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1

或随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于定。

    从这一卷开始的时候,傍辨彼义。分二科,第一科引释诸经。引释诸经里分十一科,第一科乐空闲等,第二科修无量等,这两科解释完了。第三科是等持等至善巧等。第三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善巧非善巧,这一科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住出等相。这住就是在定里面安住不动,出就是从禅定里面出来,这一共有十一个相,第一个是住,解释过了。第二科就是出,我们现在这一科。出这一科里面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释。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标。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略标

谓如有一,于能入定诸行状相不复思惟,于不定地分别体相所摄定地不同类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随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于定。

「谓如有一于能入定诸行状相不复思惟,于不定地分别体相所摄,定地不同类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就是从三摩地里面出来了。究竟什么原因从定里面出来呢?「或随所作因故」,从定里面出来;「或定所作因故」,从定里边出来;「或期所作因故,而出于定」。这里面说出来三个原因,从禅定里面出来,这是略标。这底下第二科别释,解释这三个行相,三个原因。第一科随所作,随所作因,解释这个因。

 

辰二、别释(分三科)  巳一、随所作

随所作者:谓修治衣钵等诸所作业。

就是坐禅的这个修行人,他现在他的衣服破了,他要补一补;他的钵破了,他要修治,要修这个钵,要补这个钵,还有其他的什么事。「诸所作业」,各式各样的事情,他要做这件事,他就要从禅定里边出来,不能够一直的入定,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科,定所作因故。定所作是什么事情?

 

巳二、定所作

定所作者:谓饮食便利,承事师长等诸所作业。

「饮食」要吃饭,出定要吃东西。「便利」,或者是去厕所,就是要出定。或者是「承事师长等」,师长有什么事情,要为师长去做事,这时候也要从禅定里边出来。「等」还有其他的什么什么事,所以从禅定里面出来了。从这件事上看,说这个人入定三天,三天这里面有可能会要便利,可能有这个事。但是也有的文上说,他不去便利,对身体也没有伤害,也有的文说这个话。

 

巳三、期所作

期所作者:谓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许为他当有所作; 或复为欲转入余定。

这是第三科,或期所作因故。什么叫做期所作呢?「谓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许为他当有所作;」就是入定之前,他有一个约会,期契就是约会,约会到这个时候要做什么事、什么事情,有约会叫「期契」。「或许为他当有所作」,或者是同意为别人做什么什么事情,那么就需要出定。「或复为欲转入余定」。或者这个时候,就是要从这个定里面转到另外别的定里面去,那就要从这个定里面出来,这也是一个原因。这是说,别释这一科说完了。

 

辰三、总结

由此因缘,出三摩地。

这是这一科的总结。为什么要出定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从禅定里面出来。说住、说出。第一科是住,第二科是出。现在下面第三科是行。

 

寅三、行(分三科)  卯一、征

何等为行?

 

卯二、标

谓如所缘作种种行,而入于定。

第三科是行,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行呢?行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问。「谓如所缘作种种行,而入于定」这底下是标。这是什么叫做行?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入定的时候,他要入定之前的时候,他对这个所缘境要做种种的观察就叫做行,这个行是心行,心在活动,心的活动,心有种种的活动,不是一样,各式各样的活动,「而入于定」由这样的活动,才能够入定,这就叫做行。底下第三科就是解释。究竟是什么行呢?

 

卯三、释

谓粗行、静行、病行、痈行、箭行、无常行等,若于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诸行。

这就叫做行。这个粗行和静行就是……譬如说是他想要入初禅,那么他就观察这个欲界是粗劣的、是污秽的、是苦恼的,这是粗行。就是这样子观察,这叫做粗行。静行就是观察初禅天非常的寂静、微妙、安乐,是我所最理想的地方,就是这样子思惟,叫做粗行、静行。病行、痈行、箭行、无常行等,这就是修四念处,也可以这样观。病行,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一个大病。我们这个身体健康,忽然间某一部分有了病,这个病不是我们欢喜的,它是不对了。现在说全部的身体,全部的色、受、想、行、识都是一个大病,是这样的意思。就是这个不是可爱的,这个身体,这个色、受、想、行、识不是个可爱的东西,它是可厌恶的,是不应该有的这个东西。

