修止观。
为断诸缠及随眠故,更应修习对治善法。
「为断诸缠及随眠故,更应修习对治善法」:把五盖断掉了还没得圣道,你心里还是有烦恼,当然烦恼是比较微弱了。就是为了断灭诸缠烦恼及烦恼的种子(就是随眠)故,更应修习对治善法,你还要继续…前边修止举舍相断除五盖,那就得到未到地定了。得到未到地定并不是所作已办,你要继续努力修止观。「更应修习对治善法」:对治诸缠的善法,那还就是止观,当然这个是比前面更深刻、更有力量了。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一页:
为断诸缠及随眠故者:此说一切烦恼应知。
这是说一切的烦恼。就是除掉了五盖以后,还是有爱见烦恼的。这就是在四禅里面…从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最低限度要成就四禅。当然有可能成就四禅以后,要修无色界的四空定也不难了;那么在四禅八定里面继续修四念住,断除去爱烦恼、断除去见烦恼,那么就是所作已办了。
申三、结摄一切
为显如是一切所作,说四正胜及四正断,是名略义。
这是第三科。「为显如是一切所作,说四正胜及四正断,是名略义。」这是此中的略义。我们学习了《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感觉到很好!是好,我也同意这个是好。但是我认为《瑜伽师地论》是更好!我说这话,我不知道你们同意不同意,我的确是这样想法,《瑜伽师地论》是更好。
巳三、四神足(分二科) 午一、释成就(分二科) 未一、别辨(分二科)
申一、四三摩地(分三科) 酉一、标
从此复修四三摩地。
这是第三科四神足,前边四念住,四正断就是四正勤;前面这两科说完了,现在说四神足,三四二五,这三个四的最后一个四。「从此复修四三摩地」。这分两科,第一科释成就。分两科,第一科别辨;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四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是标。「从此复修四三摩地」:从四正断这里以后,还要再修四种三摩地。四「三摩地」就是翻个等持。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
酉二、列
谓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
「谓欲三摩地」:四种三摩地,那四种呢?第一种欲三摩地、第二是勤三摩地、第三是心三摩地、第四是观三摩地。这是列,下面第三科是解释。
酉三、释(分二科) 戌一、略
当知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
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略,略略地解释。「当知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就是你要有强烈的愿望,这个愿望力量强了,你就会成功。因为你急须要、想要成就嘛,你的愿望强,你就不会懈怠,因此就得到了三摩地,「名欲三摩地」。
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
「勤」:就是精进,就是不懈怠;早晨起来也修、吃完早餐以后还是修、吃完午饭也还是修、晚上还是修、初夜后夜也还是修,只有中夜要休息,精进地修行,「勤增上力故所得三摩地」,「名」字就叫做「勤三摩地」。
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
「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这个勤是精进的意思,这个精进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止观这两个法;心三摩地这个「心」,下面解释,意思也是很广,其实主要就是止,就是增上心的心。「心增上力」:你能努力地制心一处,你就成就禅定了。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
由观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观三摩地。
「由观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就是增上慧,这个慧,你特别强的话呢,你也就能得三摩地,「名」叫做「观三摩地」。
