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7

未二、三藏所摄(分四科)     申一、标

如是所说十二分教,三藏所摄。

这个第七大科「闻思正法」,在「正法」里面有「略说」、有「广辨」。「广辨」里面分二大科,第一科就是「十二分教」,已经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三藏所摄」,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所说十二分教」,「如是」就指前面这一段,所宣说的「十二分教」,就是佛的圣教分十二个部份;这个长行,和这个应颂,和这个伽陀,这是在文句上分别的,其余的都是按照文里边的义分别的,加起来就是十二个部份。这十二分教「三藏所摄」,分为经、律、论这三种不同。这个「藏」这个字,就是包藏的意思,就是文里边有义、义里边也有文,就叫做「藏」。这经藏、律藏、论藏这三个部份,都是有「藏」的意思。

这是标。下边列出来。

 

申二、列

谓或有素怛缆藏摄,或有毗奈耶藏摄,或有阿毗达磨藏摄。

前面是「标」,标出来「三藏」,「三」这个数目。下边就列出来名字。

「三藏」是哪三藏呢?就是「素怛缆藏」就是契经、经藏,「毗奈耶藏」就是律藏,「阿毗达磨藏」就是论藏,经律论三藏。这个「阿毗达磨」说过,就是「对法」,翻中国话叫做「对法」。这个十二分教里边,有的是属于经藏,有的属于律藏,有的属于论藏,这样说这三藏都是佛说的,是这样意思。

这是列出来,下边「配」,就是把三藏和十二分教配合,分三科,第一科是「素怛缆藏」。

 

申三、配(分三科)    酉一、素怛缆藏

当知此中,若说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是名素怛缆藏。

「当知此中,若说契经」就是长行、「契经」,「应颂」就是重颂,「记别」、「讽颂」就是孤起颂,无问自说、「自说」,和「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是名素怛缆藏」,这是属于经藏。

 

酉二、毘奈耶藏

若说因缘,是名毗奈耶藏。

前面解释那个「因缘」的时候,是指律藏说的。因为每一条戒都是有因缘佛才制定的。

 

酉三、阿毗达磨藏

若说论议,是名阿毗达磨藏。

这个「论议」,深入的论辩诸法实相,那就属于论藏。那么这样说这十二分教里边,只有二分;一个是律藏,一个是论藏;其它的都是属于经藏。

下边第四科「结」。

 

申四、结

是故如是十二分教,三藏所摄。

属于这三种;这经藏里边究竟说什么呢?其实只是说二件事;一个是生死缘起,一个是涅槃的缘起,就说这二件事。这个里边也有说到律,这个经藏里边也有说到律,这是经藏。这个律藏里边就是说律,或者菩萨戒,或者是比丘、比丘尼戒,这个四众弟子的戒,这都属于律藏。这个论藏主要是说智慧的事情,就是抉择诸法实相的这一部份的,那就是论藏。

其实这个论有宗经论、有释经论;释经论,那还是和经是一样一回事,像《大智度论》解释《大品般若经》,那就是一回事情了。但是若解释律的也可能说是一种论,那就属于律一部份的了。这个有的地方解释,这个论是佛的弟子;不是佛说的;是佛的弟子所说的,它或者是解释佛的经,或者是解释佛说的律,那就是在十二分教之外了。现在这里的文是十二分教之内,是单独指佛说的,这有点不同。

 

午二、结

如是一切,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共所宣说,故名正法。

这下面第二科是「结」,结束这一段文。

前面这里边这一大段,是「一切」的「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共所宣说」,共同的赞叹宣扬它,就是来住持佛法,普渡众生了。「故名」叫做「正法」,这是佛所说所以是「正法」,佛弟子里边又是「正士、正至、正善丈夫」也都是圣人,所以是他们所宣说的,所以叫做「正法」,这个「正」字有这个意思。

 

辰二、闻思(分二科) 巳一、闻正法(分三科) 午一、标

听闻此故,名闻正法。

这是第二科。前边第一科,解释这个「正法」解释完了,现在解释「闻思」。分二科,第一科是「闻正法」,先「标」。

「听闻此故,名闻正法」,我们佛教徒能听闻到佛说的十二分教,和佛弟子所宣扬的十二分教,这就叫做「闻正法」。

 

午二、征

此复云何?

这下边这是「征」。

这个「闻正法」又是什么意思呢?

下边解释,先「约三藏辨」,先列出来。

 

午三、释(分二科) 未一、约三藏辨(分二科)  申一、列

谓如有一,或受持素怛缆,或受持毗奈耶,或受持阿毗达磨,或受持素怛缆及毗奈耶,或受持素怛缆及阿毗达磨,或受持毗奈耶及阿毗达磨,或具受持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

「谓如有一,或受持素怛缆」,就是在佛教徒里边,这个闻正法的佛教徒,每一个人的根性不同,好乐不一样。有一位佛教徒,有这一类的佛教徒,他欢喜受持素怛缆藏,受持那一部经,他欢喜这样。「或受持毗奈耶」,这个律,有人这样子。「或受持阿毗达磨」,或者这位佛教徒,他单独的受持阿毗达磨这一部份,这是一类一类的。「或受持素怛缆及毗奈耶」,或这个佛教徒呢,他对这二部份都有欢喜心,他又受持素怛缆,又受持律,这样子。「或受持素怛缆及阿毗达磨」,这位佛教徒只是欢喜学习经和论。「或受持毗奈耶及阿毗达磨」,或者欢喜律和论这二种。「或具受持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这三藏他都受持,这是这个情形不一样。

 

申二、结

如是一切,名闻正法。

这叫作「闻正法」。

 

未一、约文义辨

此闻正法复有二种。一闻其文、二闻其义。

又有二种不同,就是听闻正法的文句,这是一种。第二是听闻正法里边的义理,所以这又是这样子。

 

巳二、思正法(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思正法?