在《阿含经》上佛对诸比丘说:不是你的东西,你不要拿。佛这么说完了,有个比丘说我懂了,我懂这个意思。佛说你懂什么?他说这个色、受、想、行、识都不是我的东西,我都不要取着。佛说对了,是这个意思。色、受、想、行、识都不是我。色,非我、非我所,受想行识非我、非我所,都不是我,我不要执着这是我,这是我的,不要执着,弃舍它。这可见在《般若经》上照见五蕴皆空,那么就是弃舍了。怎么样弃舍法呢?说这不是我的东西,我弃舍。你怎么弃舍呢?弃舍就是你观察这个身体是病行、是痈行、是箭行、无常行等,这无常行就是终究是要败坏的。你这样观察叫做行,叫做无常行。

这个照见五蕴皆空一下子都没有了,都没有了,心无所住,就是弃舍了。心无所住以后,这个心无所住。心无所住,按通常来说,我们不作如是观的时候,我们是住于色、受、想、行、识。这个住有两个意思:我们的这个心,这个思想在这里活动,叫做住;第二个意思是爱着的意思,着于色、受、想、行、识,也叫做住。现在是不住,就是不要拿,不要取着它,就把它空掉了它,这是不住。不住以后就是无色、受、想、行,识的境界,我们就住在无色、受、想、行、识的境界,那么就是不要住在色、受、想、行、识那个地方,住在无色、受、想、行、识那个地方。初一步,我们这个钝根人不妨这样子做,住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你就住在犹如虚空的境界里面,不要住在色、受、想、行、识那个地方,这样子久了,你这个心里面就习惯了,不住于色、受、想、行、识了,也不要住于空,空也不住,这叫做无住,这样子。现在这上……可是我们这个钝根人,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心总是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总是在色、受、想、行、识上活动,你一说是不住,这是很难嘛!但是我佛如来有善方便,告诉你这粗行、静行;病行、痈行,这个痈疮是病中之大病,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全部的身体像一个痈疮似的,进而厌恶、憎恶色、受、想、行、识这个东西,那么你自然逐渐的就不着了,不爱着这个身体了,你也就不因此而会有烦恼了,这是痈行。

「箭行」,为箭所中。在本论的后边也有解释箭是什么意思,老追着你不舍,叫做「箭行」。这个箭射来了,就是向你来了。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个大病、是个痈疮,老是随着你不舍,叫做箭行。你到天上去,它随着你;你到地狱去,它随着你;到饿鬼道,到畜生道,乃至到人道,它随着你不舍,不弃舍你,这是箭。这个苦恼的境界,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苦恼,一直随着你,叫做箭行。这么解释。

「无常行等」,而这个东西,也有的人认为我感觉这个身体很可爱,身体也很健康,事事都是如意的,那有什么不好呢?这时候「无常行」,你感觉好,终究有一天这个身体败坏了,等老来的时候你看你还好不好,还如意不如意,所以无常行,会变了。就是这样子,你入定之先,先作如是观,「是名为行」。这个意思。这是解释,卯三释。

「若于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诸行。」前边这个地方是说,如所缘做种种行而入于定,这可见是在入定之前作如是观。这样子说,应该是说,在止之前修的毗钵舍那,这么解释也可以。「若于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诸行」,这又不同了,这是在定里边的诸行,就是你得定了,在定里边作种种的观察,那就是和这又不同了,又种种的诸行。譬如说这个八胜处、十遍处是在定里面观想这个光明,有光明相,那就是又是一种行,各式各样的行。若是在禅定里面,去度众生去,那又是一种行,是各式各样的行。这就叫做行。《披寻记》解释得很好。

 

《披寻记》四四四页:

何等为行等者:此中粗行、静行世间离欲道摄。病行、痈行、乃至无常行等,出世离欲道摄。此中等言,等取苦、空、无我,或复苦、集、灭、道,或复真如、法性、实际。如三三摩地有空、无愿、无相行转,如是所余一切三摩地亦有各别行转,是故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诸行。

「何等为行等者:此中粗行、静行世间离欲道摄」。这不是佛法,是世间人能够离欲的一种方法,观这个粗行、静行。「病行、痈行、乃至无常行等,出世离欲道摄」。这是佛教,这是佛法里面胜过世间的那个离欲道,属于这一类的。「此中等言」,那个等字,言者字也,等言就是等那个字,这个等字是什么意思呢?「等取苦、空、无我,或复苦、集、灭、道,或复真如、法性、实际。」这也叫做行。也就是这样观,作如是观。「如三三摩地有空、无愿、无相行转」这也是行,这样的活动,转者活动,这样活动。「如是所余一切三摩地亦有各别行转,是故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诸行」这样的意思。这是解释这个行。其实若是我们静坐的时候,我不知道要怎么坐,静坐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修观,修止观。这就是这个方法,你就思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一个大病;这个病行、痈行、箭行、无常行等,就是这样观就可以了。然后再修奢摩他,修止。止他八个钟头,然后再修病行、痈行、箭行、无常行;修空行、无我行、真如行,这也是可以,可以这样修。

 

寅四、状(分三科)  卯一、征

何等为状?