这个四神足,他本身是禅定,现在说「欲、勤、心、观」是得定的因,定是所得果;现在是说因,取它的因做名字,所以叫做「四神足」。什么叫做神足?下面解释。这是略解释,下边是广。分四科,第一科是解释欲三摩地。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因缘。
戌二、广(分四科) 亥一、欲三摩地(分二科) 天一、释(分二科) 地一、因缘
若于是时,纯生乐欲,生乐欲已,于诸所有恶不善法自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
「若于是时」:假设这位修行人这个时候,「纯生乐欲」,其他的事情都放下了,我就欢喜静坐,这叫「纯生乐欲」。「生乐欲已」:这种欢喜心生起来以后,「于诸所有恶不善法」的「自性」,所有恶不善法的「因缘」,所有恶不善法的「过患」,和「对治」,对治恶不善法,这些事情;「正审思察」:你能够很认真地去思惟观察,观察恶不善法的自性,观察恶不善法的因缘、过患,对治的方法。这样子,「住一境念」,能住一境性,那么就成就了。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二页:
恶不善法自性因缘等者:如前已说。欲缠染污身语意业及能起彼所有烦恼,是名恶不善法自性。若未生、若已生,名彼因缘。能为自害、能为他害、能为俱害,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现法后法罪,受彼所生身心忧苦。又若烦恼起时,先恼乱其心,次于所缘发起颠倒,令诸随眠皆得坚固、令等流行相续而转,如是一切名彼过患。若彼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是名对治。于此一境界事系念思惟,不令流散,由是说言住一境念。
「恶不善法自性因缘等者:如前已说」,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说。「欲缠」的「染污身语意业」:其实,这个欲界的烦恼,主要就是欲,其他的烦恼都是因欲而成就的。欲缠染污了你的身、染污了你的语、染污了你的意,染污了你的三业。「及能起彼所有烦恼」:及能发起三业的烦恼,这都叫做欲缠。「是名恶不善法自性」:恶不善法的体相就是十不善业。
「若未生、若已生,名彼因缘」:它的因缘和合了就会现前,如果因缘没有和合它就不现起。当然就是,这些烦恼业、惑业苦的种子在心里面,加上外边的不如理作意的增上缘,就现起了。
「能为自害,能为他害」:这恶不善法能害你自己、能害他人、「能为俱害」自他都受到伤害。「生现法罪」:这恶不善业,你要造作这种恶不善业,现在会现起,有些罪过会被法律制裁。「后法罪」:现在法律没有制裁你,你的威德很大,法律不敢制裁你,但是后法罪,将来要到三恶道去的。生现法罪、生后法罪。「生现法后法罪」:有的人现在就受到法律的制裁,将来还要到三恶道去。「受彼所生身心忧苦」:你会遭遇到彼恶不善法所生起的身忧苦、心忧苦。
「又若烦恼起时,先恼乱其心,次于所缘发起颠倒」:又若烦恼现前的时候,先恼乱你自己,使令你自己就是不安,心里不安,恼乱其心。「次于所缘发起颠倒」:就是对于所缘的境界就迷惑了;实在所缘的境界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因为执着真实,就是叫做颠倒;它不真实,你执着真实,就是错误了,「发起颠倒」。「令诸随眠皆得坚固」:你烦恼一现起一活动,使令烦恼种子有了力量,一熏习了烦恼种子就强了,「令诸随眠皆得坚固」。「令等流行相续而转」:这个烦恼种子是贪烦恼,贪烦恼种子就生起贪烦恼,是等流的;瞋烦恼的种子,生起瞋烦恼。「相续而转」:相续地现起,而不会间断的,相续而起,「相续而转」。「如是一切名彼过患」:这是恶不善法的过患。
「若彼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都是止观;「若彼对治」那就是戒。你修律仪的时候,灭除去一部分的恶不善法,然后要修止观对治盖、对治结。对治盖就是达到未到地定;对治结就是在四禅里面修四念住,破除一切烦恼,就得解脱,「是名」叫做「对治」。「于此一境界事系念思惟,不令流散,由是说言住一境念」:于此一境界事,这个,有的人愿意修禅定,就先是我就是摄心不乱就是修禅定,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你需要有戒定慧,由戒定慧,灭除一切恶不善法,修学善法;这个时候这个一境界事,「系念思惟不令流散」,才能得到禅定的,是这么回事儿。
于诸善法自性、因缘、功德、出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
