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96

午五、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分三科)   未一、征

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住者:云何为食?云何为饮?云何为啖?云何为尝?云何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

一共是分六大科,现在是第五科,分三科,第一科「征」。

「若食若饮若啖若尝」也需要「正知而住」,是怎么样情形呢?这是问。「云何为食?」怎么叫做食?「云何为饮?云何为啖?云何为尝?云何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这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下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释「食」的问题,先「标列」。

 

未二、释(分三科) 申一、食(分二科)  酉一、标列

谓诸所有受用饮食,总名为食。此复二种,一啖、二尝。

「谓诸所有受用的饮食,总名为食」,这个「食」是通名。但是分二种,「此复二种,一是啖,二是尝」。

 

酉二、别辨(分二科)   戌一、啖(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为啖?

怎么叫做「啖」呢?

 

亥二、列

谓啖饼褂、或饭、或糜、或羹、或臛,或有所余造作转变,可啖可食,能持生命。

「谓啖饼褂、或饭、或糜、或羹、或臛,或有所余造作转变」,前边举出来这么多所啖的食品。「或有所余」,或者另外还有其它的要经过造作而有「转变」,一般的说应该「转」生为熟就叫作「变」,也是可以「啖」可以「食」的。「能持生命」,能够滋养你的生命的存在。

 

亥三、结

如是等类皆名为啖,亦名为食。

这是这一段结束了。

 

戌二、尝(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为尝?

这是第二科,先是「征」。

 

亥二、列

谓尝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鱼、肉、酰、鲊或新果实,或有种种咀嚼品类。

「谓尝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和这「鱼、肉、酰」,「酰」就是醋。「鲊」是一种鱼,「或新」鲜的「果实」。「或有种种的咀嚼的品类」。

 

亥三、结

如是一切总名为尝,亦名为食。

「如是一切总名为尝」,这个「尝」习惯上这么样的用。「亦名为食」,也叫做「食」。

 

申二、饮(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为饮?

这是又一个问题。

 

酉二、列

谓沙糖汁、或石蜜汁、或饭浆饮、或钻酪饮、或酢为饮、或抨酪饮、乃至于水,总名为饮。

「谓沙糖汁」,「饮」是这汁一类东西名之为「饮」,「或石蜜汁」,「或者饭浆饮」,「饭浆」应该就是米汤了。「或钻酪饮、或酢为饮、或抨酪饮、乃至于水,总名为饮。」

 

申三、正知住(分二科)     酉一、明正知

若于如是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于一切所食所饮所啖所尝,能正了知;若于尔时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若于如是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这下面第三科「正知住」,先「明正知」。

「若于如是」,若这位修行人对于这些食,「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所有的自相能正了知」,它们个别的情况,你都能够保持内心的清净。「若于一切所食所饮所啖所尝,能正了知;若于尔时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你受用的时候「能正了知」。下面说到「应食」,这样的饮食你「应该食、应该饮、应该啖、尝」,实在还没有啖,还没有这样受用,但是你已经保持内心的清净的。「若于如是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是名正知」。这结束这一段文。

 

酉二、显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自所有若食若饮若啖若尝,自知而食、自知而饮、自知而啖、自知而尝。于所应食、于所应饮、于所应啖、于所应尝,正食正饮正啖正尝,应时而食、应时而饮、应时而啖、应时而尝。如所应食乃至如所应尝,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尝。

这是第二段「显住相」,前面说「正知」,这下面说「正知而住」。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说那位修行人,他因为常修止现,所以成就了他的清净的心,就是这清净有力量,他的正念有力量所以使令心清净,所以叫做「成就此正知故」。「于自所有若食若饮若啖若尝,自知而食、自知而饮、自知而啖、自知而尝」,就很清净的去食饮啖尝。「于所应食、于所应饮、于所应啖、于所应尝,正食正饮正啖正尝,应时而食、应时而饮、应时而啖、应时而尝」,在那个时候这么受用。「如所应食乃至如所应尝,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尝」。

 

未三、结

如是名为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

这是结束这一段。

这是第五科结束了。下面第六科。

 

午六、若行若住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而住(分三科)   未一、征

若行若住,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住者:云何为行?云何为住?云何为坐?云何为卧?云何悎寤?云何为语?云何为默?云何为解于劳睡?云何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正知而住?

「若行若住,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住者」,这是第一科先「征」。「云何为行?云何为住?云何为坐?云何为卧?云何悎寤?云何为语?云何为默?云何为解于劳睡?云何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正知而住?」这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下面解释分九科,就是前面列出来这九样,先解释这个「行」。

 

未二、释(分九科)   申一、行

谓如有一,于经行处来往经行,或复往诣同法者所,或涉道路,如是等类,说明为行。

「谓如有一」,一位修行人,「于经行处来往经行」,在这经行的这个地点一来一往,在那里经行。「或复往诣同法者所」,这个「行」先说是经行,但是也有不同的行,就是什么呢?「往诣同法者所」,同学习一种法门的人,到那里去。「或涉道路」,要经过一段道路的。「如是等类,说名为行」。

这是这一科,下面第二科。

 

申二、住

复如有一,住经行处,住诸同法阿遮利耶邬波陀耶及诸尊长等尊长前,如是等类,说名为住。

「复如有一,住经行处」,在经行处那里住,这个「住」应该说立,「住」就是立在那里。「住诸同法的阿遮利耶」就是阿阇黎,「邬波陀耶」就是亲教师,就是和尚。「及诸尊长」,还有其他的尊长这些人。「等尊长前」面,住在这么多的尊长的面前,「如是等类说名为住」。

