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7

巳二、简对治(分二科)     午一、治暗光明。

当知初明治三种暗。一者夜暗;二者云暗;三者障暗,谓窟宅等。

这个「惛沈睡眠盖」,第一科是说「食」,第二科说「非食」。这「非食」里边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广释」。「广释」里边第一科是「辨种类」,第二科是「简对治」就是现在。「简对治」,就是简别对治暗的光明的事情。

「当知初明治三种暗」,前边说到有治暗的光明,有法的光明,有依身的光明,这底下「简对治」,第一科是说这个是治暗的光明,就是初光明。初光明,就是日月;日的光明、月的光明、星宿的光明,乃至珠的光明、灯的光明,能够对治三种暗。第一个是夜间的暗,第二个是云遮住了日月光明的暗,第三个是「障暗」。「障暗」是什么?谓「窟宅等」是「障暗」。这是治这三种暗,是第一科。第二科是「法光明」。

 

午二、法光明(分二科)      未一、略标

法明能治三种黑暗。

也是能治三种。那么第一科是「略标」。

第二科是「别辨」,「别辨」里边第一科「能治无明及疑黑暗」,里边说到黑暗相。

 

未二、别辨(分二科) 申一、能治无明及疑黑暗(分二科) 酉一、辨黑暗相

由不如实知诸法故,于去来今多生疑惑,于佛法等亦复如是。

这是说这三种暗。这「由不如实知诸法故」,由于我们凡夫的众生没有般若的智慧,不知道一切法是因缘生起的道理,所以对于去来今有三种暗;过去怎么回事,未来怎么回事,现在怎么回事,「多生疑惑」这就是三种暗。「于佛法等亦复如是」,对于佛法僧也是不明白怎么回事,所以有些疑惑,「多生疑惑」。这是「辨黑暗相」。

 

酉二、出黑暗体

此中无明及疑,俱名黑暗。

出黑暗的体,第二科。对于过去、未来、现在,对于佛法僧有所不知,那么这里边主要就是「无明」;不明白缘起,不明白缘起寂灭,这无明「及疑」惑,疑惑是有多少明白,有不明白;也还是无明,和无明是同类的。「俱名黑暗」,这无明也好,疑惑也好,都是我们内心里面的黑暗。这个黑暗当然不是外边的夜暗、云暗、障暗,不是那个暗。这是说这个「暗」。

 

申二、能治惛沈睡眠黑暗

又证观察能治惛沈睡眠黑暗,以能显了诸法性故。

前边是第一科「能治无明及疑黑暗」,现在是第二科。「又证观察能治惛沈睡眠黑暗,以能显了诸法性故」;这个法的光明能治无明的疑,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又证观察」,又这个修行人常能够修习戒定慧,得到了禅定以后,得到了禅定以后智慧也随着增长了,所以他这个观察的智慧强了。「证观察」,得到了禅定之后成就的那种观察的智慧,「能治惛沈睡眠的黑暗」,这惛沈的黑暗、睡眠的黑暗,就能够对治出去。「以能显了诸法性故」,因为得到了禅定,智慧也是加强了,能够「显了法性」;对于这些缘起法的情况,在那个智慧的光明下,就能够明了地显现出来,有这种能力。有这样能力的关系,在心里上的惛沈和睡眠也就对治出去了。得到了禅定的人,当然是惛沈睡眠是对治了;就是得到了未到地定,他就对惛沈睡眠的对治就已经有很大的力量能对治,若是得到了初禅以上,那力量是更强大了。所以得了色界天以上的人,他们没有睡眠,没有这件事。

 

丑四、掉举恶作盖(分二科)    寅一、食(分二科)    卯一、问

问:掉举恶作盖以何为食?

前边说这个「惛沈睡眠盖」,当然也还是有这个戒定慧能对治它,这是第三科。现在第四科是「掉举恶作盖」,说到它的问题。分两科,第一科是「食」,分两科,第一科是「问」。「掉举恶作盖」它以什么事情做它的「食」;能加强掉举恶作的力量呢?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略标

答:于亲属等所有寻思,于曾所经戏笑等念,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

「答」,这底下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于亲属等所有寻思,于曾所经戏笑等念,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这掉举恶作的食就是这样的。对于「亲属」这个亲爱的、有亲厚关系的,虽然是分别了,但是心里面常会「寻思」,会想念,那么就会增长了你的掉举恶作的力量了。有国土的寻思;这个「等」,等于那个国土的寻思、不死的寻思…。「于曾所经」过的、曾经经过的「戏笑等」的事情,现在回忆那些事情。「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及于彼」亲属、国土、不死、曾所经戏笑等这一切的影相有「不正的思惟」,不能如理作意,随着那个过去的经验的影相起贪瞋痴的分别,那么就是「不正思惟」。「多所修习」就是不止一次的,常常这样的忆念,忆念自己的亲属,过去经验的戏笑等事。「以之为食」,这个掉举恶作就是以此为食。那么这是「略标」。

