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9)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7

戌二、取与有(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取为缘,皆是有耶?设是有者,皆取为缘耶?

这是第八科「缘起分别缘」,这一科里面分九科,现在是第四科「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四句答」这个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顺后句答」,顺后句这一科是分四科,现在是第二科「取与有」,分两科,第一科「问」。

「若取为缘,皆是有耶?」在十二支里面是:取缘有、受缘爱、爱缘取,都讲过了。现在讲取缘有,这个「取缘有」这件事,这里面提出个问题:若取作助缘而生起来的,一定是有吗?「皆是有耶?」「有」,就是有强大的力量能招感果报了,那个时候名之为「有」。

那么这个「有」是以取为缘的,以「取」作助缘。现在提出问题,若取作缘的时候,都是有吗?「设是有者,皆取为缘耶?」假设取为缘是有,它是有强大的力量能有果报的。「皆取为缘耶?」都是用取作助缘的吗?提出两个问题,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三科) 天一、标

答:亦应作顺后句。

这个问题也应该是从后面这一句来回答,就是「设是有者,皆取为缘耶?」这句话。前面是「问」,这底下第二科是回答,回答里面第一科是「标」。「亦应作顺后句」是标。第二科是「释」。

 

天二、释

谓所有有,皆取为缘,或取为缘,而非是有。

「谓所有有,皆取为缘」,这句话说的很肯定。所有的「有」,只要它的力量强大能达到有果报的程度,这样的业力一定是「取」作助缘的,这样回答「皆取为缘」。

「或取为缘而非是有」这就是不决定了,或者是「取」是为它作缘,但是它不是「有」,这是变了。

这是解释。底下第三科是简别。

 

天三、简

谓除有,所余有支。

「谓除有所余有支」,那就是除掉了这个「有支」,剩下来的其他的有支,就是十二缘起里面别的支,别的支也可以是这样的,取为缘而不是有支,可能是其他的生老死,也可能其他的支会有这样的情形的。这一科说完了,第三科是「有与生」。

 

戌三、有与生(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有为缘,皆是生耶?设是生者,皆有为缘耶?

「若有为缘,皆是生耶?」这个强大的业力为助缘,使令它的果报现起了,那么「有」为缘皆是生吗?「设是生者,皆有为缘耶?」提出两个问题,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释

答:诸所有生,皆有为缘。或有为缘,而非是生。

「诸所有生,皆有为缘。」这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第二科是简。「诸所有」的生,众生的生命现起的时候,都是「有」作缘才能现起的,这是肯定是这样子。「或有为缘而非是生」不是生。那是什么呢?底下说了。

 

天二、简

谓除生,所余老死最后有支。

「谓除生,所余老死」就是把这个「生」简出去不算数,就是剩下来的老死。老死当然也是有为缘的,不然也没有这件事。这个老死是「最后有支」,在十二缘起里面它是最后的一个支。

 

戌四、生与老死(分二科) 亥一、问

问:若生为缘,皆老死耶?设是老死,皆生为缘耶?

「问:若生为缘,皆老死耶?」这是第四科「生与老死」分两科,第一科「问」。「若是生为缘」那么就一定是老死吗?「设是老死,皆生为缘耶?」这样问。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释

答:所有老死皆生为缘。或生为缘,而非老死。

「答:所有老死皆生为缘」,这句话也是很肯定的说了。只要这个生命体他衰老了,他死亡了,他一定是有一个生命现起做缘的,不然的话谁老、谁死呢?「或生为缘而非老死」,这又是不决定的。是生命体是现前了,但是不是老死,不是给老死作缘。那么是什么呢?第二科「简别」。

 

天二、简

所谓疾病、怨憎合会、亲爱别离、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叹忧苦,种种热恼。

「所谓疾病」,就是这个生命体现前了,不是老、不是死,而是有病了,当然也是生为缘。或者不是病,而是「怨憎合会」,和憎恶的人、憎恨的人在一起,不可以分离,这也是生为缘。「亲爱别离」和亲爱的人愿意在一起,但非要分开不可,这也是生为缘。「所求不遂」,还有其他种种的希求,希求的事情有障碍不能成就,那也是生为缘。

「及彼所起愁叹忧苦,种种热恼」,那就是前面因为有病而「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或者是「怨憎合会」,有怨家不能在一起,偏要在一起,而引起的「愁叹忧苦种种热恼」。还有「亲爱别离,所求不逐」这一切的引起的「愁叹忧苦种种热恼」,也是以生为缘的。