前面这个「闻正法」有这样的差别相,解释完了。下面说思惟正法,分二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思惟正法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先「略标」。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略标

谓如有一,即如所闻所信正法,独处空闲,远离六种不应思处:谓思议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思议诸佛诸佛境界。

「谓如有一」,有这么一类的佛教徒。「即如所闻所信正法,独处空闲,远离六种不应思处」,这一位佛教徒,这个人「即如」他所听闻的正法、所相信的正法,「独处空闲」,单独一个人在空闲处,在那里来专精思惟。但是思惟是思惟,可也有一个范围的。他「远离六种不应思处」,有六个部份他不应该思惟的他就不思惟,叫做「远离」。

那六种呢?「谓思议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思议诸佛诸佛境界」,这六种他不思惟,他不去思惟这件事。

 

《披寻记》八六六页:

远离六种不应思处等者:《显扬论》说,有九种事不可思议,此说六种不应思处,即彼前六种。云何名为不应思处?由思议我若有若无成二过失故。由思议有情思议世间三过所随故。由有情业处事等难思故。由果异熟二作者非定故。由静虑者及诸佛境界无譬自在故。如《显扬论》释应知。(《显扬论》十七卷八页)

「远离六种不应思处等者」,《显扬论》、《显扬圣教论》上说「有九种事不可思议,此说六种不应思处,即彼前六种」,后边那个三种没有说,后边那个三种就是「十四不可记」,有十四件事不可记别,不可说的。那么第二个就是「非正法」,第九个就是「一切烦恼之所引摄」的这些事情,这三样不在这里,这没有引来。这是「即彼前六种」。

「云何名为不应思处」呢?这是问。「由思议我若有若无成二过失故」,你若思惟这个「我是有」也有过失。有什么过失呢?有二种过失;你若思惟他是有,是真实有的话就是有增益的过失。原来经论上是说有假名我,佛法是承认有假名我的,这个「我」是假名字不是真实的,如果你认为是真实有「我」,这个假名字就不是假名字,便是真实的有了,这有增益的过失。如果你认为「没有我」,你这样子思惟,那就违反了佛说有「假名我」的道理,就把「假名我」取消了,那也有减损的过失。有这二种过失,所以也不应该思惟。

「由思议有情,思议世间三过所随故」,你若思惟这个就有三种过失随逐。那个三种过失下边有列出来,有如是、亦如是、非如是,这三种过失下边有提到。有这样的过失,「三过」失「所随故」。「由有情业处事等难思故」,这上面说是「有情」、有情的「业、处、事」,这个是不容易思惟的,不容易思惟它,你不容易明白这件事,「难思故」。

「由果异熟二作者非定故」,这一段文是引这个《显扬圣教论》的文,但是和《显扬圣教论》,有的是和它一样,有的有点出入,不完全符合《显扬圣教论》的正文的。「由果异熟二作者非定故」,这《显扬圣教论》上的文,这地方是什么意思呢?「果」就是「异熟」、「异熟」就是「果」,就是果报。「二作者非定故」,就是善的果报和恶的果报,这二类众生,作善或者是作恶,然后就得恶报、得善报,这件事「不决定」。所以你不能这么样去思惟,不能说「决定」,你若说决定就与事实有点违反。就是作了善业,他临终的时候,他心里面若是颠倒,那就不能得善报,若有恶念现前的时候,就不能得善报。你做了很多的恶事,临终有如理作意,那还不一定得恶报,就是有变化,所以叫「作者非定故」。这样说,这个有情的业、善恶业,有情的处所,有情的事,你若执着去思惟去,那个事情就容易有错误。这是这个「非定故」这一句。

「由静虑者及诸佛境界无譬自在故,如显扬论释应知」,前面说这个「思议我」有二种过失,「思议有情」在《显扬圣教论》也说,这个有情和我是没有自性的,所以你不应该去思惟他,不应该思惟他决定是有、决定是无,这样意思。「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这个禅定的境界和佛的境界,这个不可思议,因为太深了。这个「业」,「思惟有情业」这个「业」也是甚深很难思议,所以你不要去思惟去,这个意思。

这上面说到「无譬自在故」,这种甚深的义,世间上事情,你不能够举一个譬喻来形容这件事的,所以不能思议。「自在故」,这个佛的大自在境界,你很难形容很难譬喻他的,所以不应该思惟。这「如《显扬论》释应知」,《显扬论》十七卷八页上这样说。