底下第二科「随释」分两科,第一科「寻思摄」,属于寻思这一类的。分两科,第一科是亲属的寻思。

 

辰二、随释(分二科)     巳一、寻思摄(分三科)     午一、亲属寻思

亲属寻思者;谓因亲属或盛或衰、或离或合,发欣戚行,心生筹虑等。

「谓因亲属或盛或衰」,自己以前亲爱的人,很兴盛、很如意的事情很多;或者是衰败了、衰退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来了。「或离或合」,是这个彼此亲爱的人分离了,或者是又和合了。「发欣戚行」,因为这样亲属的变化情形,这位修行人常常的关心,就发出欣戚的这种心情;心里面有时候欢喜、有时候忧愁。「心生筹虑等」,心里面还要去盘算,怎么样能够不要离呢?怎么怎么的,就想很多很多的分别心,这些事情。那么这就叫做亲属的寻思,这样寻思起来就不能修止观了,这止观就障住了。

 

午二、国土寻思

国土寻思者;谓因国土盛衰等相,广如前说。

「国土寻思」,这第二科「国土寻思」。「谓因国土盛衰等相,广如前说」,这个说以前所住的地方,或者那个地方原来是怎么不好,现在特别好起来了;或者是原来特别好,现在又不好了。那么自己因此而有些分别:唉呀!这个地方现在比以前好了,我为什么离开了呢?跑到这里来受这个苦呢?「广如前说」,就这样分别。

 

午三、不死寻思

不死寻思者;谓因少年及衰老位诸有所作或利他事,发欣戚行心生筹虑等。

这个「不死寻思」,就是不感觉到这个人的生命是很微脆的,还感觉到「我最少能活两千岁!」就是有这种想法。不感觉到,一口气不来就死了;我还能活六十年。这就是「不死寻思」的意思。「谓因少年及衰老位」,谁是不死寻思呢?就是这个修行人,这修行人他现在在少年的时代,或者他已经衰老了;年纪或者年轻、或者是年纪很大了。「诸有所作」,现在当然是属于一个修行人的身份,已经离开了世俗到了这个僧团里面来住,僧团里面当然也有很多的事情。很多事情,当然或者是读经、读这个经律论,或能背诵,做这些事情;或者是自己学习了多少年的佛法,有人请他去讲经去了。那么学习的佛法里面说要赶快修行,说先不要修行,等我出去讲经讲几个月回来再修行;或者说是不要去修行、修四念处,等我写几部著作出版我再修行,就是这样意思,就是「诸有所作」:不管是年少、或者年纪轻、或是年纪老,这心里面老想要做这些事情。「或利他」的事情,利益别人的事情;或等我去到那个地方去度众生去,那里有很多的信徒我很有缘我去教化去,不要修四念处,我不必。

或者说是听人说某某地方,那个地方有特别的殊胜的境界,这个名山国土特别的庄严,那里有某某的什么国家的花园怎么怎么好,有特别的名胜我要去朝山去,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再修四念处,是这个意思是这么回事。就是这样对这些利他的事情,自己这些事情…,总是不想修行;或者说是等我过了几年,过了七年以后我再修行,或者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过一年以后,我来修四念处,这是这样子;或者说过七个月以后,或过六个月、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二个月、过了一月;或者过七天以后,或者说是六天、五天、四天、三天、一天,等明天我再修行,今天先不要!就是这个意思。不管是少年位或者衰老位,总是愿意做其他的这些事情。对于修行的事情总是向后拖,拖延、拖延。那么若说是做这些难事,这精神来了;若说想要修行,我没精神!我腰疼!「发欣戚心」总是不欢喜这样子。「心生筹虑」,这心里面就是有总总的想法,总是想办法避免,不想要修行。

