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0

午四、慢行者相(分三科) 未一、问

问:慢行补特伽罗应知何相?

这是第四「慢行者相」,这个「行」就是指心说的,是高慢心的相貌,高慢人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问」。

「慢行补特伽罗应知何相」?应该知道它是什么相貌?

 

未二、答(分二科)     申一、出彼慢缠(分二科) 

酉一、明增上(分二科) 戌一、猛利

答:慢行补特伽罗于诸微劣所慢事中,尚能生起最极厚重上品慢缠;何况中品、上品境界。

这是第二科回答,分二科,第一科「出彼慢缠」又分二科,第一科「明增上」,说它的那个「慢」的厉害。

「慢行补特伽罗」,是高慢心的人。「于诸微劣所慢事中」,就是对于那个微小的所轻慢的事情里面,就是自己感觉自己特别的优越,对方不如我,但是差的很少,彼此间那个分数相差的很少,是「微劣所慢事中」。「尚能生起最极厚重」的「上品」高慢心的烦恼,「何况中品、上品境界」,何况相差得更多的人;他是有一百分,那个只有廿分,相差的很多了啊!所以他的高慢心是更厉害了。

 

戌二、长时

又此慢缠住在身中、经久相续,长时随缚。

这是第二科是「长时」。「又」这个人他的高慢心,这个「缠」,就是高慢心显现出来之后,继续不断地缠扰着他。这个高慢心,这「慢」是心所法,心王本身没有高慢心,这贪瞋痴慢通通都没有,是一张白纸。这高慢心一现起来以后,这个慢就缠扰着那个心王一直地不放,一直地有高慢心,这样意思。这高慢心住在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经久相续」,经过长时间也不停下来,一直地相续下去。「长时随缚」,长时间随逐他,系缚他。

 

酉二、出过患

由慢缠故,为可慢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彼可慢法。

这是第二科「出过患」。前面那个「猛利」和「长时」是表示慢心的增上,就是那么样的严重,这下面说它的过患。

「由慢缠故」,说这个人,由于他有高慢心的缘故,「为可慢法之所制伏」,就是有这可以轻慢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他这个高慢心就现起来。这高慢心的人他也不会完全不明白;知道高慢是不对的,他也会有这种心情;但是这个心情很软弱,就被这个高慢心制伏了。「不能制伏彼可慢法」,他那个正念、那个智慧「不能制伏彼可慢法」,他不能在这可慢的境界上观察是平等相,他没有这个智慧,他就不能够制伏他的高慢心,所以他这个烦恼一直的出现。

 

申二、辨随行相

诸根掉动,诸根高举,诸根散乱。勤乐严身,言语高大,不乐谦下。于其父母眷属师长,不能时时如法承事。多怀憍碲,不能以身礼敬问讯合掌迎逆、修和敬业。自高自举,陵懱他人,乐着利养,乐着恭敬,乐着世间称誉声颂。所为轻举,喜作嘲调。难使远离,难使厌患。广大胜解,微劣慈悲。计我有情命者养者补特伽罗生者等见、多分上品。多怨、多恨。

下面第二科「辨随行相」。前面是解释这个慢缠地相貌,现在说是「随行相」,就是他这个「慢」随逐他的心的相貌。

「诸根掉动」,他有了慢以后,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在动,就安不下来。「诸根高举」,都是向高慢这个方向去掉动。「诸根散乱」,他有了高慢心之后,他又有各式各样地分别心,就是散乱。「勤乐严身」,这个人还有一个相貌,就是勤勤地欢喜庄严自己,把自己打理地很漂亮。「言语高大」,成了习惯了,同人说话的时候,也就是说了很多的大话。「不乐谦下」,他不欢喜谦虚低下一点,他不喜欢这样子。

「于其父母眷属师长,不能时时如法承事」,不要说别的人;对他是有极大的恩德的人,就是父母、还有这些眷属、可爱的这些人、还有师长,他都不能时时地、如法地去「承事」,承受、禀受他的意,为他做事;他不能。「多怀憍碲」,多数对这些人也还怀憍傲,也还是有骄慢心。「不能以身礼敬、问讯、合掌、迎逆」,也不能这样子。「修和敬业」,不能够作「和敬」、和合恭敬的事情,他不能做这种事情。「自高自举」,自己在内心里面是「高」,发出来言语也就是「举」,自己赞叹自己,自己抬高自己。「陵懱他人」,就轻视他人,谁也不如我,这样子。

