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8

寅二十五、观待生乐诸欲差别

又有三种,诸受欲者劣中胜欲,观待诸欲所生乐故。一、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谓现前住所有诸欲。二、少用功力依心诸欲,谓乐化天所有诸欲。三、极少功力依心诸欲,谓他化天所有诸欲。

「又有三种诸受欲者劣中胜欲,观待诸欲所生乐故」,这是第二十五科,一共是分四十科,现在是第二十五「观待生乐诸欲差别」。

「又有三种诸受欲者」,这个享受欲乐的人有三种不同,就是「劣中胜」这三种欲。这三种欲怎么来的呢?是「观待诸欲所生乐故」,这诸欲所生乐,这个乐是由欲生的乐。由欲生的乐,怎么会有差别呢?就是这个受欲的众生,就是欲界里边的人,不是色界、无色界;欲界里边的众生,去看他们受欲的情况,彼此的差别,归纳起来就是有三种不同,这样意思。

这个「观待」这句话怎么讲呢?这个「待」这个字,实在来说就是因的意思,这个待是因,因缘的因的意思,观察他的因缘。说这个「乐」是怎么有的呢?要「待诸欲」,若没有欲的时候,这个乐是没有的;这个乐要待诸欲。譬如说是我们伸手拿东西,我们拿东西这件事,你一定要有手,不然的话不能拿东西。这个执持要待这个手才可以执持,不然的话不行。禽兽,有些兽它那个足、那个爪不够、爪不够,不够你要它拿东西它拿不来;那个大鸟它的爪很长,它能拿东西;像猫那个爪,它不能拿东西,就是那个手指,它那个指不行,不长不可以。

而且要待,观待那个因,要有因才有这件事,执持要待那个因,需要有因才能够有这件事。譬如说我们这个手,胳臂能屈伸,就是因为有个节,这个地方有个节,如果这里没有节就不能屈,屈伸都没有了;所以屈伸这件事,这个作用要观待这个节。说我这个人会走路就是因为有足,不然的话不能走路,所以走路这件事,这往来的行动要观待这个足,这叫做「观待」。这个观待的意思就是要有因,才有因缘所生法,就是这么意思。这个「乐」是观待诸欲,才会有乐的,才会生起来乐,就是这么意思。

这个「观待诸欲所生乐故」,就是看、观者,看也是内心里面事情,内心里面看众生「待诸欲所生乐」,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就是这样。哪三种呢?

「一、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谓现前住所有诸欲」,这是第一种。第一种是「多用功力依缘诸欲」,这个欲的乐你要多用功力,这个功力,当然一个是体力、一个是心力;你这个体力和心力要多用的时候,才会有乐。这里面都有什么事情呢?「依缘诸欲」,要有所依、要有所缘的,这样才有很多的欲。眼见色、耳闻声乃至身感觉到触,都有所依、所缘。从这里面有你所欲的事情,你所欢喜的事情,从这里面就生出来乐了;要有所依、所缘而还要多用功力,就这些诸欲的事情才有乐。

可是这里面还是有一点差别,是什么呢?就是「谓现前住所有诸欲」,就是这些因缘已经出现在前了,叫做「住」;这个住已经出现在前了,那叫做住。已经出现在前的时候,你譬如说是现在把这个饭菜都烧好了,你正在饥饿的时候要吃饭,你还要吃,可口了就感觉心里欢喜,这就是「现前住所有诸欲」。但是你若不去拿过来吃你还是没有乐,还不能解决饥饿的苦;是已经现前了,你还要多用功力你才有乐。这样的乐就是我们人间的人,人间的众生都是这样子。说是那个人的福报很大,他还是要做生意,或者是做官,工、商各式各样的事情去动作,这样子就来了很多的财富,然后还要多用功力才能有如意的事情,这样子叫做乐。「诸天」,天上的人,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也还都属于这个范围内的,也还是「多用功力依缘诸欲」;也还是「谓现前住所有诸欲」,是这样的意思。

