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1)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2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二

巳三、缘性缘起所缘(分三科) 午一、征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

这个「净行所缘」一共分五科。现在是第三科「缘性缘起所缘」,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作「缘性缘起所缘」呢?这「缘性缘起」是所缘,你的智慧就是能缘。这个「缘」就是观察的意思,你怎么观察这个「缘性缘起」。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明所缘

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这是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明所缘」。

「谓于三世唯行」,「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是无量无边,未来也是无量无边,现在也可以说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长时期无量劫中,这个「缘性缘起」的境界是非常的广大。但是从佛法的智慧的观察,「唯行」,祇是你内心的分别,这个「行」就是内心的分别,祇是你内心的分别而已。「唯法」这个「法」是什么呢?就是「名句」,名句所宣传的这些事情,就是文句,就是语言文字就是这个,就是这些分别;祇此而已。「唯事」,这个「事」就是你内心和语言的这些虚妄分别,就造出来很多的事,就发生了很多的事,或者人间的事、天上的事、三恶道的事,就是六道轮回的事,就是世间的事、或者出世间的事。

「唯因」,这个「事」究竟是什么呢?「唯因、唯果」而已,这就是一个因;就是你这样虚妄分别,语言的宣传、语言的发表,你这样的动作它是有后果的。它现在能有这种事,是后果的一个「因」,它能招感后果。「唯果」,将来就出现一个结果。你现在内心和语言的分别,这就是个「果」;这个果又去造作种种事,就是「因」,将来又得果。就是由因而得果、由果而起因;就是因而果、果而因,就是这样子;只此而已,过去也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现在也是这样子,这就叫做「缘性缘起」。

「堕正道理」,你能这样去观察思惟,是契合佛说的道理的,契合的。什么道理呢?是「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四种道理。

 

《披寻记》九一三页:

谓于三世唯行唯法等者:谓缘生法本无而有,有已散灭,是名唯行。唯法所显,唯法能润,唯法所润,是名唯法。五有取蕴,唯业异熟,是名唯事。因有二种:谓牵引因及生起因,是名唯因。果亦有二:谓自体果及受用境界果,是名唯果。于去来今唯此诸相可得,无有作者及以受者,由是思惟,堕四道理。此复云何?谓若有因,苦便随逐,招集一切纯大苦蕴,是即观待道理。于缘起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愚痴,是即作用道理。此缘起义有至教量,有内现证,有比度法,是即证成道理。又缘起法安住法性,法住法界,是即法尔道理。

「谓于三世唯行唯法等者:谓缘生法本无而有,有已散灭,是名唯行」,他这么解释。这个「唯行」这句话怎么解释呢?这《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就是因缘所生法原来是没有的,现在有因缘了就有了,这是生。「有已散灭」,出现了以后它不能常住的,它又散坏了又没有了,就是有生有灭的这些事情,这叫做「唯行」。这个「行」就当个「生灭」讲。

「唯法所显」,这下面第二句是「唯法」,「唯法」什么意思呢?这个「唯行」的这件事,这个生灭无常的这一切变化、祇是「法」,祇是显示了「法」的事情。什么叫做「法」呢?「唯法能润,唯法所润」,这个「润」是滋润,实在就是「长养」的意思。你这个水放上去,给它一点水它就能长养它,这个水有这个力量能长养。这个「法」也是这样子,这个能长养的就是「因」,所长养的就是「果」了,所以「法」有这种作用。「唯法能润,唯法所润」,这个果它能创造出来因,而因又能得到果。这「因」就是「能润」,「果」就是「所润」,就是这么意思。「是名唯法」就是这个意思。

「五有取蕴,唯业异熟,是名唯事」,这第三句,《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五有取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是五个有取蕴;色也是蕴、受想行识都是蕴,但是都是有烦恼的。这「有取蕴」,「唯业异熟」,就是你的内心身口意的业所得到的异熟的果报,这「有取蕴」,这五蕴就是你的身口意三业所得的果报。「是名唯事」,这个事就当果报讲,这样讲。

「因有二种」,这「唯因」这句话怎么讲呢?这「因」有二种不同,「谓牵引因及生起因」,这「牵引因」在十二缘起里面说,就是无明、行。本来没有,但是它能引出来,能引出一个事情来,它有这个力量、「牵引因」。「及生起因」,这个「生起因」就是爱、取、有。这个「牵引因」这无明、行能引出来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种种子;这「生起因」就经过爱、取、有的熏习就生出来生、老死的果报了,就是经过这么二个层次,所以「牵引因及生起因」这么两种因,是名「唯因」。