 

卯二、标

谓于诸定临欲入时,便有此定相状先起。

这是第四科。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四科。第四科是说这个状,这个字。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状呢?形状、相状,第一是问。

「谓于诸定临欲入时,便有此定相状先起」这第二科是标,标出来。什么是状呢?这是说修行人常常的修各式各样的定,「临欲入时」接近,临者近也,接近要入定的时候,还没入定,但是要入定了,便有这种定的相状现起来,显现起来。譬如说是这个人静坐的时候感觉身体没有了,没有这个身体了,这就是一个状,是个相状,这就表示你要入未到地定了,这是个相状,这是各式各样的相状。便有此定的相状先起,各式各样,那么这就是状,叫做状。这是标,底下第三科解释。

 

卯三、释(分二科)  辰一、自了知

由此状故,彼自了知:我于如是如是相定,不久当入,或复正入。

这是分两科,第一科是自了知,自己知道。由于你这样用功修行的时候,现出来一个这样的行相,你就自己就明白了,「我于如是如是相定」,不只是一个相,这个定有这个相,那个定有那个相,各式各样的定,这样的相,那样的相,要得定,不久,不会太久,他就要成就了,就会要入未到地定了,就要得初禅了,要得念佛三昧了,就会知道的。「不久当入」。「或复正入」,或复就是正式要入这个定了,不是说是不久当入。不久当入,还有一段时间的,正入就是已经成就了,这样的意思。其实你若常常用功,心若是达到一个境界的时候,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先相,都是有先相的,不会那个事情突然间就出现了,它在前都是先现出个相来。

 

辰二、师了知

彼教授师由此状故,亦了知彼不久当入如是如是相定。

这是第二科。「彼教授师」教授这个修行人,这个修行人的老师。那个老师「由此状」,你报告他了,他就由这个状,他就知道了,你不久当入如是如是相定,他就知道了。我以前也说过,虚云老和尚的年谱上,说他在静坐的时候,在夜间,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电灯,顶多是个油灯。夜间的时候就看见有人,他可能在禅堂里坐,禅堂还是在房子里面,隔着几道墙的,他看见有人就到厕所去了,有这个境界。那这是什么?这是欲界定的相,这是得欲界定的相貌。说是大白天,说是有太阳出来了,但是能看见星辰,这是欲界定的相貌;也有的人,还有名气很高的人,这个人得天眼通了。哎呀! 我一看这个人是虚名,这是欲界定的相貌,怎么能说得天眼通呢?我说这些话,我感觉到,我看见了,这个人名气很高了,很多人都很仰慕,这是一个好现象,就是自己想要求道,所以有一个有道的人,哎呀,心里很欢喜,想到他那里去学,这是个好现象。但是结果这个人是个虚名。大家都愿意求道,这是佛法的兴相,但是那个人是个虚名,反倒是个衰相。这看出来什么呢?就是我们佛教里面对学习佛法,很多人都是读过经的,谁没有读过经?就是小小的,染指之味浅尝则止,学得不够,小小的,所以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人胡言八道,唉呀,这个人说的是妙法。你看遗憾不遗憾呢?多遣憾!但是这个事不是太难事,我们把《瑜伽师地论》好好学,很多都知道了,很多很多事情都明白。智者大师的这些书,你能好好学也知道很多事情的。但是就是没有好好学,没有好好学,就是不行了,就不及格了。