「二、少用功力依心诸欲,谓乐化天所有诸欲」,这是第二种。他们不需要用很多的力量,不需要。那么就是「依心诸欲」,就随顺他心所愿的这一切诸欲,就来了、就出现了,就这样。他们不必用很多;也要用力,但是不多,这是谁呢?「谓乐化天」,就是第五层天,由下向上数那第五层天,他们的那么多的五欲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少用功力」,就有了乐了。

「三、极少功力依心诸欲,谓他化天所有诸欲」,他们不需要用那么多的功力,这更少的功力,更少的功力而他这个功力就是依他的心,他心里想一下,这个欲就来了,「依心诸欲」就出现了。就是「谓他化自在天」,他们的欲就是这种境界。

这个他化自在天,是要人间修成就未到地定的人,才能生到他化自在天,要有这种境界。其余的空居天都还是要有寂静住,也都要有欲界定,要有欲界定的;这个地居天不需要那么多的定,不需要定,空居天都是要有一点定的。这可见受持五戒十善还要修定、还要静坐的。静坐你要成就了欲界定。智者大师把它大概的分开有粗住、细住,那么《瑜伽师地论》分九心住,分得更细了,细一点。所以要往生兜率内院,兜率天要修一点欲界定,你要能得到未到地定是更好;没有得到未到地定也可以,就是要有一点欲界定。这个欲界定似乎是,只要你常常静坐,都会有一点,就可以了。这个求生阿陀佛国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我看那个境界,也就是在未到地定以下的境界,还没能达到色界定。

他们有人说呢,‥‥我以前,我说我自己的功德,我在香港华南学佛院,一九四九、一九五○,大概就是五○、五一年这个时候。我忽然间向倓老法师告假七天,我是有理由、有原因的,我就七天我专心念佛,念到那个时候,念到什么程度你们知道吗?就是一心不乱,的确是一心不乱,就是一切的杂念都没有,任运的就是佛号一直这么念,的确是有这种事情。但是到了七天以后,这个假期到了就是要上课了,也就没有这种事情了。那么这种一心不乱,当然可能我只是念七天,假设要是更多的念,可能有更殊胜的境界。只是在这个一心不乱的境界呢,那个境界啊!当然我们是出家人,不是在家居又不同。如果在家居士也在庙上住,那和出家人应该是一样,你要离开庙,那就不一定,又一回事。那么这就是属于欲界定的境界,不是很高深的境界。

所以这上面说,欲界天、地居天、空居天,空居天是要有一点定的,这样说呢,求生兜率内院的条件和求生阿陀佛国的条件,我看差不多,差不多,不是要求很高就可以。只要临命终的时候你心不散乱,念弥勒菩萨名号,当然这个上面要有五戒十善,往生兜率内院去;往生阿弥陀佛国,也是应该有五戒十善,最低限度要有五戒十善,还要心要不乱。心要不乱实在来说就是没有欲了,就是欲不现行,心就不颠倒;你要欲现行心就颠倒了。颠倒了那还能往生?哪都不能去了,你兜率内院也不能去,阿弥陀佛国也不能去了。这里面说把欲界天和人间的欲,分这么三类,这是三类的受欲。

 

寅二十六、超过诸欲劣等乐别

又有三种超过诸欲劣中胜乐:一、有寻伺喜,二、无寻伺喜,三、离喜之乐。

「又有三种超过诸欲劣中胜乐」,这是二十六科「超过诸欲劣等乐别」,这是第二十六。有三种的不同,虽然是不同都是超过诸欲了,「超过诸欲」实在就是解脱了欲,欲的这种心。欲的事没有了,欲的心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得到的乐也有三种差别,也有劣、中、胜。这个第一种这算是劣,就是「有寻伺喜」,就是初禅,初禅的时候它是有寻有伺地,还有这样的心所法,但是也是心一境性。

