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5

午三、明除断(分二科) 未一、释后颂初二句

又有沙门若婆罗门,如实了知如前所说贪与恚等,及彼因缘;又能了知众缘生法无常性已,随其所生不起贪着,即便弃舍变吐断灭。

这是第十科「贪恚」,分两科;第一科「举颂」,第二科长行解释。解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别释颂」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出体性」。「出体性」这一科就是解释贪和恚,和欣戚,和毛竖、意寻思,解释这四种义。第二科「显因缘」,「显因缘」就是爱、和种子、和虚妄分别,这是它们这些烦恼生起的因缘。

现在是第三科「明除断」,就是除灭这些虚妄分别、除灭这一切烦恼。分二科,第一科:「释后颂初二句」,就是「知彼彼因缘,生已寻除灭」,这是初两句。

「又有沙门;若婆罗门」,或者是在家的这些外道。「如实了知如前所说贪与恚等,及彼因缘」,这些人若能真实的明了像前面说的贪与恚,还是欣戚、意寻思和毛竖这些发起的因缘的话,这件事也很重要。「又能了知众缘生法无常性已」,先要知道这些烦恼和虚妄分别生起的因缘,其次能了知众因缘所生的事情都是不永久的、都是有变化的。若能这样明白了以后,「随其所生不起贪着」,随种种因缘所生的虚妄分别,所生的种种烦恼、种种境界,不生起贪着心,不要执着那些事情、不要染着那些事情。

「即便弃舍、变吐、断灭」,知道是因缘所生,知道因缘生法都是无常性,这只是说其中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通达四念处、就是修四念处了。「即便弃舍、变吐、断灭」,若是能这样子修学无常观,修行四念处,即能够弃舍了这些烦恼。「变吐」,就能够消灭了这些烦恼的种子,弃舍烦恼的现行、弃舍烦恼的种子叫「变吐」。「断灭」,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现行都消灭了以后,就是这烦恼的果报也息灭了,叫作「断灭」,就是入涅槃了,那么这就是得解脱了。

 

未二、释后二句

离色、无色二界贪故,度有暴流;离欲贪故,度欲暴流。如是暴流,昔所未度;今既度已,终无有退。

「离色、无色二界贪故,度有暴流」,这是解释后面的两句,就是「超昔未超海,暴流无后有」这两句,解释这两句。「离色、无色二界贪故」,也就是这个「弃舍变吐」,这里边再分别地解释。如果这位修行人,他的四念处的功夫能达到了远离色界的贪着、远离无色界的贪着故,「度有暴流」,所以他就能够解脱了有的暴流,这四种流的这个「有」的「暴流」。是「离欲贪故,度欲暴流」,他能够解脱欲界的染着心,对欲界的色声香味触这个染着心也能远离了,那他就解脱了欲界的暴流。这样合起来,三界的烦恼都解脱了。

「如是暴流,昔所未度」,这是三种暴流;或者说两种暴流:一个有流,一个欲流。「昔所未度」,在以前的时代,以前没有修四念处的时候,是没解脱的。「今既度已,终无有退」,现在修学四念处,既然是解脱了,永久是得解脱,而不会再退回来的。

 

《披寻记》六五五页:

即便弃舍变吐断灭者:此中弃舍,谓于诸缠。变吐,谓于随眠。断灭,谓无余灭应知。 

「即便弃舍变吐断灭者:此中弃舍,谓于诸缠」,就是一切烦恼的现行活动。「变吐,谓于随眠」,就是烦恼的种子。「断灭,谓无余灭,应知」,就是入无余涅槃了,叫作「断灭」。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前边解释这个颂,这以下再略辨前面这一大段文的要义。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辨位别

谓薄伽梵于此颂中,略显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远离位。

这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辨别位的差别,就是由凡而圣,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差别。

「谓薄伽梵于此颂中」简要地显示三个位次。一个是「在家位」,就是在家的时候生活的情况,就是那第一个贪和恚。贪就是爱,恚就是恨。在家人的生活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恨。二是「出家位」,就是这个人出家了,出家了以后,他没得圣道的时候,他就是欣戚:他心里面也是有的时候也是欢喜、有的时候也是忧愁;再就是毛竖,有恐怖;再就是意寻思,各式各样的妄想,这前面讲过了,这是出家位。三、「远离位」,这个远离位就是除断,第三科说这个除断的境界,就是解脱了一切的惑业苦,就是成功了。

 

