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5)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0

卯三、第三趣道

第三行者,名为俱得。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

这个傍辨彼义,它的第一科里面一共分十一科。现在的文是第七科,四种趣道。四种趣道,这个趣这个字当做修行讲也可以,修行有四种道,有四条道路。第一最初趣道,第二趣道都讲过了,现在是第三趣道。

「第三行者」,就是第三位修行的人,也就是第三趣道。「名为俱得」,这个人的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情况,是叫做「俱得」。怎么叫做俱得呢?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他也有奢摩他,他也有毗钵舍那的,这二种方法,他都是成就了。他在运用的时候,在奢摩他里边有毗钵舍那,毗钵舍那里边也有奢摩他,这二个方法融合在一起来修行的,是这样的情形。这个用我们现在没得定的人最容易明白了。我们虽然是没得定,但是我们静坐的时候也会明静而住。我们不打妄想,也没有昏沈,也没有妄想,有那么一段时间是明静而住的。但是若是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呢,心就不寂静了,就不寂静。若寂静的时候呢,就不能毗钵舍那观,就不能双杂转,不可以。但是若是得到初禅以上的奢摩他了的时候呢,是双杂转。就是奢摩他的时候,有毗钵舍那;毗钵舍那的时候,还有奢摩他;这个境界是不一样的。我们也曾经说过不止一次了,你若是得了定的时候,前五识是不动的。最明显的就是耳识是不动,就是有什么声音我听不见。这个第六识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但是这个定还是在,并没有失掉,所以这个前五识还是不动的。所以这就可以知道,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心里面作种种观想的时候,还是有定;而定的时候还是有观。这个境界是要得定以后,而又是佛教徒,他又是修毗钵舍那观,才有这种境界。这种境界若是佛教徒修四念处的观的话呢,那这一定是三果圣人。三果圣人就是有禅的三果圣人才有这种境界,所以叫做「双杂转故」。

 

《披寻记》四五二页: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者:谓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明双运转道。声闻地中显非其相应知。(陵本三十一卷十六页)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者:谓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并不偏于一方面,所以叫做「平等俱转」。「由此说明双运转道」。这个《阿毗达磨杂集论》也有说到这个双运转道,本论也是说到双运转道,这个《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也说到双运转道,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也提到双运转道,但是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上说到双运转道,只是说双运转,但是双运转究竟是怎么回事?《广论》上还没有说明白,但是本论说明白了。这个是一定要得圣道了。就是他没有得圣道,他也与得圣道不远了,是这么一个境界。是这样意思。「在声闻地中显示其相应知。(陵本三十一卷十六页)」在声闻地里面有很多事情,像我们这种人应该要多多学习的。

 

卯四、第四趣道(分二科)  辰一、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第四行者,先已证得初静虑等,未听正法,未习多闻;后从大师或余尊所,闻见谛法,或复得闻断余结法;由此得入真谛现观,或复证得阿罗汉果。

这是第四趣道。第一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这样子。「先巳」这个人他原来已经成就了初禅,或者二禅,三禅,四禅等,但是这个人不是佛教徒,「未听正法」,他没能听闻佛法,这个苦集灭道的四谛,他没有听过。「未习多闻」就算是听,小小一点,没能多听,听的小小的。那这个不行,这样这个人还是不及格。

「后从大师或余尊所」后来他还是有善根,「从大师」大师就是佛。这个小师呢,有大师就是有小师,小师就是自己的和尚,和尚是小师。但是印度佛教的时候,和尚也就是给自己剃度的这个人。给自己剃度的这个人,同时他给你受沙弥戒,也给你受比丘戒,也给你受菩萨戒,所以那个小师是关系非常深厚的,不像我们今天的佛教,剃度是剃度,受戒是受戒,当然也可能是一个人,但是多数不是的,那么这个是小师。现在这里说是「从大师」,从佛那里,「或余尊所」或者是其余的,尊重的,见到无为法的那种人,那种圣人。

