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6)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3

卯二十、圣教不共(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自调伏其心,是诸佛圣教。

这是第二十科「圣教」是「不共」于外道的,分二科,第一科是「举颂言」,第二科「长行释」。又分两科,第一科「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诸恶莫作」,先解释这个第一句。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三科)  午一、诸恶莫作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于一切种、一切因缘、一切处所,所有恶行皆能断灭;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是如有一个补特伽罗,他对于佛所证悟的法,所证悟的毗奈耶,「获得正信」。「于一切种、一切因缘、一切处所,所有恶行皆能断灭」,对于法与律得到「正信」是什么面貌呢?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得到正信的这个人,对于一切种、一切因缘、一切处所,所有的恶行,他都能断灭,有这种堪能性,这就是有「正信」的相貌。

 

《披寻记》六九三页:

于一切种一切因缘等者:身语意行,名一切种;贪瞋痴惑,名一切因缘;依有情事处,及非有情事处,名一切处所。如前自释(陵本十七卷五页)。

「于一切种一切因缘等者:身语意行,名一切种」,这个身行、语行、意行,这叫做「一切种」,这是一切种类。身的一切行,语、意的一切行,也叫做一切种。「贪瞋痴惑,名一切因缘」,这一切因缘是什么呢?就是一切有漏法成就的因缘,就是贪心瞋痴的迷惑烦恼,它是一切有漏法的因缘。「依有情事处,及非有情事处,名一切处所」,就是在一切境界上面,发动这个贪瞋痴造罪,这个「名一切处所」,分两类:一个是有情事、有情处;非有情的事,非有情的处,这叫做「一切处所」。「如前自释」,前面「十七卷五页」已经解释过了。

 

于善说法毗奈耶中,能善受学尸罗律仪。

这个获得正信的这个相貌,就是他能灭除身口意的恶,这是一个相貌。第二个相貌,就是在佛法里面,法、律里边,他能发心「善受」,善者能也,他能够秉受,学习这个戒律,他肯受持佛法中的戒律,也就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敢作恶,所以他能够受戒,他不是说我不重视形式,他不说这句话。

 

午二、诸善奉行(分二科)  未一、标

彼由三相奉行诸善。

前边这两节文,就是把这个「诸恶者莫作」,这一句颂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诸善奉行」,分二科,第一是「标」。

「彼由三相奉行诸善」,是他能够,这个对于佛法有信心的这个人,他诸善奉行,都是什么善呢?有三相,三个相貌,也就是三类,他能够遵循佛法中所说的善法。这是「标」,下边第二科解「释」。

 

未二、释

谓善住尸罗,守别解脱清净律仪,乃至受学所有学处。依增上戒学,发增上心学;依增上心学,发增上慧学。

「谓善住尸罗」,说这一位对于佛法有信心的人,他的身口意能够安住在戒律上面,这是「守别解脱清净律仪」。这个「善住尸罗」,还能够守护一条一条的这个清净的戒律,还能守护不犯。「乃至受学所有学处」,这中间还有轨则圆满,所行圆满,于微小罪见大怖畏这一些,最后是「受学所有学处」,这一共是六条。这六条在〈声闻地〉解释得非常的详细,说的很多。「依增上戒学,发增上心学」,这位对于佛法有信心的人,他能够安住在清净的戒法上面,所以叫做「依增上戒学」。这个「依」就是安住在这个戒法里边,然后又继续的努力,什么呢?「发增上心学」,他又发心在这个戒的基础上,他又发心修学定,修学这个四禅八定。「依增上心学,发增上慧学」,他成就了这四禅八定之后,就以定为依止处,又发心学习这个「增上慧学」,就是毗钵舍那观,就是修四念处了。

 

《披寻记》六九三页:

彼由三相奉行诸善等者:此中三相,谓即三学。于戒学中总有六相,如〈声闻地〉别释应知。(陵本二十二卷二页)略不具说,故于文中置乃至言。

「彼由三相奉行诸善等者:此中三相,谓即三学」,就是戒、定、慧。「于戒学中总有六相,如〈声闻地〉别释应知。(陵本二十二卷二页)略不具说」,这里简略没有完全说出来,「故于文中置乃至言」,有「乃至」这两个字。

 