「果亦有二:谓自体果及受用境界果」,「自体果」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色受想行识,是你的「自体果」。「及受用境界果」,「受用境界果」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或者是受用苦,或者受用乐,或者不苦不乐,这就是你的「受用境界果」,「是名唯果」就是这样子。

「于去来今,唯此诸相可得」,过去也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现在也是这样子。过去、现在、未来「唯此诸相可得」,就是「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就是只此而已,就是这样。「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在这里边,「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里面,没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作者,也没有一个有实体性的一个受者。你在造业的时候就是你的身口意,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没有一个「作者」。你受用果报的时候,也还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也还是你的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一个「受者」可得的,就是没有我可得了。

「由是思惟,堕四道理」,你若是这样思惟,这个缘性缘起的境界都是因缘和合,无常的、无我的,你就这样思惟。这样思惟就是「堕四道理」,就契合了这四种道理。

「此复云何」?这四个道理又怎么样意思呢?又怎么解释呢?「谓若有因,苦便随逐」,在三界之内,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他的身口意一动就有「因」了,就有一种功能。「苦便随逐」,这个功能就会得到苦恼的果报;说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它已经「随逐」你了,就在你的后面随逐你,「苦便随逐」。「招集一切纯大苦蕴」,你这个因有能力招集来很多很多的纯是「大苦蕴」,都是苦,或者三恶道的苦,人天的苦,都是苦;乃至到你得了四禅八定也是苦,「纯大苦蕴」。「是即观待道理」,这叫做「观待道理」。这个果本身不能决定的,它要去看因怎么样情形,要看因怎么样然后才能有果,所以叫做「观待」。

「于缘起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愚痴,是即作用道理」。「作用道理」怎么讲呢?就是佛教徒他学习佛法,他感觉到太苦了、要从苦解脱出来,怎么办呢?就是要观察缘起的道理,观察缘起就知道是无常、无我的,是毕竟空的了。「于缘起观善修善习」,你能善巧地去「修」,就是作如是观,那就是戒定慧,还有前方便,这样修。「习」就是继续不断地修,你不能就坐一小时就完了,这不行的;你要长时期地数数地修习,所以叫「善多修习」,你要长时期这么修习。「善修」就是开始修,「习」是继续地修,「多修习」就是长时期不断地修习,要精进不懈怠的修习。「能断愚痴」,你就能够断灭了内心的糊涂,不明白道理、不明白无我的道理,不明诸法是缘起的道理;过去也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现在也是这样子。「是即作用道理」,这就叫做「作用」,能发生这个作用。就是这个「缘起」这件事可以改变的,你若能这样做,就能改变这个缘起;你若不这样做,你继续地随顺人情,继续地这样子,你这样子,我也这样子,那好!那就是永久也不能解脱大苦,不能解脱这个苦的。

这个经论里面,也不是说世间上没有乐,也说有乐的,也有令你满意的地方的。但是那个乐很少,而引起很多的苦,苦恼是特别多,是这么回事。这样子就不适合了,如果解脱了苦以后,得了圣道以后,这就完全是清净自在安乐的,没有苦了。所以这件事是有意义的,是可以这样子的,是合算的,没有吃亏。

「此缘起义有至教量,有内现证,有比度法,是即证成道理」。说你这样讲,有事实吗?有事实谁这样做成功了呢?你放心,告诉你「有至教量」,佛陀这样修行已经成功了,他把他修行的经验自己圆满的法语告诉你,是真实不虚,这个缘起的道理是真实不虚,告诉你了。「有内现证」,佛陀出现世间以后,这些很多的人随佛出家的大阿罗汉、大菩萨、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他们已经依据佛自己圆满的圣教,这么修行已经「现证」如是道理,所以你放心好了。「有比度法」,说是他们证得,我没有证得,但你现在按照佛说的道理,你去比量去观察,真实不虚。「是即证成道理」,这就是「证成道理」,证明这个道理是成立了,你推不倒的。

「又缘起法安住法性,法住法界,是即法尔道理」。又这个「缘起法」,久远以来就是这样子,这个缘起法就是这样子的。「安住法性」,就是很任运地它就是那样子,这个缘起法这个「性」,就是本来就是这样子,不管你这个人做了恶事到了地狱去了,也是缘起;你做了善法跑到天上去了,也是缘起;你现在能够发出离心得圣道,还是缘起。这个缘起道理在一切法上看,很自然的很顺理成章的,就是叫「安住法性」。