在《大庄严论》上有一个故事。两个兄弟出家了,这个哥哥出家以后,当然也是要学习佛法,两个兄弟都是出家了学习佛法。学习了以后哥哥就修四念处,不久得了阿罗汉果。这个弟弟呢,这个法喜充满,学习又学习,学习又学习,这个三藏十二部通达无碍,法缘也兴盛到处去宏扬佛法心情很快乐。但是他这哥哥是阿罗汉,这一天他一入定一看,我这个弟弟不对劲!不知道修行!就到弟弟那里说:「你不要一直的去讲经说法、去度众生这个事,要自己多修行,修学四念处,多修修禅观,用功好!不要将来会后悔,你若不修行!」「好!好!好!」这弟弟说好,「等再过几年」。那么过了多久,这哥哥又来劝一回,这个弟弟也还是不接受。可是,过了不多久这个弟弟有病了,初开始好像不感觉有什么要紧,心里面还不感觉什么,过了几天就重了,自己感觉不对劲。他哥哥来看看他的时候,他这时候向哥哥说是道歉,「我以前不相信你的话,现在是感觉不对了!」他哥哥也没说什么就走了。这些同学都来慰问他,也都说些伤心的话也无济于事,一口气不来就死了。死了的时候,他这哥哥一入定一看到那儿去?喔!还好!到一个斋主家去给人家做儿子去了,那么就是过了多久了;因为斋主是信佛的,就抱着小孩子到庙上来看看出家人,也就看见这个阿罗汉、这个圣人。这个阿罗汉这时候年纪大了,年纪大了可能这个身体不是那么特别健康,这个手震。说是:给师父抱抱小孩吧!他也就是去抱小孩,这个手一震没抓住,掉下就摔死了!这时候虽然身体不健康,可是道力还是正常的,入定一看:下地狱了!唉呀!真是无可奈何!就是恨!这个虽然是个小孩但心里很明白;但是一下子没抱住摔死他,唉呀!他这个恨得不得了,所以下地狱了!这在《大庄严论》有这么段故事。

这上面正好就是这么意思:就是讲经说法这些事情,欢喜做这个事;做这个事你没修行,这个道力不够,就是随业流转,没办法!

所以「不死寻思」,不知道这个死来得非常的快。若来了、不得了!你没办法能够避免它的。「不死寻思」,不思惟这个死的无常迅速,就是还是做利益他、其他的事情。这个还算是做一些佛法的事,但因为没成圣道随业流转,这苦是没办法避免了。

 

巳二、戏笑等摄(分四科)     午一、笑

笑者;谓随有一,或因开论、或因合论,现齿而笑、欢聚哑哑。

这是第二科「戏笑等摄」。前面说到这个「寻思摄」,「巳一」这一科是「寻思摄」;亲属的寻思、国土的寻思、不死的寻思。就是虽然是出了家修行,这个亲属爱;当然没有得圣道的人就是这样子,这亲属爱还在,总是关心在家的时候的亲属、亲爱的人。关心,这是个人情,也不能说是决定不对,但是耽误修行,耽误自己的圣道的修行。但是若是仔细算这个帐,把这笔帐好好算一算,应该可以调转过来。我爱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好朋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爱又如何呢?你能如之何?你有什么办法能够使令自己的亲属怎么怎么好?你有什么办法?我看严重的事情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真是得了大病,照顾、照顾,你也就是看看而已;医生都无可奈何,你能如之何?没有办法!若是放下一点;若说放下这又好像不讲人情,是不对的,是不对的。可是要是说专心修行若是成功了的时候,那事情不可思议!可也不能说决定有效,可是好过凡夫境界。如果你已经得了圣道、得了禅定了,有了神通的阿罗汉,父母有病了、兄弟姐妹有病了、好朋友有病,那事情就不可思议;你是神通阿罗汉,可以到那儿去看一看,有可能有力量救护他,也有不一定,但是有可能有力量救护。那就和只是一般的这种关心,那可是不一样,是不一样!不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效。像目犍连尊者,他母亲跑到地狱去了,他还是无可奈何,还要靠大众僧的力量来救护。所以仔细算这个帐的时候,还是修行要紧;你若成功了,就算是暂时不能救护自己的亲属,终究有一天有办法可以救护,因为你有那个能力,不是一般的能力了。所以亲属爱,亲属的寻思、国土的寻思、这个不死的寻思,这个佛菩萨,真是这是经验之谈,告诉我们修行人要放下。当然这又是不尽人情,还有这个问题。这是寻思的问题。

这底下说「戏笑」。「戏笑」分四科,第一科是「笑」。

「谓随有一或因开论、或因合论,现齿而笑、欢聚哑哑」,就随有一种人,这种人就是善于说话的人,不像我们这个不长于说话的人是不及格;这个善于说话的人他能够「或因开论」,那就是长篇大论地…,不得了!什么都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的那种境界。「开论」,听起来令你津津有味,非常的欢喜听他的说话。他有时候「开论」,就是开广地述说很多很多的道理。「或因合论」,这个「合论」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合」看那个解释上的意思就是「善说譬喻,善说隐语」;那个意思和「开论」是一样,但是那话不同,话就不一样。就像这个禅宗的大善知识讲,说「万里无寸草处去」,这个话和经论里的话是一样,但是这个文句不一样;就是他用另一种文句表达同一个意思,令你听起来不同,感觉上不一样。或者他这个话是骂你,但是说得非常的文雅、非常的含蓄,你听不懂。或者是赞叹你,或者是怎么怎么讥嫌你,总是说得非常的妙叫你欢喜,你也愿意欢喜听,听完了哈哈大笑,就是这种境界叫作「合论」。

