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7)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0

辰三、正念(分二科)  巳一、标举义

若由此故,能断所治,集能治法,令其圆满,是名正念。

这是第十大科「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这一科里边分下来的,这一科里边「广说义」、「略释名」。「广说义」这一科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说因具义」,第二科「说正三摩地」。这个「说因具义」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别显」。「别显」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前导次第义」,这一科讲完了,第二科「于三摩地资助义」,这一科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正见」,第二科「正精进」,刚才读的文就是第三科「正念」。这一科里边,就是说的三十七道品里边的八正道。

「若由此故」,前面说的是正精进,「若由此故」,这个「此」是谁呢?这个「此」就是「正精进」,若由此正精进故,就是能引发出来「正念」。其实正精进的时候,一定是有正念的,但是不断的精进,正念也因此而进步了,也会有进步。进步了,这个由正念「能断所治」,能除灭所治的邪见、邪思惟等。「集能治法,令其圆满」,为什么这个正念能断所治呢?因为正念它有一种功能,「集能治法」,能集起,「集」者起也,生起的起,能集起能对治邪见等这些法门。这个能治的这些法门,实在是什么呢?就是四念处。这些法门能够明了现前,就是正念的力量。「令其圆满」,这个能对治的法门就是四念处,四念处这样的止观,由正念令它现前,令它圆满,令它的功能能够圆满的成就,这都是正念的力量,所以「能断所治」。

如果没有正念的话,不能够明了现前,所有的这些法门不能明了现前,那当然不能够「能断所治」。像我们很多人欢喜念佛,欢喜念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念,就是这个念。这个念使令这佛的名号明了的现前,这也是念的力量。说我念佛的时候,我心里面老是打妄想,就是这个念没有力量,这个明了的念没有力量,所以这个佛号不现前了。那么其他的念有力量,我去打牌去了,去看电影去了,或者其他的什么颠倒妄想的事情,那些念有力量,所以那些事情现前了,而这个正念它不现前,是正念没有力量。

现在这个佛法中,不管是修定也好,修慧也好,修戒也好,戒定慧都是要有正念,所以正念是非常重要的。《大智度论》说一个譬喻,这个正念像什么呢?像守门人,门口有一个看门口的人,就是好的人可以进来,不好的人不可以进来。那么这个正念就是管这件事的,就是我须要的这些修行的法门,我要现前就现前,就是念的力量,我不须要这些杂染烦恼的,都不要出现,就不出现。这就表示你的正念有力量,有了力量「能断所治,令其圆满,是名正念」。这是「标举义」,把这「正念」标出来,同时也举出来正念的含义,正念的意义是什么。

 

巳二、明分摄

此念即是三摩地分,故亦兼说正三摩地。

这是第二科「明分摄」,就是这个正念范围是很广的,由凡夫开始修行,一直到成佛都是有正念的。但是现在这里说念,是有它一个一定的范围的,不能说是太过份了,那又不是。

「此念即是三摩地分」,「分」就是因的意思,因果的因,就是那个正定的一个因,依此为因而成就禅定,所以它这个正念,就是正定的一个因。「故亦兼说正三摩地」,你有正念的时候,你这个正定一定是出现了,一定是成功了,所以有因也就有果。「故亦兼说正三摩地」,所以这里说是正念,那也就是兼说正三摩地在内了,正三摩地也在这里边。《披寻记》里边文说的倒是很详细,但是我们不说了,这样子。

 

丑二、说正三摩地(分二科)  寅一、方便位

若是时中舍邪见等令不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即于如是方便道中,亦能弃舍邪精进念,兼能修满正精进念。

这是第二科「说正三摩地」。第一科「说因具义」,说因义说具义,这二方面都说完了,所以现在第二科就说这个「正三摩地」。我们以前讲过,「前导次第义」是因义,「于三摩地资助义」是具义,一个因一个具,这二科讲完了,也就是把「说因具义」这一科说完了。现在说「正三摩地」,说这一科,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是「方便位」。

「若是时中舍邪见等令不复生」,若这个时候修四念住正精进,精进什么?就是修四念住。若这个时候,你修这个四念住,当然这里面有正念、正精进都有,这个时候你有了成效了,「舍邪见等令不复生」,你这个道力增强,强大了,能弃舍了这个邪知邪见,使令它不再生起,心里面清净,没有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这些事情。「修正见等令得圆满」,这个时候修四念住这个道力强了,能够修行到使令这个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等,「令得圆满」,圆满的成就了。

「即于如是方便道中,亦能弃舍邪精进念」,这个使令正见圆满,「即于如是方便道中」,这个「方便道」就是还没得果,在得果之前那个方便道。方便也是因的意思,圆满就是果的意思,圆满之前的果位叫做方便,就是方便也是一种善巧方便的智慧。你能精进的修行,是谁修行呢?但虽然说是精进,而实在是智慧,就是以智慧为方便中,「亦能弃舍邪精进」等。前面说是弃舍邪见、邪语、邪业、邪命、邪思惟等,现在不但是这些,还能弃舍邪精进。邪精进就是放逸的事情,对于放逸的事情很精进,叫做邪精进,现在是能弃舍这件事,不会有放逸了。邪念,这个邪精进、邪念都弃舍了,也没有邪念。「兼能修满正精进念」,能够断一切恶法,同时也能够具足了修满正精进、正念的功德,也成就了。就是不断的精进地修四念住,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能弃舍邪精进,弃舍邪念,修满正精进、正念。这个时候是「方便位」。