「闻见谛法」他听闻了圣人所见的苦集灭道的这种圣法,听闻了佛法了。这个苦集灭道叫做见谛法,因为这是圣人才能见到,凡夫是不知道的。

「或复得闻断余结法」他听闻了见谛法,或者不只是见谛,他又能听闻「断余结法」。这个见谛的时候就是断这个见烦恼,断这个我见这种烦恼,也就是断那个五利使、五钝使。这个五利使、五钝使,那一天有一位同学回讲的时候提过这件事,其实这个地方还是有一点曲折的。五钝使是怎么回事呢?是因见使而生起的贪瞋痴慢疑,那叫做五钝使。这个前五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断了,这个五钝使也随着没有了,是这样子。但是这个余结法这个爱烦恼呢,这个十使都没有了以后,还是有爱、有憎,那就是正三毒。那个呢,是圣人所有的,初果烦恼,初果圣人还没断,那个爱烦恼那叫做思惑,也叫做爱惑。所以「或复得闻断余结法」。

「由此得入真谛现观」这位已经得了禅的这个人,就是他已经成就了增上心了。他听闻了佛法以后呢,他就依法去修止观了,他就在禅里面修观。修观的时候,得入真谛现观。这个「真谛」也就是苦集灭道都是真谛,苦真是苦,真是集,真是灭,真是道。但是若简要的说,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真谛。「现观」呢,就是明明了了的观察,一点疑问没有,心里面有信心,当然他要对佛法有信心。有了信心,听闻了佛法,心里面有闻思修的这种智慧,一点疑惑没有,然后作如是观,而得圣道。这个「现」字用的很厉害。所以这个我们,我这话说得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法,我们中国佛教重视疑,你要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但是这经上,若是有疑的时候,那还在闻思的时候,在闻思的时候有疑,在修慧的时候是没有疑了。当然他还是没有得圣道,得了圣道以后,他修行的时候是很肯定的,是这样子。所以假设内心里有疑,还是在闻思的时候,那个就不同了。「由此得入真谛现观」。

「或复证得阿罗汉果」他若继续用功修行呢,那当然就得阿罗汉果了。因为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那一定是断烦恼了,不但是见烦恼,爱烦恼也除掉了。这二种烦恼呢,在这个次第上是先断见烦恼,先断我,这个我的执着。但是爱烦恼呢,断这个见烦恼,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见烦恼一下子顿断。爱烦恼,得了禅的人,欲界的爱烦恼已经没有了,所以再断余结,那就是色界、无色界的爱,就是他的欲,那又有点不同。

 

辰二、依增上慧修增上心

彼既证得出离所引大善喜悦;由能制服诸掉举心,复还宴坐,如是坐已,安心住于静虑等至。

这是第二科,依增上慧修增上心。前一段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那么原来这个人他成就了增上心,他没有增上慧,听闻佛法以后,再修行的时候,才是得到了增上慧。那么这底下第二科,依增上慧,又修增上心。

「彼既证得出离所引大善喜悦」说彼那个修行人,那个第四行者那个情形,既然已经成就了「出离所引」出离了见烦恼,出离了爱烦恼,见到真理了,见到第一义谛了。见到第一义谛以后呢,「所引大善喜悦」,这个不是小小的事情,这是很大的,很重大的一个非常微妙的喜悦,得到了法喜。这个喜有二种喜:一个是由禅而得到的喜,他已经得四禅了,那个是以前的事情;现在是见到真谛以后得到的法喜,这个是应该这样子的,得到这个喜悦。

「由能制伏诸掉举心,复还宴坐」说这个人,他能制伏一切的掉举,都能制伏了,这个人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了,所以所有的掉举都没有了,都停下来了,「复还宴坐」那么他还干什么呢?他还是静坐。他得了阿罗汉果他做什么呢?他并不跑街,东跑西跑,不是跑的。他是干什么呢?他还是静坐。