「二、无寻伺喜」,就是二禅以上了,二禅是把寻伺破掉了,破掉了以后他心里面有喜乐,也还是心一境性。「三是离喜之乐」,就是三禅,三禅又把初禅、二禅里面的喜破除了,只有乐;这个乐是更殊胜了,这是初禅、二禅所不及了。三界中乐最殊胜的就是三禅,离喜之乐。这是这个欲乐分三种,这个三昧乐也分三种,有这样的不同。

 

寅二十七、悟入所知方便差别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能令三乘出离众苦。一、从他闻音种类,二、内正思惟种类,三、长时修习止观种类。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能令三乘出离众苦」,这是二十七「悟入所知方便差别」。「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这个觉悟所知境,所知的境界、所知的事情,能觉悟所知的事情有三种不同。「能令三乘出离众苦」,这个觉悟所知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能令三乘根性的人,他们在佛法里面修行,你有这三种的觉悟,你就能够解脱生死苦,这些生死的众苦能得解脱,哪三种呢?

「一、从他闻音种类」,就是从他闻音,从佛菩萨或者是师长听闻了法音,佛法的音声,你听到这样的音声。这个种类怎么讲呢?种就是类,就是相似的意思。这是什么呢?这个闻音,音是佛菩萨的法语,你经过了耳识,耳根发耳识,经过耳识落入到第六识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叫做种类;那个识和所闻的法音相似,那就叫做种类,这样意思。或者说是听闻了法音,由耳识落入到第六识熏成了种子,种子再发现行,这都是种类也可以这么讲,「从他闻音种类」。

「二、内正思惟种类」,「种类」这个地方,有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颠倒,没有颠倒的意思。譬如人家说是要有戒、定、慧这样修行,你一听闻的时候,反倒成为一种邪知邪见了,那就不是种类了,那就不对了。这个意思,听闻了佛法,是很没有颠倒的听闻正法,有这样的意味在里面。「二、内正思惟种类」,听闻了以后,你心里面还要如法的去思惟,思惟所闻的法,这一思惟就能够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有一个思惟的意思。思惟了触类旁通,使令你对佛法的真理更深入的明白了,所以心里面快乐。这还是有种类的问题,而这个种类还是辗转深入的,并不是停留在那个程度上。

「三、长时修习止观种类」,前面「从他闻音种类,内正思惟种类」,这都是散乱心,散乱心的境界。但是这个事情,因为并不是一个人,很多的人去听闻佛法,这个情况就是各式各样的不同了。怎么不同呢?说要是我去听闻佛法,我是一个没有得定的人,什么定都没有,这是一种很标准的散乱心,去听闻佛法。但是有的人,他已经得到未到地定,他已经得到初禅了,这样的人他去听闻佛法,那就又一回事,那就不同了。他就是他若「从他闻音种类,内正思惟种类」,随时就是修慧的境界了,他心里面一注意思惟,就是在禅定里了,那就变成修慧了那就不同了。所以这种人,就可能,当时就可能会得道,就是已经得定的人,他有这种境界。要我们散乱心的人,说一听佛说法立刻得定,这个是很难的,那是不容易。

所以「长时修习止观种类」,这就是进入了修慧的境界了,修慧的境界也还不是说一下子就成功了,剎那间就成佛了,没有这回事情,所以是长时间的修习止观。这个时侯也是有种类的问题,也还是要与佛所说法要相似的,你不能够说是自作聪明,又出来一个事情,不是的。而要佛和佛说的正法要相似,然后由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由止而后观,观而后止这样子;这样子就「能令三乘出离众苦」,是这样意思。这样子这就是闻、思、修,这也就是学习佛法的次第。学习佛法怎么样的次第?就是这样的次第。