「乐着利养」,他欢喜而执着这个利养的事情。「乐着恭敬」,他对别人不恭敬,但是他很注意别人恭敬他,这件事。「乐着世间称誉声颂」,这些事情。「所为轻举,喜作嘲调」;「所为轻举」,他做事情的时候不够沉重、不稳重这个人。「喜作嘲调」,他欢喜说笑话调弄别人、讥弄别人。「难使远离」,他有这种高慢心,你若劝他:「你不要这样」,这是很难的,不容易。「难使厌恶」,你告诉他:「你这样对你自己不利啊!对你有很多的问题!谁还愿意同你做朋友?你要厌离你这个高慢心」;不,不可以,这个「难使厌恶」。

「广大胜解」,这个人他高慢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他也有一些智慧的,他对于某一种事情他有广大的认识,对于某一种学问他有深入的心得,这个人也是有智慧的。这就是高慢的人,他一定有所恃然后才高慢的,一定有一个优点。不然完全没有优点而高慢的人,也是有、但是比较少。「微劣慈悲」,这个人也不是没有慈悲,就是很少,慈悲心也是有。

那么他这个人,「计我、有情、命者、养者、补特伽罗、生者、等见」,就是执着我,这个执着我见这个心非常的强「等见」。「多分上品」,执着我见执着的非常的厉害,就是:我是最优秀的,「多分上品」。「多怨、多恨」,因此而同人结怨、结恨,这个「怨」是当时,「恨」是一直延续下来以后还是恨,这就是有问题了,实在这就是一种过患。

 

未三、结

如是等类应知是名慢行者相。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午五、寻思行者相(分三科) 未一、问

问:寻思行补特伽罗应知何相?

这是第五科,这个散乱心是特别多,就是因为这件事引起内心的分别,因此分别又引起了很多很多的散乱分别,这种人。但是「寻思」也是智慧的相貌,这有智慧的人他就会各式各样的思惟,也是一种事情。「应知何相」,他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

下面回答,分二科,第一科,出寻思的烦恼。分二科,第一科「明增上」,先说它的「猛利」的相貌。

 

未二、答(分二科)       申一、出寻出缠(分二科) 

酉一、明增上(分二科)    戌一、猛利

答:寻思行补特伽罗于诸微劣所寻思事,尚能发起最极厚重上品寻思缠,何况中品、上品境界。

「寻思行补特伽罗于诸微劣所寻思事,尚能发起最极厚重上品寻思缠」,这一件小小的事情、也很容易明白的事情,他能发起「极厚重」的上品的「寻思缠」。譬如这个,有现成的事情照那件事情去分别,这还比较容易;无中生有,譬如写这个小说的人,啊!写得不得了、不得了,让你看完头一段,就想要再看下一段;就是那种人的分别心特别多。「最极厚重」的「上品寻思缠」,「何况」那个「中品、上品境界」,所以他若得到了一点资料,那他心里很快乐,就是东想西想、想得很多很多。

 

戌二、长时

此寻思缠住在身中,经久相续,长时随缚。

 

酉二、过患

由此缠故,为可寻思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可寻思法。

这是第二科出「过患」,因为他有寻思的这种分别心这种习惯,所以有可寻思地境界出现的时候,他就是掉在那个框框里头出不来了,就一直地东想西想。「不能制伏可寻思法」,他不能用智慧把这件事制伏住,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去想它去,就是把宝贵的精神时间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实在不是智慧。

 

申二、辨随行相

诸根不住,诸根飘举,诸根掉动,诸根散乱。身业误失,语业误失,难使远离,难使厌患。喜为戏论,乐着戏论。多惑、多疑、多怀乐欲。禁戒不坚,禁戒不定。事业不坚,事业不定。多怀恐虑,念多忘失。不乐远离,多乐散动。于诸世间种种妙事、贪欲随流,翘勤无惰,起发圆满。

我最近得到一本书,叫《谈艺录》,是钱锺书这个人写的。这个人真是算是一个才子,是不得了!这个人也是一样,这是寻思行者,这个分别心非常多。其中有一件事,就是世间上的学者作诗,这个灵感来了能作出很多很多好的诗来,这个譬喻佛教里面的禅师开悟了,这二件事来对比;唉呀!我在想这个人信佛不信佛呢?这个人…,我当然看他的书很少,没有看见他毁谤佛教。现在就看见这件事,这两件事来对比,那怎么能和禅师开悟对比呢?他就这样想。