我昨天说过,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有人说这是弥勒菩萨说的,也有人说这是无著菩萨说的。是弥勒菩萨说也好,是无著菩萨说也好,还有谁能比无著菩萨说法更微妙的?我们有什么遗憾呢?还有什么遗憾?他在那里讲经说法,我没有去听,有什么遗憾的吗?所以不需要。当然人的思想不稳定的时候,当然就是这样子,当然人家说怎么怎么的,心里就动了。印顺老法师他自己的文章上说,他是到了抗战的时候,七七事变的时候,他就到了重庆,遇见法尊法师以后,他的思想稳定下来了。这句话怎么讲法?就是他对于佛法,就是这样子,就达到这个程度,再不随便听别人舌头转了,不随别人的舌头转了,不这样子。当然我们思想没有达到那个程度,但是我们应该会分别,应该会这样分别。我们若是多读经论,这些经论,第一是释迦佛说的,是佛说,第二我们看龙树菩萨的论,无著菩萨、弥勒菩萨的论,世亲菩萨的论,古德的,天台智者大师、窥基大师这些人的著作,我认为后代的人没有一个人能胜过他们。还有什么遣憾的事情?所以思想虽然还没有稳定,也差不多,差不多要稳定了。就是在这里好好用功,要爱惜光阴,尊重同梵行者,爱惜光阴,好好努力学习、修行,我认为很快乐。所以这上面说「彼教授师由此状故,亦了知彼不久当入如是如是相定」,知道这件事的。

我又有妄想。当然这《瑜伽师地论》很广,前一章、一章,每一章、一章,一节、一节,一段、一段,当然我们心里面感觉到这有什么意思?不大明白。但是假设我们现在是修定的话,你常常静坐的话,你就会感觉到对于定我需要多多的了知,多多的明了。而这里面说的事情很多,不正好能满你所愿了吗?不是正好吗?前边有寻有伺地,那三地,还有五识相应地,还有意地,最初的时候,我们读这干什么?说这做什么?后来应该知道了,这是叫我们发厌离心,世间是苦,叫我们发厌离心,是这样的意思。这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为什么没能够得解脱,是厌离心不够。对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对于这个臭皮囊不能厌离,总是爱着,总是着,系缚住了,不得解脱。由于那个意地,说到生、说到死、说到三个有寻有伺地那三个地,我们会明白世间是苦,叫我们厌离。这事儿非常的重要了,非常重要!说我现在我没有那么多的财富,没有那么多的财富不是很好吗?没有系缚。若我们还要去追求财富,那不是颠倒吗?我现在这个光阴很宝贵,赶快要求道,怎么可以拿这有用的时间去追求颠倒的事情呢?说不去不行,那有不行的事情?不行是你的分别,行也是你的分别,不行也是你的分别,就是你心的分别,你心若不分别有什么事?什么事也没有。定老法师有一回说,说一个老父亲有几个儿子,对儿子老是不满意,老是挂心,这个事儿也不行,那个事儿也不行,总是挂心,其实你死掉了,那几个儿子照样生活,可能还更好。所以就是你对儿女的爱,这个爱使你自己有这个分别,若是我不在,我放心不下。其实就是自己的分别,那有什么事情呢?所以前面我们学过去的我们感觉到,我们应该学习。后边说到禅定更是我们所需要的。「彼教授师由此状故,亦了知彼不久当入如是如是相定」。

 

寅五、相(分二科)  卯一、征

何等为相?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标列

谓二种相。一、所缘相,二、因缘相。

这是第五科,叫做相。前边是状,其实状也就是相,但是相又另有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释。「何等为相?」这是问。底下「谓二种相。一、所缘相,二、因缘相」。这是标列,列出来一个相。这是第一科是标列。第二科是随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这个所缘相。

 

辰二、随释(分二科)  巳一、所缘相

所缘相者:谓分别体。由缘此故,能入诸定。

这个所缘相。所缘相是什么呢?就是你入定的时候,静坐的时候,你一定要选一个所缘相,这是所观察的这个相貌。譬如说是观察这一念心,这一念心也是一个所缘相;或者是修不净观也是个所缘相;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都是所缘相,很多很多的所缘相,前面也说过。但是这上面有个解释,「谓分别体」,这句话说得太厉害。这个所缘相是什么呢?是依你的分别心为体性的。就是你的心所分别的影相,所现的影相。我心里面想有一个不净,有个白骨,其实那个白骨,那有白骨呢?白骨就是你心分别想的,就是这么回事。所以是以分别为体性的。这话的意思就是你若不分别就没有这么回事。若是不分别,它也是有,那就不是以分别为体性了。是这么意思。「所缘相者:谓分别体」。这样子,我们从这里也得到一个消息,说是我静坐的时候佛来了,来赞叹我有修行,哎呀!这还了得,佛来赞叹我还了得?其实这是分别体。佛就是你分别心的影相,不是真有佛来现的,不是的。他说那话是赞叹你,等于你自己赞叹你自己,那有谁来赞叹呢?说我入定的时候,我就怕走火入魔,你若知道这一句话,那还有魔可得呢?这一句话就明白了。所以所有的境界来的时候,你不用怕,没有那么回事,你只要不分别,什么事也没有。所以这可见佛菩萨说话不是那么虚浮的那种境界,只是一句话就说明白了,就说完了,比我们说了一大篇还没有说明白,他就说一句,说明白了。「谓分别体」。