未二、明缚断

又略显示共与不共因缘所生,若爱、若恚。于诸欲中二种别缚,及断方便,并断胜利。

这是第二科「明缚断」,「缚断」就是烦恼的息灭。这里面「略显示共与不共因缘所生」,这个「共」:这一切烦恼都是以爱为因缘,贪也是以爱为因缘生起的,瞋恨也是爱因缘生起的,这是共有的因缘。「不共」就是每一法有自己的种子,这个种子是各别的,不是共于一切法的,所以叫做不共的因缘。这两种因缘所生的「若爱、若恚」,或者是贪爱烦恼、或者是恨烦恼、或者其他种种烦恼。

「于诸欲中二种别缚」,所有的爱恨、所有的这些烦恼里面,那么就是有两种不同的系缚,就是有缚和欲缚,分这么两种。欲界的是欲缚;色界、无色界叫有缚,就是两种不同。「及断方便」,就是第三科这个「除断」,这个断灭这一切烦恼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修这个四念处了。「并断胜利」,就是断了烦恼以后得到的殊胜利益,就是永久也不退转,得到涅槃了。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

 

巳三、明品摄

又于此中若贪、若欣、若依耽嗜所有寻思,当知爱品;若恚、若戚及与惊怖,当知恚品。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略辨义」,现在第三科是「明品摄」。「品」者类也。

又于此中若贪烦恼、若欣烦恼、若依耽嗜所有的妄想寻思。所有的妄想,就是在五欲上生出来种种的这些分别心,叫做「眈嗜」。「当知爱品」,贪也好、欣也好、依耽嗜所有的寻思也好,都是属于爱烦恼一类的。「若恚、若戚及与惊怖」这三种事情,当知属于「恚品」,属于这一类的。

 

卯十一、应作(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二科) 巳一、天说

应作婆罗门 谓断无纵逸 求弃舍诸欲 不希望此有

前边是第十科,是「贪恚」,现在是第十一科叫做「应作」。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分两科;第一科是「天说」,是天人说的偈,请问佛。

「应作婆罗门」,下面这一段文里面,我看这个「应作」的意思,就是婆罗门里面,这一种姓的里面的人,有这种人,就是他这个思想上:「我应该有所作为!」是这样意思。是「谓断无纵逸」,这就是他的作为,他就是要断烦恼,断这个欲的烦恼,他不放纵自己。「求弃舍诸欲」,他希求弃舍这色声香味触的欲。「不希望此有」,不希望欲界的这种境界;这是问。下面就是「佛告」,佛开示这个天人。

 

巳二、佛告

若更有所作 非真婆罗门 当知婆罗门 于所作已办 

诸身分劬劳 未极底未度 已得度住陆 无勤到彼岸 

天汝今当知 此喻真梵志 谓永尽诸漏 得常委静虑 

彼永断一切 愁忧及炽然 恒住于正念 亦常心解脱 

这是四个颂,回答这个天人的问题。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释天说(分二科) 午一、标说意

今此颂中显示彼天,依于世俗诸婆罗门,为世尊说。

这下面是第二科「长行释」,解释前面的颂,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天说」,分两科;第一科是「标说意」,先立出来、先显示出来这个天说这个颂的大意。

「今此颂中显示彼天」,显示那个天人。「依于世俗诸婆罗门,为世尊说」,依于世俗诸婆罗门,这个「世俗」,就是这个婆罗门他还是超越了一般人的思想,他想要修梵行、要生天,他有这样的意愿,这就是世俗的一种婆罗门的一种境界,不是指佛法里面的第一义谛的境界,所以叫做「世俗」。就是在,虽然他还愿意弃舍欲界的欲,求生梵天,有这样的思想;但是还是在虚妄分别的境界里面系缚,而不是得解脱,所以叫做「世俗」。依于世俗诸婆罗门的思想行为,为世尊宣说这个偈的。这是「标说意」。

 

午二、随释颂(分四科) 未一、释初颂第一句

谓有种姓诸婆罗门,自号我为真实梵志。

这是第二科「随释颂」,解释这个颂,分四科;第一科:初颂的第一句,就是「应作婆罗门」这一句。

「谓有种姓诸婆罗门」,这种姓婆罗门,就是四种姓里边这个婆罗门种姓,这个人是属于这一类种姓的人;但是,这里边也表示这个人他有出离欲的这种思想,这句话有这个意思。「自号我为真实梵志」,不是假名的梵志,他是真实的梵志,有清净的意愿、有高尚的意愿的,他自己就是这样说。这是解释第一句,这个第一句:「应作婆罗门」就是这样意思。

 