「如是坐巳,安心住于静虑等至」他把这个心还住在静虑里面,静虑就是等至,等至也就是等持,在那里住。当然这个事情,我们从前面那个八胜处,十遍处,四无碍解,无诤三昧,这个圣人的功德是很多很多的,不是说得阿罗汉功德就完全圆满了。得阿罗汉就是他把爱烦恼、见烦恼断了,他出离三界,这个生死这件事他是解决了,只此而已。但是还有很多的圣德还没有成就,如果他愿意修行的时候,他继续要努力,还要修行,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要说是菩萨道、佛,就是声闻道本身的很多的功德,也不是一下子就成就了,那么意思。所以他还是继续的依增上慧修增上心。修增上心,当然前面那文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这就说依增上慧修增上心。实在的来说,慧还有所不足,定也有所不足。所以这个目犍连尊者还是不如舍利佛尊者的境界,他入的三昧你还不知道名字。这可见小乘佛法不可以轻视大乘,不可以轻视大乘,就是你在阿罗汉的境界继续修行,还有无量无边的圣境,还有很多。所以从这一段文就可以看出来,就说是由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等于是较量神通的这种境界,可以看出来,这个由阿罗汉到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像这个《维摩经》说,「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这个事情小乘佛教学者要虚心一点才好。这是第四趣道。

 

寅二、结略义

最初趣道,引见道故;第二、第三引修道故;第四趣道,为俱引故。

这个四种趣道里面,第一科是举经问,第二科依义答。依义答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这一科讲完了。这第二科结略义,就把前面所说的别辨相,再重新的说明它的要义,略者要也,可以这么说。

「最初趣道」头一个那个人,那段文的要义是说什么呢?「引见道故」,是说从增上心引出来这个见道,见到圣谛了,主要是这个意思。这个第二和第三呢,是引修道的,这个要义是这样的意思。第四趣道就是「为俱引故」。又有见道,又有修道,还有无学道。是这样的差别。这是底下。

 

子八、四净胜(分二科)  丑一、举经问

复次如经中说有四净胜。为求清净,此最为胜;故名净胜。云何为净?云何为胜?

这是第八科。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八段,这一段叫做四净胜。分二科,第一科是举经问。

「复次如经中说」,又像经里面说有四种净胜。这四种净胜是做什么的呢?「为求清净,此最为胜」就是为了希求,为了希望成就最清净的圣道,清净的圣道,就是得涅槃,得菩提,那么这四种方法是最殊胜的。就是这么意思。这是说这四种净胜的一个作用。「故名净胜」所以赞叹它是叫做净胜。

「云何为净?云何为胜?」前面是举经,这底下就是问。这经上说是四种净胜,怎么叫做净,怎么叫做胜呢?这是问。

 

丑二、依义答(分二科)  寅一、释净胜(分二科)  卯一、净

谓所得所证所引戒等,若圆满、若摄受是名为净。

 

    卯二、胜

发勤精进,未满令满;是名为胜。

解释这二个字,解释这个名字。这底下依义答,前面有问,这底下回答。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这个净、胜,先解释净。

「谓所得所证所引戒等」所得的和所证的。什么是所得?什么是所证呢?下边的文不看见有明显的解释,下面只是解释圆满,解释摄受,或者说「所得」就是菩提,「所证」就是涅槃,或者这样说也可以。就是无学道的这个般若的智慧,「所得」。「所证」就是涅槃。一个智,一个断。「所引戒等」,这个得、证是能引,底下这个四净胜是所引。四净胜第一个就是戒。一个戒、一个定,见和解脱,这四个。这四个法是所引,得证是能引,这什么意思呢?望果修因,慕果修因。说是佛菩萨、阿罗汉他们得涅槃,得了菩提了,那么样的殊胜、庄严,我也想得到。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呢?要持戒,修戒定慧。所以叫做所引,因此而就发心学习戒定慧,所以这个戒定慧是所引,那个得证是能引。这样说。

「谓所得」的菩提,「所证」的涅槃,这个是圣人所得的菩提,所证的涅槃,我也想得,所以就引出来、引发了,我就发了菩提心,学习戒定慧。这个戒定慧呢,「若圆满,若摄受是名为净」是这样意思。

「发勤精进,未满令满,是名为胜」。这个这么样说。

《披寻记》它这么解释,它解释不一样。

 

《披寻记》四五三页:

谓所得所证所引等者:此中所得,谓于尸罗。所证,谓于三摩地见及与解脱。于此得证,说明圆满,于此所引,说明摄受。如是差别,其义应知。

「谓所得所证所引等者:此中所得,谓于尸罗。所证,谓于三摩地见及与解脱」。这么讲。「于此得证,说明圆满,于此所引,说明摄受。如是差别,其义应知。」

 

寅二、辨四种(分四科)  卯一、尸罗圆满(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尸罗圆满摄受?