 

寅二、圆满位

若于是时,于彼诸法能断能满;即于此时,圣正三摩地亦得圆满。

「若于是时」,以下第二段是「圆满位」,这个时候,「于彼诸法能断能满」,邪的八事完全能弃舍了,这个正精进、正见、正念、正思惟等八事能圆满了。「即于此时,圣正三摩地亦得圆满」,也成就了。这个「三摩地」就是八正道里边最后那个正定,这个正定是由前边的止观成就的,这个止观成就了,慧成就了,定也成就了,而这里边说这个「圣正三摩地」,是定慧都具足的。「亦得圆满」,所以叫做「圣正三摩地」。

 

子三、三学摄(分二科)  丑一、配渐次(分二科)  寅一、戒学摄

此中由慧为导首,于增上戒先自安处。

这是第三段「三学摄」。「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那个解释里边一共是分三科的,第一科「略释名」,第二科「广说义」,这都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三科「三学摄」,配属戒定慧三学,分二科,第一科「配渐次」。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戒学摄」。我们也常会听人家说,我们学习佛法有什么样的次第,的确是有这回事。而这里也正是按照八正道的次第,来说学习佛法的次第,第一科是「戒学摄」。

「此中由慧为导首」,这里边圣正三摩地是由智慧为前导,智慧为导首,就是由智慧开始的,也是由智慧作领导者,作指挥者。是作什么呢?是「于增上戒先自安处」,由自己的智慧来决定,是「于增上戒先自安处」,先将自己安住在增上戒里边。这个戒是最殊胜的一个法门,所以叫「增上」,有强大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去学定,所以叫作「增上」,是这样意思。「于增上戒先自安处」,就是佛教徒一开始学习佛法,先应该受戒,这是一个次第。

 

寅二、心学慧学摄(分二科)  卯一、总说

次闻他音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学并为依止,于方便道中,发生增上心学及增上慧学。

这是第二科「心学慧学摄」,分二科,第一科「总说」,先学习佛法的人先受戒,受了戒以后做什么呢?

「次闻他音」,其次就是听闻佛法,这个「他」也指人说,也指经论说,自己阅读也在内的。「如理作意」,听闻佛法,不是听闻就算了,心里面要再去思惟,所听闻的那个佛法的道理,要放在心里面去思惟。思惟这个道理,什么叫作无常,什么叫作无我,什么叫作戒,什么叫作定慧,所听闻的佛法,要这样要在内心里面思惟,所以叫做「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学并为依止」,这个「闻他音如理作意」,这属于智慧,属于智慧,但是不只是智慧,就是一开始所受的戒,也是彼此相应的。「并为依止」,就是完全作为自己的依止处。这个「依止」是什么?就是能依止的就是心,就是我们的心,也就是身口意都在内了,所依止的就是戒和慧这样子。

「于方便道中,发生增上心学」,就是在求圣道的方便中,自己要建立这个增上心。「发生」其实也就是建立的意思,就是从自己心里面要引发出来,也就是学习这个增上心学。「增上心学」就是定,就是学习奢摩他这个意思。这个奢摩他是什么?就是心,就是心明静而住,叫作心学。我们如果常常静坐,自然会明白这件事。在静坐的时候,那有别的事呢?就是这一念心要他明而不昧,叫他寂静而不散乱,就是明静而住,所以就是心。但是你常常这样用的时候,就有力量了,这个力量很强大,就是外边的这些颠倒错乱的事情,不容易动摇你,当然这是逐渐逐渐成就的。所以「于方便道中发生增上心学」,就是以前面「闻他音如理作意」和「增上戒」作依止,然后学习这个增上心,学习静坐。

「及增上慧」,这个增上心,同时还要学习增上慧,增上强大的智慧。这个慧也是从闻他音如理作意来的,这个增上心也是闻他音如理作意来的,也是从经论里边来的,这个增上慧也是从经论里边来的。这个前面说由慧为导首,那个智慧前面一开始讲过,就是一个信和愿为慧,我相信世间有真阿罗汉,这就是信,而也就是慧,还有一个愿的意思,就是我也愿意要作圣人。有信愿,也就是想要不愿意作凡夫,想要作圣人。我对于佛法里边这样的说法,我有信心,我还有愿,佛教说有真阿罗汉,有佛有菩萨有圣人,我有信心,我也想要成佛,就是这个意思,有信也有愿,那叫作慧,这就是有智慧。