未二、第二句

计梵世间为最究竟,希求梵世,安住于色,常勤精进心无懈倦。

这是解释第二句:「谓断无纵逸」,解释这个第二句。这个梵志他自号:「我是真实的梵志!」内容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是「计梵世间为最究竟」,他的思想就是认为梵天的世间那是最究竟、最圆满、最安乐的地方,欲界是苦恼的地方。「希求梵世,安住于色」,所以他就希望能够求得梵世间、能安住在色界天,到梵世间,在那里生活,他的意愿这样子。「常勤精进,心无懈倦」,他有这样的愿望之后,他就采取行动了,常是不懈怠、精进的修这个梵行,「心无懈倦」。这是解释第二句,就是「谓断无纵逸」。

 

未三、第三句

恒乐远离寂静闲居,减省睡眠修习静定,为断事欲及烦恼欲。

第三句「求弃舍诸欲」,这解释第三句。「恒乐远离,寂静闲居」,这个人「常勤精进,心无懈倦」是怎么回事情呢?他欢喜远离尘世间,在寂静处里面居住,没有这些烦恼的事情,「寂静闲居」。「减省睡眠,修习静定」,他就减少睡觉,不多睡觉。「修习静定」,让这个身口意寂静下来,让那心寂静。「为断事欲及烦恼欲」,他的内心的意思:为什么要减少睡眠、要修静定呢?就是要断灭这个事欲,不像一般人在色声香味触里面生活;「及烦恼欲」,内心里的烦恼欲也要息灭。这个人做这件事,让心里面没有欲,这样子寂静住。

 

未四、第四句

由彼种姓诸婆罗门,计梵世间以为究竟,希望梵世,不求欲有。

这下面解释第四句,就是「不希望此有」,解释这句话。由彼种姓婆罗门,诸婆罗门不只是一位,他计执着梵世间是最究竟圆满的,所以希望能生到梵世天上去生活,不希求欲界的境界,所以叫做「不希望此有」。

 

巳二、释佛告(分三科) 午一、标意

又显如来,依第一义诸婆罗门,而报彼天。

这是前面第一个颂解释完了,现在解释下面第二科:解「释佛告」,解释佛怎么样开示这个天人。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意」。

「又显如来」,这第二个颂以下显示佛「依第一义诸婆罗门」,就是佛法所说的最殊胜的道理去修行的婆罗门。「而报彼天」,根据此意来回答彼天的说法、彼天的问题。

 

午二、释颂(分三科) 未一、释第二颂(分二科) 申一、释初半颂

若婆罗门作所作已,数复应作,更有胜上所应作事,当知此非真婆罗门。

前面是「标意」,这以下是第二科「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释第二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初半颂,就是「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罗门」,解释这句话。

「若婆罗门作所作已」,若是这个婆罗门他做这一件事,做完了以后「数复应作」,还要继续地、一次又一次又要继续地要做事情。「更有胜上所应作事」,作完了就应该停下来嘛!不是!因为更有更殊胜的所应作的事情,这样子情形。「当知此非真婆罗门」,这个人不是真实的婆罗门,是假名的婆罗门,那么佛这样子说这件事。这是初半颂,是「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罗门」,这是初半颂。

 

申二、释后半颂

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超登一切萨迦耶岸,安住陆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由此显示学与无学皆婆罗门。

第二科是「释后半颂」,「当知婆罗门,于所作已辨」。

「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超登一切萨迦耶岸,安住陆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这底下;说是非真婆罗门,那么什么叫做真婆罗门呢?「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他证悟了婆罗门所应该作的事情。什么事情呢?「超登一切萨迦耶岸」。这个「萨迦耶」就是我见、我所见。超越了我所见,能够登无我的彼岸,这样子了。「安住陆地」,就不在苦海里流转生死了,就是到了涅槃的地;「陆地」就是涅槃地,安住涅槃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这是真实婆罗门是这样的。「由此显示学与无学,皆婆罗门」,这样子可以知道、可以显示出来,初开始修行是有学的婆罗门,到最后成功,这无学的,那是真婆罗门,是这样意思。

 

未二、释第三颂(分二科) 申一、有学(分二科) 酉一、标列

学有二种: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

这下面是解释第三个颂,就是「诸身分劬劳,未极底、未度;已得度住陆」,这是第三个颂。

这「学」有二种不同,「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说是这个人他并不是在色界天、无色界天居住,他是在欲界。在欲界他修学圣道的时候,他的程度或者还没离欲。没离欲这话什么意思?就是没得定,没得色界定。「或已离欲」,那就是成就色界定了,成就色界定的人就没有欲界的欲了,那就是已离欲。若是在佛法这样说,你修学四念处若是得离欲,那就得三果了;你若是修学四念处得了初果、得二果,你还没离欲,你还是属于欲界的。这是「学有二种: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就是这两种。这是「标列」。