 

申三、坐

复如有一,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坐、或诸敷具、或尼师坛,结加跌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如是等类说名为坐。

「复如有一,或于大床」,这第三科说「坐」。或者在「大床」,不是高广的床。「或小绳床、或草叶的坐、或诸敷具、或尼师坛」,这个「尼师坛」就是坐具,你静坐的时候要把尼师坛敷在那里,前面那个「敷具」就是其它的,其他你所用的东西,也可做这种用途,也可以敷在那里坐。「结加跌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这前面解释过,「如是等类说名为坐」。

下面第四科是卧。

 

申四、卧

复如有一,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或阿练若、或在树下、或空闲室,右胁而卧,重迭其足;如是等类,说明为卧。

「复如有一,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的座位上面,或者是「阿练若处」、寂静处,「或在树下」,「或空闲」的屋子里边、「空闲室」。「右胁而卧,重迭其足,如是等类,说明为卧」。这是第四科结束了。

现在是第五科「悎寤」。

 

申五、悎寤

复如有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于后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说名悎寤。

这就叫做「悎寤」。在醒觉的时候一直是经行宴坐,宴坐经行,这样修止观来清净自己的障。

 

申六、语(分二科)   酉一、列(分三科)    戌一、读诵法教

复如有一,常勤修习如是悎寤,于未受法正受正习,令得究竟。所谓契经、应颂、记别、广说如前。即于如是已所受法,言善通利,谓大音声若读若诵。

这是第六科是「语」,分二科,第一科是「列」出来什么语,列出来三科,第一科「读诵法教」。

「复如有一,常勤修习如是悎寤」,这位修行人,这位禅师他常这样子修习止观的。「于未受正法正受正习」,这位禅师他对于其他的人,没有学习过佛法的,没有秉受过经论的人。「正受正习」,他须要跟他来学习佛法,这个「受」是秉受,就是受这个经文,这个古代的时候和现在有一点不同,古代的时候这位禅师都是把经论背下来,跟他学的人呢,他背这个经论背出来、对方领受,这样子。这个「习」就是数数的,一次又一次来秉受。「令得究竟」,就是这一部经或者一部论叫他圆满的领受了,那么这就叫做「语」。

这个所受习的是什么呢?「所谓契经、应颂、记别、广说如前」,就十二分教。「即于如是已所受法,言善通利」,就是对于这个已经秉受的这个法语,「言善通利」,这个文句你是非常流利的。「谓大音声若读若诵」,这个言善通利就是大的音声把它读诵,读诵它。当然这也叫做「语」。

 

戌二、为他开示

或复为他广说开示。

或者又须要,为那个人来开示这个法语里边的义,这也叫做「语」。

 

戌三、庆慰劝励  

于时时间与诸有智同梵行者,或余在家诸贤善者,语言谈论共相庆慰,为欲劝励及求资具。

这是第三科「庆慰劝励」。「于时时间」,就是时时有这种事。「与诸有智」慧的「同梵行」同修圣道的人,或者是,「或余」就是,不是出家人,「同梵行者」是出家人,或者其他的在家的「诸贤善」的,也是修学圣道的人,和这些人。「语言谈论共相庆慰」,也是来讨论佛法这件事情,互相的来庆慰,大家能学习佛法是特别吉祥的事情,所以叫做「庆慰」,这个「共相庆慰」或者指同梵行者说。「为欲劝励及求资具」,对在家的诸贤善者要劝励他、勉励他学习佛法,这是也要说话。「及求资具」,或者向他有所求资身资具,这也要说话。

 

酉二、结

如是等类说明为语。

 

申七、默(分二科)    酉一、列(分二科)     戌一、思惟

复如有一,随先所闻随先所习,言善通利究竟诸法,独处空闲,思惟其义筹量观察。

这是第七科是「默」,先列出来,分二科,第一科是「思惟」。

「复如有一,随先所听闻」的,随先所学习的佛法,「言善通利、究竟诸法」,这一部都究竟圆满了,这一部经或一部论从始至终都是通利的。「独处空闲」,就是一个人住在空闲的地方。「思惟其义」,前面「言善通利」指文句说的,这「思惟」文句里边所诠释的道理。「筹量观察」,这个筹量那个义的相貌,去观察它的怎么一个道理。那么这是「思惟」。

 

戌二、修习(分二科)      亥一、止

或处静室,令心内住、等住、安住、及与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

这第二科是「修习」。这言善通利是「闻」,思惟其义筹量观察是「思」。

下边「或处静室」,住在静室里边。「令心内住、等住、安住、及与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这是九心住,就是修奢摩他的止了,这个九心住下文有解释。

 

亥二、观

或复于彼毗钵舍那修瑜伽行。

前面是说「止」,这底下说「观」。这位修行人他学习止,「或复」,复又学习「毗钵舍那」的观,「修瑜伽行」,修止也是瑜伽行,修观也是瑜伽行。而先说修止而后说观,这就是先止而观,因为止了以后这心的力量强大,然后作观能够深入诸法实相,是这样的意思。也是说你止若成功以后,这个观才有力量断烦恼得圣道的,所以先止而后观。但是随时这一座之中,也可以先止而后观,也可以先观而后止的。

 

酉二、结

如是等类说名为默。

修止也好,修观也好,都是默然的,不讲话了。

 