彼由此故,于所知境如实知见。

彼那位佛教的信徒,那位对于佛法有信心的人,「由此故」,由于有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所以他对于「所知境如实知见」,就是所知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五蕴、六处、十八界这些事情,他能够「如实」,如它的真实相而能知见,而不会自作聪明乱说一通,他不是。他就是从他学习佛所说的法语,从这里知道一些法相,又从这个戒定慧自己修行上,能够知道佛所说的这一切法相,他能「如实知见」,这叫做诸善奉行,「诸善者奉行」。

 

午三、调伏自心(分二科)  未一、标

如是具足诸善法已,复由三相调伏自心。

「如是具足诸善法已」,下边是第三科「调伏自心」,分二科,第一科「标」。是这位修行人,这样子具足了,就是成就了戒定慧的善法以后,「复由三相调伏自心」,他又能有三种相貌调伏他的心。这是「标」,下边解「释」。

 

未二、释

谓如实知故,能起厌患;由厌患故,能得离染;由离染故,能得解脱。

「谓如实知故,能起厌患」,就是他真实的认识了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蕴处界的相貌,这个相貌是苦,是有大的过患的。所以「能起厌患」,所以他心里面能发动厌患心,对于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不起爱着心,把它厌患,就是厌恶它的过患。「由厌患故,能得离染」,由于他内心里面厌恶,所以他就能远离了,他不再染着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十八界,他不染着,不执着它。「由离染故,能得解脱」,由于他能够远离了染污的执着。这个染污,当然你在这些色受想行识上面,你有爱着心,你忿怒,这都是染污心,但是主要染污的根本,就是执着他是真实的,这是一个根本的染污。你执着他是如幻如化的,是不可得的,那就是破除了这个执着真实性的染污了,就「能得解脱」,你就从这苦恼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了,就得自在了,那么这叫做「调伏自心」,这是「自调伏其心」。

 

《披寻记》六九三页:

复由三相调伏自心等者:此中三相,谓即厌患、离染、解脱。〈摄事分〉说:云何厌?谓有对治现前故,起厌逆想,令诸烦恼不复现行。云何离欲?谓由修习厌心故,虽于对治不作意思惟,然于一切染爱事境贪不现行,此由伏断增上力故。云何解脱?谓即于此伏断对治多修习故,永拔随眠。(陵本八十五卷十一页)义应准知。

「复由三相调伏自心等者:此中三相,谓即厌患、离染、解脱」,这三种相。而这个「厌患」,你不是自然就会厌患,他也是有原因的。这个〈摄事分〉上解释说,「云何厌?」怎么叫做厌恶呢?「谓有对治现前故,起厌逆想」,这还是由自己的修行,才发出来这样的心理反应。「有对治现前故」,你修四念处的时候,四念处是能对治,他有力量,能改善他,你这个四念处的法门,在你心里面现前的时候,你不断的这样观察的时候,你才起厌离想,你才起这个厌恶的这种出离作意,才起这种分别。

我以前也常说过,你若常常静坐,你这个心情很明显的会生出来,你常常静坐,你就会有进步,有进步你就感觉这个身体轻松,有若无的样子;你若是一有因缘一懈怠,这个身体就粗重了,它就不是有若无。你就从这里,你就生出来厌恶心了,原来这个身体是这样子,「起厌逆想」,其他的一切事情,也都是这样子。你常常修四念处的时候,你这个厌逆心就生出来。「令诸烦恼不复现行」,一生这个厌逆心的时候,这些贪瞋痴,贪心就不生了,贪心不生了,瞋心也都不生了,这个愚痴心也是随之减少了,「令诸烦恼不复现行」。

「云何离欲」?也就是「离染」,「谓由修习厌心故,虽于对治不作意思惟,然于一切染爱事境贪不现行」。怎么叫做远离欲染呢?「谓由修习厌心故」,谓由于你修习四念处,修习止观,就发出来厌心的缘故,就是「虽于对治不作意思惟」,虽然你这个时候,你这个四念处没有在你心里面作意思惟,没有四念处去活动,「然于一切染爱事境」,这个境界当前的时候,「贪不现行」,这个贪心它就不活动,它就不活动。「此由伏断增上力故」,这是由于你四念处调伏的心,断了这个烦恼力量的关系,你常常这样修,常常这样修,它就会发生作用。说这个时候虽然四念处不现前,但是他就有厌离心,这个烦恼就不现前。