「法住」,这个「法住」很有意思。但是这样的法性,凡夫的肉眼不明白,看不出来这个道理,不明白。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他能够用不颠倒的文句,没有错误的文句,把这缘起的道理表达出来表示出来,这叫做「法住」。这个「法住」的意思,就是佛的法语宣扬缘起的道理之后,这样的法语留传在世间的时候,这时候就是世间有佛法,这是智慧的境界,这大智慧的境界,就是正法住世了,就是这样意思。

「法界」,这个「法界」就是依这个缘起为因,这个「法住」是依法性为因而建立的。实在来说也可以这么讲,就是这个「法住」这个正法,是一切圣人以此为因而得圣道的,这个「界」是因也,也可以这么讲。「是即法尔道理」,这个事情很现成的,叫「法尔道理」。

 这个「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就是祇有一切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这么多的法。「能引诸法」这么多的十八界在动,它在一动的时候,它就能引出来,又引出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引出来诸法,就是这样子的。「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在这么多的缘起法里面,没有那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是作者、是受者,没有我可得的,我不可得。「是名缘性缘起所缘」,这就是这么回事,就是这样子。

这前面是「明所缘」,就所观察的「缘性缘起所缘」。下面是「显方便」。

 

未二、显方便

于此所缘作意思惟,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于诸痴行心得清净。

「于此所缘作意思惟」,说这位佛教徒,觉悟了的这个佛教徒,「于此」缘性缘起的「所缘」去观察,你能去「作意思惟」,能提起来精神观察这个缘起的道理。「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你这个愚痴不明白道理的这个人,「痴行」增上的,这么多的烦恼里面,这个愚痴的烦恼最厉害最重这个人,所有的「痴行皆得微薄」,所有的愚痴,你不断地这样观察,你这个愚痴的心理,愚痴的烦恼「皆得微薄」,就是逐渐地微小,逐渐地由厚而薄,由多而少以至于无,你就得圣道了。

「于诸痴行心得清净」,你原来有很多的愚痴,愚痴的心行现在都得到清净了,没有愚痴染污你的心了,你心就清净了。那么这是得到了无我、我所的无分别智了。

 

午三、结

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这个意思。

 

《披寻记》九一三页: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等者:为显缘起非无因生,是故说言唯有诸法能引诸法。为显缘起非自作非他作,是故说言无有作者及以受者。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等者:为显缘起非无因生」,「缘起」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缘生,不是无因而有的,「是故说言唯有诸法能引诸法」。「为显缘起非自作非他作,是故说言无有作者及以受者」,「非自作」就是、不是有我,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能创造一切,不是,「非自作」。「非他作」也不是上帝造的,上帝造一切法叫你受苦、叫你受乐、你要感谢上帝!没有这回事情,「非他作」,「是故说言无有作者及以受者」。

这个说完了,这个「缘性缘起所缘」第三科解释完了。下面是第四科「界差别所缘」分五科,第一科「征」。

 

巳四、界差别所缘(分五科) 午一、征

云何界差别所缘?

怎么叫作「界差别所缘」呢?这个所缘的「界差别」是怎么回事情呢?

 

午二、标

谓六界差别。

这下面第二科「标」、标出来。就是有六种界的不同,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午三、列

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

就这六种因组合起来就是众生。欲界、色界天都是这样;无色界天没有地、水、火、风,他祇是有空界、也有识界,就是这样子。

下面第四科解释,解释这六界,分二科,第一科辨种类,辨六界的种类,分六科。第一科先解释「地界」的种类,分四科,第一科「征」。

 

午四、释(分二科)  未一、辨类别(分六科) 

申一、地界(分四科) 酉一、征

云何地界?

怎么叫做「地界」呢?这个「地界」是什么意思呢?

 

酉二、标

地界有二。

这是标出来,它有二种差别。第三科是列出来。

 

酉三、列

一内,二外。

这个「地」有二种,有内地界、有外地界。下面第四科解释。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出体(分二科) 亥一、内地界

内地界者:谓此身中内别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亲附执受。

这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体,出这地界的体性,分二科,第一科「内地界」。

「内地界者」,这个「内」就是你的生命体,你生命体里边有「内地界」,有地界。是什么呢?「谓此身中内别坚性」,这个身体里面有一个特别的东西,特别的东西又是坚固的东西,它不同于水火风。这个「坚性」是什么呢?「坚硬所摄」就是属于坚硬的东西。「地地所摄」就是这个「地」,这个「地」就是坚固的意思,坚固里边有「地」;说两个地就是有粗、有细的不同,有粗的地、有微细的地这样子,「所摄」。