那么这里边就是,这个我和有情不应该思惟,这个世间就是世界,这个世界也不可思议,有情的业力也不可思议,有情的果报也不可思议,这个静虑就是修禅定的人、这件事也是不可思议,这个修禅定的人的静虑的境界不可思议,和佛的境界也不可思议,这一共是六种不可思议。

 

但正思惟所有诸法自相共相。

这六种不可思议,那么「闻正法」应该专精思惟,思惟什么呢?「但正思惟所有诸法」的「自相」,你只是按照佛所开示的去思惟叫「正思惟」,所有诸法的「自相」和「共相」这二部份。这个「自相」,就是每一法的别相,只有它这一法本身有这样的相貌,不共于其它的法的,所以叫做「自相」。譬如说这个心,心法有了别性;那物质、地水火风它就没有了别性了,所以这了别性,是心法特有的一种相貌。说地水火风坚湿暖动,地是坚、水是湿、火是暖、风是动,这是地水火风的自相。那么是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相貌,这叫做「自相」。

「共相」就是一切法共有的相貌。譬如说「无常」,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无常就是苦,一切有为法一切无为法都是无我的,那么这就是一切法的「共相」。那么这个学习佛法的佛教徒,你就思惟这二件事;一个是自相,一个是共相,这样子。

 

未二、广辨(分五科) 申一、标

如是思惟,复有二种。

下面是「广辨」,前面这是「略标」。下边说的就广了,分五科,第一科是「标」,第一科标就是标出数目来。

「如是思惟」,你思惟自相、思惟共相,这样的思惟有二种不同。

这是标出数。下面列名。

 

申二、列

一者、以算数行相善巧方便算计诸法,二者、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观察诸法功德过失。

那两种呢?「一者、以算数行相善巧方便算计诸法」,以算数的行相,这个「行相」怎么讲呢?这个「相」就是各种境界的相貌,这个「行」就是在那个境界活动。谁在那里活动呢?就是你的心、心所法,就是你的心,你的智慧。心是心王,智慧是心所法。这个心王、心所在各式各样的境界上,在色受想行识上面,在色声西香味触法上面,眼耳鼻舌身意就在这一切法上面活动。活动其中呢,就是有智慧的观察,那叫做「行」。这个「算数」就是一、二、三、四、五这个数目,一二三四五这个数目上的行相,去「善巧方便」地去观察。「算计」思惟,其实「算」即是「计」,也就是思惟观察的意思。

「二者、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观察诸法功德过失」,这第二个方式,第二个方法就不是用一二三四五这种事情;只是「称量」,「称量」还是观察,用你的智慧去观察。也是「行相」,在所观察的境界上活动,去观察。观察这个「依」的道理、观察「正」的道理;「依报」就是你所依止的依报,这个「正」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个道理。「观察诸法功德过失」,在这个「依正」…这个是那样…【注:此段应是有误】这个「依正道理」这么讲:这个「依」是「依止正道理」,这个「正」字向下边念,就「依止正道理」这么讲。「依」就是遵循,遵循佛所说的「正道理」,去观察诸法的「功德」、诸法的「过失」,这么讲,这「依」和「正」分开讲。【注:「依止正道理」是分开,「依正二报」是连着】。这就叫做「称量行相」的思惟观察。

这是标、列。下面才正式说明怎么叫做观察?

 

申三、释

谓若思惟诸蕴相应所有言教,若复思惟如前所说所余随一所有言教,皆由如是二种行相方便思惟。

这底下解释这个思惟的情形,当然也是略释。

「谓若思惟诸蕴相应所有言教」,这「言教」指佛的法语,佛这个法语和诸蕴相应的,就是属于色蕴、受想行识。佛说的诸蕴什么什么…道理,你就在这上思惟,思惟佛所说的诸蕴相应的言教。这样意思、这个「言教」…本来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生命体上所具有的事情,你还用去看别人怎么说吗?你自己就思惟你自己的色受想行识就好了嘛!说:不可以这样子!你要尊循佛的言教,佛告诉你这样思惟色受想行识、你就这样思惟,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上面有个「言教」。如果你不尊循佛的言教,你怎么思惟呢?那就是妄想分别了。

「若复思惟如前所说所余」,像前面说的还有其它的诸蕴相应,前面那个契经那个地方,有处、界、缘起、苦、集、灭、道,各式各样的言教,如前面所说的,除了蕴相应言教之外,所剩余的「随一」种「所有言教」,「皆由如是二种行相方便思惟」,皆是由这一个算数的行相;一个称量行相去思惟观察去,这样子。

 

《披寻记》八六七页:

若复思惟如前所说所余随一所有言教者:谓如前说处相应语,乃至不净息念诸学证净等相应语,名蕴所余随一所有言教。

「若复思惟如前所说所余随一所有言教者:谓如前说处相应语」,蕴相应、处相应的语,「乃至不净」,就是不净观的言教。还有「息念」,还有「诸学」,还有「证净等相应语」,「名蕴所余」剩余的「随一所有言教」。

 

申四、广(分二科)      酉一、征

此复云何?