「云何解脱?谓即于此伏断对治多修习故」,就是说你对于这个色受想行识上面,常常的修四念处,伏断这个烦恼的关系,多多的修习缘故。「永拔随眠」,就把这个爱染的种子,就把它拔掉了,就是由修四念处,最后的修无我观,无常观、无我观,无我观就是诸法空观,你能深入的由有文字入于无文字,由有言说入于无言说,入于诸法实相这里了,所以就「永拔随眠」。这一段文是〈摄事分〉说的,是「(陵本八十五卷十一页)义应准知」,这里说的这个厌患、离染、解脱的义,应该准照〈摄事分〉那一段文去阅读,你就会明白这里的意思了。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第二段,先是「标」,下边第二段的解释。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三学学果显自圣教不与他共。

这是这样意思。这样说这四句话,「诸恶者莫作 诸善者奉行 自调伏其心」,这三句话是「三学」的「学果」,就是戒定慧,你学习戒定慧,就会成就这样的功德。这个最后一句「是诸佛圣教」,「显自圣教不与他共」,不与外道所共有,是特别有这种功德,外道所无有的。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当知是名此中的略义。

 

卯二十一、善调伏心(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难调伏轻躁,沦坠于诸欲,善调伏其心,心调引安乐。

这是第二十一段「善调伏心」,分二科,第一科「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的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别释颂」。又分二科,第一科「初半颂」,初二句颂。又分三科,第一科是「释难调伏」,怎么叫做难调伏。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初半颂(分三科)  未一、释难调伏

此颂所明,谓宣说心、若意、若识,长夜爱乐愦闹杂处,于愦闹处难得远离,难可调伏。

「此颂所明,谓宣说心、若意、若识」,这里边是佛开示我们,说我们的心,或者是意,或者是识,就是心、意、识。「长夜爱乐愦闹杂处」,从无始劫以来,在无明里大黑暗里面,我们的心、意、识就是爱乐这个愦闹杂处这些境界,就是这种吵闹的境界,能令人心乱的这个境界,就欢喜,欢喜这个境界。「杂处」,这里边混乱的境界,就欢喜这个境界,若不这样子,心里面不舒服,所以「于愦闹处难得远离」。就算是我们相信佛法了,佛呵斥你不要去到那愦闹处去,在那里活动,但是我们还是不愿意远离这种境界,「于愦闹处难得远离」,还是不愿意,不容易远离这愦闹的地方,不容易。明白一点说,在家人居士这个生活境界,完全名为「愦闹处」。

「难得远离」,就是出家了,出家了就是远离愦闹处了,但是我们出家了以后这个境界,你能够维持它与道相应,那叫做无愦闹处,寂静处;如果你没能,这个出家寺院的境界,还和愦闹处差不多,老是那很繁杂的境界,那与愦闹处有何差别呢?它与你的戒、定、慧有增上缘吗?有没有增上缘?我们若是不学习佛法,你能知道这件事吗?这是解释这个难调伏,「难可调伏」。说是我学习了佛法,我知道这是不对,我需要愿意改造自己,但是不容易,还是「难可调伏」,你不容易把它调转过来,不容易把这种颠倒妄想能调伏,能够降伏住它,不容易!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这个作者,就是老老实实说话,就是从凡夫的境界开始宣扬佛法,这么说这件事。

 

未二、释轻躁

虽强安处无间修习诸善法中,而不一向能住离贪、离瞋、离痴,亦不一向能住策举、无掉、寂静,然复疾疾还生有贪、有瞋、有痴、下劣、掉举及不寂静。

「虽强安处无间修习诸善法中」,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轻躁」,「难调伏轻躁」。这个「轻躁」怎么讲呢?说是我相信佛说的话,好!我就决定远离这个愦闹处,我勉强的将自己安处在「无间修习诸善法中」。这「无间修习诸善法中」,不是在家人能办得到的,你非要出家才可以,不间断的修习善法中,我就这样子把我安排在这个境界里边。若是我们出家人,学习了多少年佛法以后,「在家也能修行」,你这句话说得对不对?是的。「而不一向能住离贪、离瞋、离痴」,说是我勉强的使令我出家修行,但是我的心「不一向」,就是不是完全的能安住在远离贪、远离瞋、远离痴的境界。

