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9)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6

戌二、取与有(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取为缘,皆是有耶?设是有者,皆取为缘耶?

这是第八科「缘起分别缘」,这一科里面分九科,现在是第四科「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四句答」这个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顺后句答」,顺后句这一科是分四科,现在是第二科「取与有」,分两科,第一科「问」。

「若取为缘,皆是有耶?」在十二支里面是:取缘有、受缘爱、爱缘取,都讲过了。现在讲取缘有,这个「取缘有」这件事,这里面提出个问题:若取作助缘而生起来的,一定是有吗?「皆是有耶?」「有」,就是有强大的力量能招感果报了,那个时候名之为「有」。

那么这个「有」是以取为缘的,以「取」作助缘。现在提出问题,若取作缘的时候,都是有吗?「设是有者,皆取为缘耶?」假设取为缘是有,它是有强大的力量能有果报的。「皆取为缘耶?」都是用取作助缘的吗?提出两个问题,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三科) 天一、标

答:亦应作顺后句。

这个问题也应该是从后面这一句来回答,就是「设是有者,皆取为缘耶?」这句话。前面是「问」,这底下第二科是回答,回答里面第一科是「标」。「亦应作顺后句」是标。第二科是「释」。

 

天二、释

谓所有有,皆取为缘,或取为缘,而非是有。

「谓所有有,皆取为缘」,这句话说的很肯定。所有的「有」,只要它的力量强大能达到有果报的程度,这样的业力一定是「取」作助缘的,这样回答「皆取为缘」。

「或取为缘而非是有」这就是不决定了,或者是「取」是为它作缘,但是它不是「有」,这是变了。

这是解释。底下第三科是简别。

 

天三、简

谓除有,所余有支。

「谓除有所余有支」,那就是除掉了这个「有支」,剩下来的其他的有支,就是十二缘起里面别的支,别的支也可以是这样的,取为缘而不是有支,可能是其他的生老死,也可能其他的支会有这样的情形的。这一科说完了,第三科是「有与生」。

 

戌三、有与生(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有为缘,皆是生耶?设是生者,皆有为缘耶?

「若有为缘,皆是生耶?」这个强大的业力为助缘,使令它的果报现起了,那么「有」为缘皆是生吗?「设是生者,皆有为缘耶?」提出两个问题,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释

答:诸所有生,皆有为缘。或有为缘,而非是生。

「诸所有生,皆有为缘。」这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第二科是简。「诸所有」的生,众生的生命现起的时候,都是「有」作缘才能现起的,这是肯定是这样子。「或有为缘而非是生」不是生。那是什么呢?底下说了。

 

天二、简

谓除生,所余老死最后有支。

「谓除生,所余老死」就是把这个「生」简出去不算数,就是剩下来的老死。老死当然也是有为缘的,不然也没有这件事。这个老死是「最后有支」,在十二缘起里面它是最后的一个支。

 

戌四、生与老死(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生为缘,皆老死耶?设是老死,皆生为缘耶?

「问:若生为缘,皆老死耶?」这是第四科「生与老死」分两科,第一科「问」。「若是生为缘」那么就一定是老死吗?「设是老死,皆生为缘耶?」这样问。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释

答:所有老死皆生为缘。或生为缘,而非老死。

「答:所有老死皆生为缘」,这句话也是很肯定的说了。只要这个生命体他衰老了,他死亡了,他一定是有一个生命现起做缘的,不然的话谁老、谁死呢?「或生为缘而非老死」,这又是不决定的。是生命体是现前了,但是不是老死,不是给老死作缘。那么是什么呢?第二科「简别」。

 

天二、简

所谓疾病、怨憎合会、亲爱别离、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叹忧苦,种种热恼。

「所谓疾病」,就是这个生命体现前了,不是老、不是死,而是有病了,当然也是生为缘。或者不是病,而是「怨憎合会」,和憎恶的人、憎恨的人在一起,不可以分离,这也是生为缘。「亲爱别离」和亲爱的人愿意在一起,但非要分开不可,这也是生为缘。「所求不遂」,还有其他种种的希求,希求的事情有障碍不能成就,那也是生为缘。

「及彼所起愁叹忧苦,种种热恼」,那就是前面因为有病而「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或者是「怨憎合会」,有怨家不能在一起,偏要在一起,而引起的「愁叹忧苦种种热恼」。还有「亲爱别离,所求不逐」这一切的引起的「愁叹忧苦种种热恼」,也是以生为缘的。