「由缘此故,能入诸定」为什么要有这个所缘相呢?要有所缘相干什么呢?「由缘此故,能入诸定」你一定要有这个所缘相,你才能入定,不然你不能入定,你心里乱。有这个所缘相的时候,你心能制心一处,使令它集中,集中一处,就能入定了,所以要有所缘相。

 

巳二、因缘相(分二科)  午一、标能入

因缘相者:谓定资粮由此因缘,能入诸定。

这是第二段。前面是说所缘相,底下第二段解释因缘相。因缘相是什么呢?这里分两种第一科是标能入。

「因缘相者:谓定资粮由此因缘,能入诸定。」谓定的资粮,资粮者因也,以此为因,就是「由此因缘,能入于定」,你才能入定,这就叫做因缘相。看这个意思,前面这个所缘相,「由缘此故能入诸定」这是所缘缘。因缘相,看后边的情形,是增上缘,是指增上缘说的。这是标能入。第二科释资粮,解释这个资粮的意思。分两科,第一科列出种类来。

 

午二、释资粮(分二科)  未一、列种类

谓随顺定教诫教授,积集诸定所行资粮,修俱行欲厌患有心,于乱不乱审谛了知,及不为他之所逼恼;

「谓随顺定教诫教授」这个定的资粮究竟是什么呢?就是随顺于定的教诫和教授。就是那个师长他的教授,他的教诫。而这个教诫和教授是顺于定的,你这样做顺,随顺于定。顺于定就是……顺者有个趣向的意思,慢慢地,慢慢地,就达到……就入定了。譬如这条路是到三藩市的,但是这条路还不是三藩市,可是你从这条路走呢,就到三藩市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资粮它不是定,但是师长对这样的教授教诫,你就这样子做,慢慢、慢慢你就到定那边去了,所以叫做顺,随顺定的教诫教授。

「积集诸定所行资粮」,那么我们想要得定的人,想要修定的人,就是诸定的资粮你要积集,你要去创造,积集。说大众僧在这里学习佛法,学习禅定,你给他盛碗饭,你到厨房给他烧饭,这都是「积集诸定所行资粮」,也都是。你为大家做了事情,你这个功德,就有这个作用,就是这个作用。你给他烧了饭,他吃到肚子里去静坐去了,他去静坐去就对你得定就有助益,就是有助益的。这是各式各样的事。譬如说是他骂我一句,冤枉我了,但是你在这时候作如是观,修止观的话,就是骂你那一句话,就帮助你修止观了,对你修止观能有帮助。如果说是你不这样子想,你就是同他,你骂我,我就骂你,那就是生死业了。他若骂你的时候,你就在这里修止观,骂你这句话就是帮助你止观的力量可以进步。所以世间上的事情,没有说是决定是对的,决定不对,没有决定的事,就在乎你的分别。说我身体很健康是很好,但是你若是去造罪呢,你有什么好?但是你若做功德,你去修禅、修戒定慧,那么你这个身体的健康就是宝贵了,就是这么回事。所以这个定的资粮,你就是这样子做。「由此因缘能入诸定,谓随顺定教诫教授积集诸定所行资粮」要这样积集。

「修俱行欲厌患有心」。「修俱行欲厌患有心」,这就是一个欲,一个厌,这两个字。就是我对修学圣道有强烈的愿望,就是叫做欲;对于这个颠倒妄想的这些尘劳的事情,要厌,那是有过患的事情,我不高兴,从今天开始再也不要颠倒了,就是要厌,厌患,叫「厌患有心」。《披寻记》有解释,我们看看。

 

《披寻记》四四五页:

修俱行欲厌恶有心者:修俱行欲,谓取欣乐相。厌患有心,谓取厌离相。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二卷一页)

「修俱行欲厌恶有心者:修俱行欲,谓取欣乐相」。就是取这个欢喜的相貌,我能够学习戒,学习定,学习慧我可以得解脱,可以得圣道,所以这样子呢,戒定慧是我所欢喜的,就是这样意思。就是我一方面学习,一方面欢喜,我一方面也愿意这样做,那么这叫做修俱行欲。这个俱就是同时的,大家同在一起,这个修是实际的行动。实际行动的同时还有欲,就是有强烈的希望,有欢喜心。这欢喜心和修是在一起的,叫做俱行欲。「厌患有心,谓取厌离相」。「厌患有心」,「有」就是惑业苦,烦恼和颠倒的业力,还有种种的痛苦,这个惑业苦,我不高兴它,厌患它。「谓取厌离相」。这是自己去分别,去观察这可厌恶的事情,就增长了你的厌离心。「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二卷一页)」。这样的意思。

 

于乱不乱审谛了知,及不为他之所逼恼。

这个定的资粮其实前面也都说过,说过这件事。「于乱不乱审谛了知」譬如说是我们的这眼耳鼻舌身和色声香味触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心是什么样子?心的反应如何?在这个贪瞋痴出现的时候的这个境界,这个心的反应怎么样?说十相,色声香味触,这是五相,还有这贪瞋痴三个相,还有男女两个相,加起来是十相。这十种相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心就是乱了,心里都不寂静,就是乱。说那个五盖,贪欲、瞋恚、掉悔、疑,还有一个睡眠,这五盖。五盖的境界出现的时候心里也是乱,或者说是有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国土的寻伺、亲里的寻伺,就是我还有个大护法,又怎么怎么地,心里面一想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心里面就是乱了,这就是乱。这不乱呢?你心里面观察这是病行,这是痈行,这是箭行,是无常行,是空的,是无我的;一观察呢,心里寂静,它就不乱,就会寂静。所以心一境性的时候,心里面是不乱的。「审谛了知」对于什么是乱,什么是不乱,你要深刻的去认识这件事。也就是你要知道什么是颠倒,什么是不颠倒。你要深刻的要认识这件事。

「及不为他之所逼恼」这也是一个定的资粮,也是资粮。这样说,这几样事都是属于定的资粮。前边是列种类,列出来这个种类。这是随顺定的教诫教授,积集诸定所行资粮,修俱行欲厌患有心,于乱不乱审谛了知,及不为他之所逼恼,这都是定的资粮,但是这是列出来。底下随难释,第二科。随这几种有难的地方加以解释,不难的就不解释了,这个意思。

 

未二、随难释

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声所作,或功用所作。

这是解释。就是解释这个不为他之所逼,解释这句话。这一句话分成几个:人所作,非人所作,音声所作,功用所作四个,分成四个来解释。看《披寻记》说的就明白了。

 

《披寻记》四四五页:

或人所作等者:此释他所逼恼诸差别相。谓所居处,若有怨敌、盗贼、师子、虎、豹、狼、诸恐怖事,是名或人所作非人所作之所逼恼。又彼处所,昼时愦闹,夜多音声,是名音声所作之所逼恼。又彼处所,随顺身命众具不易可得,求衣服等甚为艰难,饮食支持有所匮乏,是名功用所作之所逼恼。

「或人所作等者:此释他所逼恼诸差别相」。解释这一句话,「为他之所逼恼」。「谓所居处」,就是你居住这个地方,「若有怨敌」,这个敌而又是怨,这是太厉害了。这个怨敌和这盗贼,这是人所作。你若有怨敌有盗贼的时候,这时候来捣乱,来侵犯你。或者有狮子,有虎狼,有虎豹,有豺狼,诸恐怖的事。怨敌、盗贼也是恐怖的事,这是非人所作。「是名或人所作,非人所作之所逼恼」这是这两个。「人所作,或非人所作」这两句话解释完了。「又彼处所,昼时愦闹,夜多音声」你说用功修行的地方,白天的时候是愦闹,令你心里很闹,干扰你,触恼你。夜间的时候音声也很多,是名音声所作的逼恼。这不是定的资粮,这是侵犯你,扰乱你,这是定的障碍。

