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2

子五、乐听闻等

又依所知真实觉了欲故,爱乐听闻;依乐闻故、便发请问;依请问故,闻昔未闻甚深法义。

这是第三科能熟解脱慧之成熟里边的第二科辨次第,分十科。第一科善友为依,第二科尸罗摄受,第三科觉真实欲,第四科堪忍讥论,现在是第五段乐听闻等。

「又依所知真实觉了欲故」,又这位修行人因为他有真实觉了的愿望,就是想要通达第一义谛,他有这样的愿望,这个愿望为他的依据,也就是愿望为他的主导者,所以他爱乐听闻正法。「依乐闻故」,因为他欢喜听闻正法,所以他的心常在这上思惟、观察。「便发请问」,所以他就会发出来问题,就会发觉一些问题,提出来请问。「依请问故,闻昔未闻甚深法义」,就会听闻到以前没有听闻过的甚深的法义。

 

子六、法义净等

数数听闻无间断故,于彼法义转得明净,又能除遣先所生疑。

「数数」地,一次又一次地「听闻」正法,没有「间断」地听闻正法,所以他会对这个甚深「法义」展「转」地「得明净」。这个「明」就是智慧,数数地听闻正法,智慧得增长,所以叫「明」。智慧增长了,就没有误解的染污,自己不解认为是解了,那是染污的分别,现在这些事情都没有了,所以叫做「明净」。「又能除遣先所生疑」,因为智慧得明净,所以又能够破除去,排遣以前所有的疑问,也会消除了。

 

子七、厌离盛事

如是觉慧转明净故,于诸世间所有盛事,能见过患,深心厌离。

这是第七科「厌离盛事」。「如是」,就是指前面这几段,这个「觉」悟正法的智「慧」,展「转」地增长「明净」的关系,「于诸世间所有」的兴「盛」的「事」情,他「能」够看「见过患」,那里边隐藏着过患。如果你智慧不明净,你就见不出来,看不出来。现在于诸世间,所有世间的兴盛事,能看见过患。「深心厌离」,深刻地厌离世间的生死。

 

子八、不乐世间

如是厌心善作意故,于彼一切世间盛事,不生愿乐。

「如是厌心善作意故」,第八「不乐世间」。因为他的厌离心常常深入地观察,这样作意的关系,「于彼一切世间」的「盛事」,「不生愿乐」,不生欢喜心。对于世间的事不生欢喜心,所以他这个出离的愿力就强起来。

这第九科「愿断恶趣」。

 

子九、愿断恶趣

彼由如是于诸世间增上生道无愿心故,为欲断除诸恶趣法,心生正愿。

「彼由如是于诸世间增上生道无愿心故」,「彼」那位修行人,由于他能这样地深见过患,有厌离心,所以对于「世间」上的「增上生道无愿心故」,世间上的这些殊胜的事情,他心里面不欢喜。世间人认为这个事情很荣耀,他不欢喜,不希望这些事情。「为欲断除诸恶趣法,心生正愿」,他心里面,有什么事情他注意呢?就是恐怕自己的思想行为有错误,将来到三恶道去,这件事他注意,所以他心里面「为欲」,这个「欲」也就是「愿」,也就是注意要断除去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行为,不要到三恶道去,对于这件事,他特别注意。「心生正愿」,心里面建立很正大的一个愿望,一个愿力。对于世间上的人天的增上生道不欢喜,但是又特别地注意不要到三恶道去。

 

《披寻记》七一八页:

于诸世间所有盛事者:谓若族姓、色力、寿量、财富、安乐、名称、辩才等增上,是名世间所有盛事。

「于诸世间所有盛事者」,世间什么事情是兴盛的事情?是人所欢喜的呢?「谓若族姓,色力」,「族姓」,这个是贵族,是富贵的人家,这是世间上的盛事。「色力」,人的气色好,人的身体健康,这件事要注意。「寿量」,寿命长,不欢喜寿量短。还有世间上的「财富」,这也是世间上的盛事。如果族姓也好、色力也好、寿量也好、财富也好,心情就安乐了。「名称」,就是有很好的名誉,很多人赞叹,还有很好的「辩才等」。「增上」,就是族姓增上、色力增上,寿量、财富、安乐、名称、辩才等,这些事情都是特别殊胜的,「是名世间所有的盛事」;就是不提断惑证真的事情,不提,那不是世间上的事情了。

对于世间上的事情,心里面不欢喜,这是第九「愿断恶趣」。第十科是「愿证圣果」。

 