如果对于佛法这样的说法,我没有信心,这个人的智慧不够,没智慧了。

现在这里说这个增上慧,和那个有关系,但是不一样。这个慧是见真理的智慧,这个增上慧,这叫作慧,见到真理的那个智慧。这个增上心学,发生增上心学,发生增上慧学,也就是建立,建立增上心增上慧,就是建立定慧了。但是初开始的时候,这个见真理的智慧还没成熟,就是从经论上学习来的这种文字上的智慧,就是闻慧和思慧,观一切法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空的,就是这样,这就是智慧。这样的智慧还没见到真理,但是见真理的还是要他,所以初开始是由自己的智慧决定,去学习戒受戒,然后学习静坐,静坐中有止有观,就是增上心和增上慧,这样意思。这一段文是总说的。

 

卯二、别配

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学;正见、正精进,名增上慧学。

这底下第二科是「别配」,一样一样的说出来它的名字。「此中正念」,这前面「总说」里面,也包括前面这一段文,这个「正念」就是「增上心学」。你在修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明明了了的,那就是正念,而那个正念,也就是增上心学的开始,就是定的开始,所以念力强的人容易得定,念力不强的人得定困难一点。「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学;正见、正精进,名增上慧学」,就是增上慧,就是智慧了。这样说这个正见,我刚才说了,和以慧为导首的那个正见还不一样。这个正见和正精进,这是属于智慧的,属于智慧,这个智慧就是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智慧,乃至到最后得证圣道见到真理的智慧,都包括在内了。

 

丑二、结圆满

如是三学,于修圣正三摩地时,皆得圆满。

这是第二科「结圆满」。前面说的戒定慧三学,在修学圣正三摩地的时候,逐渐的都圆满了,圆满了就是得无学道了。若是小乘佛法来说,当然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是圆满了;大乘佛法来说,那要经过十地菩萨到佛才圆满的。

 

壬十一、金刚喻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征

复次云何金刚喻三摩地?

前面是第十科「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现在是第十一科「金刚喻三摩地」,分二科,第一次是「征」。「复次云何」,怎么叫作「金刚喻三摩地」呢?这底下就是解释,解释就是回答了,分四科,第一科是「出体」。

 

癸二、释(分四科)  子一、出体

谓最后边学三摩地。

「谓最后边学三摩地」,就是这么一句话。就是由开始得圣道,得圣道的时候叫作「学」,最后圆满的时候叫做无学,就是有学到无学。若小乘佛法来说,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相,这都是学,到四果阿罗汉果,那是无学。现在说这「金刚喻三摩地」,是指谁说的?「谓最后边学三摩地」,就是学的最后边,再一剎那向前进,就是无学了。现在指学的最后边那个三摩地,叫作「金刚喻三摩地」,这指出来一个范围。

 

子二、释名

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胜故,极坚牢故,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故,是故此定名金刚喻。

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出体」,这第二科解「释名」字。为什么叫作「金刚喻三摩地」呢?

「此三摩地最第一故」,在很多的三摩地里边,这个三摩地是最第一的,它高过其余的三摩地,它能够断惑证真,有这种作用。「最尊胜故」,它这个三摩地是最殊胜的,在这个有学的三摩地里边,它是最殊胜的,其它的三摩地不如它。「最第一」是约其余的三摩地来对论,「最尊胜」是约人说,人中在有学的这些圣人里面,他是最殊胜的。「极坚牢故」,金刚喻这个三摩地,在一切烦恼法里边,这个金刚喻三摩地最坚牢,其余的烦恼都不能和它比,没有它那么坚牢。

「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没有烦恼能摧伏这个金刚喻三摩地,能破坏它的。这个「上」,就是在它以上,在这个金刚喻三摩地以上,没有烦恼能摧伏它,能破坏它的,没有烦恼能破坏它,所以它也就是高过了一切的烦恼境界,所以叫作「上」。「摧伏一切诸烦恼故」,烦恼不能摧伏它,而它能摧伏一切烦恼,所以叫作金刚喻,金刚是坚固不可破坏的意思。这一共是五句,最第一,最尊胜,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一共是五句。「是故此定名金刚喻」,就是用「金刚」来譬喻这个三摩地的殊胜,这样道思。

 

子三、举喻

譬如金刚其性坚固,诸末尼等不能穿坏,穿坏一切末尼宝等。

「譬如金刚其性坚固」,这底下第三科是「举喻」,前面是「释名」,这底下举譬喻。譬如那个「金刚」的这种宝,其性是特别「坚固」的,它的体性。「诸末尼等不能穿坏」,摩尼珠这些东西不能穿坏这个金刚。「穿坏一切末尼宝等」,金刚能穿坏这个摩尼珠等。这正和面那个意思一样,极坚牢故,上无烦恼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诸烦恼故,这样意思。底下第四「合法」。

 

子四、合法

此定亦尔,故喻金刚。

「此定亦尔」,这个金刚喻三摩地也是这样子,所以譬喻为「金刚」,这样子。

 

壬十二、五现见三摩钵底(分二科)  癸一、征

复次云何五现见三摩钵底?