「现齿而笑」,你笑的时候这个牙齿露出来。「欢聚哑哑」,大家在一起非常的高兴!就这个意思。这样的事情实在都是戏论,对于修行的事情一点作用也没有,就是把宝贵的光阴浪费掉,只此而已、只此而已。就是这「笑」就是这么个好处,把宝贵的光阴、宝贵的时间都浪费掉,就是这样子。

 

午二、戏

戏者,谓双陆摴蒲弄珠等戏。

「戏者」,第二科是「戏」,什么叫「戏」呢?「谓双陆摴蒲」,这「双陆、摴蒲」就是赌博的这些事情,这个我也说不上来,「双陆」它是什么,只知道大意是就是赌博的事情。「摴蒲」,掷骰子那一类的东西。「弄珠等」这些游戏的事情。这个好像是过去时代,我们寺庙里面也有些下象棋的这些事情、下围棋的事情,蕅益大师感觉这个事儿不对,弄一个选佛谱,弄「南无阿弥陀佛」这几个字,这选佛谱的事情。这是叫做「戏」。

 

午三、欢娱

或有所余种类欢乐;谓互相受用、受用境界,受诸快乐。或由同处、或因戏论、欢娱而住。

这个第三科是「欢娱」。「或有所余」的种类的「欢乐」,前面这个「笑」也是一种欢乐,「戏」也是一种欢乐,还有其余的不同种类的欢乐,什么呢?「谓互相受用,受用境界」。这个「互相受用」这个话,这个《披寻记》上有解释;这个「受用境界」,受用这个五欲的境界。「受诸快乐」,是在心里面说;互相受用也好,受用境界也好,使令内心里面快乐。

「或由同处,或因戏论」,「或由同处」就是大家愿意到一起去住,到一起去,或者我到你寮房来,你到我寮房来,就是这个串寮房。这个事情,当然是心若不与道合的时候,当然就是有这个事情。「或因戏论」,到一块儿当然就是要谈话,谈话的时候,「欢娱而住」。人是那样,「酒逢知己千杯少」,人若有缘了愿意到一块去,到一块去说话,说话也就欢喜说、也欢喜听,大家快乐,就是这么意思;当然没有缘的,一句话也不能说,的确是有这种事。但是这里面说,因此而浪费了光阴、浪费了精神,耽误了修止观,耽误了修行的事情。这是「戏笑等摄」。

 

午四、所行事

所行事者:谓相执持手、臂、发等,或相摩触,随一身分。或抱、或呜、或相顾眄,或作余事。

这第四科「所行事」。「所行事者」:什么事呢?「谓相执手、臂、发等」这样子执手、执臂、执发等,「或相摩触随一身分」去摩触。「或抱、或呜、或相顾眄,或作余事」,这叫「所行事」。

那么这些事情都是「食」,都是增长自己掉举恶作的事情。过去经验的事情,那么现在又再……坐那里静坐修止观;不修止观了,就回想以前的事情,这样子。

 

寅二、非食(分二科)    卯一、问

问此盖谁为非食?

前边是「食」,这底下是「非食」,就是对治这个掉举恶作的。分二科,第一科是「问」。「此」这样的盖,这个掉举恶作障碍我们用功修行的事情,这是不对的,但是有什么辨法能对治它?能消灭它呢?「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略标」。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略标

有奢摩他、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这是能对治这个掉举恶作的,还是得要修这个奢摩他的止。这个奢摩他的止,就是九心住,这个九心住的法在《瑜伽师地论》的后面有解释,解释很详细的。

「及于彼相如理作意」,这个奢摩他是止,就是把这些掉举恶作事情停下来,停下来就把这一念心安住在奢摩他的所缘境里边,不要去再缘念过去这些影像,转换一个所缘境,安住在奢摩他的所缘境上就没有事了,就这么回事;这是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及于彼相如理作意」,但是我们对于这些掉举的事情,过去的时候印像太深刻了,他就是停不下来;你想要停下来,停不下来,这个影像还是现出来。现出来怎么辨呢?「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就是观察这些事情都是苦,是苦恼的事情,是罪过的事情,是耽误我修学圣道的事情,是引导我在生死里流转的事情,引导我到地狱去的事情,这个「如理作意」;那么也就有力量,也就可以停下来。或者是你把《金刚经》能背下来,背《金刚经》,或者是念大悲咒,这样子,也就能够把掉举恶作的事情障碍住、隔住,心就清净了;所以「及于彼相如理作意」。