这个「生」为「老死作缘,为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逐」这些「愁叹忧苦种种热恼」。当然这是说非佛教徒,若是佛教徒,你若是修行四念处的时候,虽然是,也是生为缘,但是没有怨憎会、也没有爱别离、也没有所求不遂、也没有愁叹忧苦种种热恼。

这是佛法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能消除去这一切的苦恼,那就是你能够「若见诸相非相」就没有问题了。这个倒是很现成的一件事,说起来就是一转念之间而已,并不是距离一万八千里,就在你现在一念心一转就是了。但是就是不容易转,你向那一方面转什么事也没有,你不转很多的苦恼。这是说难也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

 

申五、所障能障分别(分二科) 酉一、所障(分三科)

戌一、障正见等(分二科) 亥一、举于正见(分二科)  天一、问

问:是诸有支,几与道支所摄正见,为胜障碍?

这是第五科,是「缘起分别缘」,一共是九科,前四科讲完了。第四科刚才讲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五科「所障能障分别」,有所障碍的、有能障碍的不同。

「是诸有支,几与道支所摄正见,为胜障碍?」有这么多的部分,一共是十二有支,十二支。「几与道支所摄正见为胜障碍」那几个支。这十二支里面那一个支与这个「道支」,「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里面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一共是八支。

那么这十二缘起支,那几个支给「道」支里面所摄的,「正见为胜障碍」为最强大的障碍?这个「正见」是什么呢?就是得初果以后的圣人,他那一念清净的无分别智慧,观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寂,无我、无我所的那个无分别的智慧,那个智慧就叫做「正见」。因为他能与诸法实相相应了、与第一义谛相应了,所以叫做「正见」。

这个「障碍」叫你不出现,你想要得正见不行!有障碍,障碍上面加个「胜」那就不同了,就是特别有力量、特别的能障碍你。这十二缘起是生死流转的惑业苦的境界,都是对于正见有障碍的。但是现在不说这个,说「胜障碍」,就是障碍中它的力量最大,它有最大的力量障碍你,叫你不出现,你想要得圣道不可以,障碍你。那一个支是障碍中有最大障碍力量的,这样意思。

 

天二、答

答:无明及彼所起意行,若有一分,能为胜障。

这是说出来十二缘起里面第一个就是「无明」,无明在前面解释的时候说的非常清楚。主要的就是我我所、我见,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个我,主要是这个力量太大了,这个「我」。

前面说是生缘老死,不是老死,「谓疾病、怨憎合会、亲爱别离、所求不遂」这些为缘,其实你能够与无我、无我所的智慧相应了就没事了,就没有这个问题了。现在又是提出这个问题,就是与「正见为胜障碍」,谁呢?就是「无明」,就是执着有个我就是这个事情,执着有个我,执着人我和法我都应该在内。

那么得圣道第一个就是要「无我」。你有「我」正好是障碍这个无我的智慧。「及彼所起意行」,这个无明发动出来的无明缘行,无明为行做因缘,使令行生起。「行」就是:身行、语行、意行,这三行。三行里面最重要的是「意行」,心为本,心若动了才发动到身语,所以说到「意行」就是它的力量大,它的力量大,它也能障碍,能障碍你这个「正见」的生起。

「若有一分」,这个「若」字当作「即」字讲,就是即有一分。这个「有」就是有支,爱缘取、取缘有,这个「有支」就是自己造的这个业,造的这个罪业也好,或者造的福业也好,达到有感果报的程度的时候也是很厉害的。

这个「有支」现前的时候也是能障碍你,你想要修行不行、不可以。若到三恶道去,那个「有」若到三恶道去,当然很明显的是不能修行。就在人天的世界也是,这个大福德的境界一来了,你想修行也不行就把你障碍住了,也是有这种事情。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力量的问题,就是你这个「正见」就是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力量若大那无明和「有」也不能障碍。你这个「正见」的善根力量小,那个「无明和意行」和「有」也是障碍「正见」,就是谁的力量大谁就发生作用。你的力量大就障碍我,我的力量大就障碍你。

但是一般的人来说多数是善根的力量输了、输掉了。无明和意行「有」的力量太大,「有」也是行,「意行」也是行,就是「有」是爱取滋润了以后,「意行」就变成「有」了,那么意思,意行变成「有」了。