前面第十一科说完了,现在说到第十二科「五现见三摩钵底」,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作「五现见三摩钵底」呢?这个「现见」就是现前明了观察。这个智慧,无漏无分别的智慧现前了的时候,就能见到真理,很明了的观察,中间没有隔碍。如果智慧不现前,那就没有能观察者,也就不能说是现见了。这个「三摩钵底」,翻作中国话翻作等至,平等的等,至到来的那个至,等至就是到了禅定的境界了,叫等至。这个等就是禅定的意思,就是也不散乱,也不惛沈,这叫作等。若是散乱惛沈了,那就是不等,不平等了。

三摩地也是翻作正定,翻作等持,这「三摩钵底」翻作等至,其实也是禅定,但是有一点分别。三摩地是禅定,但是也同于散乱心,你若心能够专注一境的时候,就是这个人的心力强,他做事情的时候,他心不乱能专注一事,一剎那剎那的,这也可以名之为三摩地,当然这是散乱心;得了定的时候不散乱,那也叫作三摩地。现在这「三摩钵底」,也是指禅定说,但是指禅定的体性说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都叫作「三摩钵底」。另外还有一个三摩呬多定,就翻作等引,那就是能引发出来种种殊胜无漏的功德,就是约作用说的;三摩钵底,约禅定的体性说的,一个体一个用,这样意思。「三摩钵底」这个禅定,一共分五种,都有「现见」的作用,这样意思。

 

癸二、释(分三科)  子一、标经说

谓诸苾刍,即于此身等,广说如经。

这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这个第二科的解释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标经说」,经上怎么说的呢?这里面标出来。「谓诸苾刍」,这是说放下了尘劳的事情,出了家的这些比丘。「即于此身」,就是在这个色受想行识,也就是身受心法四念处,在四念住上努力的去修行,有五种差别,就叫作「五现见三摩钵底」,这样意思。

 

子二、释得名

已见谛者,修此等至,是故名为现见等至。

前面「标经说」,这不是一般人,这是佛说的,经上说的。这底下第二段「释得名」。

「已见谛者」,什么原因名之为五现见三摩地呢?回答说「已见谛者」,就是这个佛教徒,这个比丘,他不断的努力修四念住,已经见到苦集灭道四谛了,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已经见道了,他得到那样清净无分别的智慧了,清净的智慧了,所以能见到真理了,这个人。这个人虽然见谛了,但是功德还没有圆满,还要继续修行,所以「修此等至」,已见谛了以后,他继续要修这个「等至」,修这个禅定,就是在禅定里边继续修四念住,这样意思。

「是故名为现见等至」,所以叫作现见等至。「现见」也就是观察的意思,这当然是和没见谛的人不一样,没见谛的人,有的时候惛沈,有的时候散乱,有的时候业障来了,虽然也修止观,有的时候不十分正常。但是现在这个得了圣道的人,他在修止观的时候,是现见的,是非常的明了,所以叫作「现见三摩地」。这是解释现见三摩地的名字。

 

子三、明所观(分二科)  丑一、标体性

是诸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断灭对治,及观察断,当知此中总略体性。

这是第三科「明所观」,就是说明这个见谛的圣人,他在修这个现见三摩地的时候,他内心观察的境界,说这个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体性」。

「是诸修道所断烦恼」,这个现见三摩地,从它的体性上看,就是从它的内容上看,「是诸修道」,是这个见谛的圣人,很多的时间努力的去修道,修学这个八正道,去修学圣道。修学圣道的时候,就断烦恼了,就把没有断的烦恼继续的断,断它。而这个断烦恼里边有几种差别,一种是「制伏对治」,一种是「断灭对治」,有这样的差别,「及观察断」,这样加起来就是三种,这三种差别。

「当知此中总略体性」,这三种差别总起来说,就是现见三摩地里边的体性,就是这里边的内容就是这么多。这个现见三摩地里边的事情,就是一个制伏对治,一个断灭对治,一个观察断,就是这三种,这三种就叫作「现见三摩地」。看这个《披寻记》这个文就说明白了。

 

《披寻记》四三三页:

是诸修道所断烦恼等者:此中制伏对治,谓观身不净,此有二别,谓内及外,是名初二现见等至。断灭对治,谓观识流转,此亦二别,谓粗及细,是名第三第四现见等至。观察于断,是名第五现见等至。如是一切为所观察总为三种,是故名为总略体性。

「是诸修道所断烦恼等者」,这一段文什么意思呢?「此中制伏对治,谓观身不净」,这个「制伏对治」怎么讲呢?就是「观身不净」,就是你已经见谛了的圣人,他还要修不净观的,见谛得初果须陀洹,这也包括初得无生法忍的人,就是他要修这个制伏对治,就是观身不净,还要修这个不净观的。可是观身不净这件事,此有二种差别,「此有二别,谓内及外」,观内身不净,观外身不净,这二种。「是名初二现见等至」,一共五种现见三摩地,这五个是什么呢?就是观内身不净,是第一现见三摩地;观外身不净,是第二现见三摩地,是这样意思,是「现见等至」。