这个「生」为「老死作缘,为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逐」这些「愁叹忧苦种种热恼」。当然这是说非佛教徒,若是佛教徒,你若是修行四念处的时候,虽然是,也是生为缘,但是没有怨憎会、也没有爱别离、也没有所求不遂、也没有愁叹忧苦种种热恼。

这是佛法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能消除去这一切的苦恼,那就是你能够「若见诸相非相」就没有问题了。这个倒是很现成的一件事,说起来就是一转念之间而已,并不是距离一万八千里,就在你现在一念心一转就是了。但是就是不容易转,你向那一方面转什么事也没有,你不转很多的苦恼。这是说难也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

 

申五、所障能障分别(分二科) 酉一、所障(分三科)

戌一、障正见等(分二科) 亥一、举于正见(分二科)  天一、问

问:是诸有支,几与道支所摄正见,为胜障碍?

这是第五科,是「缘起分别缘」,一共是九科,前四科讲完了。第四科刚才讲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五科「所障能障分别」,有所障碍的、有能障碍的不同。

「是诸有支,几与道支所摄正见,为胜障碍?」有这么多的部分,一共是十二有支,十二支。「几与道支所摄正见为胜障碍」那几个支。这十二支里面那一个支与这个「道支」,「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里面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一共是八支。

那么这十二缘起支,那几个支给「道」支里面所摄的,「正见为胜障碍」为最强大的障碍?这个「正见」是什么呢?就是得初果以后的圣人,他那一念清净的无分别智慧,观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寂,无我、无我所的那个无分别的智慧,那个智慧就叫做「正见」。因为他能与诸法实相相应了、与第一义谛相应了,所以叫做「正见」。

这个「障碍」叫你不出现,你想要得正见不行!有障碍,障碍上面加个「胜」那就不同了,就是特别有力量、特别的能障碍你。这十二缘起是生死流转的惑业苦的境界,都是对于正见有障碍的。但是现在不说这个,说「胜障碍」,就是障碍中它的力量最大,它有最大的力量障碍你,叫你不出现,你想要得圣道不可以,障碍你。那一个支是障碍中有最大障碍力量的,这样意思。

 

天二、答

答:无明及彼所起意行,若有一分,能为胜障。

这是说出来十二缘起里面第一个就是「无明」,无明在前面解释的时候说的非常清楚。主要的就是我我所、我见,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个我,主要是这个力量太大了,这个「我」。

前面说是生缘老死,不是老死,「谓疾病、怨憎合会、亲爱别离、所求不遂」这些为缘,其实你能够与无我、无我所的智慧相应了就没事了,就没有这个问题了。现在又是提出这个问题,就是与「正见为胜障碍」,谁呢?就是「无明」,就是执着有个我就是这个事情,执着有个我,执着人我和法我都应该在内。

那么得圣道第一个就是要「无我」。你有「我」正好是障碍这个无我的智慧。「及彼所起意行」,这个无明发动出来的无明缘行,无明为行做因缘,使令行生起。「行」就是:身行、语行、意行,这三行。三行里面最重要的是「意行」,心为本,心若动了才发动到身语,所以说到「意行」就是它的力量大,它的力量大,它也能障碍,能障碍你这个「正见」的生起。

「若有一分」,这个「若」字当作「即」字讲,就是即有一分。这个「有」就是有支,爱缘取、取缘有,这个「有支」就是自己造的这个业,造的这个罪业也好,或者造的福业也好,达到有感果报的程度的时候也是很厉害的。

这个「有支」现前的时候也是能障碍你,你想要修行不行、不可以。若到三恶道去,那个「有」若到三恶道去,当然很明显的是不能修行。就在人天的世界也是,这个大福德的境界一来了,你想修行也不行就把你障碍住了,也是有这种事情。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力量的问题,就是你这个「正见」就是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力量若大那无明和「有」也不能障碍。你这个「正见」的善根力量小,那个「无明和意行」和「有」也是障碍「正见」,就是谁的力量大谁就发生作用。你的力量大就障碍我,我的力量大就障碍你。

但是一般的人来说多数是善根的力量输了、输掉了。无明和意行「有」的力量太大,「有」也是行,「意行」也是行,就是「有」是爱取滋润了以后,「意行」就变成「有」了,那么意思,意行变成「有」了。