「亲附执受」,这个「执受」就是阿赖耶识有一种摄受力量和它在一起。这个坚性的地界就有感觉,叫做「执受」,有感觉了;如果阿赖耶识不执受它,它就没有感觉;但是它是亲附于执受的地界上面,附在执受的地界上面。譬如说你的头发你没有感觉,你剪那个头发你不感觉痛;譬如说指甲你剪它你不会感觉痛;但是其他的你剪,这个不可以;那就是有执受、有不执受的,但是不执受的它不是离开了执受的地界,它有附在那上面的,所以这里面叫做「地地所摄,亲附执受」。或者这个「地地」就是有「亲附」的地、有「执受」的地,就是「地地所摄」,或者这么解释也可以。

这是「内地界」,内地界的体性就是这么说了。下面是第二科是「外地界」。

 

亥二、外地界

外地界者:谓外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非亲附非执受。

「谓外坚性」就是身外,在你生命体之外的,这山河大地,这个「坚硬所摄」的,「地地所摄」,也有粗的、也有细的,「所摄」的。「非亲附非执受」,外面山河大地阿赖耶识不执受,那当然也不说亲附了,都是无情物了。

 

戌二、举事(分二科) 亥一、内地界(分二科) 天一、征

又内地界其事云何?

这是第二科「举事」。前面第一科是「出体」,出这地界的体性。现在第二科举出事情来,举出那件事,分二科,第一科先说「内地界」,先「征」。

「又内地界其事云何」?说你内身里面有地界,那件事是怎么个情形呢?

这是征。现在第二科是「列」。

 

天二、列

谓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

「谓发」你的头发,「毛」你的汗毛,「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这是「内地界」,这里边也有坚固的东西,有这种性质的东西。

 

亥二、外地界(分二科) 天一、征

又外地界其事云何?

这第二科,先「征」。下面第二科「列」。

 

天二、列

谓瓦、木、块、砾、树、石、山、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

「谓瓦、木、块、砾」,这个「砾」比沙子大一点比石头小一点,就是碎石头这一类的东西。还有树、有石、有山、有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这叫做「外地界」。

 

申二、水界(分四科) 酉一、征

云何水界?

这个「地界」说完了,现在说这个「水界」。怎么叫作「水界」呢?

 

酉二、标

水界有二。

水界有二种。

 

酉三、列

一内,二外。

有内水界、有外水界。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内水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内水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亲附执受。

「内水界」是什么呢?「谓此身中」内别的「湿性」,属于湿的这个体性的东西。「湿润所摄」,什么叫「湿性」呢?就是「湿润」能滋润的那一类的东西。「水水所摄」,或者说也是有亲附的水、有执受的水,这叫「水水所摄」可以这么讲。

 

亥二、举事(分二科) 天一、征

其事云何?

前面是出体。这底下就指出来什么是「水」。

 

天二、列

谓泪、汗、洟、唾、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

谓「泪」,你眼睛出的泪,还有汗,有洟、洟就是鼻涕,「唾」就是口里吐痰,还有「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这是这些东西。

 

戌二、外水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外水界者: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非亲附、非执受。

「外水界」是什么呢?「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也是各式各样的水,「水、水」也是不同。「非亲附、非执受」,外水也不是亲附,也不执受。

 

亥二、举事(分二科) 天一、征  

其事云何?

其事云何呢?

 

天二、列

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

「谓井」,井里的水,有「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

这个「水界」讲完了。

 

申三、火界(分四科) 酉一、征

云何火界?

怎么叫做「火界」呢?这是第三科。这个「火界」分四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标」,第三科「列」,第四科「释」。什么叫做「火界」呢?

 

酉二、标

火界、有二。

火界有二种。

 

酉三、列

一内,二外。

一是内,二是外。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内火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内火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温性,温热所摄,岍岍所摄,亲附执受。

「内火界」是什么呢?「谓此身中内别的温性」,属于温热的体性的东西。「温热所摄」,这个「温性」是什么呢?什么叫「温性」呢?就你身体里面有温热的东西,这一类的都就是「火」。「温热所摄」。「岍岍所摄」,「岍」也是热,「温」也是热,热也就是暖。这个「岍岍所摄」也是有「亲附」的暖,有「执受」的暖,这是不同的。

 

亥二、举事(分三科) 天一、征

其事云何?