这下面第四科就是广说了,详细的说,分二科,第一科「征」。

「此复云何」?这上面说的,对这蕴相应言教和其它的言教,用这二种行相去思惟,究竟怎么思惟呢?这样问。

下面就解释了,分二科,第一科「举诸蕴」分二科,第一科「算数行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思惟蕴数」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色蕴」。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举诸蕴(分二科) 亥一、算数行相(分二科) 

天一、思惟蕴数(分二科) 地一、释(分五科) 玄一、色蕴

谓言色者:即十色处、及堕法处所摄众色。是名色蕴。

这是先说这个数。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第一个是色,这个「色」有什么数目可计算的吗?「即十色处」,就是有数目可以计算。「十色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数,这个意不在内,这是五个。另外还有五个,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个,这二个五加起来都是属于色法,都是属于地水火风组织成的,这个「十色处」。

「及堕法处所摄众色」,另外还有一种色法,不属于前五根,也不是前面外边的五种境界,是在你心里面的,就是你的第六识所缘虑的,所以叫做「堕法处」,就是属于意识所缘的境界。意识所缘的不只是色,还有其它的法的,但是现在其它的法不在内,单属于意所缘的色这一部份。这一部份简单的说,有律仪色,有非律仪色,有静虑所缘的色,有这三种色。在《杂集论》上说的就多了,说到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偏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那就说的多了一点,总而言之这个是意识所缘的色。譬如说昨天的事情,站在现在来说就是已经过去了,但是你心里面忆念,我昨天吃的面条,你心里面就现出来这个面条什么什么,这就是「意所缘色」。当然这个色你不能用眼睛看,那是你的心眼,你心里面能看见的,因为已经不是现实了,眼睛不可以见,只能用心眼去见,那个心眼就是第六识,那个就叫做「堕法处所摄色」。那么这个「十色处」,加上一个「堕法处所摄众色」,那么就是十一个色。「是名色蕴」,这个色蕴就是这么多。

 

玄二、受蕴

所言受者:即三种受。是名受蕴。

现在第二科解释这个受。受是什么呢?「即三种受」,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当然这个时候就有受,一接触的时候这边有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六根、六识、六境一和合的时候就有感觉。有感觉,有三种感觉;一个苦,不高兴、苦恼的感觉,一个是快乐的感觉,一个是不苦不乐的感觉,有这三种的感觉。「是名受蕴」,这叫做受蕴。

我们就这么一讲好像很简单,好像没有什么。其实这个受是非常厉害的,非常厉害的事情,世间上你看那个人在那里…干劲很强,种种的活动,其实就是这个受使令他非要这样做不可的,是很厉害的。或者争取乐受,或者是要排遣这个苦受,就有活动的,是这么个事情,「是名受蕴」。这就是你生命体里面一个重要的部份,是「受蕴」。我们只是…你不仔细的思惟,只看见有个形体,这个人有五尺高,有八尺高,看见有这么个形体,其实里边很多事情的。

 

玄三、想蕴

所言想者:即六想身,是名想蕴。

这五蕴里面还有一个「想」、「想蕴」。这「想」是什么呢?这个「想」,经论上现成的话「取相」叫做想,你的心要依据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发出六识来,这六个识去取着色声香味触法的相貌,其实这个取就是认识的意思。这个认识的事情呢;认识这个相、但是认识的还是不一样的。譬如说是你心里面现出一个相貌来,但是我随时可以丢弃它,就弃舍了。但是你现出一个相来,你想弃舍不能弃舍,那个影相一直留在你心里面。都是取相,取相与取相可是不一样的,那这里面它就是有事情的。

现在这里说这个「取相」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安立种种名言。你能够说话,就是因为你取相的关系,取着那个相的分际,你就会说话了。所以这个想有二种作用,一个认识种种事情,一个是发言,发出来种种的言论,这都是「想」的意思。

「即六想身」,就是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眼接触到色的时候心里面有想,耳听见声音的时候也会想,鼻、舌、身、意,你的意接触到种种法的时候、种种境界的时候,你心里面也会有种种的思惟分别。我们头些日子曾经讲过,读书人这个想特别多,读书少的人思想就简单,那这里面更是复杂了。

「是名想蕴」。

 

玄四、行蕴

所言行者:即六思身等,是名行蕴。

这个「行」在这里边,本来我们的思想在种种的境界上活动都叫做「行」,但是这地方说这个行有点不同,有点特别。这个「行」就是你有目的地去作这件事,这时候叫做「行」。前面这个「想」,那就是所接触的一切境界,去认识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情,那叫做「想」。现在这个「行」还是想,但是它可是有一点特别了,就是它有目的,我现在想要怎么的,要采取行动了。采取行动的时候,也还是你的心作总司令的,离开你的心这件事是不成立的。

「即六思身」,就是眼触所生思,眼接触境界的时候也会有思,耳接触境界的时候也会有思,眼耳鼻舌身意都会有思,这是「六思」。这个「身」就是它的体相,每一种思都有它的体相的,「是名」叫做「行蕴」。

 

玄五、识蕴

所言识者:即六识身等,是名识蕴。

「所言识者」,这个五蕴里边,色受想行识,这个「蕴」是个积聚的意思,这个「色」有很多的色积聚在一起。受也有很多的,受想行都是有很多的,所以叫作「蕴」。现在说到最后一个蕴就是「识蕴」。