若是「有」,这个业力没得果报的时候,在得果报之前这不要紧,在那之前的时候出家还可以。若是虽然有善根,但是你那个时候,尘劳的境界都现前了,不行了!没有办法。

那个儒童,《大毗婆沙论》说那个儒童就是在没有结婚以前佛就去把他度化,给他说了法,得了三果就出家了。如果佛晚两个钟头去就不成了,他结婚了,所以佛对阿难尊者说是早一点去,晚了就不行了。其实佛在世的时候不只这件事,还有好多事都是这样子。

所以这个「有」支就看出来,这个「有」也有障碍的力量,是谁对于正见有胜力的障碍、有大障碍呢?「无明和行」,三行里面是「意行」,再加上「有支的一分」有支的一分,「有支」里面也是有身、语、意也是分三分,其中就说「意」的这一分「能为胜障」,能为一个大力量的障碍。

 

亥二、例正思惟等

如于正见如是,于正思惟及正精进亦尔。

这是第二科是「正思惟」。亥一「举于正见」,亥二「例正思惟等」。

「如于正见如是」,像前面说的这个「正见」,是无明和意行,和「有」的一分能障碍它。那么对于八正道里面还有那个「正思惟和正精进亦尔」,也是有障碍的、有胜障。「正见」是无分别的智慧,得了圣道的圣人无分别的智慧。

这个「正思惟和正精进」是圣人的有分别的智慧,还是智慧,戒定慧,这属于慧「正思惟」。这个「慧」也是无明和所起意行及有一分能做障碍的,一样。这个障碍当然是在没成就的时候,没得圣道之前才有这个作用,你已经成就了它不能障碍了。已经得圣道的人他的「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已经成就无漏的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已经出现了,「无明」是不能障碍的。

 

戌二、障正语等

若正语、正业、正命,以身行、语行,及有一分,为胜障碍。

这是戌二第二科。这个所障碍中分三科,第一科「障正见等」,现在是第二科「障正语等」。这个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戒」,戒定慧是属于「戒」。这个「正语、正业、正命」这三支,八正道里面的三个支、三个部分。

「以身行、语行」,就是那个无明缘行的那个「行」里面一个身行和语行,当然这里面也应该有无明的力量,不然怎么能有行呢?无明发动出来的身行和语行,「及有一分」就是属于身、属于语那一分,它对于正语、正业、正命有障碍,是这样子。

 

戌三、障正念等

若正念、正定,以余有支为胜障碍应知。

这是第三科「障正念等」。「正念、正定」就是属于定,前面是一个慧和戒这两个。这底下正念、正定就属于定。戒定慧、八正道就是把它汇成三无漏学。这个正念,由正念而得正定,所以正念也就属于定了。

「以余有支」这十二有支里面,除了前面说的这几支以外,剩余的支「为胜障碍」那是最有力量的障碍,使令你这个正念、正定不能成就,最厉害就是爱取了,这爱取了。你这个爱取在活动的时候,你想要得禅定、你想要得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若正念、正定,以余有支为胜障碍应知」,这是约所障,八正道里面戒定慧这是所障。

 

酉二、能障(分二科) 戌一、问

问:是诸有支,几唯杂染品?几通杂染清净品?

这是第二科「能障」,分二科。第一科问「是诸有支,几唯杂染品?」那几支唯独是杂染?唯独是不清净的?「几通杂染清净品?」那几支又是杂染、又不是杂染而是清净的呢?提出这个问题。这十二有支是「能障碍」,现在说这个能障碍提出这个问题。底下回答。回答第一科是「总辨品」。

 

戌二、答(分三科) 亥一、总辨品

答:四唯杂染品,余通杂染清净品。

这个「总辨品」。「四唯杂染品」十二有支里面四个品是杂染。但是在《披寻记》里面他说这个「四」,他疑惑应该做「三」,应该是三为杂染。他这句话也有根据,三是什么呢?谓无明、爱、取这三个,这三个是杂染。无明也是杂染,爱、取都是杂染。根据什么说那个四应该是「三」呢?