所以出家修行这件事,最好是童贞入道,在社会上没有受过污染是最好;没有受过污染、童贞入道。而出家了的时候能遇见善知识,没有空过光阴、没有走这弯曲的道路,直接修学圣道,那么很快的成功了这是最好。

那么这个这里说的「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当然你不要怕重复,一次又一次的这样修习,久了呢就有作用,它就能对治这些掉举恶作的事情,就能对治。

 

辰二、随释

奢摩他者:谓九种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摄诸法。

这是第二科「随释」,解释那个「奢摩他」。奢摩他就是「谓九种住心」。「九种住心」:就是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这九种住。这「九种住心」是按照我们现在的虚妄分别心开示的,说这九个次第;不是一下子就说第一义谛,不是那样意思,和那个不同。

「及奢摩他品」,这个九种住心就是「奢摩他」,到最后的「等持」那就是「奢摩他」,那个「等持」就是欲界定;再进一步就是未到地定,还是奢摩他;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是奢摩他;乃至到无所有处定,无色界的四空定那个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不算在内,都是「奢摩他」。「及奢摩他品所摄诸法」,就是一切的心、心所法都包括在内。这在下边有解释,下面这《披寻记》说到(三十卷九页)有解释,〈声闻地〉有解释。「奢摩他品所摄诸法,如下自释(十一卷十五页)」也有解释。用这个辨法来对治这个掉举恶作。

 

谓于自他若衰若盛可厌患法,心生厌离惊恐恶贱,安住寂静。

这个就是来对治这个掉举恶作,对治它。这上面说一个大意,这个「随释」:「奢摩他者,谓九种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摄诸法」这样对治。但是在理智上要明白这件事;就是对于前边这个亲属的寻思、国土的寻思、不死的寻思,所有这些掉举恶作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是「自他」,或者自己、或者他人、或者自己的亲属、或者是别人的亲属,「若衰」、或者是「盛」;我们凡夫的心情、认为「盛」是应该欢迎这件事,兴盛了、这个人发财了、怎么怎么兴盛。或者是「衰」,这个人倒楣了,倒楣的事情是「可厌患法」;但是在修行的人立场,你发财也是可厌患法。因为发了财以后你怎么的?就是放逸,发了财就要去放逸,所以也是可厌患法。

「心生厌离」,对于这个事情要有厌离心、不高兴。这「衰」是可厌恶,「盛」也是可厌患法,要厌离它。要有「惊恐」的心情,要有「恶贱」的心情、轻视这件事、贱视这件事,对于这个兴盛的事情、不认为这个是个美好的事情,这是一个可恶的事情,是一个可贱视的事情。「安住寂静」,心里面不攀缘这个事情,能够安住在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所缘境上,寂静一切烦恼;这修人应该是这样子的,对于世间上的事情不羡慕。你倒楣了,当然我也不同意;你走运气,我也不赞成这件事。我赞成什么呢?就是都出家修学圣道,这是最好的;其余的这些都是尘劳的事情,这增长你贪瞋痴的事情嘛!有什么好呢?增长了贪瞋痴的时候,就是造罪,造罪就是多数是要到三恶道去走一走的。不过有些人造了罪以后,心里面说「不相信有因果」;但心里还是害怕的,所以这些人你若叫他修点善事他肯做,根本的原因就是心里害怕,还是害怕的。所以这个事情,说有人到三恶道去了,他还会出来的,因为他有做过善事。这底下这个《披寻记》这个文都是《瑜伽师地论》上的文。

这个韩清净这位老居士,他这《瑜伽师地论》是非常详细的。我听这个倓虚老法师说,倓虚老法师在北京,在一个庙上住,住过多少年,那时候韩清净正好在北京,大家同在一个地区住,这个事情都是知道的。说韩清净这个人,也还是有善根的;最初他学习这个唯识的经论,一看、看不懂;看不懂就是到庙上请老法师讲,而老法师是出家但道理是一样的;你没有学过就搞不好。请那些老法师讲,有的当然是…那几个字谁不认识?可以讲一讲;有的地方说不明白。说不明白,这韩清净就不听了,不听出家人讲,自己去研究,最后成功了!这个韩清净这个人后来名望高起来,日本人请他去讲演过佛法的,特邀到日本,这就在汪精卫政府时代,七七事变以后的事情。他这个《瑜伽师地论》;不但是《瑜伽师地论》,其他的《成唯识论》、《摄大乘论》他都很熟,他都讲过呀!当然这个人不相信净土法门,是倓老法师告诉我,这个人不相信净土。这底下这段文我念一念,这文好,非常好!