申八、劳睡

复如有一,于其热分极炎暑时,或为热逼或为劬劳,便生疲倦非时惛寐,乐着睡眠;是名劳睡。

这第八科是「劳睡」。「复如」有一位禅师,「于其热分」,这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夏天是最热的时候,热的时候「极炎暑时」,热的时候有极热的时候。「或为热逼」,或者这个人,他的身体健康情况,为热所逼的时候就有问题。「或为劬劳」,或者是经行宴坐、宴坐经行太辛苦了。「便生疲倦」,为热所逼就生出疲倦来,或者劬劳的时候也会有疲倦,这个疲倦了的时候呢「非时惛寐」,不是睡眠的时候,但是这时候也有睡眠的需要。「乐着睡眠」,心里面就欢喜要去休息,要去睡觉了。「是名劳睡」。

 

申九、正知住(分二科)     酉一、明正知(分二科) 

戌一、释(分四科)          亥一、于行等相

若复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所有自相,能正了知。

「若复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这个「劳睡」,这个于夜中分的睡眠之外的,不在那个范围内。这下边是第九科「正知住」,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先解释,「于行等相」。

「若复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说这位修行人,这个行住坐卧乃至解劳睡这件事,所有的情况,行的「自相」,行住坐卧「乃至解劳睡」的本身的情况「能正了知」,他都保持内心的清净。

这是第一科「于行等相」,下面「于应行等」。

 

亥二、于应行等

于所应行,乃至于所应解劳睡,能正了知。

他知道现在应该去经行,应该住,应该坐卧,乃至应该解劳睡,他会知道这件事,也是保持清净。

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于行等时」。

 

亥三、于行等时

于应行时,乃至于应解劳睡时,能正了知。

「于应行」的时间,「乃至于应解劳睡」的时间。应该是应该,但是不是那个时候还是不能做,还要有时间的,「能正了知」。

下面第四科,「于如行等」。

 

亥四、于如行等 

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能正了知。

「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也是「能正了知」。这个「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下边有个特别的解释,「能正了知」。

 

戌二、结

是名正知。

这是结束这段文。

 

酉二、显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其自行、乃至于其自解劳睡,正知而行、乃至正知而解劳睡。若所应行、乃至若所应解劳睡,即于彼行、乃至于彼解于劳睡。若时应行、乃至若时应解劳睡,即此时行、乃至此时解于劳睡。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劳睡。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其自行、乃至于其自解劳睡,正知而行」,能清净其心的这样做,「乃至正知而解劳睡」。「若所应行,乃至若所应解劳睡,即于彼行、乃至于彼解于劳睡」,应这样做就是这样做。「若时应行、乃至若时应解劳睡,即此时行,乃至此时解于劳睡」,在时间上说这个时候应该行,乃至应解劳睡,那么你就这个时候来做这件事。「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劳睡」。

 

未三、结

如是名为于行、于住、于坐、于卧、于其悎寤、于语、于默、于解劳睡、正知而住。

这是结束这一大段。

 

巳二、总显次第及所为事(分二科)  午一、征

复次如是正知而住,云何次第?为显何事?

这个「正知而住」一共分二大科,第一科是「广分别」,就是「别辨其相」一共分六大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总显次第及所为事」,这句话其实就是给前面这一大段文做个注解,是这样意思。究竟是指什么说的?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复次如是正知而住」,这么多的「正知而住」是怎么一个次第呢?这是一个问。「为显何事?」,指什么事情说的呢?有这么二个问题。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辨次第」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分六科,第一科是说「往还」,说「往还」分三科,第一科「于所应往及非所往」,先说这个「于村邑等」。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辨次第(分二科)     申一、释(分六科)

酉一、往还(分三科) 戌一、于所应往及非所往(分二科) 亥一、于村邑等

谓如有一,依止如是村邑聚落亭逻而住,作是思惟:我今应往如是村邑聚落亭逻巡行乞食。如是乞已,出还本处。

「谓如有一,依止如是村邑聚落亭逻而住」,说这位修行人依止,「依止」就是住的意思,他居住在这样的「村」里边、这样的「邑」、这样的「聚落」、这样的「亭逻」这个地方,在这里住。「作是思惟」,他心里面就这么想了:「我今应往如是村邑聚落亭逻巡行乞食」,现在应该到这么多的地方,其中一个地方去乞食,所以这就是有「行」了。「如是乞已」,到这地方去法乞食以后,「出还本处」,从那个地方出来,回到自己原来住的地方。那么这就是「于村邑等」。

下边第二科「于诸居家」,分二科,第一科是「不应往」,先是「标」。

 

亥二、于诸居家(分二科)  天一、不应往(分三科)  地一、标

又于如是村邑等中,或有居家我不应往。

我不应去那里去。这是先「标」,下面是「征」。

 

地二、征

何等居家?

「何等居家」我不应该去呢?下面第三科列出来。

 

地三、列

谓唱令家、或酤酒家、或淫女家、或国王家、或旃荼罗羯耻那家。或复有家一向诽谤不可回转。

「谓唱令家」,前面解释过就是杀羊的。「或酤酒家、或淫女家、或国王家」,「或旃荼罗羯耻那家」就是以杀生为职业的、或者杀狗的这些人。「或复有家一向诽谤」佛法而「不可回转」的这种人,是不应该去,这几个地方都不应该去的。

这前面说是「不应往」。下面第二科说是「应往」,分二科,第一科「标」。

 

天二、应往(分二科)  地一、标

或有居家我所应往。

「或有居家我所应往」,我应该去。这是标。下面是列出来。

 

地二、列

谓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罗门大族姓家,或诸居士大族姓家,或僚佐家,或饶财家,或长者家,或商主家。

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二科,「于应往时及不应往」。

 