《成唯识论》上说『三唯是染,烦恼性故。』无明、爱、取是属于杂染的烦恼,所有就说是三而不说是四。但是在窥基大师的解释又不同,说「四唯杂染品」,无明、爱、取是三个,另外是谁呢?是老、老死。「老」是什么意思呢?人到老的时候不能修行,他不能用戒定慧来调自己了就是杂染,这是一个解释。另外一个不说是老,说是「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也是杂染,那是什么呢,是指「中有」的末心,中有投胎的时候最后一剎那,最后一剎那是染污心,所以也是染污,「唯杂染」。这样说无明、爱、取加识,或者是加老,那么就是「杂染品」。

「余通杂染清净品」其余的,这说四个支,剩下就是八个支了。那八支也通于杂染也通于清净的,这样解释。

底下「释妨难」。前面是「总辨」,后面再解释有困难的地方,分两科,第一科「问」,第二科回答。

 

《披寻记》三二八页:

四唯杂染品等者:此中四言,疑应作三,谓无明爱取。《成唯识》说:三唯是染,烦恼性故。七唯不染,异熟果故。七分位中容起染故,假说通二。余通二种。由是当知此所说义。

 

亥二、释妨难(分二科) 天一、问

问:云何生支通二品耶?

这个最后的第十一品,生老死的「生支」,生支怎么能说它是通于两方面,又是清净又是不清净呢?

 

天二、答

答:若生恶趣及有难处,唯是杂染品。若生人天诸无难处,此通染净品。

「答:若生恶趣及有难处,唯是杂染品」,这个众生他生到三恶道去了,生到地狱、饿鬼、畜生世界去了,当然这都是苦恼的境界,这是杂染。「及有难处」及生到有难的地方去。譬如说八难,或是八无暇,三恶道就是八难中的三个,另外你若是生到长寿天,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玄奘法师翻个八无暇,『无暇』就是没有时间。说释迦牟尼佛在人间讲解佛法去听法去,不行!我没有时间,无暇我没有时间。在人也是一样,说是你来打禅七吧!我没有时间,这叫做「难」,就是有困难,让他来学习佛法有困难。譬如去听经去吧!不!不!我没有时间,这叫做「难」。他学习佛法有困难,不能学习佛法,那么就是贪瞋痴在活动了,那么就叫做「染污」。他说这个「生」,他说生就是「染污」。

这个是生在人间,有盲、聋、喑、哑,也不能学习佛法,那么就只好贪瞋痴活动了。再就是佛前、佛后,世界上没有佛法。还有世智辩聪、邪知邪见,他毁谤佛法不肯学习佛法,那也是邪知邪见。第三是北俱卢洲,到了北俱卢洲的时候也不肯学习佛法,没有这个需要嘛!我生活什么都是自在的、满意的。你要我学习佛法,学习佛法干什么,不需要。

所以我们也不是三恶道,也不是盲、聋、喑、哑,也不是佛前、佛后,又不是世智辩聪、又不是北俱卢洲、又不是生在长寿天。我们遇见佛法了,我们又能来到一个学习《瑜伽师地论》的一个因缘了,这就是清净了,我们应该说是清净的、这是一个好因缘。

「若生恶趣及有难处」,那么他这个「生」就是「杂染品」。「若生人天诸无难处」若生在人间,或者生在天上也没有「难」,没有这么多的困难,有时间来学习佛法,其实也没有时间,就是把那些事情都放下了,我用这个时间来学习佛法,有没有时间,是你自己决定的。

所以「无难处」,你感觉学习佛法没有困难,那么这就好了,所以这就是清净了,你这样的一个「生」,你这个生命体就是清净的。「此通染净品」,所以这个「生」也通于染、也通于净,就在乎你自己决定了,来到人间就在乎自己决定了。

 

亥三、例通应

当知余支,随其所应,皆通二品。

其余的支,无明、行、识都算是「染污」,其余的支就是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有」是不清净,生、老死都是通于清净也通于染污。「随其所应皆通二品」通于染、净两品。

 

申六、不有及灭分别(分二科) 酉一、约烦恼业生杂染品辨(分二科)

戌一、举三道理(分三科) 亥一、无明缘行(分二科) 天一、问

问:何等无明不有故,行不有?何等无明灭故,行灭耶?