下面第二科「随释」,分两科,第一科未离欲的,解释这个未离欲,分两科;第一科「释颂未极底未度」,这个「未极底」就是这个颂的第二句,解释这一句。解释这一句,分两科,第一科「标」。

 

酉二、随释(分二科) 戌一、未离欲者(分二科) 

亥一、释颂未极底未度(分二科)  天一、标天

未离欲者,未得源底,未到彼岸,于二种法,犹未具足。

「未离欲者,未得源底」,那就是他没得到禅定,这个「源底」是指禅定说。「未到彼岸」,没到彼岸,他就是这无我慧没有圆满,所以他还没能到涅槃的彼岸。「未得源底」是未得定;「未到彼岸」是慧没圆满,所以「未到彼岸」;这就叫作「未极底、未度」。「未极底」就是「未得源底」;「未度」就是「未到彼岸」。「于二种法,犹未具足」,这个修行人他还没能具足两种功德。

这是「标」,下面是「列」。

 

天二、列

一、未得内心胜奢摩他,二、虽已得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净。

「一、未得内心胜奢摩他」,说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面还没能成就殊胜的定力,就是没得到初禅以上的定力。「二、虽已得」,第二个功德是什么呢?就是「虽已得」,虽然已经得到奢摩他了,(注:「虽已得:虽然已经得到奢摩他了。」此解释后改为:「虽然已经得到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净。」)「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净」。这个「增上慧法」怎么讲?就是佛陀的法语上面所开示的增上慧,告诉你的,你通达苦集灭道的智慧,这种叫「增上慧」,不是世间的智慧,这是出世间通达苦集灭道的智慧。这个「法」,就是佛的法语所表达的这个增上慧。「毗钵舍那」,你依据这个增上慧的教法去修观,这叫「毗钵舍那」,修观。「未善清净」,你这个苦集灭道──通达无我义的这种智慧还没能够清净,你还执着我的,执着有我,这就是没得到智慧。

「未得内心胜奢摩他」,就是没得定;你没能够成就清净的增上慧,就是没得到慧。一个定、一个慧,这两个功德没具足。这是「列」。

下面第二科解「释颂诸身分劬劳」,这第三个颂的第一句,先解释第三个颂的第二句「未极底未度」,现在解释第一句「诸身分劬劳」,解释这一句话。解释这一句话,分两科,第一科「显方便」。「方便」就是行动,你采取行动来作这件事。分两科,第一科是「如足精进」,第二科「如手精进」。

 

亥二、释颂诸身分劬劳(分二科) 天一、显方便(分二科) 地一、如足精进

由阙内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圣道浮囊,为证内心奢摩他故,运动如足勇猛精进。

这个是「如足精进」:「由阙内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圣道浮囊」,由于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还缺少奢摩他,这个奢摩还没成功。没成功,那么他「乘如所得圣道浮囊」。那么他这时候有什么功德?他能够坐──「乘」者,就是坐,他坐着所得的圣道的浮囊。圣道的浮囊是什么?就是戒,就是律仪戒、就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是得圣道的方便。这个「浮囊」就是渡海的一个囊;当然说我们坐船过海,那是很舒服的了;现在说「浮囊」,就是最低限度要有个浮囊,它能够载着你不落到海里边去,不会堕落三恶道,那叫做「浮囊」。这是得圣道的一个方便,你坐这个浮囊,你去修奢摩他去。

是乘这个浮囊,「为证内心奢摩他故」,你为了成就内心的奢摩他止。「运动如足勇猛精进」,你就运动你的身口意,不懈怠地减少睡眠、减少饮食。减少饮食就能减少昏沈,减少睡眠你就能够有时间修奢摩他。这个「如足」,就是像人走路,这个足在动;或者是你在上树的时候,你这个足也在那树上攀缘。用这个精进──用如足的勇猛精进,就表示你在修奢摩他的精进,修奢摩他的精进叫「如足」。

 