若是「有」,这个业力没得果报的时候,在得果报之前这不要紧,在那之前的时候出家还可以。若是虽然有善根,但是你那个时候,尘劳的境界都现前了,不行了!没有办法。

那个儒童,《大毗婆沙论》说那个儒童就是在没有结婚以前佛就去把他度化,给他说了法,得了三果就出家了。如果佛晚两个钟头去就不成了,他结婚了,所以佛对阿难尊者说是早一点去,晚了就不行了。其实佛在世的时候不只这件事,还有好多事都是这样子。

所以这个「有」支就看出来,这个「有」也有障碍的力量,是谁对于正见有胜力的障碍、有大障碍呢?「无明和行」,三行里面是「意行」,再加上「有支的一分」有支的一分,「有支」里面也是有身、语、意也是分三分,其中就说「意」的这一分「能为胜障」,能为一个大力量的障碍。

 

亥二、例正思惟等

如于正见如是,于正思惟及正精进亦尔。

这是第二科是「正思惟」。亥一「举于正见」,亥二「例正思惟等」。

「如于正见如是」,像前面说的这个「正见」,是无明和意行,和「有」的一分能障碍它。那么对于八正道里面还有那个「正思惟和正精进亦尔」,也是有障碍的、有胜障。「正见」是无分别的智慧,得了圣道的圣人无分别的智慧。

这个「正思惟和正精进」是圣人的有分别的智慧,还是智慧,戒定慧,这属于慧「正思惟」。这个「慧」也是无明和所起意行及有一分能做障碍的,一样。这个障碍当然是在没成就的时候,没得圣道之前才有这个作用,你已经成就了它不能障碍了。已经得圣道的人他的「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已经成就无漏的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已经出现了,「无明」是不能障碍的。

 

戌二、障正语等

若正语、正业、正命,以身行、语行,及有一分,为胜障碍。

这是戌二第二科。这个所障碍中分三科,第一科「障正见等」,现在是第二科「障正语等」。这个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戒」,戒定慧是属于「戒」。这个「正语、正业、正命」这三支,八正道里面的三个支、三个部分。

「以身行、语行」,就是那个无明缘行的那个「行」里面一个身行和语行,当然这里面也应该有无明的力量,不然怎么能有行呢?无明发动出来的身行和语行,「及有一分」就是属于身、属于语那一分,它对于正语、正业、正命有障碍,是这样子。

 

戌三、障正念等

若正念、正定,以余有支为胜障碍应知。

这是第三科「障正念等」。「正念、正定」就是属于定,前面是一个慧和戒这两个。这底下正念、正定就属于定。戒定慧、八正道就是把它汇成三无漏学。这个正念,由正念而得正定,所以正念也就属于定了。

「以余有支」这十二有支里面,除了前面说的这几支以外,剩余的支「为胜障碍」那是最有力量的障碍,使令你这个正念、正定不能成就,最厉害就是爱取了,这爱取了。你这个爱取在活动的时候,你想要得禅定、你想要得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若正念、正定,以余有支为胜障碍应知」,这是约所障,八正道里面戒定慧这是所障。

 

酉二、能障(分二科) 戌一、问

问:是诸有支,几唯杂染品?几通杂染清净品?

这是第二科「能障」,分二科。第一科问「是诸有支,几唯杂染品?」那几支唯独是杂染?唯独是不清净的?「几通杂染清净品?」那几支又是杂染、又不是杂染而是清净的呢?提出这个问题。这十二有支是「能障碍」,现在说这个能障碍提出这个问题。底下回答。回答第一科是「总辨品」。

 

戌二、答(分三科) 亥一、总辨品

答:四唯杂染品,余通杂染清净品。

这个「总辨品」。「四唯杂染品」十二有支里面四个品是杂染。但是在《披寻记》里面他说这个「四」,他疑惑应该做「三」,应该是三为杂染。他这句话也有根据,三是什么呢?谓无明、爱、取这三个,这三个是杂染。无明也是杂染,爱、取都是杂染。根据什么说那个四应该是「三」呢?