「诸根不住,诸根飘举」,这是第二科「辨随行相」。这个散乱心重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不能住,不能停在那里的。「诸根飘举」,他像那个风似的,从这里跑到那里、行那里跑到这里;无障无碍地分别。「诸根」都在动乱、「诸根散乱」。

「身业误失」,这个地方也有问题;散乱心特别了,严重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行动容易有错误,「身业误失」。「语业」也容易有「误失」。「难使远离」,你很难使令他远离这种散乱的,「难使厌患」。「喜为戏论,乐着戏论」,这种人,还就是世间上的学者,一般人还没有这种境界;他「喜为戏论」,他就是欢喜制造种种各式各样的戏论来迷惑人。「乐着戏论」,他也执着这些戏论的事情。「多惑、多疑」,就是很多很多的迷惑,很多很多的「疑」。这个「疑惑」也是智慧人的相貌,有智慧人的相貌;分别心多是一个相貌,疑惑是一个相貌。我们思想简单的人,就是看什么事情都很单纯,不疑惑。疑惑心多的人,智慧大一点还稍微好一点,另外一个疑惑是什么?是神经病的前相,也是糟糕,也是不好,所以不要疑惑。

「多怀乐欲」,他心里面有很多的…,在想这样子想那样…,很多的欲望。「禁戒不坚,禁戒不定」。「事业也不坚,事业也不定」,今天这样子、明天那样子。「多怀恐虑」,分别心多的人,恐怖心也会多。「念多忘失」,当然这些相貌不一定每一个散乱心的人都俱足,不是那么意思。「念多忘失」,过去想的事情都忘掉了。「不乐远离」,他不欢喜远离世间上的这些事情。「多乐散动」,欢喜这个散乱掉动的事情。

「于诸世间种种的妙事,贪欲随流」,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妙事,他这个贪欲心就随着就去了。「翘勤无惰」,他对于这件事有兴趣,他很精进做这件事,不懈怠。「起发圆满」,他若做这件事,一发动了这件事就做完;这的确是不容易啊!你看到特别长篇的著作,不是一天二天能写完,但他能耐得住把它写完。说有一个人写小说写不下去了,然后就到庙上去住几天求观世音菩萨,噢!灵感来了。把那个小说写完了,就是「翘勤无惰,起发圆满」。

 

未三、结

如是等类,应知是名寻思行者相。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解释这一大段「由行差别」。这个「建立补特伽罗」一共分十一大科,这是第三科是「由行差别」,就是由他内心地活动,表示有各式各样的人不一样。

 

卯四、由愿差别(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由愿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四科「由愿差别」,就是他的希望,他的希望心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由他的愿望的不同,建立各式各样的人呢?安立各式各样的人?

这是「征」。下面解释,先分二科,第一科「广辨一切」,先列出来。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广辨一切(分二科) 午一、列

谓或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正愿;或有补特伽罗,于独觉乘已发正愿;或有补特伽罗,于其大乘已发正愿。

「谓或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正愿」,就是有的人,他的因缘就遇见了「声闻乘」的佛法,遇见这个法了,他也还很好他也就相信了,有了信心以后他就发:「我愿意得阿罗汉、愿意得涅槃」,发了这个愿。「或有补特伽罗,于独觉乘已发正愿」,或者有的人遇见了佛法,「于独觉乘」发了愿:「我愿意多多的见佛闻法栽培善根,最后在无佛法的世间得圣道,无师自悟」,他欢喜这样子,发了这个愿。「或有补特伽罗,于其大乘已发正愿」,或者有的人遇见了佛法以后,他不发声闻乘、独觉乘的愿,他建立了大悲心广度众生齐成佛道的愿望,这个愿。

 

午二、辨(分二科) 未一、种性别

当知此中若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正愿;彼或声闻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大乘种性。若补特伽罗于独觉菩提已发正愿;彼或独觉种性,或声闻种性,或大乘种性。若补特伽罗于其大乘已发正愿;彼或大乘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声闻种性。