地二、如手精进

又复为令增上慧法毗钵舍那善清净故,运动如手勇猛精进。

你修这奢摩他,你要精进的修;但是只是修奢摩他是不够的,所以还有第二个「如手精进」。你还需要为令你的增上慧法的毗钵舍那能够清净,你还要努力地、精进地修行,这个努力地、精进地修行,就像手的工作:上树的时候,这个手在攀缘。这个手的攀缘活动,譬喻修智慧、修毗钵舍那的精进;这个足的攀缘,譬喻修定的精进。这是用这样的方便去修成就定慧,这就叫作身分的劬劳──你身体的、当然包括心的辛苦。

 

天二、显当果

彼于如是勤精进时,离欲界欲,如得源底;证阿罗汉,如到彼岸。

第二科「显当果」。前边是「显方便」,就是你这样用功修行、这样的行动。这第二科:显示将来的成就。

「彼于如是勤精进时」,彼那个修行人在足精进、手精进──如足的勇猛精进,如手的勇猛精进,这样子精进时。「离欲界欲」,后来成功了,就是解脱了欲界的欲,就是得了色界定了。「如得源底」,这就像得到水的源底了,水的底。「证阿罗汉,如到彼岸」,就是从这苦海里面解脱了,到了彼岸的涅槃了。

 

戌二、已离欲者

已离欲者,证得内心胜奢摩他,亦得善净毗钵舍那。唯为进断上分诸结,发勤精进,非诸身分。

「已离欲者」,这下面是第二科「已离欲者」。前面是未离欲的人,你要修止、修观,这样精进得解脱。

现在说已离欲的人:「证得内心胜奢摩他,亦得善净毗钵舍那。唯为进断上分诸结发勤精进,非诸身分」。这下面说到「已离欲者」,就是已经得到色界定的人,已离欲的人他证得了内心的殊胜的止,亦得到善净的毗钵舍那的智慧了。这样的人,他是把五下分结完全地消除了,他还有五上分结没有断。没有断,他就是「唯为进断上分诸结」,他只是为求进一步断灭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色染、无色染、掉举、慢、无明。「发勤精进」,这时候还是要继续地精进用功修行啊!这时候的修行「非诸身分」,不像以前没离欲的时候,他没得到止、也没得到慧,他需要如手、如足地那样精进,和那不同了,那个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精进是更微妙的境界,因为是定慧成就了,他那时候的精进和没有成就的人不一样,所以叫「非诸身分」,这个精进不一样的。譬如说我们一般人,我们没有得定的人用功修行,要经行、你要盘腿坐,这样子来用功才合适;你若躺下那里,一躺下就睡觉了、就不能用功了。若是已经离欲了的人,没有这件事,他躺在那儿里也是修行、他站那里也是修行,这个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所以这就「非诸身分」,和那不同!

 

申二、无学(释后半颂)

若已越度成阿罗汉,所作已辨,离勤功用,名住陆地,已到彼岸。

这下面第二科是说「无学」;前面是说有学的境界。这底下说无学的境界,这个释后半颂,后边这半个颂。释后半颂就是「已得度住陆,无勤到彼岸」:前面「诸身分劬劳,未极底未度」解释完了,这是第三个颂的后半颂,解释这个。

「若已越度成阿罗汉」,若是这个人经过努力地用功,他已经超越了苦海,从苦海里面解脱出来,成就了阿罗汉的境界。「所作已办,离勤功用」,他所修的圣道已经成功了,这个时候,他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努力了,所以离勤功用的事情。「名住陆地」,从这个苦海里面出来了,住在陆地,就是住在第一义谛里边了,已到了彼岸的不生不灭的境界了。

这是解释后半颂,解释完了。

 

未三、释后二颂(分六科) 申一、释真梵志

此则显示诸婆罗门,依第一义,略有三种:二是有学,一是无学。

这底下第二科:「释后二颂」,前三个颂解释完了,解释后边这两个颂,分六科;第一科解「释真梵志」,是「天,汝今当知,此喻真梵志」,解释这个真梵志。

「此则显示诸婆罗门」,这些婆罗门相信了佛教了。「依第一义,略有三种」不同,都是依佛教说的无我的胜义修学圣道的,这里边有三种不一样、三种差别。是「二是有学,一是无学」,三种不同就是:有两个是属于有学,即是一个未离欲、已离欲,这两个都是有学;一个是无学,最后到阿罗汉果是无学,这三种不同,这是真梵志。

 

申二、释永尽漏

若已究竟到于彼岸诸婆罗门,名永尽漏。

这是解释这个「永尽漏」,这是第二句,第四个颂的第三句「谓永尽诸漏」,解释这一句话。

「若已究竟到于彼岸」了的「诸婆罗门,名永尽漏」,他的尽漏是永久的,而不像世间的修行人,以世间道修学禅定的人,他把欲界的漏也能够尽,但不是永久的。

 