「断灭对治」怎么讲呢?前面这个「制伏对治」就是这样意思,「制伏对治」是不断烦恼的,「制伏对治」就是能调伏烦恼,使令它不动,能调伏。这个「断灭对治」怎么讲呢?「谓观识流转」,是观察我们现前这一念心的流动,流动的相貌,怎么样动,「观识流转」。「此亦二别」,这也有二种差别。「谓粗及细」,这识的流转有粗有细的差别。「是名第三第四现见等至」,这样意思。

「观察于断」是什么意思呢?「观察于断」这句话,「是名第五现见等至」。「如是一切为所观察总为三种」,这三种合起来,「是故名为总略体性」,就是这么回事。这是把这五说明白了,这五是什么现在说完了,这底下正式解释。

 

丑二、释观察(分三科)  寅一、观身不净(分二科) 

卯一、别辨相(分二科)  辰一、观内

初不净观,方便念住以为依止,为令欲贪不现行故,观察内身种种不净。

前面第一科是「标体性」,现在第二科解「释观察」。分三科,第一科是「观身不净」。「观身不净」分二科,第一是「别辨相」。「别辨相」分二科,第一科「观内」,观内观外,就是别辨相,先是观内。

「初不净观,方便念住以为依止」,这个「初不净观」,就是一开始这个初果圣人,这个见谛的圣人,他开始修行的时候,修这个不净观。修不净观怎么修呢?是「方便念住以为依止」,就是这个不净观就是「方便念住」,因为它不能断烦恼,但是为断烦恼的前方便,就是这个烦恼先把它制伏住,然后再来断,是这么意思,所以这个「方便念住」,以「方便念住以为依止」。

「为令欲贪不现行故」,为什么要修这个不净观的方便念住呢?是为令这个欲贪,这个欲的贪心,欲是所贪,贪着这个爱欲这个心,有障道的作用。所以现在令这个欲贪的心不现行不活动,不显现出来它的行动,不在心里面出现,不现于心行上面。那怎么样才能不出现呢?这个欲心不出现呢?要修不净观,这样意思。观察内身种种不净,观察我们这个,「内」就是自己这个身体,各式各样的不净,也还是一样,性不净、相不净、究竟不净、生处不净、种子不净,各式各样的不净,或者是青瘀、脓烂、膨胀、散坏各式各样的不净。

 

《披寻记》四三四页:

观察内身种种不净者:谓内身中发毛爪齿,广说乃至泪汗屎尿,是名内身朽秽不净。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页)

「观察内身种种不净者」,这个《披寻记》,「谓内身中发」,头发,「发毛爪齿,广说乃至泪汗屎尿,是名内身朽秽不净。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页)」,这个观察内身种种不净,这样子观察,这就叫作观「内」,也就是第一现见三摩钵底,这样意思。

 

辰二、观外(分二科)  巳一、明观察

第二不净观,即彼念住以为依止,乃至观察骨人之相,为令彼贪不现行故,观察此身种种不净。当知齐此,名具观察一切不净。

这第二个三摩钵底是什么呢?还是「不净观」,还是修不净观。「即彼念住以为依止」,就是身念住,也就是方便念住以为依止。「乃至观察骨人之相」,前面只是观察种种不净,现在也观察种种不净,同时又观察到骨人的相貌。「为令彼贪不现行故」,还是这样目的,就是「彼贪不现行故」。「观察此身种种不净。当知齐此,名具观察一切不净」,是这样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四三四页:

第二不净观至一切不净者:谓外身中青瘀、脓烂,广说乃至骨锁,是名外身朽秽不净。亦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页)又复观察假名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相,是名观察骨人之相。如是观察别别胜解,名具观察一切不净。

「第二不净观至一切不净者:谓外身中青瘀」,「谓外身中」,就是内外,内是自己,外是他人,「身中青瘀、脓烂」,或者已经死掉的人了,他有青瘀、脓烂、膨胀、散坏这样。「广说乃至骨锁」,就是这些血肉都没有了,只剩了骨锁了,就是一节一节的骨头连结起来叫做「骨锁」。「是名外身朽秽不净」,这样意思。「亦如〈声闻地〉说」,陵本就是金陵刻经处的本子,「二十六卷二十页」。

「又复观察假名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前面说观察种种不净,这底下又观察假名的彩画,就是画家用种种颜色画出来的骷髅,就是骨人,一节一节的骨头的骨人,或者是用木头,或者是石头,或者泥等所作的骨锁相,「是名观察骨人之相」。「如是观察别别胜解」,像这样的观察,「别别」就是一样一样的,一节一节的骨,「胜解」就是你这样的认识,要特别的有力量,叫做「胜解」。这个你要现前这个不净观,立刻就能现前,随时能现前,那也就是表示有力量,「别别胜解」。「名具观察一切不净」,这样意思。这样说是第一个不净观,就是观察内身种种不净;第二个观察,也是观察青瘀、脓烂等,最后观察白骨,这个和前面不同。

 

巳二、明通达

最极通达者:是青瘀等观,品类次第,极逾越义。

「最极通达者」,前面名观察,这底下名通达。怎么叫做通达呢?「最极通达者」,就是你明白,也就是胜解的意思,通达到极点了。「是青瘀等观,品类」,就是那个不净观,青瘀观、脓烂、膨胀乃至白骨,这都是一类的,按照九想观的次第。「极逾越义」,你成就了极大的超越的力量了,这就叫做「极通达」。这「极逾越义」是什么意思呢?这底下《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四三四页:

最极通达等者:谓观青瘀乃至骨锁,令于外身淫欲淫贪心得清净,是名此中极越义。

「最极通达等者:谓观青瘀乃至骨锁,令于外身淫欲淫贪心得清净」,你这样观察的时候,使令这个淫欲淫贪,淫贪就是贪这个淫欲,这个心清净了。「是名此中极逾越义」,就是修不净观,超越了淫贪的心情,这个心情没有了,不现前了,这叫做「极通达」。这样说,前面修两个,一个内观不净,一个外观不净,最后这个「极通达」,就是这个成果,就是没有欲心了,欲心不现前了,这样意思。

 

卯二、显略义(分二科)  辰一、初不净观

初不净观,观察内身现前安住种种不净。

这是第二,卯二第二科,前边第一科是「别辨相」说完了,这底下第二科「显略义」,就是显示那个精要之义。分两科,第一科是「初不净观」。

「初不净观」,那个第一个不净观,就是观察内身的不净,「观察内身现前安住种种不净」,就是你在定中,心里面一观想的时候就出现了,在心里面就出现了,叫「现前」。「安住种种不净」,「安住」是很坚固的,观察那个青瘀、脓烂,这种观察是很有力量的,叫做「安住」。如果没有力量,它不安住,譬如说我心里是想要观个青瘀,但是偏要现个不青瘀的相,现出一个很可爱的相,那就是不安住;我看这膨胀的相,但是偏现现个不膨胀的相,那就是不安住。「安住」,就是你要观青瘀,青瘀就现前安住,愿意观膨胀就是膨胀,就是安住。这种种不净,你能观察到这个程度了,那就叫做「初不净观」的意思。

 

辰二、后不净观

后不净观,通达法性,观察此身有如是法,有如是性,乃至广说。

这是第二个后面观外,外观不净那段文。那段文的要义是什么呢?「后不净观,通达法性,观察此身」有这样的「法」,有这样的「性」,「乃至广说」,这是第二观的要义。怎么叫作「有如是法,有如是性,乃至广说」呢?这个《披寻记》解释的很详细。

 

《披寻记》四三四页:

后不净观通达法性等者:谓观青瘀不净等相,是名有如是法;观彼彼相性所应尔,是名有如是性。如是法性,内身外身平等共有,当知是名不净共相。〈声闻地〉中作如是说:诸若内身,外净色相,未有变坏;若在外身,不净色相,已有变坏。由在内身不净色相,平等法性,相似法性,发起胜解,能自了知我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若诸有情成就如是净色相者,彼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譬如在外不净相。(陵本三十卷十六页)此中广说,应如是知。

「后不净观通达法性等者:谓观青瘀不净等相,是名有如是法」,在静坐的时候观察他人,其实自己也在内,观察这青瘀不净等相,「是名有如是法」。这个「青瘀不净等相」,是表示已经出现了,那当然或者说有个死尸,这死尸有青瘀、膨胀、脓烂的相,已经出现了。「有如是法」,就是显现出来这种事情。

「观彼彼相性所应尔,是名有如是性」,这「观彼彼相」,观察这个青瘀相、脓烂相、膨胀相,种种的不净相。而这个事情,是「性所应尔」,这个「性」是表示没有出现,没有出现这个青瘀、脓烂等相,没有出现。没有出现的时候,但是有这样的功能,它这功能自然是应该出现这件事的,它有这个功能,这功能一出现,这不净相就出来了,能出这不净相。「性」是没有出现的时候叫性,出现了以后叫做相叫做法,「有如是法」。「观彼彼相性所应尔」,它有这个能力,自然是出现这种种不净的境界,这样意思。「是名有如是性」,这是一个解释。

「如是法性,内身外身平等共有」,这样的「法」,这样的「性」,我自己的身和别人的身都是一样的,都有这种法这种性的,「平等共有」。「当知是名不净共相」,共有的不净相。「(声闻地)中作如是说:诸若内身,外净色相,未有变坏」,这底下又详细解释。「诸若」,就是很多的,或者内身,或者外身。「净色相」就是正常的这种形相,这个人还是生存的时候,四大调和很建康,这正常的形相,就是「净色相」。「未有变坏」,没有青瘀、脓烂、膨胀、散坏,这些境界还没有出现。「若在外身,不净色相,已有变坏」,假设在「外身」,就是一个人死掉了,他这不净色相出现了,已经有了变坏的境界,青瘀、脓烂的境界出现了。

「由在内身不净色相,平等法性,相似法性,发起胜解」,在外身不净色相已有变坏,和这由在内身的不净色相,我内身我观察它种种不净色相,和外身是平等的法性,彼此是相似的法性,「平等法性」,「相似法性」,发起胜解,不断的努力用功修行,常常的这样努力修行。「能自了知我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你常常这样修的时候,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你自己就知道我现在没有死,我的身体正常,我现在这个是「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也有同那个青瘀、脓烂的死人的境界,是相同的,自己这样观察,「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这个「同彼法性」,这法性,有如是法,有如是性,是有这个意思在里边,这样意思的。