前面是列,现在下面是「辨」,再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种性的不同。

「当知此中若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正愿」,说是这个人,你要知道这里面还不那么简单的事,里面还有事情的。什么事情呢?这里面这「补特伽罗于声闻乘」,他已经发了愿,发了出离的愿望要得涅槃,修学戒定慧得涅槃,这样发愿。但是「彼或声闻种性」,那个于声闻乘发愿的那个人,他可能是声闻乘的种性,就是他的阿赖耶识里面有无漏的种子,那个种子是属于声闻乘的。「或独觉种性」,或者发声闻乘的正愿那个人,他不是声闻种性,他是独觉乘的种性。「或大乘种性」,或者他是发无上菩提心得成佛道的种性;这又不同了。表面上他现在遇见这个因缘,随顺这个因缘他就发了声闻乘的菩提心,但是内心里面实际的情形又不一定是那样子,有变化的。

「若补特伽罗于独觉菩提已发正愿」,若是这个人遇见了佛法以后,他发了辟支佛的这种愿望,「已发正愿」。「彼或独觉种性」,那这个人可能他是「独觉乘」的种性,但是也可能是「或声闻乘」的种性,或者是「大乘种性」了,这是有这个情形。「若补特伽罗于其大乘已发正愿,彼或大乘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声闻种性」,有这种情形;这里面还有这样的不同。

这「发愿」一回事,你的内心是那一种「种性」又是一回事,可能是相应的,也可能是不相应的。这是第一科,是种性的不同。

现在第二科是「住舍别」,因为这里面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以后就有变化;有「住」、有安住在这不动,有「舍」、又弃舍了这个愿望,又改变主意了。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先「举声闻」。

 

未二、住舍别(分二科) 申一、别辨相(分二科) 酉一、举声闻

若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于独觉菩提,或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发正愿;彼是声闻种性故,后时决定还舍彼愿;必唯安住声闻乘愿。

「若声闻种性补特伽罗」,假设这个人,他的阿赖耶识里面本有的,不是由人为的努力栽培的善根;不是,是他本有的种性是个声闻乘的种性。「于独觉菩提,或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发正愿」,他现在遇见的因缘,他就发了独觉、辟支佛的这种「愿得辟支佛」,发这样的愿。或者是「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发正愿」,或者发这个无上菩提愿。这样子就和他原来的种性不一致了。

「彼是声闻种性故,后时决定还舍彼愿」,因为那个人他的阿赖耶识里面是声闻种性的关系,所以他发了心去用功修行、修行,他心里面就不相应了,所以「后时决定」就是「还舍彼愿」,又弃舍了他那个愿;弃舍了辟支佛的愿,弃舍了无上菩提愿。「必唯安住声闻乘愿」,还是感觉到这个才相应,就又恢复到原来与种性相应的菩提愿。这就是定性的声闻乘的种性。

下面第二科「例余乘」。

 

酉二、例余乘

独觉乘种性、大乘种性补特伽罗,应知亦尔。

「独觉乘种性」和「大乘种性」的「补特伽罗」,「应知亦尔」,也是这样子,原来发的愿和他的种性不一致,后来就会有变化。

 

申二、显决定

此中所有补特伽罗,愿可移转、愿可舍离;决定不可移转种性、舍离种性。

现在第二科「显决定」。「此中所有」的补特伽罗,「愿可移转」,他发的这个声闻乘的愿、发独觉乘的愿、发无上菩提愿,这个愿还是可以移转,可以变动的。「愿可舍离」,这个愿可以弃舍了,我不愿意这样子。

「决定不可移转种性」,但是他内心的种性不可以变动,这个种性是不变动的。「舍离种性」,决定不可移转他的种性,不可以舍离他的种性,这个是「决定」的,不能移转、不能转变。他发了这个愿、或发了那个愿,那个还可以变动;但是他的种性不能弃舍、不能移转,这是决定的。

 

巳二、结简今义

今此义中,当知唯说声闻乘愿、声闻种性补特伽罗。

现在第二科「结简今义」。现在这一段文这是〈声闻地〉,下面才是〈菩萨地〉。

「今此义中,当知唯说声闻乘」的愿,「声闻种性补特伽罗」,其余的那二种,独觉乘、大乘,那就不在这里讲了。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愿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结束这一段。

 

卯五、由行迹差别(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由行迹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五科「由行迹」,这个「迹」也就是道,但是为什么说「迹」呢?是过去的佛弟子、过去的圣者走过的痕迹,他们已经走过的,是经验之谈,是这样意思。你现在也照着这个行迹去走,这样意思。

由于他的修行的不同「建立补特伽罗」,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由行迹差别建立补特伽罗」呢?