前边是说这个恶不善法,现在这是说于诸善法。这个「诸善法」就是对治恶法的这些戒、定、慧的善法。善法的「自性」:就是戒、定、慧。善法生起的「因缘」:那当然就是要有三宝在世间流行,加上你能自己肯努力,这就是善法的因缘。「功德」:善法有它的功德,就是灭除前面那么多的,能自害、能他害、能俱害,灭除那些过失的功德。「出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二页:
于诸善法自性因缘等者:谓若贪毗奈耶、瞋毗奈耶、痴毗奈耶,及余白品净品诸所有法,是名善法自性。未生已生名彼因缘。能治过失是名功德。能令离欲是名出离。
「于诸善法自性因缘等者:谓若贪毗奈耶、瞋毗奈耶、痴毗奈耶,及余白品净品诸所有法,是名善法」的「自性。未生已生名彼因缘,能治过失是名」叫做「功德,能令离欲是名出离」,从欲里面出来,那叫做出离。
即由如是多修习故,触一境性。
这一位修行人,就是,前面说灭除恶法、修行善法,你能「多修习故」,就「触心一境性」:其实就是成就了定了。这是第一说因缘,欲三摩地的因缘,下面是对治。
地二、对治
于诸所有恶不善法现行诸缠,能令远离,而未永害烦恼随眠。
这是说对治。「于诸所有」的「恶不善法」,像前面说的「恶不善法」的「现行」的「诸缠」,烦恼。「能令远离」:你修学戒定慧,能够使令恶不善法远离了你的身口意,从你的身口意上远离一切恶不善法。「而未永害烦恼随眠」:但是这个力量并没能够把烦恼随眠也消除去。
天二、结
是名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这是天二、结,这是解释这个名字。
亥二、勤三摩地(分二科) 天一、释(分二科) 地一、因缘
若于过去、未来、现在所缘境界,能顺所有恶不善法。能顺所有下中上品烦恼缠中。其未生者为令不生,其已生者为令断灭,自策、自励、发勤精进。于彼所缘、于彼境界,自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
前面是欲三摩地,这是第二科勤三摩地。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因缘。
「若于过去、未来、现在」:这是三世所缘的境界,这个所缘里面的境界都是什么境界呢?「能顺所有恶不善法」的境界,过去、现在、未来都有,能随顺恶不善法的生起。「能顺所有下中上品烦恼缠中」:这恶不善法里面有业,现在「能顺所有下中上品烦恼缠」,单独说烦恼,烦恼有下品、有中品、有上品。这过去、现在所缘境里边,能随顺所有的下品烦恼、中品烦恼、上品烦恼的这些恶不善法里面。「其未生者为令不生,其已生者为令断灭」,再解释喔,「自策、自励、发勤精进」:你能够自己警策自己、自己勉励自己,能够发出行动来,发勤精进地修行。
「于彼所缘、于彼境界,自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于彼所缘、于彼境界」:境界就是所缘,所缘的也就是境界。但是这是分两句说了,那么把它分开说,就是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是所缘;境界指现在。现在是境界显现在前;过去的、未来的不显现在前,没有境界,那是你内心里可以妄想,所以可以这样分别,这就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所缘境界。所缘境界的「自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二页:
自策自励发勤精进者:自策自励,谓于过去未来所缘境界;发勤精进,谓于现在所缘境界。如是别配,义如前说。
「自策自励发勤精进者:自策自励,谓于过去未来所缘境界」,那叫自策自励;「发勤精进,谓于现在」的「所缘境界」,这些恶法的灭除,需要发勤精进;「如是别配,义如前说」,像前面已经说过。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你能这样子正审思察住一境念,由于是「多安住故」:不是少的安住;「能正生起心一境性」:你这个禅定就现前了。
地二、对治
于诸所有恶不善法现行诸缠,能令远离,而未永害烦恼随眠。
这是第二科对治。「于诸所有恶不善法现行」的「诸缠,能令远离」:由于你的戒定慧的修行,能令它远离;「而未永害烦恼」的「随眠」:烦恼随眠还是没有断掉,这是说对治。
天二、结
是名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第二科,结束这一段文。
亥三、心三摩地
若复策发诸下劣心,或复制持诸掉举心,又时时间修增上舍。
这是第三科心三摩地。欲三摩地、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这两科说完了,现在说心三摩地。