「亦不一向能住策举、无掉、寂静」,也不能完全的能安住在「策举」,这个「策」就是鞭策自己,说我不能,不能我就是警策自己,愤就发愤,发愤忘食,努力的,这个「举」就是有这个意思,我把我的道心发动起来。「无掉、寂静」,不要在色声香味触上掉动,不要在那里打妄想,使令我心远离这个贪瞋痴这些愦闹,使令我的心寂静住。我这样「亦不一向能住策举、无掉、寂静」,不能完全这样。

「然复疾疾还生有贪、有瞋、有痴」,这是头一句,前面那一句「不一向能住离贪、离瞋、离痴」,不完全是这样子。那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安住在离贪、离瞋、离痴一段时间,那么心里面又疾疾的,又生出来这个贪、瞋、痴的活动,内心里面又生出来这种心,这一句话。说「下劣、掉举及不寂静」,就是对那句话「亦不一向能住策举、无掉、寂静」,是对这一句话,不一向这样子,那么就是心里面又「下劣」,前面是策举,就是把这道心发动起来,这叫「策举」;现在这个道心又「下劣」,又沈下去了,又软弱了。这个「劣」就是没有力量,是又「掉举」,又是在这个五欲上活动,在那上虚妄分别,心里边不寂静,不寂静住,这叫做「轻躁」,就是浮动,心里面老是动,你调伏它就是不容易。

 

未三、释沦坠诸欲

虽强安处内寂止中,长夜爱乐色声香味触故,于五欲境驰趣沦没。

这是第三科「释沦坠诸欲」,这是解释那个第二句。第一句「难调伏轻躁」,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二句「沦坠于诸欲」。

「虽强安处」,是因为初开始出家,是还有一点,对圣道还有一点诚心,还是勉强的把自己安处在「内寂止中」,不向外攀缘,把心安住在内心修止观,修这个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把这个心安住在里边,不向外攀缘「寂止中」。但是「长夜爱乐色声香味触故」,因为无始劫来,一直的是爱乐这个色声香味触故,那个颠倒心力量大,「于五欲境驰趣沦没」,所以你让它安住在内寂止中,它又跑了,它又跑到五欲境界里边,「驰趣沦没」,很快的又跑到,「趣」者往也,又跑到五欲境界里面,「沦没」就陷溺在五欲的境界里边,不能出来。这就叫做第二句「沦坠于诸欲」。这是把这二句颂解释完了,初半颂解释完了。

 

《披寻记》六九四页:

而不一向能住离贪等者:此中略显自心杂染爱乐相,广如〈决择分〉说应知。(陵本五十一卷十二页)

 

午二、后半颂(分二科)  未一、释第三句

诸圣弟子,于如是等乐着杂染能生苦心,终不纵其令自在转,亦不随顺;数数思择成办远离,恒修善法心一境性。彼由如是正定心故,能如实知;如实知故,能起厌患;由厌患故,能得离染;由离染故,能得解脱。

这是第二科解释「后半颂」,就是「善调伏其心 心调引安乐」,解释这个颂。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第三句」,「善调伏其心」这一句。

「诸圣弟子」,很多的这些佛弟子,三宝弟子。「于如是等」初发心的这些圣弟子,对于这么多的「乐着杂染」,就欢喜这些杂染的色声香味触的事情。「能生苦心」,自己调伏自己,把这个心安住在无贪、无瞋、无痴的境界,又跑到贪瞋痴的境界,就是这样子,反复来来回回地。但是你常这么调他,你就会感觉到,就是对于,「于如是等乐着杂染能生苦心」,你乐着杂染,你就会能生很多的苦恼,你就会有这种感觉,「能生苦心」,知道是苦,感觉到苦,「能生苦心」。

「终不纵其令自在转」,这个「终」就是长时期的意思。这位初发心的这位佛教徒,在寺院里面修行,他就是「终」,就是长时期的用圣道来调这个心。「不纵」,不放纵这一念心。「令自在转」,「纵其令自在转」,「不纵其令自在转」。「自在转」,这个放逸的心,就自由地这么样在五欲上虚妄分别,叫「自在转」。现在我一定要把他拉过来,叫他不自在转,用这止观把他拉转回来。

「亦不随顺;数数思择成办远离」,而不随顺他,他就是,他要到贪瞋痴的境界去,把他拉回来,不随顺他。「数数思择」,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思惟观察,修这四念处,「思择」。「成办远离」,就是对这远离愦闹,这个远离愦闹,说是你到寺院里面住,出家了就是远离了社会上的愦闹,那是外表的;现在你内心里面要远离愦闹,就是要用四念处来调,这个成办了远离,就是内心里面也远离了。「恒修善法」,时时的修学善法,时时的修学四念处。「心一境性」,心安住在一个境界,就安住在念处这里修学止观。