 

辰二、释(分四科) 巳一、标

谓如所举、如所开示补特伽罗,依四行迹而得出离。

这下面第二科解释,先是「标」。「谓如所举」,就是前面说出来有十七种补特伽罗。「如所开示」,每一种补特伽罗的相貌,「开示」那么多的补特伽罗的相貌。「依四行迹而得出离」,虽然是那么多不能超越这四个的范围,总是在这四个范围之内的。「而得出离」,出离一切烦恼,出离三界。

 

巳二、征

何等为四?

这一句话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巳三、列

谓或有行迹是苦迟道;或有行迹是苦速道;或有行迹是乐迟道;或有行迹是乐速道。

「谓或有行迹是苦迟道;或有行迹是苦速道」,这个「苦」有「迟、速」;都是「苦」而有「迟、速」的不同。「或有行迹是乐迟道;或有行迹是乐速道」,都是「乐」,但是也有「迟、速」的不同。「苦」有迟、速,「乐」有迟、速,加起来就是「四行迹」。这是列出来。

下边第四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这个「苦迟道」。

 

巳四、释(分四科) 午一、苦迟道

当知此中若钝根性补特伽罗,未得根本静虑,所有行迹,名苦迟道。

这里面若是属于「钝根性」,他这个人不是特别地认真,就是不能吃苦头,爱着这个身体,辛苦一点不可以,这样子去栽培信进念定慧的时候,栽培得不圆满,就是钝了一点,「钝根性」。这个人「未得根本静虑」,他没能够得到色界四禅。这个钝根性的人没得色界四禅「所有行迹」,「名苦迟道」,他的修行叫做「苦迟道」。没得色界四禅就没有轻安乐,所以叫做「苦」,他修行的时候很辛苦。这「钝根性」的人就是慢,修行的时候就是慢,人家一天就把事情做完了,他要十天也可能还没做好、是慢,所这叫做「苦迟道」,就是这样意思。

 

午二、苦速道

若利根性补特伽罗,未得根本静虑,所有行迹,名苦速道。

若是「利根」人,这个人根性利,他的信进念定慧、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利的,就是特别的锐利,像那个刀非常的利。这样的人「未得根本静虑」,他的因缘就是这样子,也没得到色界四禅;没得色界四禅也就「苦」,没轻安乐。「所有行迹,名苦速道」,他在佛法里面修学圣道,他会快一点,因为根性「利」所以叫「苦速道」。

这个「苦、乐」约得、没得四禅说;这个「迟、速」约根性利、钝说,是这样子。

 

午三、乐迟道

若钝根性补特伽罗,已得根本静虑,所有行迹,名乐迟道。

这是第三科。说这个人是「钝根性的补特伽罗」,但是他已得色界四禅了,这个人也是很特别,很不容易能得到色界四禅。得了色界四禅,他在四禅里面修学圣道,「所有行迹,名乐迟道」,但是根性「钝」的关系,还是慢一点,所以这叫作「乐迟道」。

 

午四、乐速道

若利根性补特伽罗,已得根本静虑,所有行迹,名乐速道。

这个是最第一名了,他是最快的了。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行迹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里这个「迹」,我刚才解释;就是在道路上走,走过去以后…,过去的时代的道路是泥土的道路,所以走过去就有脚的痕迹,叫「迹」。说过去的修行人已经这样修行过,四念处、四正勤、乃至到八正道,这就是修行的道路,这是一个解释。

还有一种解释;说那个人他在什么地方住?不知道;但是从这个道路上的痕迹,可以找到他在那里住,这是一种解释。说是诸法的真理你不明白,但是从这文字上去就可以找到那个诸法的真理,这文句就是「迹」。

诸法的真理;这个《法华文句记》荆溪尊者说是「理无独立之能,事有显理之功」。我是很久很久不明白「理无独立之能」这句话;后来不敢说是明白,就是可以解释这句话;这个真理它不能自己显示出来,自己不能显示出来它的真理,要假借各式各样的文句,各式各样的事相;这鸟在那里叫了一声,这是有事情,你明白一件事情;看到花开了花落了,从这里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从这些事相上,会明白事情。就是圣人说出一句话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就是一个「迹」,从这个「迹」就明白那个道理,这是又一种解释。这里呢,那么解释也可以。

 

卯六、由道果差别(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由道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下面是第六科,这是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道果差别建立补特迦罗」?「道」是因,由因而得「果」;当然这是出世间的事情,不是世间的事情,不是世间因果。