当然这个次第里面也还是有差别,如果你是拜一个阿罗汉做师父,拜观世音菩萨做师父呢,他不需要说很多的法,就是简单一个法门你可以用就好了。你就可以修行,那么随时和观世音菩萨去学习,随时有问题可以请教,那就够了。但是我们不是,我们不行,我们就得多学一点、多学一点。你说我嫌太多,南传佛教很简单,北傅佛教太麻烦,那么多;我不想学那么多,那好!那你就不要学。

 

寅二十八、觉悟所知凡圣差别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一者、具缚,二,不具缚,三、全无缚。

「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这是二十八种、第二十八科「觉悟所知凡圣的差别」。

「三种觉悟所知:一者是具缚」,就是这个人爱烦恼、见烦恼一点都不缺少,他是一个十足的凡夫。「二、不具缚」,这个爱烦恼、见烦恼的系缚不具足,有所少,他可能是没有见烦恼了,那么这个人就是缚不具足;或者这个人虽然是个凡夫,但是得了四禅八定了他没有爱缚了,欲界的爱没有但是见烦恼还是有。总而言之,还是有缚但是不具足,就是这样子。「三、全无缚」,那这个人是圣人了,是阿罗汉果以上了,这又是有这种凡圣的差别。

 

寅二十九、所应作事次第差别

又有三种所应作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一者、永断见道所断诸烦恼已,证预流果;二者、永断修道所断诸烦恼已,渐次证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三者、证得阿罗汉已,现法乐住。

「又有三种所应作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这底下二十九科「所应作事次第差别」。

这是说修行里面又详细的说明修行的内容,有三种所应该注意用功的事情。「修观行者」,就是修止观的这个人。「由此三事增上力故」,由这三种事情的增上力,这三种事,你若学习它就使令你善根增长,这个道力就逐渐地增长,所以叫做「增上力」。

这个佛的正法,佛说的正法,实在来说,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有增上力的。这世间上这个文学家,他写了一篇文章,你要注意读,他就对你有影响,那就是他的增上力;这些文学家写的小说,你去读的时候,他就影响你是名增上力。但是也看什么人,也是看什么人。

我以前听说一件事,有个圆心,从中国来的有个圆心的气功,气功大师,有人向我赞叹他怎么怎么了不起,我心不动、没有动。但是后来听到消息,就是他什么带功讲座,是什么的,一边讲说一边发功,在听他讲的人就在那里,就是发生作用了,好像怎么地全身都抖起来了,各式各样的情形。但是平常有静坐功夫的人不动,有静坐功夫的人,只是坐那里还是坐在那里听,身体还是保持正常,身心都是正常不动。所以有增上力这句话,也是各式各样的情形,有的人他对你有增上力;有的人他对你没有增上力,也还是有这个情形。这里说的是佛法里面的事情,佛法里面的事情,这三种事有增上力。

「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这个增上力,有三种所应作的事,「修观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这「信等」,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根。应该开始就是四念处,四念处、四正勤,四正勤就是精进的修四念处,就叫四正勤,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有一点不同,四如意足就有定,其实修四念处的时候也是有定,也还是刚才说的这个情形。人与人各式各样,有的人已经有了禅,有了未到地定,或者有了什么定修四念处;有的人没得,没得欲界定,只是在欲界定里面,有多少欲界定修四念处。由四念处、四正勤精进修行,这时候感觉到定力不够,有点不合适,那么就加强去修定,这时候叫四如意足。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定,这时候定力强了的时候,在强的定力里面去修四念处,就有五根出现了;就是有信、进、念、定、慧了。也就是你的四念处的道力又加强了,这个信心也加强了,你的精进力也加强了,而这个信、进、念、定、慧都加强了,都有根了。根就是坚强了,强大了的意思。所以「修习信等一切善法」,等于说就是修学四念处的时候,你这个时候这个力量强大了,你所成就的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法都有力量了。