「彼由如是正定心故,能如实知」,这一位发心的这位修行人,初发心这时候最难,他终究有一天心里面调伏了。「正定」,心里面安下来了,再不回去了,不回到贪瞋痴的境界去了。「正定心故,能如实知」,能如实地知道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是有大患的。「如实知故,能起厌患」,就能发起厌离心。「由厌患故,能得离染」,就不执着了,就远离贪瞋痴了。「由离染故,能得解脱」,就得圣道了。这是「善调伏其心」这一句。

 

未二、释第四句

彼既如是善调伏心尽苦因故,于现法中得安乐住,当来众苦亦得永尽。

「彼既如是善调伏心尽苦因故」,这下面第二科解「释第四句」,就是「心调引安乐」,就是这一句。「彼」那位修行人,既然这样地,他能善巧方便地调伏自己的心,「尽苦因故」,灭除色受想行识生起的因缘,就是执着心,执着真实有这个心。「于现法中得安乐住」,就是在现在,不是将来,他就能够得安乐住,心能离一切相了,就得安乐住,心能离一切相了,就是不与万法为伴侣了。「当来众苦亦得永尽」,他现法中心里面能离一切相,就是能离众苦,将来也是离众苦的,他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流转生死了。这是「心调引安乐」,这一句解释完了。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第二科,先「标」。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能不随顺长夜流转左道之心,及不随顺所得胜利。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能不随顺长夜流转左道之心」,这个颂表示说这一位佛教徒,他不随顺长夜流转生死的违背圣道的这个心。「左道」,「左」就是违背,违反圣道的心,他不随顺违反圣道的心,他随顺圣道的心,不随顺违反圣道的心,这样子就是不颠倒了。「及不随顺所得胜利」,不随顺违背圣道的颠倒,有什么好处呢?能得到「胜利」,就是那最后一句,「心调引安乐」。前三句,就是「不随顺长夜流转左道之心」;最后一句,就是「不随顺所得胜利」。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卯二十二、善知心相(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于心相善知,能餐远离味,静虑常委念,受无染喜乐。

这是第二十二科「善知心相」,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下面第二科是「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别释颂」。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第一句,「于心相善知」。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释初句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有学见迹,能善了知止、举、舍相。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有一个补特伽罗,这位补特伽罗是什么样的人呢?「有学见迹」,他不是凡夫了,是有学,就是见迹,就是初果圣人了,他见到圣道了。这个「迹」就是痕迹,在路上走,在道路上现出一步一步的痕迹,从这痕迹就能找到,你到什么地方住,你在什么地方住。这等于是个譬喻,譬喻这个佛说的法语,这语言文字里面有义,语言文字是能诠显的,诠显这些道理。这个「见迹」,就是见语言文字所诠显的义,就是见道了,这样意思,这位是已经得圣道的初果圣人。

「能善了知止、举、舍相」,这个「于心相善知」,心的相貌他能知道,什么是心的相貌?就是他能够了知心的止相,心的举、舍的相貌,能了知这件事。能了知「止」相,就是心里面,由这个内住、等住、安住、近住,那个九心住,就是止相,心里面原来在这个境界上流动的、颠倒的这种相停下来了,这叫做「止」相。

这个「举」刚才也讲过,你修止的时候,修、修、修的时候,心就沈没了,心虽然没有颠倒妄想,但是所缘境不分明,心就陷没了,心里面的所缘境没有了,就叫做没,沈没。沈没这时候,没有所缘境的时候,就不是奢摩他了,所以这时候怎么办?要「举」,要把你这明了性发动出来,就是这个所缘境要现前,明明了了地安住在所缘境上。或者修毗钵舍那观,修、修的时候不能修,心里不修了,那也不行,你要发动起来,这个「举」就是发动,发动你的止和观,发动起来。

这个「舍」是什么呢?就是若是心里面有掉举,应该修「止」;心里面若沈没,应该「举」,发动起来修观。你这样子止而后观,观而后止,终究有一天,心里面明静而住成功了,这时候,你就再不要「举」,也不要再「止」,就听其自然的明静而住,那就叫做「舍」。这个「舍」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无功用住性,叫做「舍」。后边有解释。