这底下第二科是辨四种。前面解释净和胜,但是这四种是什么还没有说,现在这底下说明。分四科,第一科是尸罗圆满摄受。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怎么叫做尸罗圆满摄受呢?底下解释,先解释尸罗圆满,然后解释摄受。第一科是释。分二科,第一科简非。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尸罗圆满(分二科)  午一、释(分二科) 

未一、简非

谓若有一虽住具戒,亦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而于轨则及所行中,未能具足,未于小罪深见怖畏。

「谓若有一虽住具戒,亦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这个尸罗圆满摄受,先解释这个圆满。就是说若有一个人,若有这么一个人,虽然他受了戒,他能够安住在具足戒上面,安住在那里。「亦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他受了具足戒,他能够守护他的具足戒,一样一样的,都是清净的,没有违犯,没有犯戒的垢,解脱了犯戒的垢,他成就了别解脱的律仪。这已经很好了,但是还有所不足。

「而于轨则及所行中,未能具足」。但是对于这个轨则这方面和所行中,还是不圆满,还没能具足。什么叫做轨则?什么叫做所行呢?这《披寻记》上说,就是在二十二卷二页,在那里说得很详细。说是什么叫做轨则,什么叫做所行,说得很详细的,可以去读。可以翻一翻二十二卷二页。那么他所受的戒,他持的很清净,但是对于轨则和所行就没能具足。

「未于小罪深见怖畏」。就是还有些不如法的地方,不如法的地方就是有小小的过失的。这个有了过失,他感觉没有关系,不在乎这件事,所以「未于小罪深见怖畏」他没有深深的恐怖,对那小小的过失,心里面不在意。这样子。

「此于尸罗,未名圆满。」此这个人,他不能说对于尸罗是圆满了,不能这么说。

 

未二、显正

若于一切皆悉满足,乃名圆满。

这第二科是显正,前面是简非。

「若于一切皆悉满足」若是说是他受了具足戒,他对轨则的所行中,他也能够满足了,「皆悉具足」了,那就名为圆满。这个人,这个持戒的确是不容易,「乃名圆满」。

 

午二、结

如是名为尸罗圆满。

这是第二科,持戒。结束这一段。

 

巳二、尸罗摄受

若于长时串修习故,便于根门善守而住;广说乃至即于尸罗,摄成自体,自性安住。如是名为尸罗摄受。

「若于长时串修习故,便于根门善守而住」这是第二科,尸罗摄受。前面尸罗圆满,这是尸罗摄受。怎么叫做尸罗摄受呢?若是这个修行人长时期的「串修习」,「串」就是不间断,连续的。连续的修习这个戒,长时期不间断的修习这个所受的戒,「便于根门善守而住」,他就能够在他的根门上,很能够守护这个戒,不管是很明显的戒,或者是微细的戒,他都能受持清净。这个根门,根就是门,所以叫做根。根是什么?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是门,这门是可以出、可以入。我们内心的思想,可以由这六个门可以表达出去,也还可以从这六个门,可以取得外面的消息,可以出也可以入,这叫根门。而这位持戒的人对这根门能守护的很清净。那么这是很殊胜。

「广说乃至即于尸罗摄成自体」。再要详细的说,就是乃至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对于这个戒,「摄成自体」,就和它融合成一个了,他的身口意和戒融合成一体了。「自性安住」。自性者心也,他这个心很自然的就住在戒上,不须要特别的勉强,任运的就是清净了。「如是名为尸罗摄受」。这个摄受比圆满还要进一步,进一步达到这么程度。

 

《披寻记》四五四页:

即于尸罗摄成自体等者:此说无漏律仪。若得阿罗汉果时,清净最胜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由阿罗汉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二者、不能不与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语,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故。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