这个时候有什么不同呢?由五根到五力,那么就到了七觉支,就见道了、就是见道。五根是暖、顶,五力是忍、世第一;五根是暖位和顶位,五力就是忍位和世谛一这样子。这样说呢,五根以后是内凡位,以前面那个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外凡位,还在外凡,都是修四念处但是有点不同,还是不一样。

「修习信等一切善法」,你修这个善法的时候,就是见道了。「一者、永断见道所断诸烦恼已,证预流果」,这三种所应作事,第一种是什么呢?就是「永断见道所断诸烦恼已,证预流果」,这是第一件事,证预流果。「证预流果」,是怎么证的呢?就是修四念处,四念处就是五根,也就是五力,这样子初开始入了见道,入了见道的时候,有什么特别呢?「永断所断诸烦恼已」,就是见烦恼、分别我执,把这个我执断了,修这个四念处把我执断了。把我执断了的时候,就是证悟了我空的道理了,证悟了我空的道理,证悟我空道理这时候,就是见到真理,见到无为的真理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初果圣人也见到无为的道理了,所以证预流果,这是第一件事所应作事,要做这一件事,要得初果,第一件事。而得了初果,就是「由修习信等一切善法」,而来的。

「二者、永断修道所断诸烦恼已」,这个修道所断的诸烦恼,也就是爱烦恼,这里包括了俱生我执在里面,所以说是初果之前是修四念处,那么得初果以后怎么修行,还是四念处,也还是要观身不净。初果圣人还要修不净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还是这样修行。这样修行就能断爱烦恼,也断那个俱生我执,这时候继续这样断,「渐次证得一来果」就是二果;不还果就是三果;阿罗汉果就是四果,就是这样。这个烦恼断了,就是永断的,因为是断掉了种子。

这佛法里面说断烦恼不是表面上,表面上是说我自己感觉我没有烦恼了,我没有烦恼,不是真的。是要烦恼的种子断掉,才算是断烦恼;不断种子是不能断烦恼的,怎么样子才能断烦恼种子呢?要见到诸法实相的道理,要见到诸法实相的道理,不是得定了就是圣人,不是的。说是你得了四禅八定了,但是你没能见到无为的真理,你只是心里面寂静住而已,你这诸法实相的智慧没得到,这个我空的智慧你没得到。我们从这个道理来讲,你去比量、你去观察,那些修行人,他说他得初果了,他说他明心见性了,你相信吗?他这么一说你就相信吗?我看不一定,你可能要用尺量一量,他说他有十六尺高,那用尺量一量看有没有十六尺。所以你要学习佛法,然后才能分别他是圣人、是凡夫,才能知道。

我以前讲过那个故事,一个优婆塞看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这么一个人,为他现神通说法,现完了神通,说完了法了,这优婆塞说你不是佛,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所以我们感觉,要是我们不深入的学习佛法,你看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敢说他不是佛吗?你敢不敢说这句话。所以这上面就是,由四念处经过这三个阶段,这是有「三种所应作事」,这三种,这是说了两种。

底下第「三者、证得阿罗汉已,现法乐住」,这「证得阿罗汉已,现法乐住」,这个意思有什么不同呢?有可能得阿罗汉这个人,他没有得四禅,只是在未到地定里面得阿罗汉果,这时候还需要得四禅,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现法乐住」,现法乐住以前讲过,这个「现法」,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叫现法。你若成就了色界四禅的时候,四禅还就是在你的五蕴里面,你一摄心不乱,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你就安住在这里头。安住在这里面,继续的还是修四念处,修四念处还是这样子,这是「三种应作事次第差别」。

从目犍连尊者,他的神通不如舍利弗尊者那件事;从舍利弗尊者再到佛的境界,这是一大段的差别,那就可以知道,从这里就是应该比量的,可以推知道佛是更高的境界。佛是更高的境界的,并不是只是得阿罗汉,就是所作已办了,不是那么回事情。

 