前面是第五科「所障、能障」的分别;「所障」的就是八正道、「能障」的就是十二缘起了,这是第五科。第六科「不有及灭分别」,申六「不有及灭分别」,从十二缘起上来分辨这件事情,这个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约烦恼业生杂染品辨」,约三杂染来辨别。第一科「举三道理」,举出来三种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无明缘行」,这一个道理,分两科,第一科问。

「何等无明不有」,无明也是各式各样的那一种无明没有了。「故行不有」无明缘行,无明也不有,行也就不有了,是这样意思。「何等无明灭故,行灭耶」,那一类的无明灭掉了,那个行就没有了呢?「故行灭耶」,这是提出这个问题。

这个有和灭、不有和灭,这是《阿含经》上说这个话: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一共是四句,这里面引来两句:一个是有无,一个是生灭,拿来两句。这个有无和生灭的差别前后都有解释过。

 

天二、答

答:有三种。发起、缠、随眠无明。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由彼灭故,行亦随灭。

「答:有三种:发起、缠、随眠无明」,这个无明有三种。那三种呢?第一个是「发起」无明、第二个是「缠」无明、第三个是「随眠」的无明,这三种无明。

「发起」无明,就是这无明能发起种种的业,就是发业无明,最初发动要这样做,造这个业力,或者福业、罪业、不动业,发业无明。

「缠」无明,「缠」是什么意思呢?「缠」就是无明活动了、活动出来,活动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心意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能自主,就是无明来作主,无明叫你怎么的,你就怎么的。自己还有一点智慧感觉这个事不对,不应该这样做,不可以!非这样作不可,就是被它缠住了,所以叫做「缠」,就是不能自主的意思叫「缠」。

「随眠」,就是无明它没有活动出来,在那里睡觉,就是在阿赖耶识里面没有动,这是无明的种子。无明种子发动出来叫「缠」,缠的无明去造种种业,叫「发起」无明。

或者这样分别,「发起无明」就是无明缘行这个无明;「缠」就是爱取有的爱取,叫作「缠」,就是「润生无明」;「随眠无明」就是无明没有动,它没有活动出来,没有活动出来就是因缘不够,没有所缘缘也不行,没有增上缘也不可以。或者是这个佛教徒他有四念处的修行,无明被障碍了,那它也不动。现在说无明有这三种不同。

「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有这样的无明灭了,「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由彼灭故,行亦随灭」,这个意思,这个断无明实在来说、根本上来说,这个随眠无明灭了,随眠无明灭了,缠无明也就没有了,缠无明没有了随眠、缠没有了,当然发业无明也没有了。最重要的就是「随眠无明」要灭,要灭除这随眠无明,随眠无明怎么样灭呢?

在《显扬圣教论》上有一句话:『要深入诸法实相,才能断除烦恼的种子』。深入诸法实相是什么呢?就是般若波罗密,观诸法实相,就是毗钵舍那,所以只是修止而不修观,你不修我空观、你不修法空观,你这我执还在,你这法执也是在,你就不能断惑证真,你不能断。

你这个定,你心里面怎么样的明静而住都是不行的,你不能够见法性,不可以!你就不能够断这个无明的随眠,那还就是个生死凡夫,顶多得一点禅定,但是无明还是在的。但是自己认为自己是得圣道了,我开悟了!其实是糊涂,那里开悟了呢?

这个从古代唐朝那时候荆溪尊者,他的著作里面就提到,诃斥这个禅宗的人叫暗证,黑暗的『暗』,信解行证的『证』,叫暗证,就诃斥这件事。所以你若学习了经论,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证』?什么叫做信、解、行、证?你学习了这样的佛法以后,你就是有了一个『择法眼』了,有择法眼你再看看这个人这样修行,那个人那样修行,喔!你心里面就有数,你修行的不对!自然就会这样说,自然会知道。若是你没有学过这些经论,你不知道这件事,不知道这些事,哎呀!真了不起,只知道这么说一句就算了,你不能够鉴别这件事。

所以我又要提起印顺老法师,我问:佛法来到中国,中国有没有圣人?印顺老法师不出声不回答,不回答这个问题。还是不回答比较好,没有痕迹谁也不能批评。你若是说「发起、缠、随眠无明,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由彼灭故行亦随灭」。

若是引《显扬圣教论》讲的,『要深入诸法实相』,就是毗钵舍那才能断烦恼,若没有这样的修行,你不能断烦恼的,你还是没有开悟,这就有是非了。啊!你毁谤谁? 你轻视祖师,就可以说出这句话来了,若不出声就没有可批评的。但是也就表示不同意,不同意这种说法,不同意你说你开悟了。