子十、愿证圣果

又为修习能对治彼所有善法,修习一切烦恼对治所有善法,为欲证得彼对治果,亦为自心得清净故,心生正愿。

「又」彼修行人,「为」了「修习能对治彼」到三恶道的这件事,心里面有恶心、做恶事,这就是三恶道的因缘了。他为了对治这件事,就修习彼所有「善法」,就是四念处了,要注意修习这件事,这是一。「修习一切烦恼对治所有善法」;前面「修习能对治彼所有善法」,这是为了能够见道,就是得初果。「修习一切烦恼对治所有善法」,这是修道,见道以后,要继续地修习四念处来对治所有的烦恼,这一切这些爱烦恼,和俱生的这一切的分别烦恼。「所有善法」,也还是四念处。「为欲证得彼对治果」,就是前面「为修习能对治彼所有善法」,你修学这个四念处就把三恶道能对治了,得了初果须陀洹。决定不到三恶道,初果圣人才办得到;你没有得初果,三恶道的门是开着的,随时就有可能会堕落的。所以「为欲证得彼对治果」就是得初果须陀洹果,这是一。

「亦为自心得清净故」,就是第二个「修习一切烦恼对治所有善法」,那就是修道,修道能断除去这个爱烦恼,能断治一切的俱生的我执,得阿罗汉果的时候,心得清净了。「心生正愿」,这个修行人,他对于世间上的盛事没有兴趣,有恐怖,怕堕落三恶道,所以他对于出世间的圣道「心生正愿」,有出离的愿望。

这是第十科「愿证圣果」有这样的愿望,这件事也很重要。尤其是我们出家人,一定要有一个圣道的愿望,不然的话,衣食无缺,住的地方也是现成的,一天就是悠悠地过生活,这是不合道理的!

 

癸三、结十种

如是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如先所说,渐次能令解脱圆满。

前边这是能熟解脱慧的成熟,辨别他的次第,这一共有十种。这下边就是第三科「结十种」,结束这一段。

「如是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如先所说,渐次能令解脱圆满」,由前面说这十种次第,你能按照它的次第,次第地学习,就能使令这个解脱慧成熟了,就圆满了,就得到涅槃了。

 

《披寻记》七一九页:

如是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者:谓毗钵舍那支善友为依,是为第一。奢摩他支尸罗摄受,是为第二。于真实性有觉了欲,是为第三。于举罪等堪忍讥论,是为第四。爱乐听闻及与请问,闻昔未闻甚深法义,是为第五。法义明净及除遣疑,是为第六。厌离世间所有盛事,是为第七。于彼盛事不生愿乐,是为第八。为断恶趣心生正愿,是为第九。为修善法及证彼果,是为第十。如是名为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

「如是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者:谓毗钵舍那支善友为依」这是第一段。「奢摩他支尸罗摄受」,这个「摄受」是保护的意思,你想要奢摩他成就,要有戒律,清净戒律的保护才能成就,「是为第二」。「于真实性有觉了欲」,就是于第一义谛,你有一个觉了的愿望,那么你就会不断地学习佛法。因为你想要通达,就是要从文字上努力地去学习,你才能通达。如果没有「觉了欲」呢,那就不想学习了。这个「欲」,一个是文字上的学习,一个修止观,都是从「觉了欲」,从这里发生的,从这里才能建立出来;所以,没有觉了欲,那就没有事情做了,什么也没有这兴趣了,所以「于真实性有觉了欲,是为第三」条。「于举罪等堪忍讥论,是为第四」,这也是修行的一个条件,你一定要堪忍,人家说你的毛病,你要堪忍这一点。「爱乐听闻及与请问,闻昔未闻甚深法义,是为第五」条。「法义明净及除遣疑,是为第六」。「厌离世间所有盛事,是为第七」,如果对于世间的盛事你有爱着心,那就表示你对于圣道没有出离的愿望了,所以这上面说厌离世间的盛事,那就表示你有出离的愿望,这是第七。「于彼盛事不生愿乐,是为第八」,前面是厌离,这是不愿,不生愿乐。「为断恶趣心生正愿是为第九。为修善法及证彼果,是为第十。如是名为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

 

庚二、总结(分二科) 辛一、明普摄义

又随次第已说三支。谓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如是三支,广圣教义,谓十种。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前面是「别显」,别显这三种,就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这三种,别别地显示这三种、结束了。这下边第二科是「总结」,总结前面的文。分两科,第一科「明普摄义」。

「又随次第已说三支」,前面这一大段文,随着标列的次第,把这三支说完了,那三支呢?「谓闻正法圆满」,这是一支。「涅槃为上首」,这是一支。「能熟解脱慧之成熟」,又是一支。「如是三支,广圣教义」,这三支虽然是一、二、三的三,不算多,但是它能广摄一切圣教的道理,可见还是很重要。「谓十种,除此更无若过、若增」,这三支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三支实在来说也就是一支。「谓十种」,这十种次第,就是「能熟解脱慧之成熟」有十种次第,所以,这十种也就包括了前两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也包括在内了。「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辛二、名修因缘(分三科) 壬一、标

又此三支,当知即是修瑜伽因缘。

前面是「明普摄义」,现在这下面第二科「名修因缘」。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这三支,当知即是修瑜伽的因缘。那四处摄里面,有一个修瑜伽因缘,这么样把它配合一下。

 

壬二、征

何以故?