「识」怎么是「蕴」呢?「即六识身」,就是你有眼识,眼根面对色尘的时候会发出来个眼识来,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以有六个识,这个「六识身」。依据六根去认识六境,所以有六个识,这六识就叫作「识蕴」。这个识蕴就在这个色受想行那上活动,就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出来了。

 

地二、结

如是名为以算数行相,思惟诸蕴相应言教。

这就叫作「以算数」,都有数目可记的,去「思惟诸蕴」,很多蕴的「相应」的「言教」,就按照佛所开示的去讲。佛说色蕴,你的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这些蕴,这些蕴都是无常的。佛说是这些都是不净的,就按照这个义去思惟,那就变成四念处了。

 

天二、思惟无量

或复由此算数行相,别别思惟展转差别,当知即有无量差别。

这是第二科「思惟无量」。前面第一科,是思惟蕴的数目,按照蕴的数目说,现在说「思惟无量」,那范围就特别广大。

「或复由此算数」的「行相」,「别别」的去「思惟」,各别的去思惟。说这个人是个慈善的人,他的色,他的受想行识是这样子;说这个人是作恶事的人,那他的色受想行识,又是怎么样怎么样,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就成了无量无边的差别了,「当知即有无量」的「差别」。

 

亥二、称量行相(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

这是第二科「称量行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征」。前面是按照算数的数目,可记的行相去思惟,解释完了。现在说第二科称量行相,先是征。

怎么叫作「以称量」的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的「言教」呢?

下面第二科解释。第一科「标」。

 

天二、释(分四科)    地一、标 

谓依四道理无倒观察。

这底下就是解「释」,第一科是「标」。

「谓依四道理」,前面依正道理,现在就是这样的道理。「谓」这个称量行相的思惟,就是说你这位佛教徒思惟的时候,要依据四种道理「无倒观察」,不要有有错误的观察,不要有错误的观察。依这四个道理就是正确的了。

这是第二科解释,里面第一科是「标」。

 

地二、征

何等为四?

这句话是「征」。怎么叫作四种道理呢?

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

 

地三、列

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

第一个是「观待道理」,第二个是「作用道理」,第三个是「证成道理」,第四个是「法尔道理」。这是「列」出来。

下面解释这四种道理,分四科,第一科「观待道理」,先是「征」。

 

地四、释(分四科) 玄一、观待道理(分五科) 黄一、征

云何名为观待道理?

这个「观待道理」这句话怎么讲呢?

下面第二科,就是「标」。

 

黄二、标

谓略说有二种观待。

简要的说,有两种观待。这是「标」。

下面第三科列出来。

 

黄三、列

一生起观待,二施设观待。

这观待有这么两种不同。

下面解释,解释先「别辨」,别辨里面先解释「生起观待」。

 

黄四、释(分二科) 宇一、别辨(分二科) 宙一、生起观待

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

「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这个「生起观待」,这个「诸蕴」,色受想行识诸蕴,它原来是没有的,原来没有后来有了。它这有是怎么有的呢?「观待」,这个「观」就是看,就是你要注意;这个「待」就是它所遭遇的,「待」者遇也,就看它遇见什么因缘,然后它才能生起的;它生起的情形要看它遇见什么因缘,它才能生起。这上面说「谓由诸因诸缘势力」,这个看它什么因缘呢?就是各式各样的因、各式各样的缘的力量,因的力量和缘的力量,然后这件事才能现起,是这样子,叫作「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

「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就是这样意思。譬如说受蕴,我们先说这个受蕴,这个受蕴的现起「要当」,就是决定要看它所遇见的「诸因诸缘」,它如果遇见美好的因缘,那么他就会现出一个很如意的受,令他心情快乐;若是遇见一个不如意的因缘,他就苦恼了,苦恼的受就现起了,要「观待诸因诸缘」。这个「诸因诸缘」就是看你,你自己要准备了,你若准备好的因缘,那么你这个受就是令你快乐一点;你若准备一个恶因缘,那就令你苦恼了。这个佛教的理论说,你的受要假借因缘才现起,因缘从那儿来的?你自己准备的,佛教的理论是这样说。若是社会上一般人的想法;不是,苦恼是你给我安排的,我要打倒你,我就快乐了,是这样子;这和佛法不同。

 

《披寻记》八六八页:

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等者:〈有寻有伺地〉中说有十因四缘生起诸蕴及蕴观待,随其所应差别应知。

「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等者」:在「有寻有伺地中说有十因四缘生起诸蕴及蕴观待,随其所应差别应知」,这个因缘在〈有寻有伺地〉那里说,有十种因有四种缘,那地方说得很详细的,这里就不说那么多了。

 

宙二、施设观待

施设观待者: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此蕴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

这个「生起观待」讲完了,现在说「施设观待」。「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此蕴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这个「施设观待」怎么讲呢?这个「施设」就是安排的意思、安排。看谁来安排;譬如说这有件事,需要有一个人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件事,那么你若找一个写文章特别好的人,那么这个施设出来这个名言就是好一点;你若找一个人不是擅于这件事的,那个文章写的就是差劲了,就是不及格了,就是这样意思。