「即于尸罗摄成自体等者:此说无漏律仪。」这是说无漏的,就是圣人了,这道共戒,这不得了。是无漏律仪。「若得阿罗汉果」的时候「清净最胜」,他持戒清净是最殊胜了,常得成就自性净戒,他那个自心,自性者自心也,自心的净戒时时都是成就的,无所缺少。「戒成其性」,成了他的性格了,「由阿罗汉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他不可以去「习近」常常的去接近这五个地方,他不能接近,不能常去接近。

「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不能故思。「故思」就是故意的想做这个事,他不能。这可见不是故意的还可能会有点事情。就是「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在这个菩萨的十地,要到第二地就是完全清净了,连误犯都没有了。「二者、不能不与而取」这个阿罗汉能这样,不与而取这件事也没有,没这回事,没有那么霸道的这个事情。「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这个阿罗汉他不能做这个事。

「四者、不能知而妄语」知,明知道是错还要说这种话,阿罗汉没这回事,不能知而妄语。这个真实的说,这个知而妄语这句话,圣人要到佛才能清净。有一个禅师问这个房这个门,这个门这是什么?说是有一个法师来和他谈话,说是你是学什么的?你是学习那一部份佛法的?说我是学唯识的。说是学唯识的。这个禅师问这是什么?这个门板这是什么?这是色法。说是你连五戒都受持的不清净,你连妄语都说,这是唯心所现的影像,怎么说这个是色法。这个禅师就诃斥他。所以说是什么叫做如来,不说谎话叫做如来。这句话很深。从得道业到涅槃业,中间说话都是真实的。我们听来,不说谎话,这佛是不说谎话。这不说谎话,好像我们世间上一个守本份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可以不说谎话,这佛也是这样子,好像这样赞叹佛好像还是不足。其实按佛法的道理来说,这句话还是很深的,还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譬如说现在阿罗汉「不能知而妄语」,不能这样。

「五者、不能储蓄受用诸欲资具」阿罗汉他不储蓄受用的诸欲资具,受用的这个衣食住,他不储蓄。这就是没有隔宿之粮,当天要吃饭就乞一点吃就算了,不剩一点。剩下一点都给这些鸟,兽,给它们吃了,给动物吃了,自己无余,没有残余的。其他的,他也不积聚财富,没有钱,裤袋里头没有钱的。这个佛这样制戒,而阿罗汉就是能这样守护清净,是不可思议。「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这是赞叹阿罗汉持戒清净,这叫做尸罗摄受。

 

卯二、三摩地圆满摄受(分二科)  辰一、三摩地圆满(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三摩地圆满?

这四净胜这个戒,这一条说完了。现在底下说第二个三摩地圆满摄受。分二科,第一科三摩地圆满。分二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三摩地圆满了呢?我们愿意静坐修禅定,禅定怎么才是圆满呢?这底下回答、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显正。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显正

若已得加行究竟果,或第四静虑,乃名圆满。

这个修禅定,若是这个人,这个修行人,这位禅师,他已经成就了加行究竟果作意了,一共有七个作意我们前面讲过,你若成就到第七个,就是加行究竟果了,那就是初禅。你若是得了初禅了,可以称之为三摩地圆满。或者是由初禅又进步到二禅,三禅到第四静虑,「乃名圆满」,这个时候你这个三摩地算是圆满。这是显正,底下简非。

 

午二、简非

于此下位,皆未圆满。

「于此下位,皆未圆满」如果你得到三禅,得二禅,得初禅,那都不算圆满。或者是七种作意,你没能成就加行究竟果作意,都不算圆满。这么样解释。这是三摩地。三摩地圆满这一科说完了。

 

辰二、三摩地摄受(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三摩地摄受?

这第二科,分两科,第一科征。

说怎么叫做三摩地的摄受呢?问。底下回答。回答分两科,第一科令清净。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令清净

谓彼所得三摩地等,后时清净;

谓那个修行人,他成就了第七个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了,他又得到二禅、得到三禅、得到第四禅了,这个三摩地等,这个等字就是得到二禅,三禅,四禅了。「后时清净」这话怎么讲呢?就是后来,他听闻了佛法,断除去爱见慢了,断除去见烦恼、爱烦恼了。这个时候这个三摩地方清净。这样说呢,前面说三摩地圆满,你得到初禅乃至得到四禅,那还不算清净,那是世间三昧。那是世间人的三昧不是佛教徒。也可以说是佛教徒,通于世间人,通于非佛教徒,通于佛教徒,都可以得到世间禅。但是那个时候还是没有清净,若是再修学佛法的毗钵舍那,断除爱、见的烦恼了,这时候才叫做清净。这是「令清净」,这就是出世间的三昧。