寅三十、于所知境能照差别

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增上力故,建立三眼。一者、肉眼能照显露,无有障碍有见诸色;二者、天眼能照显露、不显露,有障、无障有见诸色;三者、慧眼照一切种,若色、非色所有诸法。

「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增上力故,建立三眼」,这是第三十科「于所知境能照差别」。这个「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三分」,或者说三种力量,或者说三种功德分,他能照了一切所知的境界。这个「所知境界」,我们若没有成就的时候,只是一大块而已,但是由功德的不同,看见的境界就不同,就不是一大块,而是里边有很多的分别的。「增上力故」,那「三分」有增上力,所以「能照了一切所知境界」,能通达一切所知境界;这「三分」是增上力故。「建立三眼」,由这三分就建立「三眼」,三种眼,哪三种?

「一者是肉眼能照显露,无有障碍有见诸色」,这个肉眼的功能,就是能够照见显露于外,没有障碍的有见诸色也可以;眼识可以看见的叫做有见,其他的不能算是有见。那么这个显露地,那么这一道墙隔住了,墙外的什么就不知道了,所以墙内就叫做显露;墙外边障碍住就不是显露了。这个障碍事也是很多,太远了也是障碍,太微细了,也是障碍,有各式各样的障碍。

「二者、天眼能照显露、不显露,有障、无障有见诸色」还是这样,它能照见,显露的诸色能照见,不显露的也能照见。这个不显露是什么?就是因为有障碍;什么叫做「显露」?就是无障碍,显露不显露,有障碍、无障碍的有见诸色,天眼都能看见。我们肉眼黑暗的时候,诸色就看不见,但是天眼能看见,很远很远也能看见,但是还是有限度。

「三者、慧眼照一切种若色、非色所有诸法」,这个天眼当然凡夫得禅定,一定要得到色界四禅,你修天眼通得天眼通,才叫做天眼。那么你还是个凡夫,要是圣人,圣人的天眼和凡夫的天眼还不一样,所看见的境界是不一样;圣人与圣人那又不同。说初禅的天眼和二禅天眼也不一样,和四禅也不同,你和大菩萨境界又是不一样,所以还是有差别。但是这个都还是属于物质的,精微的物质组织成的肉眼、组织成的天眼;但是肉眼是散乱心的人,天眼是有禅定的人。

「三者、慧眼」这就是心法了,「能照一切种若色法、若非色法」,所有的一切法他都能照见。这个我们通常说五眼,另外还有法眼、有佛眼,那么这地方好像没有说;实在法眼也是智慧,也在慧眼之内的。这个慧眼就包括了,慧眼、法眼,佛眼也应该包括在内,这样还是具足了。但是只说肉眼、天眼、慧眼,那就是三乘圣人都有,若说法眼、佛眼的时候那就不行了,这个阿罗汉、辟支弗就不具足了,只说三眼呢,他们也可以说是具足,这样子。

 

寅三十一、能害烦恼怨敌差别

又有三法能害现行烦恼怨敌:一者、信顺善友,二者、不与在家、出家诸众杂住,三者、内正作意觉悟所知真实道理。

「又有三法能害现行烦恼怨敌」,底下三十一科「能害烦恼怨敌差别」。有三种法,他能够违害现行的烦恼怨敌。烦恼就是怨敌,而这个烦恼不指种子说,指现行说;就是活动出来的烦恼,它能够杀害它,杀害这个烦恼贼,哪三种法呢?