 

辰二、释(分三科) 巳一、总标

谓行四向、及住四果。

这是第二科解释,先「总标」。

就是「行」,修行的时候;现在是〈声闻地〉就是指「四向、四果」。「行四向」,在修行的时候不断地向前进,所以是「行」,这里面有四个向。「及住四果」,就是在果上;你没有白辛苦,你现在有了成就了,安住在果位这里,这里一共有四个果。加起来就是八个,都是圣人。

所以这个「说一切有部」这种解释也有意思;这个「四向、四果」统统都是圣人,这是僧宝。如果要按《成实论》来说,那个「须陀洹向」、「初果向」也当然包括圣人,但是向前面去、暖、顶、忍、世第一也是「初果向」,那就不是圣人了,这不全是圣人。但是「说一切有部」这个解释,「僧宝」完全是圣人,这也是很好,这样解释。

这是「总标」。下边「别列」分二科,第一科「行四向」。

 

巳二、别列(分二科) 午一、行四向

行四向者:一、预流果向补特伽罗,二、一来果向补特伽罗,三、不还果向补特伽罗,四、阿罗汉果向补特伽罗。

「行四向者:一、预流果向补特伽罗」,「预流果向」预流果是所向、是所趣向的、所对向的,就向那里去了。那么暖、顶、忍、世第一也向初果去的,但是他还是凡位;若是一剎那间见谛了,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见到四谛理了,见谛。

但是《成实论》只是说见灭谛。见到灭谛的时候,他那儿上说的有一点《大品般若经》的味道。这个《成实论》的作者,我看这《成实论》上,这个人是读过大乘经的,《成实论》这个作者,他不毁谤大乘,他那个意思。就是他按照无常的道理说:「一切法念念生灭,灭而不生,是处微妙、寂灭、安稳、自在」就是这样讲。那么这里这是灭谛,要见到这个灭谛才得圣道,就是见到灭谛是得圣道,他这么讲。这是见到灭谛,这是初果。那么要完全说暖顶忍世第一也是向于初果,这《成实论》是经部的学者的说法,当然也有道理。现在按照说一切有部《俱舍论》的意思呢,就是「世第一」一剎那以后才见谛了,见到诸法寂灭相。当然主要是见到色受想行识一剎那间灭而不生了。这个时候就是圣人了,但是还不是初果,但是「向初果」向于初果。

我昨天说过,你修我空观,观察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这「常恒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东西」没有,只是一个色受想行识,色也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受想行识都是剎那剎那生灭的,这个生灭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那个不生灭的「我」、不可得。当然你初开始这样修无我观是可以,是对的。但是修无我观,实在是色受想行识是不可得了,就是用无常观也是的,这个就像刚才说过「灭而不生」的时候,这个「不生」的这个地方,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不可得,那也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是这样子。当然他是由无常观入的,所以这个修无我观,你若常常修呢,不像你说的那样子,不像你解释无我观;不是。当然你若是说……所以这个事情,你若读一读这个《大品般若经》,读大乘经论,读《中观论》以后,然后再读《阿含经》,理解力不一样。说这个时候叫作「预流果向」这一剎那一剎那…

我昨天和常柏法师讨论这件事;这个十五剎那这时候是「初果向」,到十六剎那的时候就是「住果」,就是「须陀洹果」。但是有的地方说到十六剎那就是「道类智」,前面是「道类智忍」,道类智是「住果」是初果了。但是这个地方是修道;「道类智」这个地方是修道,谁「修道」?就是初果,已经得初果以后了,他修道那不是向二果去了?所以这个地方有一点事情。

说「预流果向」,向初果去了,这是圣人。

「二、一来果向补特伽罗」就是向二果去了,前面说那个「家家」那个补特伽罗,「家家」实在来说不是初果,而是「二果向」,就是向于二果的人,他就是已经……一共是九品烦恼,他可能断除三、四品,断除三、四品了。就是没有断那个第五品、第六品。「断五必断六」,这个五、六的惑润一番生死,所以他们是在一起的,断五必断六,断了六品烦恼就是「二果」了。二果这时候不论「家家」、论「一间」。所以一定是断了初品烦恼、断了二品、断了三品、或者断了四品,断三品或者断四品,这个时候论「家家」,而这个时候不是初果是「二果向」了。但是文上说初果,是这样意思。所以这个地方,你要知道他有一点宽容的态度,有这个意思。