申三、释常得委

若未离欲一切身分勤精进者,名得常委。

这底下第三科解释这个「得常委」,就是第三个颂(注:应为第四个颂)的第四句:「得常委静虑」。

「若未离欲」,若是这个人他还没能离欲界欲,就是没得色界定。那么他的用功修行的境界,「一切身分勤精进者」,他就得要如足精进、如手精进,那样勤精进的人叫做「得常委」。这样子,这个有这么样的分别。

 

《披寻记》六五七页:

名得常委者:谓于所修菩提分法,勇猛无间,能常修习,能委修习,无懈无惮,名得常委。

「名得常委者:谓于所修菩提分法」,修这个四念处。「勇猛无间,能常修习」,这是「常」的意思。「能委修习」,什么叫「能委修习」呢?「无懈无惮」,他心里面不懈怠,也没有恐怖,他很尊重这件事,那就叫做「委」,这个「委」是这样意思。那合起来叫做「常委」。

 

申四、释得静虑

若已离欲得源底者,名得静虑。

「若已离欲得源底者」,这是第四科所得静虑。「若已离欲得源底者,名得静虑」的意思,就是得到色界四禅了。《披寻记》。

 

《披寻记》六五七页:

名得静虑者:谓净定心,尽所修故,如所修故,能正审虑诸法道理,获得内法毗钵舍那,名得静虑。

这个得静虑和一般的解释不一样,就是得了定、也得到了慧。

这个「名得静虑者:谓净定心,尽所修故」,就是观察这个缘起法。「如所修故」,是观察这个第一义谛。「能正审虑诸法道理」,就是能审虑这二谛的道理。「获得内法毗钵舍那」,获得佛法的毗钵奢那,这叫做「静虑」。

 

申五、释断忧愁炽然

得静虑者,永断一切下分结故,已断贪欲及瞋恚品,所有一切愁忧炽然。

「得静虑者」,下面第五科「释断忧愁炽然」,就是这第五个颂了,「彼永断一切,愁忧及炽然」,解释这句话。

「得静虑者,永断一切下分结故」,得静虑的人就是得到色界定无漏的智慧,永断了下分结,就是欲界的五下分结故。「已断贪欲及瞋恚品,所有一切愁忧炽然」,对于欲的贪欲、和瞋恚这两类的烦恼所有一切的愁忧,「愁忧」就是瞋恚,「炽然」就是贪欲,这两种烦恼完全断灭了。

 

申六、释恒住正念及心解脱

永尽漏者,永断修断诸烦恼故,已善修习四种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脱。

 「永尽漏者」,是第六科:「释恒住正念及心解脱」,就是第五个颂最后的两句。

这个「永尽漏者,永断修断诸烦恼故」,他们永久的消灭了修道所断的诸烦恼,修道诸烦恼都断掉了。「已善修习四种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脱」,就是里边有定、也有慧,有无漏的定慧,达到圆满的境界的时候。

 

午三、结名

彼非作已,数数更作,亦无增胜所应作事,是故说彼名第一义真婆罗门。

「彼非作已,数数更作」,这第三科是「结名」。这个人这样子成功了以后,他不是做完了以后数数的更去做。「亦无增胜所应作事」,没有比此更殊胜的事情所应该作的。「是故说彼名第一义真婆罗门」,这是结这个名字。这一科解说完了。

 

卯十二、劬劳(分二科) 辰一、举经言(分三科) 巳一、第一问答

苾刍!苾刍!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

这下面是第十二科「劬劳」,分两科;第一科是「举经言」,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问答」。

说「苾刍!苾刍!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这个是天向佛说,称佛为苾刍。说:「苾刍!苾刍!你已经解脱了暴流了吗?」欲流、有流这些暴流。「告言:如是,天!」这个佛就回答他说,说:「是的!我已经度暴流了。」这是第一个问答。

 

巳二、第二问答

无攀无住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

「无攀无住已度暴流耶?」这是第二个问答。这个「无攀无住」,这是解脱了暴流的相貌,就是:「你解脱了这个三界的暴流以后,你心里面是无攀无住的相貌吗?」这样问。「告言:如是,天!」佛回答:「是的,天!」

 

巳三、第三问答(分二科) 午一、天问

苾刍!汝今犹如何等无攀无住已度暴流?