《成唯识论》上说『三唯是染,烦恼性故。』无明、爱、取是属于杂染的烦恼,所有就说是三而不说是四。但是在窥基大师的解释又不同,说「四唯杂染品」,无明、爱、取是三个,另外是谁呢?是老、老死。「老」是什么意思呢?人到老的时候不能修行,他不能用戒定慧来调自己了就是杂染,这是一个解释。另外一个不说是老,说是「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也是杂染,那是什么呢,是指「中有」的末心,中有投胎的时候最后一剎那,最后一剎那是染污心,所以也是染污,「唯杂染」。这样说无明、爱、取加识,或者是加老,那么就是「杂染品」。

「余通杂染清净品」其余的,这说四个支,剩下就是八个支了。那八支也通于杂染也通于清净的,这样解释。

底下「释妨难」。前面是「总辨」,后面再解释有困难的地方,分两科,第一科「问」,第二科回答。

 

《披寻记》三二八页:

四唯杂染品等者:此中四言,疑应作三,谓无明爱取。《成唯识》说:三唯是染,烦恼性故。七唯不染,异熟果故。七分位中容起染故,假说通二。余通二种。由是当知此所说义。

 

亥二、释妨难(分二科) 天一、问

问:云何生支通二品耶?

这个最后的第十一品,生老死的「生支」,生支怎么能说它是通于两方面,又是清净又是不清净呢?

 

天二、答

答:若生恶趣及有难处,唯是杂染品。若生人天诸无难处,此通染净品。

「答:若生恶趣及有难处,唯是杂染品」,这个众生他生到三恶道去了,生到地狱、饿鬼、畜生世界去了,当然这都是苦恼的境界,这是杂染。「及有难处」及生到有难的地方去。譬如说八难,或是八无暇,三恶道就是八难中的三个,另外你若是生到长寿天,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玄奘法师翻个八无暇,『无暇』就是没有时间。说释迦牟尼佛在人间讲解佛法去听法去,不行!我没有时间,无暇我没有时间。在人也是一样,说是你来打禅七吧!我没有时间,这叫做「难」,就是有困难,让他来学习佛法有困难。譬如去听经去吧!不!不!我没有时间,这叫做「难」。他学习佛法有困难,不能学习佛法,那么就是贪瞋痴在活动了,那么就叫做「染污」。他说这个「生」,他说生就是「染污」。

这个是生在人间,有盲、聋、喑、哑,也不能学习佛法,那么就只好贪瞋痴活动了。再就是佛前、佛后,世界上没有佛法。还有世智辩聪、邪知邪见,他毁谤佛法不肯学习佛法,那也是邪知邪见。第三是北俱卢洲,到了北俱卢洲的时候也不肯学习佛法,没有这个需要嘛!我生活什么都是自在的、满意的。你要我学习佛法,学习佛法干什么,不需要。

所以我们也不是三恶道,也不是盲、聋、喑、哑,也不是佛前、佛后,又不是世智辩聪、又不是北俱卢洲、又不是生在长寿天。我们遇见佛法了,我们又能来到一个学习《瑜伽师地论》的一个因缘了,这就是清净了,我们应该说是清净的、这是一个好因缘。

「若生恶趣及有难处」,那么他这个「生」就是「杂染品」。「若生人天诸无难处」若生在人间,或者生在天上也没有「难」,没有这么多的困难,有时间来学习佛法,其实也没有时间,就是把那些事情都放下了,我用这个时间来学习佛法,有没有时间,是你自己决定的。

所以「无难处」,你感觉学习佛法没有困难,那么这就好了,所以这就是清净了,你这样的一个「生」,你这个生命体就是清净的。「此通染净品」,所以这个「生」也通于染、也通于净,就在乎你自己决定了,来到人间就在乎自己决定了。

 

亥三、例通应

当知余支,随其所应,皆通二品。

其余的支,无明、行、识都算是「染污」,其余的支就是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有」是不清净,生、老死都是通于清净也通于染污。「随其所应皆通二品」通于染、净两品。

 

申六、不有及灭分别(分二科) 酉一、约烦恼业生杂染品辨(分二科)

戌一、举三道理(分三科) 亥一、无明缘行(分二科) 天一、问

问:何等无明不有故,行不有?何等无明灭故,行灭耶?