 

《披寻记》三六一页:

谓于自他若衰若盛可厌患法等者:自他衰损有多差别:谓病衰损,寿命衰损,眷属衰损,财宝衰损,病、病法性,死、死法性,复有一类净戒衰损,正见衰损。由是因缘,彼诸众生于现法中住诸苦恼,于当来世往诸恶趣,是名衰损可厌患法。又诸兴盛者:虽现法中住诸安乐,于当来世往诸善趣,而是无常;于彼无常现可证得。若有领受兴盛事者,后时衰损定当现前;诸有领受衰损事者,后时兴盛难可现前。诸兴盛事,皆是难得易失坏法,由是当知诸兴盛事亦是可厌患法。若于如是若衰若盛可厌患法,或见或闻应自思惟:我今于是生死流转未般涅槃,未解脱心,难可保信如是衰损兴盛二法勿现我前,勿彼因缘,令我堕在如是处所,生起猛利刚疆辛楚不适意苦,即由此事增上力故,我当至诚喜乐于断,修不放逸。又我如是多安住故,当于无义能作边际。依此说言心生厌离惊恐恶贱,安住寂静。此中诸义,皆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二卷二页)又复厌离、谓于二种。惊恐、谓于衰损。恶贱、谓于兴盛。如是差别应知。

「谓于自他若衰若盛可厌患法等者:自他衰损有多差别:谓病衰损」,有病、病衰损,「寿命衰损、眷属衰损、财宝衰损」,病有病的法性,死、死的法性。「复有一类净戒衰损、正见衰损」,这个地方也是一个事情。这个「净戒衰损」破了戒了,但是这个人的正见没破,他有正知正见,这是有这个事情;还有人净戒没有破,他持戒清净,但是正见衰损,没有正知正见。所以佛菩萨观察众生的身口意,观察的非常圆满:说这个人持戒清净,这好!但这个人邪知邪见好不好?这也是问题。说这个人正知正见了,但是破戒,你说好不好?也是不好。所以就是要有正知正见,而又能够持戒清净修学戒定慧,这才称之为「贤」;称之为「贤」而还不是「圣」,不能称之为「圣」,要断烦恼才能称之为「圣」。所以佛教里面说得非常清楚,清清楚楚的。

「由是因缘,彼诸众生于现法中住诸苦恼」,有这么多的衰损,这就是苦恼,「于当来世往诸恶趣,是名衰损可厌患法」。「又诸兴盛者:虽现法中住诸安乐,于当来世往诸善趣,而是无常,于彼无常现可证得。若有领受兴盛事者,后时衰损定当可得」,这句话要知道。说现在这个人运气很旺,但是将来一定是要垮下来的,这个是决定,可以决定这样说,「衰损」。「诸有领受衰损事者,后时兴盛难可现前」,你若倒楣了以后,你说将来我再起来,那可不容易;「后时兴盛难可现前」,这事不容易。

「诸兴盛事,皆是难得易失坏法」,世间上的兴盛的事情,你要得还是不容易,失掉还是容易的;「皆是难得易失坏法」。「由是当知诸兴盛事,亦是可厌患法」。我们也没有特别的走运气,也没有什么时别地倒楣,我们平平静静的心情还很好、正常;忽然间走了运气了,忽然间倒楣了、就苦恼!心情苦恼!那我还不如不要走运气,就是原来的平静的境界反倒好;所以这个走运气,也是可厌患法,「由是当知诸兴盛事,亦是可厌患法。」

「若于如是若衰若盛可厌患法,或见或闻,应自思惟:我今于是生死流转未般涅槃,未解脱心,难可保信」,我没有得到圣道,我这一念分别心,你相信它决定是对的吗?他有时候会颠倒迷惑会做错事的,会造罪的,所以是「难可保信」。「如是衰损兴盛二法勿现我前」,这个衰损的事情不要到我这儿来,兴盛的事情我也不要,「勿现我前」。这个《涅槃经》上有那个大功德天的事,正好是这个意思,你们可能听见这个故事,我们不要讲这个故事,讲了耽误时间。「兴盛勿现我前,勿彼因缘,令我堕在如是处所」,所以你看这修行人的态度是这样子。我们若不去学习圣道,没有这种智慧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就很容易的按照一般的情形,看见别人修了大庙,或者怎么怎么有了什么荣誉了,我们心里就羡慕,自然有这种心情,你若看这个文,我们知道:不要羡慕这个事情,不要羡慕。