我昨天,前天,有一篇文章介绍南传的安般随念法,一直的说到四禅,那就是说《清净道论》说的那个四禅,就是那个四禅。我看完了呢,很好,能这样修行实在很好。但是,忘记了,没有这句话,「后时清净」,这句话没有。只是得个世间的四禅,没有提到后时清净,要有佛法的毗钵舍那,没有提到,只是得到个四禅。但是这个《瑜伽师地论》的作者,弥勒菩萨老是不忘记佛法。所以「后时清净」这是要得到佛教的苦集灭道四谛,无漏的智慧成就了,才是三摩地清净圆满。这底下第二科。

 

午二、令调善

又三摩地不为有行之所拘执,乃至广说。

这又提到一件事。「又三摩地不为有行之所拘执」前面我们讲过了,就是不为法性之所拘执,是这样子。那就是不是力励运转作意,一定是无功用运转作意,那这样才是圆满的,才是摄受清净,就讲到这里。

 

卯三、见圆满摄受(分二科)  辰一、见圆满(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见圆满?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释正见

谓闻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见得生。

这底下第三科。前面是一个戒,还有一个三摩地,现在第三是见圆满摄受。分两科,第一科是见圆满。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见圆满呢?这见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问。底下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释正见。

「云何见圆满?谓闻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见得生」这是解释生正见。「谓闻他音」这是说,你要听闻佛教的学者,佛菩萨阿罗汉这些圣人,他们的法语,你要听。当然我们可以说读书也可以,可是经论上多数是「闻他音」,但是包括读书也在内的。「及如理作意」,闻他音还不够,你还要如理作意的。那么闻他音就是闻慧,由如理作意就是思慧和修慧,这样子。「正见得生」这时候这个正见才出现的,就是有一个正确的思想,不是邪知邪见的。「闻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见得生」这是说成就正见的一个过程,由闻他音及如理作意的过程,正见的内容它还没有说,这个文上还没有讲。

底下第二科,释圆满。分两科,第一科简非。

 

午二、释圆满(分二科)  未一、简非

由此正见,虽能知苦乃至知道,若未如实,犹不得名正见圆满。

这个地方说出正见的内容了。这是简非。「由此正见」你听闻正法,你又能如理作意,具足了闻思修三慧了,「正见得生」了。你这个时候,你能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知道这件事了。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这句话还不容易,的确还不容易。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我们从早晨起来到晚上休息,中间或者是做功课,静坐,我们心里面知道这是苦吗?知道此是苦吗?这色受想行识是苦呀!我们有这个感觉吗?我们没有这个感觉……知道这是苦,知道这是集,哎呀!我这心动念了,这是集!知道这是集吗?这个爱一动了,这个见,这个我我所动了,这是集!有没有这种想法呢?所以这还不是容易的。说是「虽能知苦,乃至知道」你虽然能达到这么好的程度了,知道闻思修三慧了。

「若未如实,犹不得名正见圆满」,若「未能如实」,如实是什么?就是得到初果以后。要初果以后才真实的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到初果以后,要得无生法忍以后,你才能够如实,就是真实的。这可见前面说是闻他音,如理作意,还在凡位,还是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这个时候。到了暖位已经是不错了,但是佛还不给你名之为正见圆满。这可见。「若未如实,犹不得名正见圆满」要这样子。

 

未二、显正

若能于彼如实了知;尔时方名正见圆满。

这底下显正。若是你能够不懈怠、努力的一剎那、一剎那……一下子得无正法忍了。这时候能如实的了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这个时候,「尔时方名正见圆满」这时候才能算是正见圆满。