所以「由此无明灭故彼无明灭」,由随眠无明灭故则缠无明、发起业的无明也都没有了。不是从表面上看,表面上我也没有贪、也没有瞋、没有烦恼了,没有烦恼就是圣人了吗?其实不是,若是烦恼种子灭掉了才是圣人。所以经教上说的是很吻合的、很契合的,道理是很契合的,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说的微细,唯识的经论说出的事情都是很微细,不是粗枝大叶那样讲法,不是的。

「由彼灭故行亦随灭」,由无明灭了,那么行就灭、就不发动行了就没有了。但是有般若波罗密,行六度万行广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这是圣人的境界了。前面说「由彼灭故行亦随灭」,这是有漏的生死凡夫惑业苦的境界,无漏的大菩萨的境界那还是广大无边的,是这样子的。

 

亥二、行缘识(分二科) 天一、问

问: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何等行灭故,识灭耶?

「问: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前面是「不有及灭分别」,分两科,第一科「约烦恼业生杂染品辨」,分两科,第一科「举三道理」,举三道理这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无明缘行」这是个道理。现在第二科「行缘识」,第二个道理,分两科,第一科「问」。

「问: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这个「行」,也是各式各样的,行不有了,识也不有,因为是行缘识,行若不有了识也就不有了。「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呢?何等行灭故,识灭呢?」提出这问题。

底下回答,答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有」。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举有

答:诸行于自相续中,已作已灭,及未起对治,又由意行有故,起身语行,由此有故彼有。

是这样子回答这问题。「诸行于自相续中」,就是无明缘行的时候,你这样身行、语行一动作了,就是在你的生命体「相续」,就是你的生命体,生命是相续不断的。这个生命出现了又老死了、又死掉了、死掉了又出现了、出现又死了、死了又出现了,总是相续的、不会断的。

「在相续中已作已灭」,就是你已经做的这个行,当然得了果报了,得果报了又灭了。当然这可能会得了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果报。在人间、天上要多少回,然后这一段的业力结束了。但是还继续造,还是有无量无边的业力的,这个业力众生一直是这样的。

这样的诸行是「及未起对治」,这是一样,和前面有点不同了,就是他没有遇见三宝、没有遇见佛法僧、没遇见佛法。没有遇见佛法他不能够修四念处,就是遇见了你没有修四念处来对治,你没有修四念处用般若来对治你的业力,没对治它,没对治它所以这个「行」就行缘识了,有这个行就有这个识,若是没这个行就没这个识,是这样意思。

「又有意行有故,起身语行」,无明缘行这个「行」,主要是「意行」,就是那个第六意识。第六意识你要造福行、罪行、不动行,有了!一造好了,有了!那么意行有了,就发动到身行、语行去,就不限于在心里面。他会发出来语言、发出来动作的,那么就是身、语行。所以「由此有故彼有」,就是意行有故,身语行,就是要「有」,是这样意思。这是「举有」。

 

地二、例无

彼无故,彼缘识亦无;此若全灭,当知识亦随灭。

「彼无故」,说是没有经过佛法的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你没有修这个止观,奢摩他、毗钵舍那,你没有这样圣道的对治,那么你造了那个行,当然它有行,就行缘识。若是你能对治,一对治那个行就没有了,「行」就没作用了。

对治这里面应该是这么说,就是「行」若发动的时候,得果报要有烦恼的爱取的滋润、支持,爱取烦恼的支持,业力才能得果报。但是你若是修四念处就把爱取消灭了,那么你以前造的业力得不到爱取的资助。爱取不给它力量,那么「行」就不能发生作用,那么就等于是没有了。所以「彼无故,彼缘识亦无」,那个「行」不能发生作用了,不能发生作用,所以「彼为缘而识生起」这件事也没有了,行就不为识做缘了。

所以过去生中造了很多的业,是在人间、天上,或是到地狱去受果报的,但是你修学佛法,得了初果了,或得了阿罗汉果了,就不行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了,这件事就结束了,不流转生死了,所以「彼无故,彼缘识亦无」。「此若全灭,当知识亦随灭」,当然彼若全灭,意行所造的灭,身行、语行也都灭了。

若是我们修行只得个初果,三恶道的这一部分是灭了。人、天还没灭,还在人、天还要流转七番生死的,就不是全灭。假使得阿罗汉果以上,就是完全灭了。完全灭了,「当知识亦随灭」,那么这个中有就不颠倒了,『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就没这件事了,所以「此若全灭,当知识亦随灭」,识也就灭了。

这可见我们若说是从经论上学习知道这件事,知道完就算了,那也都没有什么。如果是自己还有出离生死的愿望,我想要不受生死苦,那么这件事就应该要注意了。唉哟!行缘识的时候,就是『阴境若现前』这个时候,「行」一发生作用的时候就出来中有了,中有就是颠倒迷惑了,就是可能到三恶道去受果报,可能在人、天里受果报,就流转生死了。那么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灭呢?