这位得须陀洹的圣人,他能了知,从佛的法语上也了知,从他自己用功修行上他也了知,心的止相、举相、舍相,知道这件事;什么时候应该修止,什么时候应该修举,什么时候应该修舍,要知道这个心相。

 

《披寻记》六九五页:

能善了知止举舍相者:谓奢摩他品所缘相及因缘相,是名止相;若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是名举相;若由所缘令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是名舍相。如〈声闻地〉说应知。(陵本三十一卷八页)有学见迹,觉分俱行,于此诸相,知无颠倒,名善了知。

「能善了知止举舍相者:谓奢摩他品所缘相及因缘相」,这后边有解释,但是这个地方说几句也好。这个奢摩他品,什么叫「止相」呢?就是由奢摩他来说,它有「所缘相」,一定要有所缘境,你没有所缘境,这个奢摩他就是不能修了。这个「因缘相」是什么呢?这个因缘相,就是毗钵舍那是奢摩他的因缘,下边〈声闻地〉是这么解释,为了这个奢摩他,学习奢摩他能够成功,能够清净,得到清净奢摩他的关系,奢摩他所熏习的心去修毗钵舍那观,你这样修,就能令奢摩他得清净,所以毗钵舍那是奢摩他的因缘,后面有这么解释。

毗钵舍那也是一样,他也有所缘相,他也有因缘相。所缘相也是他的所观境,这因缘相呢?就是奢摩他是毗钵舍那的因缘相,就是为求毗钵舍那能够成功,你需要在所缘境上修奢摩他,这样修,用奢摩他作毗钵舍那的因缘,用毗钵舍那作奢摩他的因缘,这就是又修止,然后要修观,修观然后要修止,就是互相有成就,那么就成功了,这样意思。不是就是一味地修止,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一味地修观,不是的。他们两个互相增上,那叫做「因缘相」,「是名」叫做「止相」。

「若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是名举相。」心里沈没了,就是要昏沈了,沈没和昏沈有轻重的不同,不感觉到昏沈,但是所缘境不分明了,这叫做沈没;完全失掉了所缘境,心里面这个了知性都没有了,那就是昏沈了。这个时候,你应该修「举」,怎么样修举呢?就是缘一种「净妙所缘境界」,清净微妙的境界,要观察光明,观察佛的光明相,这些事情。这样境界「策励其心」,这样子就把你这沈没的心发动起来了,叫「策励其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随顺此意,随顺止,或者随顺观,你精进努力地这样用功,「是名」叫做「举相」。

「若由所缘令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是名舍相。」这个「上舍」,不是说我们不苦不乐叫做舍,不是这个;是你用功修行的时候,修止、修观,修观又修止,这个时候使令心里面清净、无着,也不昏沈,也不掉举,明静而住的时候,那叫做「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太过精进就又偏了,就偏于容易掉举。「是名」叫做「舍相」。「如〈声闻地〉说应知。(陵本三十一卷八页)」。

「有学见迹,觉分俱行」,你这个心和这个「觉」,就是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同时活动。「于此诸相,知无颠倒,名善了知」,「能善了知止、举、舍相」,是这样子。

 

午二、释后三句(分二科)  未一、标四功德

由此因缘,得四功德。

这下面第二科,解释后边的三句,「能餐远离味 静虑常委念 受无染喜乐」,这是后边的三句。分两科,第一科「标四功德」。

「由此因缘」,由于这位圣者知道止、举、舍、相的因缘,他就得到四种功德。这是标,「标四功德」。第二科「配释其相」,分四科,第一科「餐远离味」。

 

未二、配释其相(分四科)  申一、餐远离味

谓心住一缘,远离粗重,能善受用身心安乐,是初功德。

「谓心住一缘」,这是说这位圣者,他的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的时候,他这个止成就了,最低限度有未到地定了。他「远离粗重」,他这个时候,他的身心就是远离了粗重的身心,身也不粗重,心也不粗重了,就是身体到了未到地定有轻安乐,所以远离了粗重,那种粗劣、沉重的感觉没有了,身体轻微,有若无的样子。「能善受用身心安乐」,他这个时候能够善巧的,能够很好的受用这个身心的安乐,有轻安乐了,身安乐、心安乐,能有这样享受了。「是初功德」,这是有四个功德,是第一个功德。

 