「又彼处所,随顺身命众具不易可得」就是那个地方,「随顺身命众具」就是生命生存所需的这些衣食住的这些众具,不容易得到。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出家人,修行人,自己没有生产,就是靠人家帮助,但是那个地方,这件事难。所以随顺身命生存所需的众具不容易得到。不容易得到也要得,你一定要吃饭,要有衣服穿,要有地方住,这个衣食住所需是要去求去。「求衣服等甚为艰难,饮食支持有所匮乏」,这样子,「是名功用所作之所逼恼」这是自己的问题,这又是困难。这叫做「或功用所作」这句话这么讲。现在说不为他之所逼恼,就是没有这些事情。没有这些事情呢,那就是定的资粮。若有这些事情,就是定的障碍了,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修行的时候,你要选择那个处所,要没有这些障碍才可以。若有这个障碍,这个地方不可以住。

 

寅六、调善(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谓善?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标相(分二科)  巳一、举不调善

谓若三摩地犹为有行之所拘执,如水被持;或为法性之所拘执,不静不妙,非安隐道,亦非证得心一趣性; 此三摩地,不名调善不随所乐安隐而住。

这是第六科。就是住出等相一共有十一科,现在是第六科是调善。

这个调善怎么讲呢?就是你这个修行,修的定,是调,就是很合,调合,彼此是合顺的,就是心情自在的,叫调。是属于好的,善,而不是恶法。当然对恶的事情,也可能做得很自在,但是不是善,是恶。而现在是属于善的,佛所说的这个禅定,你修得很调顺,很顺,很自在。但是怎么叫做调善呢?讲一讲,解释一下。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是问,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标相。

「谓若三摩地犹为有行之所拘执,如水被持」;若是我们现在用功修行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还在「有行之所拘执」,还在这个程度。这「有行」后边有解释,很清楚。就是还要特别的谨慎,要特别的努力来控制自己,就像那个水它是流动的,你非要周围把它围起来,把它装在瓶子里面控制住它,这样子还不能算是调善。

「或为法性之所拘执」。这个「法性之所拘执」后面也有解释,这是属于世间上的事情,就是被那样的方法所拘执,「不静不妙」这个不静,心里面浮动、扰乱,这就是有烦恼来了,烦恼是不寂静的,扰乱你。「不妙」就是你本身上这一部份,烦恼也是常常活动,那么这就是不妙,也是不好。我们说一个情形,自己在自己的这个范围内,烦烦恼恼的,不寂静。虽然是用功修行,不是那么好。但其他的事情还常常来干扰你,使令你不得用功,那么就是叫做「不静不妙」。

「非安隐道」,你修行这个圣道,修道的时候,感觉不安隐。不安隐什么呢?我又失掉了。我本来修学得还算满好,忽然间一念之差,你那一点成就又失掉了。所以是不安隐,就是不隐固,那都不叫做调善。「亦非证得心一趣性」你没能达到这个……「心一趣性」,也应该就是心一境性。这心一境性,但是后面的解释是指二禅以上,才算是心一趣性,初禅都不算数。「此三摩地不名调善」因为有行之所拘执,法性之所拘执,不静不妙,非安隐道,亦非证得心一趣性,这样的三摩地,不算是调善,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不随所乐安隐而住」,这个不调善的境界,不能随着你所欢喜的,没能达到那个理想的安隐而住,没能达到这个境界。这就叫做不调善。这第二科就是例调善。这就是以他为例,那么就可以知道怎么叫做调善了。

 

巳二、例调善

与此相违名为调善。

与前面这个有行之所拘执,法性之所拘执,没有这些事情,能得到心一趣性了,那就叫做调善。

 

《披寻记》四四五页:

不静不断等者:所治烦恼未永寂静是名不静。自地烦恼爱味相应,是名不妙。所得之道有退转故,是名非安隐道。未得无寻无伺地故,是名亦非证得心一境性。

「不静不断等者:所治烦恼未永寂静是名」叫做「不静」。「自地烦恼爱味相应,是名不妙」。自地烦恼爱味相应,有一点成就的时候就爱着这个境界,这也是不妙,也是不好。「所得之道有退转故」,你得到了,又失掉了,「是名非安隐道」。「未得无寻无伺地故」,就是二禅以上的这个定,你还没成就,「是名亦非证得心一趣性」,那就是初禅都不算数了,得到初禅还不是那么理想的,这样的意思。

 

辰二、随释(分二科)  巳一、有行拘执(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犹为有行拘执?