「一者、信顺善友」,信顺好朋友的说话,朋友的教导你能相信他,能随顺这样用功,这是一个力量。谁是善友呢?就是佛菩萨是善友,这是约人说佛菩萨是善友;还有法也是善友以法为友,这个经、律、论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友。要「信顺善友」,这是一者。

「二者、不与在家、出家诸众杂住」,在家人,连出家人都在内,我不和他在一起住,那叫做「不与在家、出家诸众杂住」。为什么要这样子呢?为什么要这样子呢?就是触恼,你在一起住,他有的时候会触恼你。因为这个人,你若道业没有成就的人,要触恼他,他修行上就有妨害,就能妨害他的修行。感情太好了,也有问题;感情不好,也有问题,很难适中,那不如他就是一人独住好了,就没有那个问题。但是我们另外再想一个方法呢,不触恼,大家在一起住不触恼,我不触恼你,那么也就等于是独住。很多人在一起住谁也不触恼谁,那就等于你一个人在这里住,也叫做独住,但是这件事情很难办到。

「不与在家、出家诸众杂住」这件事,对于「能害现行烦恼怨敌有增上力」,这件事,人的感情好了,增长你的爱烦恼,增长贪心;要是感情不好了,增长瞋心,所以你在一起住,能帮助你有现行烦恼。要是一个人独住,没有人触恼你,所以没有现行烦恼的问题。但是这话说起来,「信顺善友」,又好像不是一个人,这里还有个善友,还有个善友还是和你住,最底限度可能不是很远吧!那么可见这个事情,这里面的意思,能对你的道业有增上缘作用的,还是可以的;如果是增长你烦恼的,那就不要住,不要在一起住,这个意思。

这样说呢,我们说是以人为友,我们又说以法为友,那要以法为友,这上面也有事情,应该就是佛法,就是佛法的经书,其他的书你还是远,敬而远之好一点。等到你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你再去读,现在你不要读,可以这么说吧!不过这可能有人不同意了。

「三者、内正作意觉悟所知真实道理」,这是第三个「能害现行烦恼」的力量,就是「内正作意觉悟所知真实道理」。「内正作意」,这里面包括奢摩他在内;「觉悟所知真实道理」,这应该是毗钵舍那也在内,就是自己在一个寂静处修止观。但是你心里面还是有个善友的,还有善友并不是孤独的。那么这三种法,「能害现行烦恼怨敌」,是这样意思,当然这主要还是要修止观,主要还是修止观。

 

寅三十二、教诫数习方便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教诫

复有三种正教诫方便,能展转证后后所证及得涅槃。一、于尸罗正教诫方便,二、于心住正教诫方便,三、于觉悟所知真实道理正教诫方便。

「复有三种正教诫方便,能展转证后后所证及得涅槃」,前面这三种法能害现行烦恼怨敌。这底下又有三种,这是三十二科「教诫数习方便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教诫」,「有三种正教诫的方便」。

这个以「教诫为方便,能展转证后后所证及得涅槃」,有这种作用,这个教诫的方便有这个作用,哪三种呢?

「一、于尸罗正教诫方便」,第一种是于尸罗,就是戒。「正教诫」,这个「正」就是如理,如理的教诫我们学习戒,学习这个尸罗波罗蜜,学习戒法,这是我们成道的一个方便,学习戒。我那一天,早晨过斋堂的时候,看见来早晨吃饭的没有这么多人,我心里想可是明相没有出来,所以你们持戒清净,所以不来吃早餐,可能是这样。但是我今天早晨特别注意一下,我看现在这个时候,还是明相出来了,还是明相出来。我又想,那么不是戒的问题,可能还在大殿里静坐,没有放腿子,静坐,反正一个戒,一个定、慧,这三因缘没有来吃早餐。哎呀!这真是好!心里这么想。

「二、于心住正教诫方便」,前一开始教诫我们学习戒,现在是第二个教我们学习心住,就是心定教诫我们学习定,学习奢摩他这个定,这个也是得道的方便。

「三、于觉悟所知真实道理正教诫方便」,这是第三个教我们学习慧,学习慧比学习定难一点,学习定还比较容易。这个教诫毗钵舍那是不容易,这有三种教诫,前面这是「举教诫」,这底下第二科「例数习」。

 