我又想起来印顺老法师那句话。好像有一天,从台湾不知那位法师或是居士带来一个录影带,叫心灵之旅,可能是这个名字,把它放出来。第一段是由印顺老法师说一段话,但是我完全听不懂,印顺老法师的话,我完全听不懂。但是有个居士,我就请那居士,把它完全录下来给我看,那上面有一句话,印顺老法师有一句话。说:禅宗这个禅,不是讲道理的。这句话怎么讲?我们看了禅师的语录,万里无寸草处去,我们若不好好的学习佛法,这句话都不懂。但是禅宗不是讲道理的,这话怎么讲?讲道理的是经论,学习经论才是讲这……什么叫信解行证?怎么叫苦集灭道?怎么叫做暖顶忍世第一?怎么叫做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怎么叫做十地?就是清清楚楚的告诉你修行的法门。《禅师语录》是不及格的。它就是说一个大意,说那么一点。那你若想修行,非要读经论不可,读禅师语录不行。那不是讲道理的。这句话你可要怎么讲法?

所以这上面我们看这经论上说的非常清楚。这正见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才能有正见。但是还不圆满,还要到圣位才能圆满。「若能于彼如实了知,尔时方名正见圆满」这很有分寸的,一点儿都不可以错乱的,可以知道这件事。所以若是学习佛法,就是要学习经论。你学习经论以后,修行完了,得无生法忍了以后,再去看看禅师语录也可以,禅师语录也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可以看。你经论没有读,你就去读禅师语录不行,不可以。而我这么感觉,这《瑜伽师地论》说得非常的详细,很多的经论虽然也说到,但是没有这个详细。

 

辰二、见摄受

云何见摄受?谓于后时诸漏永尽乃至广说。

这是第二科见摄受。第一科是见圆满,第二科见摄受。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叫做见圆满?要得到初果才是见圆满。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的正见才成就。那么怎么叫见摄受呢?「云何见摄受?」「谓于后时诸漏永尽,乃至广说」。「谓于后时」,就是你得到正见了,得了无生法忍了,你还要继续努力修行呀!「乃至到诸漏永尽」一切的见烦恼,一切的爱烦恼,都没有了。「乃至广说」,那若说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五住烦恼都没有了,那是佛的境界了,这是太高了。「见摄受,乃至广说。」

 

卯四、解脱圆满摄受(分二科)  辰一、解脱圆满(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解脱圆满?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简非

谓若由有学智见解脱贪等,未名圆满;

这底下第四,解脱圆满摄受。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解脱圆满。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解脱圆满呢?这是问。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简非。

「谓若由有学智见解脱贪等,未名圆满」这个是简非。假设说这个人,他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还是有学。有学的时候,他的智慧得解脱贪瞋痴的烦恼,这时候还不算圆满,这个解脱还没圆满。「有学智见」这句话,这个智和见解释的很多,就是本论后边文有解释,解释的很多。现在姑且这样说,就是智是通达缘起叫做智;通达缘起寂灭性,名之为见,就是这么讲,简单这么说好了。由这样的智慧,能够解脱贪瞋痴等的烦恼。但是你是有学,你还要继续努力学,你在学这个阶段呢,你的解脱还不圆满,还有所不足,这是简非。底下第二科,显正。

 

午二、显正

若由无学智见得解脱者,乃名圆满。

你若到无学的时候,那个时候你的解脱是圆满了。那么阿罗汉也可以称之为无学,但是我想到佛的时候才是圆满。第二科,解脱摄受。

 

辰二、解脱摄受

云何解脱摄受?谓若行若住,常不退失现法乐住。如是名为解脱摄受。

这可见前面的圆满,还不如摄受。解脱摄受是什么意思呢?说这个人,他若行,或者是住,不管是什么境界,他常不退失现法乐住。现法乐住就是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禅他不退失,他不失掉。那么这个时候名为解脱摄受。我们从经上,从律上,看见目犍连尊者被木杖外道,把这个身体打扁了,头若打扁了,这个人还能活着吗?但是目犍连尊者,他能够用神通去恢复正常,还照样的去托钵乞食,还能有这种境界,就是不失。这可见就是有这种境界,「若行若住」,乃至到那种境界而这现法乐住不失掉,他这个禅不失掉,不失掉所以才能有神通。那就名为解脱摄受。这可是不容易。

 