前边是标相,标出来一个不调善的相,标出一个调善的相,这标相。这底下第二科是随释,解释这个不调善。分两科,第一科是有行拘执,第二科是法性拘执。这有行拘执分两科,第一科征。

「云何犹为有行拘执?」说那个人用功修行,怎么叫做有行拘执?「犹为」他还为有行拘执呢?为它所控制?这是征。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举有行。分二科,第一科是由俱思。什么叫做「犹为有情拘执」呢?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举有行(分二科) 申一、由俱思

谓由誓愿俱行思故,制伏外缘,持心于定。

这是叫由俱思。就是那个修行人,他修行的境界要「由誓愿俱行思故」。这个誓愿怎么讲呢?就是,愿是希望的意思,希望有什么成就。这个誓是决定的意思,我决定要成就这样的功德,叫做「誓愿」。这个「誓愿俱行思故」,譬如说我决定要得到四禅八定,你有这样的愿,那么当然你就是这样子做。这样做的时候,这样做就是一个思。这个思就是执行的一个领导者,在行的时候的一个指导者。你在做的时候怎么做呢?就是你内心里面有一个思心所,这个思心所就是那个行的司令官,他告诉你这样做,这样做,就是那个力量,那个心所法,就是思。而这个思和那个誓愿是在一起的,是一个愿,一个行,就是这样子,愿和行在一起。在一起,而这个意思就是要有强大的愿力,而又努力去做,是这么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制伏外缘」它能够由你这个愿和行,这样有力量,就把外边冲击你的,障碍你的因缘制伏住了,「持心于定」,持就是把它控制,控制这一念心在定里面不要动。「制伏外缘」,实在也是你的心,这个贪欲、瞋恚都是你的心,现在由你强大的愿行,把这个贪欲,瞋恚,散乱各式各样的烦恼,把它排出去了,然后用了很大的力量,把这个心叫它定下来。这个境界是什么境界?就是不是很自然的。这叫做不调善,这样的意思。

 

《披寻记》四四五页:

谓由誓愿俱行思故等者:此中誓愿,谓欲令心离谄离诈调柔正直,由是其心不为外境之所缠扰。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卷七页)思与俱行,名俱行思。

「谓由誓愿俱行思故等者:此中誓愿谓欲」这是欲,令心离谄离诈调柔正直」,「离谄」,谄是谄曲不直,这个诈是欺诈,这都不是修行人的事情。心里面「调柔正直,由是其心不为外境之所缠扰。如声闻地说。」「思与俱行,名俱行思。」这个思与这个愿在一起活动叫俱行。这是由俱思。第二科,由功用。

 

申二、由功用

又于作意,要由功用方能运转,不令内心于外流散;

「又于作意」,你静坐的时候,不管修止也好,修观也好,都要作意。这个心要动起来,这作是动,要把心动起来。动起来,当然这是一个智慧的行为,不是其他的事情。这是「要由功用方能运转」,我修无常行也好,修痈行,修箭行,修无常,修无我行,修空行,不管你怎么修,「功用」这个功者,用力量,用强大的力量,这时候止观才能够动起来,要这样子。「不令内心于外流散」这个心里面的烦恼很强,你就老想到外面去攀缘去,但是由于你的功用力量很大,不使令它向外跑。

 

未二、结被持

故作是说,如水被持。

就像水被障碍住,把这个水障碍住,叫它不流出去了。这叫做功用。这底下说

 

《披寻记》四四六页:

又于作意要由功用方能运转等者:前作意中说有四十作意,当知此为力励运转作意所摄。谓修始业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故。(陵本十一卷十七页)

「又于作意要由功用方能运转等者:前作意中说有四十作意,当知此为力励运转作意所摄。」四十个作意里面有一个力励运转作意,这里正是说这个力励运转作意的相貌,是这样的意思。「谓修始业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故」,就是才开始修止观的人,修禅的人,他还没有能得到奢摩他的作意,没能得到未到地定以上的作意,这个时候这个人他内心的修行的境界就是这样子,要努力的控制这一念心,才能够勉强的心里面安下来,那么这就是不调善。这样的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Finding the Teacher[栏目:Bhante U Vimalaramsi]
 106.耆那教分裂的警惕──灭诤七法的教说[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35.尊者阿难教导如何灭除色欲[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四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阿修罗道之苦[栏目:妙离世间·嘎玛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