这个故事讲一讲。有一匹大马、一匹小马,这个马是给人拉车、做工作,做了很多的工作,然后这个马的主人就给它吃青草。这小马心里面就不高兴,说:「那个猪也没给主人做什么事情,他喂他很多好东西吃,养得肥肥的,我们为他做了很多的事,很辛苦、对他很帮助,给我吃青草,这个主人不公平!」那个大马说:「你不要羡慕,等到过年节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这小马还是听得不明白,等到过年节就听这个猪叫,说「你去看看!」小马去看,哎呀!被抓住了要杀!要吃他的肉了!那么这以后,他一看喔!是这样子!这主人给好东西给小马吃,他都不吃!这是说什么呢?佛说这个譬喻告诉我们出家人,不要羡慕名闻利养!不要羡慕这个事。说提婆达多得到阿阇世王的五百车的饮食恭敬,国王护持供养他,结果他后来下地狱了!所以佛说这些故事告诉修行人,不要羡慕名闻利养,不要羡慕这些事情,这兴盛的事情不要羡慕,我们就是安贫乐道最好最好!这样意思。

所以「如是衰损兴盛二法勿现我前,勿彼因缘,令我堕在如是处所,生起猛利刚强辛楚不适意苦」,这个苦恼来了可是不得了。「又我如是多安住故,当于无义能作边际」,我安贫乐道,不要有这么多事情;我修学止观,那这样子「当于无义能作边际」,就能对于这些苦恼的事情能作个边际,画个边际,过了这个边际以后再没有了,再也没有这些不如意的事情来了,没有了。你成了圣道以后,所有的事情都不在乎,做国王也可以。你成了圣道得无生法忍,行菩萨道的时候,做国王也可以,到地狱去也可以,都没有关系,你本身那个圣道的世界,不受任何的压力的影响;你若没成圣道不可以,小小的针扎你受不了,何况那猛火烧。所以是能「当于无义能作边际」,就是一切的苦恼的事情能作个边际,不可以过这边来了,这话也就是超越了一切苦恼的事情,得大解脱。

「依此说言心生厌离」,这前面说「心生厌离」,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说我们发心修行的人,对于这些世间上兴盛的事情也好,衰损的事情也好,要厌离这个事情。「惊恐」,有这种事情应该发恐怖心,要发「恶贱」,要轻视这种荣誉的事情,轻视这一件事。「安住寂静」,安住你的奢摩他、毗钵舍那里边,心里面静下来用功修行,不要羡慕那些事情。「此中诸义,皆如〈声闻地〉说」,这〈声闻地〉最好,但是我们现在还没到,〈声闻地〉说了很多的妙法。「又复厌离,谓于二种」,这个「厌离」是对二种事情有厌离。这「惊恐」是什么?「谓于衰损」,衰损的事情要来了,当然我们惊恐。这个「恶贱」是什么呢?「谓于兴盛」,令人欢喜兴奋,感觉到荣誉、感觉到光荣的事情,你要恶贱,不重视这种事情,你要厌恶这件事情。「如是差别应知」,是这样意思。

 

丑五、疑盖(分二科)     寅一、食(分二科)     卯一、问

问:疑盖以何为食?

前面这个「掉举恶作」、「食」、「非食」,这二大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五科是「疑盖」,分两科,第一科是「食」。「疑盖以何为食」呢?

第二科是「答」,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卯二、答(分三科)     辰一、标

答:有去来今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

「有去来今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就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这些事情,我们不知道。听说有人能看过去世,过去世做过出家人、或者做过什么什么…,我也去看看,说是我过去怎么回事,将来怎么怎么…这个事情;这个问题就是自己不知道,别人说过了,其实还是疑疑惑惑的,还是不决定。「及于彼相,不正思惟」,不能正思惟这个事情。「多所修习」,你常常欢喜这样子去思惟这些事情。「以之为食」,「食」就是这样,这疑惑心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解释。

 

辰二、释

谓我于过去为有?为无?广说如上。

「谓我于过去为有?为无?」说我在过去的时候是有吗?是有我吗?是没有呢?不知道。若有我,我过去世是干什么的?怎么怎么的?「广说如上」,前面那个十二缘起里头。

 

《披寻记》三六二页:

谓我于过去为有为无等者:此中广说,谓我于未来为有为无?及于现在何等是我?我为何等?如前缘起差别中说(陵本九卷十七页)。

 

辰三、广(分三科)     巳一、总摄

不正思惟者:谓不可思处所摄思惟。

前面是「释」是简单的解释,这底下「广」就是广释。分三科,第一科「总摄」。

「不正思惟」是什么呢?「谓不可思处所摄思惟」,就是这个境界是不可以去思惟的,属于这个范围内的,你偏要去思惟,叫「不正思惟」;这「不正思惟」有个特别的意思。这是「总摄」,底下是「别列」。

 

巳二、别列

不可思处者:谓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间思惟。

「不可思处者」是什么呢?「谓我思惟、有情的思惟、世间的思惟」这三种思惟是不可思惟的。这是「别列」。

底下「随释」,解释这三种思惟。分三科,第一科是「我思惟」。

 