申二、能获静虑

又净定心尽所修故,如所修故,能正审虑诸法道理,获得内法毗钵舍那,是第二功德。

这第一个功德「远离粗重」,实在就是止的功德,他得到奢摩他的止了,欲界定还不算,还不及格,要成就未到地定以上,这才有止的分,才算是止,成就了一分了,是第一个功德。

「又净定心尽所修故」,又你在奢摩他里边,这个清净的定,心里边能够「尽所修」,能够「如所修」,这就是毗钵舍那,这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这如所有性,就观察无常、无我、毕竟空寂、无我所,这就是「如所有性」;这「尽所有性」,就是其他的缘起观,其余一切的缘起观,那叫做「尽所有性」,这就是修毗钵舍那观。「净定心」,你这个清净的,当然这时候,在未到地定里面,你这正念现前的时候,这贪瞋痴是不现前的,所以你这个定,你这个止里面是清净的。用这样的清净心,去做「尽所有性」的观察,做「如所有性」的观察,你能这样观察的「故」。「能正审虑诸法道理」,你这个时候,你有能力了,你有这个堪能性了,「能正审虑」,能正确地,没有错误地,没有颠倒地,「审虑」也就是观察诸法的道理,观察色无常、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常、无我、无我所,能观察他是毕竟空寂的。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了,「获得内法毗钵舍那」,那你就是在奢摩他上成就了毗钵舍那的智慧了,这就叫「是第二功德」,一共有四个功德,现在是第二功德。

 

《披寻记》六九五页:

获得内法毗钵舍那者:谓依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内法毗钵舍那。

「获得内法毗钵舍那者:谓依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这个「能正思择」,就是观察诸法的如义,「能正思择」,观察诸法的缘起相;「最极思择」,观察诸法的真如义。「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这个「正思择」也具足这个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最极思择」也具足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这个「寻」和「伺」有粗细的不同,周遍地、概略地去思惟观察,「周遍伺察」,就是深微地去观察,详细地去观察了。不管是观缘起法也好,观缘起毕竟空也好,都有这种差别。这样观察,「是名内法毗钵舍那」,这个「获得内法毗钵舍那」,这句话是这样意思。

 

申三、能常委修

彼由如是清净止观为依止故,于所修习菩提分法,勇猛无间,能常修习,能委修习,无懈无惮,是第三功德。

这下面第三科「能常委修」。「彼由如是」,说是这位修行人,他能这样地清净的「止」,清净的「观」,他成就了止和观,以此「为依止故」。「于所修习菩提分法,勇猛无间,能常修习」,他所修习的三十七菩提分,也就是四念处,当然这时候和凡夫的四念处可是不同了,他这时候已经得圣道了。「勇猛无间」,他那个力量很勇猛地。是不间断地,这就是「常」,就是「能常修习」,能够不间断地修习,没有事情能挡住他的。

我们若是…,我们现在就是,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没有到那个时候,一有点儿事情,就要写个告假条,不能常修习圣道,就是说我有病了,不能不看医生,就是这样子,还是有事情,要出去走走。但是你若得了圣道以后,得了初果以后,不是这样子的,他这个忍力特别强。我们没得圣道的人,忍力不够。得了圣道以后,他这忍力特别强,你有什么问题,他这正念一起来的时候,没有这件事。所以那洞山禅师,看那洞山禅师语录上,他的母亲给他来信,叫他回家看看母亲,他就是不回去。我当时看,哎呀!怎么不回去看看母亲,但是我看这洞山禅师语录上,这洞山禅师了不起,那个法语说得了不起。现在这里说这个圣人,他能「勇猛无间,能常修习」圣道,能常修习圣道的。

「能委修习」,这「常」、「委」这两个字,「常」是不间断精进的意思,这个「委」是微细的、周遍的、微细的去修习,而不是粗略的。「无懈无惮」,他不懈怠,也没有恐怖,也不害怕。这是观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我们没有真实修这种观的时候,在文字上这样分别,也可能不感觉什么;但是你真实这样观的时候,「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这时候是什么境界?你怕不怕?但是这个圣人,他没这个意思,「无懈无惮」,能够到这个境界。「是第三功德」,这是这句。

 

《披寻记》六九五页:

能常修习能委修习等者:谓由无间方便,名常修习;若由殷重方便,名委修习。如次说名无懈无惮。

这样意思。

 