前面是第五科「所障、能障」的分别;「所障」的就是八正道、「能障」的就是十二缘起了,这是第五科。第六科「不有及灭分别」,申六「不有及灭分别」,从十二缘起上来分辨这件事情,这个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约烦恼业生杂染品辨」,约三杂染来辨别。第一科「举三道理」,举出来三种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无明缘行」,这一个道理,分两科,第一科问。

「何等无明不有」,无明也是各式各样的那一种无明没有了。「故行不有」无明缘行,无明也不有,行也就不有了,是这样意思。「何等无明灭故,行灭耶」,那一类的无明灭掉了,那个行就没有了呢?「故行灭耶」,这是提出这个问题。

这个有和灭、不有和灭,这是《阿含经》上说这个话: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一共是四句,这里面引来两句:一个是有无,一个是生灭,拿来两句。这个有无和生灭的差别前后都有解释过。

 

天二、答

答:有三种。发起、缠、随眠无明。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由彼灭故,行亦随灭。

「答:有三种:发起、缠、随眠无明」,这个无明有三种。那三种呢?第一个是「发起」无明、第二个是「缠」无明、第三个是「随眠」的无明,这三种无明。

「发起」无明,就是这无明能发起种种的业,就是发业无明,最初发动要这样做,造这个业力,或者福业、罪业、不动业,发业无明。

「缠」无明,「缠」是什么意思呢?「缠」就是无明活动了、活动出来,活动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心意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能自主,就是无明来作主,无明叫你怎么的,你就怎么的。自己还有一点智慧感觉这个事不对,不应该这样做,不可以!非这样作不可,就是被它缠住了,所以叫做「缠」,就是不能自主的意思叫「缠」。

「随眠」,就是无明它没有活动出来,在那里睡觉,就是在阿赖耶识里面没有动,这是无明的种子。无明种子发动出来叫「缠」,缠的无明去造种种业,叫「发起」无明。

或者这样分别,「发起无明」就是无明缘行这个无明;「缠」就是爱取有的爱取,叫作「缠」,就是「润生无明」;「随眠无明」就是无明没有动,它没有活动出来,没有活动出来就是因缘不够,没有所缘缘也不行,没有增上缘也不可以。或者是这个佛教徒他有四念处的修行,无明被障碍了,那它也不动。现在说无明有这三种不同。

「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有这样的无明灭了,「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由彼灭故,行亦随灭」,这个意思,这个断无明实在来说、根本上来说,这个随眠无明灭了,随眠无明灭了,缠无明也就没有了,缠无明没有了随眠、缠没有了,当然发业无明也没有了。最重要的就是「随眠无明」要灭,要灭除这随眠无明,随眠无明怎么样灭呢?

在《显扬圣教论》上有一句话:『要深入诸法实相,才能断除烦恼的种子』。深入诸法实相是什么呢?就是般若波罗密,观诸法实相,就是毗钵舍那,所以只是修止而不修观,你不修我空观、你不修法空观,你这我执还在,你这法执也是在,你就不能断惑证真,你不能断。

你这个定,你心里面怎么样的明静而住都是不行的,你不能够见法性,不可以!你就不能够断这个无明的随眠,那还就是个生死凡夫,顶多得一点禅定,但是无明还是在的。但是自己认为自己是得圣道了,我开悟了!其实是糊涂,那里开悟了呢?

这个从古代唐朝那时候荆溪尊者,他的著作里面就提到,诃斥这个禅宗的人叫暗证,黑暗的『暗』,信解行证的『证』,叫暗证,就诃斥这件事。所以你若学习了经论,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证』?什么叫做信、解、行、证?你学习了这样的佛法以后,你就是有了一个『择法眼』了,有择法眼你再看看这个人这样修行,那个人那样修行,喔!你心里面就有数,你修行的不对!自然就会这样说,自然会知道。若是你没有学过这些经论,你不知道这件事,不知道这些事,哎呀!真了不起,只知道这么说一句就算了,你不能够鉴别这件事。

所以我又要提起印顺老法师,我问:佛法来到中国,中国有没有圣人?印顺老法师不出声不回答,不回答这个问题。还是不回答比较好,没有痕迹谁也不能批评。你若是说「发起、缠、随眠无明,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由彼灭故行亦随灭」。

若是引《显扬圣教论》讲的,『要深入诸法实相』,就是毗钵舍那才能断烦恼,若没有这样的修行,你不能断烦恼的,你还是没有开悟,这就有是非了。啊!你毁谤谁? 你轻视祖师,就可以说出这句话来了,若不出声就没有可批评的。但是也就表示不同意,不同意这种说法,不同意你说你开悟了。

所以「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由随眠无明灭故则缠无明、发起业的无明也都没有了。不是从表面上看,表面上我也没有贪、也没有瞋、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就是圣人了吗?其实不是,若是烦恼种子灭掉了才是圣人。所以经教上说的是很吻合的、很契合的,道理是很契合的,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说的微细,唯识的经论说出的事情都是很微细,不是粗枝大叶那样讲法,不是的。

「由彼灭故行亦随灭」,由无明灭了,那么行就灭、就不发动行了就没有了。但是有般若波罗密,行六度万行广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这是圣人的境界了。前面说「由彼灭故行亦随灭」,这是有漏的生死凡夫惑业苦的境界,无漏的大菩萨的境界那还是广大无边的,是这样子的。

 

亥二、行缘识(分二科) 天一、问

问: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何等行灭故,识灭耶?