子九、心清净行苾刍思惟五相(分二科) 丑一、举经言

复次如经言:心清净行苾刍,于时时间应正作意思惟五相。乃至广说。

这一共是十一科,现在第九科,心清净行苾刍思惟五相,这个心清净的苾刍,要思惟这五相,你才能算是心清净行苾刍。分两科,第一科举经言。

如经上说这个心清净行的苾刍,他于时时间「应正作意思惟」这五种相貌,乃至到广说这五种相。这是举经上的话。

 

丑二、释彼义(分二科)  寅一、心清净行(分二科)  卯一、释得名

方便勤修增上心者,乃得名为心清净行。

这底下第二科释彼义,解释经上的话,解释经上的义。分两科,第一科心清净行。第一科释得名。

怎么叫做清净行呢?「方便勤修增上心者」说是这个苾刍,当然也是包括比丘,比丘尼在内,他能善巧方便的有智慧,肯努力,修增上心,努力的精进不懈怠,修这个定,「乃得名为心清净行」才可以算是清净行。这可见,只是持戒清净,若不修增上心的话,还不能名为心清净行,还不够。戒已经不容易了,但是还没有给他清净心的名字。这底下第二科。

 

卯二、明彼障

诸恶不善欲等寻思,及亲里等所有寻思,皆于此行能为障碍。

第一科释得名,第二科明彼障。「诸恶不善欲等寻思」这底下是说彼心清净行的障碍。什么原因令我们的心不清净呢?就是「诸恶不善欲等寻思」,这些恶,就是贪瞋痴,他能发出来种种的罪过,所以它是恶。这个不善呢?发出来种种的罪过,做杀盗淫妄的这些恶业,能令人堕落三恶道,所以是不善。这些恶不善究竟指什么说的呢?「欲等寻思」,我们前面讲过,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及亲里等所有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还有一个轻蔑的寻思,还有一个家势的寻思,一共有八个寻思。这些寻思等,所有的寻思「皆于此行能为障碍」都能够对心清净行做障碍,叫你心里不清净。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当然不清净,我思惟亲里,我有些亲爱的人,我去想,去思惟,那也就是不清净,心也就不清净。这是真是不容易。所以这个修行的事情真是难,所以佛教来到中国,这个儒家的人,儒释道,儒家的人,就讥嫌我们佛教没有君,没有国王了,也是没有父母了,就讥嫌我们,讥嫌这个事情,是不容易。

 

《披寻记》四五五页:

诸恶不善欲等寻思等者:摄事分说八种寻思:谓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轻蔑相应寻伺,家势相应寻思。(陵本八十九卷九页)前三寻伺,能堕恶趣及障于善,是故说言诸恶不善。由是种种寻思令心扰动故,于心清净行能为障碍。

「诸恶不善欲等寻思等者:摄事分说」就是本论的摄事分上说有八种寻思:「谓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这个不死寻思,我们是讲过的。这轻蔑寻思就是高慢。「轻蔑相应寻伺,家势相应寻思。」这家势是什么呢?就是我有个大护法,总统是我的大护法,就思惟这个事情。「前三寻思,能堕恶趣及障于善,是故说言诸恶不善。由是种种寻思令心扰动故」,这就包括这八种都在内,扰乱你的心,老是动,「于心清净行能为障碍」,能障碍你内心的清净。

 

寅二、思惟五相(分三科)  卯一、标补特伽罗

略有三种补特伽罗。由软中上寻思行者,有差别故。

这底下第二科,思惟五相。分三科,第一科标补特伽罗,标这个人。

「略有」就是简要的说,有三种人「由软中上寻思行者有差别故」有三种补特伽罗,这三指什么说的呢?就是由于人有三种寻思的不同,有软寻思行者,中、上寻思行者,有这样的差别,所以叫做三种补特伽罗,是这样的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死的幻觉 序 我和我生长的地方[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放眼世界 1991.2.1~1991.2.15[栏目:星云日记]
 错过的十年[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出离生死苦海[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栏目:云鹤教授]
 清楚自己[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10. 两角钱多于千两黄金[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一)[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中部96经 耶苏葛力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五三五 天食本生谭[栏目:第二十一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