「若复策发诸下劣心」:因为你若精进地用功,难免就会疲劳;或者不是疲劳,但是也有些不守根门的这些事情,不修根律仪这些事情,不正知而住,你就会惛沈睡眠了,那就会有「下劣心」,惛沈睡眠。「策发诸下劣心」:就是举,策发是举。就是发动下劣心教它不下劣;「或复制持诸掉举心」:你策发诸下劣心过头了,就变成掉举了。变成掉举的时候要制伏它、要控制它,「制持诸掉举心」。「又时时间修增上舍」:修这个增上舍。「或复制持诸掉举心」是「止」,「若复策发诸下劣心」是「举」,「又时时间修增上舍」是止、举、舍这三个方法。这个「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止、举两个方法用得很适当了,心里面明而不沈没,寂静而不动乱,这个时候明静平衡了,你就任运地叫它保持明静,这时候叫做舍。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三页:
若复策发诸下劣心等者:于时时间为治惛沈,修习举相,是名策发诸下劣心。于时时间为治掉举,修习止相,是名制持诸掉举心。于时时间为得正定,修习舍相,是名修增上舍。
「若复策发诸下劣心等者:于时时间为治惛沈,修习举相」,惛沈就是下劣,修习举相就是策发,「是名策发诸下劣心」。「于时时间为治掉举,修习止相,是名」叫做「制持诸掉举心。于时时间为得正定,修习舍相,是名修增上舍」。这样子。
由是因缘,于诸所有恶不善法,若能随顺恶不善法及诸善法,若能随顺所有善法自性、因缘、过患、功德、对治、出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
「由是因缘,于诸所有恶不善法,若能随顺恶不善法及诸善法」:「由是因缘」,由于前面这个止举舍的因缘,由止举舍的力量为因缘,于诸所有恶不善法,过去、现在所有的恶不善法。「若能随顺恶不善法」:过去、现在、未来的这些境界,有的境界它是能随顺恶不善法的,有的境界能随顺诸善法的。把那个「若能随顺」这四个字贯下来,「若能随顺恶不善法」,若能随顺「诸善法」这些事情。若能随顺所有善法的自性、因缘,若是随顺恶法的自性、因缘的过患,随顺所有善法的自性、因缘的功德,随顺恶法的应该加以对治,那么就能出离了恶法,「正审思察住一境念」。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三页:
自性因缘过患功德等者:此中差别随应配属恶不善法及诸善法,准前应知。
要互相配一下,刚才已经说过了。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乃至广说。
你能这样子常常地这样安住,你的禅定就现起了,「乃至」像前面「广说」。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三页:
乃至广说者:谓如前说,于诸所有恶不善法现行诸缠,能令远离,而不永害烦恼随眠,是名广说应知。
这样意思。
是名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这上面说这个心增上力是指止举舍,用止举舍的方法来调心,叫「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亥四、观三摩地(分二科) 天一、释(分二科) 地一、因缘(分二科) 玄一、由作意
若于能顺恶不善法,作意思惟为不如理;复于能顺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为如理。如是远离彼诸缠故,及能生起诸缠对治,定为上首诸善法故,能令所有恶不善法,皆不现行。
这下边是第四科,观三摩地。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又分两科,第一科因缘;又分两科,第一科由作意。
「若于能顺恶不善法,作意思惟」:所缘的境界或者你的内心失掉了正念,那就能随顺恶不善法,你正意现起了,「作意思惟为不如理」:作意的「作」,有警觉的意思,警觉自己的心,警觉应起的心所,去思惟这件事,能顺恶不善法是不合道理。「复于能顺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为如理」:这是合道理的,随顺戒定慧去修学是合理的。
「如是远离彼诸缠故」:你若能这样作意思惟,就能远离了一切的烦恼。「及能生起诸缠对治」:生起善法来对治恶不善法。「定为上首」,「如是远离彼诸缠故,及能生起诸缠对治,定为上首诸善法故」:这么多的善法里边,定是最重要的,「定为上首」的这一切善法故,「能令所有恶不善法,皆不现行」。因为这个散乱心的善法力量不够,若心里面有定的时候,这个善法是有力量的,能令所有的恶不善法都不现起了,都不活动了。这是由作意。