这是「征」。

 

壬三、释

由依此次第、此因、此缘,修习瑜伽方得成满。谓依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成熟故。

「由依此次第」,这是第三科,是解「释」。由于这位修行人,他肯随顺这样的次第,他不违背这个次第。「此因、此缘,修习瑜伽方得成满」,用这个为因,用此为缘,你的瑜伽的止观,你才能成功,你才能修习得成满,成功了。这个「因、缘」,就是毗钵舍那这个慧是「因」,其余的戒、定都是「缘」,所以,缘倒是很多。主要就是智慧,毗钵舍那观是「因」。「谓依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成熟故」,这个「修习瑜伽方得成满」,也还是这样意思,就是先依闻正法圆满,然后你有涅槃的这样的意愿,你就能熟解脱慧成熟了。

 

己三、修习对治──第五支(分三科) 庚一、征

云何修习对治?

这是第三科「修习对治」。前面是第一科是「生圆满」,「生圆满」里面一共有十段。第二科是「次三支」,就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这是第二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三科「修习对治」。一共有七支,现在这「修习对治」是第五支。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修习对治」呢?就是这个止观,修习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它有能力使令你消除一切烦恼,能证悟真理,但是怎么样修习这个止观呢?这是问。

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庚二、释(分二科) 辛一、略说(分二科) 壬一、总标

当知略说于三位中,有十种修习瑜伽所对治法。

这个「三位」就是三个阶段,略说有三个阶段里面,合起来有十种修习瑜伽所对治法,所对治的法有十种不同。

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这个「三位」,「略说三位」,「三位」是什么?

 

壬二、别释(分二科) 癸一、三位

云何三位?一、在家位。二 、出家位。三、远离闲居修瑜伽位。

「云何三位?一、在家位」,就是在家人,你还没有出家,在家的阶段。第二个位就是「出家位」,出了家的这个阶段。第三是「远离闲居修瑜伽位」,远离愦闹,闲居静处,修学止观,就是修禅,这第三个位。这三个位说完了。

下面第二科说这个「十所治法」,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癸二、十所治法(分二科) 子一、征

云何十种修习瑜伽所对治法?

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初二种」,十种先说初二种。「初二种」里分两科,第一科出所对治的,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在家位」。

 

子二、释(分三科)     丑一、初二种 (分二科) 

寅一、出所治(分二科) 卯一、在家位

谓在家位中,于诸妻室,有淫欲相应贪;于余亲属及诸财宝,有受用相应爱。如是名为处在家位所对治法。由此障碍,于一切种不能出离。

「谓在家位」,就是这位佛徒他还没有出家,他还在家的时候,他有什么问题呢?「于诸妻室有淫欲相应贪」,这是一个所对治的事情。「于余亲属及诸财宝有受用相应爱」,对于其余的父母、兄弟、姊妹这些亲爱的人。「及诸财宝,有受用相应爱」,彼此之间都有亲属爱,互相照顾,还有这个财富的「相应爱」、「受用相应爱」。这是有这两种所对治法。「如是名为处在家位所对治法」,这两种,上面所说的这两种事,是处在在家的时候,所应该对治的事情。

「由此障碍,于一切种不能出离」,这两件事为什么要对治呢?「由此障碍」,「由」这两个爱能「障碍」你,「于一切种」苦、很多很多的苦恼,你「不能出离」,你不能解脱这个苦,你不能从很多的苦恼里面跳出来。你有这个爱,就把你绑在苦恼里面受苦了,所以你想要得圣道,这件事一定要对治。

 

卯二、出家位

设得出家;由此寻思之所扰动,为障碍故,不生喜乐。

这前面是「在家位」,现在说「出家位」。假「设」这个人,他能够从这个爱里面出来了。出来了,「出家」以后,「由此寻思之所扰动」,由于他内心里面……,表面上虽然出家了,但是内心里面还有寻思,有不清净的寻思。这个寻思扰乱他的心,使令他这个心老是掉动不安。「为障碍故,不生喜乐」,这样掉动的寻思,障碍他修学圣道,他对于修学圣道的事情不生喜乐,对于出家这件事情心里也没有什么喜乐的事情,心里没有喜乐。

 

《披寻记》七二○页:

由此寻思之所扰动等者:此中寻思,谓亲属寻思、国土寻思。谓因亲属及因国土或盛或衰,或离或合发欣戚行,心生筹虑等,是名亲属及与国土寻思。由是因缘,生忧恋心恶作追悔,此于出家障生喜乐。