说是「预流果向补特伽罗」。二是「一来果向补特伽罗」,就是初果他又发心修行了想要得二果,这时候继续修四念处断烦恼,那么这是向于二果。

「三、不还果向补特伽罗」,那就是得了二果以后又继续修行,就是向于第三果。把欲界的烦恼完全断灭了就是「三果」;那么他把前六品,欲界九品中前六品断灭了,这时候再继续修四念处,断那三品烦恼,那就是向三果了。

「四、阿罗汉果向补特伽罗」,就是得了三果以后,他又继续修四念处的时候,就是向于阿罗汉果去了。

这是四个向。下边是「住四果」。

 

午二、住四果

住四果者: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阿罗汉果。

「住四果者」一是「预流果」,那么就是断这个十五心,再进一剎那就是十六心,就是得了初果了;也就是断除去身见、戒取见、疑,这样子都断掉了。这个五下分结就是身见、戒取、疑;那个贪、瞋还没断,贪、瞋是爱烦恼,前三个是见烦恼。这就是断了身见、戒取、疑就是「预流果」。「二、一来果」,就是把欲界的烦恼断了六品了,这是「一来果」;还要再来人间,一来人间一往天上、一往来,所以叫「一来果」。三是「不还果」,欲界九品烦恼完全断掉了,那就是「不还果」;他不还来欲界了。「四、阿罗汉果」,把上二界的烦恼也完全断掉了,是四果「阿罗汉」。

 

巳三、释义(分二科) 午一、向道

若于向道转彼名行向者。由向道故,建立四种补特伽罗。

这是第三科「释义」。前面第一科「总标」,第二科是「别列」,现在第三科解释他的义,分两科,第一科是「向道」。

「若于向道转彼名行向者」;「若于向道转」,若是这个修行人,他现在这个修行的程度,在「向道」这个地方活动。就是向前进这个时候,他是由初果向,由第一剎那向第二剎那、第三剎那……这样子,这个是特别已经成功了。说世第一、暖顶忍世第一那个道力已经达到这个程度了,任运地向前进,这个还比较容易;向二果的时候,就是初果向前努力的时候,这要用点力量的。就是「若于向道转」,就是在「向」这个地方修道,在修道在活动,这个「转」就是活动,就是努力修行的时候。

「彼名行向者」那个人就叫做「行向者」,他要努力地修行。这个「向」是他的愿望,这个「行」是他的修行;他的修行由他的愿望的领导,由愿导行,这就叫做「行向者」。「由向道故,建立四种补特伽罗」,因为这个向道有四种不同,所以建立四种人。

 

午二、道果

若得沙门果,彼名住果者。由道果故,建立四种补特伽罗。

现在第二科是「道果」。「若得沙门果,彼名住果者」,他就是安住在果那里;这里边也有几种,譬如说初果有的人……我这么想:我没有根据,这句话是我说的:在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非常地精进用功,一下子这回成功得初果了,这时候他……佛说了:再过七番生死自然得阿罗汉果;他就不修行了,休息休息,这是这一种。若是特别努力的时候,一下子把这七番生死断掉了,那就不要受七番生死了嘛!那就是要继续努力,要精进才可以呀!这是这样子情形。

所以这个「若得沙门果,彼名住果者」,就是安住在那里不动了。那可能是:我告假七天,我这七天不要特别辛苦;那么就是安住在那里,这个意思。「由道果故,建立四种补特伽罗」,由修道所得果;得道有四种,所以建立四种圣人。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道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卯七、由加行差别(分四科) 辰一、征

云何由加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下面是第七科,由加行的差别,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加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标」。

 

辰二、标

谓随信行及随法行补特伽罗。

这是标出来,就是这个地方加行有差别。

下面第三科解释。

 

辰三、释(分二科) 巳一、随信行

若随补特伽罗信,勤修正行,名随信行补特伽罗。

「若随补特伽罗信」,说他这个人,他是随着一个人来建立信心,他不能从经论里面建立信心,他要由人来建立信心;就是他这个阿阇黎,他这个乌波陀耶,他这个和尚,对他的影响力非常大,他说话对他有力量。

我看见《印光老法师文抄》上说一句话:说有的居士给他写信,「唉呀!说是那个比丘、那个居士念佛有了灵验,这事使令我有信心,我对净土法门有了信心。」印光法师回信:「你这个人愚痴!释迦牟尼佛说的法不能生信心啊?要那个凡夫他念佛有感应才有信心啊?」看到这里,这印光老法师大智慧,他说出这句话来。