戌二、于应往时及不应往

又有居家,我虽应往;不应太早太晚而往,若施主家有遽务时亦不应往,若戏乐时,若有营构严饰事时,若为世间弊秽法时,若忿竞时,亦不应往。

「又有居家我虽应往」,不应该太早去也不可以太晚而去、「而往」。「若施主家有遽务时」也不应该去,他有匆忙的事情做,不应该去。「若戏乐」的时候也是不应该去。「若有营构严饰事时」,也是不应该去。「若为世间」的「弊秽法时」,你也不应该去。「若忿竞时亦不应往」,他家里有纠纷你也不要去。这是说不应往的时候。

下面第三科「于如所往及非所应」分二科,第一科,「往村邑等」。

 

戌三、于如所往及非所应(分二科)  亥一、往村邑等

又如所往如是应往:不与暴乱恶象俱行,不与暴乱众车、恶马、恶牛、恶狗而共同行,不入闹丛,不蹈棘刺,不逾垣墙,不越坑堑,不堕山崖,不溺深水,不履粪秽。

   「又如所往,如是应往」,这句话怎么讲法呢?「不与暴乱恶象俱行」,你要去的时候,那个地方那条道路上有暴乱的恶象,你不要同那个恶象在一块走路。「不与暴乱的众车、恶马、恶牛、恶狗而共同行」,你不要和这些在一块一同走。

「不入闹丛」,就是很多人在那里很热闹的地方,不要去,你不要入到那里边去。「不蹈棘刺」,这个有刺的树、枣树,你不要去践踏、不要「蹈」。「不逾垣墙」,不要从那个墙跳过去,不要做这个事情。「不越坑堑」,这是个坑或者堑,「堑」就是沟里面有水围绕这个城墙的,你从桥上过,你不要跳过去,不要这样子。「不堕山崖」,这山有崖,你不从那里跳下来,不要这样做。「不溺深水」,你不要到深水里边去。「不履粪秽」,这些事情不要。这就叫做「如所往,如是应往」,是这样意思。

下面第二科「往施主家」分二科,第一科,「应随月喻」。

 

亥二、往施主家(分二科)  天一、应随月喻

应随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惭愧,远离憍傲荡涤身心,不求利养不希恭敬。如自获得所有利养心生喜悦,如是于他所得利养心亦喜悦。不自高举不轻懱他,心怀哀愍。

「应随月喻往施主家」,就是这个出家人,你到施主家去,应该像那个月亮似的,到施主家应该像这样子。怎么叫做如月亮那样去呢?「具足惭愧」,这个「惭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不惭愧就一切恶法就出来了,这就是个清净心了,「具足惭愧」。「远离憍傲」,不要有憍傲心。「荡涤身心」,这身心的尘垢都把它洗出去,排遣出去。「不求利养」,不要贪求利养,不希望人家一定要恭敬我,不要这样子。

「如自获得所有利养,心生喜悦」,如果自己从施主家得到所需要的利养,心里面生欢喜心。「如是于他所得利养心亦喜悦」,别人在这个施主家也得到利养,你心里面也会发欢喜心。「不自高举」,不要自己说只有我能够得到利养,别人不能,不要有这高慢心,不要轻视他人。「心怀哀愍」,对一切人都发一种同情心,大家都要生活,不能说你就是只有自己。这是第一科,这就叫做「随月喻」。

第二科「应自持心」分四科,第一科「于非所宜」。

 

天二、应自持心(分四科)  地一、于非所宜

又应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岂有出家往诸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广说乃至要当速疾而非迟缓。

「又应如是自持其心」,说这个修行人还应该这样子来约束自己的心,来控制自己这一念心。「往施主家」,到施主家的时候自己要清净自己的心,不要放纵它,怎么样来约束自己的心使令心清净呢?「岂有出家往诸他所」,岂有这个出家人到施主家去了,「要望他施、非不惠施」,他不可以不布施,不可以这么想。「广说乃至要当速疾」而不可以有迟缓,这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面也是这样意思。

 

地二、于应知量

又作是心,我于今假往施主家,所受施物应知其量。

这下面第二科「于应知量」。「又作是心」,这位出家人他应该这样子,来清净自己的心。「我于今假往施主家,所受施物应知其量」,我现在有这个身体的存在就是要有所求,所以我现在、「假」就是暂时的,我到施主家去所接受的施物,「应知其量」,我缺多少我就求这么多,也还要知道那个施主的力量,他的量,要知道量,你不要过量有所求。

 

地三、于邪追求

又我不应利养因缘,矫诈虚诳现惑乱相,以利求利。

这是第三科「于邪追求」。我不应该因为利养的关系,「矫诈虚诳」,就是欺骗在家施主,不应该这样子。「现惑乱相」,「惑乱」就是愚弄人,现出一种相来表示自己有道德,令人家一定要供养你,你这就是愚弄人,就是「惑」、来迷惑人。「以利求利」,这前面有一大段,解释过这个事情,不应该这样子。

这下面第四科,「于染受用」。

 

地四、于染受用

得利养已,无染无爱,亦不耽嗜饕餮迷闷坚执湎着,而受用之。

「得利养已无染无爱」,不要这么执着。「亦不耽嗜」,这个「耽嗜」就是对于所享受的生喜乐心,执着这个喜乐。「饕餮」就是希望再得到,这还不足希望你再布施我,叫做「饕餮」。「迷闷」不知道这个饮食、衣食住上有些过患,你不知道观察叫做「迷闷」。「坚执湎着」,这个「坚执」这是我的,不肯舍离。「湎着」就是不顾一切的受着这些利养。「而受用之」,不应该这样子受用施主的供养。