「问: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前面是「不有及灭分别」,分两科,第一科「约烦恼业生杂染品辨」,分两科,第一科「举三道理」,举三道理这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无明缘行」这是个道理。现在第二科「行缘识」,第二个道理,分两科,第一科「问」。

「问: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这个「行」,也是各式各样的,行不有了,识也不有,因为是行缘识,行若不有了识也就不有了。「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呢?何等行灭故,识灭呢?」提出这问题。

底下回答,答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有」。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举有

答:诸行于自相续中,已作已灭,及未起对治,又由意行有故,起身语行,由此有故彼有。

是这样子回答这问题。「诸行于自相续中」,就是无明缘行的时候,你这样身行、语行一动作了,就是在你的生命体「相续」,就是你的生命体,生命是相续不断的。这个生命出现了又老死了、又死掉了、死掉了又出现了、出现又死了、死了又出现了,总是相续的、不会断的。

「在相续中已作已灭」,就是你已经做的这个行,当然得了果报了,得果报了又灭了。当然这可能会得了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果报。在人间、天上要多少回,然后这一段的业力结束了。但是还继续造,还是有无量无边的业力的,这个业力众生一直是这样的。

这样的诸行是「及未起对治」,这是一样,和前面有点不同了,就是他没有遇见三宝、没有遇见佛法僧、没遇见佛法。没有遇见佛法他不能够修四念处,就是遇见了你没有修四念处来对治,你没有修四念处用般若来对治你的业力,没对治它,没对治它所以这个「行」就行缘识了,有这个行就有这个识,若是没这个行就没这个识,是这样意思。

「又有意行有故,起身语行」,无明缘行这个「行」,主要是「意行」,就是那个第六意识。第六意识你要造福行、罪行、不动行,有了!一造好了,有了!那么意行有了,就发动到身行、语行去,就不限于在心里面。他会发出来语言、发出来动作的,那么就是身、语行。所以「由此有故彼有」,就是意行有故,身语行,就是要「有」,是这样意思。这是「举有」。

 

地二、例无

彼无故,彼缘识亦无;此若全灭,当知识亦随灭。

「彼无故」,说是没有经过佛法的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你没有修这个止观,奢摩他、毗钵舍那,你没有这样圣道的对治,那么你造了那个行,当然它有行,就行缘识。若是你能对治,一对治那个行就没有了,「行」就没作用了。

对治这里面应该是这么说,就是「行」若发动的时候,得果报要有烦恼的爱取的滋润、支持,爱取烦恼的支持,业力才能得果报。但是你若是修四念处就把爱取消灭了,那么你以前造的业力得不到爱取的资助。爱取不给它力量,那么「行」就不能发生作用,那么就等于是没有了。所以「彼无故,彼缘识亦无」,那个「行」不能发生作用了,不能发生作用,所以「彼为缘而识生起」这件事也没有了,行就不为识做缘了。

所以过去生中造了很多的业,是在人间、天上,或是到地狱去受果报的,但是你修学佛法,得了初果了,或得了阿罗汉果了,就不行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了,这件事就结束了,不流转生死了,所以「彼无故,彼缘识亦无」。「此若全灭,当知识亦随灭」,当然彼若全灭,意行所造的灭,身行、语行也都灭了。

若是我们修行只得个初果,三恶道的这一部分是灭了。人、天还没灭,还在人、天还要流转七番生死的,就不是全灭。假使得阿罗汉果以上,就是完全灭了。完全灭了,「当知识亦随灭」,那么这个中有就不颠倒了,『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就没这件事了,所以「此若全灭,当知识亦随灭」,识也就灭了。

这可见我们若说是从经论上学习知道这件事,知道完就算了,那也都没有什么。如果是自己还有出离生死的愿望,我想要不受生死苦,那么这件事就应该要注意了。唉哟!行缘识的时候,就是『阴境若现前』这个时候,「行」一发生作用的时候就出来中有了,中有就是颠倒迷惑了,就是可能到三恶道去受果报,可能在人、天里受果报,就流转生死了。那么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灭呢?