「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文」就是字,这个「名」、名言,就是每一法都有名字,由各式各样的名字组织起来就变成句,句子多了就变成一篇文章了。名也好、句也好都是字。这些名句「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就是安排这叫作色蕴、这叫受蕴、这叫想蕴、行蕴、识蕴、这是苦、这是苦受、这是乐受、不苦不乐受,就是施设各式各样的蕴的名言、名句。

「此蕴」的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然后才有这个蕴的名字出来的,是这样子。这就是文宣的这一方面事情,其实也是很厉害的事情。

 

宇二、总结

是名于蕴生起观待、施设观待。

它把前面这一段文结束了。

 

黄五、结

即此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生起诸蕴、施设诸蕴,说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说为观待道理。

「即此生起观待、施设的观待,生起诸蕴」,有生起的观待,诸蕴就现起来了;有施设的观待,那么就施设诸蕴的名句出来。「说名道理瑜伽方便」,这样的生起观待、施设观待,它的道理是修瑜伽者的一种方法;你从这里去思惟,就会明白诸法实相的道理了,「是故名为观待道理」。

 

玄二、作用道理(分四科)     黄一、征

云何名为作用道理?

这是第二科,先是「征」。

怎么叫作「作用道理」呢?

 

黄二、标

谓诸蕴生已,由自缘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别。

这是「标」。「谓诸蕴生已」,由生起的观待和施设的观待,这两种观待,这个诸蕴就现起来了,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诸蕴就成就了,现出来。「由自缘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别」,由每一蕴它本身的缘(本身的力量、可以这么说),他就会发出来他本身的作用,各各是不一样的,各各差别。

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与十二处」。

 

黄三、释(分二科) 宇一、举十二处

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了法。色为眼境,为眼所行;乃至法为意境,为意所行。

「谓眼能见色」,这是色蕴,你的眼根成就了;譬如说是,你前一生你在佛前供一个光明的灯,那么你今生的眼睛就非常的好,就是非常好。如果你若是前一生你破坏别人的眼睛了,那么你今生得的眼睛就差劲了;就是「观待」,「生起观待」,就看你什么因缘现在得什么眼睛。这时候这个眼睛,他也能见色,见色与见色可是不一样了。

「耳能闻声」,过去你的「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的因缘,你今生得到一个耳朵,得到耳朵他能闻声音,譬如天耳通的人也能闻声音,我们没有天耳通也能闻声音,但是彼此是不一样的。「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了法」,也都是这样子,不一样的;这是作用,有这种作用。

「色为眼境」,现在说色声香味触法、为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境界。譬如「色」,这个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的这些境界这些色,为你眼睛的境界,眼睛的境界。「为眼所行」,为什么是眼的境界呢?因为你的眼睛能在这上活动,你的眼根发出眼识,能在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这些地方活动,认识这是青色、这是黄色、是白色、这是长的、是短的、是高的、是低的,你能活动;若是声音,你的眼睛在声音上不能活动,这个声音不是眼的境界,因为眼识不能在那上活动,不行,所以各有各的境界。

「乃至法为意境」,那么就是,这个耳根发出来耳识,能在声音上活动,你在这个香味上就不行,你的耳识,虽然你也有耳、有耳识,但是香味出来你耳识不能发生作用,那它不是它的境界。「乃至法为意境」,这个法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法都是你心的所缘境,这个心的所缘境非常的广,能把前五根五识都放在内,五根、五识、五境都能够为意根所缘境。「为意所行」,他这个意能在那上活动,当然这里边也还是有点差别,那学医生的,他在那个有病、有什么药能治什么病,他那个意识在那上活动,我们没有学过医生的,这事不行,不能活动;建筑师他就知道怎么造房子,这个事情他也能活动,我们没有学的也不行,这件事也是有差别的。

 

宇二、例所余法

或复所余如是等类,于彼彼法别别作用,当知亦尔。

这是「例所余法」。前面这是说出来这么多,就是这个六根能发出来这种作用,乃至色声香味触法为眼耳鼻舌身意的所缘境,这也是它的作用。

「或复所余」,就是除了前面这两种,还有剩余的,其他的还有很多的事情。「于彼彼法」,每一样事情也发出来各别不同的作用,「当知」也是这样子。

 

《披寻记》八六八页:

由自缘故有自作用等者:谓彼诸蕴从自种子及自缘生,即生剎那名有作用,如是作用不共余法,是名各各差别。如下举事易可了知。

「由自缘故有自作用等者:谓彼诸蕴从自种子及自缘生」,这个色受想行识诸蕴,都是从他的自家的种子现起的。譬如说色受想行识,各有各的种子,还有其他的因缘才能现起。「即生剎那名有作用」,这一现起来的时候,这一剎那间一现起,它就有作用。「如是作用不共余法」,这眼识发出来作用不共余法,耳识发出来作用也不共余法。「是名各各差别」。「如下举事易可了知」,这个「下」就是前面「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这底下就是举事,这就可以知道的。

 

黄四、结

即此诸法各别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说名为作用道理。

「即此诸法」,就是前面说的这个,「各别」的不同的「作用」,它发出个作用是有道理的,没有道理这作用发不出来,这件事也是修瑜伽者的一个方法,你从这里去观察,也能得到诸法实相的道理,「皆说名为作用道理」。

 

玄三、证成道理(分五科) 黄一、征  

云何名为证成道理?