玄二、由观察
便自思惟:我今为有现有恶不善法,不觉知耶?为无现无恶不善法,不觉知耶?我今应当遍审观察。彼由观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观察断与未断,正审思察住一境念。
这第二段,由观察。
「我今为有现有恶不善法,不觉知耶?」这样思惟。怎么思惟?就这样思惟。我现在的身口意上现有恶不善法,我不知道吗?这样子反问自己、反省自己。「为无现无恶不善法不觉知耶?」我的身口意上没有现行的这一切恶不善法,但是我还不知道吗?这样子。「我今应当遍审观察」:就是内心里面这样子思惟,我应该普遍地、深刻地来反省我的身口意、观察自己。
「彼由观察作意增上力故」:由于这个思惟就是观察,作意也是观察。由这样的强大的力量故,「自正观察断与未断,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就这样的观察的力量,自正观察断与未断。「自正观察」,也就是前边,你展转地这样观察,你观察的力量就会强大起来,由强大的观察力观察自己,有的烦恼是断了、有的烦恼没有断,这样观察。「正审思察住一境念」:你这样子安住于所缘境。「念」,就是明静而住的境界显现在前,叫做「念」。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三页:
便自思惟等者:为于现有恶不善法如实知有,及于现无恶不善法如实知无,是故作是二种思惟,正起观察。
「便自思惟等者:为于现有恶不善法如实知有」:我的身口意上有什么什么善法,你能真实地知道是有。「及于现无恶不善法如实知无,是故作是二种思惟,正起观察」。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触证心一境性。
就会得到禅定了。
地二、对治
由是因缘,离增上慢,如实自知,我唯于缠,心得解脱。未于一切一切随眠,心得解脱。我唯获得及已修习诸缠对治定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获得及未修习随眠对治。
「由是因缘,离增上慢,如实自知,我唯于缠,心得解脱。」这是第二科对治。由于前面正审观察的力量「离」了「增上慢」,我现在还有什么过失、有什么样功德,要真实地反省自己,这样就远离了增上慢。不会…我没得圣道认为得圣道、我没得禅定认为得禅定,不是的。有的时候在未到地定里面,会有一种错误的感觉,在欲界定也有这种错误的感觉。坐在那里打了瞌睡了,认为是得定了。这个轻微的、隐没的境界,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沈没,而认为是心里面无分别住了,认为得禅定了。有的时候心粗,认为自己没有呼吸了;没有呼吸,因为色界第四禅才没有呼吸,哎呀,我现在得了四禅了,得了四禅八定了。其实我也看见过有人写文章,他得四禅八定了,这就是没有这样的自己反省自己的力量。现在因为有多安住、正审观察断与未断的力量,就远离了增上慢。「如实自知,我唯于缠,心得解脱」:这样反省的结果,就能真实地、不是虚妄地,自己知道自己唯独对于「缠」,现行的烦恼,得解脱而已。
「未于一切一切随眠,心得解脱」:没有对于这一切烦恼、一切业障的种子得解脱。「我唯获得及已修习诸缠对治定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获得及未修习随眠对治」:我现在成就的功德,只是得到了,「我唯获得及已修习」:你唯获得的就是你已经修习的诸缠的对治,当然就是止观、四念住这个对治。
「定为上首」:有多少定的功夫所有的善法而已。「而未获得及未修习随眠对治」:随眠的对治,一定要修无我观。要修无我观啊!你这无我观还没有修,当然不能得到无我智慧;没得到无我智慧,你就不能对治烦恼的种子。因为你由无常观、苦观、无我观,到无我观的时候,心能离一切相,就能够接触到诸法实相,就是能接触到诸法寂灭相,这个时候能断烦恼的种子。现在因为没有修习无我观,你就没能断除随眠。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四页:
未于一切一切随眠心得解脱者:此中随眠说二一切,当知约彼烦恼品类说初一切,约彼烦恼自性说后一切。或复翻此。
「未于一切一切随眠心得解脱者:此中随眠说二一切,当知约彼烦恼品类说初一切,约彼烦恼自性说后一切」:烦恼的自性包括惑、业,烦恼的品类有下、中、上,二种一切。「或复翻此」:或者是调过来说也可以。
天二、结
是名观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这是结束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