「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何等行灭故识灭」,这要积极的要修四念处了,自然是这么回事,积极要修四念处,要把它灭了才可以,要把爱取心灭。我怎么知道是灭了呢?就在生存的时候就知道了,生存的时候你常常用四念处修行,你就知道你这时候眼耳鼻舌身意面对色声香味触的时候,你就知道我这爱取灭不灭,是灭了?是没灭?就知道嘛!就知道了。还用别人告诉吗?当然别人也会告诉你,你的善知识会告诉你的,所以「此若全灭,当知识亦随灭」。如果说我只是书本上看看就完了,那就是不在意这件事。将来行缘识的时候,行缘识就行缘识好了,那就是这么回事情了。

 

亥三、识缘名色六处触受(分二科) 天一、举识缘名色(分二科) 地一、问

问:何等识不有故,名色不有?何等识灭故,名色灭耶?

「问:何等识不有故,名色不有?」这是第三科第三个道理。前面是「行缘识」的道理,现在说是「识缘名色、六处、触、受」的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识缘名色」。「何等识不有故,名色就不有?何等识灭故,名色灭耶呢?」举这个问题。

 

地二、答

答:种子识不有故,果识不有。此俱灭故,俱名色灭。

「答:种子识不有故,果识不有。」这样回答。「种子识不有故,果识不有」,这个「种子识不有」这句话就是阿赖耶识,在阿赖耶识的时候,就是人在生存的时候,生存的时候,前六识遇见境界的时候,那么就是爱取,就是无明爱取去活动,活动就在识里面熏成种子了,熏成种子的时候这时候就叫「种子识」。

如果你没有熏成种子识,「种子识不有」,因为你修了四念处,四念处力量强大了,虽然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住最上舍』心里不着,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大菩萨境界、阿罗汉也有这种境界,他就不熏习了,不去爱也不憎,也不爱也不憎,心里面住最上舍,那不熏成种子。不熏成种子这时候,「种子识不有」已经没有,不有的原故「果识不有」,将来也不会再去得果去。你若有这「种子识」,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种子就要去得果报,那就叫做「果识」。

譬如我们现在得人的果报,看上去是有一个色受想行识,有眼耳鼻舌身意在那边活活的在那儿动,实际上就是那个种子在动。那个种子结束了,说它还有很多饭,可以吃饭的没有用,你吃饭也活不下去了,要结束了,果报要结束了,就是种子在那边动,那就叫做「果识」。他们有了种子但还没得果报,那就叫做「种子识」。因识、果识有这样的不同,你没有种子的时候,他就没有去得果报那个时候了,「果识」也就不有。

「此俱灭故,俱名色灭」,没有因识那么也就没有果识,这个因果识都没有,「此俱灭故」这两个识都没有了,「俱名色灭」,和识在一起现出来名色的果报也就没有了、也不出现了,自然是灭了。

你说是了生死,怎么了生死?怎么叫做了生死?这地方说的很清楚,就是这样子了生死,就是要把种子识灭了。怎么样种子识才能灭呢?就是不要有爱取,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

现在说是明相应触,用般若与六根相应,去接触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有般若的智慧,有般若智慧的时候他就没有爱取的熏习了,是「种子识不有」。种子识不有,果识也不有;果识也不有,名色也不有,那么就是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

不是说死了以后,不是!就是现在他的正念四念处的观,观智相应了就入于诸法实相,与诸法实相统一了,就是现在不是死亡了以后,不是的!就是现在与诸法实相相应了,他就是住最上舍了。他入定的时候住最上舍,出定以后还是住最上舍,他心里面不扰。当然阿罗汉还有一点习气,虽然有习气但是还是清净。「种子识不有故,果识不有,此俱灭故,俱名色灭」。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8)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九)~D 第234经(世间边经)[栏目:界定法师]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二卷[栏目:净界法师]
 西藏棱子芹[栏目:藏医文化]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三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药师法脉介绍(二)[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一章 文殊菩萨所问章[栏目:超然法师]
 大乘佛教孝观的发展背景(古正美)[栏目:大乘佛教理论]
 佛教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栏目:传喜法师]
 为和平努力[栏目:一行禅师]
 无死的金刚心 第15章 明空赤露的觉性[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