这是第三个道理,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证成道理」呢?下面「标」。

 

黄二、标

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由三量故,如实观察。

「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我们的生命体,有色蕴、受、想、行、识这么多的蕴,这么多的蕴都不是永久的,都是有变化的;像那个小孩,由婴儿变成一个小孩,小孩变成一个少年,少年变成一个壮年,壮年就变成个白发的老翁了,就是在变,一直在变。这表示什么呢?这「常」就是不变的意思,永久是那样子,就是不变。现在没有不变这件事,都是有变的,就是有如意的事情、有不如意的事情,可能由不如意变成如意,也可能由如意又变成不如意,总都是在变,你不能够能控制它,你不能控制他的。有智慧的人好一点,比较好一点,没有智慧的人就是很苦恼,在无常里面就是有苦,不管你有没有智慧,总而言之这非变不可,「皆是无常」的。

阿育王他的儿,他的大儿子眼睛非常…,长得美,其他的就不说了,这眼睛非常美。因为阿育王信佛,当然常到庙上去听法师讲经,他也带他儿子去,这庙上里面的这些…耶舍尊者,很多的圣人,有神通的圣人一看就知道了,特别地为他的儿子说「眼无常」,特别地讲这句话。因为什么呢?因为他将来这个眼睛要失掉的,要失掉的,所以先叫他修无常观,将来眼睛失掉的时候,这苦恼会轻一点,是这样意思。

本来这个人,都是大福德人,大福德人也有苦恼的事情,所以佛预先告诉我们无常的。当然说无常…,已经这样子了,你一下子不能解脱嘛,所以告诉你,暂时减轻你的苦恼,所以告诉你无常。实在说无常的道理不只是这样子,是告诉你根本地要解决这个无常,那就非要得圣道才可以。

所以这上面说「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因为什么它是无常呢?他要变呢?因为这一切的事情,都是众多的因缘合和生起来的,众多的因缘也要变,所以众缘所生法它就非变不可,它不能不变。譬如说我们靠吃饭,这个身体才有精神做事,但是你吃饭…今天也吃饭,明天也吃饭,但是饭有问题,里面有营养也有毒素,所以有的时候身体健康,有的时候有病了,就是这样子。所以众缘所生的法都是会变的,你想不变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苦」,因为无常了所以就「苦」,你就痛苦了,没办法,你不能不苦的,你想不苦不可能;除非是得了圣道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苦中而能不苦,没得圣道的人就不行。所以我们出家人应该想一想,有个道理…什么道理呢?我原来是在家人,在家人嘛我这样处理事情,有事情来的时候,我这样观察,这样采取行动做这些事情;我现在出了家的时候,我还照以前那个作风去处理事情吗?那样做对不对呢?有没有想这个问题?如果出了家的时候,完全不改变,还用以前的方法去处理事情,那你究竟是出家?没出家呢?这是一个道理。

我不是佛教徒,我原来我不相信佛教,那么我的思想行为是这样子;我现在相信了佛法的时候,我在学习佛法,学习佛法以后,我的思想行为是改变?是没改变?这也是有事情的。

现在这上说:一切蕴皆是无常,是众缘所生,所以是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所以就是苦的。这个苦里边呢,所以就是「无我」,这文义应该这么说就是「无我」。这苦怎么是「无我」呢?这「我」是自在的意思。这「自在」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想要怎么地就怎么地,没有人能影响我,那叫「自在」。现在苦恼来了的时候,你这个自在义还存在不存在?苦恼来了的时候你不自在,你想不要苦;不可以。譬如说去看医生,看医生也可能会看好,也可能还没看好,你不能作主的,那就表示是「无我」,苦所以表示是「无我」的。

「无我」所以就是「空」的,这里边你所希望的如意的事情都没有,都没有了,所以叫做「空」。

头几天讲的那个:「发从今夜白,花是去年红,何必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其实头发一白了,你就应该知道这是空的了,小小地知道有一点消息,就应该明白了世间上都是空,你原来费了很大的劲头,就算是成功了也非死掉不可的,所以这就是「空」啊!不是真的呀!

「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这个一切蕴都是无常,是众缘所生、是苦、是空、是无我的,佛这么说了,那么你还应该再观察一下,你再观察。怎么观察呢?「由三种量」,这个「量」按我们说的白话,就是个标准,用这个做标准去观察这件事,观察这个无常、苦、空、无我,这样意思。「如实观察」,就是真实地,一点不可以马虎地,你要深入地去观察这个道理。

这是「标」,下面就列出来,说「三量」是什么呢?