卯二、例数习

如正教诫方便有三种,当知数习正教诫方便,亦尔。

如正教诫方便有三种不同,当知数习正教诫方便,也是有三种不同。「教诫」,教诫我们戒、定、慧,我们要学习戒、定、慧当然也是这三种。而这个是数习,你不可以怕重复,数数的学习戒、定、慧,数数的学习,也有这三种差别。

 

寅三十三、得安隐住修法差别

又于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一者、空、无愿、无相、灭尽等至,二者、四静虑,三者、四无量。

「又于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这是第三十三科「得安隐住修法差别」。

「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现修习时就是现在就开始行动,不是我等一等,我等一等不是的,现在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这个我们小孩子可能不大知道,年纪稍大一点,社会上有一点经验了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希望心里面安隐住,不要天天的动乱,心里面在动乱,就是不得已不动乱,或者也是愿意静下来,所以有战争以后,人都欢喜和平,而不欢喜有战争。

我们出家人修行也是一样,就欢喜心里安隐住,安隐住的时候,我在这个地方不安隐住,我再另外去找一个地方去安隐住;那地方又是不安隐住,还去找安隐住,那什么时候才安隐住呢?我们看这个文上很明白了,你就知道什么时候安隐住?你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安隐住的。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安隐住呢?你要修习空、无愿、无相、灭尽、等至,你要修四静虑、四无量,这时候才能够安隐住的。原来是心里面安隐住,才能安隐住,你到外边去安隐住,外边那里安隐住,我看那里都是一样,天下的乌鸦都是黑的,不容易啊!不容易啊!

说你们这里工作太多,对于我修行有妨害,我再另外找一个工作少的地方,做事情少的地方,不是那么回事情,不是那么回事情的。所以「由三种法得安隐住」,就是心里面没有贼的时候,没有烦恼贼的时候,才是安隐住,要做这件事,你要注意这件事。

第一个安隐住的方法,就是空、无愿、无相、灭尽、等至,我们前面讲过,三三昧讲过,修这个空三昧、修无愿三昧、修无相三昧,得到灭尽定;等至就是定,得到灭尽定了,这时候是安隐住。我们假设是在未到地定、未至定,或者是在四禅里面修空、无愿、无相、三昧,但是你若不是灭尽定,你第六识还在动,还有第六识,第六识还是在那里剎那剎那的,要到得灭尽定的时候第六识灭了,那的确是安稳处。就像《大毗婆娑论》说,入灭尽定就好像涅槃法安置身中,像那种境界,当然那是特别微细的境界,要是这样时候,是得安隐住,这是圣人的境界了,这是圣住。

「二者、四静虑」,第二个说是我们不想修学圣道,我只是修世间的禅,那么你由未至定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成就了四静虑,所以在四静虑处也是安隐住。这个安隐住什么原因?就是你没有欲,就是安隐住,明白点说也是没有欲,这也可以明白,有欲的时候都是不安隐住的。有欲的时候心里面动,欲扰乱你心里不得安宁,所以欲是个苦恼。是四静虑。

「三者、四无量」,四无量心是在四静虑里面修四无量心,或者是在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里面修四无量心,这个功德是更高了一步的境界。那么你若成就了这样的三昧了的时候,也是安隐住,也是得了安隐住了,但是这个还是属于凡夫境界。这样说《披寻记》上说,前面空、无愿、无相、灭尽定,这是圣住;四静虑是天住;四无量心是梵住,有这三种住,你就能得安隐住,这地方是这样,就讲到这里。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福德日记4月21日─爱语的意义[栏目:福德日记]
 法的声音胜过世上任何声音[栏目: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禅宗大意·十、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栏目:正果法师]
 修道人不可打妄语 Cultivators of the Way Must Not Tell Lies[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栏目:界定法师]
 佛教僧伽的时代使命(莲海禅师)[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普贤行愿品释 第一课[栏目:普贤行愿品释·索达吉堪布]
 印光大师论正行与助行以及专修、圆修与杂修[栏目:余池明居士]
 怎样正确看待少林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十六)[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