 

酉二、睹瞻(分三科)    戌一、标 

复于已往或正往时、观见众色,于此众色、一分应观或有一分所不应观。于不应观所有众色、当摄其眼善护诸根,于所应观所有众色、应善住念而正观察。

这是第二科「睹瞻」。前面是「往还」,这是「睹瞻」。「往还正知而往」、「若往若还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这是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复于已往」,这位修行人他还应该,对已经去了、或者是正在到那边去的时候,「观见众色」,看见了众多的青黄赤白的颜色、色相。「于此众色」一分应该可以观察,「或有一分」不应该去观察。「于不应观所有的众色,当摄其眼」,不应该看的事情,你要把你的眼睛收回来。「善护诸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应该保护他清净。「于所应观所有的众色、应善住念」,安住在正念这里,「而正观察」。

 

《披寻记》八四八页:

于不应观所有众色等者:谓所观色若令发生种种杂染此不应观。于如是色不应策发所有眼根,是名当摄其眼。不取其相,及与随好,防守正念,修根律仪,是名善护诸根。若所观色令不杂染此所应观,于如是色应策眼根,安住正念审谛观察,为令于色离喜贪故。

「于不应观所有众色等者:谓所观色若令发生种种杂染」,所观的色令你发生种种的染污心,「此就不应该观」。「于如是色不应策发所有眼根,是名当摄其眼」,这修行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活动,完全在他的清净智慧的控制之下,应该动、不应该动。现在是不应该观的,你就不应该发动你的眼根,「是名当摄其眼」。

「不取其相,及余随好」,不应该这样子分别。「防守正念,修根律仪,是名善护诸根」,这前面这讲过了。「若所观色令不杂染此所应观」,观这个色,这个色不能令你不清净。「于如是色应策眼根,若住正念审谛观察,为令于色离喜贪故」。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不应观色(分三科)  天一、征

何色类色所不应观?

前面是「标」,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不应观色」,先「征」。

什么样的色、那一类的色所不应该看呢?这是征。下边就解释了。

 

天二、释

谓诸妓乐戏笑欢娱,或余游戏所作歌舞、音乐等事,如是复有母邑殊胜幼少盛年美妙形色;或复有余所见众色,能坏梵行能障梵行,能令种种诸恶不善寻思现行。

「谓诸妓乐、戏笑欢娱」。这个「妓乐」是什么?就是「戏笑欢娱」、娱乐的事情。「或余游戏所作」,的「歌舞、音乐」的事情,这都是「妓乐」。「如是复有母邑」就是女色,「殊胜幼少盛年美妙」的形色,「或复有余所见的众色,能坏梵行」,能破坏你的梵行,能障碍你的梵行,使令你不能修圣道了。「能令种种诸恶不善的寻思现行」活动。

 

天三、结

如是色类所有众色,不应观视。

这些事情,「如是色类所有的众色,不应观视」。

 

亥二、所应观色(分三科)  天一、征

何色类色是所应观?

前面是「不应观色」。下面第二科「所应观色」,分三科,第一科「征」。

什么样的色、那一类的色、是所应该观察的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老相」。

 

天二、释(分三科)  地一、老相

谓诸所有衰老朽迈上气者身、伛偻凭杖战掉者身。

这是「老相」。人「衰老」了「朽迈」了,年纪很大了。「上气」就是气喘这样子。这个身体不那么端正了,「伛偻」就是有驼背了,他走路的时候拿着杖,「凭」着「杖」,依赖这个杖的力量才能走路。「战掉者身」,就是身体不能安稳、颤动。

这是「老相」。下面第二个是「病相」。

 

地二、病相

或诸疾苦重病者身,脚肿手肿、腹肿面肿、肤色萎黄、疮癣疥癞、众苦逼迫、身形委顿、身形洪烂、诸根暗钝。

「或诸疾苦重病者身」,有重疾病的这个身体。「脚肿」,脚也肿了、手也「肿」了,「腹肿面肿」了,「肤色萎黄」,他的皮肤的颜色是萎黄了,气血都有问题了。「疮癣疥癞」,有这样的病。「众苦逼迫」,众多的病苦逼迫其身。「身形委顿」非常的疲倦。「身形洪烂」,这是各处都腐烂了。「诸根暗钝」,不那么灵活了,这是病相。

下面第三科是「死相」分两科,第一科是「朽秽不净」。

 

地三、死相(分二科) 玄一、朽秽不净

或有夭丧,死经一日,或经二日、或经七日,被诸鸟鹊、饿狗瞳鹫、狐狼野干,种种暴恶傍生禽兽之所食啖。

「或有夭丧」,这是说没到老年就死掉了。「死经一日」、或者经两天、或者七天。「被诸乌鹊」这是鸟,还有「饿狗」,还有「瞳鹫」这样的鸟,还有「狐狼野干,种种暴恶傍生」就是畜生,「禽兽之所食啖」。这是一些朽秽不净的境界。

 

玄二、他生愁等

或命终已,出置高床,上施薉帐,前后大众或哀或哭,以其灰土尘坌身发,生愁生苦、生悲生怨、生忧生恼。

「或命终已」,这是第二科「他生愁等」。「出置高床」,已经死掉了,把他搬出来,放在高床上。「上施薉帐」,周围施上这幔帐。「前后大众或哀或哭」,或者前或者后,有很多人在那里悲哀、哭泣。「以其灰土尘坌身发」,用灰土污染自己的身体、发。「生愁生苦、生悲生怨、生忧生恼」,这是死了以后,生出来这么的苦恼相。