 

黄三、列

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

「谓由至教量故」,这个「至教量」就是佛说的法语,这个「至教」怎么讲呢?就至极的教,就是最深奥,最适合标准的了,就最高深最圆满的这种教导。这个就是佛所说的法语,才能达到这个标准。这是个「量」,就是看佛怎么说,我用它作尺去量一量,就是这个意思,用佛说的法语就来量一量,一切蕴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去思惟去。

「由现量故」,这个「现量」就是现前的境界,现前的境界是指什么说呢?就是你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个识;这眼识、我看见这些都有光明,这就是「现量」,事实是这样子;你说这现在屋子里有条龙,我眼睛看不见,你说得不对,这里没有龙,这叫做「现量」,是这个意思。这表示什么呢?这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它所接触的境界,是真实有这回事,这是真实;如果没有这件事,那就前五识不能接触,这是这样意思。当然这第六意识问题太多,有的时候搞错了,这第六意识会有这个事情,但是若是你能够有禅定的话,它也有现量,也会有现量。

「由比量故」,这个「比量」是什么意思呢?就由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推论不知道的事情,也可以知道了。说我原来我看见这个牛,我看见一条牛,牛有两个角,后来我又看在墙,有个墙挡住了,但露出来两个角,喔!这可能是牛。就是这样子,由已知的数来推知未知的数,那么叫做「比量」,就是这样意思。「由比量故」,也可以推知这件事。

这是列出来这三量的名字,下面第四科解释。

 

黄四、释

由此三量证验道理。

我们佛教徒不迷信,就是得到了一个消息,然后你要用这样的量去观察去,是对不对?不是说你说我就相信,不是这样意思。我要经过我的观察:啊!是对的!是合乎真理!然后我才能相信的。佛教徒是这么个态度,是这样意思。「由此三量证验道理」。

 

《披寻记》八六九页:

谓由至教量故等者:此中三量,如闻所成地广释应知(陵本十五卷八页)。

这我们已经学过了。

 

诸有智者,心正执受安置成立。谓一切蕴,皆无常性、众缘生性、苦性、空性、及无我性。

这个解释。「诸有智者」,这「由此三量证验道理」就是指我们佛教徒,佛教徒都是有智慧的人,因为什么有智慧?因为他学习佛法了,佛法是佛所证悟的,佛是大智慧人,所以你学习佛所说的法,你也就有智慧了,就称之为「智者」,「诸有智者」。

「心正执受」,就是你对佛说的这个正教量,这个至教量,你能够领受。当然我们佛教徒对于佛有信心,所以佛说的法语我领受,领受了以后,「执」就是不容易失掉了的,譬如说有人说:「佛法是迷信」,你心里不动,不动摇。如果有人说:迷信,你就不信佛了,那就不是执受,你捉不住了,不是「执受」。当然这上面就是你要学习了佛法,经过了一番的学习,你才能达到这个程度,你能够执受佛的至教量,去观察一切法,这一切蕴无常、苦、空、无我,这样执受,这样子你就得到智慧了,「心能执受」。

「安置」,这个「安置」这个话呢?譬如说这个佛说:诸蕴、一切法是无常的,你也是相信了,但是你没在你心里常常思惟观察、没有用,你的思想也不会改变的,还是不能的。「安置」就是你在心里面要思惟观察,才能够在你心里面,就把这个无常的智慧才能栽培,才能栽培起来,「安置」。因此而也可以栽培了很多的善根,这样意思是「安置」。

「成立」,这个道理:一切法是无常的、是苦的、空的、是无我的,在你心里就有这样的思想了。这个文这样说也可以,就是有佛法的至教量,还有现量,还有比量,这三量你都能够执受,然后你能够思惟观察,在心里面就安置,就去栽培你这个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去栽培,最后这个智慧成立了,你心里面有这个智慧。那最少是个阿罗汉了,你若这样做的时候,至少是个阿罗汉了。

这样子,说「诸有智者心正执受安置成立」是什么呢?就是「谓一切蕴」都是「无常」的,一切蕴都是「众缘生性」、都是苦、是空性、是无我的体性,你成功了,你就得到这种智慧了。

 

《披寻记》八六九页:

心正执受安置成立者:于至教量生净信解,是名执受。于现量中能生正见种诸善根,是名安置。于比量中令义决了,是名成立。

「心正执受安置成立者,于至教量生净信解」,佛说的话,我们佛教徒对于佛说的话,就会有清净的信心去明白这个道理,而不会有疑惑的,若心里头有怀疑,那你这个信就不清净了,「是名」叫做「执受」,这个执受这样意思。「于现量中能生正见,种诸善根」,在眼识、耳识乃至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从这里面去观察,你就「于现量中能生正见」,能引发出来你佛法的正见,也就是智慧,你就会「种诸善根」,就栽培了很多的善法,你就会修学戒定慧了,「是名」叫做「安置」。「于比量中令义决了」,经过你的智慧的比量,你就对无常、无我、苦、空的道理决了,就没有疑问地明了了,「是名」叫做「成立」。

这样他是单独配,这个「心正执受」配这个「至教量」,这个「安置」配「现量」,「成立」算是「比量」。但是我在想应该统起来说这三量,你执受这个三量,然后去栽培自己,然后最后你成功了,就叫做「成立」,这么讲也可以。

 

黄五、结

如是等名证成道理。

前面这一段文就叫做「证成道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No Ajahn Chah《140》[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解脱之道讲记 a1 解脱之道开课缘起[栏目:体方法师]
 学贵力行[栏目:蔡礼旭老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四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四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三 善说经[栏目:经集 三 大品]
 参禅要旨 五、修与不修[栏目:参禅要旨·虚云禅师]
 摄大乘论 第100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真正的佛法在众生的相续中[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萨迦格言[栏目:教言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