「何等行不有故识不有?何等行灭故识灭」,这要积极的要修四念处了,自然是这么回事,积极要修四念处,要把它灭了才可以,要把爱取心灭。我怎么知道是灭了呢?就在生存的时候就知道了,生存的时候你常常用四念处修行,你就知道你这时候眼耳鼻舌身意面对色声香味触的时候,你就知道我这爱取灭不灭,是灭了?是没灭?就知道嘛!就知道了。还用别人告诉吗?当然别人也会告诉你,你的善知识会告诉你的,所以「此若全灭,当知识亦随灭」。如果说我只是书本上看看就完了,那就是不在意这件事。将来行缘识的时候,行缘识就行缘识好了,那就是这么回事情了。

 

亥三、识缘名色六处触受(分二科) 天一、举识缘名色(分二科) 地一、问

问:何等识不有故,名色不有?何等识灭故,名色灭耶?

「问:何等识不有故,名色不有?」这是第三科第三个道理。前面是「行缘识」的道理,现在说是「识缘名色、六处、触、受」的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识缘名色」。「何等识不有故,名色就不有?何等识灭故,名色灭耶呢?」举这个问题。

 

地二、答

答:种子识不有故,果识不有。此俱灭故,俱名色灭。

「答:种子识不有故,果识不有。」这样回答。「种子识不有故,果识不有」,这个「种子识不有」这句话就是阿赖耶识,在阿赖耶识的时候,就是人在生存的时候,生存的时候,前六识遇见境界的时候,那么就是爱取,就是无明爱取去活动,活动就在识里面熏成种子了,熏成种子的时候这时候就叫「种子识」。

如果你没有熏成种子识,「种子识不有」,因为你修了四念处,四念处力量强大了,虽然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住最上舍』心里不着,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大菩萨境界、阿罗汉也有这种境界,他就不熏习了,不去爱也不憎,也不爱也不憎,心里面住最上舍,那不熏成种子。不熏成种子这时候,「种子识不有」已经没有,不有的原故「果识不有」,将来也不会再去得果去。你若有这「种子识」,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种子就要去得果报,那就叫做「果识」。

譬如我们现在得人的果报,看上去是有一个色受想行识,有眼耳鼻舌身意在那边活活的在那儿动,实际上就是那个种子在动。那个种子结束了,说它还有很多饭,可以吃饭的没有用,你吃饭也活不下去了,要结束了,果报要结束了,就是种子在那边动,那就叫做「果识」。他们有了种子但还没得果报,那就叫做「种子识」。因识、果识有这样的不同,你没有种子的时候,他就没有去得果报那个时候了,「果识」也就不有。

「此俱灭故,俱名色灭」,没有因识那么也就没有果识,这个因果识都没有,「此俱灭故」这两个识都没有了,「俱名色灭」,和识在一起现出来名色的果报也就没有了、也不出现了,自然是灭了。

你说是了生死,怎么了生死?怎么叫做了生死?这地方说的很清楚,就是这样子了生死,就是要把种子识灭了。怎么样种子识才能灭呢?就是不要有爱取,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

现在说是明相应触,用般若与六根相应,去接触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有般若的智慧,有般若智慧的时候他就没有爱取的熏习了,是「种子识不有」。种子识不有,果识也不有;果识也不有,名色也不有,那么就是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

不是说死了以后,不是!就是现在他的正念四念处的观,观智相应了就入于诸法实相,与诸法实相统一了,就是现在不是死亡了以后,不是的!就是现在与诸法实相相应了,他就是住最上舍了。他入定的时候住最上舍,出定以后还是住最上舍,他心里面不扰。当然阿罗汉还有一点习气,虽然有习气但是还是清净。「种子识不有故,果识不有,此俱灭故,俱名色灭」。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8)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