这是第三个问答,分二科,第一科是「天问」。

「苾刍!」这个天称佛为苾刍。「你现在犹如何等的无攀无住已度暴流呢?你这无攀无住是什么样子呢?」这样问。

 

午二、颂答(分二科) 未一、黑品摄

如如我劬劳,如是如是劣;如如我劣已,如是如是住;如如我住已,如是如是漂。

这下面第二科:佛回答。分两科,第一科「黑品摄」。分白品、分黑品,现在先说这黑品。

「如如我劬劳,如是如是劣」,这个「如如」,就是如是如是。说我在初出家的时候,在外道里边修苦行的时候,我是日食一麻一麦,如是如是的我受那个辛苦,如是如是、如是如是的辛苦是很下劣的,那个不是殊胜的修行。「如如我劣已,如是如是住」,就是这样子我修那种苦行、那种卑劣的境界,如是如是住在那个境界里面。「如如我住已,如是如是漂」,如是如是我安住、住在那个境界里边,也还是在生死里面漂流。这里边还有点差别,下面有解释。前面说到的是黑品,下面说白品。

 

未二、白品摄

天!我如如舍劬劳,如是如是无减劣,如是广说鲜白品,此中祇焰颂应知。

「天,我如如舍劬劳」,就是到菩提树下了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子、这样子弃舍了修苦行那些事情。「如是如是无减劣」,这样子我的善法逐渐的增长了。「如是广说鲜白品,此中祇焰颂应知」,这个祇夜──「祇焰」,都是印度话,翻到中国话是个「应颂」,是个应颂就是重颂:这个颂和前面的长行说的一个意思,叫重颂;但是若前面没有长行,只是这样说,那就是称作孤起颂了。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标指前

今此颂中无攀无住者:谓涅槃、灭定,如前已说。

「今此颂中无攀无住者:谓涅槃、灭定」,前面是颂,这下面是长行的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指前」。今此颂里边说到的「无攀无住」的意思,就指涅槃和灭尽定说的,如前边已经解释过了,这里不再解释了。

 

巳二、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约是道非道辨(分二科) 未一、显说意

世尊依昔示现修习菩萨行时,所有最极难行苦行非方便摄勇猛精进;又依示现坐菩提座非方便摄勇猛精进断,遍知故,说如是言:天!汝当知,我昔如如虚说劬劳,如是如是我便减劣;如如灭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如如止住,如是如是又被漂溺。与此相违,应知白品。

下面是第二科「别释颂」,分两科;第一科:约是道非道来说明,分两科;第一科「显说义」。

「世尊」,这是本论的作者说:「世尊依昔」,根据以前。「示现修习菩萨行时」,为了度化众生,显现出来这种事情;修习菩萨行的时候。「所有最极难行苦」,就是日食一麻一麦的这些事情,这是最极难行的苦行。这样的苦行「非方便摄勇猛精进」,不是得无上菩提的方便、不是得无上菩提的行动,这种行动是无益的苦行,不是圣道的方便。这样的勇猛精进是无益苦行,所以非方便摄的勇猛精进。

「又依示现坐菩提座,非方便摄勇猛精进断,遍知故」,这是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行这无益苦行,后边又示现坐在菩提树下了,这个时候非方便摄的勇猛精进弃舍了、断除了。「遍知故」,佛有大智慧知道那个不是圣道,所以弃舍了。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六五八页:

又依示现坐菩提座等者:谓坐菩提座时,弃舍一切难行苦行非方便摄勇猛精进,是名为断。于彼一切非方便道得妙智见,了知不能尽苦及证苦边,是名遍知。

「又依示现坐菩提座等者:谓坐菩提座」的时候,弃舍了一切难行苦行,非方便摄的勇猛精进,「是名为断」,把这个无益苦行弃舍了,叫做「断」。「于彼一切非方便道得妙智见」,佛有这种大智慧,知道那个不是圣道的方便。「了知不能尽苦」,你修那个苦行,你白吃苦了,不能灭除苦恼。「及证苦边」,达到苦的最后边;以后没有苦了,叫「苦边」,不能有这种作用,是名叫遍知。

 

「说如是言」,这个佛说如是说。说:「天!」招呼这个天。「汝当知」,你应该知道。「我昔如如虚说劬劳」,我以前说我如此如此的修种种苦行,那都是虚妄、都是错误的,那都是白辛苦了。「如是如是我便减劣」,我便这个善法就是劣弱、没有了。「如如减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就是止住在这里。「如如止住,如是如是又被漂溺」,还是被这个生死的烦恼所漂溺,而不能解脱。「与此相违」,应知道这是属于白品的善法,就是修学圣道。

 