申四、获正念等及受用乐

彼由如是无懈惮心,获得第一正念正知心善解脱,又能受用解脱喜乐,及无染乐,于现法中得安乐住,是第四功德。

这个人成功了,这是第四科,前面那第三个功德说完了,现在说第四个功德。这个颂的第四句「受无染喜乐」,解释这一句。

「彼由如是」,彼那个修行人,像这样的「无懈」无「惮」,得到这样清净心了。「获得第一」,他成就了最殊胜的,「正念正知心善解脱」,心里面明明了了地正知,这个反省的力量也非常大,这个「正知」是反省的力量,检查自己对不对,如果有错误,赶快地调整过来,那叫做正知。这个「正念」就是你修行的法门,明了的显现在心里面,叫做「正念」。现在这位修行人,他成就了最殊胜的「正念正知心善解脱」,这爱烦恼、见烦恼都没有了。「又能受用解脱喜乐」,解脱了爱、见烦恼,这个时候的喜乐。「及无染乐,于现法中得安乐住」,不是将来。「是第四功德」。

 

《披寻记》六九六页:

获得第一正念正知等者:阿罗汉果具足成就六恒住法:谓眼见色已乃至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彼于尔时领受贪欲、瞋恚、愚痴,无余永尽,是名第一正念正知心善解脱。受用第三静虑离善乐故,是名解脱喜乐。受用第四静虑舍念清净寂静无动乐故,名无染乐。如是于现法中领受安乐,亦即名为现法乐住。

「获得第一正念正知等者:阿罗汉果具足成就六恒住法」,「六恒住法」是什么呢?「谓眼见色已乃至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这就叫六恒住法。这是《杂阿含经》说的,就是眼见色以后,耳闻声以后,乃至到你的第六意根,第六意识了法已,「无喜无忧」,满意的心里也不喜,不满意的心里也无忧。「安住上舍」,他的心安住在无执着的境界,无着的境界,外面一切一切冷暖的境界,对他完全是等于零了,不能影响他,没有压力了,安住在上舍,就是最殊胜的,无所执着的境界。「正念正知」,他的心里面有正念、有正知的功德。「彼于尔时领受贪欲、瞋恚、愚痴,无余永尽」,就是全部地,没有剩余地,完全地消除了,「是名」叫「第一正念正知心善解脱」,这是这阿罗汉的境界。

「受用第三静虑离喜乐故,是名解脱喜乐」,他受用了第三静虑,初禅、二禅、第三禅的静虑,「离喜乐故」,远离了初禅、二禅里面的喜,但有乐,离喜之乐。这个乐,就是三界里面乐是最殊胜的境界了。「是名解脱喜乐」,这个「解脱喜乐」,「又能受用解脱喜乐」是这么讲法。「受用第四静虑舍念清净寂静无动乐故,名无染乐」,这「无染乐」这么讲,是指第四禅说。受用这个第四静虑是「舍念清净」,这个「舍」就是舍掉了三禅的乐,心里面无所执着,他这个念明明了了的清净,没有这些染污了,没有这些苦、乐、忧、喜这些事情,这时候也没有出入息了,这是清净的。「寂静无动」,苦、乐、忧、喜、出入息都是动,没有这些动,没有这些动的清净乐,「名无染乐」。「及无染乐」,是指四禅说,前面「解脱喜乐」指三禅说,「无染乐」指四禅说。

「如是于现法中领受安乐,亦即名为现法乐住」,「现法乐住」就是四禅,这是第四个功德。这样解释这四句话,「于心相善知 能餐远离味 静虑常委念 受无染喜乐」,这是圣人的境界。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第二科「略辨义」,先是「标」。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标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于相善巧四种功德。

这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于相善巧」,就是「于心相善知」的善巧之后有四种功德。这是「标」,第二科是「列」。

 

未二、列

谓奢摩他所作,毗钵舍那所作,无懈惮所作,到究竟所作。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此中略义」是这样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5)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5 问答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63.同一个识在轮回吗?──嗏帝比丘的邪见[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轨[栏目:佛教念诵集]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25.真实品[栏目:第一卷]
 出家的利益[栏目:如瑞法师]
 请问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真的?与画像上画的完全一样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气息就是念头[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上(101-120)[栏目:冯学成居士]
 密宗常识[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佛法与生命的科学[栏目:明奘法师]
 编序[栏目:十地经论·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