「由此寻思之所扰动等者:此中寻思」,什么寻思?「谓亲属」的「寻思」,或「国土」的「寻思」,其实也包括前面那两种爱的寻思。「谓因亲属」,这地方释什么叫做「亲属寻思」、「国土寻思」?「谓因亲属及因国土或盛或衰」,就是亲属一些如意的事情来了就是「盛」,不如意的事情来了就是「衰」。「国土」的寻思,国土里面也有「盛」、也有「衰」;用现代的话,那个地区经济繁荣,那么就是盛,经济衰退了就是衰了。「或离或合发欣戚行,心生筹虑等」,这些亲友相爱的人,有因缘不能在一起,分离了,或者在一起,这些情形的变化,心随境转,所以就发出「欣」,发出欢喜心,发出来忧「戚」、忧愁心。「心生筹虑等」,心欢喜的时候、忧愁的时候,心里面就有种种的分别,筹虑等,「是名叫做亲属寻思及与国土寻思」。

「由是因缘,生忧恋心」,生出忧愁爱恋的心。「恶作追悔」,「恶作追悔」我们讲过,就是不高兴自己做这种事情,就是后悔。「我为什么要出家呢?我应该不要出家,和我父母在一起,和我亲爱的人在一起多好呢?」就是后悔出家。「此于出家障生喜乐」,这是出家位的时候所应该对治的事情。

前面说在家、说出家的所治。下面说能治。

 

寅二、明能治

如是二种所对治法,随其次第修不净想,修无常想,当知是彼修习对治。

前面这「两种所对治法」,主要就是爱。那怎么样能对治它呢?能消除它呢?「随其次第」,随前面文说的次第。「修不净想」,你若有爱,要修这个不净观,就能破除去这个爱。「修无常想」,也就能破除去这些受用相应爱,能破除去亲属的寻思,国土的寻思,这一切的问题,「当知是彼修习对治」。

世间上的这一切,这一些烦恼法都是无常的,它不可能随顺你的想法,永久地令你如意的,不可能的,你出家不出家都是这样子的。你不出家就能完全令你满意?

 

《披寻记》七二○页:

如是二种所对治法等者:如前所说淫欲相应贪及与受用相应爱,是名二种所对治法。由修不净想故,能正对治淫欲相应贪。由修无常想故,能正对治受用相应爱。当知是名二种能对治法。

 

我们出家人,你不学习经论,然后师父收徒弟,师父诃斥徒弟:「你不可以这样子,不可以那样子!」这话说都是废话,说了等于没有说。佛、菩萨就是大智慧,告诉你一个方法,你这样做才能有效,它才能对治,光说「你不要这样子」没有用。无始劫来的熏习就那么一句话会有效?不可能的事情嘛!

 

丑二、次四种(分三科) 寅一、举四所作(分二科) 卯二、略标

又出家者于出家位中,时时略有四种所作。

这前面是「初二种」;一个是在家,一个出家,这两种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次四种」,其次的四种,这四种法,分三科,第一科「举四所作」,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

「又出家者」,出了家的人,「于出家位中,时时略有四种所作」。你「出」了「家」了,你不是在家人,这个身分不同了,那么应该做什么事情呢?「时时」,你从早晨起来,乃至到晚间,昼三时、夜三时,除了中夜,其余的从时至时,乃至从今天到明天,明天到后天,就是这一个月、下一个月,这一年、下一年,「时时中略有四种所作」,有四种事情你要做。

这是「略标」。下面第二科列出来这四种事,加以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常修善法所作」。这是你要做这件事。

 

卯二、列释(分四科) 辰一、常修善法所作

一、常方便修善法所作。谓我于诸法常方便修为依止故;当能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又能如实觉了苦性。

「常方便修善法所作」,你要长时期,不是暂时的,这不是一日一夜就能毕业的,或是一天、两天就能毕业的。这要长时期的善巧方便,要修善法,你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你就会有成就。这个「方便修善法」后面解释,实在就是修禅定,你要修奢摩他,这样子。

「谓我于诸法常方便修为依止故」。前面这句话是标,「常方便修善法所作」这是标的题目,「谓我于诸法…」下面就是解释。

「谓我于诸法常方便」,这个「诸法」就是修禅定的方法,修习奢摩他的方法。你「常方便」,「常」是善巧「方便」地用智慧,修这个奢摩他,常常这样修。「为依止故」,你有这样的奢摩他作你的一个凭仗,你依仗他。「当能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你就会「能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我们的一切心识老是在五欲上追求乐。「爱味」是能、「乐」是所;所「爱味」的是「乐」。在五欲上,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常常就是……,我们这个心从无始劫来习惯了,一直地想要在这上追求乐,就是「随爱味乐一切心识」这样的问题「能制伏」。你常常修奢摩他,你就有力量把这种追求乐的心情,能调伏过来、能降伏过来,就有这个力量能制伏他。

「又能如实觉了苦性」,你常常静坐修奢摩他,能够制伏你追逐乐的这种爱着心。一个是止的力量,其中也有观的力量,就是里面有智慧。能调伏这个心,不但是止,也要有观察的力量才可以。「又能如实觉了苦性」,又能真实地不是虚浮地,这个「如实」是深刻地觉了色受想行识是苦。这苦的体性;有坏苦、苦苦还容易觉悟,这个行苦是不容易觉悟的。现在说「又能如实觉了苦性」,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二○页:

常方便修善法所作等者:此中善法,谓定心品。无间修习加行故,名常方便修。于此修中,观一切行皆是无常,了知自心于长夜中由妙五欲积集长养,故于诸欲随生爱乐。观见此已,心生厌恶,不随彼转,是名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又观无常故苦修习苦想,故能如实觉了苦性。

「常方便修善法所作等者:此中善法,谓定心品」,就是奢摩他这一类的心所法,心王、心所法。「无间修习加行故,名常方便修」,不间断地修习。我们在这个寺庙里面当职事,去做这样、做那样,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的是修学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这是我们第一件大事。其他的事情是,不得不去做;我要做监院、我要做知客,这是不得已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轻重,知道这件事。「名常方便修」。

「于此修中,观一切行皆是无常」,你在奢摩他里面,你还要修毗钵舍那观的呀!观这一切所爱乐的色声香味触,色受想行识这些境界皆是无常变异的。「了知自心于长夜中由妙五欲积集长养」,从无始劫来就爱着这个「妙五欲」,你的心一动爱的时候,就熏习了一个爱的种子,你一动,心就熏习,从无始劫来一直这样子长养这个爱的种子,这个爱着心是很有力量的,「积集长养」。「故于诸欲随生爱乐」,所以,好像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别人来劝你,他任运地就对于诸欲随生爱乐,就是欢喜。「观见此已,心生厌恶」,你在修了奢摩他,你又能修习佛法,这毗钵舍那的智慧来了,你就能觉悟到这里,「心生厌恶」,心里面生厌恶心。厌恶这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有无量劫来熏习的爱种子,使令你要受苦去的呀!要「厌恶」。「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你若不学习这个生死流转是怎么一个面貌,你就不知道那个阿赖耶识的境界是个大苦恼聚,就不知道,认为「我是圣人了,我是佛了」,就会有这样的颠倒。现在这里是「观见此已心生厌恶」。「不随彼转」,不随这个爱欲心去活动,「是名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

「又观无常故苦」,又观察「无常故苦」,「修习苦想」。这个「苦」怎么样修呢?由「无常故苦」,要这样修习。「故能如实觉了苦性」,「觉了苦性」,刚才说坏苦也容易明白,苦苦也容易明白,这个行苦是很深刻的苦,是不容易明白的。

 

辰二、信乐涅槃所作

二、于无戏论涅槃信解爱乐所作。谓我当于无戏论涅槃,心无退转,不生忧虑,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

「二、于无戏论涅槃信解爱乐所作。谓我当于无戏论涅槃,心无退转」,前面是第一科「常修善法所作」。现在第二科「信乐涅槃所作」,这一科的道理又深刻了一点。

「于无戏论」的「涅槃」你能够有信解心,应该有爱乐心,你就愿意向涅槃那里去了。这一句话是标,下面解释。

「谓我当于无戏论涅槃心无退转,不生忧虑。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谓我当于无戏论」的「涅槃」,「心无退转」;这个无戏论涅槃是一个大安乐处,心里面向前进,就生欢喜心,不会向后退,你要有这爱乐心。「不生忧虑」,你向涅槃那里去,你认为那是大安乐聚,所以你就不会有忧虑;「这个地方是好地方吗?」你就不会有这种心情,因为你有信解心、有爱乐心的关系。「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生忧虑,生什么忧虑?就是「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说是涅槃那种境界,离一切相,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无,那个时候,我在什么地方呢?还有没有我呢?就有这个顾虑。现在因为你有信乐心、有欢喜心,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披寻记》七二一页:

于无戏论涅槃等者: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一切戏论不能说故,名无戏论涅槃。于此爱乐,是故心无退转。于此信解,是故不生忧虑。由依世俗,建立差别:说圣者我,及异生我。若依胜义,决定无有二真实性。胜义伽他作如是说:我我定非有,由颠倒妄计。(陵本十六卷七页)若于无戏论涅槃生信胜解,便无如是颠倒妄计,是故不生忧虑,谓何所在?

「于无戏论涅槃等者: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一切戏论不能说故,名无戏论涅槃」,这是解释什么叫做「无戏论」?「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这个,先得有余依涅槃,就是他那个心里面只有清净的戒定慧,没有这个贪瞋痴、完全地断除去了,心里面就是清净的境界,只剩下了还有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里面但是没有贪瞋痴,叫做「有余依」。「无余依」的时候,把那清净的色受想行识也灭掉了,这个时候是离一切相的境界,这个境界「若异不异」,它与这个有为法是差别的?是无差别的?就是离开了有为的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无余依的涅槃,这是「若异」。「不异」就是即色受想行识就是无余依涅槃,就叫做「不异」,「若异若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说是这个臭皮囊死掉了火化了,这个时候以后还有一个什么?有个无余依涅槃?有个什么?若是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无余依涅槃就是「当有」,若是即色受想行识是无余依涅槃,那么死后了以后,色受想行识火化了,没有了,「或当无等」,将来就什么也没有了,无余涅槃也没有了。就是这样子思惟分别,这都是「戏论」。「一切戏论,不能说故」,那无余依涅槃的境界,你不能用这些名言来表示的,所以叫做「不能说故」,「名无戏论涅槃」。