 

天三、结

如是等类所有众色,我应观察。观是众色、能顺梵行能摄梵行,能令诸善寻思现行。

「如是等类所有众色,我应观察」,就是这些众色应该观察。「观是众色、能顺梵行」,这样的色相观察了有什么好处呢?能随顺你的圣道,使令你心不贪瞋痴。「能摄梵行」,能积聚圣道,令你心清净增长戒定慧的。「能令诸善的寻思现行」出来,所以应该观察。

下面第三科是「屈伸」。

 

酉三、屈伸

不应摇身、摇臂摇头、跳踯携手、叉腰竦肩。入施主家,不应辄坐所不许座,不应不审观座而坐,不应放纵一切身分,不应翘足不应交足,不太狭足不太广足,端严而坐。

「不应摇身、摇臂摇头」,出家人要去走路的时候,你不要摇动你的身体,也不应该摇背,也不要摇头。「跳踯」,都不应该。「携手」,不应该同人携手。也不应该「叉腰」、「竦肩」竦动你的肩膀。「入施主家、不应辄坐所不许座」,人家不同意你的座位,你不要坐。「不应该不审观座而坐」,不应该不审察、不注意的去看看那个座位就坐,不应该;你要坐那个座位好好的看一看。「不应放纵一切身分」,到了施主家你不要放纵你的身分、手足,一切身分不要放纵。「不应翘足」,这个足不要翘起来。「不应该交足」,这两个足交在一起。「不太狭足」这个足与足不要太狭足。「不太广足」。「端严而坐」,要庄严的坐的在那里。

 

酉四、衣钵(分二科)  戌一、持衣

不应开纽,不轩不磔,亦不褰张而被法服。所服法衣并皆齐整;不高不下,不如象鼻。非如多罗树间房穗、非如龙首、非如豆抟而被法服。

这是第四科是「衣钵」,先说「持衣」。「不应该开纽」,搭这个衣有纽的,你这纽要把它连结起来,纽要扣上不要开开。「不轩不磔」,不要太高,「磔」是裂开,也不要裂开。「亦不褰张」,这个穿这个衣服不要掀起来。「而被法服」你被这个法服不要这样子,「不要开纽、不轩不磔,亦不褰张,而被法服」。「所服法衣并皆齐整」,你所服的、所著的这个法衣都要整齐。「不高不下,不如象鼻」,这个搭这个衣,穿这个衣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下,这个高下要让它相应。「不如象鼻」,因为这个搭这个衣,有一个角垂下来就像那个象鼻子似的,不应该这样子。

「非如多罗树间房穗」,这个「多罗树」是树的名字。这个「树间的房穗」,可能树长的花的名字,那个有一个形相,你搭这个衣不要像树间的房穗那样子。「非如龙首」,搭这个衣的这个衣角不要像龙的头似的。「非如豆抟而被法服」,不像那个豆挤拟成一个抟,你搭的衣不应该那样子。

 

戌二、持钵

不应持钵预就其食,不应持钵在饮食上,不应置钵在杂秽处,若坑涧处,若崖岸处。

这是第二科「持钵」。「不应」该「持钵预就其食」,人家这个饮食,到施主家应供的时候,这饮食没来、你预先拿着钵去就这个饮食,不要这样子。「不应持钵」在饮食的上面,「不应置钵在杂秽」的地方,「若坑涧处」,都不应该把钵放在那里,「若崖岸处」,也不应该在那里放钵。

 

酉五、饮食

又应次第受用饮食,不应以饭覆羹臛上,不以羹臛覆其饭上,不应饕餮受诸饮食,不应嫌恨受诸饮食。不太粗食不太细食,不应圆抟食,不应舐手不应舐钵,不振手食不振足食,不应啮断而食其食。

这是第五科「饮食」。「又应次第」的受用饮食。「不应以饭覆羹臛上」,这是我们那个众学法里面有这些事情。「不应以羹臛覆其饭上」面,「不应该饕餮受诸饮食」,这个贪心很大的受诸饮食,不应该这样。「不应该嫌恨受诸饮食」,「饕餮」表示这个饮食很可口贪心来了,不应该这样受用饮食。这个饮食若不合适了不满意了,不应该嫌恨受诸饮食。总而言之,不应该有烦恼现起。

「不太粗食」,不要吃得是很粗,也不要要求太微细食。「不应圆抟食」,不应该这样子吃。「不应舐手」,这个「舐手」是用这个舌头舔这个手,不应该这样子。「不应舐钵」,不应该用舌头舔这个钵。「不振手食、不振足食」,「不应啮断而食其食」,不应该这样子吃东西。

下面第六科是「行等」分五科,第一科是「经行」,先「标处所」。

 

酉六、行等(分五科) 戌一、经行(分三科) 亥一、标处所

从施主家还归住处,于画夜分在自别人所经行处、往反经行,非于他处、非不委处、非不恣处、非不与处,而辄经行。

「从施主家还归住处」,前边这是在施主家的威仪,这些受饮食的情形。这是从施主家还归自己的住处的时候,「于昼夜分在自别人所经行处,往反经行」,就在你自己的经行处经行,这个经行处和别人不同的,不共于别人在一处经行,是这个意思,「在自」别于人的所经行的地方,「往反经行」。「非于他处」,不在别人经行处经行。「非不委处」,不熟悉的地方不要在那经行。「非不恣处」,就是不自在的地方不要在那经行。「非不与处、而辄经行」,人家不同意的地方,你不要勉强在那里经行。假设在寺庙里面呢,那里面寺庙有执事人,就是这个地方不同意你在那儿经行,你不要勉强。