未二、释颂言(分二科) 申一、黑品摄(分四科) 酉一、劬劳

此中显示修苦行时,非方便摄勇猛精进,名曰劬劳。

下面是第二科「释颂言」,分两科;第一科是「黑品摄」,分四;第一科是「劬劳」。

此中显示苦行的时候,非方便摄的勇猛精进,叫做「劬劳」。不是圣道的方便,这叫做「劬劳」。

 

酉二、减劣

行邪方便,善法退失,名为减劣。

「行邪方便,善法退失」,这第二科叫「减劣」。这个「减劣」怎么讲呢?「行邪方便」,修行那个不合道理的苦行。这个时候是「善法退失」,就是没修学善法,这叫做「减劣」。就是善法不成就叫做「减劣」。

 

酉三、止住

既知退失诸善法已,息邪方便,说名止住。

这第三科叫「止住」。这「止住」怎么讲呢?既然知道这件事──这修苦行能退失善法。既然知道了以后,就「息邪方便」,把邪方便停下来,说名叫做止住。

 

酉四、漂溺

舍诸苦行更求余师,遂于嗢达洛迦、阿逻茶等邪所执处,随顺观察,故名漂溺。

「舍诸苦行,更求余师」,这是第四科叫「漂溺」;弃舍了苦行以后,「更求余师」,更到其他的外道的大老师那里去请教。「遂于嗢达洛迦、阿逻茶等邪所执处」,这是外道的这些老师,他们都是有邪知邪见的地方。「随顺观察」,随顺他们所说的道理去观察。这个时候也还不是正知正见,故名叫做「漂溺」,还是在生死里面漂溺,没得解脱。

 

申二、白品摄(分二科) 酉一、举四义(分三科) 戌一、舍劬劳及无减劣

复于后时坐菩提座,弃舍一切非方便摄勇猛精进,所有善法遂得增长。

这第二科「白品摄」,前面这黑品摄讲完了;分两科,第一科「举四义」,分三科;第一科「舍劬劳及无减劣」。

「复于后时」,这个时候这个菩萨于后来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弃舍了一切非圣道的所摄的勇猛精进。所有的善法遂得增长,就开始修学善法了。

 

戌二、不止住

 如如善法既增长已,如是如是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于所修断,展转寻求胜上微妙。

「如如善法既增长已」,就是修缘起观了,在禅定里面修十二缘起观──修缘起观,这是善法。

下面是「不止住」。「如如善法既增长已」,你修学善法的时候,今天修、明天也继续修的时候,如是如是的善法就得到增长。增长了以后,「如是如是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要得少为足,「不生知足」。「不遑止住」,来不及在那里停下来。「于所修断,展转寻求胜上微妙」,对于所修学的善法,断除去黑品的恶法、修学善法,展转地这么样的修行,展转地寻求胜上的、微妙的圣道──这里边有愿在内。

 

戌三、离漂溺

既由如是不知足故,遂不更求余外道师,无师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名大觉者。

「既由如是不知足故」,这第三科「离漂溺」,由于修学善法不得少为足。「遂不更求余外道师,无师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名大觉者」,就是成功了,得无上菩提了。

 

酉二、指配颂

此中四义,舍劬劳等四句经文,如其次第配释应知。

「此中四义」,这底下第二科「指配颂」。「舍劬劳等四句经文,如其次第配释应知」,前面这一段就配释那个经文的四句。这个《披寻记》上配合了。

 

《披寻记》六五八页:

此中四义等者:前说劬劳、减劣、止住、漂溺四义,是名黑品;今此白品,翻彼应知。弃舍非方便摄勇猛精进,名舍劬劳。善法增长,名无减劣。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名无止住。不求余师,成大觉者,名无漂溺。如是次第配释应知。 

「此中四义等者:前说劬劳、减劣、止住、漂溺」,这有四义,是名黑品的四义。「今此白品,翻彼应知」,把那个黑品翻过来,那么就是四种白品。是「弃舍非方便摄勇猛精进,名舍劬劳。善法增长,名无减劣。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名叫做无止住。「不求余师,成大觉者,名无漂溺。如是次第配释应知」,前面这一段是这样子。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死的金刚心 第23章 高原的朔风[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以佛心作佛事[栏目:慧语禅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业处篇 第四节、经文浅释[栏目: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知人之明[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生活中的佛教 天台忏法与社会和谐发展[栏目:林克智居士]
 学习《净土圣贤录》,增上往生的信愿行资粮[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一水四见[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空巢期的调适[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为了回到心中的圣地[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