「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这都是戏论,不能这样子戏论,所以叫做「无戏论涅槃」。

「于此爱乐是故心无退转」,心为什么不退转?这个境界,你不向后退,你能向前进是因为你有爱乐心。这个是大安乐处,心里欢喜,「是故心无退转」。「于此信解是故不生忧虑」,对于这个无余依涅槃的境界,离一切相的这个境界,也就是胜义谛的境界,你不生忧虑,生信解。佛说「这是大安乐聚」,我有信解心,你就不会忧虑、不会恐怖了。

「由依世俗建立差别:说圣者我,及异生我」,现在解释「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这两个「我」是什么意思呢?是「由依世俗谛」,就是名言,「由」名言去言说、去分别,在这个立场上说,就是安「立」了有「差别」相。什么差别呢?「说圣者我及异生我」,圣人他也有色受想行识,这时候也可以名之为「我」,这是世俗谛假名为「我」。「及异生我」,我们没得圣道的凡夫也有色受想行识,也说是「我」,这也是「假名我」。这在世俗谛上,在名言上假名为「我」,有这两个「我」。「若依胜义决定无有二真实性」,如果从圣人的无分别慧的境界来看,决定没有这两个「我」的真实性。圣人也没有「我」的真实性,凡夫也没有「我」的真实性。

「胜义伽他作如是说:我我定非有,由颠倒妄计」,前面我们学习过了那个胜义伽他里面有这么两句话:「我我定非有,由颠倒妄计」,圣人也是无我的,凡夫也是无我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执着有我呢?「由颠倒妄计」,你糊涂了,你虚妄执着,所以你认为有我,这在十六卷七页上说的。

「若于无戏论涅槃生信胜解,便无如是颠倒妄计」,如果你能学习佛的法语,就是学习经论的时候,佛说的话你能够有信,加上长时期的奢摩他、毗钵舍那的学习,你的信心就深刻了,信解就深刻。「便无如是颠倒妄计」,就没有这颠倒妄想的执着了,不会执着有我了。「是故不生忧虑,谓何所在?」就不会再想、再顾虑:「哎呀!到那个时候我在什么地方呢?」就生恐怖心了。所以说「不生忧虑,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到那个离一切相的时候,我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没有我还行吗?

 

辰三、游行乞食所作

三、于时时中游行聚落乞食所作。谓我乞食受用为因,身得久住有力调适,常能方便修诸善法。

这个「信乐涅槃所作」是第二科,实在这个呢,不只是文字上的佛法,而是从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观察中,就接触到这个境界「那个时候,我在那里呢?」就会这么想,有这个顾虑。现在是第三科「游行乞食所作」。

「于时时中游行聚落乞食所作」这是第三个。因为出家人自己不生产,所以「时时中」要到「聚落」去,去「乞食」,作这件事。「谓我乞食受用为因」,我到聚落里面去乞食,我「受用」这个食,受用这个饮食「为因」,所以使令我「身得久住有力调适」,使令我这个身体还可以继续活下去,身体还会有力量,有健康,四大调适,可以「常能方便修诸善法」。这个身体得久住有力调适了,我就能长期地修学圣道,就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是这样意思了。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二一页:

身得久住有力调适者:〈声闻地〉说:谓饮食已,寿命得存,是名存养。若除饥赢,是名为力。若断故受,新受不生,是名为乐。(陵本二十三卷十六页)此中久住有力调适如次应知。

「身得久住有力调适者:声闻地说:谓饮食已,寿命得存」,你要吃饭这个寿命才能存在,「是名存养」,能够长养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才能存在。「若除饥赢,是名为力」,你受用饮食以后你就不会饥赢了,所以叫做「力」,有力量。「若断故受,新受不生,是名为乐」,这是解释这个「调适」。这个地方,这样解释就是深刻了一点。「若断故受」,你修习四念处最后修习无我观心里面能离一切相了,这个时候就是没有「受」,不受一切法了。有能受、有所受,所受不可得,能受也不可得了,这时候是一个无受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了。说「新受不生」,次一剎那再没有觉受,没有这个受了,因为没有境界可受了。所以这个,我们凡夫苦乐忧喜舍这些受很多,初禅、二禅、三禅有喜受、有乐受,四禅以后有舍受,到了灭尽定的时候是无受,舍受也没有了,这是圣人的境界了。这是这个〈声闻地〉这样解释,「(陵本二十三卷十六页)」。「此中久住有力调适」这三句话呢,「如次应知」,就如〈声闻地〉说的那个可以知道,就是那个「若断故受,新受不生」就解释那个「调适」的。

 