 

亥二、遮时位

非身劬劳、非身疲倦、非心掉举所制伏时,而习经行。

这是第二科「遮时位」,这个时候不可以去经行。

「非身劬劳」所制伏时,就是你这个身体被辛苦所制伏了;你现在非常劳苦,辛苦、疲倦,这个时候不要去经行。「非身疲倦」的时候你要去经行。「非心掉举所制伏」的时候「而习经行」,你心里面这个妄想很厉害,这时候不要在那经行。

下面是「显习相」。

 

亥三、显习相

为修善品为善思惟,内摄诸根心不外乱,而习经行。不太驰速不太躁重,亦非一向专事往来、而习经行,时时进步时时停住、而习经行。

「为修善品为善思惟,内摄诸根心不外乱,而习经行」,这底下是说你这个可以。「为」了修学「善品」,就是修止观,「为善思惟」,为了能够思惟经里面的这个义理,思惟这个四念处。「内摄诸根」,这个诸根不向外散乱,把它收摄在里边寂静住,这个时候你可以经行。

经行的时候,「不太驰速」,不要走得很快。「不太躁动」,走的时候也要文静、不能太躁动。「亦非一向专事往来而习经行」,这个经行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是一直的是往是来这样经行,不要这样子。那么怎么样经行呢?「时时进步,时时停住」就是表示不是一向的往来;一直的在走、不是这样子经行的,不是一直的走的。就是「时时」,有的时候走路就是「进步」,有的时候还停一会儿,应该这样经行。

 

戌二、宴坐

如是于自所居住处,自院自房自别人处,僧分与处非于他处,非不委处非不恣处,习经行已。复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或尼师坛,或阿练若树下冢间,或空闲室结加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而习宴坐。

这下面说是「宴坐」。「如是」像前面说的,「于自」己「所居住处」,就是你自己这个「院」,自己这个「房」,「自别人处」,是你自己这个地方,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单独你自己这个地方,不是别的人的地方。「僧分与处」,这个大众僧的僧职事,他分给你的这个地方,你在这里。「非于他处,非不委处非不恣处,习经行已」,在这样的地方你经行完了。「复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或尼师坛,或阿练若树下冢间」,「冢间」就是坟墓的地方「或空闲室,结加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而习宴坐」,这样修止观了,在这儿静坐下来。

 

戌三、寝寤

于夜中分如法寝息,于昼日分及夜初分,修诸善品不应太急。如是寝时,应如前说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于夜后分速疾悎寤。

这是第三科「寝寤」。「于夜中分如法寝息」,如佛所开导的悎寤瑜伽,你住光明想、思惟起想、正念正知的这个寝息。「于昼日分及夜初分,修诸善品」,这时候修止观。「不应太急」,你这个昼日分及夜初分修诸善品的时候,你要自己很轻松的,很轻松的去修诸善品,不应该太紧张这样子。「如是寝时,应如前说」,你睡眠的时候,应知如前面那个文「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这样子睡眠。「于夜后分速疾的悎寤」。

 

戌四、语默(分二科) 亥一、第一义(分二科)  天一、语

或于语论,或于读诵,勤修加行。

这底下第四科「语默」分两科,第一科「第一义」,先说「语」。

「或于语论」,人与人之间有语言的事情,或这个「语论」是什么呢?「或于读诵,勤修加行」,读诵经典,这个读诵经典这件事,应该读、应该诵的时候,你要精进努力这样做。

 

天二、默(分二科)  地一、远离无义

或为修断、闲居晏默思惟法时,应当远离顺世典籍,绮字绮句绮饰文词,能引无义,不能令证神通等觉,究竟涅槃。

这是第二科是「默」。读诵经论这就是有「语」,有语言的事情。现在说是默然,分两科,第一科是「远离无义」。

「或为修断」,或为修学圣道断烦恼这件事,你「闲居宴默思惟法时」,闲居一处,你心里面要寂静住,要思惟法义的时候。「应当远离顺世典籍」,你应该远离顺于世间的这些书论,不要去读世间的书。「绮字绮句绮饰文词、能引无义」,世间的书籍、世间上的典籍的书,那个字句是很美的,那个文辞装饰地的确是很好,但是里边没有好事情,你若去爱着这件事呢「能引」你的「无义」,不会引出来戒定慧出来的,没有戒定慧的。「不能令证神通等觉」,世间上那些文句,那些书里面上的文句虽然很美,你若学习它不能使令你得「神通」,这个是漏尽的神通,漏尽的天眼通、天耳通其实都是属于智慧。不能够使令你成就出世间的圣道,不能令你得「究竟涅槃」。因为你出家修学圣道,目的就是要得般若波罗密、得涅槃的,世间的书籍不能满你这个愿,你若去学习就是空过光阴了,光阴都糟蹋了。

 

地二、法随法行

复于如来所说正法,最极甚深相似甚深,空性相应,随顺缘性及诸缘起,殷重无间善摄善受,令坚令住令无失坏;为成正行,不为利养恭敬称誉。又于是法,言善通利慧善观察,于喧杂众不乐习近,不乐多业不乐多言,于时时间安住正念。

这是第二段「法随法行」。「法随法行」,第一个「法」就是涅槃,这个「随法」就是八正道,八正道不是涅槃但是随顺涅槃,你若学习它能令你向涅槃那里去了,所以叫作「法随法行」。