「若诸有情成就如是净色相者,彼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我是这样子,我现在还没有死掉,我的身体正常,我有和死人一样的那种性。其他的有情亦复如是,其他的有情「成就如是净色相者,彼净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也有和那死人的境界一样,也是有的,「同彼法性」。「譬如在外不净色相」,就譬如那个死掉了人的那种境界,不净色相都是有的,「陵本三十卷十六页」。「此中广说,应如是知」。这上面说这个「后不净观,通达法性,观察此身有如是法,有如是性,乃至广说」,是这样意思,这么讲。

 

寅二、观识流转(分二科)  卯一、标生灭 

观识流转者:观察此识生灭相续。

前面是「观身不净」,这底下第二科「观识流转」。我们佛教徒这佛法里面讲,有凡夫有圣人,说我们是凡夫,我们修不净观。岂知道初开始得圣道的人,还是修不净观的,而且修的还比凡夫修的更认真,更认真的修,从这段文可以看出来这件事。那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无始劫来熏习的这个欲心特别强,不容易除掉,不是容易的。说不容易除掉,也要除掉,所以凡夫的时候修,入了圣道以后还是要修,一定要成就要现前清净心,一定是要这样子,出现清净心。

前面是「观身不净」,这底下「观识流转」,分两科,第一科「标生灭」。「观识流转者」,观察我们的这一念心,它在流动变化。怎么观察呢?「观察此识生灭相续」,观察这一念心有生有灭,但是不断灭,它是相续的有生有灭的,这叫做「观识流转」。有生有灭,但是又能生还能灭,灭了又生,生了又灭,而没有断灭,还是相续的生灭,这叫「观识流转」。这是标出来的它的意思,这是第一科,第二科「解」释它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粗观察」,就是粗略的观察。

 

卯二、释差别(分二科)  辰一、粗观察

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

「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这个「观识流转」,而是应该观察这个生命体,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生身」,父母所生的这个身体。是「展转相续」,就是死掉了以后,又得一个身体,得了这个身体,这身体又死掉了,又有一个身体,「展转相续」。

「展转相续,谓粗观察」,就是粗略的观察这个身体。「行缘识等」,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这样子观察。这个生命怎么来的,后来又怎么一个结果,就是是这样子变化的一些事情,这就叫做「粗观察」,粗略的观察。这粗略的观察,我们容易明白是有生灭变化的,比较粗略。因为这所缘境不但是心,而里边有生理的组识,有地水火风在里边,所以这行相比较粗显,所以叫粗略的观察。底下第二科是「细观察」。

 

辰二、细观察

或观剎那展转相续,谓细观察,若有贪心离贪心等品类差别,荏苒过度彼彼日夜、剎那、腊缚、牟呼栗多,于其中间非一众多种种心识异生异灭。

「或观剎那展转相续,谓细观察,若有贪心离贪心等品类差别,荏苒过度」,这底下都是「细观察」。「细观察」什么事呢?「剎那展转相续」,观察这一念分别心,它是剎那间就变动了,剎那间就变动,但是没有断灭,还是展转相续下去的,这个展转相续下去,这只是这么说。

但是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才知道,你这个心剎那间动了的时候,作一个分别的时候,同时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一个种子,而这个种子一剎那间就会生现行,现行又熏种子,这样子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为什么能生呢?因为里边有种子所以能生,但是它是一定要变动,所以又灭了。灭了为什么还能生?还是因为有种子。种子从那来的?就是你这心一动一活动,就熏成一个种子,自己熏成一个种子,由这种子又来出现你的分别心,分别心一动就熏成了种子,种子再生现行,又生出来分别心。当然也有外边的境界,也要有所缘境,这个心就是这样子生这样灭,这样相续不断的。

「谓细观察,若有贪心离贪心等品类差别」,如果你时时注意自己的心的时候,就会发觉到,有的时候贪心来了,贪心可能几剎那生灭就过去了,不贪了;瞋心又来了,瞋心也是剎那剎那的生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也可能多少个剎那,或者几分钟又灭了;或者疑惑心来了,或者高慢心来了,或者慈悲心来了,各式各样的心,就是老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这样子,「品类差别」。

「荏苒过度」,「荏苒」,光阴荏苒,就是展转的时间就过去了,就是这样。心剎那的这么生灭,时间生命就是这样过去了。「彼彼日夜、剎那、腊缚、牟呼栗多」,「彼彼」,他的日夜,你的日夜,他在天上的日夜,或在鬼神世界的日夜,或者畜生世界的日夜,这个「彼彼日夜」,剎那剎那的这样变化。这个「剎那」是时间最短促的时间,一百二十个剎那,合起来叫做一个怛剎那,怛剎那这不是中国话;六十个怛剎那算是一个「腊缚」,六十个怛剎那算是一个腊缚;三十个腊缚叫做一个「牟呼栗多」,「牟呼栗多」翻到中国话翻个须臾;三十个牟呼栗多,称是一个昼夜,三十个须臾,算是一个昼夜。这样子就是能算出来了,一个昼夜二十四小时,用三时来分,应该是分出来了,这是这样意思。这样子由「剎那、腊縳、牟呼栗多」,就是「荏苒」的就过去了。