前面是出体,这底下说事。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辨相

谓于身中所有温岍、能令身热、等热遍热。

「谓于身中所有的温暖」就是火大。「能令身热」,这个火大能令你身体里面有温热的这种事情。「等热」,这个「等热」是什么意思呢?「等」者阶级也;有中等的、有上等的,譬如说这个热,这个温度才八十度,到九十度、九十八度,是合乎标准。它到一百度了,一百零五度了,那么这个也有这种差别,这就是「等热」。「遍热」,「遍」是你全部的身体都有热,都有火的火大。

 

地二、明业

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啖、所尝,易正消变。彼增盛故,堕蒸热数。

这底下第二科「明业」用。前面是辨这个火大的相貌,现在说火大有什么作用?

你身体里面有火,这个火有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所食的、所饮的、所啖的、所尝的这些东西「易正消变」,容易正确的把它消化了,这就是你身体里面火的作用。我们说胃能消化;现在说是火能消化,你若有这火大都消化了。「彼增盛故」,彼火大力量大,有这种消化的力量。「堕蒸热数」,这是属于「蒸」,蒸就是隔着水;下面有火,隔着水能蒸这个东西,那叫做「蒸」,实在也就是热。属于「蒸热」的这个范围内的。

 

天三、结

如是等类名内火界。

 

戌二、外火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外火界者:谓外温性、温热所摄、岍岍所摄,非亲附、非执受。

「外火界者」,这是第二科。「谓外的温性」,什么叫做「温性」呢?「温热所摄,岍岍所摄」,外面的火性也是各式各样的暖所摄。「非亲附,非执受」,那个是阿赖耶识不执受它,所以不能说「亲附执受」了。

 

亥二、举事(分三科) 天一、征

其事云何?

这下面举出事。前面「出体」。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辨相

谓于人间依钻燧等、牛粪末等,以求其火。

这个「钻燧」钻木取火,这个「燧」有阳燧、有木燧的不同,以这个燧取其火。「牛粪末等」,牛粪弄成末。「以求其火」,这和那个燧连在一起,燧一起火就把这个粪末就烧了。

 

地二、明业

火既生已;能烧牛粪、或草、或薪、或榛、或野、或山、或渚、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国、国分。

「火既生已」,能烧这个牛粪,或者是草也能烧,薪也能烧,或者是榛这种木头也是烧,或者是烧原野、旷野被火烧了,或者山也被火烧了,或者是渚。这个「渚」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水里面、海里面一个小岛子,火也是能烧。「或村、村分」或一个村庄里面被火烧了,或是烧了一部份。或者是一个大城被火烧了,或者是烧了一部份,或者国,或者国分。

 

天三、结

或复所余如是等类,名外火界。

 

申四、风界(分四科) 酉一、征

云何风界?

这个「火界」讲完了。下面第四科,地水火风,这个「风界」,分四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标」,第三科「列」,第四科解释。什么叫做「风界」呢?

 

酉二、标

风界有二。

风界有二种。

 

酉三、列

一内,二外。

一是内,二是外。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内风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内风界者:谓此身中内别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

「内风界者」,这是第四科解释。「谓此身中内别风性」,有个特别的一种风的体性。什么叫做「风性」呢?「风飘所摄」能飘动的那个就是「风性」,它是「轻、动」,这个轻所以容易动,轻而不重,地就是重了。所以这个风,说它能动这就是「风」。「非亲附、非执受」,这个地方说「内风界」是不执受,没有阿赖耶识去执受它,所以不说亲附,也不说执受。

 

亥二、举事(分三科) 天一、征

其事云何?

前面「出体」,这是说它的事。

 

天二、列

谓内身中,有上行风、有下行风、有胁卧风、有脊卧风、有腰间风、有臗间风、有小刀风、有大刀风、有针刺风、有毕钵罗风、有入出息风、有随支节风。

「谓内身中,有上行风」,这个风向上来,你口出来气,这是「上行风」。还有「下行风」,这个身体向下从这个孔里面出了风。「有胁卧风」,「胁」这个地方,左胁、右胁,你卧在那里,这「胁」这地方也有风。「有脊卧风」,你仰面向上卧在那里,这个脊骨、后脊这也是有风的。「有腰间风」,腰这个地方也有风。「有臗间风」,臗骨这个地方也是有风。「有小刀风、有大刀风」,这是有病了,这个风如刀似的能伤害你的身体,当然有小、大的不同。「有针刺风」,这是身体里面有问题了像针刺的痛,那叫做「针刺风」。「有毕钵罗风」,「毕钵罗」翻个黑色,黑色的风,它这个风出来的有问题,你脸上有一点一点的会出了黑点。「有入出息风」就是你这口气,入息、出息的风。「有随支节风」,全部的身体的一节一节里面都有风。

 

天三、结

如是等类,名内风界。

 

戌二、外风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外风界者:谓外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

「外风界者」是什么呢?先「出体」。「谓外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也是阿赖耶识不执受它的。

 

亥二、举事(分三科) 天一、征

其事云何?