「复于如来所说正法」,说世间的书籍不要去学,那么我学什么呢?「于如来所说的正法」,所说的这些法语,经律。「最极甚深」的道理,「最极甚深」是佛所证悟的,佛所证悟的第一义谛是最极甚深。「相似甚深」就是佛说的这个法语,佛由自己所证悟的,用世间的这个文句、这个文字把它表示出来,这样的文句和佛所证悟的甚深的理性是相似的、相同的。而它不是佛所证悟的,但是与佛所证悟相似。这样的「空性相应」,就是这个「最极甚深」也是空性,「相似甚深」是表示空性的文句,与空性的理性相应的文句,这个相应的文句「随顺缘性,及诸缘起」,随顺因缘、次第缘、缘缘,所缘缘,这是「缘性」。「及诸缘起」,就是十二缘起,随顺这个道理。

「殷重无间、善摄善受」,你这位修行人要「殷重」,就是非常的诚恳的,而不间断的,要学习这个相似的、就是佛所宣说的正法。「善摄善受」,你用诚恳的心而不间断的来摄取,摄取佛说的正法,你要把它领纳在心,名之为「受」。这个「摄」是在秉受的那个时候,叫作「摄」;摄取以后,叫做「受」。「令坚令住」使令所学习的正法,在内心里面「坚住」不失掉。「令无失坏」,你若不坚住,就容易失掉了。当然这就是非要背下来才可以,而背下来有的时候,你不天天背,它就容易忘掉,是「令坚令住,令无失坏」。

「为成正行,不为利养」,我这样子诚恳的学习如来的正法,目的是什么呢?「为成正行」,来成就、来建立你的戒定慧的圣行、正行,你能够修学止观,就为成正行。「不为利养」,并不是为了得到人家的利养,得到人家的「恭敬称誉」,目的不是这个,目的是得正行,而得圣道的意思。

「又于是法,言善通利慧善观察」,这底下又把前面这段文简要的说一说。「又于是法」,就是对于佛所宣说的这个法与律。「言善通利」,这文句你要通利,就是要读诵,常常读诵才叫通利。「慧善观察」也就是你的意,你先要有智慧能观察这个文句里边的道理。「于喧杂众不乐习近」,对于很多人在那里吵闹的地方你不欢喜;「于谊杂众不乐习近」,不欢喜、不接近这个境界。「不乐多业不乐多言」,不欢喜这很多事情,不欢喜说话很多。「于时时间安住正念」,心里面正念,念所受法勿令忘失。

 

亥二、第二义(分二科)  天一、语(分二科)  地一、谈论庆慰

与诸有智同梵行者,语言谈论共相庆慰,乐兴请问乐求诸善,无违诤心。

这是「第二义」。前面是「第一义」,这个「语默」第一义的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二义。第二义里面,第一个说「语」,先是「谈论庆慰」。

「与诸有智」慧的同修圣道的人,要同他去「语言谈论」,要同他说话,同他讨论佛法。「共相庆慰」,互相来庆慰能够学习圣道。「乐兴请问」,欢喜发动自己来请问,有所不知的地方要请问对方,要向对方请问。「乐求诸善」,欢喜寻求一切善法。「无违诤心」,并不是和人家诤论,没有这个意思,不是诤论的意思。

 

地二、为他说法

言词称量,言词合理,言词正直,言词寂静,乐勤为他宣说正法。

这是第二科「为他说法」,这也是语言。

「言词称量」,同人说话的时候要有量,不要说太多了、不好,要有个量。「言词」所说的法要「合道理」。「言词正直」,不要谄曲。「言词寂静」,「寂静」这里面有一点声音不要太大,这样意思。「乐勤为他宣说正法」,要发这个心。

我感觉到我们…,不要说在家居士,就是我们出家人,具足正见的有几个人哪?你知道修学圣道的有几个人哪?所以非要是学习正法的人,要发这个慈悲心,「为他宣说正法」,你要欢喜作这件事,不要怕辛苦。

 

天二、默(分二科)  地一、思惟

又应宴默,于恶不善所有寻思、不乐寻思。又于非理所有诸法、不乐思惟。

前面第一段是「语」,现在第二段是「默」,分两科,第一科「思惟」。

「又应宴默,于恶不善所有寻伺、不乐寻思」,又欢喜默然,这个默然的时候呢?对于「恶」、有罪过的,没有功德的这种寻思,「不乐寻思」,不欢喜这种思惟分别。「又于非理所有诸法,不乐思惟」,也不去想那些事情。

这是第一段是「思惟」。下面第二段是「修习」。

 

地二、修习

于自所证离增上慢,于少下劣差别证中、不生喜足,于上所证中无退屈,善能远离不应思处,时时修习止观瑜伽,乐断乐修,无间修习殷重修习。

「于自所证离增上慢」,自己常常修止观,学习佛法、修学止观,久了就会有多少消息,你就会有点成就的,但是要远离增上慢,不要自己没有得初禅就说得初禅了,那是不对的,「离增上慢」。「于少下劣差别证中,不生喜足」,小小的有点成就,但是成就是很少的、很下劣的,不要生满足,不要感觉到满足。「于上所证,中无退屈」,对于更高的境界是应该成就的,你不要在中间,还没成就在中间就退下来了,不要这样子。「善能远离不应思处」,不应该思惟的地方你不要去思惟。「时时修习止观的瑜伽」,修习止、修习观,从早晨起来到晚间,时时的修止观。「乐断乐修」,心里面一直的愿意断烦恼,愿意修学圣道。「无间修习殷重修习」,「无间修习」,就是常精进不间断的去修学圣道,「殷重」地诚恳地、很认真地来修学止观,要这样子。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转正*轮,必须劝请吗?[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