「于其中间非一众多种种心识异生异灭」,就在这个时间里边,不是那个一,是很多的各式各样的分别心,「异生异灭」,不同的心生起来了又灭了,不同的心生起来了又灭了,就是这样子。这个修不净观是一回事,现在观心,就是观心无常了,观察这个心有不同的因缘,生出来不同的心,有这个可爱的所缘境,就生出贪心,可憎的所缘境,就生出瞋心,或者感觉老虎来了,生出恐怖心了,各式各样的分别心,各式各样的欢喜心,各式各样的清净心,都是一样,都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这样子这么一观察,观心无常,没有常就没有我了,就是没有我了,观心无常,也是观心无我,就这样修行,就得圣道了,

 

寅三、观察于断(分二科)  卯一、辨

观察有学未离欲者,俱住二世;已离欲者,唯住他世;阿罗汉果,俱无所住。

这底下第三科「观察于断」,前面的「制伏对治」,「断灭对治」,讲完了;现在讲「观察于断」,分两科,第一科是「辨」,「辨」就是说明它的意思,说明这「观察于断」。

「观察有学未离欲者」,「有学」就是得了圣道的人,就是见到真理的圣人。见到真理的圣人,我曾经解释过,佛给他一个名字叫做「有学」,为什么叫有学呢?「学」就是我们不断的学习佛法,不断的修学圣道,叫做「学」。我们凡夫也肯这样学,为什么不名为有学呢?佛不给我们凡夫,给你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不知道那一天,不高兴了,我不学了,凡夫是会这样子的,靠不住。说圣人,圣人不是的,圣人一定是继续学,不但是生存时,死掉了以后,来生还是学,不须要有老师教他,他还是能学圣道。凡夫不可以,凡夫是现在生存的时候,有的时候会退掉,我不学了。说我没有退,我继续不断的正在学,我死了以后来生呢?不一定。来生,我前一生,我是个出家人,很用功修行,修行修的不错,第二生变成一个富贵的人,不学了。因为什么呢?因富贵能迷惑人,没有时间,我也相信佛法,但是没有时间学,就不学了。凡夫就是退了,所以凡夫靠不住的,佛不给他名字叫做「有学」。就是你已经入圣道的人,佛给你一个名字,也就是赞叹他,你是有学,所以叫做「有学」。有学是有学,有学也有差别。

「未离欲者」,虽然得圣道了,是圣人了,但是还有欲心,欲心还是有,还是有男女之欲,还是有这种心,所以初果圣人有可能是个在家居士,在家人,初果、二果都可能是在家居士的,当然也可能是出家人。「俱住二世」,「俱住二世」就是现在世和未来世。这个「住」是怎么讲呢?「住」是爱着的意思。这个二世这个「世」就是世间,世间者时间也。时间是什么呢?就是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生剎那灭,都是有时间性的,主要就是这个生命体,是爱着这个身体,叫做爱着此世。因为你现在有爱着就是因,将来还是要爱,所以他世,他世也是要爱,未来世也还是要爱的,「俱住二世」。

「已离欲者,唯住他世」,初果、二果是这样,三果圣人也是离欲了,三果圣人就是离欲了,初果、二果是没有离欲,三果圣人是离欲了,他离欲了。「唯住他世」,这一生虽然还是在欲界,但是他没有欲了,他不爱着了,他将来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他还是有着,不过不着欲就是了,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境界,他还是有着的。所以「唯住他世」,他不执着现世,但是将来那个世,他还是着的。

「阿罗汉果,俱无所住」,若得了阿罗汉果以后,现在世、未来世一切都不执着了,因为他这个爱烦恼,欲界的烦恼,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三界的烦恼完全清除了,所以他不执着了。见烦恼也清除了,爱烦恼也清除了,他心无所住了,没有执着了。这个「观察于断」是这样解释,这叫「观察于断」。这样子修不净观,也就是修四念处,不断的这样修行,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成功了。

 

卯二、结

如是名为观察于断。

这是结束这段文,「观察于断」是这样。

 

壬十三胜处等至等

胜处等至,遍处等至,如前已说。

前面解释八解脱那段文已经解释过了,所以这里不说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6)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重庆缙云寺举办第一届慈氏学学术研讨会[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栏目:法增法师]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3.释正见(1)必须修正见的原因[栏目:贺继墉居士]
 世界佛教的中心[栏目:宣化上人]
 妙宝菩提心5[栏目:妙宝菩提心·嘎玛仁波切]
 在嗅时未能观照香 Failure to Meditate on Odour While Smelli..[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六祖坛经讲话 附录一 禅堂的生活与清规[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八三)[栏目:杂阿含经]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实例为主[栏目:温金柯博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