这底下出事,这是「征」。

 

天二、列(分二科) 地一、种类

谓在身外、有东来风、有西来风、有南来风、有北来风、有有尘风、有无尘风、有狭小风、有广大风、有毗湿婆风、有吠蓝婆风、有风轮风。

「谓在身外」,不是你生命体,在生命体之外。「有东来风、有西来风、有南来风、有北来风」,这从方向说。有有尘土的风、有无尘的风、有狭小的风、有广大的风、有毗湿婆风。

「毗湿婆风」是种种巧庄严的风,就是世界成就的时候,这个风一来的时候能出来一个世界,出来人居住的世界,出来一个忉利天四王天的世界,各式各样的世界,地狱的世界、恶鬼的世界,就是风的力量,有这样的风;实在就是业力了。

「有吠蓝婆风」,吠蓝婆风是旋风,美国有龙卷风,这是旋风。「有风轮风」,风轮风;有空轮、虚空的空轮,有风轮,有地轮,有水轮。那么这样子说「风轮风」就是大气层这个风了。

 

地二、业用

有时大风卒起积集,折树、颓墙、崩山、荡海。既飘鼓已,无所依凭,自然静息。若诸有情欲求风者;动衣、摇扇、及多罗掌。

这是第二科说风的业用。「有时大风卒起积集」,这大风忽然间起了,愈来愈厉害,这个「积集」。「折树、颓墙」,能把树能吹断了,能把墙吹倒了。「崩山、荡海」能把高山吹坏了,能把海水飘荡起来。「既飘鼓已」,这个风飘鼓动以后。「无所依凭,自然静息」,它没有什么原因,没有什么凭借的忽然间风就没有了,自然平息。「若诸有情欲求风者」,「动衣」你动你的衣服,「摇扇」扇子摇一摇,「及多罗掌」这个多罗树叶像掌似的,你摇一摇也就有风了。

 

天三、结

如是等类,名外风界。

这是这个「风界」说完了。「地、水、火、风」这四大说完了。

 

申五、空界(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空界?

现在说第五「空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空界」呢?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种类

谓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

这是我们身体里面的孔穴。「眼」里面也有孔,「耳鼻口咽喉等」这是「孔穴」,这就是「空」。这下面第二科是「业用」。

 

戌二、业用

由此吞咽,于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

「由此吞咽」,因为你有咽喉的孔穴,从这里可以吞咽食品,可以吞下。「于此吞咽」,在这里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也会排泄出去,也是孔穴。

 

酉三、结

如是等类、说名空界。

 

《披寻记》九一五页:

由此吞咽于此吞咽者:此中略显孔穴业用及与依处,故作是说。

「由此吞咽于此吞咽者」,这个「由此」、「于此」有什么不同呢?「此中略显孔穴的业用」,就是「由此吞咽」这吞咽这是孔穴的「业用」,这「于此吞咽」就是「依处」,吞咽要依此为依才能吞咽,「故作是说」。

 

申六、识界(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识界?

空界说完了,说这个「识界」。这是先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先说「六种」。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六种

谓眼、耳、鼻、舌、身、意识。

什么是「识界」?就是依眼为所依止的眼识,和依耳根为依止的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六个识,这小乘佛教就说六个识。

下面第二科说「三种」。

 

戌二、三种  

又心、意、识三种差别。

那么这是大乘佛教,有阿赖耶识、有末那识、也有前六识,就是八识,有这三种差别。现在是〈声闻地〉就是以「六识」为主。

但是「心、意、识」也可以解释为「六识」也可以。这个「心」是「集起」的意思,这个「起」是什么意思?就是「生起」。这个「识」生起种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识」一动起来就得到很多消息,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意识它去了别一切法,得到很多消息,把这消息把它集聚起来收藏起来,那么这就叫做「心」。

这个「心」又有个名字叫做「意」,叫什么意呢?就是这个心面对一切法生起种种识、生起种种分别、了别的时候,要以「意」为依止,其实以「心」为依止的时候又名为「意」,这个「意」当依止讲,以意为依止去了别种种法种种事情。

这个时候你心里面以前所集聚的知识,就会发挥出来作用了。你以前不是医生,你学会医生就集聚了很多知识,现在做医生的时候你的知识就发出来作用,那么这就叫做「识」。

发出作用的时候就得到种种消息,又收回来又集聚在心里面。所以这个「心」是在内,「识」就是在外,但是这个「识」的外,又转变成「心」,由「心」又转变成「识」。是又向内、又向外,向外流出去又流回来,这就是「心和识」。而这个「意」是识的依止处。这就叫作「三种差别」。