这里也有这种事情;他读经论他的信心建立不起来,但是他的和尚、阿阇黎,他亲近的善知识说出一句话来,他有信心,他因此而修学圣道;这叫信行者、随信行;「名随信行补特伽罗」。

 

巳二、随法行

若于诸法、不待他缘,随毗奈耶、勤修正行;名随法行补特伽罗。

这另外一个人,这个修行人他对于佛法的学习,「不待他缘」,不须要借着其他因缘的帮助;不须要。「随毗奈耶,勤修正行」,他就随顺经论的教导,经论的教导、这个戒定慧的教导,他就能精进的修学圣道,不须要人的帮助。「名随法行补特伽罗」就是这样子。

 

辰四、结

如是名为由加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加行的不同。

 

卯八、由定差别(分四科) 辰一、征

云何由定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八科,由定的差别,分四科,第一科是「微」。

怎么叫作由定的不同而安立的补特伽罗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标」。

 

辰二、标

谓身证补特伽罗、于八解脱身已作证具足安住;而未获得诸漏永尽。

这就是「由定差别」。就是这个人「身证补特伽罗」;这个「身」就是他的心,他的心能「得证圣道」就叫「身证补特伽罗」。

「于八解脱」,这个「身证」是谁呢?就是修「八解脱」而成功了的人。这个人应该是得到四襌八定的人;得到了九次第定的人;得到了色界的四襌,也得到了无色界的四空定,又进一步的得到灭尽定,然后在四襌四空里面修不净观,这是三果圣人。三果圣人修不净观的时候,由不净而最后到骨琐观、骨琐的时候,就是骨人的时候;骨人的时候在眉间发出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实在他这骨人的眉间也不能发出光明来,是由这个修行人你这样想发出光明来。可以观自己是个骨人,自己这个眉间发出光明,也可以观别的人也发出光明来,最后是把这骨人取消了,「无色」,这下面有列出来「八解脱」。

「身证补特伽罗,于八解脱身已作证具足安住」,具足圆满的安住在「八解脱」里面。「而未获得诸漏永尽」,但是还没有能够把所有的烦恼都能够消灭,还没到这个程度,到这个程度就是三果了。

 

辰三、释

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于有色观诸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想受灭解脱,已能顺逆入出自在。

这是下面第三科来解释;前面这是标出来这就是定的差别。

「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于有色观诸色解脱」,就是你要知道这个人「于有色观诸色解脱」,就是你在色界四禅的时候,去「观诸色」若多若少这些事情。「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那就是修无色界的四空定,无色界的四空定没有这个身体了,没有色了,这是这么一种解释;但是刚才说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他自己观察自己是个骨人,骨人然后发出来八色的光明,然后这个时候把自己这个骨人灭掉他,只是光明,只是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的光明,那就是「内无色」观外色了。但是这个《瑜伽师地论》是这样意思;「有色」是在色界四禅里面,你还有这个身体的;「无色」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定,把这个色灭了,只是观察光明了。就是「于有色观诸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这是第二个解脱。

「净解脱身作证」这是第三个解脱,这个时候就是光明的境界,这光明特别的清净;初开始观的光明,光明未必那么清净,这到第三「净解脱」的时候,光明是清净的,这是「身作证具足住」,这是三个解脱。「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又四个,加那前面三个是七个,再加上「想受灭解脱」,就是八个,「八解脱」。

而这个「解脱」,实在就是观察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就灭除这爱、见、慢的这些烦恼,灭除这些事情。等到「灭受想定」、「想受灭解脱」的时候,第六识灭了,当然我、我所也是灭了,这个时候就是「灭受想定」了。

「已能顺逆入出自在」,这个九次第定,是由初禅入二禅,由二禅入三禅,乃至入非非想定,由非非想定入灭尽定,就是这么样子次第。那么现在是「顺逆」,「顺」也可以,「逆」也可以,这是「顺逆入出」,入定、出定都可以顺、逆特别自在的。这是解释这个定差别的现相。

 

辰四、结

如是名为由定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个「八解脱」,得到灭受想定,那这个是很高的大阿罗汉了。因为若是在未到地定里面得阿罗汉,那就没有这么多的功德。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舍外境而趣内自照[栏目:慧光法师]
 为何菩萨要积极地修学大乘而不能修学小乘?[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