辰四、安住远离所作

四、于远离处安住所作。谓若爱乐与诸在家及出家众,杂居住者,便有种种世间相应见闻受用诸散乱事;勿我于彼正审观察心一境位,当作障碍。

这是第四科「安住远离所作」这件事。这出家了以后,你的第四样事要这样做。

「于远离处安住所作」,在「远离处安住」,然后作你「所作」的事情。「谓若爱乐与诸在家及出家众」,就是你出了家以后你还是欢喜和在家人在一起住,你还欢喜这样;或者和出家人在一起住,在一起住叫做「杂居住」。你欢喜这样的话,「便有种种世间相应见闻受用诸散乱事」,你若在一起住就有这些「有种种世间相应」的,「世间相应」是什么?不是爱,就是恨,这是世间相应的事情。说是我出了家、你还是凡夫,如果你和人家在一起住,你也就自然地有世间相应的事情。「见闻受用诸散乱事」,这个「见闻」不是爱就是恨,心在爱和恨里面散乱,就是这种境界,这是一般的境界。

另外还有一件事应该注意的,「勿我于彼正审观察心一境位,当作障碍」,在一起住的时候,大家都修学圣道,说那个修行人他能够跏趺坐一坐八小时、一坐几天。心里面能正审观察诸法实相,还能够「心一境位」离一切分别相安住,这样境界,「当作障碍」,就不高兴就生嫉妒心了,说「那个人修学这么好」,你若在一起住又生嫉妒心的时候,就会有这种分别心。「勿我于彼」,我若在一起住的时候,其他的放逸事情就不要说了,就说这个好事情,我不要对人家生嫉妒心「当作障碍」,障碍他修学止观。如果不在一起住,我没看见也就没有这件事。所以不在一起住有很多好处。

 

寅二、显四所治

于此四种所作事中,当知有四所对治法。于初所作,有赖惰懈怠。于第二所作,有萨迦耶见。于第三所作,有爱味贪。于第四所作,有世间种种乐欲贪爱。

前边有四种所作,这四科。第一科「常修善法所作」,第二科「信乐涅槃所作」,第三科「游行乞食所作」,第四科「安住远离所作」,这四科,这叫「举四所作」,这一科说完了。第二科「显四所治」,这四种所作对治四种过失。

「然于此四种所作事中,当知有四所对治法」,有四种过失被消除了。「于初所作,有赖惰懈怠」,第一个你常修善法那你就能够对治出去「懒惰懈怠」的过失,就不会懒惰懈怠。「于第二所作,有萨迦耶见」,就是信乐涅槃所作就能对治出去这个「我见」,无我的境界。「于第三所作,有爱味贪」,第三所作就是游行乞食所作,游行乞食的时候愿意乞来的饮食合乎我的口味、贪着滋味。现在乞食,你给什么就要吃什么。而你要对治这个「爱味贪」,爱味饮食这个贪着心要消除去它,不要执着这个事情。「于第四所作,有世间种种乐欲贪爱」,这就是心安住远离所作,这一个所作能对治什么过失呢?就是「世间种种」的「乐欲」的「贪爱」,能对治这件事。

 

寅三、明四能治

如是四种所对治法,如其次第,亦有四种修习对治。一、于无常修习苦想。二、于众苦修无我想。三、于饮食修厌逆想。四、于一切世间修不可乐想。

「如是四种所对治法」,这是第三科「明四能治」,那个四法能对治这四种法。

「如是四种所对治法,如其次第,亦有四种修习」的能「对治」,是什么呢?「一、于无常修习苦想」,这个第一个,常修习善法这里边,有奢摩他的止,也有毗钵舍那的观,对于这个「无常」能「修习苦」,无常故苦,能这样子修习,其实就是四念处。「二、于众苦修无我想」,第二个呢?就是于「众」多的「苦」,色、受、想、行、识的苦法里面「修无我想」,苦故无我。「三、于饮食修厌逆想」,乞来的「饮食」不执着这个味,修这「厌逆想」,虽然受用饮食,而不去爱着。「四、于一切世间修不可乐想」,就是第四个,心安住远离所作,就是对「一切世间修不可乐想」,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有为法,所有的相,心里面都不爱着。再讲一段。

 

丑三、后四种(分二科) 寅一、举所治(分三科) 卯一、标

又于远离闲居方便作意位中,当知略有四种所治。

「又于远离闻居方便作意位中」,这是第三科「后四种」。前面讲了一个两种,讲了一个四种,就是讲了六种。一共十种,现在讲了后四种。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所治」。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于远离闲居」,「远离」愦闹「闲居」静处,「方便作意位中」,这时候在这个地方修止观的时候,「当知略有四种所」对「治」法。这是「标」。

 

卯二、征

何等为四?