巳三、随释(分三科)     午一、我思惟

若于自处,依世差别思惟我相,名我思惟。

「若于自处」,就是若于自己这个境界,自己这个境界。「依世差别」,依这个时间的差别,「世」是时间: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有时间也就是要有处所,就思惟这个我,究竟是怎么回事?什么叫做我?我又是怎么回事?这样去思惟。这叫做「我思惟」。

 

午二、有情思惟

若于他处,名有情思惟。

第二科「若于他处,名有情思惟」就是别的众生,别的众生又是怎么一种情形?是过去、现在、未来又怎么怎么的,去思惟这个事。这是第二、底下第三世间的思惟。

 

午三、世间思惟

若于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处,名世间思惟;谓世间常、或谓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

「若于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处,名世间思惟」,这就是依正;「有情世间」就是众生世间,众生世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在这个地方是一个迷惑颠倒的境界,那么当然是执着我我所的这事情。及所居住的这个「器世间」究竟怎么回事?这叫做世间的思惟。

「谓世间常」,思惟世间是常的、永久的;「或谓」世间是「无常」的;或者是「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这样思惟,那么这叫做「世间思惟」。

 

寅二、非食(分二科)     卯一、问

问:此谁盖为非食?

这前边是「食」;这底下是「非食」。这是第一科是「问」,第二科回答,先是「标」。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标

答:有缘、缘起,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有缘、缘起」,就是有因缘、有所缘缘、有等无间灭缘、有增上缘;或者是只是因缘、增上缘,一切色法就是两个缘,心法是四缘,那么一切法就会生起。「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就是这个缘起法,你对它作如理的作意、如理的去思惟观察。「多所修习」,数数的去这样思惟观察,这就是「非食」,这就不是那个疑惑,能对治这个疑惑,能消灭那个疑惑了。当然这种想法就是要多学佛法,学习经论,从佛菩萨的法语,能求取智慧,智慧去观察缘起,才能破除去这个疑惑,是这样意思。你若没有佛菩萨的法语、圣言量,若有疑惑没有辨法能解除的,没有辨法的。

这是「标」,底下第二科是解释。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举于三世(分二科)   午一、明非食

由彼观见,唯有于法及唯法因,唯有于苦及唯苦因故。

这是第一科「举于三世」,分两科,第一科「明非食」。这四句话也就是十二缘起。

「由彼观见」这个缘起的道理。「唯有于法及唯法因」,「唯有于法」这里边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事情,也不是梵天、大自在天这些事情,只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里面先说法,就是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是法。「及唯法因」,就是无明缘行;有无明缘行,所以有识、名色、六处、触、受。

「唯有于苦」,就是生、老、死是苦;「及唯苦因故」,就是爱、取、有。世间上过去是这样子,现在是这样子,未来还是这样子。说我是这样子,你也是这样子,一切众生没有例外的,都是惑、业、苦的流转。一切世间也还是这样子,一切世间是增上果,是以众生为主才有所居住的器世间;若没有众生了,没有有情在世间,这世间就没有了。我们从佛法上,从前面的〈意地〉、〈寻伺地〉,我们看出来,佛法是以有情为主,而不是以宇宙为主,这个大宇宙是众生的共业所变现的。我们没学佛法的时候,宇宙是个大秘密,「这怎么回事情?不知道!」学习了佛法以后,尤其是看见印顺老法师著作,他特别地很明显、很有力量地提出来:世间宇宙的事情,宇宙间的事情,以人为主,以有情为主;他这句话说出来,说得非常好这句话!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来的?从《阿含经》里面来的。我们现在从《瑜伽师地论》也是这样说法。

世间上为什么有水灾、有火灾、有风灾呢?是因为这个世间上,这个人,大家寿命长,这个道德水准很高了,那大家都修禅定,跑到初禅、跑到二禅天上去了,这个世间上没有众生了,所以就起火了,就烧了。所以是以人为主的,而不是这个世界是主,不是;世界是枝末。我们人为主,就是心为主,心为本,万法是心所变现的,心所创造的。我们若是读这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这句话就是人为主的意思。但是若没有人特别提出来,是一切是人为主,我们还是不能知道,不见得能知道。你不见得能知道是人为主。

所以是「由彼观见,唯有于法及唯法因,唯有于苦及唯苦因故」。就是我们内心的惑、业、苦的流转,世间的缘起就是这样子。说过去怎么回事不知道?过去亦复如是。这未来怎么回事?未来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子。只有相信了佛法以后,修学四念处,这苦恼才能停下来,这样子就可以解除一切的疑惑。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九、《慧眼禅心》要则分享[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7[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清醒不须太晚[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葛荣居士简介[栏目: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
 The Buddha is dead so how can he help us?[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贩卖佛法的问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