 

酉三、结

是名识界。

 

未二、显方便

若诸慢行补特伽罗,于界差别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得不净想。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净。

前边是辨这个类别,地、水、火、风、空、识的类别。现在第二科「显方便」,就是这个慢行的人,高慢心多的人,你能够这样观察思惟。

「若诸慢行」,如果这个高慢心特别多的这个人是佛教徒,他想要改变自己,他就于这个「界」的差别,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的差别,「作意」的观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他就会「便于」,就在他这个眼耳鼻舌身意里边:祇是六种东西嘛!另外没有我可得嘛!所以就「离一合想」,就是远离了这个我见。远离了我见,就没有我慢了,就不会有我想。

这「一合想」怎么讲?就是这个生命体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地水火风空识,就是总合起来有个我,就是我。这个我的体性是包括了这么多东西的。这个是由个别的、个别的东西,组合起来有一个不可破坏的我,「合」就是不可破坏的「我」。现在观察:里面只有这六种东西,另外没有我可得嘛!观察只有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没有我可得,所以就远离了这个「一合想」的我。

「得不净想」,就是成就了这个身体,这个臭皮囊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这是个不净之物,有什么值得高慢的呢?

佛在世的时候,舍利弗尊者向佛告假说:「我要到人间去游行去」,就是向佛告了假。舍利弗尊者一告假以后就来个黑齿比丘,牙齿是黑色的,他就来了,向佛说:「舍利弗尊者瞧不起我,瞧不起我」。那么佛就告诉阿难尊者:「你赶快去叫舍利弗尊者回来」。然后又叫阿难尊者:「你对大众僧,都请他们来,都集会在这里。舍利弗尊者会狮子吼」。阿难尊者就通知大众僧,也通知了舍利弗尊者回来。舍利弗尊者就说,就说道:「我这个身体,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不净之物,就像一个囊、这个囊有漏洞,这个袋子有漏洞,里面装这个东西都往外都漏出去了。说我这个身体、眼耳鼻舌身意,往外就是流脓流血都是不净之物,我有什么值得憍慢的瞧不起你?」,说了很多这个法语。

现在这是「离一合想」,观察身体是没有我可得,只是身体是个臭皮囊,这是个不净的东西。「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不能再有生高慢心,这个身体你也是这样子、我也是这样子,我不能比你有什么高尚的地方嘛!有什么值得高慢的生憍慢心呢?所以这个原来有的高慢心、憍慢心就微薄了,逐渐逐渐就减少了。「于诸慢行心得清净」,再以后遇见什么境界,都不会生高慢心,心就清净了,没有高慢心的染污了。

 

午五、结

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

「由界差别净行所缘」,就把慢心清除了,这是结束这一段。

 

巳五、阿那波那念所缘(分三科) 午一、征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

这个「净行所缘」一共分五科,这是最后一科。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数息观」了。这一科非常的长,这一段文很长,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阿那波那念所缘」呢?这是「问」。

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显修念」又分二科,第一科「略标」,简略的说出来这个「修念」;怎么样修这个阿那波那念,简单的说。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显修念(分二科) 申一、略标

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

「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这个「阿那」翻作中国话是「持来」,这个受持的「持」,受持的持,就是手拿过来这个「持」,「持来」。这个「波那」翻个「持去」,持来持去,是这样。这个「持来」就是「入息」,「持去」就是「出息」。但是这个地方说个「持」,这个「持」字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个「持」。这个「持」是什么意思呢?是摄持你的心不要乱、不要散乱;怎么样摄持呢?就是用这个「念」,念这个「入出息」。这个「念」这个字,就是把这个「入息、出息」的相貌分明的显现在心里面;用我们的白话说就是「注意」,你注意这个「入息、出息」就能摄持你的心不散乱,所以叫做「持来持去」。

这上面问:怎么叫做「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出息念」就是攀缘这个入息、出息的这个念心所,就是把这入息出息很清楚的显现在你心里面,你的心里面一直的注意这个息出、息入,注意它,这叫做「阿那波那念」,就是这么意思。

「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这个入出息是念所攀缘的、念所注意的。譬如说念佛、念法、念僧,都是把这个所念的显现在心里边注意它,这就叫做「阿那波那念所所缘」,是这么意思。

 

《披寻记》九一六页:

此念所缘入出息等者:谓入出息是念所缘,及此为依五种修习亦念所缘,故置等言,如是总名阿那波那念所缘。五种修习者,如下自说。

「此念所缘入出息等者:谓入出息是念的所缘,及此为依五种修习」,这下面就说了。「亦念所缘,故置等言」,所以这上面有个「等」字,「此念所缘入出息等」,这个「等」字是这个意思,依五种修习,「如是总名叫阿那波那念所缘」。「五种修习者,如下自说」。

这前边是「略标」。下边是「广辨」,分两科,第一科是「入出息修」,修这个入出息念。分二科,第一科是辨这个「入出息」,说明什么叫做「入息」?什么叫做「出息」?分六科,第一科是「种类」,入出息有种类的不同。分二科,第一科「标列」,先标列这个「入息」。

 

申二、广辨(分二科) 酉一、入出息修(分二科) 戌一、辨入出息(分六科) 亥一、种类(分二科) 天一、标列(分二科)    地一、入息

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

「当知此中入息有二」,这个「入息」,这个息入的时候,有两种不同。「何等为二」呢?这是征。「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有这二种不同。

 

地二、出息

出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

这入息说完了,现在说「出息」。「出息」也是有二种。「何等为二」呢?「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

这是标,标出它的种类。下边第二科解释。

 

天二、随释(分二科) 地一、举入息(分二科) 玄一、入息

入息者: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始从面门鼻门、乃至脐处。

解释里边先举出来入息,分二科,第一科「入息」。

「入息者」,什么叫做「入息」?「谓出息无间」,就是你这个息,从你的嘴或者鼻子出来流出来,流出来不间断「内门风转」,这时候这个风就往里面入;这个「出息」是向外出;现在掉过来、向内里,内门风动了。「始从面门鼻门」,开始从你的面的门,就是你的口,「鼻门」就是鼻孔;或者从面门、或者从鼻门「乃至脐处」,这个息、也就是这个风,从鼻或者从口就向里边入,入到肚脐这里,那么这就叫做「入息」。

 

玄二、中间入息

中间入息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

「中间入息者」,先解释什么叫做「中间入息」呢?「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你这入息;当然我们的入息很快,一下子从鼻就到脐了,到脐了这个入息就停下来了。可是这个时候出息还没出现,「乃至」到「出息」没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这时候有一个短暂的停止。「暂时相似微细风起」,就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和这个入息出息那个息是相似的那个微细的风现起来,但是它也不出也不入,「是名中间」的入息。有这么二种;一个入息,一个中间入息。

这个「入息」,在我们的感觉上入息是动,由鼻至脐这个息在动。「中间入息」是停在那里不动,但是也是有息的在那里。

这是把入息说完了。现在第二科例这个「出息」,分两科,第一科是「例前」。

 

地二、例出息(分二科) 玄一、例前

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亦尔。

「如入息」有入息、有中间入息二种。「出息」、「中间出息」这二种,「当知亦尔」也像入息一样,也是这样子。下面第二科「显别」。

 

玄二、显别

此中差别者: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或复出外。

「此中差别」的地方呢,「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就是这个入息和中间入息,和这个出息是不间隔的,这个时候「外门风转」,你这个中间入息时间不是很长,这时候这个风就向外边动了,就外边动,「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从肚脐这里「乃至到面门」,就是到口这里。「或至鼻端」或者从鼻端,「或复出外」或者从鼻端外边,这个气多呀流到外边去,口的外边去,这样子。

 

亥二、因缘(分三科) 天一、标

入息出息、有二因缘。

这下面第二科说「因缘」。为什么会有这个息风的这件事?就说它有这件事的因缘。「入息出息有二因缘」,有二个原因会有入息出息的。

 

天二、征

何等为二?

 

天三、列

一牵引业,二脐处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

「一、牵引业」,「牵引业」就是你过去世造了这种业,这个业力「牵引」的力量,使令你有入息出息的,这是业力的关系。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是「脐处孔穴」,你的肚脐子这里边有个穴,所以容许这个息能到那去的。「或上身分所有孔穴」,或者「上身分」,你这个肚脐子向上也是有孔的,一直到鼻这里,或者是到口这里也是有孔穴的。这两个原因,所以有入息、有出息,是这个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8)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维摩诘经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栏目:白话佛经]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用无缚[栏目:善祥法师]
 日长知隐[栏目: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犯了五逆罪有机会挽回吗?[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Part II. The Dharma or Doctrine[栏目:The Buddhist Catechism]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目录[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欲海难填[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一二六、了业[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九)行持孝道就是真正的修行[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