这是征。下边是「列」。

 

卯三、列

一、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品,有暗昧心。

这是一个所对治法,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二二页:

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品有暗昧心者:〈三摩呬多地〉说:由不如实知诸法故,于去来今多生疑惑,于佛法等亦复如是。此中无明及疑,俱名黑暗。(陵本十一卷七页)此说有暗味心,义准应知。由下自释为法光明之所治故。

「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品有暗昧心者:〈三摩呬多地〉说:由不如实知诸法故」,因为你不能够真实知道一切缘起法故,「于去来今多生疑惑」,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还有现在世,这件事你就生疑惑。死了以后还会有生命吗?这件事有因果的道理,真的吗?疑惑。「于佛法等亦复如是」,对于佛说的这个灭道,修学戒定慧的圣道能得涅槃,得声闻、缘觉,佛的三乘圣道,这话是真的吗?「亦复如是」也有疑惑。于世间法有疑惑就是苦集二谛,出世间法就是灭道二谛,有这种疑惑心。

「此中无明及疑,俱名黑暗」,是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为法,于佛法你有所不了知叫「无明」。佛菩萨这样开示了,心里有疑惑,这「无明」和「疑」,「俱名」叫做「黑暗」。这是「(陵本十一卷七页)」,我们都讲过了。「此说有暗味心,义准应知」,这个道理要准那一段文就可以知道。「由下自释」,下面有解释。「为法光明之所治故」,你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时候,有时候还是有疑惑。所以我们没有成功的人,对于有神通的人羡慕,其实有神通的人有很多苦恼,他也是很多事还是不大明白的。

 

二、于诸定有随爱味。

「于诸定有随爱味」这句话怎么讲呢?

 

《披寻记》七二二页:

于诸定有随爱味者:〈三摩呬多地〉说:爱味相应静虑等定,由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便生爱味,恋着坚住。(陵本十二卷三页)此应准知。

「〈三摩呬多地〉说:爱味相应静虑等」,「爱味相应静虑」、「见」相应静虑、「慢」相应的静虑,就是这么多烦恼相应的定,就是世间的定。「由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由于那个人,他只是听到说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第四静虑等,所有的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对于超越了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出离」世间的禅的境界,那殊胜的境界他没有学习过,他「不了知」故不明白。「便生爱味」,他就对于世间的禅生爱着心。「恋着坚住」,爱着这个禅定,因为成功了好,成功了以后他就很坚固地执着住在那个禅里面,这叫「于诸定有随爱味」。

 

三、于生有随动相心。

这个地方很妙,「于生有随动相心」,看看《披寻记》怎么解释。

 

《披寻记》七二二页:

于生有随动相心者:谓于五取蕴生,不能思惟无常及苦,故于后有心生希愿,由是随相扰动其心故。

「于生有随动相心者:谓于五取蕴生,不能思惟无常及苦,故于后有心生希愿,由是随相扰动其心故」。「谓于五取蕴生」。有「四有」,「五取蕴生」就是「生有」。生有以后;若人来说,一剎那间投胎,那一剎那间叫「生有」,以后就是「本有」,「本有」以后,就是「死有」,「死有」以后就是「中有」,「中有」以后就是「生有」。这样子说呢,就是在「中有」的时候,对于「生有」的那个境界「不能思惟无常及苦」,你不能思惟所见闻的一切境界都是无常、都是苦恼的境界,都有欺诳性。「故于后有心生希愿」,所以那个中阴,中有的境界,那个中阴身的时候,对于「后有心生希愿」,希望去得果报,去投胎去了。「由是随相扰动其心故」,随着所见的相,心就动了,就随着去了。你不能观察它是无常的、是苦、是毕竟空的,所以「于生有随动相心」。

所以有的中阴这个救渡的方法,告诉你那是什么光、什么光你要避免,到什么光什么光你就去。但是这个地方,不是这样态度。告诉你观察它毕竟空、是无常的,要你心不要动,这个态度是高尚的,你心里不要去,不要到那儿去。

 

四、推后后日、顾待余时,随不死寻,不能炽然勤修方便。

「四、推后后日、顾待余时」,这是第四个过失。

「推后后日」,说是现应该静坐,或者应该念佛,应该栽培善根。「推」,把这一切推了它,等到后天再作,到了后天以后,再后天再作,老也不能作了。「顾待余时」,它心里面有顾恋,总是有个心爱的事情要作,修行的事情,等到以后再说。「随不死寻」,那这个人他有不死的感觉,其实到后天我还不死的,到后天再去修行,随不死的寻思。「不能炽然勤修方便」,这个人他不能勇猛精进地勤修圣道。勤修圣道是得圣道的方便,他不能这样作。这是不死寻思的一种过失。就讲到这里好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二九)[栏目:杂阿含经]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六、种子六义[栏目:韩镜清教授]
 VI. 安那般那念导向涅槃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Leads to Ni..[栏目:安那般那手册]
 学佛人先学会对家人修忍辱和慈悲[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论五重唯识观[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22 杀子成担[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菩提道灯论」开示日志 第二堂课[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佛识慧集 <廿七>莲华胜会[栏目:佛识慧集]
 14 要有大志向[栏目:本性法师]
 我们在修行当中,怎么样真正的看破放下,发起菩提心,使自己进步的更快一点?[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